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二氯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Cu(Ⅱ)和Z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1
作者 王佳乐 苏武 +3 位作者 田文豪 张梦瑶 陆飘飘 李文戈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86-195,共10页
利用3,5-二氯水杨醛与4-氨基安替比林,通过缩合反应,合成3,5-二氯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希夫碱配体(HL),配体与CuCl_(2)·2H_(2)O、Zn(Ac)_(2)·2H_(2)O,利用溶剂热反应合成两个新型的希夫碱配合物[CuL_(2)](配合物1)和[ZnL_(... 利用3,5-二氯水杨醛与4-氨基安替比林,通过缩合反应,合成3,5-二氯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希夫碱配体(HL),配体与CuCl_(2)·2H_(2)O、Zn(Ac)_(2)·2H_(2)O,利用溶剂热反应合成两个新型的希夫碱配合物[CuL_(2)](配合物1)和[ZnL_(2)](配合物2)。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热重分析、PXRD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配体(HL)、配合物1和配合物2的分子结构,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体(HL)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n,配合物1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配合物2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c,配合物1是四配位的四方形结构,配合物2是扭曲的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MTT法检测了配体(HL)及配合物对3种人体肿瘤细胞株(MDA-MB-231、CNE-2Z、A-549)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配合物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比配体好,配合物1对MDA-MB-231细胞和CNE-2Z细胞抗增殖活性最好,其IC_(50)值分别为(1.215±0.07)μmol/L、(4.417±0.28)μmol/L均低于顺铂IC_(50)值,配合物2对A-549细胞和MDA-MB-231细胞也表现出较好的抗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氯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 cu()配合 Zn()配合 晶体结构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3,5-二溴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席夫碱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评价
2
作者 陈司燮阳 李茹 +4 位作者 柴俊 张涤清 殷华军 陈莎莉 胡静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080-1084,1089,共6页
目的:设计并合成新的3,5-二溴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席夫碱Cu(Ⅱ)配合物([CuL_(2)]),并评价其抗癌活性。方法:利用3,5-二溴水杨醛与4-氨基安替比林发生缩合反应,合成新的3,5-二溴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席夫碱配体(HL)。将HL与Cu(Ac)... 目的:设计并合成新的3,5-二溴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席夫碱Cu(Ⅱ)配合物([CuL_(2)]),并评价其抗癌活性。方法:利用3,5-二溴水杨醛与4-氨基安替比林发生缩合反应,合成新的3,5-二溴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席夫碱配体(HL)。将HL与Cu(Ac)_(2)·H_(2)O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CuL_(2)],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多晶粉末衍射(PXRD)、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分析(TGA-DSC)等技术对[CuL_(2)]进行表征。MTT法检测HL及[CuL_(2)]对MDA-MB-231细胞、SMMC-7721细胞、CNE-2Z细胞和A-549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流式细胞术(FCM)分析[CuL_(2)]对MDA-MB-231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显示,[CuL_(2)]为单核金属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 2/c,具有微扭曲的四方形配位结构;PXRD显示,[CuL_(2)]结晶度良好,晶体结构符合单晶测试的分析结果;配体和配合物的FT-IR特征峰与分子结构一致;TGA-DSC显示,[CuL_(2)]在270℃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MTT实验结果显示,当HL与Cu(Ⅱ)形成配合物时,[CuL_(2)]抗癌活性优于HL,其抑制MDA-MB-231细胞和SMMC-7721细胞活性较强,略低于顺铂。FCM分析结果显示,[CuL_(2)]可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P<0.05);[CuL_(2)]诱导MDA-MB-231细胞阻滞在G_(0)/G_(1)期和S期(P<0.05)。结论:合成得到[CuL_(2)],其可抑制MDA-MB-231细胞和SMMC-7721细胞活性,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溴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 cu()配合 晶体结构 抗癌活性
