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0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PFAPA (Periodic Fever, Aphthous Stomatitis, Pharyngitis, and Adenitis) Syndrome with Shinbuto
1
作者 Yuichirou Tsuji Chitose Karasaw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4年第20期1261-1264,共4页
Periodic fever with aphthous stomatitis, pharyngitis, and adenitis (PFAPA) syndrome is an autoimmune disorder and the most common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periodic fever in children. A male patient has been followed ... Periodic fever with aphthous stomatitis, pharyngitis, and adenitis (PFAPA) syndrome is an autoimmune disorder and the most common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periodic fever in children. A male patient has been followed up from 11 months to 10 years of age because of repeated high fever. We prescribed antifebriles and antibiotics for each febrile episode without a beneficial effect to him each time. He required several days of rest at home to recover from each episode. During his most recent febrile episode at 10 years of age, we prescribed 5.0 g of shinbuto (TJ-30;Tsumura Co., Tokyo, Japan). His fever resolved the next day and he was able to attend school. Hi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re normal. Shinbuto had a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is patient with PFAPA syndrome and may be useful in this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odic FEVER APHTHOUS PFAPA syndromE Shinbuto
下载PDF
Infectivity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during Its Incubation Period 被引量:2
2
作者 GUANG ZENG SHU-YUN XIE +1 位作者 QIN LI JIAN-MING OU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6期502-510,共9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fectivity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during its incubation period by investigating chains of transmission and individuals isolated for medical observation with a view to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fectivity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during its incubation period by investigating chains of transmission and individuals isolated for medical observation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updating protocols of medical isolation. Methods Individuals related with the two SARS chains of transmission in Beijing in 2003 and a group of individuals isolated for medical observation in Haidian district of Beijing during the SARS outbreak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of study. Contactors with SARS patients and those with symptom development following the contacts were investigated via questionnaire.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super transmitters and tested for SARS-CoV antibody by neutralization test and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Results A total of 1 112 cont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ree surveys. Of them, 669 had a history of close contact with symptomatic SARS patients, 101 developed symptoms with a rate of 15.1%, 363 had a history of close contact with patients in their incubation period, none of whom developed symptoms (0%).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i'om 32 highly-exposed individuals, of whom 13 developing SARS symptoms atter contact had serum samples positive for SARS-CoV antibody.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asymptomatic contactors were all negative for SARS-CoV antibody. Conclusion SARS cases are infectious only during their symptomatic period and are non-infectious during the incubation period. Isolation for medical observation should be placed for individuals who are in close contact with symptomatic SARS patients.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are of decis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Ministry of Health to the definition of SARS close cont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hain of transmission Incubation period Symptomatic period Infectivity
下载PDF
Neither hereditary periodic fever nor periodic fever, aphthae, pharingitis, adenitis: Undifferentiated periodic fever in a tertiary pediatric center 被引量:2
3
