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次石墨-纳米Cu_(2)O/Cu制备及对UO_(2)^(2+)去除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正伟 张宏丽 +5 位作者 刘迪 唐浩铭 王可 林森 吕瑞 孙仕勇 《非金属矿》 2024年第3期22-27,共6页
如何高效、快速清除放射性核素是当前核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选取放射性核素铀(VI)为对象,以次石墨(ShC)为载体,采用水热法制得对UO_(2)^(2+)具有高效协同去除效能的ShC-Cu_(2)O/Cu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 如何高效、快速清除放射性核素是当前核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选取放射性核素铀(VI)为对象,以次石墨(ShC)为载体,采用水热法制得对UO_(2)^(2+)具有高效协同去除效能的ShC-Cu_(2)O/Cu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积检测(BET)等对比了ShC及ShC-Cu_(2)O/Cu的微观形貌与结构,并系统探究了吸附剂用量、pH、吸附时间等因素对UO_(2)^(2+)吸附效率的影响。最后,通过吸附过程中的热力学、动力学行为及吸附前后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其去除机理。结果表明,纳米ShC-Cu_(2)O/Cu对UO_(2)^(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在40 min内对UO_(2)^(2+)的去除率可达91%,最大吸附量达35.44 mg/g,其高效的吸附能力归因于Cu_(2)O/Cu与UO_(2)^(2+)氧化还原作用及次石墨吸附作用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石墨 纳米cu_(2)O/cu ^UO_(2)^(2+) 核素清除剂
下载PDF
Cu(bpy)_2^(2+)与鸟嘌呤及鸟苷相互作用的研究
2
作者 张荣丽 朱俊杰 +1 位作者 赵广超 陈洪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66-369,共4页
在中性磷酸盐缓溶冲液中,用电化学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Cu(bpy)2+2与鸟嘌呤和鸟苷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鸟嘌呤和鸟苷与Cu(bpy)2+2的配位比均为1∶1,配位常数分别为4.62×104L/mol和1.96×... 在中性磷酸盐缓溶冲液中,用电化学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Cu(bpy)2+2与鸟嘌呤和鸟苷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鸟嘌呤和鸟苷与Cu(bpy)2+2的配位比均为1∶1,配位常数分别为4.62×104L/mol和1.96×104L/mol。紫外光谱电化学实验进一步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嘌呤 鸟苷 相互作用 电化学 bpy 配合物
下载PDF
Cu(bpy)_2^(2+)—Nafion聚合物膜修饰电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钟传键 王水菊 田昭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53-357,共5页
在目前的聚合物膜修饰电极领域中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这是因为用离子交换方法可将许多电化学或电催化活性的阳离子物种固定于Nafion膜中,构成具有离子导电功能和特定电化学性质的膜合物膜修饰电极。
关键词 ^cu(bpy)2^2+ NAFION膜 修饰电极
下载PDF
Cu^(2+)对Fe(bpy)_3^(2+)负载改性PAN纤维光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许航 韩振邦 韩旭 《针织工业》 2015年第4期55-58,共4页
制备了Fe(bpy)32+负载偕胺肟改性聚丙烯腈(PAN)纤维非均相Fenton催化剂,并通过配位作用将Cu2+引入该催化剂,制备了双金属负载改性PAN纤维催化剂(Cu Fe B-PAN)。并对该催化剂进行FTIR光谱、UV-Vis DRS谱图、光催化活性分析,探讨并分析了... 制备了Fe(bpy)32+负载偕胺肟改性聚丙烯腈(PAN)纤维非均相Fenton催化剂,并通过配位作用将Cu2+引入该催化剂,制备了双金属负载改性PAN纤维催化剂(Cu Fe B-PAN)。并对该催化剂进行FTIR光谱、UV-Vis DRS谱图、光催化活性分析,探讨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2+的引入拓宽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吸收范围;Cu2+的引入明显提高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而且拓宽了p H适用范围;Cu2+的引入提高了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bpy)3 2+ cu2+ PAN纤维 双金属 光催化 染料降解
下载PDF
Spectroelectrochemical Studies on the Interactions of Complexes of Cu(phen)^(2+)_(2) and Cu(bpy)^(2+)_(2) with DNA