下载PDF
基于季戊四胺席夫碱的Ni(Ⅱ)和Cu(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奇龙 王焕宇 +3 位作者 江峰 冯广卫 徐红 黄亚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4-468,共5页
以4-甲氧基水杨醛和季戊四胺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席夫碱化合物H_4L,然后将配体H_4L分别与Ni(Cl O_4)_2·6H_2O、Cu(Cl O_4)_2在乙醇溶液中进行配位反应,得到2个席夫碱配合物[Ni_2(L)]·DMF(1)和[Cu_4(L)_2(DMSO)_3]·2DMSO(2)... 以4-甲氧基水杨醛和季戊四胺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席夫碱化合物H_4L,然后将配体H_4L分别与Ni(Cl O_4)_2·6H_2O、Cu(Cl O_4)_2在乙醇溶液中进行配位反应,得到2个席夫碱配合物[Ni_2(L)]·DMF(1)和[Cu_4(L)_2(DMSO)_3]·2DMSO(2)。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都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1和2都为双核配合物。初步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配体及其配合物1和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Ni()配合 cu()配合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下载PDF
4,5—二氮芴—9—酮Cu(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振动光谱的简正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娟 汤桦 +3 位作者 何水样 赵建社 孙杰 刘建宁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58-1162,共5页
合成了4,5-二氮芴-9-酮的Cu(Ⅱ)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分子中铜(Ⅱ)分别和来自两配体的四个氮原子及两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配位,处于六配位的配位环境中,两配体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两水分子垂直于两配体所在平面,铜(Ⅱ)处于畸变... 合成了4,5-二氮芴-9-酮的Cu(Ⅱ)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分子中铜(Ⅱ)分别和来自两配体的四个氮原子及两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配位,处于六配位的配位环境中,两配体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两水分子垂直于两配体所在平面,铜(Ⅱ)处于畸变八面体中心.晶体学数据: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7987(2)nm,b=1.0543(1)nm,c=0.70403(5)nm,α=91.557(8)°,β=96.711(10)°,γ=94.45(1)°.研究了配合物的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的振动光谱用Hyper Chem 5.11软件包进行理论计算并与实测光谱比较,初步结果帮助解析了过渡金属配合物振动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5-二氮芴-9-酮 cu()配合 晶体结构 理论计算 合成 振动光谱 铜()配合
下载PDF
Schiff碱Cu(Ⅱ)配合物的结构、光谱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6
5
作者 尹业高 李丹 吴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11-2016,共6页
为了探讨配合物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合成了两个Schiff碱的铜配合物 { [Cu(Ⅱ ) (L1) ]ClO4(1)和 [Cu(Ⅱ ) (L2 ) (H2 O) 2 ](BF4) 2 (2 ) } ,并用红外、质谱和元素分析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 .实验结... 为了探讨配合物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合成了两个Schiff碱的铜配合物 { [Cu(Ⅱ ) (L1) ]ClO4(1)和 [Cu(Ⅱ ) (L2 ) (H2 O) 2 ](BF4) 2 (2 ) } ,并用红外、质谱和元素分析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 .实验结果表明 :配合物 1和 2均属三斜晶系 ,P1- 空间群 .1的晶胞参数为a =1 114 7(6 )nm ,b =1 14 81(7)nm ,c =0 770 (3)nm ;α=98 81(4)°,β =10 6 94 (4)° ,γ =6 6 4 9(4)° ;V =0 8715 (8)nm3 ,Z =2 ,R =0 0 4 4 2的晶胞参数为a=1 0 819(4)nm ,b =1 4 0 95 (6 )nm ,c=1 0 192 (4)nm ;α =96 5 4 (4)° ,β =10 6 18(3)° ,γ =80 5 1(3)°;V =1 4 6 81(5 )nm3 ,Z =2 ,R =0 0 6 8.此外 ,配合物 1的Cu—O (1)键长 [0 1880 (5 )nm]和可见吸收波长 (λmax=5 5 7nm )比 2[0 1982 (6 )nm ,λmax=6 0 5nm]短 .配合物 2在 - 0 80~ - 1 2 0V范围内出现两个氧化和两个还原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cu()配合 晶体结构 电子光谱 电化学 铜() 模拟酶 配位化学
