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二进制翻译器CrossBit的性能分析与评估
1
作者 官孝峰 梁阿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91-94,共4页
动态二进制翻译是广泛应用于虚拟机系统的一种二进制代码的翻译技术。动态二进制翻译由于拥有代码缓存、本地执行、代码块链接、动态热路径生成等优化技术的支持,有着很高的性能。CrossBit是一个多元多目标的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通过对C... 动态二进制翻译是广泛应用于虚拟机系统的一种二进制代码的翻译技术。动态二进制翻译由于拥有代码缓存、本地执行、代码块链接、动态热路径生成等优化技术的支持,有着很高的性能。CrossBit是一个多元多目标的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通过对CrossBit二进制翻译器的性能进行的研究,分析动态二进制翻译器性能提升中所必须解决的若干问题,并通过定量的分析总结了一些二进制翻译系统的在不同的配置和负载下系统优化手段的执行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机 二进制翻译 二进制优化 优化方案 crossbit
下载PDF
Study of Occlusal-maxillo-facial 3-dimentional Structural Change of Orthodontic Therapy of Crossbite Malocclusion by Modified ACTIVATOR Appliance
2
作者 MAO Jing(毛靖)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2年第2期174-176,共3页
Summary: Occlusal-maxillo-facial structural change of crossbite malocclusion after orthodontic therapy by modified ACTIVATOR appliance was investigated. Eighty crossbite cases of deciduous dentition and mixed dentitio... Summary: Occlusal-maxillo-facial structural change of crossbite malocclusion after orthodontic therapy by modified ACTIVATOR appliance was investigated. Eighty crossbite cases of deciduous dentition and mixed dentition were treated by modified ACTIVATOR. Through pre- and post-treatment analysis of stone model, Schuller's position X-ray and craniofaciometrics, the change in craniofacial length, width and height in early-phase crossbite malocclusion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width of 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dental arch. Maxillary length and protrusion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upper incisors slopped labially. The lower incisors slopped lingually, mental angle decreased more severely. The lower and posterior facial height was increased to normal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fied ACTIVATOR crossbitE stone model measurement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measurement craniofaciometrics
下载PDF
Non-Surgical Orthodontic Treatment of Class III Adult with Posterior Crossbite, Anterior Open Bite and Asymmetric Occlusion, Using TADs and Auxiliary Wires: A Case Report
3
作者 George Philip Dahabreh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19年第10期227-240,共14页
Class III malocclusion associated with posterior crossbite, anterior open bite pattern with asymmetric occlusion in adults can be a challenging orthodontic problem, especially for the nonsurgical treatment. Skeletal C... Class III malocclusion associated with posterior crossbite, anterior open bite pattern with asymmetric occlusion in adults can be a challenging orthodontic problem, especially for the nonsurgical treatment. Skeletal Class III anteroposterior discrepancies in adult patients are generally managed either by surgical-orthodontic treatment or by orthodontic camouflage through dentoalveolar compensation. Although correction with surgery may be the most effective and stable way, many patients refuse surgical treatment plan because of the costs and traumas it may bring. This case report describes the successful use of TADs with expansion auxiliary wire to treat a 24-year-old man with skeletal class III malocclusion, posterior crossbite, anterior open-bite and asymmetric occlusion, mild upper and lower dental spacing and a chief manifestation of anterior crossbite. The patient refused surgery. A treatment plan was formulated consisting of using auxiliary expansion wire to expand the maxillary arch, 8 mm mini-screws between the roots of the mandibular canines and