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obal crustal movement and tectonic plate boundary deformation constrained by the ITRF2008 被引量:4
1
作者 Zhu Ze Meng Guojie +2 位作者 Su Xiaoning Wu Jicang Li Jean Xiaoji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2年第3期40-45,共6页
On the basis of the newly released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ITRF2008) by the 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Service (IERS), a new global plate model ITRF2008 plate for the major plates is establishe... On the basis of the newly released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ITRF2008) by the 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Service (IERS), a new global plate model ITRF2008 plate for the major plates is established. This ITRF2008-derived model is analyzed in comparison with NNR-NUVEL1A model, which is mainly based on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data. The Eurasia and Paeifi6 plates display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the velocity fields derived from the two plate motion models. Plate acceleration is also introduced to characteriz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velocity fields which obtained from ITRF2008-plate and NNR-NUVEL1A models for major individual plat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frica, South America and Eurasia plates are undergoing acceleration, while the North America and Australia plates are in the state of deceleration 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RF2008 crustal movement global plate model plate acceleration
下载PDF
Magnetotelluric Constraints on the Occurrence of Lower Crustal Earthquakes in the Intra-plate Setting of Central Indian Tectonic Zone
2
作者 K.K.ABDUL AZEEZ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884-899,共16页
Lower crustal earthquake occurrence in the Central Indian Tectonic Zone (CITZ) of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was investigated using magnetotelluric (MT) data. MT models across the CITZ, including the new resistivity... Lower crustal earthquake occurrence in the Central Indian Tectonic Zone (CITZ) of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was investigated using magnetotelluric (MT) data. MT models across the CITZ, including the new resistivity model across the 1938 Satpura lower crustal earthquake epicenter, show low resistive (〈80 Ωm) mid-lower crust and infer small volume (〈1 vol%) of aqueous fluids existing in most part of lower crust. This in conjunction with xenoliths and other geophysical data supports a predominant brittle/semi-brittle lower crustal theology. However, the local deep crustal zones with higher fluid content of 2.2%-6.5% which have been mapped imply high pore pressure conditions. The observation above and the significant strain rate in the region provide favorable conditions (strong/ moderate rock strength, moderate temperature, high pore pressure and high strain rate) for brittle failure in the lower crust.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fluid-rich pockets in the mid-lower crust might have catalyzed earthquake generation by acting as the source of local stress (fluid pressure), which together with the regional stress produced critical seismogenic stress conditions. Alternatively, fluids reduce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rocks to favor tectonic stress concentration that can be transferred to seismogenic faults to trigger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stivity fluids lower crustal earthquake intra-plate Central Indian Tectonic Zone
下载PDF
吉林敦化地区万宝岩组碎屑锆石U-Pb-Hf同位素组成: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制约
3
作者 关子成 裴福萍 +1 位作者 魏敬洋 李鹏屹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4-1279,共16页
为制约古亚洲洋在吉林东部地区的最终闭合时间,本文选取吉林省敦化地区万宝岩组变质粉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的碎屑锆石微量元素组成和U-Pb-Hf同位素研究,确定了万宝岩组的沉积时限和物源区特征,并通过碎屑锆石微量元素获得晚古生代... 为制约古亚洲洋在吉林东部地区的最终闭合时间,本文选取吉林省敦化地区万宝岩组变质粉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的碎屑锆石微量元素组成和U-Pb-Hf同位素研究,确定了万宝岩组的沉积时限和物源区特征,并通过碎屑锆石微量元素获得晚古生代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华北板块北缘东段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万宝岩组由互层的大理岩、变质粉砂岩和变质细砂岩组成,碎屑锆石定年结果显示,万宝岩组最年轻峰值年龄约为316 Ma,此外还存在355、398、1 842和2 360 Ma的峰值年龄。其中,古生代碎屑锆石(409~312 Ma)以具有负的εHf(t)值(-15.32~-1.60)及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的TDM2年龄(2 293~1 480 Ma)为特征,侵入万宝岩组闪长岩体的时期为276 Ma。综合研究认为,敦化地区万宝岩组沉积时限为312~276 Ma,即早二叠世时期,其沉积时限和岩石组合特征可与延边地区的庙岭组相对比。万宝岩组中的古生代碎屑锆石来自华北板块太古宙—古元古代结晶基底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其中古元古代碎屑锆石(62.9%)的大量出现,暗示敦化地区或/和附近地区存在华北板块前寒武纪的结晶基底。通过地壳厚度计算表明,敦化地区和内蒙古地区晚古生代的地壳厚度变化趋势一致,说明二者晚古生代的演化历史趋于同步。约245 Ma地壳厚度达到最大(80 km),暗示了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板块北缘 晚古生代 碎屑锆石 U-Pb-Hf同位素 地壳厚度 万宝岩组 古亚洲洋