下载PDF
酰胺多胺配体Cu(Ⅱ)配合物的稳定性和酸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延河 高东昭 +3 位作者 林海 林华宽 盖庆春 朱守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合成了酰胺多胺配体 ( L) ,测定了 5,10 ,15和 2 5℃时其 Cu(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用标准摩尔焓变ΔH 0_m 和标准摩尔熵变ΔS0_m 解释了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并利用停流技术 ( Stopped- flow)研究了 Cu L配合物在 0 .0 4~ 2 .3m ol/L(... 合成了酰胺多胺配体 ( L) ,测定了 5,10 ,15和 2 5℃时其 Cu(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用标准摩尔焓变ΔH 0_m 和标准摩尔熵变ΔS0_m 解释了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并利用停流技术 ( Stopped- flow)研究了 Cu L配合物在 0 .0 4~ 2 .3m ol/L( I=2 .34 mol/L Na Cl)盐酸溶液中的酸分解动力学 .提出了反应机理 ,并求得了速控步骤的活化能 Ea,标准摩尔活化熵 Δ≠ S0_m 和标准摩尔活化焓 Δ≠ H0_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多胺配体 cu()配合 稳定性 酸分解 分解动力学
下载PDF
2-呋喃甲醛-4-羟基苯甲酰腙及其Cu(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与CT-DNA的结合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向荣 孙秀超 +3 位作者 杨再文 赵顺省 杨水兰 闫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0-258,共9页
通过2-呋喃甲醛与4-羟基苯甲酰肼缩合得到2-呋喃甲醛-4-羟基苯甲酰腙(H2L),并以其为配体与Cu(Ⅱ)配位得到了配合物[Cu(HL)2]·2H2O(1),采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体属于正交晶系,Pna21空间... 通过2-呋喃甲醛与4-羟基苯甲酰肼缩合得到2-呋喃甲醛-4-羟基苯甲酰腙(H2L),并以其为配体与Cu(Ⅱ)配位得到了配合物[Cu(HL)2]·2H2O(1),采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体属于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利用热重实验研究了H2L和1的热稳定性,并计算了它们主要热分解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发现H2L和1的热稳定性都较高。通过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H2L和1与CT-DNA的相互作用方式,并利用微量热计测量了其作用过程的热效应,结果表明H2L和1均以插入方式与CT-DNA结合,且作用过程放出的热量1大于H2L,说明配合物与CTDNA的结合能力强于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腙化合 cu()配合 晶体结构 CT-DNA 微量热
下载PDF
金刚烷甲酸铜(Ⅱ)配合物Cu(ada)_2(py)_2(H_2O)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5
8
作者 冯云龙 胡晓春 孔黎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09-1111,共3页
The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lex, Cu(ada)2(py)2(H2O)(ada=adamantanecarboxylic group, py=pyridine), C 32H 42CuN2O5, were determined by XRD. It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 The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title complex, Cu(ada)2(py)2(H2O)(ada=adamantanecarboxylic group, py=pyridine), C 32H 42CuN2O5, were determined by XRD. It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21/n and crystal cell parameters:a=1.619 9(3), b=0.680 5(1), c=2.802 8(6) nm, β=94.15(3)°; V=3.082(1) nm 3, Z=4, Dc=1.289 g/cm3, Mr=589.22, μ(MoKα)=0.750 mm -1, F(000)=1 268. The structure was refined to R=0.057 8 and wR=0.158 1 for 4 447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2σ(I). The aquo complex is mononuclear with distorted square-pyramidal coord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 cu(ada)2(py)2(H2O) cu()配合 金刚烷甲酸 合成 晶体结构
下载PDF
高分子化8-羟基喹啉及其Cu(Ⅱ)配合物的制备与光谱性质 被引量:2
9
作者 余海湖 陈小幺 +3 位作者 胡伟达 杨恩宇 李鸿辉 李小甫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3-286,共4页