first premolars, preadjusted edgewise brackets to align the teeth, Class III and asymmetric elastics to correct the canines, premolars, and molars relationship and midline deviation, reverse curve of the nickel-titanium wire combined with anterior vertical elastics to intrude molars and correct the anterior open-bite. In this case, without going through surgery, the posterior cross-bite was corrected, and ideal overjet and overbite relationships, midline coincidence and functional occlusion were all achieved. Satisfactory occlusal, functional, esthetic and stable results we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SURGICAL Class III Malocclusion Orthodontic Treatment POSTERIOR crossbitE Openbite Asymmetric OCCLUSION AUXILIARY Wires TADS
下载PDF
The bonding bite plate combined with the face mask protracting maxilla to treat skeletal crossbite in the early mixed dentition
4
作者 夜文敏 段银钟 +1 位作者 武俊杰 郭涛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7年第4期221-225,共5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orthopedic effects of a new method to treat skeletal crossbite in the early mixed dentition.Methods:Twenty cases(5.8-7.5 years old)with skeletal crossbite were treated by bonding the bite pl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orthopedic effects of a new method to treat skeletal crossbite in the early mixed dentition.Methods:Twenty cases(5.8-7.5 years old)with skeletal crossbite were treated by bonding the bite plate combined with the face mask protracting the upper jaw.Cephalometric radio- graphs were taken and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Results:On average,in all 20 cases the max- illa was moved by 2.06 mm forward;the mandible was turned 2.45°downward and backward;the skeletal crossbites were corrected and the facial profiles were improved satisfactorily.The period of treatment was conducted for 1.7 months on average.Conclusion:A good effect can be achieved by bonding bite plate combined with the face mask protracting the upper jaw to treat skeletal crossbite in the early mixed denti- tion,which will benefit the craniofacial growt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面修复 ○托 面罩 上颌 混合牙列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构建SD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动物模型
5
作者 刘鹏慧 吴凡 +2 位作者 王泽杰 吴高义 周立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5642-5648,共7页
背景: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口腔常见病,而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早期隐匿不易被发现,临床上病理标本获取难度较高,难以开展相关研究。将数字化3D打印技术应用到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动物模型上来增加动物模型的一致性,从而... 背景: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口腔常见病,而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早期隐匿不易被发现,临床上病理标本获取难度较高,难以开展相关研究。将数字化3D打印技术应用到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动物模型上来增加动物模型的一致性,从而促进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疾病的研究。目的:利用新型数字技术建立标准化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大鼠模型。方法:将30只SD雌性大鼠根据单侧前牙反牙合建模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传统模型组、数字化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于建模后4,8周采集髁突软骨标本,体式显微镜观察表观形态,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病理形态,ELISA观察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蛋白多糖、Ⅱ型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1)数字化模型组和传统模型组观察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干预后第1周,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均呈下降趋势,随后呈增长趋势,且显著低于对照组。(2)体式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建模后4,8周,数字化模型组表面的变形及缺损程度明显高于传统模型组。