下载PDF
印度-欧亚板块主碰撞带全地壳尺度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晓玉 罗旭聪 +5 位作者 高锐 徐啸 卢占武 黄兴富 李文辉 李春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共17页
印度板块自新生代早期开始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向北与欧亚板块碰撞以来,印度板块的深俯冲过程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而垂向上主碰撞带全地壳尺度由深及浅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程度相对较弱,主要归咎于之前缺少全地壳尺度高分辨率数据资料,... 印度板块自新生代早期开始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向北与欧亚板块碰撞以来,印度板块的深俯冲过程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而垂向上主碰撞带全地壳尺度由深及浅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程度相对较弱,主要归咎于之前缺少全地壳尺度高分辨率数据资料,从而也阻碍了对主碰撞带巨厚地壳成因机制及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的了解。在本次研究中,分别基于横穿主碰撞带中部和东部的180 km及100 km长的深反射地震剖面进行精细构造地球物理学分析,揭示了主碰撞带全地壳尺度由深及浅的相互作用关系:(1)横向上,印度板块下地壳存在北向俯冲,且俯冲前缘有限的存在于南拉萨地体南缘。上覆的南拉萨地体则出现透明反射结构和中拉萨地体统一北倾的反射结构。(2)垂向上,印度地壳主要表现下地壳俯冲、中上地壳双冲构造回返结构。南拉萨地体四分之三的地壳表现为透明反射。占据另外四分之一的上地壳顶部表现为统一的南倾结构形态;中拉萨地体则以下地壳北倾、上地壳上拱反射结构为主。三者皆在垂向上出现差异性变形。(3)主碰撞带上地壳顶部表现为统一的后展式顶板逆冲推覆构造,该逆冲推覆系统可一直从南拉萨地体北边界的洛巴堆—米拉山断裂向南越过南倾的雅江缝合带延伸至北喜马拉雅穹窿背斜北翼。结合大地电磁数据所揭示的南拉萨地体高熔体百分比区域沿俯冲印度下地壳顶边界发生的南移现象,研究结果揭示南拉萨地体巨厚地壳主要由新特提斯构造域幕式岩浆作用所形成的新生地壳物质易挤压变形引起。同时,南拉萨地体幕式岩浆作用在印度与欧亚板块的相互碰撞作用过程中发生了热量的向南运移。该过程引发北喜马拉雅构造带深熔作用的同时减弱了北喜马拉雅构造带地壳机械强度,从而使中上地壳物质的双冲构造回返主要表现为短波长背型堆垛结构,并垂向增厚了俯冲印度地壳厚度。同时,背型堆垛构造形变过程所导致的北喜马拉雅穹窿带的加速出露给主碰撞带区域上地壳顶部带来北向的构造挤压推覆作用,最终使主碰撞带区域在北喜马拉雅穹窿区域以北展现为统一的后展式顶板逆冲推覆结构构造。印度-欧亚板块主碰撞带的圈层相互关系是造成该区域巨厚地壳的关键,其上地壳顶板逆冲推覆过程亦降低了主碰撞区域的地形起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主碰撞带 全地壳尺度结构 相互作用关系
下载PDF
壳内熔融与大陆造山--中山大学地质学系成立90周年暨陈国达院士诞辰102周年纪念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国能 陈震 +12 位作者 陈雄 丁汝鑫 彭卓伦 Rodney Grapes 张珂 王岳军 娄峰 沈文杰 郑义 张俊浩 邱惟 许清燕 王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3-390,共8页
本文将造山作用分为地槽褶皱造山和地台(克拉通)活化造山两种类型,并认为两者均起因于板块的汇聚过程。地槽造山是洋壳向陆壳的转换过程,其标志是地槽沉积物初次熔融形成的、以TTG为主的"不成熟花岗岩"产生。板块俯冲过程的... 本文将造山作用分为地槽褶皱造山和地台(克拉通)活化造山两种类型,并认为两者均起因于板块的汇聚过程。地槽造山是洋壳向陆壳的转换过程,其标志是地槽沉积物初次熔融形成的、以TTG为主的"不成熟花岗岩"产生。板块俯冲过程的能量转换,导致大陆岩石圈内能升高,包括TTG在内的基底地槽构造层的再次熔融(重熔),产生再生或重熔岩浆形成活化造山期的"成熟花岗岩";壳内重熔岩浆层形成和增厚最终导致大陆克拉通发生大规模压缩变形(活化造山)。造山作用的多幕性和花岗岩活动多期性,以及上老下新的花岗岩"层序",被认为主要与板块俯冲过程的能量转换速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造山 活化造山 壳内熔融 花岗岩 板块汇聚 熔融大地构造
下载PDF
东北地区现今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孟国杰 申旭辉 +2 位作者 伍吉仓 任金卫 Eugene A Rogozhin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3,共5页
