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单晶到单晶转化的Cu(Ⅰ)配合物的发光性质
1
作者 牟文龙 孙振洲 +6 位作者 范思杰 侯川兵 李中峰 韩洪亮 王果 杨玉平 金琼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0,共12页
选用2-(N,N-双(二苯基膦基甲基))胺基吡啶(bdppmapy)为膦配体、二吡啶并[3,2-a∶2',3'-c]吩嗪(dppz)为氮配体、[Cu(CH_(3)CN)_(4)]BF_(4)为铜盐,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制备了3种新型Cu(Ⅰ)配合物,分别为[Cu(dppz)(bdppmapy)]_(2)(BF... 选用2-(N,N-双(二苯基膦基甲基))胺基吡啶(bdppmapy)为膦配体、二吡啶并[3,2-a∶2',3'-c]吩嗪(dppz)为氮配体、[Cu(CH_(3)CN)_(4)]BF_(4)为铜盐,在常温下进行反应,制备了3种新型Cu(Ⅰ)配合物,分别为[Cu(dppz)(bdppmapy)]_(2)(BF_(4))_(2)·H_(2)O (Cu BF_(4)-1)、[Cu(dppz)(bdppmapy)]BF_(4)(Cu BF_(4)-2)和[Cu(dppz)(bdppmapy)]BF_(4)(Cu BF_(4)-3)。获得了Cu BF_(4)-1和Cu BF_(4)-3的单晶,发现了单晶到单晶转化过程的现象,并探究了溶剂分子的存在对配合物结构和光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配合物Cu BF_(4)-1和Cu BF_(4)-3的结构,使用粉末X射线衍射(PXRD)、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氢谱/磷谱(~1H/^(31)P NMR)对合成的3个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对配合物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荧光寿命及量子产率等光物理性质的表征和分析,比较了配合物发光性质的差异,探讨了溶剂分子对配合物结构和光物理性质的影响规律。太赫兹时域光谱对配合物的研究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配合 弱作用力 晶体结构 发光性质 太赫兹时域光谱
下载PDF
基于Cu(Ⅰ)配合物的OLEDs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冠中 宋世平 +3 位作者 彭红珍 张瑜 诸颖 陈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3-799,共17页
由于有机材料丰富的发光特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在平面显示器和照明中的应用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传统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层材料主要为有机小分子或贵金属配合物,其中贵金属配合物,如铂(Ⅱ)和铱(Ⅲ),存在热稳定性较差、载流子传输... 由于有机材料丰富的发光特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在平面显示器和照明中的应用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传统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层材料主要为有机小分子或贵金属配合物,其中贵金属配合物,如铂(Ⅱ)和铱(Ⅲ),存在热稳定性较差、载流子传输能力有限、获取难度大、性能受限和材料价格高昂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应用和发展。Cu(Ⅰ)配合物具有优异的发光特性、发射可调性和相对较低的成本,为开发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总结了基于Cu(Ⅰ)配合物的OLEDs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改变配位原子类型和配体结构调节Cu(Ⅰ)配合物电致发光的策略,对Cu(Ⅰ)配合物OLEDs发光材料的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配合 有机发光二极管 电致发光
下载PDF
基于磷光Cu(Ⅰ)配合物的可见盲区有机紫外探测器 被引量:1
3
作者 孔治国 李文连 +2 位作者 王丹 陈丽莉 张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75-1576,共2页
