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stematic pharmacology analysis of Sodium 8-(((carboxymethyl)amino)methyl)-4',7-bishydroxy-isoflavone-3'-sulfonate
1
作者 Ze-Ping Luo Li-Wei Pan +1 位作者 Hai-Lin Chen Jun-Yu Lu 《Drug Combination Therapy》 2019年第4期186-198,共13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se the newly synthesized molecule Sodium 8-(((carboxymethyl)amino)methyl)-4',7-bishydroxy-isoflavone-3'-sulfonate(M)as a research object,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m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se the newly synthesized molecule Sodium 8-(((carboxymethyl)amino)methyl)-4',7-bishydroxy-isoflavone-3'-sulfonate(M)as a research object,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molecule was analyzed by using a series of Systematic pharmacology metho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 molecule has a higher drug-like DL value of 0.59 and better molecular property parameters,namely Hdon=4,Hacc=10 and AlogP=0.94;A total of 11 M molecules related targets,namely F2,ESR1,AR,F10,CA2,DPP4,CCNA2,PRSS1,CDK2,GSK3B and PTPN1;A total of 140 diseases are associated with M molecule targets,and these diseases are mainly related to cancer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A total of 52 pathways involve 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s of M molecules,which are mainly related to cancer and other related diseases;GO-enriched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se targe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gulation of peptidase activity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blood coagulation and hemostasis.This article clearly demonstrated 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of M molecule,which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exploring 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of new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ium 8-(((carboxymethyl)amino)methyl)-4' 7-bishydroxy-isoflavone-3'-sulfonate Systematic pharmacology analysis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色苷酸钠预防低氧性急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史玉玲 张长荣 +4 位作者 范勇 李海霞 杨国娟 马爽 刘杰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脱颗粒抑制剂—色苷酸钠(Sodium Cromolyn,SCG)预防低氧性急性肺动脉高压(Acute Pulmonary Hypertension,APH)的作用机制。方法(1)从Swiss Target Predicition、Target...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脱颗粒抑制剂—色苷酸钠(Sodium Cromolyn,SCG)预防低氧性急性肺动脉高压(Acute Pulmonary Hypertension,APH)的作用机制。方法(1)从Swiss Target Predicition、TargetNet、UniProt、OMIM、GeneCards、NCBI gene数据库中获取色苷酸(Cromolyn)治疗APH的靶基因,使用Venny 2.1.0在线工具绘制Venn图并获取交集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使用DAVID数据库做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并筛选出相关信号通路,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分析。(2)给予SD大鼠SCG预处理(100 mg/kg,ig,Bid,3 d),利用低压舱(模拟海拔7000 m,12 h)构建急性低氧动物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低氧对照组(HC组,12只)和低氧SCG处理组(HSCG组,12只)。将低压舱海拔由7000 m降至3500 m,应用颈外静脉插管术监测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PAP),通过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实验检测FcεRⅠ、SYK、mTOR蛋白和p-mTOR(Ser2448)蛋白在SD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1)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筛选出FcεRⅠ蛋白和mTOR信号通路及核心蛋白FcεRⅠ、SYK、mTOR。FcεRⅠ、SYK、mTOR分别与Cromolyn对接,均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构象较稳定。(2)SD大鼠mPAP结果:与HC组比较,HSCG组的mPAP下降(P<0.05)。(3)肺组织WB结果:与HC组比较,HSCG组SD大鼠肺组织中的FcεRⅠ、SYK、mTOR蛋白和p-mTOR(Ser2448)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p-mTOR(Ser2448)/mTOR亦下降(P<0.05)。