制备了水溶性高分子化 8 羟基喹啉及其Cu(Ⅱ )配合物 ,在其水溶液的UV vis谱图上可观察到π→π 跃迁谱带 ,同时还发现高分子化 8 羟基喹啉的Cu(Ⅱ )
关键词 8-羟基喹啉 高分子化 cu()配合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下载PDF
壳寡糖席夫碱Cu(Ⅱ)配合物的制备、表征、电化学行为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小芳 冯小强 杨声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5-60,共6页
在无水乙醇中,对羟基苯甲醛与壳寡糖直接反应得到希夫碱化合物,并以此为配体合成了它与Cu^(2+)以不同摩尔配比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差热―热重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结构性能的表征。此外,研究了希夫碱... 在无水乙醇中,对羟基苯甲醛与壳寡糖直接反应得到希夫碱化合物,并以此为配体合成了它与Cu^(2+)以不同摩尔配比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差热―热重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结构性能的表征。此外,研究了希夫碱及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希夫碱的-C=N中氮原子、酚羟基中氧原子、伯仲羟基中氧原子均参与配位。循环伏安结果表明了生成的配合物具有电化学活性,在扫描速率为0.025~1.0 V/s范围内,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的反应主要由扩散过程控制。对超氧负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依次为Schiff-Cu13>Schiff-Cu11>PCS,Cu^(2+)含量与希夫碱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cu()配合 电化学行为 抗氧化
下载PDF
5-溴水杨醛硫代双酰腙及其Cu(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23
11
作者 梁芳珍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93-695,共3页
Salicylaldehyde thiodiacylhydrazone(STZ), 5-bromosalicylaldehyde thiodiacyl hydrazone(BSTZ) and their Cu(Ⅱ) complexes: STZ(Cu) 2 and BSTZ(Cu) 2 were synthesized. The structures of the ligands and complexes were chara... Salicylaldehyde thiodiacylhydrazone(STZ), 5-bromosalicylaldehyde thiodiacyl hydrazone(BSTZ) and their Cu(Ⅱ) complexes: STZ(Cu) 2 and BSTZ(Cu) 2 were synthesized. The structures of the ligands and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1H NMR and UV spectroscopy. The bacteriostatic test showed that the ligands were more bioactive than the complex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水杨醛硫代双酰腙 cu()配合 合成 抑菌活性
下载PDF
1-苯基-3-甲基-4-甲酰基-5-吡唑啉酮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娟 唐霞 +1 位作者 王小玉 程时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5-1119,共5页
A novel Cu (Ⅱ) complex of 1-phenyl-3-methyl-4-acyl-5-pyrazolone was synthesized and crystallogra- phically characterized. The single-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reveals that the crystal belongs triclinic, space ... A novel Cu (Ⅱ) complex of 1-phenyl-3-methyl-4-acyl-5-pyrazolone was synthesized and crystallogra- phically characterized. The single-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reveals that the crystal belongs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with cell parameters a=0.938 7(4) nm, b=1.124 4(5) nm, c=1.222 3(5) nm, α=99.538(7)°, β=104.049(8)°, γ=113.806(6)°, and Z=2, V=1.093 3(8) nm3. Cu(Ⅱ) ion is coordinated by two 1-phenyl-3-methyl-4-acyl-5-pyrazolone ligands, and one methanol molecule giving a coordination number of five, the coordination polyhedron around Cu(Ⅱ) ion can be described as a square pyramid. Two complex units link to each other through the 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s to form a dimer. Meanwhile, a staircase-like layer structure was built up by offset face-to-face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and weak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di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苯基-3-甲基-4-甲酰基-5-吡唑啉酮 cu()配合 晶体结构 氢键 层状结构
