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7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ging the balance of the MTO reaction dual-cycle mechanism: Reactions over ZSM-5 with varying contact times 被引量:8
1
作者 张默之 徐舒涛 +5 位作者 魏迎旭 李金哲 王金棒 张雯娜 高树树 刘中民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13-1422,共10页
The methanol to olefins (MTO) reaction was performed over ZSM‐5 zeolite at 300℃ under various methanol weight hourly space velocity (WHSV) values. During these trials,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was assessed, i... The methanol to olefins (MTO) reaction was performed over ZSM‐5 zeolite at 300℃ under various methanol weight hourly space velocity (WHSV) values. During these trials,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was assessed, in addition to the formation and func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retained in the zeolite. Analysis of reaction effluents and confined organics demonstrated a dual‐cycle reaction mechanism when employing ZSM‐5. The extent of the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 a secondary reac‐tion in the MTO process, varied as the catalyst‐methanol contact time was changed. In addition, 12C/13C‐methanol switch experiments indicate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ual‐cycle mechanism and the extent of the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 Reactions employing a low methanol WHSV in conjunction with a long contact time favored the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 to give alkene products and promoted the gene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retained organic species, such as aromatics and methylcyclopentadienes, which enhance the aromatic cycle. When using higher WHSV values, the reduced contact times lessened the extent of the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 and limited the genera‐tion of methylcyclopentadienes and aromatic species. This suppressed the aromatic cycle, such that the alkene cycle became the dominant route during the MTO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anol to olefins Dual-cycle mechanism ZSM-5 contact time Hydrogen transfer reaction
下载PDF
Real Time Math Simulation of Contact Interaction during Spacecraft Docking and Berthing 被引量:2
2
《Journal of Mechanics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2014年第1期1-15,共15页
Contact reactions of guide surfaces of assembly interfaces lead to the decreasing of theirs lateral and angular misalignment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he development of algorithms for computation of guide surfaces... Contact reactions of guide surfaces of assembly interfaces lead to the decreasing of theirs lateral and angular misalignment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he development of algorithms for computation of guide surfaces contact forces with acceptable engineering accuracy for real time simulation of assembly operations. Therefore, each complex guide surface is described as a set of contacting elements. Each contacting element for one's part can be represented by a finite set of geometric primitives which geometry is described by low order algebraic equations. So contact conditions and geometric parameters for all pairs of primitives are determined by analytical expressions. Math models are developed for two classes of contact interaction. The