(3)两个时间点,数字化模型组和传统模型组的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学会(Osteoarthritis Research Society International,OARS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字化模型组高于传统模型组(P<0.05)。(4)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建模后4,8周,两个模型组的改良Mankin评分和OARSI评分均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组(P<0.05)。(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建模后4,8周,与同龄对照组相比,蛋白多糖及Ⅱ型胶原在传统模型组与数字化模型组两个时间点表达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增强(P<0.05)。(6)ELISA结果显示,传统和数字化模型组大鼠8周时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同龄对照组,数字化模型组高于传统模型组(P<0.05)。(7)采用3D打印技术设计制作的个性化金属管,无需反复试戴调整即能快速引导颞下颌关节发生骨关节炎样病变,可重复性好,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炎 数字化技术 3D打印 动物模型 单侧前牙反牙合 咬合 髁突软骨 退行性病变 高精度
下载PDF
倒置粘接下切牙托槽矫治骨性Ⅲ类错合畸形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李俐 陆兴龙 刘昕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倒置粘接下切牙自锁托槽掩饰性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来合肥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32例骨性Ⅲ类错合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粘接方式不同分为下切牙托槽倒置粘接组(观察组)和正常... 目的探讨倒置粘接下切牙自锁托槽掩饰性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来合肥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32例骨性Ⅲ类错合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粘接方式不同分为下切牙托槽倒置粘接组(观察组)和正常粘接组(对照组),每组16例。随访观察患者的矫正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矫治前后硬组织、软组织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矫治前后SNB角(由蝶鞍中心-鼻根点-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的差值[1.00(-1.00,2.00)]小于对照组[1.50(1.00,2.50)],ANB角(由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的差值[2.50(1.00,3.00)]大于对照组[1.00(-1.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矫治前后L1-MP角(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所成的交角)的差值[-1.50(-3.50,2.50)]、L1-NB角差值[-2.30(-3.60,2.00)]均小于对照组[-6.50(-8.60,-2.50)、-3.50(-5.50,-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直丝弓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倒置粘接下切牙托槽的方法矫治骨性Ⅲ类错合畸形,能够减小下前牙代偿性舌向倾斜,有效解除患者前牙反合,改善患者侧貌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合 前牙反合 自锁矫治器 托槽倒置粘接
下载PDF
观察和评价改良式活动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前牙反颌的矫治效果
7
作者 高婧 孔德灿 +1 位作者 任义萍 杨丽俊 《智慧健康》 2024年第7期52-55,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良式活动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前牙反颌的矫治效果。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口腔科治疗的32例乳牙期前牙反颌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合垫舌簧治疗,观察组使用改良式活动矫治器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咬... 目的 探讨改良式活动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前牙反颌的矫治效果。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口腔科治疗的32例乳牙期前牙反颌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合垫舌簧治疗,观察组使用改良式活动矫治器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咬合指标、投影测量指标牙角和软组织指标、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OJ值、OB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NA角大于对照组,ANB角大小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SNB角、L1-SN、U1-NA、L1-MP均相当(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式活动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前牙反颌的矫治效果显著,能有效增大SNA角及ANB角恢复牙角和软组织,改善咬合关系,提高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期 前牙反颌 改良式活动矫治器 矫治效果
下载PDF
改良型FRⅢ与“2×4”矫治技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疗效研究
8