5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5-33,共9页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complexes of Cu(phen) 2+ 2 and Cu(bpy) 2+ 2 with DNA were investigated with electrochemistry and spectroelectrochemistry. Binding constants( K n + ) and the reaction model wer...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complexes of Cu(phen) 2+ 2 and Cu(bpy) 2+ 2 with DNA were investigated with electrochemistry and spectroelectrochemistry. Binding constants( K n + ) and the reaction model were obtained from their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and electrochemical data. The binding constants( K 2+ ) for Cu(phen) 2+ 2 DNA and Cu(bpy) 2+ 2 DNA were 8 51×10 3 L·mol -1 and 3 27×10 3 L·mol -1 , and K +s were 3 09×10 4 L·mol -1 and 5 66×10 3 L·mol -1 respectively. The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lexes of Cu(phen) 2+ 2 DNA and Cu(bpy) 2+ 2 DNA were studied in detail. Some significant spectroelectrochemical data were obtained. The interaction of DNA with complexes was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Interaction cu(phen) 2+ 2 cu(bpy) 2+ 2 SPECTROELECTROCHEMISTRY
下载PDF
铜-硫共存对稻田土壤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
6
作者 冯廉洁 龚叶莎 +1 位作者 丁敏 蒋静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0-3039,共10页
为探究酸性稻田土壤中铜(Cu)和硫(S)共存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本研究模拟土壤淹水环境开展室内培养实验,以尿素为氮源分别设置CK、CuCl_(2)和CuSO_(4)(5,50,100mgCu/kg)、KCl和K_(2)SO_(4)(阴离子浓度分别与6种Cu处理一致)13种处理,考... 为探究酸性稻田土壤中铜(Cu)和硫(S)共存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本研究模拟土壤淹水环境开展室内培养实验,以尿素为氮源分别设置CK、CuCl_(2)和CuSO_(4)(5,50,100mgCu/kg)、KCl和K_(2)SO_(4)(阴离子浓度分别与6种Cu处理一致)13种处理,考虑重金属在土壤中充分老化,共培养128d.结果表明:在长期淹水条件下,酸性土壤显著促进铜硫处理中有效Cu和易溶S释放(<0.05),释放量与初始Cu^(2+)和SO_(4)2-添加量成正比,Cu-S共存降低了彼此有效性.与CK相比,CH_(4)和N_(2)O排放在5mg/kg Cu处理、不同浓度KCl和K_(2)SO_(4)处理中均降低,降幅分别为19.4%~56.2%和36.1%~84.5%;在50和100mg/kg Cu处理下显著升高且与Cu浓度成正比(<0.05),增幅分别为28.9%~615.2%和97.5%~337.4%.与KCl处理相比,N_(2)O排放在中、高浓度K_(2)SO_(4)处理中显著降低(<0.05),分别减少74.1%和69.6%,CH_(4)排放未受影响(>0.05).与CuCl_(2)处理相比,CH_(4)和N_(2)O排放在中、高浓度CuSO_(4)处理中显著降低(<0.05),分别减少46.0%、66.0%和17.7%、37.3%.Cu-S作用机制表现为:与Cu单一处理相比,Cu-S共存在CH_(4)排放过程中通过降低产甲烷古菌功能基因(mcrA)和产甲烷细菌功能基因(16S rRNA-CH_(4))丰度减少CH_(4)产生;在N_(2)O排放过程中于培养前期(0~35d)增加氨单加氧酶功能基因(AOB amoA)丰度促进硝化过程N_(2)O产生,培养后期(35~128d)提高氧化亚氮还原酶功能基因(nosZ)丰度促进N_(2)O还原减少了N_(2)O排放.本研究表明变价阴离子可显著影响重金属阳离子参与的温室气体产生的微生物过程,该交互过程的研究对正确评价重金属污染背景下的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土壤 温室气体排放 cu ^SO_(4)^(2-) 浓度效应
下载PDF
钌卟啉[Ru(bpy)_2(MPyTPP)Cl]^+与DNA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梅文杰 刘杰 +2 位作者 李安兴 黄绮雯 计亮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49-2051,共3页
The interaction of ruthenated porphyrin [Ru(bpy) 2(MPyTPP)Cl] + with CT-DNA was investigated with UV-Vis and fluorescent spectrum. It is found that [Ru(bpy) 2(MPyTPP)Cl] + binds to CT-DNA with a high affinity.