下载PDF
菲咯啉取代苷脲的Co(Ⅱ)、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奇龙 陈明华 +1 位作者 冉霞 胡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87-1392,共6页
以配体菲咯啉取代苷脲(L),分别与Co Cl2·6H2O、Cu Cl2·2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2个配合物{[Co(L)(H2O)3]Cl2·2H2O}n(1)和[Cu2(L)2Cl4]·3C2H5OH(2)。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 以配体菲咯啉取代苷脲(L),分别与Co Cl2·6H2O、Cu Cl2·2H2O进行配位反应,得到2个配合物{[Co(L)(H2O)3]Cl2·2H2O}n(1)和[Cu2(L)2Cl4]·3C2H5OH(2)。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每个Co(Ⅱ)的配位环境为扭曲的八面体,分别与1个配体上菲咯啉单元的2个氮原子、另外1个配体的羰基氧原子和3个水分子配位,配合物中每个配体L表现为三齿配体分别与2个Co(Ⅱ)离子配位桥联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Cu(Ⅱ)的配位环境为扭曲的四方锥形,分别与配体上菲咯啉单元的2个氮原子和3个氯原子配位,3个氯原子中有2个氯原子同时和2个Cu(Ⅱ)离子配位,从而使配合物2形成双核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咯啉取代苷脲 Co()配合 cu()配合 晶体结构
下载PDF
基于{XW_(12)O_(40)}^(4-)(X=Si/Ge)阴离子的二维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由万胜 滕双燕 +1 位作者 王海娟 郭丹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207-212,共6页
利用水热合成技术,成功合成了2种基于Keggin阴离子{XW12O40}4-(X=Si/Ge)的Cu(Ⅱ)配合物:H2[{Cu(4,4′-bipy)3/2(OH)(H2O)}2{XW12O40}].4H2O(X=Si,1;X=Ge,2),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及电化学手段对配合物进行... 利用水热合成技术,成功合成了2种基于Keggin阴离子{XW12O40}4-(X=Si/Ge)的Cu(Ⅱ)配合物:H2[{Cu(4,4′-bipy)3/2(OH)(H2O)}2{XW12O40}].4H2O(X=Si,1;X=Ge,2),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及电化学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基本的性质研究.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它们互为异质同构体,晶体结构可描述为Cu(Ⅱ)离子通过OH-基团和4,4′-bipy分子连接形成了一维Z形链,链与链之间进一步通过Keggin阴离子的两个端氧原子与Cu(Ⅱ)离子桥联,形成二维层状结构;沿b轴方向观察1和2的晶体结构,发现邻近的层与层之间距离为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KEGGIN结构 JAHN-TELLER效应 cu()配合
下载PDF
邻羟基苄基氨乙酸及其配合物的研究(Ⅳ)——Cu(Ⅱ)配合物的一些平衡常数及酸式配合物的性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华麟 章惠农 周梅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6期487-492,共6页
合成了邻羟基苄基氨乙酸与Cu(Ⅱ)的酸式配合物固体,研究了它的溶解度、摩尔电导、磁性、红外光谱以及热谱,确定了配合物的配位方式。用pH滴定法测得配合物的生成常数、酸解离常数,并讨论了各种配合物的不同配位形式。
关键词 酸解离常数 cu()配合 配位方式 平衡常数 红外光谱 配位形式 邻羟基 摩尔电导
下载PDF
安息香改性壳聚糖及其Cu(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佐英 马松琪 骆浩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75-79,共5页
通过安息香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壳聚糖希夫碱,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壳聚糖中的游离-NH_2与安息香的摩尔比等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微波及超声波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得到了化学改性的最适条... 通过安息香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壳聚糖希夫碱,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壳聚糖中的游离-NH_2与安息香的摩尔比等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微波及超声波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得到了化学改性的最适条件。并用自制的壳聚糖希夫碱与Cu(OAc)_2·H_2O反应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壳聚糖希夫碱Cu(Ⅱ)配合物。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对反应物和产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安息香 化学改性 希夫碱 cu()配合