利用东北地区37个GPS测站1997~2005年的观测数据研究了该区现今地壳形变特征。结果显示:东北地区相对欧亚板块的位移速率矢量较小,平均为1.58mm/a,表明该区总体上比较稳定;有5个测站的水平位移速率在95%的置信水平上具有显著性... 利用东北地区37个GPS测站1997~2005年的观测数据研究了该区现今地壳形变特征。结果显示:东北地区相对欧亚板块的位移速率矢量较小,平均为1.58mm/a,表明该区总体上比较稳定;有5个测站的水平位移速率在95%的置信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而其他测站则并不显著;辽西地区的几个测站显示出一致性的东南运动,可能是青藏高原东向运动的远程效应;靠近1999年Mw7.1和2002年Mw7.3深源地震震中的测站速率较小,说明这两次深源地震对地表造成的形变并不明显。黑龙江东北部测站运动可能反映了北美板块向南楔入对欧亚板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GPS 地壳形变 欧亚板块 水平位移速率
下载PDF
基于“网络工程”的GPS联测资料分析我国在欧亚板块中的运动规律 被引量:7
7
作者 秘金钟 李毓麟 张鹏 《测绘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12,45,共4页
应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998年到 2 0 0 0年的多期 GPS联测数据 ,得到“网络工程”基准站和基本站各点在 ITRF97框架下的速度场 ,以及相对于 NNR- NUEARL1A模型的中国大陆板内运动速度场和相对于某一单站 (如 CHAN站 )的速度场 ,... 应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998年到 2 0 0 0年的多期 GPS联测数据 ,得到“网络工程”基准站和基本站各点在 ITRF97框架下的速度场 ,以及相对于 NNR- NUEARL1A模型的中国大陆板内运动速度场和相对于某一单站 (如 CHAN站 )的速度场 ,并对速度场信息的可靠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RF97 NNR-NUVL1A 地壳运动 欧亚板块
下载PDF
北亚造山区南部及其毗邻地区地壳构造分区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319
8
作者 李锦轶 张进 +4 位作者 杨天南 李亚萍 孙桂华 朱志新 王励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4-605,共22页
基于板块构造理论和已有资料的综合研究,建议把北亚造山区南部及其毗邻地区地壳构造单元划分为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布列亚-佳木斯、塔里木和中朝等5个古板块,每个古板块再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古陆和古陆缘区,并简要讨论了各个古板块的... 基于板块构造理论和已有资料的综合研究,建议把北亚造山区南部及其毗邻地区地壳构造单元划分为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布列亚-佳木斯、塔里木和中朝等5个古板块,每个古板块再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古陆和古陆缘区,并简要讨论了各个古板块的组成和演化以及蒙古弧、准噶尔盆地基底和北山与毗邻地区关系等几个重大地质构造问题;提出了蒙古-鄂霍茨克碰撞带不是古板块缝合带、华北北缘是一条复合造山带而不是克拉通、在晚古生代存在一个大华北古陆、北亚造山区前身洋盆包括中元古代大陆裂解形成的古太平洋和新元古代大陆裂解形成的古亚洲洋等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亚造山区 地壳构造分区 古板块 古陆缘 大华北古陆
下载PDF
GPS监测的中国及其周边现时地壳形变 被引量:90
9
作者 王小亚 朱文耀 +4 位作者 符养 游新兆 王琪 程宗颐 任金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8-209,共12页
利用多个全国性的GPS监测网、中国地壳运动主要活动带的区域性GPS监测网以及亚太地区大地测量计划 (APRGP)的GPS监测网自 1 991年以来近 1 0年的GPS资料 ,通过旋转变换将不同方法得出的各个子网的速度解进行统一 ,给出一个自恰的、完整... 利用多个全国性的GPS监测网、中国地壳运动主要活动带的区域性GPS监测网以及亚太地区大地测量计划 (APRGP)的GPS监测网自 1 991年以来近 1 0年的GPS资料 ,通过旋转变换将不同方法得出的各个子网的速度解进行统一 ,给出一个自恰的、完整的ITRF97框架下的速度场综合解 .为了研究中国现时地壳运动在欧亚板块内形变的特征 ,基于一个现时板块运动模型ITRF97VEL ,给出了 3类网共 2 6 0多个站的形变速度场 .