关键词 钌卟啉 ^[Ru(bpy)2(MPyTPP)Cl]^+ 小牛胸腺DNA 相互作用 分子间亲和作用 生物功能
下载PDF
Ru(bpy)_3^(2+)在MCM-48中的组装及其发光性质 被引量:4
8
作者 房铭 张萍 +2 位作者 李守贵 王悦 徐如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016-1017,共2页
Tris(bipyridine)ruthenium(Ⅱ)(Ru(bpy) 2+ 3) was incorporated into mesoporous silicate MCM 48. X ray diffraction and emission spectroscop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ducts, Ru(bpy) 2+ 3/MCM 48. The emission spectr... Tris(bipyridine)ruthenium(Ⅱ)(Ru(bpy) 2+ 3) was incorporated into mesoporous silicate MCM 48. X ray diffraction and emission spectroscop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roducts, Ru(bpy) 2+ 3/MCM 48. The emission spectra show that the wavelength of maximum intensity( λ max ) for Ru(bpy) 2+ 3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u(bpy) 2+ 3 loading level in MCM 48. The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y of Ru(bpy) 2+ 3/MCM 48 was investigated.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wavelength maximum intensity( λ max ) for Ru(bpy) 2+ 3/MCM 48 was red shifted when acetone vapor was introduced. [WT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py)^2+3 组装 发光性质 MCM-48
下载PDF
草酸法改性锰矿吸附水中Cu(NH_3)_4^(2+) 被引量:7
9
作者 马子川 王颖莉 +1 位作者 贾密英 王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2-74,96,共4页
以草酸法改性锰矿为吸附剂吸附模拟废水中的Cu(NH3)42+,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率的影响,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并与天然锰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锰矿对Cu(NH3)42+的吸附率-pH曲线均呈“M”形,但同一pH下改性锰矿的吸... 以草酸法改性锰矿为吸附剂吸附模拟废水中的Cu(NH3)42+,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率的影响,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并与天然锰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锰矿对Cu(NH3)42+的吸附率-pH曲线均呈“M”形,但同一pH下改性锰矿的吸附率明显提高;温度为25℃、pH为7.0时,用量为0.3 g/L的改性锰矿对Cu(NH3)42+的吸附在60 min达到平衡,吸附率为91%;2种锰矿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 ir和Freund lich方程,按Langmuir方程,上述条件下改性锰矿对Cu(NH3)42+的饱和吸附量以Cu2+计为70.4 mg/g,比天然锰矿提高了89.25%。用草酸法改性锰矿处理含Cu(NH3)42+废水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法改性锰矿 天然锰矿 ^cu(NH3)4^2+ 吸附
下载PDF
Cu(phen)_2^(2+)-H_2O_2-6-巯基嘌呤化学发光体系测定6-巯基嘌呤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英贵 沐小龙 +1 位作者 王伦 王圣庆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43-44,47,共3页
基于 6 -巯基嘌呤 (6 -MP)对Cu(phen) 2 +2 -H2 O2 体系化学发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建立了化学发光测定 6 -MP的新方法 .该方法线性范围为 2 .0× 10 - 7- 9.0× 10 - 6 g/mL ,检出限为6 .2× 10 - 8g/mL ,对 1.0× 1... 基于 6 -巯基嘌呤 (6 -MP)对Cu(phen) 2 +2 -H2 O2 体系化学发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建立了化学发光测定 6 -MP的新方法 .该方法线性范围为 2 .0× 10 - 7- 9.0× 10 - 6 g/mL ,检出限为6 .2× 10 - 8g/mL ,对 1.0× 10 - 6 g/mL 6 -MP7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2 .9% ,用于药物乐疾宁中 6 -MP的测定 ,回收率为 95 - 10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2 化学发光体系 6-巯基嘌呤 ^cu(phen)2^2+ 抗癌药物 乐疾宁 测定方法
下载PDF
Ru(bpy)_2PIP(Ⅳ)^(2+)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剑平 梅平 +1 位作者 陈芳 何治柯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6-430,共5页