采用真空沉积法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60nm)/m-MTDATA(20-60nm)/Cu(Ⅰ)-complex(20-60nm)/LiF(1nm)/Al(100nm)的有机光伏(OPV)器件,其中m-MTDATA作为电子给体,Cu(phen)((DPEphos))BF4是一种作为电子受体磷... 采用真空沉积法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60nm)/m-MTDATA(20-60nm)/Cu(Ⅰ)-complex(20-60nm)/LiF(1nm)/Al(100nm)的有机光伏(OPV)器件,其中m-MTDATA作为电子给体,Cu(phen)((DPEphos))BF4是一种作为电子受体磷光Cu(Ⅰ)配合物。该OPV器件在可见区几乎没有响应仅仅在长波紫外区有响应,这种可见盲区OPV器件在1.5mW/cm^2的365nm紫外光从ITO玻璃方向垂直照射下的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Isc和填充因子FF分别为1.95V,107.9μA/cm^2和0.283,能量转化效率达到3.97%。还研究了不同紫外光照射强度对器件主要PV性能与照射强度的倚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磷光配合 可见盲区 有机紫外探测器
下载PDF
Cu(Ⅰ)配合物磷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子宜 温晓光 《广州化工》 CAS 2011年第3期32-33,52,共3页
光功能Cu(Ⅰ)配合物是近年来新材料领域的一个亮点。介绍Cu(Ⅰ)配合物发光原理。
关键词 cu()配合 光电材料
下载PDF
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Ti(Ⅳ)、Ni(Ⅱ)、Cu(Ⅰ)配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建宁 张兵 +2 位作者 仵博万 于新桥 赵建设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30-532,共3页
在以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 ( HL)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 ,用 Ti、Ni、Cu金属做阳极 ,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与 Ti( )、Ni( )、Cu( )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 在以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 ( HL)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 ,用 Ti、Ni、Cu金属做阳极 ,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与 Ti( )、Ni( )、Cu( )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电导等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 电化学合成 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 Ti(Ⅳ) Ni(Ⅱ) cu() 钴(Ⅳ) 镍(Ⅱ) 铜()
下载PDF
含氮配体构筑的单核锌Zn(Ⅱ)/双核Cu(Ⅰ)配合物蓝光材料的结构和荧光性能研究
6
作者 徐阳 强亮生 +2 位作者 范瑞清 王平 杨玉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96-1000,共5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出单核Zn(Ⅱ)配合物[Zn(2,6-PDA)(phen)H_2O]·H_2O(1)和双核Cu(Ⅰ)配合物{[Cu(μ-Ⅰ)(phen)H_2O]·H_2O}_2(2)(2,6-H_2PDA=2,6吡啶二甲酸,phen=1,10-邻菲罗啉),通过单晶结构测试、元素分析和红外吸收光谱对结...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出单核Zn(Ⅱ)配合物[Zn(2,6-PDA)(phen)H_2O]·H_2O(1)和双核Cu(Ⅰ)配合物{[Cu(μ-Ⅰ)(phen)H_2O]·H_2O}_2(2)(2,6-H_2PDA=2,6吡啶二甲酸,phen=1,10-邻菲罗啉),通过单晶结构测试、元素分析和红外吸收光谱对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两种配合物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及固态时的荧光光谱及DMSO溶液中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配合物1和2的最大吸收峰分别出现在253和242nm附近,相比于配体吸收峰均发生红移,在1和2中,主要呈现出中心金属离子微扰的phen的π→π*的跃迁,且吸收强度强于phen,说明中心金属离子与phen配位后,增加了有机配体在紫外区的吸收,利于配体对能量的吸收。1在DMSO溶液中的荧光发射峰位于361,379和392nm,在固态时的荧光发射峰为407,434和467nm,2在DMSO溶液中的荧光发射峰出现在422,443和461nm,固态时荧光发射峰在442,469,501nm,均呈现蓝光发射。配合物1和2的固态荧光发射光谱与相应的DMSO溶液中的发射峰相比分别红移55和23nm,这是由于在固态时配合物1和2的分子中的π—π堆积相互作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配合物2中存在强烈的Cu(Ⅰ)…Cu(Ⅰ)相互作用,降低了体系前线轨道之间的能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Ⅱ)配合 cu()配合 荧光光谱 红移
