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ustal Composition of China Continent Constrained from Heat Flow Data and Helium Isotope Ratio of Underground Fluid 被引量:10
1
作者 WANG Yang SUN Zhim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78-184,共7页
Based on conservation of energy principle and heat flow data in China continent, the upper limit of 1.3 μW/m3 heat production is obtained for continental crust in China. Furthermore, using the data of heat flow and h... Based on conservation of energy principle and heat flow data in China continent, the upper limit of 1.3 μW/m3 heat production is obtained for continental crust in China. Furthermore, using the data of heat flow and helium isotope ratio of underground fluid, the heat productions of different tectonic units in China continent are estimated in range of 0.58-1.12 μW/m3 with a median of 0.85 μW/m3. Accordingly, the contents of U, Th and K20 in China crust are in ranges of 0.83-1.76 μg/g, 3.16-6.69 μg/g, and 1.0%-2.12%,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bundance of radioactive elements in the crust of China continent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Archean crust; and this fact implies China's continental crust is much evolved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Meanwhile, significant lateral variation of crustal composition is also exhibited among different tectonic units in China continent. The crust of eastern China is much enriched in incompatible elements such as U, Th and K than that of western China; and the crust of orogenic belts is more enriched than that of platform regions. It can also be inferred that the crusts of eastern China and orogenic belts are much felsic than those of western China and platform regions, respectively, derived from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eat production and SiO2 content of bulk crust. This deduc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derived from the crustal seismic velocity data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facts of the lower seismic velocity of China than the average value of global crust, and the higher heat production of China continent compared with global crust composition models published by previous studies, it is deduced that the average composition models of global continent crust by Rudnick and Fountain (1995), Rudnick and Gao (2003), Weaver and Tarney (1984), Shaw et al. (1986), and Wedepohl (1995) overestimate the abundance of incompatible elements such as U, Th and K of continental cr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stal composition of continent heat flow helium isotope ratio China continent
下载PDF
Relativ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 physical processes on upper crustal specific heat flow in the Eifel-Maas region, Central Europe and ramific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geothermal energy
2
作者 Lydia Dijkshoorn Christoph Clauser 《Natural Science》 2013年第2期268-281,共14页