研究了Ru(bpy)2PIP(Ⅳ)2+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基于DNA对(Ru(bpy)2PIP(Ⅳ)2+)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Ru(bpy)2PIP(Ⅳ)2+在358 nm处的共振光散射增强与DNA的浓度呈线性关... 研究了Ru(bpy)2PIP(Ⅳ)2+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基于DNA对(Ru(bpy)2PIP(Ⅳ)2+)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Ru(bpy)2PIP(Ⅳ)2+在358 nm处的共振光散射增强与DN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16~4.0 mg/L,检出限为10.5μg/L.应用于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py)2PIP(IV)^2+ 共振光散射 DNA
下载PDF
Ru(bpy)_3^(2+)固相电致化学发光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易长青 陈曦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4年第4期56-65,共10页
将可电化学再生的电致化学发光 (ECL)试剂固定于电极表面 ,由此获得ECL传感器 ,从而减少分析过程中试剂的消耗和简化实验装置。本文综述了联吡啶钌及其衍生物的固相ECL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并简要介绍了各种固定方法及其相关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研究进展 ECL 试剂 固定方法 综述 衍生物 再生 电致化学发光 ^RU(bpy)3^2+ 固相
下载PDF
Cu/ZrO_2/S_2O_8^(2-)/γ-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制备与催化选择还原NO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锡坤 王小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37-1742,共6页
以拟薄水铝石焙烧得到的γ-Al2O3为载体,分步浸渍负载(NH4)2S2O8、ZrOCl2和Cu(NO3)2,制成Cu/ZrO2/S2O28-/γ-Al2O3固体酸催化剂.考察了Cu/ZrO2/S2O82-/γ-Al2O3在富氧条件下对C3H6选择还原NO的催化性能,并借助SEM、XRD、Py-IR和TPR等表... 以拟薄水铝石焙烧得到的γ-Al2O3为载体,分步浸渍负载(NH4)2S2O8、ZrOCl2和Cu(NO3)2,制成Cu/ZrO2/S2O28-/γ-Al2O3固体酸催化剂.考察了Cu/ZrO2/S2O82-/γ-Al2O3在富氧条件下对C3H6选择还原NO的催化性能,并借助SEM、XRD、Py-IR和TPR等表征方法研究了它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性能的实验结果表明,Cu/ZrO2/S2O28-/γ-Al2O3在无水条件下能使NO的最大转化率达到82.9%,在有10%水蒸气存在条件下仍能使NO的最大转化率达到80.2%.表征测试的结果表明,S2O82-和ZrO2能够抑制γ-Al2O3颗粒之间的烧结及CuAl2O4尖晶石相的生成,同时促使催化剂表面新酸性中心(B酸)的形成及总酸量的增加,另外ZrO2还能提高Cu物种的还原性,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水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rO2/S2O8^2-/γ-Al2O3 固体酸 选择还原 NO
下载PDF
基于Ru(bpy)_3^(2+)印刷电极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研制
14
作者 林振宇 陈金花 +1 位作者 孙建军 陈国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96-1999,共4页
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了基于Ru(bpy)23+(钌联吡啶)的印刷电极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重现性好、对草酸盐的响应范围宽、检测限低等优点。详细研究了电极的制作方法以及发光试剂的固定化。在最优条件下,在p... 利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了基于Ru(bpy)23+(钌联吡啶)的印刷电极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重现性好、对草酸盐的响应范围宽、检测限低等优点。详细研究了电极的制作方法以及发光试剂的固定化。在最优条件下,在pH 6.0的0.2 mol.L-1磷酸盐缓冲液中,利用所研制的ECL传感器测定C2O24-,线性响应范围为3.0×10-7~1.0×0-5mol.L-1,检测限为1.2×10-7mol.L-1(S/N=3)。根据同样的原理也可以用来测定其他的成分,如氨基酸,TprA(三丙胺),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等物质。同时应该指出的是如果使用丝网印刷机器进行印刷的话,电极的重现性和稳定性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极(SPE) 电致化学发光 ^RU(bpy)3^2+ ^C2O4^2-
下载PDF
研讨化学核酸酶Cu(OP)2^+剪切DNA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李海平 姬进进 +4 位作者 江雪清 张博 陈希 王明召 蔡冠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0-404,共5页
扼要介绍了化学核酸酶Cu(OP)2+(OP:邻菲罗啉)剪切DNA的作用机制,对Cu(OP)2+对DNA的剪切位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cu(OP)2^+ DNA 化学核酸酶 机制 剪切位点
下载PDF
Ru(bpy)3^2+ -DNA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16
作者 黄剑平 梅平 +1 位作者 胡三清 何治柯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6-39,共4页