下载PDF
以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为配体的蓝色磷光铜(Ⅰ)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特性研究
7
作者 屈丽桃 许慧侠 +4 位作者 郝玉英 李云飞 任静琨 王华 许并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89-1294,共6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室温天蓝色磷光发射材料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碘合铜(Ⅰ)([(POP)CuI]2)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其分子结构,并对其光电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POP)CuI]2为二聚体结构,主要吸收峰为227,268,29...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室温天蓝色磷光发射材料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碘合铜(Ⅰ)([(POP)CuI]2)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其分子结构,并对其光电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POP)CuI]2为二聚体结构,主要吸收峰为227,268,291 nm,最大发射峰为475 nm,光学带隙为2.93 eV。以[(POP)CuI]2作为客体掺杂在主体CBP中作为发光层,制备了结构为ITO/NPB(30 nm)/CBP∶[(POP)CuI]2(30 nm,8%)/BAlq(10 nm)/Alq3(30 nm)/LiF(1 nm)/Al(200 nm)的器件,其电致发光峰为476 nm,最大亮度为9 539 cd/m2,最大电流效率为1.9 c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配合 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 蓝色磷光
下载PDF
以双二苯基膦烷烃单氧化物为配体Cu(Ⅰ)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
8
作者 邓瑞红 伍文洪 +1 位作者 王奋英 曹迁永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59-462,共4页
合成出以三苯基膦(PPh3)及双二苯基膦烷烃单氧化物(dppeO)为主配体、氯原子桥连的双核Cu(Ⅰ)配合物[Cu2(-μCl)2(PPh3)3](1)和[Cu2(-μCl)2(dppeO)3](2)。并通过X-ray单晶结构、红外及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荧光光谱表明,两配合物都有很... 合成出以三苯基膦(PPh3)及双二苯基膦烷烃单氧化物(dppeO)为主配体、氯原子桥连的双核Cu(Ⅰ)配合物[Cu2(-μCl)2(PPh3)3](1)和[Cu2(-μCl)2(dppeO)3](2)。并通过X-ray单晶结构、红外及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荧光光谱表明,两配合物都有很强的光致发光性质,可归属为配体内部电荷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配合 晶体结构 红外光谱 发射光谱
下载PDF
两个双核Cu(Ⅰ)-4,4′-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光谱分析(英文)
9
作者 刘春波 车广波 +4 位作者 李秀颖 刘梅 徐占林 李文连 王庆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97-1101,共5页
采用乙醚蒸汽扩散法,由四氟合硼酸四乙腈合铜髣、4,4′-联吡啶、二(2-二苯基膦基)苯基醚或者三苯基膦的反应后的二氯甲烷和乙腈混合溶液中,晶化出[Cu2(4,4′-bipy)(POP)2(CH3CN)2(C2H5O)2](BF4)2(1)和[Cu2(4,4′-bipy)(PPh3)4(CH3CN)2](... 采用乙醚蒸汽扩散法,由四氟合硼酸四乙腈合铜髣、4,4′-联吡啶、二(2-二苯基膦基)苯基醚或者三苯基膦的反应后的二氯甲烷和乙腈混合溶液中,晶化出[Cu2(4,4′-bipy)(POP)2(CH3CN)2(C2H5O)2](BF4)2(1)和[Cu2(4,4′-bipy)(PPh3)4(CH3CN)2](BF4)2(2)两种配合物。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表征,同时测定了UV-Vis光谱及相应的激发态寿命。配合物1和2展示了较好的光物理特性,在275nm紫外光的激发下,固体粉末样品的最大发射峰位分别位于527和483nm,这归因于金属干扰的配体内部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配合 4 4′-联吡啶 二(2-二苯基膦基)苯基醚 三苯基膦