作者 Silvia De Pauli Sara Lega +5 位作者 Serena Pastore Domenico Leonardo Grasso Anna Monica Rosaria Bianco Giovanni Maria Severini Alberto Tommasini Andrea Taddi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 2018年第1期49-55,共7页
AIM To describe the frequency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undifferentiated periodic fever(UPF) an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of UPF based on the PRINTO-Eurofever score can help... AIM To describe the frequency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undifferentiated periodic fever(UPF) an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of UPF based on the PRINTO-Eurofever score can help predicting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and the outcome at follow-up.METHODS Clinical and therapeutic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fever who presented at a single pediatric rheumatology center from January 2006 through April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Patients with a clinical suspicion of hereditary periodic fever(HPF) syndrome and patients with clinical picture of periodic fever, aphthae, pharingitis, adenitis(PFAPA) who were refractory to tonsillectomy underwent molecular analysis of five HPF-related genes: MEFV(NM_000243.2), MVK(NM_000431.3), TNFRSF1 A(NM_001065.3), NLRP3(NM_001079821.2), NLRP12(NM_001277126.1). All patients who had a negative genetic result were defined as UPF and further investigated. PRINTO-Eurofever scor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HPF was calculated in all cases. RESULTS Of the 221 patients evaluated for periodic fever, twelve subjects with a clinical picture of PFAPA who were refractory to tonsillectomy and 22 subjects with a clinical suspicion of HPF underwent genetic analysis. Twenty-three patients(10.4%) resulted negative and were classified as UPF. The median age at presentation of patients with UPF was 9.5 mo(IQR 4-24). Patients with UPF had a higher frequency of aphthae(52.2% vs 0%, P = 0.0026) and musculoskeletal pain(65.2% vs 18.2%, P = 0.0255) than patients with genetic confirmed HPF. Also, patients with UPF had a higher frequency of aphthous stomatitis(52.2% vs 10.7%, P < 0.0001), musculoskeletal pain(65.2% vs 8,0%, P < 0.0001), and abdominal pain(52.2% vs 4.8%, P < 0.0001) and a lower frequency of pharyngitis(56.6% vs 81.3%, P = 0.0127) compared with typical PFAPA in the same cohort. Twenty-one of 23 patients with UPF(91.3%) received steroids, being effective in 16; 13(56.2%) were given colchicine, which was effective in 6. Symptoms resolution occurred in 2 patients with UPF at last follow-up.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INTOEurofever score did not correlate with treatment response and prognosis. CONCLUSION UPF is not a rare diagnosis among patients with periodic fever. Clinical presentation place UPF half way on a clinical spectrum between PFAPA and HPF. The PRINTOEurofever score is not useful to predict clinical outcome and treatment response in these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EDITARY periodic FEVER syndromes Therapy Genetics AUTOINFLAMMATORY diseases UNDIFFERENTIATED periodic FEVER
下载PDF
围手术期中医证候虚实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梅胜锦 高娜 +4 位作者 赵萌 余伟杰 陈继鑫 贾易臻 刘爱峰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278-281,共4页
证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是中医临床研究的基础,证候的变化与转归又是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评价指标,中医临床诊治基于整体观念,实施个体化辨证论治,注重改善患者的各类临床症状和体征,而手术为西方医学的治疗手段,中医药联合手术为患... 证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是中医临床研究的基础,证候的变化与转归又是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评价指标,中医临床诊治基于整体观念,实施个体化辨证论治,注重改善患者的各类临床症状和体征,而手术为西方医学的治疗手段,中医药联合手术为患者提供综合性治疗,观察疾病围手术期证候变化,不仅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能够切实评价临床干预手段的有效性以及判断疾病预后。现以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骨伤疾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疾病五个方向,分别论述疾病围手术期证候的虚实变化情况,对手术干预方式与证候变化的相关性研究提供启发,为中西医结合证候研究提供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证候 证素 虚实 证候变化
下载PDF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
5