first class includes all cases when each contacting surface has several degrees of freedom of motion. Therefore, contact reactions introduced into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motion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contacting elements penetrations, stiffness and damping parameters. The second class corresponds to all cases when one of contacting surfaces has insignificant inertia and only one degree of freedom of relative displacement counteracted by a spring. Here contact reactions are calculated from spring tension with any practical accuracy. This is very useful in som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Presented algorithms provide real time simulation together with some approaches for reduction of redundant comnu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CKING BERTHING contact interaction real time math simulation.
下载PDF
Mechanism of Spine Motion About Contact Time in Quadruped Running
3
作者 Qi Liu Yannian Bao +3 位作者 Wei Yu Jianming Zhang Chao Li Xinru Xie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53-60,共8页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quadruped robot focuses on the quadruped robot with spine motion. Contact time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system performance.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spine motion about contact time has not ...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quadruped robot focuses on the quadruped robot with spine motion. Contact time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system performance.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spine motion about contact time has not been clearly elucidated. In this paper, the e ect of spine motion on contact time is studied deeply from dynamic view.Firstly, a simplified model of the quadruped robot with spine joint is set up, its dynamic equations are derivated, and a method that can generate passive periodic locomotion is proposed.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vertical spring oscillator model, the two-dimension planar locomotion of the simplified model is regarded as a special vibration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he approximate formula of calculating contact time is obtained. Finally, the approximate formula of calculating contact time is verified b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passive periodic locomotion, and the e ect of spine motion on contact time is deeply discussed based on the approximate formula of calculating contact time. The discussion proves that spine motion indeed has little e ect on contact time, but spine motion can slightly reduce body pith movement and regulate the leg sti ness in leg contact phase. This research proposes an e ective research method which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motion mechanism of the quadruped robot with spine motion,and the mechanism of spine motion about contact time is clearly elucidated which is helpful to set the parameters of mechanical structure and study control algorithm about the quadruped robot with spine 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UPED robot SPINE MOTION PASSIVE locomotion contact time LEG STI ness
下载PDF
Low-resistance ohmic contacts on InAlN/GaN heterostructures with MOCVD-regrown n+-InGaN and mask-free regrowth process
4