下载PDF
两个基于双咪唑基配体的Co(Ⅱ)/Cu(Ⅰ)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秀梅 杨佳琦 +2 位作者 潘亚茹 刘博 周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30-736,共7页
以Co(ClO4)2·6H2O/Cu(ClO4)2·6H2O、1,4-双(咪唑基-1-基)丁烷(bib)/1,4-双(咪唑基-1-基)苯(bix)和4,4-(1,3-苯基双(亚甲基氧基))二苯甲酸(H2pmda)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得到了2个配合物{[Co(bib)3](ClO4)2}n(1)和{[Cu3(bix... 以Co(ClO4)2·6H2O/Cu(ClO4)2·6H2O、1,4-双(咪唑基-1-基)丁烷(bib)/1,4-双(咪唑基-1-基)苯(bix)和4,4-(1,3-苯基双(亚甲基氧基))二苯甲酸(H2pmda)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得到了2个配合物{[Co(bib)3](ClO4)2}n(1)和{[Cu3(bix)(4.5)](ClO4)3}n(2)(H2pmda未参与反应),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表征。配合物1属于三方晶系,R 空间群,a=b=1.39337(5)nm,c=1.74054(13)nm,V=2.9265(3)nm^3,Mr=828.59,Dc=1.410g·cm^-3,F(000)=1293,μ=0.639mm^-1,Z=3,R1=0.0611,wR2=0.1937(I>(2σ(I))。配合物2也属于三方晶系,P 空间群,a=b=2.33441(15)nm,c=0.71511(9)nm,V=3.3749(5)nm^3,Mr=1561.28,Dc=1.536g·cm^-3,F(000)=1602,μ=1.131mm^-1,Z=2,R1=0.0439,wR2=0.1090(I>(2σ(I))。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含有36元环的二维网状结构,配合物2为含有84元环的二维网状结构,并通过氢键或π-π堆积使它们扩展成超分子结构。此外,还研究了2个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钴(Ⅱ)配合 cu()配合 荧光性质
下载PDF
菲咯啉铜(Ⅰ)配合物的红光有机电致磷光器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其胜 周全国 +2 位作者 程延祥 马东阁 王利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0-572,共3页
考察了红光Cu(Ⅰ)配合物[Cu(dbp)(dmp)](BF4)(dbp:2,9-二叔丁基-1,10-菲咯啉;dmp: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光致发光(PL)和电致发光(EL)性能。将质量分数为20%的配合物掺杂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中,配合物的最大发射在617 nm,P... 考察了红光Cu(Ⅰ)配合物[Cu(dbp)(dmp)](BF4)(dbp:2,9-二叔丁基-1,10-菲咯啉;dmp: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光致发光(PL)和电致发光(EL)性能。将质量分数为20%的配合物掺杂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中,配合物的最大发射在617 nm,PL效率约为5%,磷光寿命为1.7μs。将质量分数为10%的配合物搀杂于聚乙烯基咔唑(PVK)主体材料中,制备的多层器件的光谱同配合物在PMMA薄膜中光致发光光谱基本一致,能达到631 cd/m2的最大亮度和0.9 cd/A的最大电流效率。器件在高电流密度下的三重态-三重态淬灭不严重,这与该Cu(Ⅰ)配合物的磷光寿命较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磷光 铜()配合 红光
下载PDF
绿色磷光四配位氮杂环卡宾铜(Ⅰ)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冰冰 赵丰 +1 位作者 许胜先 何海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0-1026,共7页
为了制备发光性能优良的新型四配位氮杂环卡宾铜(Ⅰ)配合物,以咪唑、苯并咪唑、2-溴-5-氟-6-甲基吡啶和溴化苄为初始原料,反应生成氮杂环卡宾配体(Ph-Im-flumePy)PF6和(Ph-BenIm-mePy)PF6,随后卡宾配体与Cu粉及配体双(2-二苯基膦)苯醚(P... 为了制备发光性能优良的新型四配位氮杂环卡宾铜(Ⅰ)配合物,以咪唑、苯并咪唑、2-溴-5-氟-6-甲基吡啶和溴化苄为初始原料,反应生成氮杂环卡宾配体(Ph-Im-flumePy)PF6和(Ph-BenIm-mePy)PF6,随后卡宾配体与Cu粉及配体双(2-二苯基膦)苯醚(POP)反应,制备出2个四配位类型的氮杂环卡宾铜(Ⅰ)配合物[Cu(Ph-Im-flumePy)(POP)]PF6(P1)和[Cu(Ph-BenIm-flumePy)(POP)]PF6(P2)。通过核磁、质谱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射光谱以及发光寿命等光学特性。结果表明,配合物P1和P2的最低吸收峰分别位于325和335nm处。粉末状态下,配合物P1在514nm处有较强的绿光发射,量子发光效率为82.6%,激发态寿命为56μs;而配合物P2的波长在516nm处,量子发光效率为49.2%,激发态寿命为50.6μs。在PMMA(10%,w/w)膜片中,配合物P1的发射波长蓝移至505nm处,激发态寿命为40.7μs,量子发光效率为38.0%;而配合物P2的发射波长位于508nm处,激发态寿命为61μs,量子发光效率为4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 磷光材料 绿光发射 氮杂环卡宾