结论经SCG预处理,可减弱急性低氧应激SD大鼠肺组织MCs中的FcεRⅠ、SYK、mTOR蛋白和p-mTOR(Ser2448)蛋白表达、降低p-mTOR(Ser2448)/mTOR,致FcεRⅠ、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水平降低,进而抑制肺组织中MCs的活化脱颗粒过程,减少收缩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达到预防低氧性APH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苷酸钠 急性肺动脉高压 低氧 肥大细胞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川芎治疗偏头痛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柴金秀 张禹 +1 位作者 吕永旭 徐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02-106,共5页
偏头痛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搏动性、原发性的头痛病,多一侧起病,重者可致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是目前治疗的一大难点。中医治疗偏头痛既可以改善疾病的症状,还可以祛除疾病的根源,具有多目标、多途径的特点。通过对治疗偏头... 偏头痛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搏动性、原发性的头痛病,多一侧起病,重者可致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是目前治疗的一大难点。中医治疗偏头痛既可以改善疾病的症状,还可以祛除疾病的根源,具有多目标、多途径的特点。通过对治疗偏头痛的古今医案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医治疗主要采取祛瘀、平肝阳、补虚三种治疗策略。其中化瘀方中大多含有川芎,发现川芎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镇静,镇痛,清除氧自由基,同时也发现含有川芎的药对居于偏头痛治疗使用药对之首。川芎是临床上治疗头痛、血管性头痛、偏头痛用药频率最高的单味中药之一。该文对川芎治疗偏头痛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川芎临床治疗和预防偏头痛提供理论科学依据。并对川芎的有效成分现代研究进行归纳梳理。结果发现川芎治疗偏头痛的药理机制包括抑制氧自由基活性,减轻炎症反应;抗神经元凋亡,保护脑神经;调节神经递质,降低痛阈值;抗血小板聚集;调肠道菌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川芎 川芎嗪 阿魏酸钠 藁本内酯 药理机制
下载PDF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心肾保护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4
作者 巴文强 李艳 +1 位作者 朱文山 李梦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8-21,F0003,F0004,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心肾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相关数据库搜索SGLT-2i与疾病相关的靶点,应用STRING 11.5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CytoHubba插件得到关键靶点,利用M...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心肾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相关数据库搜索SGLT-2i与疾病相关的靶点,应用STRING 11.5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CytoHubba插件得到关键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CB-Dock平台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预测SGLT-2i靶点450个,获得疾病靶点1221个,交集靶点54个,关键靶点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等。KEGG结果显示,关键通路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糖基化终产物受体信号通路、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SGLT-2i与关键靶点结合能力较好。结论本研究初步推测了SGLT-2i多靶点、多通路的心肾保护作用机制,这为该类药物心肾保护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心肾保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芒果苷钠盐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蒲泽江 赵川平 +2 位作者 闫子涵 王乾 周程艳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273,共11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细胞实验验证的方法探究芒果苷钠盐(MF-Na)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作用机制.利用TCMSP、STITCH、SWISS、SEA数据库筛选出MF-Na的作用靶点,利用OMIM、GAD、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AS疾病作用...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细胞实验验证的方法探究芒果苷钠盐(MF-Na)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作用机制.利用TCMSP、STITCH、SWISS、SEA数据库筛选出MF-Na的作用靶点,利用OMIM、GAD、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AS疾病作用的相关靶点,分别绘制药物靶点、疾病靶点的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Cytoscape3.6.1软件,绘制“化合物-靶标-通路-疾病”关系网络并进行分析.对筛选出的靶点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评估筛选靶标.最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了体外TNF-α、NF-κB、IL-6、CCL2和CXCL1的含量,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了NF-κB p65和NF-κB p50的表达.筛选出MF-Na相关靶点119个,AS相关靶点433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23个,富集到通路46条.细胞实验证明:MF-Na能显著降低TNF-α、NF-κB、IL-6、CCL2和CXCL1的表达水平,并经过TNF-α/NF-κB/CCL2通路发挥作用.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了MF-Na抗AS的潜在靶点,经实验验证发现MF-Na可能是经过TNF-α/NF-κB/CCL2途径降低炎症因子表达,进而发挥治疗A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钠盐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二氯乙酸钠的医学研究进展
