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何以“龙蟠虎踞”?--1949年以前南京地质调查述略
1
作者 顾金亮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4-71,共8页
从地质历史角度,南京如今“龙蟠虎踞”的丘陵地貌是7亿年来地球演化的结果。这个认知是地质调查和地质研究的结果。南京地质调查发端于清同治年间,由德国人李希霍芬开启,民国以来一众地质学家对南京地质调查系统推进,成果纷呈,其中《南... 从地质历史角度,南京如今“龙蟠虎踞”的丘陵地貌是7亿年来地球演化的结果。这个认知是地质调查和地质研究的结果。南京地质调查发端于清同治年间,由德国人李希霍芬开启,民国以来一众地质学家对南京地质调查系统推进,成果纷呈,其中《南京市及江宁县地质报告》是1949年以前南京地质调查的阶段性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龙蟠虎踞 地质调查 李希霍芬 《南京市及江宁县地质报告》
下载PDF
试论电影《卧虎藏龙》对老庄思想的继承与变迁
2
作者 曾耀农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1-109,共9页
电影《卧虎藏龙》以先秦道家老庄思想为宗,兼含儒、释各家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以极具中国色彩的题材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并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波折的故事情节、独特的电影语言、丰富的主旨内容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在表现老庄道... 电影《卧虎藏龙》以先秦道家老庄思想为宗,兼含儒、释各家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以极具中国色彩的题材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并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波折的故事情节、独特的电影语言、丰富的主旨内容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在表现老庄道家思想上独具一格,无论对中国乃至世界武侠电影,还是对道家思想的解读和传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 《卧虎藏龙》 老庄思想
下载PDF
电影《卧虎藏龙》的自由之路对话语中国的启示
3
作者 邹芳莲 王宝山 寇贺真 《丽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1-58,共8页
电影《卧虎藏龙》以整体性视野叙述了自由的自我实现,构建了一个多重、开放的话语空间,使中西观众产生了与其艺术思想的共鸣,这为讲述中国故事作出了积极示范,亦为话语中国的自我塑造提供了积极探索。基于语言的自我生成,中国话语理应... 电影《卧虎藏龙》以整体性视野叙述了自由的自我实现,构建了一个多重、开放的话语空间,使中西观众产生了与其艺术思想的共鸣,这为讲述中国故事作出了积极示范,亦为话语中国的自我塑造提供了积极探索。基于语言的自我生成,中国话语理应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语言、中国的传统和现实。当中国话语具备一种规范力量并形成一种明确的秩序时,中国话语之叙述逻辑的自洽性得以形成,话语中国的自我塑造亦水到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卧虎藏龙》 自由 语言 话语中国
下载PDF
生命力的飞跃和突进——评王度庐的小说《卧虎藏龙》 被引量:12
4
作者 徐斯年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68,共8页
《卧虎藏龙》具有心理悲剧的特征。女主人公玉娇龙的性格是在八方受敌、四面出击的境遇下展现的,其中包括“善”与“善”的冲突。这一形象的深刻之处在于作者充分揭示了她内心的、性格的矛盾,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敌人”正是她自己。... 《卧虎藏龙》具有心理悲剧的特征。女主人公玉娇龙的性格是在八方受敌、四面出击的境遇下展现的,其中包括“善”与“善”的冲突。这一形象的深刻之处在于作者充分揭示了她内心的、性格的矛盾,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敌人”正是她自己。小说对玉娇龙的悲剧及其与生俱来、伴随终身的孤独感的渲染,得力于王度庐的审美追求与精神分析派美学的契合。以刘泰保为代表的“闾巷之侠”形象的生动性,则体现着作者的“平民主义”精神。根据小说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和从小说节选的《语文读本》教材也各有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虎藏龙 王度庐 武侠小说 通俗文学
下载PDF
电影字幕的英译策略与方法——以《卧虎藏龙》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胡雅莉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88-91,共4页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卧虎藏龙》的英文字幕言简意赅、自然流畅。译者根据字幕翻译即时性的特点,从话语的语用角度着手,通过对语篇语境和情景语境的考虑,兼顾语域特征,综合运用了缩减、归化、直译、增译、抽象化等多种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卧虎藏龙》的英文字幕言简意赅、自然流畅。译者根据字幕翻译即时性的特点,从话语的语用角度着手,通过对语篇语境和情景语境的考虑,兼顾语域特征,综合运用了缩减、归化、直译、增译、抽象化等多种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使得该片的英文字幕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虎藏龙 字幕 翻译策略 翻译方法