下载PDF
基于OLED的Cu(Ⅰ)配合物的结构和荧光性能研究
13
作者 于法喜 孙海洋 程大兴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7期127-127,144,共2页
随着OLED普及性的增强,其发光材料研究价值愈发突出。因此,本文通过分析Cu(Ⅰ)配合物配位模式,对基于OLED的Cu(Ⅰ)配合物结构、及其荧光性能展开分析。从而在配合物配体、结构的优化设计中,使设计Cu(Ⅰ)配合物荧光性能可以达到理想目标。
关键词 OLED cu()配合 荧光性能 结构
下载PDF
一种单核Cu(Ⅰ)光电功能材料的光物理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广德 韩强 +2 位作者 姚冠新 刘春波 车广波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1-704,共4页
利用二(2-二苯基膦基)苯基醚(DPEphos)和6,7-二氰基二吡啶并[2,2-d:2',3'-f]喹喔啉(Dicnq)为配体,合成一种Cu(Ⅰ)配合物磷光材料[Cu(DPEphos)(Dicnq)]BF4,研究了该材料的光物理特性及电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溶液的低温... 利用二(2-二苯基膦基)苯基醚(DPEphos)和6,7-二氰基二吡啶并[2,2-d:2',3'-f]喹喔啉(Dicnq)为配体,合成一种Cu(Ⅰ)配合物磷光材料[Cu(DPEphos)(Dicnq)]BF4,研究了该材料的光物理特性及电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溶液的低温发射光谱与溶剂的极性和溶液的浓度有着较强的依赖关系,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强和溶液浓度的增大,配合物的低温光致发光光谱发生明显的红移.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从理论上进一步证实了该配合物的发光跃迁类型为MLCT跃迁.该材料在320℃时才开始分解,说明其具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适合真空镀膜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配合 光电功能材料 理性质 电化学性质 磷光材料
下载PDF
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啶铜(Ⅰ)配合物的结构及发光性质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伟 张其胜 +3 位作者 程延祥 谢志元 卢灿忠 王利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03-1408,共6页
合成了3个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啶(L)铜(Ⅰ)配合物:Cu(L)2(BF4)(a)、Cu(L)(PPh3)2-(BF4)(b)和Cu(L)(POP)(BF4)(c)(POP为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其组成和结构分别经1HNMR、31PNMR、元素分析及晶体结构分析确证。分子中,中心铜(Ⅰ)离... 合成了3个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啶(L)铜(Ⅰ)配合物:Cu(L)2(BF4)(a)、Cu(L)(PPh3)2-(BF4)(b)和Cu(L)(POP)(BF4)(c)(POP为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其组成和结构分别经1HNMR、31PNMR、元素分析及晶体结构分析确证。分子中,中心铜(Ⅰ)离子均为扭曲的四面体配位构型。在除气的二氯甲烷溶液中,配合物均出现261~274nm强π-π吸收,未见明显的Cu→L电荷转移(MLCT)跃迁吸收。配合物的薄膜样品发射蓝绿光,最大发射峰分别在515、476和481nm处,光致发光效率分别为16.0%、12.9%和7.0%。以聚乙烯咔唑(PVK)与配合物b为发光层的多层电致发光器件,当电流密度为1.0×10-3A/cm2时,电致发光的电流效率为0.36cd/A,最大亮度为217c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磷光 铜()配合 N^P配体
下载PDF
一种新型磷光铜(I)配合物及其高效绿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治国 李文连 +3 位作者 李天乐 王庆伟 徐占林 车广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59-1960,1964,共3页