6
作者 陆诚 姜玉 +2 位作者 彭程 杨丽君 谢和辉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3年第8期455-458,477,共5页
二氯乙酸钠(DCA)是一种常用于口服的小分子化合物,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乳酸酸中毒(LA)等疾病,可静脉注射或口服。目前DCA对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几种实体瘤等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DCA药理作用的文献,从作用机... 二氯乙酸钠(DCA)是一种常用于口服的小分子化合物,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乳酸酸中毒(LA)等疾病,可静脉注射或口服。目前DCA对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几种实体瘤等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DCA药理作用的文献,从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毒理学研究等3个方面对DCA的医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酸钠 药理作用 毒性 衍生物
下载PDF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药理作用
7
作者 梁尚清 郑好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8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药理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 目的探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药理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实验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6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咳嗽、气促、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与常规药物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相比,在促进患儿症状消失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
下载PDF
防腐剂苯甲酸钠的药理及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102
8
作者 王思文 巩江 +5 位作者 高昂 赵婷 骆蓉芳 王芍 倪士峰 陈千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6724-16724,16846,共2页
概述了苯甲酸钠的防腐机理和毒性机理研究,并介绍了苯甲酸钠及其替代物的利用现状。
关键词 苯甲酸钠 防腐机理 药理 毒理
下载PDF
色甘酸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肥大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朱丽波 林开清 +1 位作者 张信美 林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8-284,共7页
目的:探讨色甘酸钠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肥大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取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36只,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大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2周后根据每天腹腔注射不同剂量色甘酸钠将大鼠分为4组:大剂量组(... 目的:探讨色甘酸钠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肥大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取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36只,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大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2周后根据每天腹腔注射不同剂量色甘酸钠将大鼠分为4组:大剂量组(色甘酸钠20 mg/kg )、小剂量组(色甘酸钠10 mg/kg )、阴性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模型不作任何处理)。两周后处死大鼠,并收集血液和病灶组织标本,测量各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大小,并对病灶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 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及角蛋白和波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鉴定造模是否成功。用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各组病灶肥大细胞总数及其脱颗粒肥大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雌二醇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肥大细胞中类胰蛋白酶、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大剂量组活化的肥大细胞数少于阴性对照组( P<0.05),脱颗粒肥大细胞数/肥大细胞总数比值大剂量组小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同时,该组血清TNF-α水平、病灶类胰蛋白酶表达均小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但经色甘酸钠治疗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色甘酸钠可能通过稳定肥大细胞抑制其脱颗粒,减少TNF-α、类胰蛋白酶的释放,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学 肥大细胞/药物作用 色甘酸钠/药理学 色甘酸钠 /投药和剂量 细胞脱颗粒 肿瘤坏死因子α 类胰蛋白酶类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艾叶油的呼吸系统药理研究-Ⅱ,抗过敏作用 被引量:31