下载PDF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老虎”意义探寻 被引量:1
6
作者 余志为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3年第2期74-78,共5页
继《卧虎藏龙》之后,李安影像中的"老虎"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再次出场,借助3D技术实现了老虎的亮相和主角的担当。"老虎"是导演与世界的想象性关系的关键元素。与《卧虎藏龙》不同的是,影片《少年派》的意义... 继《卧虎藏龙》之后,李安影像中的"老虎"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再次出场,借助3D技术实现了老虎的亮相和主角的担当。"老虎"是导演与世界的想象性关系的关键元素。与《卧虎藏龙》不同的是,影片《少年派》的意义生成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老虎"由所指变成能指。本文通过分析李安电影中老虎意义的表现和发展,来探寻李安电影的压抑与释放主题意义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卧虎藏龙》 “老虎”的意义 压抑 野性
下载PDF
欲望与自我戒律之间的斗争——用多模态话语分析解构“卧虎藏龙”中玉娇龙之人物性格 被引量:1
7
作者 董燕 《长春大学学报》 2011年第7期120-122,126,共4页
电影语篇是多模态系统共同构建意义的典型范例。"卧虎藏龙"一片通过影片中多模态系统的完美结合,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武侠片的女性角色———玉娇龙,导演李安借这个人物的悲剧告诫观众———任何人都要在欲望与自我戒... 电影语篇是多模态系统共同构建意义的典型范例。"卧虎藏龙"一片通过影片中多模态系统的完美结合,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武侠片的女性角色———玉娇龙,导演李安借这个人物的悲剧告诫观众———任何人都要在欲望与自我戒律之间达到制衡,否则会自毁其生。本文从批评语言学角度出发,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方法,解析电影语篇"卧虎藏龙"中视觉模态、听觉模态以及文本(对白)等如何互动来构建玉娇龙之人物性格,以表达影片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虎藏龙 多模态话语分析 玉娇龙 欲望与自我戒律
下载PDF
系列片的巧实力——以《卧虎藏龙2》系列为反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怡平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75-79,共5页
系列片是就同一主题对其续集或前传进行开发的商业策略,系列片得以反复制作的原因在于,稳定的潜在观众和明确的观影预期。系列片的制作和开发,均有一定的巧实力需要遵守,盲目启动一部成功电影的续集或前传,可能导致"画虎不成反类犬... 系列片是就同一主题对其续集或前传进行开发的商业策略,系列片得以反复制作的原因在于,稳定的潜在观众和明确的观影预期。系列片的制作和开发,均有一定的巧实力需要遵守,盲目启动一部成功电影的续集或前传,可能导致"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结果。《卧虎藏龙2》即为此类典型,该片不成功的制作及开发对探讨系列片巧实力的门道所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片 电影 《卧虎藏龙2》
下载PDF
论《卧虎藏龙》的“人文武侠”理想
9
作者 王长城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27-131,共5页
华裔导演李安的《卧虎藏龙》让西方人重新认识了中国的武侠电影。影片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是将武侠电影从感官层面提升到了文化与人文的层面,将武侠与人文关怀兼容并蓄,从而建立一个新型的武侠电影叙事模式。这种"人文武侠"的... 华裔导演李安的《卧虎藏龙》让西方人重新认识了中国的武侠电影。影片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是将武侠电影从感官层面提升到了文化与人文的层面,将武侠与人文关怀兼容并蓄,从而建立一个新型的武侠电影叙事模式。这种"人文武侠"的叙事模式,为中国武侠电影的转型带来了新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虎藏龙》 人文武侠 李安 新阶段
下载PDF
反抗与救赎——玉娇龙形象的再解读
10
作者 伍荣华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63-67,共5页
王度庐塑造了精神分裂般的玉娇龙形象。白天她是玉府千金,温柔可人,知书识礼;夜晚却青衣小帽,剑指江湖,这两个都是真实的玉娇龙,只不过夜晚的生活更接近她的本性。虽然胸怀江湖梦,危机四伏的江湖并没让玉娇龙实现快意人生的理想,反而是... 王度庐塑造了精神分裂般的玉娇龙形象。白天她是玉府千金,温柔可人,知书识礼;夜晚却青衣小帽,剑指江湖,这两个都是真实的玉娇龙,只不过夜晚的生活更接近她的本性。虽然胸怀江湖梦,危机四伏的江湖并没让玉娇龙实现快意人生的理想,反而是母性让她最终获得救赎。玉娇龙的命运背后蕴含着深沉的性别政治,即女性如何被主流意识形态遮蔽、矫正甚至消灭,其中掺杂着她对权力意志既反抗又妥协的矛盾心态,也反映了女性自然天性力量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度庐 《卧虎藏龙》 《铁骑银瓶》 玉娇龙 身体 孤独 母性 救赎
下载PDF
论《卧虎藏龙》叙事创意中的中国文化意识
11
作者 田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21,162,共5页
对于提升中国电影软实力来说,本土文化如何参与叙事至关重要。《卧虎藏龙》正是一部自觉运用中国文化意识进行叙事的电影,但若只着眼于表面的古典美学符号与意境,便会忽略了文化叙事所形成的内在肌理,也会对其文化创意体味不足。这部电... 对于提升中国电影软实力来说,本土文化如何参与叙事至关重要。《卧虎藏龙》正是一部自觉运用中国文化意识进行叙事的电影,但若只着眼于表面的古典美学符号与意境,便会忽略了文化叙事所形成的内在肌理,也会对其文化创意体味不足。这部电影从框架布局到人物性格的赋予与内在精神都因古典文化意识的灌注而独特且富有意蕴。影片深层含义的读解与叙事的借鉴也必须源自对叙事中文化意识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虎藏龙》 叙事创意 中国文化意识
