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yoanalgesia of intercostal nerves following thoracotomy Clinical trial based on animal experiment 被引量:2
1
作者 Yongfu Ma Yang Liu Jianxin Zu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083-1087,共5页
BACKGROUND: Cryoanalgesia at -50 ℃ for 90 seconds yields effective pain relief following thoracotomy. In China, -50 ℃ is a common temperature for intercostal cryoanalgesia following thoracotomy. However, experiment... BACKGROUND: Cryoanalgesia at -50 ℃ for 90 seconds yields effective pain relief following thoracotomy. In China, -50 ℃ is a common temperature for intercostal cryoanalgesia following thoracotomy. However, experimental results vary. OBJECTIVE: To explore intercostal nerve pathological changes at -70 ℃ for various freezing times by studying canines, and to evaluate long-term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rcostal nerve cryoanalgesia for postoperative pain relief based on the animal experiments. DESIGN, TIME AND SETTING: A comparative animal study was performed at the Animal Experimental Center of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Based on results from the animal stud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was performed at the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of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between October 2006 and October 2008. PARTICIPANT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undergoing posterolateral single incision Iobectomy at the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between October 2006 and October 2008 were selected.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were excluded. METHODS: Animal experiment: 8 anaesthetized, mixed-breed dogs were used. The intercostal nerves (costal bone 6-10) were frozen at -70 ℃ for varying times (30, 60, 90, 120, and 180 seconds). Clinical study: 12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2 groups (n = 60). In the cryoanalgesia group, the intercostal nerves were frozen prior to chest closure, and 4 costal nerves (1 at incision level, 2 above and below incision, and 1 at drainage tube level) were frozen for 90 seconds at-70 ℃, respectively. Intercostal nerves were not frozen i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Dolantin was used to relieve postoperative pain in patients from both groups. MAIN OUTCOME MEASURES: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frozen intercostal nerves were examined at days 1, 10, 30, and 60 following freezing. Following surgery, the degree of postoperative pain in all patients was evaluated by visual analogue scale at days 1,3, 5, 9, 30, 60, 90, and 180. Dolantin doses at days 1, 3, 5, 9 post-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noted. RESULTS: Nerve damage progressively increased with length of freezing time at -70 ℃, and recovery time from damage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After freezing for 90 seconds, the nerves exhibited obvious histopathological damage, and then completely recovered. In addition, after freezing for 180 seconds, 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in nerves were reversible. In the clinical study, 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in the cryoanalgesia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which was maintained over 30 days. In the cryoanalgesia group, the mean dolantin dose administered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CONCLUSION: Freezing of the intercostal nerve at -70 ℃ for 90 seconds is a safe and long-term effective method for relieving post-thoracotomy p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oanalgesia intercostal nerve HISTOLOGY post-thoracotomy PAIN
下载PDF
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美霞 林刚 +2 位作者 林春莉 卢伟 林巍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758-759,共2页
目的探索应用冷冻治疗肋间神经痛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将50例需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冷冻组与对照组各25例。冷冻组手术结束前冷冻切口、上下各一肋间以及放置引流管之肋间神经根部,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术后切口疼痛以及止痛药... 目的探索应用冷冻治疗肋间神经痛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将50例需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冷冻组与对照组各25例。冷冻组手术结束前冷冻切口、上下各一肋间以及放置引流管之肋间神经根部,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术后切口疼痛以及止痛药使用情况;对照组不用冷冻治疗。结果冷冻组止痛效果极为满意,VAS评分为2.14,而对照组为7.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冷冻组总有效率为92%,吗啡平均用量为2.3mg;而对照组总有效率52%,吗啡平均用量为16.4mg,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冷冻肋间神经能够有效地预防开胸术后剧烈胸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术后 肋间神经 冷冻止痛 止痛法
下载PDF
冷冻止痛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周林球 邵振海 区士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6-99,共4页