作者 郭志玲 左圣兰 +4 位作者 宋梦帆 顾晓青 徐凤英 蔡美玲 金富锐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45-48,61,共5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借助自主研发的更年期应用程序收集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的资料,同时采用广泛焦虑障碍量表(GAD-7)、抑郁筛查量表(PHQ-9)进行焦虑、抑郁情绪评估,分析围绝经期及绝...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借助自主研发的更年期应用程序收集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的资料,同时采用广泛焦虑障碍量表(GAD-7)、抑郁筛查量表(PHQ-9)进行焦虑、抑郁情绪评估,分析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以及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结果①共收集有效病例2379例,其中伴有焦虑情绪者737例、伴有抑郁情绪者826例,同时伴有焦虑、抑郁情绪者537例。月经情况、流产史、生育史对焦虑情绪的发生有影响(P<0.05),而年龄、月经情况、流产史、生育史对抑郁情绪的发生有影响(P<0.05)。②不同程度(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焦虑、抑郁情绪的人数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中医证型在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肾虚肝郁证与轻度、中度、重度焦虑情绪有较强关联性,尤其与轻度焦虑情绪关联性最强;肾阴阳两虚证、肝肾阴虚证、心肾不交证与无焦虑情绪关联性较强。肾虚肝郁证与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抑郁情绪有较强关联性,尤其与轻度、中度抑郁情绪关联性最强;肝肾阴虚证、心肾不交证、肾阴阳两虚证与无抑郁情绪有较强关联性。结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与肾虚肝郁证的关联性最强,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更应关注肾虚肝郁证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的情绪状态,在早期采用补肾疏肝法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绝经后期 中医证型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基于肺脾为核心脏腑整体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阴阳辨证规律研究
6
作者 马文静 司东旭 +5 位作者 孙会卓 李尚点 张慧婷 葛未来 吴东良 李友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38-144,共7页
目的验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为核心多脏腑虚”理论,以阴阳二纲完善COPD稳定期的辨证。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3年2月COPD稳定期病例,符合西医COPD稳定期诊断标准、中医COPD主要症状并含有阴阳相关的症状、体征。采集患... 目的验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为核心多脏腑虚”理论,以阴阳二纲完善COPD稳定期的辨证。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3年2月COPD稳定期病例,符合西医COPD稳定期诊断标准、中医COPD主要症状并含有阴阳相关的症状、体征。采集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症状体征、检验检查结果,并进行频次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COPD稳定期患者337例。主症中喘息(328例,97.33%)、气短(308例,91.39%)、咳嗽(303例,89.91%)等比例较高。舌脉中苔白(252例,74.78%)、舌质黯(226例,67.06%)、脉细(195例,57.86%)等比例较高。共得到14个公因子,包括因子1口渴、口渴多饮、渴喜热饮、口干,因子2失眠、入睡难、易醒,因子3腹胀、脉沉细、脉沉等。聚类分析分为3类,类1包括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喘息、腰膝酸软、肢冷、乏力、苔白、脉细,类2包括痰易咳出、口干、口渴、口渴多饮、渴喜热饮、失眠、入睡难、耳鸣、舌质红,类3包括痰难咳出、鼻塞、喷嚏、心悸、腹胀、食欲减退、自汗、盗汗、畏寒、大便溏、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多梦、苔黄、脉沉、脉沉细。结论COPD稳定期“肺脾为核心多脏腑虚”的概念既能突出又能涵盖COPD稳定期脏腑功能特征,相关度较高且代表性的症状、体征与阴阳关系密切。以阴阳为纲可以分为3类证型:诸脏阳虚,阳损及阴、虚阳浮越,阴阳倶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辨证 阴阳
下载PDF
1例严重多发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ECMO治疗的护理
7
作者 赵志超 唐静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2期82-86,共5页
创伤是全球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在我国已成为青壮年第1位死亡原因[1]。约50%的创伤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胸部外伤[2],10%~20%严重创伤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16分)可进展为呼吸功能衰竭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 创伤是全球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在我国已成为青壮年第1位死亡原因[1]。约50%的创伤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胸部外伤[2],10%~20%严重创伤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16分)可进展为呼吸功能衰竭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病死率高达50%~8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严重多发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江源 王轶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4-16,共3页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迅速,女性在社会中压力逐渐增大。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围绝经期出现诸多症状影响生活,围绝经期失眠更是高发的疾病之一,对患者日常工作生活产生影响。如何降低围绝经期失眠对患者工作生活的影响成为了现在需要面对的问...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迅速,女性在社会中压力逐渐增大。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围绝经期出现诸多症状影响生活,围绝经期失眠更是高发的疾病之一,对患者日常工作生活产生影响。如何降低围绝经期失眠对患者工作生活的影响成为了现在需要面对的问题。从中医病因病机、中药治疗、针药联合治法及其他方法等方面对近年来对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的治疗进行研究,为拓宽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失眠 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下载PDF
基于六维辨证观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辨治体系
9
作者 王雨菡 于河 +3 位作者 张文静 王振东 李勋欣 谷晓红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6-1292,共7页