作者 郭静姝 祝杰杰 +9 位作者 刘思雨 刘捷龙 徐佳豪 陈伟伟 周雨威 赵旭 宓珉瀚 杨眉 马晓华 郝跃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67-471,共5页
This paper studied the low-resistance ohmic contacts on InAlN/GaN with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OCVD)regrowth technique.The 150-nm regrown n-InGaN exhibits a low sheet resistance of 31Ω/□,resulting ... This paper studied the low-resistance ohmic contacts on InAlN/GaN with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OCVD)regrowth technique.The 150-nm regrown n-InGaN exhibits a low sheet resistance of 31Ω/□,resulting in an extremely low contact resistance of 0.102Ω·mm between n^(+)-InGaN and InAlN/GaN channels.Mask-free regrowth process was also used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heet resistance of InAlN/GaN with MOCVD regrown ohmic contacts.Then,the diffusion mechanism between n^(+)-InGaN and InAlN during regrowth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with electric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s,which could benefit the further process opti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lN/GaN low-resistance ohmic contacts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OCVD) n^(+)-InGaN time of flight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TOF-SIMS)
下载PDF
海上窄压力窗口控压固井浆柱结构设计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肖伟 罗宇维 +5 位作者 赵军 黄志强 石礼岗 温达洋 杨焕强 梅云涛 《钻探工程》 2024年第1期58-67,共10页
针对海上油气井窄压力窗口固井顶替效率低下的技术难题,通过轻钻井液的施加以优化浆柱结构以及施加环空回压的方法实现安全高效固井的目标。考虑停泵压胶塞环空回压值≯5 MPa、冲洗液环空紊流接触时间>10min以及注替结束井筒自压稳3... 针对海上油气井窄压力窗口固井顶替效率低下的技术难题,通过轻钻井液的施加以优化浆柱结构以及施加环空回压的方法实现安全高效固井的目标。考虑停泵压胶塞环空回压值≯5 MPa、冲洗液环空紊流接触时间>10min以及注替结束井筒自压稳3个关键技术要求,合理优化固井浆柱结构,计算控压固井全过程井筒当量循环密度(ECD),使井筒ECD在安全密度窗口内,形成了海上窄压力窗口控压固井浆柱结构设计方法。以乐东10-1气田某高温高压井为例,优化设计了该井的浆柱结构,并模拟计算了控压固井全过程井筒ECD及紊流接触时间。结果表明:轻钻井液用量为14~50 m^(3)且密度在1.822~2.142 g/cm^(3)之间、冲洗液用量>13 m^(3)且密度在2.36~2.45 g/cm^(3)之间、水泥浆密度在2.4~2.51 g/cm^(3)之间,可实现冲洗液紊流接触时间>10 min且满足压稳不漏的固井要求。该设计方法可实现海上窄压力窗口井安全施工和提高固井顶替效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气井 窄压力窗口 控压固井 浆柱结构 回压补偿 紊流接触时间
下载PDF
考虑内、外圈复合故障的角接触球轴承振动特性研究
6
作者 雷春丽 薛伟 +3 位作者 樊高峰 王毅 王锋 李建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75-283,共9页
为描述考虑内、外圈复合故障角接触球轴承的振动特性,建立了角接触球轴承内、外圈复合故障时变位移激励模型;基于非线性Hertz接触理论,建立了角接触球轴承时变刚度模型;提出了考虑内、外圈复合故障的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计算方法,研究了... 为描述考虑内、外圈复合故障角接触球轴承的振动特性,建立了角接触球轴承内、外圈复合故障时变位移激励模型;基于非线性Hertz接触理论,建立了角接触球轴承时变刚度模型;提出了考虑内、外圈复合故障的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参数和工况条件下复合故障轴承的振动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故障尺寸和轴承载荷的增大,复合故障轴承的振动特征频率不变,但其幅值增大;随着轴承转速的增大,复合故障轴承的振动特征频率及其幅值均增大;故障位置的变化将对复合故障轴承的振动特征产生很大影响,故障处越接近承载区,轴承的负载越大,振动特征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接触球轴承 复合故障 时变位移激励 振动特性
下载PDF
稳定段曝气时间对高负荷接触稳定法碳捕获影响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7
作者 孙剑平 王奥乾 +1 位作者 李绍峰 于明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9-835,共7页
为探究高负荷接触稳定法(HiCS)中稳定段曝气时间(ts)对废水碳捕获的影响,分析不同ts下HiCS系统的碳捕获率及污泥性质的差异,同时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当ts为1.0、2.0、3.0 h时,碳捕获率分别为43.0%、42.4%、39.2%,显著高... 为探究高负荷接触稳定法(HiCS)中稳定段曝气时间(ts)对废水碳捕获的影响,分析不同ts下HiCS系统的碳捕获率及污泥性质的差异,同时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当ts为1.0、2.0、3.0 h时,碳捕获率分别为43.0%、42.4%、39.2%,显著高于ts为0.5、4.0 h的20.3%和25.3%;污泥粒径较小且分布集中、微观结构粗糙多孔,有利于污泥和有机物接触絮凝。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与接种污泥相比,ts为0.5 h的HiCS污泥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由24.7%、25.8%上升至40.0%、30.8%。FAPROTAX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与碳循环代谢相关的微生物丰度最高,占比达到60%以上,其相对丰度受ts影响显著,在1.0~3.0 h时高于0.5、4.0 h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负荷接触稳定法 稳定段曝气时间 碳捕获