We study the recent upper crustal heat flow variations caused by long-term physical processes such as paleoclimate, erosion, sedimentation and mantle plume upwelling. As specific heat flow is a common lower boundary c... We study the recent upper crustal heat flow variations caused by long-term physical processes such as paleoclimate, erosion, sedimentation and mantle plume upwelling. As specific heat flow is a common lower boundary condition in many models of heat en fluid flow in the Earth’s crust we quantify its long-term transient variation caused by paleoclimate, erosion or sedimentation, mantle plume upwelling and deep groundwater flow. The studied area extends between the Eifel mountains and the Maas river inCentral Europe. The total variation due to these processes in our study area amounts to tectonic events manifested in the studied area 20 mW/m2, about 30% of the present day specific heat flow in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stal heat flow Physical Process Modeling EIFEL GEOTHERMAL Energy HYDROTHERMAL System
下载PDF
青海共和盆地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及地热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蔺文静 甘浩男 +1 位作者 赵振 张盛生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6,共12页
地球深度热状况是深部地球动力学和岩石圈活动性研究的重要内容,岩石圈热结构和热-流变结构可以很好地揭示岩石圈范围内的热状况。近年来,在青海共和盆地钻探揭露了深部高温干热岩体,关于其热源机制尚未有定论。本文以青海共和盆地为研... 地球深度热状况是深部地球动力学和岩石圈活动性研究的重要内容,岩石圈热结构和热-流变结构可以很好地揭示岩石圈范围内的热状况。近年来,在青海共和盆地钻探揭露了深部高温干热岩体,关于其热源机制尚未有定论。本文以青海共和盆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壳内温度分布和流变强度,探讨壳内低速体的地质属性。结果表明,共和盆地的地壳流变结构从上而下分为脆性和韧性两层,韧性层又包括中地壳和下地壳两层韧性层,在上地壳尺度均表现为脆性破裂为主,并逐渐过渡为韧性流变;恰卜恰地区在脆性破裂的上地壳延伸至中下地壳时,破裂沿一系列滑脱面发生韧性滑动,局部地段形成壳内熔融,为恰卜恰地区提供了额外的热源,使其大地热流值(109.6 mW/m^(2))显著高于贵德地区(77.6 mW/m^(2))。这一认识为共和盆地壳内低速体存在提供了新的佐证,也为区内干热岩热源分析以及高温地热资源探测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热流 地壳热结构 深部温度 热-流变结构 壳内低速体
下载PDF
Crustal Heat Production and Mantle Heat Flow in Southeast China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圣标 汪集旸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4年第10期1252-1263,共12页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ismic velocity (v<sub>p</sub>) and radiogenic heat production (A) en-ables the distribution of crustal heat production to be evaluated,from which the mantle heat flow for 21s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ismic velocity (v<sub>p</sub>) and radiogenic heat production (A) en-ables the distribution of crustal heat production to be evaluated,from which the mantle heat flow for 21seismic velocity-depth profiles located along the two continental geotraverses in Southeast China can bededuced.Several approach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special problems connected with the conversion ofseismic velocities into heat production in orogenic area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ustal heat flow inSoutheast China is quite inhomogeneous,varying between 17.8 and 46 mW·m<sup>-2</sup>,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complicated crustal structure related to overthrusting and overlapping in the upper crust.The re-markable regional variation in the mantle heat flow,ranging from 23.2 to 41.6 mW·m<sup>-2</sup>,correspondsto the large-scale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orogenic be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_p-A CONVERSION crustal heat production MANTLE heat flow SOUTHEAST China
原文传递