六维辨证观是综合多种辨证思维所提出的辨证观念,旨在从病因、病位、病期、病性、病势、病理等6个维度对疾病证态进行系统辨析,有利于临床把握整体,抓住机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受限和持续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 六维辨证观是综合多种辨证思维所提出的辨证观念,旨在从病因、病位、病期、病性、病势、病理等6个维度对疾病证态进行系统辨析,有利于临床把握整体,抓住机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进行性气流受限和持续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多责之于肺气本虚,内外感召或他脏及肺,常有慢性肺系疾病迁延日久或先天不足因素。病位主要在肺,最常波及脾肾,病久可牵连心肝及六腑,是典型的多系统复杂疾病。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即肺脾肾虚损,痰瘀互结成积,除见气虚气滞、阴阳虚损等病理状态外,还最常见痰饮瘀及微型癥瘕等病理产物。本病分期明确,卫气同病、气分期和气营同病阶段病情寒热之性及邪正之势多变,可因病邪性质、季节地域、体质等因素表现不一,需要谨慎判断和用药;气血同病阶段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治疗棘手,恰是中医药发挥优势的大好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辨证观 慢阻肺 急性加重期 稳定期 本虚标实 痰瘀互结 脏腑虚损 扶正祛邪
下载PDF
通络消癥汤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肝郁脾虚夹瘀证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聪 刘成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通络消癥汤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肝郁脾虚夹瘀证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毕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肝郁脾虚夹瘀证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 目的探讨通络消癥汤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肝郁脾虚夹瘀证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毕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肝郁脾虚夹瘀证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通络消癥汤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预后效果、肝功能、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转阴率、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酶(HA)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腹大坚满、肋腹疼痛、脉络怒张、大便色黑等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门静脉内径、脾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中,选择通络消癥汤联合恩替卡韦胶囊的方案既可改善其肋腹疼痛等症状,亦可促进其肝功能恢复,通过提高HBV-DNA转阴率,达到控制患者病情的目的,值得借鉴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消癥汤 恩替卡韦胶囊 乙型肝炎 肝硬化 失代偿期 肝郁脾虚夹瘀证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术期应用调脾护心法治疗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11
作者 方才敬 刘攀 +1 位作者 郭言午 戴小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5期2720-2728,共9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术期应用调脾护心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运用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分析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术期病人400例,分为...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术期应用调脾护心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运用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分析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术期病人400例,分为中药组(372例)和非中药组(28例),非中药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在非中药组基础上加用调脾护心法中药汤剂治疗,手术前后均每天服用2次,每次200 mL。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运用数据挖掘总结中药组处方用药规律,网络药理学分析核心处方作用靶点。结果:治疗后,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非中药组(P<0.05),心绞痛症状疗效优于非中药组(P<0.05)。数据挖掘共筛选出调脾护心法医案372例,核心药物83味,药性以温热为主,温性药物最多,药味酸、苦、甘为主,共占73.40%;聚类分析发现以“白术、陈皮、茯苓、广木香、蒲公英、酸枣仁、炙甘草、炙远志”为核心处方;网络药理学分析: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核心中药成分185个;对19个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发现在细胞组分方面主要与胞质部分、细胞外围、质膜、内膜系统等相关;在分子功能方面与酶结合、信号受体结合等密切联系;在生物学过程方面主要与细胞对化学刺激的反应、定位调控等有关;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发现其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调脾护心法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术期病人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处方核心药物是白术、陈皮、茯苓、广木香、蒲公英、酸枣仁、炙甘草、炙远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GE-RAGE、MAPK、IL-17、TNF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围术期 调脾护心法 中医证候积分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名中医周惠芳基于“肾主水司二阴”论治绝经生殖泌尿综合征
12
作者 陈星 周惠芳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期104-107,119,共5页
绝经生殖泌尿综合征是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期女性特有疾病,周惠芳教授围绕“肾主水司二阴”理论,认为此病溯本在肾,虚实夹杂,治疗上辨证施治,清补兼施,选方用药基于《傅青主女科》名方加减化裁。针对女性特殊时期出现的生殖泌尿道不适症... 绝经生殖泌尿综合征是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期女性特有疾病,周惠芳教授围绕“肾主水司二阴”理论,认为此病溯本在肾,虚实夹杂,治疗上辨证施治,清补兼施,选方用药基于《傅青主女科》名方加减化裁。针对女性特殊时期出现的生殖泌尿道不适症状采用益肾清利的治疗思路,以滋肾为主,佐以清利,兼顾他脏,并提出内外同治,有效改善症状,以期为绝经生殖泌尿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生殖泌尿综合征 肾主水司二阴 肾藏精 傅青主女科 围绝经期 周惠芳
下载PDF
参芪固本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恢复期肺脾气虚证患儿的效果
13