10
作者 谢强敏 唐法娣 +2 位作者 王砚 杨秋火 卞如濂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6,共4页
目的:本文研究艾叶油的抗过敏作用。方法:采用致敏豚鼠气管SchultzDale 反应,组胺或氨甲酰胆碱引起的豚鼠气管收缩,大鼠被动皮肤过敏,5羟色胺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豚鼠肺组织释放过敏性慢反应物质... 目的:本文研究艾叶油的抗过敏作用。方法:采用致敏豚鼠气管SchultzDale 反应,组胺或氨甲酰胆碱引起的豚鼠气管收缩,大鼠被动皮肤过敏,5羟色胺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豚鼠肺组织释放过敏性慢反应物质(SRSA) ,SRSA 收缩豚鼠回肠等试验。结果:艾叶油抑制致敏豚鼠气管SchultzDale 反应(IC50 :98 .6mg/L) ;100mg/L 明显降低组胺或氨甲酰胆碱引起的豚鼠气管收缩pD2 值;明显抑制大鼠被动皮肤过敏(ID50 :0 .22g/kg) 和5羟色胺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反应(ID50 :0 .52g/kg) ;抑制豚鼠肺组织释放SRSA(IC50 :49 .7mg/L) ;拮抗SRSA 对豚鼠回肠的收缩(IC50 :34 .9mg/L) 。结论:艾叶油具有抗过敏作用,对呼吸道过敏反应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油 色甘酸钠 抗过敏药 卵白蛋白 组胺
下载PDF
肥大细胞在小鼠佐剂性关节炎疼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董甜甜 王金龄 +5 位作者 李世刚 柳蔚 闫梦真 余婕 陈桂婷 周婷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3-699,共7页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在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的小鼠佐剂性关节炎(AA)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AA模型组(model组)、AA模型+色甘酸钠(CS)组(CS组)和AA模型+肥大细胞缺失组(W-4Bao组)。每组6只小鼠,前3组均...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在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的小鼠佐剂性关节炎(AA)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AA模型组(model组)、AA模型+色甘酸钠(CS)组(CS组)和AA模型+肥大细胞缺失组(W-4Bao组)。每组6只小鼠,前3组均为健康雌性C57BL/6小鼠,W-4Bao组为肥大细胞缺乏的KitW-4Bao小鼠。除control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小鼠右后足底皮下注射CFA构建慢性AA疼痛模型;CS组于致炎1 d后开始腹腔注射CS(20 mg/kg),其它各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14 d。分别于致炎第0、1、3、7、10和14天测量小鼠足掌厚度、机械刺激缩爪反应阈值(PWT)和热刺激缩爪反应潜伏期(PWL)。14 d后获取各组小鼠踝关节组织,组织切片进行HE和甲苯胺蓝染色,ELISA法检测踝关节组织中组胺(histamine)、类胰蛋白酶(tryptase)、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浓度。结果:小鼠致炎1 d后,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右后足炎症表现明显,PWT和PWL显著降低(P<0.05),踝关节组织中肥大细胞和脱颗粒肥大细胞数量以及histamine、tryptase、SP和CGRP的浓度显著增加(P<0.05);与model组相比,CS组和W-4Bao组小鼠痛觉过敏减轻,细胞因子与神经肽的释放显著减少(P<0.05)。结论:肥大细胞的活化促进小鼠AA疼痛发生,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神经肽和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关节炎 疼痛 色甘酸钠 神经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肥大细胞与实验性大鼠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明星 范世成 +3 位作者 华四清 罗云 崔庆鹏 刘孝东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9-405,共7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在Ⅲ型前列腺炎(CP/CPPS)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45只,分为对照组(0.9%NaCl盆腔区域及双侧肩胛皮下多点注射)、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EAP)模型组(完全弗氏佐剂与前列腺组织混合悬液盆腔区域及双侧... 目的:探讨前列腺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在Ⅲ型前列腺炎(CP/CPPS)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45只,分为对照组(0.9%NaCl盆腔区域及双侧肩胛皮下多点注射)、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EAP)模型组(完全弗氏佐剂与前列腺组织混合悬液盆腔区域及双侧肩胛皮下多点注射)、干预组(EAP模型组基础上加入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脱落抑制剂色甘酸钠),每组15只。建立EAP模型过程中,用Von-Frey测痛纤维在第5、10、20、30、40天对对照组、EAP组进行骨盆区域痛觉测试。建模成功后,干预组予色甘酸钠连续腹腔内注射10 d,每两天对其及EAP组进行痛觉测试。选取3组大鼠的前列腺,进行HE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病理学检查;并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的表达。