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Cu(Ⅰ)配合物[Cu(DPEphos)(PyPPN)]BF4(CuL1L2),其中二DPEp-hos和PyPPN分别表示(2-二苯基膦基)苯基醚和吡啶并[1′,2′∶2,3]吡嗪[5,6-f]1,10-菲罗啉,并制备了结构为ITO(20Ω)/2-TNATA(20nm)/NPB(40nm)/CBP∶8%CuL1L2... 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Cu(Ⅰ)配合物[Cu(DPEphos)(PyPPN)]BF4(CuL1L2),其中二DPEp-hos和PyPPN分别表示(2-二苯基膦基)苯基醚和吡啶并[1′,2′∶2,3]吡嗪[5,6-f]1,10-菲罗啉,并制备了结构为ITO(20Ω)/2-TNATA(20nm)/NPB(40nm)/CBP∶8%CuL1L2(30nm)/BCP(20nm)/Alq3(20nm)/LiF(1nm)/Al(100nm)的掺杂式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掺杂式器件在530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绿光电致磷光(ELECTROPHOS-PHORESCENCE,EPL)发射,最大亮度为2388cd/m2,在电流为0.1mA时,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达到11.4cd/A,据我们所知,该OLED器件的EL性能是目前报道Cu(Ⅰ)磷光配合物的EPL器件中最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绿色有机电致磷光材料
下载PDF
Cu(I)配合物的制备与性质表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经涛 田安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3年第3期299-301,共3页
Cu(I)的配合物有广泛的用途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利用CuCl2和过量的铜屑在浓盐酸介质中加热即全部生成H[CuCl2],将其直接倾入蒸馏水中便可得到大量CuCl沉淀,由此制备Cu(I)配合物方法简单.CuCl为具有闪锌矿型结构的分子晶体,遇配体溶解... Cu(I)的配合物有广泛的用途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利用CuCl2和过量的铜屑在浓盐酸介质中加热即全部生成H[CuCl2],将其直接倾入蒸馏水中便可得到大量CuCl沉淀,由此制备Cu(I)配合物方法简单.CuCl为具有闪锌矿型结构的分子晶体,遇配体溶解生成稳定的Cu(I)配合物CuLn,它们与Cu(I)离子的性质不同,能在水溶液中稳定存在,这就提供了供应水溶液中+1氧化态铜化合物的一种方法,使Cu(I)配合物的用途大为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配合 制备 结构 性质表征
下载PDF
二(三苯基膦)水杨酸铜(Ⅰ)乙醇溶剂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18
作者 建方方 肖海连 孙萍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69-872,共4页
The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PPh3)2Cu(O2CPhOH)]·CH3CH2OH has been determined by X ray crystallography. It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c, with Mr=771.26 (C45H41CuO4P2), a=0.9... The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PPh3)2Cu(O2CPhOH)]·CH3CH2OH has been determined by X ray crystallography. It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c, with Mr=771.26 (C45H41CuO4P2), a=0.96413(19)nm, b=1.5780(3)nm, c=2.5426(5)nm, β=100.27(3)°, V=3.8065(13)nm3, The title compound consists of discrete copper? bis(triphenylphosphine) salicylate molecules and ethanol solvate. Each Cu is coordinated to two phosphorus atoms of triphenylphosphine ligands and one of carboxylate oxygens in a trigonal planar geometry. In the solid, the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 and extensive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connecting (PPh3)2Cu(O2CPhOH) molecules and ethanol solvate form hydrogen bonds network which stabilize the crystal structure. CCDC: 2087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膦配体 晶体结构 cu()配合 三角形 氢键