下载PDF
时滞戒毒模型的稳定性和Hopf分岔
8
作者 张子振 张怡雪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研究了一类具有双线性接触率的时滞SLHMTQ戒毒模型.以吸毒者毒瘾复发的时滞为分岔参数,利用特征值法探究了模型的局部渐近稳定性和局部Hopf分岔存在性,推导出模型产生局部Hopf分岔的时滞临界值,并利用中心流形定理讨论了分岔周期解的性质.
关键词 戒毒模型 HOPF分岔 时滞 双线性接触率 稳定性
下载PDF
参数扰动对一种先前的车辆制动控制和防护方法的影响
9
作者 邹铁方 江碟 +1 位作者 周靖 袁湘婷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7-483,共7页
探究了作者早先提出的一种车辆制动控制防护方法在参数扰动下的防护效果。用MADYMO虚拟仿真软件,对4种形状的典型车头开展了仿真,分析了以下参数:人体头部与车体首次接触时间、制动系统协调时间、路面附着因数:扰动时,对该制动控制防护... 探究了作者早先提出的一种车辆制动控制防护方法在参数扰动下的防护效果。用MADYMO虚拟仿真软件,对4种形状的典型车头开展了仿真,分析了以下参数:人体头部与车体首次接触时间、制动系统协调时间、路面附着因数:扰动时,对该制动控制防护方法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人体头部与车体首次接触时间时为80~100 ms时,对加权伤害费用(WIC)降幅的影响最显著,但不同车型下的参数敏感性排序存在差异。在路面附着因数扰动为0.45~0.80时,人车碰撞损伤未增加;但地面所致WIC降幅均大于零,可有效降低人地碰撞损伤。在制动系统协调时间参数扰动区间为80~350 ms时,该车辆制动控制防护方法仍然保持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车碰撞事故 人地碰撞损伤 车辆制动控制 参数扰动 路面附着因数 制动系统协调时间
下载PDF
染污绝缘子放电空间电场时频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东东 罗威 +2 位作者 黄宵宁 张志劲 韩学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73-2886,共14页
恶劣气象条件地区的污闪事故时有发生,而目前对污秽外绝缘放电机制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为揭示污秽绝缘子放电空间电场特性,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污闪预警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开展了染污绝缘子放电空间电场波形监测试验,重点研究了空间... 恶劣气象条件地区的污闪事故时有发生,而目前对污秽外绝缘放电机制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为揭示污秽绝缘子放电空间电场特性,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污闪预警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开展了染污绝缘子放电空间电场波形监测试验,重点研究了空间电场波形的时频特征参量。对于时域特征,对空间电场信号有效值、峰峰值、峰值因子三个时域特征量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其与盐密、绝缘子闪络状态的关系;对于频域特征,对空间电场信号进行傅里叶分解,获得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频谱图,发现发生闪络时,绝缘子空间电场信号中谐波分量占比升高,并提出可用三次谐波因子来描述绝缘子污闪放电发展程度。研究成果可进一步揭示污闪放电机制,并为解决恶劣环境下输电线路污闪预警的实际工程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污秽 非接触式监测 空间电场 时频特性 污闪预警
下载PDF
基于时空图像法监测流量的测量误差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赛男 刘德地 +2 位作者 徐永新 周婉 何喆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68,共7页
流量测量是开展水文分析和水资源管理的必要任务,有助于了解河流的水量变化,预测洪水风险,优化水资源分配。传统接触式测流方法装置布设复杂、测量效率低,以视频测流为代表的非接触式方法极大地提高施测效率,降低了成本,但对测流结果的... 流量测量是开展水文分析和水资源管理的必要任务,有助于了解河流的水量变化,预测洪水风险,优化水资源分配。传统接触式测流方法装置布设复杂、测量效率低,以视频测流为代表的非接触式方法极大地提高施测效率,降低了成本,但对测流结果的误差分析不足,导致测流结果在水文分析与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存在风险。为分析视频测流误差,在通过视频图像法计算断面水位、时空图像法(Space-time Image Velocity,STIV)计算断面流速的基础上,假定单次测量的误差分布,推求了水位和流速测量误差、流量测算误差及其主要来源。并定义了误差平均带宽(EAB)来定量评估误差的大小。以栾川县养子沟流域为对象开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位或流速快速上升阶段,测量误差区间较小;仅考虑水位的不确定性、仅考虑流速的不确定性,以及同时考虑水位和流速的不确定性时流量测量误差平均带宽(EAB)值分别为4.98%、10.83%和15.83%,流速测量不确定性对流量的影响比水位测量不确定性对流量的影响更大。考虑水位与流速不确定性影响的视频测流方法有利于提高流量测量准确性,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特别是在需要对不断变化的水体状况进行监测和响应的情况下。对误差的深入理解也有助于改进视频测流技术,以减小误差并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测流 时空图像法 流量 不确定性
下载PDF
同轴式微通道壁面润湿性对微细气泡生成特性的影响规律
12
作者 汪琴 孙丽霞 +3 位作者 张玉峰 张其久 宁宏阳 黄智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0-697,共8页