结果:Von-Frey测痛结果显示:EAP模型组大鼠骨盆疼痛表现较对照组明显,干预组大鼠骨盆疼痛表现较EAP组减轻。HE染色提示:EAP组大鼠前列腺间质内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腺体周围充血。对照组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与EAP组对比,干预组腺体充血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较之减轻。甲苯胺蓝染色提示:EAP组大鼠的前列腺组织中,肥大细胞总数及脱颗粒的肥大细胞数目较对照组增加(P<0.01),干预组较EAP组减少(P<0.05)。免疫组化染色提示:EAP组大鼠的前列腺组织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较对照组表达增加(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P<0.01),干预组较EAP组减少(P<0.05)。Western印迹提示:EAP组大鼠的前列腺组织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较对照组表达增加(P<0.01),干预组较EAP组减少(P<0.01)。结论:EAP大鼠前列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总数及脱颗粒的肥大细胞数目增加,肥大细胞是导致Ⅲ型前列腺炎骨盆区域疼痛介质之一,可作为干预及治疗Ⅲ型前列腺炎中一个靶向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型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骨盆疼痛 肥大细胞 Von-Frey 色甘酸钠
下载PDF
比较地塞米松和色甘酸钠对哮喘豚鼠气道重建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汀 王辰 +3 位作者 庞宝森 黄克武 夏成青 牛淑洁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3-636,共4页
观察地塞米松及色甘酸钠对哮喘豚鼠气道重建的干预作用。 2 7只豚鼠随机分为 3组 :(1)哮喘组 :卵清蛋白致敏、激发 8周 ;(2 )激素组和 (3)色甘酸钠组 :分别于实验第 5至 8周给予地塞米松和色甘酸钠。肺功能仪测量肺功能 ,ELISA法检测支... 观察地塞米松及色甘酸钠对哮喘豚鼠气道重建的干预作用。 2 7只豚鼠随机分为 3组 :(1)哮喘组 :卵清蛋白致敏、激发 8周 ;(2 )激素组和 (3)色甘酸钠组 :分别于实验第 5至 8周给予地塞米松和色甘酸钠。肺功能仪测量肺功能 ,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及表皮生长因子的含量 ,图像分析系统对豚鼠气道进行形态学测量 ,计数气道壁嗜酸细胞数目。结果显示激素组及色甘酸钠组大气道纤维组织厚度分别为 (9 16± 1 17μm和 8 12± 0 94 μm) ,显著低于哮喘组 (17 0 3± 3 0 7μm) (p <0 0 0 1)。两组的FEV0 3 /FVC分别为 (80 86± 3 14和79 12± 2 93) ,显著高于哮喘组 (73 2 2± 4 5 6 ) (p <0 0 5 )。地塞米松及色甘酸钠均可抑制哮喘豚鼠气道壁纤维组织增生 ,改善肺功能 ,但对平滑肌的肥厚均无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色甘酸钠 豚鼠 地塞米松 气道重建 激素 致敏 中转 大气 改善
下载PDF
阿魏酸钠对离体大鼠心脏的药理性预适应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季春 万力 +1 位作者 邵立建 何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8-622,共5页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sodiumferulate,SF)诱导药理性预适应对离体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离体心脏随机分5组:正常组(Control组,富氧液灌注100min);缺氧/复氧损伤组(I/R组,稳定灌流30min,缺血停灌40min后复灌30min);缺血预...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sodiumferulate,SF)诱导药理性预适应对离体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离体心脏随机分5组:正常组(Control组,富氧液灌注100min);缺氧/复氧损伤组(I/R组,稳定灌流30min,缺血停灌40min后复灌30min);缺血预适应组(IP组,行3次停灌5min、复灌5min刺激后,停灌40min、复灌30min);SF组(用含有1.69mmol.L-1SF的灌流液灌流15min后改用正常灌流液灌流15min,后行停灌40min、复灌30min);格列本脲组(Gli组,用格列本脲30μmol.L-1和SF1.69mmol.L-1合用灌流心脏15min后改用正常灌流液灌流15min,后行停灌40min、复灌30min)。结果与I/R组相比1.69mmol.L-1SF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降低心肌组织钙超载、保护心肌Na+,K+-ATP酶、Ca2+ATP酶活性。30μmol.L-1格列本脲与SF合并使用后,上述心肌保护作用则部分取消。结论SF预处理能改善心功能,抗心律失常、抗钙超负荷,其作用机制至少部分与KATP通道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药理性预适应 缺血/再灌注 离体心脏 大鼠
下载PDF
血清药理学研究车前子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珺 刘家剑 +4 位作者 卢丽 杨国柱 陆幸妍 黄剑 李青南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20-1824,共5页
目的:研究车前子含药血清对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系增殖、分化及成骨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上皮钠离子通道(ENaC)参与车前子调节成骨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按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制备车前子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成... 