作者 陈万越 李宁 +1 位作者 任大鹏 李君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观察参芪固本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恢复期肺脾气虚证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平顶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恢复期肺脾气虚证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参芪固本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恢复期肺脾气虚证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平顶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恢复期肺脾气虚证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芪固本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流量峰值(PEF)]水平、免疫球蛋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气喘、咳嗽、喘鸣、咳痰清稀、神疲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EV_(1)、P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NF-α、IL-6、IL-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治疗基础上采用参芪固本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恢复期肺脾气虚证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和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因子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固本颗粒 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 支气管哮喘 恢复期 肺脾气虚证 肺功能
下载PDF
从“虚劳”论治脓毒症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高分解代谢综合征
14
作者 徐建兴 杨志旭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本文以“虚劳”理论为基础并结合临床研究,分析脓毒症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高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病因、病机及辨治,认为“营卫失调,正虚邪恋,瘀毒阻络”为脓毒症并发PICS的病机,治疗上以“扶正解毒通络”为总体治则,以补益为主并... 本文以“虚劳”理论为基础并结合临床研究,分析脓毒症并发持续炎症-免疫抑制-高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病因、病机及辨治,认为“营卫失调,正虚邪恋,瘀毒阻络”为脓毒症并发PICS的病机,治疗上以“扶正解毒通络”为总体治则,以补益为主并辅以清透,维持阴阳气血低水平平衡,同时开达通路清透余邪,消除体内痰瘀浊毒等积聚的病理产物,调节免疫代谢紊乱,以期预防反复感染,为中医辨治PICS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持续炎症-免疫抑制-高分解代谢综合征 虚劳(重症迁延期) 瘀毒阻络 扶正祛邪
下载PDF
不同临床结局Brugada综合征2例的麻醉探讨
15
作者 李琪 曹阳 +1 位作者 王琳 何淑英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82-785,共4页
目的 探讨2例不同临床结局Brugada综合征的围术期麻醉要点。方法 对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2022年3—5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集到的2例不同临床结局Brugada综合征的麻醉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例72岁的Brugada病人,有多次晕厥病史,于... 目的 探讨2例不同临床结局Brugada综合征的围术期麻醉要点。方法 对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2022年3—5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集到的2例不同临床结局Brugada综合征的麻醉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例72岁的Brugada病人,有多次晕厥病史,于2013年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ICD后晕厥症状消失,其后,因“下肢静脉曲张”与“腹股沟疝气”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2次围手术期均未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不良事件。而另1例Brugada病人,则是因“躯干、下肢烧伤”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了清创植皮术,但在手术之前,并没有植入ICD。与前1例病人不同,该病人在2次围手术期均发生了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并且在随访的1年内死亡。结论 许多围手术期的药理学因素及非药理因素均可能诱发Brugada综合征病人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而术前植入起搏器也许可以降低这种风险,ICD是保证围手术期安全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UGADA综合征 心律失常 除颤器 植入型 麻醉 围手术期
下载PDF
牵正散合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16
作者 陈军 何春慧 戴其军 《四川中医》 2024年第5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牵正散合活血通络汤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 目的:探讨牵正散合活血通络汤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牵正散合活血通络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血液流变学参数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主症、次症及总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68%vs.71.70%,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MBI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评分更低,MBI评分则更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血液流变学参数较对照组均下降(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对照组7.55%vs.观察组1.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运用牵正散合活血通络汤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促进神经功能修复,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风痰瘀阻证 牵正散合活血通络汤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
17