下载PDF
3,5-二溴水杨醛亚胺合Cu(Ⅱ)配合物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翟冠杰 翟冠中 《山东化工》 CAS 2002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 :寻找新型的抗癌抑菌药物。方法 :以 3,5 -二溴水杨醛Schiff碱为配体合成了 2种Cu(Ⅱ )新螯合物 ,并进行了初步抑菌活性实验。结果 :合成的螯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确证其结构组成。结论 :初步抑菌实验表明 ,合成螯合物对多种... 目的 :寻找新型的抗癌抑菌药物。方法 :以 3,5 -二溴水杨醛Schiff碱为配体合成了 2种Cu(Ⅱ )新螯合物 ,并进行了初步抑菌活性实验。结果 :合成的螯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确证其结构组成。结论 :初步抑菌实验表明 ,合成螯合物对多种菌株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溴水杨醛亚胺合cu()配合 3 5-二溴水杨酸 SCHIFF碱 螯合 抑菌活性 配合
下载PDF
Cu(Ⅱ)与双苯并咪唑基苯配合物的合成、圆二色性和荧光性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卓渊 林香凤 《安徽化工》 CAS 2020年第2期19-22,共4页
合成了Cu(Ⅱ)与1,2-双(2-苯并咪唑基)苯(OBM B)的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UV、IR、摩尔电导率等进行表征.圆二色性研究发现,配合物在212 nm处呈正科顿效应,而在223 nm处呈负科顿效应.荧光性质研究表明,配合物的特征荧光发射峰出现在594 nm... 合成了Cu(Ⅱ)与1,2-双(2-苯并咪唑基)苯(OBM B)的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UV、IR、摩尔电导率等进行表征.圆二色性研究发现,配合物在212 nm处呈正科顿效应,而在223 nm处呈负科顿效应.荧光性质研究表明,配合物的特征荧光发射峰出现在594 nm、609 nm和745 nm处,荧光寿命τ594、τ609和τ745分别为3.83 ns、3.36 ns和3.37 ns.Cu(Ⅱ)配合物可发射白色荧光,是良好的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双(2-苯并咪唑基)苯 cu()配合 合成 圆二色性 荧光性质
下载PDF
带羟乙基侧臂三脚架多胺Cu(Ⅱ)配合物切割肌红蛋白所得片断的质谱指认(英文)
19
作者 蒋疆 赵春梅 +2 位作者 洪瑾 唐惠炜 朱龙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3-252,共10页
采用电喷雾质谱和串联质谱以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CuL(H2O)](BF4)2(L为2-[二(2-氨乙酸)氨基]乙醇)与马心肌红蛋白的键合作用和水解切割。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显示在中性及60℃条件下,切割效率与[CuL(H2O)]2+的浓度和温育... 采用电喷雾质谱和串联质谱以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CuL(H2O)](BF4)2(L为2-[二(2-氨乙酸)氨基]乙醇)与马心肌红蛋白的键合作用和水解切割。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显示在中性及60℃条件下,切割效率与[CuL(H2O)]2+的浓度和温育时间密切相关。电喷雾质谱和串联质谱分析显示,[CuL(H2O)]2+通过与肌红蛋白的氨基酸His36,His93,His116和Arg139侧链的结合,并在羟乙基侧臂的促进下,选择性地水解了肽键Phe33-Thr34,Gln91-Ser92,Ala94-Thr95,His116-Ser117和Asn140-Asp1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红蛋白 质谱 cu()配合 切割
下载PDF
具有不同配位环境的Cu(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伏性能
20
作者 金晶 贠吉星 +7 位作者 李禹蒙 矫燕 陈冲 计雅楠 巩园园 刘永华 迟玉贤 牛淑云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71-77,共7页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3个Cu(Ⅱ)配合物:[Cu2(tol)4(C2H5OH)2](1),[Cu(pzc)2]·4H2O(2),[Cu(bpdc)(Imh)2(H2O)]·2H2O(3)(Htol=对甲基苯甲酸,H2pzc=吡嗪-2-甲酸,H2bpdc=2,2′-联吡啶-4,4′-二甲酸,Imh=咪唑).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3个Cu(Ⅱ)配合物:[Cu2(tol)4(C2H5OH)2](1),[Cu(pzc)2]·4H2O(2),[Cu(bpdc)(Imh)2(H2O)]·2H2O(3)(Htol=对甲基苯甲酸,H2pzc=吡嗪-2-甲酸,H2bpdc=2,2′-联吡啶-4,4′-二甲酸,Imh=咪唑).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电子吸收光谱、FT-IR光谱和表面光电压光谱(SPS),进行了表征和物性测定.结构分析表明,3个配合物的中心Cu(Ⅱ)离子呈现不同的配位微环境(依次为五、四和五配位);晶体中分子间氢键将结构单元分别连接成了具有1D、3D和2D结构的配位超分子.SPS测定结果表明:3个配合物在可见光诱导下均呈现出明显的表面光电子行为.并且,中心金属离子周围配位微环境的变化对这种光电子行为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配合 合成 晶体结构 氢键 光电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