不同温度(-20℃、-60℃、-100℃、-140℃和-180℃)冷冻家兔坐骨神经后,不同时期以HE、组化染色进行光镜,超薄切片电镜及体感诱发电位(SSEP)、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肌电图(EMG)等观察。结果-20℃冷冻,神经形态与功能无明显变化;-60℃... 不同温度(-20℃、-60℃、-100℃、-140℃和-180℃)冷冻家兔坐骨神经后,不同时期以HE、组化染色进行光镜,超薄切片电镜及体感诱发电位(SSEP)、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肌电图(EMG)等观察。结果-20℃冷冻,神经形态与功能无明显变化;-60℃冷冻,神经开始变性,传导功能丧失,但神经可以通过自身代谢修复;-100℃冷冻约半数的神经纤维发生Wallerian变性,神经修复时间延长,而神经仍能完全再生修复;-140℃与-180℃冷冻,神经立即坏死,部分基膜破坏,胶原纤维增生,神经形态与功能不能完全修复。本结果解释了临床深低温冷冻止痛效果好的原因,提示低于-140℃为冷冻止痛的最佳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止痛 周围神经 最佳温度
下载PDF
肋间神经冷冻在胸外科术后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海东 杨康 +4 位作者 景涛 廖克龙 熊刚 李军 吴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458-2459,共2页
目的探讨胸外科剖胸手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的效果。方法对100例胸外科开胸手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肋间神经冷冻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胸部疼痛和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术后1、2、3周分别对每组患者行... 目的探讨胸外科剖胸手术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的效果。方法对100例胸外科开胸手术后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肋间神经冷冻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胸部疼痛和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术后1、2、3周分别对每组患者行肺功能检查,客观评价肋间神经镇痛治疗在胸外科剖胸术后镇痛的作用。结果冷冻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平均为2.01,对照组为8.1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冷冻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时间较快,在术后第1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第2周开始至第3周,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对剖胸手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不会对肋间神经造成永久性损害,患者术后肺功能早期恢复,可有效降低肺部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冷冻治疗 镇痛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肋间神经精准冷冻对单操作孔胸腔镜气胸手术后镇痛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褚剑 马永富 +5 位作者 刘阳 李敏 李捷 张涛 郭俊唐 梁朝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517-520,共4页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精准冷冻止痛术用于单操作孔胸腔镜气胸手术后患者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于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接受单操作孔胸腔镜气胸手术患者60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肋间神经冷冻组(A组),术中施行精...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精准冷冻止痛术用于单操作孔胸腔镜气胸手术后患者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期间,于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接受单操作孔胸腔镜气胸手术患者60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肋间神经冷冻组(A组),术中施行精准解剖肋间神经分支冷冻止痛术。对照组施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C组)。术后观察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s scale,VAS)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3、5、7天,A组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A组、C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都较低,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肋间神经精准冷冻止痛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 精细解剖 冷冻止痛 单孔胸腔镜手术 自发性气胸
下载PDF
肋间神经阻滞(冷冻)联合自控镇痛对开胸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璟波 赵云龙 +1 位作者 于长海 李英杰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以冷冻方式进行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对于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寻求较佳镇痛方案。方法将82例开胸肺部手术患者随即分成3组,分别为A组肋间神经冷冻术(45s)联合静脉自控镇痛、B组肋间神经冷冻术(90s)联合静脉自控镇痛、C组单... 目的探讨以冷冻方式进行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对于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寻求较佳镇痛方案。方法将82例开胸肺部手术患者随即分成3组,分别为A组肋间神经冷冻术(45s)联合静脉自控镇痛、B组肋间神经冷冻术(90s)联合静脉自控镇痛、C组单纯静脉自控镇痛,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手术当日及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观察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 A、B组VAS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均明显低于C组,术后自主排痰能力得以加强;而B组存在个别患者有明显术区麻木感的现象。结论开胸手术采用肋间神经冷冻可加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同时适当减少冷冻时间并不导致镇痛效果的减弱,且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更低,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 冷冻 静脉自控镇痛 开胸术后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式对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涛 潘铁成 +4 位作者 李军 郑智 胡敏 刘立刚 汪源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847-849,共3页
目的:评价肋间神经冷冻镇痛、静脉自控镇痛泵及肌注杜冷丁三种方法对胸部肿瘤手术后患者镇痛效果、镇痛相关并发症及对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138例开胸患者术前随机分为:A组(46例)肋间神经冷冻组;B组(46例)静脉自控给药组;C组(46例... 目的:评价肋间神经冷冻镇痛、静脉自控镇痛泵及肌注杜冷丁三种方法对胸部肿瘤手术后患者镇痛效果、镇痛相关并发症及对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138例开胸患者术前随机分为:A组(46例)肋间神经冷冻组;B组(46例)静脉自控给药组;C组(46例)肌注给药组。观察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咳嗽咳痰、镇痛相关并发症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VAS明显低于B组(P<0.05)和C组(P<0.01);A组咳嗽、咳痰明显优于B组和C组;A组镇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17%)明显低于B组(10.87%)及C组(23.91%);A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和C组(P<0.01)。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是开胸术后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优于静脉自控给药及肌注给药,并可有效减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手术 肋间神经冷冻 静脉自控镇痛 肺部并发症
