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交试验优选隐丹参酮脂质体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2
1
作者 许营营 范云鹏 +5 位作者 麻武仁 崔恩慧 智晓艳 索朗扎西 冯伟 宋晓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6-111,共6页
优化隐丹参酮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隐丹参酮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以药脂比、膜材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备条件进行优选,透析法测定隐丹参酮脂质体的包封率,透射电镜和激... 优化隐丹参酮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隐丹参酮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以药脂比、膜材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备条件进行优选,透析法测定隐丹参酮脂质体的包封率,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仪测定其形态和粒径。溶剂分散法制备隐丹参酮脂质体的最佳工艺为:药脂质量比1∶20,膜材质量比4∶1,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min;平均包封率为(87.31±1.45)%;粒径集中分布在(176±5.65)nm,且隐丹参酮脂质体形态和粒径均匀,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丹参酮 脂质体 正交试验 包封率 透析法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黄芪多糖脂质体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20
2
作者 范云鹏 王德云 +4 位作者 胡元亮 刘家国 高焕 王远垒 郭利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0-473,共4页
目的优选黄芪多糖脂质体制备的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薄膜分散-微孔滤膜挤压法制备黄芪多糖脂质体,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以脂药比、膜材比和超声时间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备条件进行优选,鱼精蛋白法测定黄芪多糖脂质体... 目的优选黄芪多糖脂质体制备的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薄膜分散-微孔滤膜挤压法制备黄芪多糖脂质体,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以脂药比、膜材比和超声时间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备条件进行优选,鱼精蛋白法测定黄芪多糖脂质体的包封率,透射电镜测定其形态和粒径。结果薄膜分散-微孔滤膜挤压法制备黄芪多糖脂质体的最佳工艺为脂药比10∶1,膜材比8∶1,超声时间20 min。结论采用最佳工艺制备的黄芪多糖脂质体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形态和粒径较均匀,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脂质体 薄膜分散-微孔滤膜挤压法 正交试验 包封率 鱼精蛋白法
原文传递
藤黄酸B聚乙二醇单甲醚化脂质体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培云 李国转 +4 位作者 姚亮 贾步云 李睿 陈卫东 彭代银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53-1560,共8页
目的优化藤黄酸B(morellic acid B,MAB)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化脂质体(MAB-mPEG-LPS)的制备工艺,并对其体外释放及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进行研究。方法建立藤黄酸B定量分析方法,以包封率、粒径分布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MAB-m... 目的优化藤黄酸B(morellic acid B,MAB)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化脂质体(MAB-mPEG-LPS)的制备工艺,并对其体外释放及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进行研究。方法建立藤黄酸B定量分析方法,以包封率、粒径分布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MAB-mPEG-LPS处方,得到MAB-mPEG-LPS包封率最高的制备工艺;采用透射电镜下观察MAB-mPEG-LPS表面形态,考察MAB-mPEG-LPS在60 d内的稳定性,采用透析法对MAB-mPEG-LPS体外释放行为进行研究,雄性SD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射1.50 mg/kg的MAB、MAB脂质体(MAB-LPS)、MAB-mPEG-LPS,比较MAB、MAB-LPS、MAB-mPEG-LPS药动学行为。结果正交试验优化后MAB-mPEG-LPS的最优处方为氢化大豆卵磷脂(HSPC)128 mg,mPEG的用量为10 mg,HSPC-胆固醇(CH)质量比8∶1,MAB-mPEG-LPS包封率达到83.21%,MAB-mPEG-LPS外观表面光滑,粒径均匀;体外释放结果表明MAB-mPEG-LPS具有缓释且长效作用,在60 d内储存稳定;MAB-mPEG-LPS中MAB在大鼠体内t1/2β为66.925 min,是MAB的4.43倍,是MAB-LPS的3.29倍;AUC0~∞为241.372 mg·min/L,是MAB在大鼠体内3.64倍,是MAB-LPS的1.99倍。结论 MAB-mPEG-LPS可延长MAB在大鼠体内的循环时间,增加体内AUC0~∞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酸B 聚乙二醇单甲醚化脂质体 正交试验 体外释放 药动学 包封率 稳定性 透析法 缓释 长效
原文传递
和厚朴酚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一桢 张文娟 +2 位作者 唐兰如 刘红 陈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720-3727,共8页
目的优化和厚朴酚长循环脂质体(HLCL)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及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以和厚朴酚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HLCL组方,并对优化组方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观察HLCL表面形态,透析法研究HLCL体外释放情况,UPLC-... 目的优化和厚朴酚长循环脂质体(HLCL)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及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以和厚朴酚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HLCL组方,并对优化组方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观察HLCL表面形态,透析法研究HLCL体外释放情况,UPLC-MS/MS法研究大鼠分别ig等剂量和厚朴酚及HLCL(20 mg/kg和厚朴酚)后的血浆药动学参数。结果 HLCL的最优制备条件为大豆磷脂酰胆碱-胆固醇-m PEG2000-DSPE的质量比为8∶1∶1、药脂质量比为1∶10、超声时间为12 min。在此条件下,HLCL在TEM下为圆球,包封率84.7%、载药量10.4%、平均粒径121.5 nm、Zeta电位-30.8 mV。HLCL体外释放缓慢,24 h在p H 1.2和p H 6.9释放介质中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0%和71%。大鼠ig给药后,HLCL组和厚朴酚的C_(max)、t_(max)、t_(1/2)分别为(23.29±11.76)ng/m L、(0.13±0.05)h和(10.59±5.72)h,和厚朴酚组的Cmax、tmax、t1/2分别为(79.34±56.32)ng/m L、(0.30±0.07)h和(4.44±3.14)h,两组的AUC0-∞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游离和厚朴酚相比,HLCL体外释放缓慢,体内吸收迅速、消除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长循环纳米脂质体 体外释放 药动学 包封率 正交试验 透析法 UPLC-MS/MS 累积释放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