目的:研究车前子含药血清对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系增殖、分化及成骨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上皮钠离子通道(ENaC)参与车前子调节成骨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按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制备车前子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大鼠成骨细胞,CCK-8试剂盒和AKP试剂盒分别测定车前子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半定量PCR方法测定车前子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ENaC和成骨功能指标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车前子含药血清均能显著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其促进作用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具有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低浓度车前子含药血清能显著上调成骨细胞α-ENaC基因的表达水平,其增加趋势与成骨功能指标基因(OC、ALP、OP)mRNA表达的增加趋势一致。结论:车前子含药血清不仅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在促进骨形成的同时也增加α-ENaC mRNA表达,提示其作用机理可能与ENaC介导的调节途径有关,为中药治疗骨代谢疾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子 血清药理学 上皮钠离子通道 成骨细胞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亚硝酸钠小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兰兰 明亮 +1 位作者 左从文 马传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亚硝酸钠(NaNO2 )小鼠记忆的影响。方法 采用跳台实验观察EGB对跳台潜伏期(SDL)和跳台错误次数的影响;应用毛细管微量热沉法和毛细管微量法分别检测血液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红细胞压积(HCT)数值。...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亚硝酸钠(NaNO2 )小鼠记忆的影响。方法 采用跳台实验观察EGB对跳台潜伏期(SDL)和跳台错误次数的影响;应用毛细管微量热沉法和毛细管微量法分别检测血液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红细胞压积(HCT)数值。结果 EGB25、50、100mg/kg可明显延长SDL,EGB50、100mg/kg组小鼠跳台错误次数明显减少。EGB25、50、100mg/kg均可明显恢复降低的Fib含量;EGB50mg/kg可明显升高NaNO2 小鼠的HCT数值。结论 EGB对NaNO2 造成的小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钠 记忆/药物作用 黄酮类/药理学 内酯类/药理学 小鼠
下载PDF
色甘酸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左心功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刚健 甘小亮 +3 位作者 沈宁 黑子清 黎尚荣 陈立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对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病理损伤的影响及色甘酸钠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四组(n=8):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色甘酸钠I组(C组,模型+色甘酸钠50mg/kg)及色甘酸钠II组(D组,模型+色甘酸钠25mg/kg)。...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对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病理损伤的影响及色甘酸钠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四组(n=8):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色甘酸钠I组(C组,模型+色甘酸钠50mg/kg)及色甘酸钠II组(D组,模型+色甘酸钠25mg/kg)。复制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D组在再灌注前15min分别腹腔给予色甘酸钠50、25mg/kg。分别于缺血前即刻(基础值T0)、缺血15(T1)、30(T2)、45(T3)min、再灌注3(T4)、5(T5)、10(T6)、15(T7)、45(T8)、60(T9)min时记录心率(HR)、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及左室内压力变化最大速率(+dp/dtmax、-dp/dtmax)。在实验结束断头处死动物,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学改变。测定心肌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1)与基础值T0比较,再灌注T8、T9时的HR、+dp/dtmax、-dp/dtmax及LVSP均降低(P<0.05)。(2)与A组比较,再灌注45和60min时,B、C和D三组HR、+dp/dtmax、-dp/dtmax及LVSP均降低(P<0.05)。C和D组HR、+dp/dtmax、-dp/dtmax及LVSP高于B组(P<0.05)。(3)心肌损伤病理评分显示B、C及D组较A组明显升高,C组病理评分低于B组。(4)B组MDA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C组MDA含量明显低于B组(P<0.05),B、D组SOD活性明显低于A组(P<0.05),C组SOD活性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色甘酸钠能一定程度减轻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 心功能 色甘酸钠
下载PDF
复方色甘酸钠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洁 袁勇 +3 位作者 辛露 阎美兴 王少华 薛卫国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色甘酸钠鼻喷剂(色甘酸钠与盐酸赛洛唑啉混合制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与已上市的同类有效药物立复汀鼻喷剂作为阳性对照,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根据病人症状和体征积分变化... 目的观察复方色甘酸钠鼻喷剂(色甘酸钠与盐酸赛洛唑啉混合制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与已上市的同类有效药物立复汀鼻喷剂作为阳性对照,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根据病人症状和体征积分变化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入选病例240例,进入疗效分析229例,安全性分析230例。研究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症状积分变化率的疗效:试验组有效率92.3%,对照组有效率93.8%,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体征积分变化率的疗效为:试验组有效率82.9%,对照组有效率88.4%,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总体疗效:实验组有效率70.9%,对照组有效率78.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色甘酸钠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并与立复汀鼻喷剂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药物疗法 色甘酸钠/治疗应用 色甘酸钠/投药和剂量 雾剂 抗哮喘药/投药和剂量