下载PDF
肋间神经冷冻术对开胸术后疼痛与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马铮 王如文 +3 位作者 蒋耀光 赵云平 周景海 龚太乾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18-1020,共3页
目的探讨开胸术中肋间神经冷冻对缓解术后疼痛、减轻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4月~2005年3月经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病人166例,分为冷冻治疗组107例,对照组59例,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视觉评分、镇痛药用量、血浆皮质醇及β-内啡肽水平... 目的探讨开胸术中肋间神经冷冻对缓解术后疼痛、减轻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4月~2005年3月经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病人166例,分为冷冻治疗组107例,对照组59例,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视觉评分、镇痛药用量、血浆皮质醇及β-内啡肽水平、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并发症情况。结果肋间神经冷冻组疼痛视觉评分、镇痛药用量、血浆皮质醇及β-内啡肽水平、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肋间神经冷冻对缓解术后疼痛具有确切效果,并可减轻应激反应,减少心血管与呼吸系统并发症,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镇痛 肋间神经 疼痛 手术后 应激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肋间神经冷冻术用于胸部手术后止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刚 林巍 +3 位作者 李美霞 符洪犊 卢伟 林春丽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58-59,136,共3页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冷冻在开胸术后的止痛效果。方法将55例开胸术后患者采用不同的止痛方法,分为2组。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组(冷冻止痛组n=29)采用K-520型冷冻手术治疗机冷冻,冷冻部位为切口上下各一肋间以及放置引流管之肋间神经根部,每根...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冷冻在开胸术后的止痛效果。方法将55例开胸术后患者采用不同的止痛方法,分为2组。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组(冷冻止痛组n=29)采用K-520型冷冻手术治疗机冷冻,冷冻部位为切口上下各一肋间以及放置引流管之肋间神经根部,每根肋间神经冷冻温度为-50~-70℃左右,冷冻时间为90s;对照组(n=26)不用冷冻治疗,采用临时肌肉注射吗啡。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评价疼痛程度,并比较二组术后胸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冷冻止痛组止痛效果非常满意,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为1.31,对照组为7.36,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27.44,P<0.01)。冷冻止痛组总有效率为100%,吗啡平均用量5.17mg,而对照组有效率34.6%,吗啡平均用量为18.6mg,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515,P<0.01)。胸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冷冻止痛组(3.4%)也低于对照组(26.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34,P<0.05)。结论冷冻肋间神经能够有效地减轻接受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后剧烈疼痛,并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冷冻 冷冻止痛 胸外科手术
下载PDF
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对开胸术后疼痛与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云琦 管宏俊 +2 位作者 孙长鹏 纪洁 王书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55-57,共3页
目的评价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对开胸术后疼痛与应激的影响。方法将412例行开胸患者术前随机平均分为2组,A组行冷冻肋间神经后关胸,B组直接关胸。结果 A组在术后第1、2天对血糖、血浆皮质醇、血管紧张素影响较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肋间... 目的评价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对开胸术后疼痛与应激的影响。方法将412例行开胸患者术前随机平均分为2组,A组行冷冻肋间神经后关胸,B组直接关胸。结果 A组在术后第1、2天对血糖、血浆皮质醇、血管紧张素影响较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治疗能有效控制术后血糖、血浆皮质醇、血管紧张素的增高,有效缓解开胸术后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冷冻 开胸手术 疼痛 应激
下载PDF
肋间神经冷冻术在胸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庞文广 黄凤柳 叶敏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3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在胸部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0例单纯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肋间神经冷冻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使用麻醉镇痛药及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在胸部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0例单纯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肋间神经冷冻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使用麻醉镇痛药及肺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弱于对照组(P<0.01);术后咳嗽、咳痰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d内镇痛药需求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肺功能恢复时间较快,肺功能在术后第3天及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对开胸手术后镇痛效果明显,能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且不会对肋间神经造成永久性损害,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镇痛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冷冻治疗 开胸术 镇痛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式对开胸术后患者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聂卫华 任丽英 +3 位作者 王英丽 赵琳 徐梅 周力 《护理学报》 2012年第1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肋间神经冷冻以及两者联合镇痛,对开胸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同时分析其并发症以及术后辅助用药情况,评价其安全性,以便提高术后镇痛的护理水平。