结果表明中国地壳运动有明显的不均匀性 ,以南北地震带为界 ,西强东弱 ;中国西部受印度板块强烈的冲挤 ,地壳运动由南向北逐渐减慢 ,呈现南北向缩短 ,东西向伸展 ,有明显的块体特征 ;喜马拉雅和天山西部分别提供了约 1 5mm a和 9— 1 3mm a的汇聚速率 ;拉萨块体有 (2 0 .2± 1 .2 )mm a的伸长 ;喀喇昆仑—嘉黎断裂的右旋走滑速率和阿尔金断裂的左旋走滑速率分别为 2— 3mm a和 4—6mm a,穿过龙门山断裂带的缩短速率小于 7mm a,这些都支持地壳增厚学说 ;沿阿尔金断裂带到喜马拉雅存在一个NNE弥散带 ,它是形变速度有东和西分量的分界线 ,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动力学带。中国东部以走滑为主 ,东北块体是中国最稳定的地区 ,华北块体具有较大走滑性 ,是东部较易变形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监测网 板块运动 地壳形变 中国 全球定位系统 速度场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壳幔速度结构和地幔变形场的研究 被引量:36
10
作者 王椿镛 吴建平 +2 位作者 楼海 常利军 苏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9-359,共11页
在青藏高原东部地球动力学问题中,笔者在文中主要考虑与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和地幔变形场有关的问题,它涉及当前流行的下地壳流动模型和壳-幔的耦合-解耦模型。在2000年完成的穿过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的深地震测深剖面,揭示了川西高原的... 在青藏高原东部地球动力学问题中,笔者在文中主要考虑与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和地幔变形场有关的问题,它涉及当前流行的下地壳流动模型和壳-幔的耦合-解耦模型。在2000年完成的穿过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的深地震测深剖面,揭示了川西高原的地壳结构具有地壳增厚(主要是下地壳增厚)、地壳平均速度低等特点,显示地壳的缩短与增厚的碰撞变形特征。根据川西高原上设置各爆炸点的记录截面图共同呈现PmP(莫霍界面反射波)弱能量的特点,推断在川西高原的下地壳介质具有强衰减(Qp=100~300)的性质,支持存在下地壳流动的模型。青藏高原东部和川滇西部地区的上地幔各向异性(SKS波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延迟时间)的初步结果表明,这两个地区的壳-幔变形特征是不同的,尽管它们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同一个板块碰撞带。在青藏高原内部的壳幔变形属于垂直连贯变形,它以缩短为主,而高原外部的地壳(或岩石圈)则相对于其下方地幔运动。在高原内部和外部之间存在一个重要的地幔变形过渡带。然而,高原内部的垂直连贯变形与高原内部存在大范围下地壳流动的模型不一致。笔者在该地区开展了近两年的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试图从地震记录中确定过渡带的位置和探讨它的流变性质。文中扼要回顾已经取得的结果,并介绍正在进行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上地幔结构 地幔流动场 板块碰撞带 下地壳流动 简单软流圈流动
下载PDF
全球五大板块的运动和形变──用卫星激光测距数据导出的站速度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孙付平 赵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96-605,共10页
根据德国卫星激光测距(SLR)数据分析中心GFZ对1980年1月-1991年7月获取的SLR观测数据处理后得到的41个SLR站的站速度,解算了北美、欧亚、太平洋、南美和澳大利亚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欧拉矢量,得到了第1个... 根据德国卫星激光测距(SLR)数据分析中心GFZ对1980年1月-1991年7月获取的SLR观测数据处理后得到的41个SLR站的站速度,解算了北美、欧亚、太平洋、南美和澳大利亚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欧拉矢量,得到了第1个SLR实测的板块运动模型SPMM1.与地学板块模型RM2和NUVEL-1的比较指出,SPMM1大体上与地学模型一致,与NUVEL-1更为接近;SPMM1的欧亚与北美板块相对运动欧拉极与NUVEL-1的相应极很接近,但旋转速率明显偏小.还分析了各板块上SLR站的局部形变特征.欧亚板块东部和西部存在10-20mm/a的相对运动;板块边界附近SLR站的残差站速度基本上反映了该边界的构造形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激光测距 板块运动 地壳形变
下载PDF
阿穆尔板块相对欧亚板块的欧拉运动 被引量:4
12