下载PDF
牛磺鹅去氧胆酸钠的提取及与鹅去氧胆酸钠的药理作用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公瑞煜 张达 +4 位作者 吕志良 都丽萍 张立东 李建蓉 乔学亮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75-978,共4页
以500 mL鸡胆汁为基本原料,采用沉淀、过滤、减压蒸馏、真空干燥、抽提、重结晶法,制得了7.2 g结合型的牛磺鹅去氧胆酸钠(TCDCANa),以TLC及IR法确定其结构。并将其与鹅去氧胆酸钠(CDCANa)进行镇咳、平喘和祛痰作用对比实验。药理实验结... 以500 mL鸡胆汁为基本原料,采用沉淀、过滤、减压蒸馏、真空干燥、抽提、重结晶法,制得了7.2 g结合型的牛磺鹅去氧胆酸钠(TCDCANa),以TLC及IR法确定其结构。并将其与鹅去氧胆酸钠(CDCANa)进行镇咳、平喘和祛痰作用对比实验。药理实验结果为:TCDCANa和CDCANa的镇咳作用减咳率分别为(29.1±5.6)%和(18.2±6.8)%;平喘作用解痉率分别为(79.9±22.8)%和(73.3±22.7)%,祛痰作用酚红排泌量分别为(1.601±0.391)μg/mL和(1.029±0.308)μg/mL,TCDCANa与CDCANa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药理实验结果表明,TCDCANa具有明显的镇咳、平喘、祛痰和抗炎作用,其作用强于CDCA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胆 牛磺鹅去氧胆酸钠 药理作用 中药现代化技术
下载PDF
Effect of Enzymes in Buccal Mucous Membrane on Buccal Absorption of Insulin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天智 陈大兵 +1 位作者 陈启龙 张强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2年第1期28-33,共6页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roteolytic enzymes on the absorption of insulin in the buccal mucosa, the trichloroacetic acid (TCA) method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degradation of insulin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n the ...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roteolytic enzymes on the absorption of insulin in the buccal mucosa, the trichloroacetic acid (TCA) method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degradation of insulin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n the buccal mucosal homogenates. In vivo experiments estimating the enhancement of hypoglycaemic effect by enzyme inhibitors were also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oteolytic enzymes in the buccal mucosa were less active than in the intestine. Bacitracin, aprotinin and sodium deoxycholate could inhibit the degradation of insulin in the buccal mucosal homogenates. The degradation of insulin in buccal mucosal homogenates of normal hamsters was smaller than that of diabetic hamsters. In vivo experiments of hypoglycaemia supported the in vitro results. When given buccally, bacitracin, aprotinin and sodium deoxycholate could increase the relative pharmacological bioavailability of insulin. When co-administered with aprotinin(0.1%), bacitracin(0.5%) and sodium deoxycholate(5%), the relative pharmacological bioavailabilities of insulin were 4.84%, 6.60% and 14.95% respectively. The in vitro and in vivo results suggest that proteolytic enzymes are present in the buccal mucosa, which limit absorption of insulin. Co-administration with some enzyme inhibitors can improve the bioavailability of insulin via buccal delivery and sodium deoxycholte is more efficient than some enzyme inhibitors used for improving buccal absor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ULIN Buccal mucosa Trichloroacetic acid (TCA) method Bacitracin aprotinin sodium deoxycholate Relative pharmacological bioavailabil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