方法将胸外科90...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肋间神经冷冻以及两者联合镇痛,对开胸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同时分析其并发症以及术后辅助用药情况,评价其安全性,以便提高术后镇痛的护理水平。方法将胸外科90例拟开胸患者分为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组(以下简称PCIA组)、肋间神经冷冻组(以下简称冷冻组)、两者联合组(以下简称联合组)各30例。比较3组手术后3 d内的疼痛评分、辅助用药情况,以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3 d内,冷冻组在静息状态下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手术后第3天时,其辅助用药量明显少PCIA组(P<0.05);在活动或咳嗽状态下,联合组的镇痛效果均好于冷冻组和PCIA组,辅助用药也少于另外两组(P<0.05)。PCIA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6例,尿潴留1例,嗜睡2例,呼吸抑制1例;联合组发生恶心、呕吐3例,嗜睡1例;冷冻组患者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联合应用肋间神经冷冻及静脉自控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手术 肋间神经冷冻 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下载PDF
开胸术后肋间神经冷冻与静脉镇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永华 袁红斌 +2 位作者 宋哲明 徐海涛 石学银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15-517,共3页
目的比较肋间神经冷冻与静脉自控镇痛治疗开胸术后疼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择80例接受开胸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静脉镇痛组(I组)和神经冷冻组(II组),静脉镇痛组行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后者采用北京库蓝公司JT-1型冷冻治疗仪在... 目的比较肋间神经冷冻与静脉自控镇痛治疗开胸术后疼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择80例接受开胸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静脉镇痛组(I组)和神经冷冻组(II组),静脉镇痛组行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后者采用北京库蓝公司JT-1型冷冻治疗仪在关胸前对切口所在肋间及上、下各一肋间和放置胸引瓶所在肋间的肋间神经进行冷冻,以VAS评分判断两组术后胸部切口疼痛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冷冻组术后72h内VAS评分(P<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肋间神经冷冻减轻开胸术后切口疼痛的效果明显优于PCIA,且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手术 切口疼痛 肋间神经冷冻 病人自控镇痛
下载PDF
肋间神经冷冻术与自控镇痛对开胸术后早期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乃新 张帆 +3 位作者 黄诚 秦应之 刘洪生 李单青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比较开胸术后早期3种新镇痛方法的疗效,探求最佳镇痛方案。方法 81例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患者自控镇痛静脉给药(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患者自控硬膜外给药(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 目的比较开胸术后早期3种新镇痛方法的疗效,探求最佳镇痛方案。方法 81例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患者自控镇痛静脉给药(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患者自控硬膜外给药(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及肋间神经冷冻术(intercostal nerve cryoanalgesia,INC)镇痛,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进行手术日及术后3日疼痛评分,同时用量表对3种镇痛方法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PCEA组与PCIA组比较,所用镇痛药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次数明显减少(P<0.01);VAS评分示PCE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PCIA和INC组(P<0.01)。术后第2、3天PCEA组较INC组自行排痰能力显著提高(P<0.01),PCIA组亦较INC组明显提高(P<0.05)。PCIA组的不良反应显著高于PCEA和INC组(P<0.01),INC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PCIA和PCEA组(P<0.01)。综合评估指标显示PCEA组显著优于PCIA和INC组(P<0.01)。结论开胸术后早期PCEA的镇痛效果最好,不良反应较低,患者排痰能力最强,综合评价最高,是3种镇痛方法中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术 开胸术后疼痛 肋间神经冷冻术 自控镇痛 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肺叶切除术后肋间神经冷冻止痛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巴玉峰 李长生 +3 位作者 李印 程金华 邢文群 刘宝兴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5期20-22,共3页
目的比较肺叶切除术后肋间神经冷冻止痛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完善开胸术后的镇痛方法。方法将近年我院肺叶切除术患者178例纳入研究,根据术后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组(A组)和静脉自控镇痛组(B组),将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 目的比较肺叶切除术后肋间神经冷冻止痛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完善开胸术后的镇痛方法。方法将近年我院肺叶切除术患者178例纳入研究,根据术后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组(A组)和静脉自控镇痛组(B组),将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第1周内及术后1个月A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随访6个月,2组患者疼痛均消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比较显示,B组患者肺炎及肺不张、胃肠道不适、嗜睡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P<0.05)。结论肺叶切除术后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效果好、并发症少,与静脉自控镇痛相比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叶切除术 肋间神经冷冻止痛 静脉自控镇痛
下载PDF