作者 孟国杰 申旭辉 +2 位作者 伍吉仓 任金卫 Vladimir Smirnov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27,64,共6页
利用中国东北地区1998~2005年的GPS数据,结合俄罗斯、韩国和蒙古的部分GPS观测资料,用加权最小二乘方法以迭代的方式解算了阿穆尔板块相对欧亚板块的欧拉运动矢量。最终的33个测站的位移速率加权均方根残差(WRMS)为0.98mm/a。计算结果... 利用中国东北地区1998~2005年的GPS数据,结合俄罗斯、韩国和蒙古的部分GPS观测资料,用加权最小二乘方法以迭代的方式解算了阿穆尔板块相对欧亚板块的欧拉运动矢量。最终的33个测站的位移速率加权均方根残差(WRMS)为0.98mm/a。计算结果表明阿穆尔相对欧亚板块运动的欧拉极位于阿穆尔板块的北部边界外兴安岭东端(54.06±1.13°N,135.87±7.16°E),欧拉旋转量为0.099±0.00735°/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穆尔(Amurian)板块 GPS 地壳运动 欧拉运动 东北亚
下载PDF
实测板块运动模型修正导航系统监测站坐标精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显兵 冯来平 任红飞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6,共4页
为了解决卫星导航系统各类地面站的坐标修正问题,必需精确给出各个地面站受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位置变化速度。采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GPS观测数据计算的实测速度场,利用滑动欧拉矢量建模法建立局部虚拟的板块运动模型,并对虚拟板块运动... 为了解决卫星导航系统各类地面站的坐标修正问题,必需精确给出各个地面站受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位置变化速度。采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GPS观测数据计算的实测速度场,利用滑动欧拉矢量建模法建立局部虚拟的板块运动模型,并对虚拟板块运动模型计算的测站速度场的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东西方向的精度为2.092 mm/a,在南北方向的精度为2.072 mm/a,在点位分布较少的地区和我国边界地区,其精度并没有明显降低,据此指出,该模型可用于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各类地面站的坐标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运动 板块 欧拉矢量 监测站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
下载PDF
TTG岩系Nb-Ta-La分馏特征的地球化学模拟:对太古宙板块俯冲与大陆地壳生长机制的约束 被引量:13
14
作者 程素华 汪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104,共10页
TTG的Nb/Ta比值以及Nb、Ta相对于La(代表LILE)的亏损取决于部分熔融体系中金红石、角闪石作为残留相矿物存在与否。本研究采用金红石和低Mg#角闪石的微量元素分配系数模拟部分熔融过程中Nb-Ta-La的分馏。模拟结果表明:如果与TTG熔体平... TTG的Nb/Ta比值以及Nb、Ta相对于La(代表LILE)的亏损取决于部分熔融体系中金红石、角闪石作为残留相矿物存在与否。本研究采用金红石和低Mg#角闪石的微量元素分配系数模拟部分熔融过程中Nb-Ta-La的分馏。模拟结果表明:如果与TTG熔体平衡的残留相是不含金红石的石榴角闪岩,熔体Nb/Ta比值低于源岩但Ta含量不低于La;若残留相是含金红石的榴辉岩,熔体Nb、Ta的含量低于La但Nb/Ta比值高于源岩。所以,TTG熔体的残留相应为含有金红石和相对低Mg#的钙质角闪石的角闪榴辉岩。前者使熔体的Nb、Ta相对于LILE亏损,后者平衡金红石导致的熔体Nb-Ta分馏效应。满足形成常见的低Nb/Ta比值且Nb、Ta相对于LILE亏损的TTG的成岩机制是:俯冲洋壳玄武岩含水条件下的部分熔融,或科马提质玄武岩在增厚地壳下部的失水熔融。对应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分别是俯冲带或水平运动导致的地壳块体碰撞叠复增厚带,暗示在早太古时期地球表层已经出现板块构造。与俯冲过程伴生的岩浆作用以及与碰撞叠复作用相关的科马提质玄武岩失水熔融作用是太古宙大陆地壳的重要生长方式。太古宙TTG岩系的Nb/Ta比值具有重要的成岩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G Nb/Ta比值 地球化学模拟 板块俯冲 地壳生长 太古宙
下载PDF
基于移动原理的拟合推估模型建立区域地壳运动速率场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冲 李建成 瞿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36,共4页