作者 徐梦超 李响 王月兰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19-224,共6页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是一种包含了胰岛素抵抗、中心性肥胖、高血压以及血脂水平异常的综合征。MetS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不仅导致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病率增加,还导致患者术后...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是一种包含了胰岛素抵抗、中心性肥胖、高血压以及血脂水平异常的综合征。MetS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不仅导致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病率增加,还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上升。由于MetS是一种全身性代谢紊乱疾病,涉及多个器官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围术期风险显著增加,给麻醉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麻醉医生早期识别和准确评估MetS患者的相关麻醉风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MetS的诊断、发病机制以及围术期相关风险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围术期 麻醉 肥胖
下载PDF
5933例更年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征女性阴道微生态情况分析
18
作者 林蓉蓉 邱德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1073-1078,共6页
目的分析更年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征(GSM)女性阴道微生态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7月该院门诊就诊的绝经后患有GSM的5933例女性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50岁组(2138例)、>50~60岁组(3043例... 目的分析更年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征(GSM)女性阴道微生态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7月该院门诊就诊的绝经后患有GSM的5933例女性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50岁组(2138例)、>50~60岁组(3043例)、>60~70岁组(614例)、>70岁组(138例)。采用湿片镜检进行阴道分泌物形态学检测(包括鳞状上皮细胞、基底旁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假菌丝、芽生孢子、滴虫、乳酸杆菌、球菌、线索细胞)并评定阴道清洁度,采用化学反应法进行干化学功能指标检测[包括pH值、白细胞酯酶(LE)、过氧化氢(H_(2)O_(2))、唾液酸苷酶(SNA)、脯氨酸氨基肽酶(PIP)、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结果4组鳞状上皮细胞、基底旁上皮细胞、白细胞、乳酸杆菌、球菌、芽生孢子、红细胞、线索细胞分布情况及阴道清洁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滴虫、假菌丝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pH值、LE、NA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H_(2)O_(2)、SNA、PI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M患者在妇科门诊绝经后女性中发生率较高,且不同年龄段GSM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存在差异,对不同年龄段GSM患者进行微生态分析,能够指导临床医生精准治疗,减少反复感染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征 阴道微生态 更年期 年龄段 化学反应法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脾胃气虚气滞证的演变规律
19
作者 陈其城 蒋志 +1 位作者 曹立幸 陈志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31-535,共5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前体质及术后中医证候特征,探索其证候演变规律。方法:纳入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79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建立中医证候要素数据库,归纳总结高频证候要素及其...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前体质及术后中医证候特征,探索其证候演变规律。方法:纳入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79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建立中医证候要素数据库,归纳总结高频证候要素及其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结果:术前体质:87.7%的患者为偏颇体质,其中虚证(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57例,占31.8%;实证(血瘀质、特禀质、痰湿质、气郁质和湿热质)100例,占55.9%;平和质22例,占12.3%;术前偏颇体质患者术后排气较平和质患者延迟。术后症状分布:术后1 d频次超过50%的症状依次为:肠鸣音异常、未排便、神疲、乏力、未排气、懒言、腹胀、气短8项;至术后4 d起,无超过50%的脾胃气虚气滞证证候要素;但出院当日仍有超过10%患者存在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虚证表现。术后证型演变规律:术后1 d,符合脾胃气虚气滞证的虚实夹杂证型有151例,占比84.4%,而虚证和实证表现的分别有16例和11例,均占比不足10%。至出院当日,仍有24.6%患者存在虚实夹杂表现,20.1%患者存在虚证表现。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以脾胃气虚气滞证为主要证型,术前偏颇体质患者更易产生排气排便延迟等胃肠功能障碍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中医证型 气虚气滞证 中医体质 围手术期
下载PDF
止声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风寒袭肺证的疗效
20
作者 杨为亚 宋丽娟 单建芳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6-60,共5页
目的:研究止声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风寒袭肺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教学医院就诊的10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风寒袭肺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研究止声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风寒袭肺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教学医院就诊的10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风寒袭肺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止声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炎症指标、免疫指标,统计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咳嗽、咳痰、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研究组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声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风寒袭肺证疗效显著,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改善炎症状态及免疫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加重期 风寒袭肺证 止声汤加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