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岩石圈热结构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晓音 黄少鹏 +2 位作者 张功成 杨树春 胡圣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749-3759,共11页
沉积盆地岩石圈热结构特征是岩石圈构造-热演化过程的综合反映和盆地热史恢复的约束条件,对盆地动力学研究和油气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海洋勘探难度大、勘探程度低,相对于大陆地区,边缘海盆地比较缺乏岩石圈热结构方面的研究.本文... 沉积盆地岩石圈热结构特征是岩石圈构造-热演化过程的综合反映和盆地热史恢复的约束条件,对盆地动力学研究和油气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海洋勘探难度大、勘探程度低,相对于大陆地区,边缘海盆地比较缺乏岩石圈热结构方面的研究.本文在收集整理珠江口盆地及邻区大地热流数据的基础上,补充收录了自2003年以来发表的新数据,绘制了研究区最新版的大地热流等值线图;基于中美合作双船地震剖面揭示的深部地壳结构计算了研究区的壳-幔热流、深部温度以及"热"岩石圈厚度.研究表明,珠江口盆地地壳热流介于18.7~28.6mW·m^(-2),地幔热流介于36.9~91.4mW·m^(-2),壳幔热流比值0.23~0.75;由陆架、陆坡至中央海盆,在地壳热流逐渐减小的情况下地表热流逐渐递增,说明地表热流分布主要受深部热作用控制;盆地"热"岩石圈厚度介于34.0~87.2km,平均65.5km,反映出显著拉张减薄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幔热流 深部温度 “热”岩石圈厚度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地温场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宗星 高俊 +3 位作者 李文飞 吴剑锋 刘成林 马寅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32,共10页
含油气盆地的地温场在油气的生成、运聚及盆地演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位于喜马拉雅构造域的东北部,盆地现今地温场特征研究不仅为柴达木盆地及周缘陆内或板内大陆动力学及盆地动力学研究... 含油气盆地的地温场在油气的生成、运聚及盆地演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位于喜马拉雅构造域的东北部,盆地现今地温场特征研究不仅为柴达木盆地及周缘陆内或板内大陆动力学及盆地动力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是油气成烃、成藏及资源评价等工作的研究基础。柴达木盆地现今地温场研究的前期工作主要集中在盆地西部,盆地的北缘、东部开展的工作很少,所用研究数据多取自20世纪之前,盆地现今地温场特征的系统研究尚比较缺乏,亟须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文中采用先进的钻孔温度连续采集系统,实现了深井稳态测温工作的大规模化、高精度化,使用光学扫描法测试岩石热导率,获得了批量的、高精度的岩石热导率数据,新增了17口钻井的测温剖面。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现今地温梯度平均为(28.6±4.6)℃/km,地温梯度分布具有西部高,中、东部低的特点。柴达木盆地现今大地热流值平均(55.1±7.9)mW/m2,盆地不同构造单元大地热流分布存在差异。大地热流分布特征表明:柴达木盆地总体属于温盆,热流值低于我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平均值,但高于西部的塔里木、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受地壳深部结构、岩石热导率性质及盆地构造等因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梯度 热导率 大地热流 地壳结构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大地热流研究揭示的中国地壳成分横向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汪洋 邓晋福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7-602,共6页
依据大地热流值、地壳厚度以及大陆壳 /幔热流比与地下流体氦同位素比值的相关关系 ,计算出中国主要构造单元地壳生热率 .同时 ,根据Rudnick和Fountain( 1995 )的数据得到地壳生热率和SiO2 质量分数的线性关系 ,进而利用生热率数据得到... 依据大地热流值、地壳厚度以及大陆壳 /幔热流比与地下流体氦同位素比值的相关关系 ,计算出中国主要构造单元地壳生热率 .同时 ,根据Rudnick和Fountain( 1995 )的数据得到地壳生热率和SiO2 质量分数的线性关系 ,进而利用生热率数据得到地壳SiO2 质量分数 .此方法得到的中国东部地壳生热率和SiO2 质量分数与基于地震波速的成分模型相符 .中国大陆地壳生热率和SiO2 质量分数横向变化明显 ,东部地区地壳为中性成分 ,相对富集强不相容元素 ;而西北部盆地地壳成分偏于中基性 .华北、扬子和塔里木地壳成分差异较大 ,克拉通内部表现出明显的成分非均匀性 ,褶皱带地壳一般较克拉通略富长英质组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壳成分 大地热流 地壳生热率 成分非均匀性 中国 地壳厚度 氦同位素
下载PDF
我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与地壳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23
8
作者 黄少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41-450,共10页
本文从我国大陆地区现有的热流观测和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出发,对1°×1°网格平均热流值(q)与地壳厚度值(M)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作为一个整体,q-M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在111°E以东地区特别是在华北... 本文从我国大陆地区现有的热流观测和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出发,对1°×1°网格平均热流值(q)与地壳厚度值(M)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作为一个整体,q-M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在111°E以东地区特别是在华北盆地,两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按地壳厚度分组和按热流值分组的统计结果具有相似的特征,在所有“一分为二”(即只分成小于和大于等于某一指定值)的分组系列中,高值范围的算例都呈显著正相关,回归直线斜率在0.4—2.8mW/(m^2·km)的范围内,与国内外报道的地表岩石生热率值一致;而低值范围的算例均给不出清晰的相关关系.作者认为,上述统计结果是地壳岩石放射性生热贡献和来自深部的地幔热流在大地热流二元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在不同情况下有所不同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地区 热流 地壳 厚度 变化