在区域地壳运动研究中,拟合推估模型兼具函数模型的趋势性和统计模型的灵活性特点,经常用于推估未经观测又需要关注的形变点,然而,拟合推估模型的协方差阵的精确确定制约着其解算精度。在分析几种常用的协方差函数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 在区域地壳运动研究中,拟合推估模型兼具函数模型的趋势性和统计模型的灵活性特点,经常用于推估未经观测又需要关注的形变点,然而,拟合推估模型的协方差阵的精确确定制约着其解算精度。在分析几种常用的协方差函数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移动原理的拟合推估模型。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推估精度明显高于常规的拟合推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原理 拟合推估 地壳运动 速率场 协方差函数
下载PDF
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进展评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廷印 张铭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4-171,共8页
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由于技术进步等的推动,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已获得重大进展.已发现的同位素年龄为43 Ga 的碎屑锆石意味着 43 Ga 前长英质火成岩在地壳中存在.在 38 Ga 前地幔因壳幔分... 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由于技术进步等的推动,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已获得重大进展.已发现的同位素年龄为43 Ga 的碎屑锆石意味着 43 Ga 前长英质火成岩在地壳中存在.在 38 Ga 前地幔因壳幔分离作用而明显亏损.花岗—绿岩带及高级片麻岩区是早前寒武纪变质区的最基本地质单元, T T G 岩组合构成太古宙基底的主体.最老的花岗—绿岩地体在36 Ga 前开始形成.从 36~26 Ga 形成的支配上地壳的花岗—绿岩地体记录了没有接近的更年轻类似物的岩浆和构造过程.在中新太古宙时有大量的 T T G 岩组合形成,这一时期也是陆壳迅速增长和克拉通化的主要时期.克拉通化及太古宙和元古宙的界限是大陆壳演化中最重要的构造热事件.板块构造体制在20 Ga 时清楚运行了,早于 25 Ga 的太古宙到 20 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纪地质 早期地质性质 克拉通化 板块构造
下载PDF
南海东部现时地壳运动、震源机制及晚中新世以来的板块相互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金龙 曹敬贺 徐辉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074-4084,共11页
南海东部的板块汇聚带是了解南海和菲律宾海晚中新世以来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针对这一区域地壳运动的研究,获得了该区内微块体的现时地壳运动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俯冲板片形态和震源机制资料提出了该区晚中新世以来的... 南海东部的板块汇聚带是了解南海和菲律宾海晚中新世以来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针对这一区域地壳运动的研究,获得了该区内微块体的现时地壳运动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俯冲板片形态和震源机制资料提出了该区晚中新世以来的板块汇聚作用特征.研究发现:晚中新世晚期,菲律宾海板块西缘在南、北部的西向运动均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位于中间区域的吕宋岛北部则由于其西侧相对自由而继续往NW方向运动.该过程中,菲律宾大断裂等汇聚带内部的走滑断裂对于协调不同块体之间的地壳运动速度差异有着重要作用.受南、北阻挡的影响,中间部分的西向运动速率呈现出中间大(吕宋岛北部)两端小的特征.因而北吕宋西侧的马尼拉海沟也以相对于南部更快的速率不断向NW迁移.然而俯冲的南海岩石圈受其下方SE向地幔流的影响,未能发生相应的俯冲板片后撤,而是在两板块之间的直接接触面形成强烈推挤并发生反向弯曲.结合这一板块作用特征认为,马尼拉海沟现今的构造形迹是在上述背景下北段多次向NW方向变迁形成的,而双火山弧的形成则主要是由菲律宾海板块在吕宋岛弧南、北部的西向运动速率差异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东部 板块作用模式 马尼拉海沟 地壳运动 构造演化
下载PDF