微细气泡的生成时间和大小对污水处理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微通道壁面润湿性对微细气泡生成特性的影响,采用两相流水平集的方法模拟研究不同接触角下微细气泡的生成过程。以接触角为主变量,液体流量、气体压强和气体类型为次变量... 微细气泡的生成时间和大小对污水处理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微通道壁面润湿性对微细气泡生成特性的影响,采用两相流水平集的方法模拟研究不同接触角下微细气泡的生成过程。以接触角为主变量,液体流量、气体压强和气体类型为次变量,探究次变量对微细气泡生成时间和脱离体积的影响。设计并制造了同轴式微流控芯片,开展微细气泡生成特性的试验。结果表明接触角在0~180°递增时,微细气泡的生成时间总体呈下降趋势,脱离体积先增加后减小,其中90°接触角为生成时间的分界点和脱离体积的峰值点。此外,3个次变量中液体流量的变化对微细气泡生成特性的影响尤为显著,液体流量越大,其生成时间和脱离体积越小。实测值与仿真值的偏差在正负百分之十以内,验证了微通道壁面润湿性对微细气泡生成特性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气泡 润湿性 接触角 生成时间 脱离体积
下载PDF
基于Time Petri Net的实时系统冲撞检测与消解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航 黄志球 +2 位作者 祝义 夏良 刘林源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3-420,共8页
time Petri net(TPN)在实时控制系统的建模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冲撞是Petri网及其扩展模型的重要行为,解决冲撞是正确分析模型动态行为的关键.由于引入时间约束,使得TPN模型的使能和触发语义比Petri网模型的语义复杂,冲撞的检测及消解变... time Petri net(TPN)在实时控制系统的建模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冲撞是Petri网及其扩展模型的重要行为,解决冲撞是正确分析模型动态行为的关键.由于引入时间约束,使得TPN模型的使能和触发语义比Petri网模型的语义复杂,冲撞的检测及消解变得更加困难.首先根据时间约束,给出了变迁持续使能时延迟区间的计算方法,并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定义并证明了TPN模型中冲撞的检测方法;给出了冲撞时间区间及修改时间约束的冲撞消解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PETRI网 时间约束 冲撞 检测 消解
下载PDF
大重合度直齿轮动载特性分析
14
作者 尚俊 章翔峰 +2 位作者 周建星 王海伟 刘义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6-80,85,共6页
针对大重合度直齿轮啮合齿数与普通直齿轮间的差异性变化,以一对大重合度直齿轮和普通直齿轮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法求解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建立大重合度直齿轮啮合耦合型动力学模型,利用Newmark-β时域积分求解齿轮系统动态响应,对其... 针对大重合度直齿轮啮合齿数与普通直齿轮间的差异性变化,以一对大重合度直齿轮和普通直齿轮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法求解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建立大重合度直齿轮啮合耦合型动力学模型,利用Newmark-β时域积分求解齿轮系统动态响应,对其进行时频域分析并与普通直齿轮进行对比,获得了大重合度直齿轮在不同转速、误差影响下的动载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重合度直齿轮啮合刚度与普通齿轮有较大差异,其动态响应结果波动幅值较普通直齿轮有明显降低,提升了系统稳定性;大重合度直齿轮动载系数与普通直齿轮相比有明显下降,并且随着转速的升高和误差的增大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在共振转速区域范围内增幅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重合度直齿轮 时变啮合刚度 动态特性 动载系数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心房颤动检测
15
作者 周恒骥 杨亦含 +7 位作者 胡元会 褚瑜光 寿鑫甜 尤雅萍 薛文静 范少玮 王勇 沈会良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81-87,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非接触式实时心房颤动检测技术。首先使用60 GHz的PCR毫米波雷达持续采集目标对象的胸部回波信号,然后通过I-Q解调生成I-Q信号,接着基于有效点相位趋势评估法提取信号相位信息并获得微动信号,再经过数字滤波提... 提出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非接触式实时心房颤动检测技术。首先使用60 GHz的PCR毫米波雷达持续采集目标对象的胸部回波信号,然后通过I-Q解调生成I-Q信号,接着基于有效点相位趋势评估法提取信号相位信息并获得微动信号,再经过数字滤波提取呼吸信号和心动信号,通过特征提取获得心脏运动特征,最后基于时域房颤波特征判断房颤发生情况。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为提取更精确的信号相位信息,提出有效点相位趋势评估法;为实现实时房颤检测,提出时域房颤判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的心房颤动检测系统对临床患者的房颤检测准确率达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毫米波雷达 信号处理 非接触 实时
下载PDF
变位设计对斜齿轮系统动态特性影响研究
16
作者 王偌怡 杨建伟 王金海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变位设计下斜齿轮的动态特性,以标准斜齿轮和变位斜齿轮为对比研究对象,基于拉格朗日动力学建立了斜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解析法求解变位斜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分析了不同变位系数对啮合刚度的影响;将不同变位设计下... 为了研究不同变位设计下斜齿轮的动态特性,以标准斜齿轮和变位斜齿轮为对比研究对象,基于拉格朗日动力学建立了斜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解析法求解变位斜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分析了不同变位系数对啮合刚度的影响;将不同变位设计下的斜齿轮时变啮合刚度与动力学模型结合,分析了不同变位设计对斜齿轮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斜齿轮正传动修正能够减小时变啮合刚度,从而减小啮合力;负传动修正能够增大时变啮合刚度,从而增大啮合力。研究可为后续斜齿轮传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位系数 势能法 时变啮合刚度 动态特性 重合度