胸部手术肋间神经冷冻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薛磊 徐志飞 +2 位作者 赵学维 李建秋 吴彬 《海军医学杂志》 2007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手术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的疗效。方法:对120例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肋间神经冷冻组和镇痛泵组各60例,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胸部疼痛情况,术后第1、3、7、14天分别对每组患者行肺功能检查。结果:冷冻组术... 目的:探讨胸部手术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的疗效。方法:对120例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肋间神经冷冻组和镇痛泵组各60例,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胸部疼痛情况,术后第1、3、7、14天分别对每组患者行肺功能检查。结果:冷冻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冷冻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时间较快,在术后第1、3、7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14天,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治疗对开胸手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不会对肋间神经造成永久性损害,患者术后肺功能可早期恢复,能有效降低肺部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术 肋间神经 冷冻镇痛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精确肋间神经冷冻在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褚剑 马永富 +5 位作者 刘阳 杨博 李捷 张涛 郭俊唐 梁朝阳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观察精准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术用于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于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60名,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组(A组),术中施... 目的观察精准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术用于老年患者胸腔镜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于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60名,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组(A组),术中施行精确解剖肋间神经分支冷冻止痛术,对照组施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B组)。术后根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s scale,VAS)对疼痛进行评价,并观察记录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3、5、7天,A组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1)。术后A组、B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都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准肋间神经冷冻止痛能有效缓解老年患者胸腔镜术后疼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 精细解剖 冷冻止痛 老年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肋间神经冷冻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胸外科术后急慢性疼感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伍硕允 卢珠明 +4 位作者 叶敏 林志潮 庞文广 黄文海 庞景灼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13期1547-1549,共3页
目的研究肋间神经冷冻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胸外科术后急慢性疼痛中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5月122例胸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肋间神经冷冻组(n=63例,A组)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组(n=59例,B组)。比较两种方法在术后疼痛程度评分... 目的研究肋间神经冷冻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胸外科术后急慢性疼痛中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5月122例胸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肋间神经冷冻组(n=63例,A组)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组(n=59例,B组)。比较两种方法在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上的差异,评价两种方法在胸外科手术急慢性疼痛程度治疗上的效果。结果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疼痛评分,术后A组患者1天、3天疼痛评分为(1.19±0.22)分和(1.11±0.21)分,3个月、6个月的疼痛评分为(0.76±0.16)分和(0.47±0.18)分;B组患者1天、3天疼痛评分为(1.80±0.49)分和(1.57±0.31)分,3个月、6个月的疼痛评分为(0.46±0.12)分和(0.24±0.12)分(P〈0.05)。结论肋间神经冷冻对于急性疼痛效果上优于硬膜外自控镇痛,肋间神经冷冻对于慢性疼痛效果上劣于硬膜外自控镇痛,肋间神经冷冻可能会增加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冷冻 硬膜外自控镇痛 开胸手术 急性疼痛 慢性疼痛
下载PDF
开胸手术应用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的配合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悦 高华 刘淑菊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10期1823-1823,1825,共2页
目的:了解应用肋间神经冷冻技术对开胸术后的冷冻止痛效果,总结手术的术中配合实施。方法:100例后外侧开胸手术病人关胸前对切口、切口上下的各一肋间及放置胸引管部位的肋间神经进行冷冻处理,掌握冷冻仪器各参数值及配合的操作。结果:... 目的:了解应用肋间神经冷冻技术对开胸术后的冷冻止痛效果,总结手术的术中配合实施。方法:100例后外侧开胸手术病人关胸前对切口、切口上下的各一肋间及放置胸引管部位的肋间神经进行冷冻处理,掌握冷冻仪器各参数值及配合的操作。结果:95%病人术后切口疼痛减轻。结论:应用肋间神经冷冻能有效预防开胸术后切口疼痛,方法简便,手术配合易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手术 肋间神经 冷冻止痛 配合
下载PDF
肋间神经冷冻后的功能恢复及临床止痛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山成 卢兆桐 +2 位作者 辛江泽 邹志强 李道堂 《临床外科杂志》 2009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的理论依据,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冷冻时间,并进一步研究其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建立家兔肋间神经冷冻模型,于冷冻前后不同时间测其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比较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选择标准后外侧切口开胸...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止痛的理论依据,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冷冻时间,并进一步研究其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建立家兔肋间神经冷冻模型,于冷冻前后不同时间测其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比较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选择标准后外侧切口开胸患者200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成冷冻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冷冻组患者手术结束前冷冻切口、上下各一肋间以及放置引流管之肋间神经根部。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①动物实验:各冷冻组在冷冻后即刻及冷冻后1d肋间神经的CMAP波形皆消失;随冷冻时间延长,肋间神经CMAP的恢复越慢,30S组、120S组与各冷冻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s组与90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临床研究:冷冻组止痛有效率95%,平均VAS评分2.56,平均吗啡用量3.2mg,对照组止痛有效率30%,平均VAS评分7.34,平均吗啡用量7.6mg。两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神经冷冻的适宜时间为60S,其操作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冷冻 止痛 冷冻时间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