下载PDF
基于氮杂螺环配体的Cu(Ⅰ)配合物延迟荧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张登朝 贾吉慧 +5 位作者 梁栋 蔡显宝 赵雨晴 胡祥龙 江钰冰 卢灿忠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7-893,共7页
本研究通过采用具有室温磷光发射性质的给体-受体(D-A)型配体10-苯基-10H-螺[吖啶-9,9'-(4,5-二氮芴)](Spiro2N),与辅助膦配体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POP)结合,成功设计了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性质的Cu(Ⅰ)配合物发光材料Cu-P-Sp... 本研究通过采用具有室温磷光发射性质的给体-受体(D-A)型配体10-苯基-10H-螺[吖啶-9,9'-(4,5-二氮芴)](Spiro2N),与辅助膦配体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POP)结合,成功设计了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性质的Cu(Ⅰ)配合物发光材料Cu-P-Spiro2N.通过核磁共振谱图确认了Cu(Ⅰ)配合物的分子结构.进一步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Cu-P-Spiro2N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Cu-P-Spiro2N属于三斜晶系,晶胞参数分别为α=90.14(2)°,β=115.43(3)°,γ=115.55(3)°,a=15.10(6)nm,b=15.15(4)nm,c=16.62(6)nm.由于配体分子Spiro2N具有两个相互正交的π共轭平面结构,使得其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具有很小的重叠,但具有相对较大的单重态-三重态能隙差(?EST).金属Cu(Ⅰ)片段与配体Spiro2N配位后,降低了HOMO-LUMO之间的能隙差,电荷转移(CT)态能级下降.这使得配合物Cu-P-Spiro2N具有极小的?EST(0.05 eV).小的?EST有利于加速反系间窜越过程,进而实现TADF发射.该类配合物的发射主要来自于D-A型配体Spiro2N,表现为金属微扰的配体内电荷转移(ILCT)性质.室温下,在掺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10%(w))中,配合物Cu-P-Spiro2N表现出强烈的黄光发射,发射峰值位于551 nm,光致发光量子效率为49%,激发态寿命为6.3μs.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Cu(Ⅰ)离子配位,可调控配体分子激发态能级,降低?EST,从而实现TADF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配合 热活化延迟荧光 D-A型配体 能级调控
原文传递
中性单核铜(Ⅰ)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
20
作者 朱俊桐 夏宇飞 +4 位作者 黄建文 吴问奇 王云 杨浩 孙迎辉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757-2760,共4页
针对离子型金属配合物在真空蒸镀过程中不易升华的问题,设计合成了1种新型的中性单核铜(Ⅰ)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POPCuPhptp(POP:双(2-二苯基膦苯基)醚;Phptp:2-(5-苯基-1,2,4-三唑基)-吡啶),并通过质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对其进行... 针对离子型金属配合物在真空蒸镀过程中不易升华的问题,设计合成了1种新型的中性单核铜(Ⅰ)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POPCuPhptp(POP:双(2-二苯基膦苯基)醚;Phptp:2-(5-苯基-1,2,4-三唑基)-吡啶),并通过质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是以Cu(I)为核心的扭曲四面体构型。荧光光谱测试表明,在室温、固态下,Cu(Ⅰ)配合物在531nm处有一宽谱带的强发射峰,其光致发光量子效率达到0.17,配合物的荧光衰减过程包含双组份,荧光寿命τ1和τ2分别为2.7、10.0μs,对应的衰减因子分别为15%、85%,表明配合物具有长寿命的强绿色磷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 中性 磷光 晶体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