下载PDF
基于多角度下TC4钛合金表面多颗粒动态冲蚀仿真研究
17
作者 张亚辉 吕晓仁 +3 位作者 柏春光 杜菲菲 李兴海 郭映福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0-17,41,共9页
为了准确地预测TC4钛合金材料固体颗粒冲蚀的损伤过程,采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分析手段,建立了一个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来模拟三维结构中多颗粒模型的动态冲蚀过程,并结合了Johnson-Cook材料模型和应变累积失效模型。结果表明:最大塑性变形... 为了准确地预测TC4钛合金材料固体颗粒冲蚀的损伤过程,采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分析手段,建立了一个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来模拟三维结构中多颗粒模型的动态冲蚀过程,并结合了Johnson-Cook材料模型和应变累积失效模型。结果表明:最大塑性变形发生在第一次碰撞时,且随着碰撞次数的增加而减小。冲蚀角度和速度显著影响颗粒和靶材表面之间的接触时间,动能损失随着冲蚀速度和角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低冲蚀角下,动态冲蚀过程中切向接触力和法向接触力有多个极大值和极小值,冲蚀机理主要是塑性变形和切向剪切。在高冲蚀角下,球形颗粒能很好地模拟冲蚀过程中对材料的剪切和挤压作用。从微观机制上解释了入射角度和入射速度对多颗粒连续冲蚀行为的影响,明确了冲蚀坑的动态冲蚀机理和几何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 冲蚀角度 冲蚀速度 动能损失率 接触时间 冲蚀率
下载PDF
基于弧触头接触振动特征分析的高压SF6断路器电寿命在线监测方法
18
作者 李辰辉 褚继峰 +4 位作者 龙潇 杨爱军 袁欢 荣命哲 王小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883-4895,共13页
高压SF6断路器电寿命评估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电寿命评估仍旧依赖累计开断电流法与动态回路电阻法,缺乏有效的在线监测手段。该文针对真实126 kV高压SF6断路器设备,研究了基于弧触头接触点分析的电寿... 高压SF6断路器电寿命评估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电寿命评估仍旧依赖累计开断电流法与动态回路电阻法,缺乏有效的在线监测手段。该文针对真实126 kV高压SF6断路器设备,研究了基于弧触头接触点分析的电寿命评估方法。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MD)与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分析,发现弧触头接触时产生了10 kHz以上的高频振动特征信号。通过调整机构拉杆的位置以改变弧触头刚合点,发现了高频振动特征频率出现时刻与弧触头刚合点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弧触头接触振动特征分析的高压SF6断路器电寿命在线监测方法。现场瓷柱式断路器的实验结果表明,弧触头刚合点测量误差约为0.905 mm,因此该文提出的方法有望在高压SF6断路器电寿命在线监测领域实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弧触头烧蚀 振动特征频率 变分模态分解(VMD) 短时傅里叶变 换(STFT)
下载PDF
基于时变啮合刚度的修形齿轮承载接触分析
19
作者 王浩 韩振华 +3 位作者 周酝晨 石万凯 单文桃 曹忠亮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1-186,192,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齿轮承载接触分析力学解析方法难以考虑齿廓修形的问题,以齿廓修形渐开线直齿轮为研究对象,基于时变啮合刚度,提出了一种齿轮承载情况下齿间载荷分配系数与齿面接触应力解析算法。通过对比齿轮承载接触时接触点在啮合线方... 为了解决传统齿轮承载接触分析力学解析方法难以考虑齿廓修形的问题,以齿廓修形渐开线直齿轮为研究对象,基于时变啮合刚度,提出了一种齿轮承载情况下齿间载荷分配系数与齿面接触应力解析算法。通过对比齿轮承载接触时接触点在啮合线方向的变形量与修形量,提出修形齿轮单双齿啮合状态判定方法,并计算不同状态下的啮合刚度;推导修形齿轮的啮合力、刚度与变形的力学关系,建立各啮合齿对的齿间载荷分配系数计算模型,应用赫兹接触理论求解齿面接触应力;分别在不同修形高度、修形曲线与配对齿数情况下,计算分析多种齿廓修形算例的齿间载荷分配系数与齿面接触应力。结果表明,解析算法求解的齿间载荷分布系数、齿面接触应力及相应单双齿啮合区间与有限元结果相一致,相对误差较小,证明了该算法有较高的精度与稳定性,为齿廓修形齿轮承载接触分析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承载接触分析 时变啮合刚度 齿廓修形 载荷分配 接触应力
下载PDF
基于参考键相动态追踪的无转速叶尖定时测量方法
20
作者 周凯 乔百杰 +3 位作者 刘美茹 代江波 卫靖澜 陈雪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6-235,共10页
针对叶尖定时系统在测量转子叶片振动过程中转速同步传感器安装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参考键相动态追踪的叶尖定时测量方法。假设整级转子叶片间存在随机失谐,则在变转速工况下各叶片并非同时达到共振状态,在每转内,利用各叶片到达传感器... 针对叶尖定时系统在测量转子叶片振动过程中转速同步传感器安装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参考键相动态追踪的叶尖定时测量方法。假设整级转子叶片间存在随机失谐,则在变转速工况下各叶片并非同时达到共振状态,在每转内,利用各叶片到达传感器的实测到达时间,计算叶片在相邻叶尖定时传感器间的局部平均转速与转子整圈平均转速的偏差值,判断同级所有叶片的振动状态,选择几乎不振动的叶片作为该圈的参考键相,计算目标叶片在该圈的振动位移值,依此类推,计算各圈目标叶片的振动位移,实现转子叶片在无转速参考下的非接触式振动测量。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叶尖定时方法相比,利用该方法计算出的叶片振动位移所辨识出的叶片振动频率相对误差小于0.2%,振动位移相对误差小于10%,说明基于参考键相动态追踪的叶尖定时测量方法不仅能在无转速参考的情况下准确计算出叶片的振动位移,更能准确地辨识出叶片振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定时 无转速参考 参考键相 参数辨识 非接触式振动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