作者 谢小亭 杨渠 米方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726-731,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改良型FRⅢ与“2×4”矫治技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的软硬组织变化,评价两种矫治方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选择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2年10月在本院口腔科门诊治疗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30例作... 目的通过比较改良型FRⅢ与“2×4”矫治技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的软硬组织变化,评价两种矫治方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选择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2年10月在本院口腔科门诊治疗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改良型FRⅢ)和对照组(“2×4”矫治技术)两组,每组各15例。对两组病例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位置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完成后,观察组SNA、ANB、MP-FH、Y轴角、U1-SN、U1-NA、鼻唇角、颏唇角、面型角、上唇E线距、ULP增加(P<0.05),SNB、Z角、NP-FH、L1-MP、U1-L1、下唇E线距减小(P<0.05);对照组SNA、ANB、MP-FH、U1-SN、U1-NA、Y轴角、鼻唇角、面型角、上唇E线距增加(P<0.05),SNB、NP-FH、U1-L1、下唇E线距、Z角减小(P<0.05);两组之间,SNB、ANB、MP-FH、鼻唇角、颏唇角、面型角及Z角的变化量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技术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前牙反牙合得到有效解除,咬合关系及面型恢复正常,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改良型FRⅢ更好地改善软组织侧貌和面型,而“2×4”矫治技术用时更短,牙列关系得到更好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牙期 前牙反牙合 改良型FRⅢ “2×4”矫治技术
下载PDF
改良型FRⅢ与“2×4”矫治技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疗效研究
9
作者 谢小亭 杨渠 米方林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722-725,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型FRⅢ与“2×4”矫治技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的软硬组织变化,评价两种矫治方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选择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2年10月在川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门诊治疗的替牙期前牙反... 目的比较改良型FRⅢ与“2×4”矫治技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的软硬组织变化,评价两种矫治方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选择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2年10月在川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门诊治疗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改良型FRⅢ,n=15)和对照组(“2×4”矫治技术,n=15)。对两组病例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位置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完成后,观察组SNA、ANB、MP-FH、Y轴角、U1-SN、U1-NA、NLA、PLA、FCA、ULP增加(P<0.05),SNB、L1-MP减小(P<0.05);对照组SNA、ANB、MP-FH、U1-SN、U1-NA、Y轴角、NLA、FCA增加(P<0.05),SNB、L1-MP、L1-NB减小(P<0.05);两组之间,SNB、ANB、SN-MP、NLA、L1-MB、PLA、FCA的变化量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技术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前牙反[牙合]得到有效解除,咬合关系及面型恢复正常,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改良型FRⅢ更好地改善软组织侧貌和面型,而“2×4”矫治技术用时更短,牙列关系得到更好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牙期 前牙反[牙合] 改良型FRⅢ “2×4”矫治技术
下载PDF
佛山市三水区学龄前儿童乳牙反发病率及反类型现状调查
10
作者 卢结婷 王娟 覃蔚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8期139-141,共3页
目的:分析佛山市三水区学龄前儿童2021年乳牙反发病率及反类型现状。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佛山市三水区6个幼儿园2 967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口腔情况,分析乳牙反患病总体情况,比较不同年龄儿童乳牙反发病情况及不同... 目的:分析佛山市三水区学龄前儿童2021年乳牙反发病率及反类型现状。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佛山市三水区6个幼儿园2 967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口腔情况,分析乳牙反患病总体情况,比较不同年龄儿童乳牙反发病情况及不同年龄儿童乳牙反类型情况。结果:男女患儿乳牙反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3、4、5、6岁儿童乳牙反发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180)。6岁患儿个别牙反发病率低于3、4、5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5岁患儿个别牙反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7.707);6岁患儿前牙反患病率高于3、4、5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5岁患儿前牙反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5);3、4、5、6岁患儿多数牙反、后牙反,包含≥2种类型反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结论:乳牙反疾病的严重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建议3~4岁确诊儿童尽早开展乳牙反的早期治疗,以有效控制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乳牙
下载PDF
动态二进制翻译中的中间表示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玲燕 梁阿磊 管海兵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83-284,F0003,共3页