从地壳上地幔构造看大陆岩石圈伸展与裂解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杨文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5-961,共17页
本篇讨论大陆岩石圈拆沉、伸展与裂解作用过程。由于大陆岩石圈厚度大而且很不均匀,产生裂谷的机制比较复杂。大陆碰撞远程效应的触发,岩石圈拆沉,以及板块运动的不规则性和地球应力场方向转折,都可能产生岩石圈断裂和大陆裂谷。岩石圈... 本篇讨论大陆岩石圈拆沉、伸展与裂解作用过程。由于大陆岩石圈厚度大而且很不均匀,产生裂谷的机制比较复杂。大陆碰撞远程效应的触发,岩石圈拆沉,以及板块运动的不规则性和地球应力场方向转折,都可能产生岩石圈断裂和大陆裂谷。岩石圈拆沉为在重力作用下"去陆根"的作用过程,演化过程可分为大陆根拆离、地壳伸展和岩石圈地幔整体破裂三个阶段。大陆碰撞带、俯冲的大陆和大洋板块、克拉通区域岩石圈,都可能产生岩石圈拆沉。大陆岩石圈调查表明,拉张区可见地壳伸展、岩石圈拆离、软流圈上拱和热沉降;它们是大陆岩石圈伸展与裂解早期的主要表现。从初始拉张的盆岭省到成熟的张裂省,拆离后地壳伸展成复式地堑,下地壳幔源玄武岩浆侵位,断裂带贯通并切穿整个岩石圈,表明地壳伸展进入成熟阶段。中国东北松辽盆地和西欧北海盆地曾处于成熟的张裂省。岩石圈破裂为岩浆侵位提供了阻力很小的通道网。岩浆侵位作用伴随岩石圈破裂和热流体上涌,成熟的张裂省可发展成大陆裂谷。多数的大陆裂谷带并没有发展成威尔逊裂谷带和洋中脊,普通的大陆裂谷要演化为威尔逊裂谷带,必须有来自软流圈的长期和持续的热流和玄武质岩浆的供应。威尔逊裂谷带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为地震低速带,其根源可能与来自地幔底部的地幔热羽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板块 地壳伸展 岩石圈裂解 拆沉 张裂省 幔源浆侵位
下载PDF
根据空间大地测量结果建立的中国地壳构造块体的运动模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强 朱文耀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2-148,共7页
本文利用空间大地测量的结果初步地建立了中国地壳各构造块体的运动模型 ,该模型与由地质资料建立的地质学模型相比呈现较好的一致性 ,反映了中国及邻近地区的板块、亚板块和活动构造块体的水平运动特征和趋势。
关键词 空间大地测量 中国 地壳运动 构造块体 运动模型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的地壳速度结构特征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英康 高锐 +4 位作者 姚聿涛 米胜信 李文辉 熊小松 高建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4-497,共14页
华北克拉通北缘—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张家口—中蒙边界)的深地震测深剖面长600km,跨越华北板块、内蒙造山带和西伯利亚板块.沿测线采用8个1.5t的爆炸震源激发地震波,使用300套数字地震仪接收,取得了高质量的地震资料.通过资料分析和处理... 华北克拉通北缘—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张家口—中蒙边界)的深地震测深剖面长600km,跨越华北板块、内蒙造山带和西伯利亚板块.沿测线采用8个1.5t的爆炸震源激发地震波,使用300套数字地震仪接收,取得了高质量的地震资料.通过资料分析和处理,识别出沉积层及结晶基底的折射波(Pg)、上地壳底面的反射波(P2)、中地壳内的反射波(P3)、中地壳底面的反射波(P4)、下地壳内的反射波(P5,仅在镶黄旗—苏尼特右旗下方出现)和莫霍面的反射波(Pm)等6个震相.采用地震动力学射线方法(seis88)得到的地壳速度结构表明:(1)在华北板块与内蒙造山带之间,内蒙造山带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上地壳中存在明显的高速度局部变化,在地表发育大量的古生代花岗岩体、超基性岩体.(2)在中下地壳华北板块南缘的地震波速度大,为6.3~6.7km/s,西伯利亚板块北缘的速度小,为6.1~6.7km/s,且界面比较平缓.原因是在内蒙造山带内地壳的缩短和隆升造山引起了中下地壳界面的剧烈起伏,不同海陆块的拼合和物质交换导致了不同区域速度的不均匀性.(3)莫霍面在赤峰断裂带(F2)以南和索伦敖包—阿鲁科尔沁旗断裂带(F4)以北较为平缓,平均深度为40~42km.在F2—F4之间呈双莫霍面,莫霍面1明显上隆,深度为33.5km,层速度为6.6~6.7km/s.莫霍面2明显下凹,在西拉木伦河断裂带(F3)下方,最深达到47km,速度达到最大为6.8~6.9km/s,这可能是由壳幔物质混合引起的.依据莫霍面的特点,本文认为双莫霍面以南为华北板块北缘,以北为西伯利亚板块南缘,拼合位置在赤峰断裂带(F2)与索伦敖包—阿鲁科尔沁旗断裂带(F4)之间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北缘 西伯利亚板块南缘 深地震测深 地壳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