下载PDF
透视电影《卧虎藏龙》中的价值观冲突
12
作者 宋艳梅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59-62,共4页
本文运用文化维度理论,透视了电影《卧虎藏龙》中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较强不确定性回避价值观和较弱不确定性回避价值观、男性气质价值观和女性气质价值观各自的特点、表现和成因,呼唤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并理性解决价... 本文运用文化维度理论,透视了电影《卧虎藏龙》中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较强不确定性回避价值观和较弱不确定性回避价值观、男性气质价值观和女性气质价值观各自的特点、表现和成因,呼唤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并理性解决价值观冲突,求同存异,友好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虎藏龙 价值观冲突 特点 表现 成因
下载PDF
从《卧虎藏龙》到《十月围城》——中式大片成功之道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岑亚霞 《钦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4-26,共3页
中式大片自2000年《卧虎藏龙》上映以来,已有十年历史。以2007年为界,前期的影片曾一度陷入困境,2007年影片开始出现转折,展示出良好的发展趋势。2007年以后的影片基本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呈现出新的美学走向:融商业片的观众审美趣味... 中式大片自2000年《卧虎藏龙》上映以来,已有十年历史。以2007年为界,前期的影片曾一度陷入困境,2007年影片开始出现转折,展示出良好的发展趋势。2007年以后的影片基本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呈现出新的美学走向:融商业片的观众审美趣味和主旋律片的教化功能及艺术片的电影美学追求为一体,从"感目"的层次上升到了"会心"与"入神"的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大片 成功之道 《卧虎藏龙》 《十月围城》
下载PDF
《卧虎藏龙》里的生态玄机:从禅宗公案看电影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嘉如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22,共6页
由禅宗修行经验出发,强调无我、非二元性、无常性以及开放性的"禅宗生态"观,可以运用在电影文本分析上。以李安的《卧虎藏龙》作为个案讨论,《卧》里潜藏的公案结构挑战了传统以剧情为主的观看电影的模式。片中公案式的电影... 由禅宗修行经验出发,强调无我、非二元性、无常性以及开放性的"禅宗生态"观,可以运用在电影文本分析上。以李安的《卧虎藏龙》作为个案讨论,《卧》里潜藏的公案结构挑战了传统以剧情为主的观看电影的模式。片中公案式的电影呈现与观看方式将观众从虚构的叙述时间里最终带回到充满生态性的当下时刻去。因此,《卧》可以被视为"禅宗生态电影"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案 生态 《卧虎藏龙》 当下
下载PDF
李安的中国奇幻想像:解析电影《卧虎藏龙》
15
作者 沈乃慧(Nai-Huei Shen) 《長庚人文社會學報》
李安《卧虎藏龙》所描绘的是他自小想像中唯美的中国山水人文,也是他离散电影的家乡之梦,其中镶嵌了爱情、武艺和东方哲学的奇遇冒险,具现了他理想的中国图像。《卧虎藏龙》除了电影镜头的灵活运用使平凡的城郭街楼竹林大漠等地景呈... 李安《卧虎藏龙》所描绘的是他自小想像中唯美的中国山水人文,也是他离散电影的家乡之梦,其中镶嵌了爱情、武艺和东方哲学的奇遇冒险,具现了他理想的中国图像。《卧虎藏龙》除了电影镜头的灵活运用使平凡的城郭街楼竹林大漠等地景呈现魔幻写实的趣味,也融合了中国武术与好莱坞叙述模式、兼具东方哲学与西方人文价值。它批判了枯燥的礼教、利益交换的婚约和虚伪官场文化的灰色北京,歌颂的是新疆荒漠的热情与自然。李安摒弃了原作者王度庐积极入世的儒家观点,彰显了道家「勘破生死、离形去知」与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东方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安 臥虎藏龍 想像的故鄉 空間詩學 王度廬
全文增补中
功夫明星:从《卧虎藏龙》到《一代宗师》
16
作者 陈晓云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25,共5页
新世纪以来的武侠电影,从《卧虎藏龙》到《一代宗师》,实践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明星并行的功夫明星策略:一类是经典意义上的"功夫明星",另一类是"非功夫明星",但在影片中同样有功夫场面的展示,谁来承继这一最具中国特... 新世纪以来的武侠电影,从《卧虎藏龙》到《一代宗师》,实践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明星并行的功夫明星策略:一类是经典意义上的"功夫明星",另一类是"非功夫明星",但在影片中同样有功夫场面的展示,谁来承继这一最具中国特色的类型电影,似乎已经成了一个颇为严峻的问题。在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持续发展的年代,功夫明星同样面临着技术与身体之间的相互整合问题,如何在其间寻求最佳的方式,依旧是一个迷人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夫明星 《卧虎藏龙》 《一代宗师》 身体表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