在二进制翻译中采用中间表示,可以适当隔离不同机器平台的特点,便于二进制翻译系统的移植。提出一种VINST中间表示方法,介绍其指令集与特点,运用SSA形式化和冗余指令删除等方法对VINST进行初步优化。优化前后的性能比较结果表明,相对简... 在二进制翻译中采用中间表示,可以适当隔离不同机器平台的特点,便于二进制翻译系统的移植。提出一种VINST中间表示方法,介绍其指令集与特点,运用SSA形式化和冗余指令删除等方法对VINST进行初步优化。优化前后的性能比较结果表明,相对简单高效的方法可以弥补优化的开销,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二进制翻译 中间表示 二进制翻译器crossbit
下载PDF
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的调试器框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举育 管海兵 梁阿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3-284,F0003,共3页
传统的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缺少调试器支持或者调试功能有限,随着开发规模的扩大,调试手段成为制约设计开发进度的瓶颈。该文提出一种针对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的调试器框架,引入观察点、回退执行与调试脚本3个功能,通过在Crossbit平台上... 传统的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缺少调试器支持或者调试功能有限,随着开发规模的扩大,调试手段成为制约设计开发进度的瓶颈。该文提出一种针对动态二进制翻译系统的调试器框架,引入观察点、回退执行与调试脚本3个功能,通过在Crossbit平台上的验证,证明该技术能够高效地帮助程序员发现错误,提高系统的开发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二进制翻译 crossbit虚拟机 调试器
下载PDF
正畸矫治第二磨牙正锁 被引量:15
13
作者 段银钟 潘杰 +1 位作者 韩春 顾泽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3-126,共4页
上颌第二磨牙正锁时常发生,正畸临床矫治有一定的难度。依据错的不同情况,作者提出4种临床矫治方法:一是上下颌牙齿交互牵引;二是利用上下颌的正畸弓丝移动上下牙齿向颊、舌方向;三是拔除锁牙,让第三磨牙自动近移替代第二磨牙;四... 上颌第二磨牙正锁时常发生,正畸临床矫治有一定的难度。依据错的不同情况,作者提出4种临床矫治方法:一是上下颌牙齿交互牵引;二是利用上下颌的正畸弓丝移动上下牙齿向颊、舌方向;三是拔除锁牙,让第三磨牙自动近移替代第二磨牙;四是利用种植钉作支抗,用皮链牵引其达到正常牙位;评估了4种矫治方法的优、缺点。在讨论中叙述了矫治的临床应用、如何选择矫治方法以及在矫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磨牙 锁 交互牵引
下载PDF
乳前牙反的追踪观察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祖华 史宗道 +4 位作者 佘秉钺 秦君成 郭洪亮 漆琳 祝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乳前牙反与恒前牙反、磨牙关系及类骨面畸形的关系。方法:对102例口腔社区调查中诊断为乳前牙反的儿童,6年后进行追踪调查。以同期调查中无乳前牙反及恒前牙反的102名儿童作为对照,进行牙颌发育情况的检查。结果:乳... 目的:探讨乳前牙反与恒前牙反、磨牙关系及类骨面畸形的关系。方法:对102例口腔社区调查中诊断为乳前牙反的儿童,6年后进行追踪调查。以同期调查中无乳前牙反及恒前牙反的102名儿童作为对照,进行牙颌发育情况的检查。结果:乳前牙反组102例中,51例(50.0%)为恒前牙反。与个别乳前牙反组相比,多个相邻乳前牙反组演变为恒前牙反的危险度比值比为6.8(95%可信限2.7~17.6),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且多个乳前牙反组类错及骨面畸形的罹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个别前牙反组。结论:多个乳前牙反,尤其是多个相邻乳前牙反应是临床矫治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反HE 分类 乳牙 错HE
下载PDF
上颌第二磨牙颊向错位的早期矫正 被引量:7
15
作者 贝珉 李煌 +2 位作者 阎翔 季彤 丁筱青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2-574,共3页
上颌第二磨牙颊向错位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畸形,可以导致多方面的损害。可调式上颌磨牙腭向牵引器可以有效地矫正此种畸形,尤其适合于对其进行早期矫正。
关键词 上颌第二磨牙 阻断性治疗 牵引器 错位 锁验
下载PDF
替牙期伴功能性旋转前牙反牙合矫治方法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慧霞 何展飞 +1 位作者 秦燕军 李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回顾性评价替牙期伴有下颌功能性旋转前牙反牙合常用矫治方法的有效性及效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9月在常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诊疗的患者47名:替牙期、牙性或功能性前牙反牙合伴下颌功能性旋转、上牙弓轻度拥挤、非拔牙矫治... 目的:回顾性评价替牙期伴有下颌功能性旋转前牙反牙合常用矫治方法的有效性及效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9月在常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诊疗的患者47名:替牙期、牙性或功能性前牙反牙合伴下颌功能性旋转、上牙弓轻度拥挤、非拔牙矫治、可后退至切对切、无系统性疾病史、无明显上下颌骨异常、无口颌面肌功能异常、无口腔不良习惯、知情同意。由同一名高年资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活动/固定或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活动组1采用带双曲舌簧的牙合垫式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活动组2仅采用带双曲舌簧的牙合垫式矫治器,固定组采用2*4矫治技术配合下颌牙合垫去除咬合干扰,功能组采用FRIII配合肌功能训练,记录治疗成功率、矫治周期、复诊次数、矫治费用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除了自行终止治疗者,所有前牙反牙合均得到了纠正。活动组2复诊间隔时间短,矫治周期也最短(P<0.01);而复诊次数各组间无差别(P>0.05);矫治费用活动组2低于活动组1和固定组(P<0.05)。固定组在纠正反牙合的过程中排齐并关闭前牙散在间隙,患者及家长对治疗结果更加满意,这是活动及功能矫治无法比拟的;而固定矫治过程中对口腔卫生要求更高,牙面常发生脱钙,且矫治结束后需制作仅包裹四颗上切牙的压膜保持器,这又是固定矫治不利的一面。结论:伴有下颌功能性旋转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在患者良好的配合下通过一个较短时间的矫治均可以得到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牙期 前牙反牙合 正畸矫治 功能性旋转