下载PDF
中国东部海域及周边地壳热流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乃胜 隋志洲 钟雨亭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48-52,共5页
本文根据在117°~135°E,21°50′~41°30′N范围内的500多个热流值,对中国东部海域及周边的热流分布特征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热流分析表明,冲绳海槽具有极高的热流值,为一现在正在活动的弧后张裂带。
关键词 海域 地壳 热流 地质构造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壳和岩石圈化学成分模型可信吗?——来自大地热流值的检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洋 汪集旸 邓晋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6-193,共8页
大地热流值是大陆地壳和岩石圈 U、 Th、 K丰度的直接约束;根据地球化学元素丰度值推算出的大地构造单元的区域地壳热流值,必定不能大于该区域内的平均热流值。根据 700余个实测大地热流数据,对目前发表的中国大陆地壳和岩石圈的化... 大地热流值是大陆地壳和岩石圈 U、 Th、 K丰度的直接约束;根据地球化学元素丰度值推算出的大地构造单元的区域地壳热流值,必定不能大于该区域内的平均热流值。根据 700余个实测大地热流数据,对目前发表的中国大陆地壳和岩石圈的化学成分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多数模型不能满足大地热流约束,如黎彤等的关于中国大陆及其内部构造单元的地壳和岩石圈成分模型,倪守斌等提出的新疆北部地壳生热率模型,以及高山等提出的扬子地台北缘地壳成分模型。这些模型的 U、 Th、 K丰度值不太可靠,其他强不相容元素的丰度值的可信程度亦值得怀疑。而迟清华、鄢明才提出的华北地台地壳成分模型和高山等建立的中国中东部及华北地台和秦岭造山带的地壳成分模型通过了区域大地热流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热流 地壳成分模型 岩石圈成分模型 中国大陆 地壳
下载PDF
对“新疆北部地区岩石生热率分布特征”一文的商榷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27-632,共6页
根据新疆北部地区大地热流数据 ,对“新疆北部地区岩石生热率分布特征”一文给出的地壳生热率进行检验 .结果表明其数值不满足大地热流值的约束 ,与前人研究结果相比明显偏高 .作者认为 :根据区域地震剖面地震波速推断岩性 ,再利用出露... 根据新疆北部地区大地热流数据 ,对“新疆北部地区岩石生热率分布特征”一文给出的地壳生热率进行检验 .结果表明其数值不满足大地热流值的约束 ,与前人研究结果相比明显偏高 .作者认为 :根据区域地震剖面地震波速推断岩性 ,再利用出露地表的相应岩石的成分估计下地壳微量元素丰度的方法缺乏可靠的理论或实验基础 ,现今某些研究得到的下地壳U、Th、K丰度或生热率可能不太可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生热率 大地热流 新疆北部地区 岩石
下载PDF
合肥地区地热资源潜力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宁金野 徐洪苗 《安徽地质》 2011年第1期40-43,共4页
地热资源是宝贵的矿产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优质、环保、清洁能源。合肥是安徽省省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清洁地热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据有关资料,合肥地区地处莫霍面隆起区,地壳减薄上地幔隆起是合肥地区地温相对高的大的区域地质背... 地热资源是宝贵的矿产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优质、环保、清洁能源。合肥是安徽省省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清洁地热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据有关资料,合肥地区地处莫霍面隆起区,地壳减薄上地幔隆起是合肥地区地温相对高的大的区域地质背景。合肥西,五十里小庙凸起(合肥地区地垒地段)是基底隆起聚热型地热地质成因模式形成地热的有利地段,可作为今后合肥地区地热资源地质勘查的第一靶区。合肥地区的大地构造环境和深部地壳结构对成热条件较为有利,地热资源的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隆起聚热型地热地质成因模式 清洁地热能源 大地构造环境 深部地壳结构 莫霍面隆起 热流
下载PDF
东海及其邻域地球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姜丽丽 刘福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7-112,共6页
分别对东海陆架盆地和冲绳海槽盆地的地质概况、地壳结构、地热场分布及热水活动状况、地震层析成像及其它地球动力学研究做了综合分析 ,研究结果偏重于大陆地壳下的物质向边缘海方向扩张 ,形成边缘海和边缘洋盆的模式 。
关键词 地壳结构 热流 地震层析成像 地球动力学 东海
下载PDF
地热学岩石圈厚度计算方法综述 被引量:4
14
作者 焦亚先 李文正 +1 位作者 阙永泉 邱楠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23-129,共7页