下载PDF
改良固定反式TBA联合前牵矫治前牙反 被引量:25
17
作者 刘红 段银钟 +3 位作者 陈巧玲 毕惠贤 杨振华 王海雪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评价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AngleⅢ类骨性前牙反he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TBA联合前牵矫治骨性前牙反he15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硬组织测量进行分析,并与前牵组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评价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AngleⅢ类骨性前牙反he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TBA联合前牵矫治骨性前牙反he15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硬组织测量进行分析,并与前牵组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5个月的治疗,患者侧貌外型明显改善,反覆盖反覆he纠正。结论:反式TBA联合前牵引是矫治前牙反he的理想装置,对上下颌骨作用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固定反式TBA联合前牵引 AngleⅢ类错he 骨性前牙反HE
下载PDF
头帽颏兜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侯志明 赵玉书 邓燕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探讨头帽颏兜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的效果。方法 :使用头帽颏兜 ,双侧共施加 70 0~ 10 0 0g的矫治力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患者 136例 ,通过治疗前后模型 ,计算每一患者下颌相对于上颌位置变化的距离。分析 4个年龄组患者的下颌... 目的 :探讨头帽颏兜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的效果。方法 :使用头帽颏兜 ,双侧共施加 70 0~ 10 0 0g的矫治力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患者 136例 ,通过治疗前后模型 ,计算每一患者下颌相对于上颌位置变化的距离。分析 4个年龄组患者的下颌相对于上颌位置变化的距离、疗程及下颌相对于上颌位置变化的速度。结果 :C1、C2 、C3 组患者 (3~ 11岁 )疗效明显 ,C1组患者 (3~ 5岁 )疗程最短。结论 :应用头帽颏兜治疗早期骨型前牙反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帽颏兜 骨型 前牙反He畸形 治疗
下载PDF
FRⅢ矫治功能性和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的硬组织变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楠 汪隼 +3 位作者 郑为 陈敏 沈玉凤 闫红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6期725-728,共4页
目的 :比较FRⅢ型矫治器矫治功能性和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治疗前、后硬组织的变化。方法 :选择30例功能性和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采用FRⅢ型矫治器矫治,利用SPSS22.0软件包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项目进行t检验。结果:FRⅢ型矫... 目的 :比较FRⅢ型矫治器矫治功能性和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治疗前、后硬组织的变化。方法 :选择30例功能性和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采用FRⅢ型矫治器矫治,利用SPSS22.0软件包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项目进行t检验。结果:FRⅢ型矫治器矫治前、后,SNA、S-Ptm、ANS-Ptm、Go-Po无显著改变(P>0.05)。ANB、ANS-Me、ANS-Me/N-Me显著增大(P<0.01),SNB、L1-NB角、L1-MP显著减小(P<0.05),MP-FH、Y轴角、U1-NA角、U1-NA距、U1-SN显著增大(P<0.05)。结论:经FRⅢ型矫治器矫治后的安氏Ⅲ类错患者,下颌骨的位置发生了向下、向后的顺时针旋转,下切牙舌倾,上切牙唇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Ⅲ型矫治器 安氏Ⅲ类错畸形 反 X线头影测量
下载PDF
正畸与正颌联合治疗成人骨性反后咀嚼肌肌电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冷军 段银钟 +2 位作者 张俊华 王乐文 李永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6-348,共3页
目的 :检查对比分析成人骨性反牙合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前后的主要咀嚼肌肌电 ,揭示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后咀嚼肌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 :2 0名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治疗的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 ,利用肌电图仪测试治疗前后咬肌、颞肌... 目的 :检查对比分析成人骨性反牙合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前后的主要咀嚼肌肌电 ,揭示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后咀嚼肌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 :2 0名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治疗的成人骨性反牙合患者 ,利用肌电图仪测试治疗前后咬肌、颞肌前束、二腹肌前腹在功能活动中肌电变化。结果 :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矫治对咬肌、颞肌前束、二腹肌前腹的功能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对咬肌的功能影响最明显。结论 :正畸与正颌手术联合治疗成人骨性反牙合 ,咀嚼肌的异常肌张力多数得到纠正 ,但咀嚼肌的功能未能得到满意的恢复 ,咀嚼肌的功能恢复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抛记术 咀嚼肌 正畸治疗 正颌手术 骨性反H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