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体现了长时间尺度上的岩石圈热学作用,可以反映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介绍了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的计算方法,探讨了这种方法的参数选取和影响因素,并对比了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与其他类型岩石圈厚度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 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体现了长时间尺度上的岩石圈热学作用,可以反映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介绍了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的计算方法,探讨了这种方法的参数选取和影响因素,并对比了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与其他类型岩石圈厚度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的计算结果受地壳分层结构、岩石生热率、岩石热导率以及地表热流的影响;地质历史时期内的地壳分层结构要结合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得出;地表热流较低(42mW·m-2)时,岩石圈地幔生热率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非常显著,岩石圈地幔生热率变化0.02μW·m-3,地热学岩石圈厚度计算结果最高变化40km,岩石圈地幔热导率每变化0.2W·(m·K)-1,地热学岩石圈厚度变化15km;地表热流为60mW·m-2时,岩石圈地幔生热率每变化0.02μW·m-3,地热学岩石圈厚度变化3km,岩石圈地幔热导率每变化0.2W·(m·K)-1,地热学岩石圈厚度变化5km;地表热流增高1mW·m-2,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约增加3km;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与岩石学、地震学岩石圈厚度略有差异,其差异取决于流变边界层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厚度 地热学 地表热流 热导率 生热率 地壳分层结构 流变边界层
下载PDF
南岭—武夷交汇区的深部背景及地壳泊松比 被引量:21
15
作者 韩如冰 李秋生 +5 位作者 徐义贤 张洪双 陈昊 郎超 吴庆宇 王晓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77-2489,共13页
为研究南岭-武夷交汇区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深部背景资料和科学依据,本文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H-κ叠加和共转换点(CCP)叠加两种方法获取了研究区66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及24个固定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泊松比和Moho面起伏形态,揭示了扬子地... 为研究南岭-武夷交汇区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深部背景资料和科学依据,本文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H-κ叠加和共转换点(CCP)叠加两种方法获取了研究区66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及24个固定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泊松比和Moho面起伏形态,揭示了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地壳结构及泊松比变化特征,给出了南岭和武夷之间一条莫霍凸起带的高分辨图像.结果显示:(1)研究区内地壳厚度平均值为31.2km,泊松比平均值为0.23,总体呈现薄地壳、低泊松比的特点.地壳厚度从西北往东南由厚变薄,与区域地壳伸展特征相一致.(2)在韶关-赣州-吉安-南昌一线存在条带状薄地壳结构,平均值为28km,呈南西-北东向展布,对应的泊松比值略微升高.推测地壳减薄带的形成可能与来自南海方向的地幔热流上涌有关.(3)江南造山带的泊松比整体偏低,存在两处平均值小于0.21的区域.华夏地块内地壳厚度与泊松比之间存在弱的负相关,表示随着地壳厚度的增大,铁镁质的下地壳厚度在整个地壳厚度中所占的比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κ叠加方法 地壳结构 泊松比 地幔热流 江南造山带 华夏地块
下载PDF
Depth to the bottom of magnetic layer in South America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urie isotherm,Moho depth and seismicity behavior 被引量:6
16
作者 Javier Idárraga-García Carlos A.Vargas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8年第1期93-107,共15页
We have estimated the DBML(depth to the bottom of the magnetic layer) in South America from the inversion of magnetic anomaly data extracted from the EMAG2 gri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BML values, interpreted as... We have estimated the DBML(depth to the bottom of the magnetic layer) in South America from the inversion of magnetic anomaly data extracted from the EMAG2 gri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BML values, interpreted as the Curie isotherm, vary between -10 and -60 km. The deepest values(〉-45) are mainly observed forming two anomalous zone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Andes Cordillera. To the east of the Andes, in most of the stable cratonic area of South America, intermediate values(between -25 and-45 km) are predominant. The shallowest values(〈-25 km) are present in northwestern corner of South America, southern Patagonia, and in a few sectors to the east of the Andes Cordillera. Based on these results, we estimated the heat flow variations along the study area and found a very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DBML. Also striking is the observation that the thermal anomalies of low heat flow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egments of flat subduction, where the presence of a cold and thick subducting oceanic slab beneath the continent, with a virtual absence of hot mantle wedge, leads to a decrease in the heat transfer from the deeper parts of the system.After comparing our results with the Moho depths reported by other authors, we have found that the Curie isotherm is deeper than Moho in most of the South American Platform(northward to -20°S),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stable cratonic area at the east of the Andes. This is evidence that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here is magnetic and contributes to the long wavelength magnetic signal. Also, our result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Curie isotherm may be acting as a boundary above which most of the crustal seismicity is concentrated. Below this boundary the occurrence of seismic events decreases dramat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layer depth Curie isotherm heat flow crustal seismicity Flat subduction South America
下载PDF
论地震发生机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陆坤权 曹则贤 +5 位作者 厚美瑛 姜泽辉 沈容 王强 孙刚 刘寄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444-466,共23页
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和过程是还没有认识清楚的问题.此前人们将浅源地震归因于弹性回跳,根据这一观点和岩石实验结果计算得到的地震能量与实际观测结果有很大矛盾,被称之为"热流佯谬".中源和深源地震发生在地幔区域,其成因也... 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和过程是还没有认识清楚的问题.此前人们将浅源地震归因于弹性回跳,根据这一观点和岩石实验结果计算得到的地震能量与实际观测结果有很大矛盾,被称之为"热流佯谬".中源和深源地震发生在地幔区域,其成因也没有合理的解释.考虑到地壳和地幔是离散集合态物质体系及其慢动力学运动行为的基本特点,本文根据物理学原理,特别是近年凝聚态物理发展出来的相关新观念,并依据已有观测事实,从新的视角探究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1)关于地壳岩石层中的应力分布:在不考虑构造力时,依据万物皆流的流变学原理,原始地壳岩石在自重压强长时间作用下,纵向和横向应力相同,没有差应力.大地构造力推动岩块滞滑移动挤压断层泥,施加于其他岩块,逐渐传递和积累.这种附加的横向构造力与原始岩石中应力叠加,形成地壳岩石层中的实时应力.由于断层泥属于颗粒物质体系,具有与岩石不同的力学特征,其弹性模量比岩石小得多,且随压强而增大,导致构造作用力随深度非线性增大.给出了地壳中构造应力分布及其变化规律.2)关于地壳岩石层强度:地壳岩石的自重会使岩石发生弹性—塑性转变.通过对弹性—塑性转变深度的计算,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给出了地壳岩石弹性、部分塑性和完全塑性三个区域的典型深度范围.在部分塑性区,塑性体比例达到约10%以上时,发生塑性连通,这时岩石剪切强度由塑性特征决定.塑性滑移的等效摩擦系数比脆性破裂小一个数量级以上,致使塑性滑移时岩石剪切强度比脆性破裂小得多.同时,随深度增大,有多种因素使得岩石剪切屈服强度减小.另一方面,地震是大范围岩石破坏,破坏必然沿薄弱路径发生.因此,浅源地震岩石的实际破坏强度必定比通常观测到的岩石剪切强度值低.给出了地壳岩石平均强度和实际破坏强度典型值随深度的分布规律.3)关于地震发生的条件和机制:地震发生必定产生体积膨胀,只有突破阻挡才可膨胀.地震发生的条件是:大地构造力超过岩石破坏强度、断层边界摩擦力以及所受阻挡力之和.因此,浅源地震是岩石突破阻挡发生的塑性滑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浅源地震发生的四种可能模式.深源地震是冲破阻挡发生的大范围岩块流.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都是堵塞—解堵塞转变,是解堵塞后岩石层块滑移或流动造成的能量释放.4)关于地震能量和临震前兆信息:地震能量即为堵塞—解堵塞转变过程释放的动能.以实例估算表明,地震岩石滑移动能与使岩块剪切破坏和克服周围摩擦阻力所需做的功相一致,不会出现热流佯谬.同时指出,通过观测地震发生前构造力的积累过程、局域地区地质变迁以及岩石状态变化等所产生的效应,均可能获得有价值的地震前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发生机制 热流佯谬 地壳岩石应力和强度 堵塞—解堵塞转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