研究了Ru(bpy)32+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基于DNA对Ru(bpy)32+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建立了共振光散射法测定DNA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Ru(bpy)32+在373nm处的共振光散射增强与DNA的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 研究了Ru(bpy)32+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基于DNA对Ru(bpy)32+共振光散射的增强效应,建立了共振光散射法测定DNA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Ru(bpy)32+在373nm处的共振光散射增强与DNA的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4~3.2μg/mL,检出限为16ng/mL。应用于合成样品及实际样品中DNA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py)3^2+ 共振光散射 DNA
下载PDF
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猝灭Ru(bpy)_3^(2+)发光的研究
17
作者 段春迎 朱龙根 游效曾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715-720,共6页
本文以邻菲罗啉和二茂铁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新Schiff碱型二茂铁衍生物:(C_(10)H_6N_2)C=N—N=CR—Fe,(C_(10)H_6N_2)C=N—C_6H_4—N=CR—Fe,(C_(10)H_6N_2)C=N—C_6H_4—C_6H_4—N=CR—Fe,(R=H,CH_3,Fe为二茂铁基);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 本文以邻菲罗啉和二茂铁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新Schiff碱型二茂铁衍生物:(C_(10)H_6N_2)C=N—N=CR—Fe,(C_(10)H_6N_2)C=N—C_6H_4—N=CR—Fe,(C_(10)H_6N_2)C=N—C_6H_4—C_6H_4—N=CR—Fe,(R=H,CH_3,Fe为二茂铁基);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光谱表征.该类二茂铁衍生物能有效地猝灭Ru(bPY)_3^(2+)的发光,Stern-Volmer图呈线性关系,双分子猝灭过程速率常数k_q为10(?)dm^3/mol·s^(-1)数量级.猝灭过程按电子转移还原机理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猝灭 ^Ru(bpy)^2+3 发光
下载PDF
KCl对含有纳米银的[Ru(bpy)_3]^(2+)荧光性能影响
18
作者 王悦辉 周济 石士考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77-1380,共4页
通过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了KCl对含有纳米银的金属钌联吡啶配合物([Ru(bpy)3]2+)的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Cl与纳米银粒子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这种强的相互作用破坏了[Ru(bpy)3]2+与纳米银粒子间的链状网络结构,形成大... 通过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了KCl对含有纳米银的金属钌联吡啶配合物([Ru(bpy)3]2+)的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Cl与纳米银粒子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这种强的相互作用破坏了[Ru(bpy)3]2+与纳米银粒子间的链状网络结构,形成大颗粒和团聚体。同时,在吸收光谱的长波段处观察到明显的新的吸收带,随着KCl量的增加,新吸收带峰值逐渐红移并展宽。随着KCl量的增加,[Ru(bpy)3]2+荧光强度先猝灭而后逐渐增强,直至达到一个定值。文章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量传递等方面探讨了KCl对含有纳米银的[Ru(bpy)3]2+荧光性能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L 纳米银 ^[Ru(bpy)3]^2+ 荧光增强 荧光猝灭
下载PDF
[(η^5—C5Me5)WS3Cu3Br2(PPyPh2)2]四核簇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19
作者 徐庆锋 陈金香 +3 位作者 刘泉 纪顺俊 郎建平 沈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641-1644,共4页
以 [PPh4 ]2 [(η5-C5Me5) WS3(Cu Br) 3]2 和 diphenyl-2 -pyridylphosphine(PPy Ph2 )在乙腈中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 [(η5-C5Me5) WS3Cu3Br2 (PPy Ph2 ) 2 ],对该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IR、UV-Vis和 1 H NMR谱表征 ,并测定了晶体结构 .... 以 [PPh4 ]2 [(η5-C5Me5) WS3(Cu Br) 3]2 和 diphenyl-2 -pyridylphosphine(PPy Ph2 )在乙腈中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 [(η5-C5Me5) WS3Cu3Br2 (PPy Ph2 ) 2 ],对该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IR、UV-Vis和 1 H NMR谱表征 ,并测定了晶体结构 .该化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 :a=1 .5 45 9(7) nm,b=1 .62 0 (1 )nm,c=1 .0 1 80 (2 ) nm,α=94.1 8(3 )°,β=97.3 8(3 )°,γ=1 1 1 .81 (4 )°,V=2 .3 2 7(2 ) nm3,Z=2 ,Dc=1 .84g· cm- 3,F(0 0 0 ) =1 2 60 ,μ=5 7.77cm- 1 ,最终偏离因子 R=0 .0 2 9.此簇合物结构可视为由一个 [(η5-C5Me5) WS3]单元和 3个 Cu组成的开口立方烷 ,其中 2个 Cu是畸变四面体配位 ,第 3个 Cu是近似三角平面配位 .W— Cu(1 ) ,W— Cu(2 )和 W—Cu(3 )距离分别为 0 .2 70 41 (9) ,0 .2 73 2 7(8) ,0 .2 6785 (9)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η^5-C5Me5)WS3cu3Br2(PPyPh2)2] 四核簇合物 合成 钨簇合物 铜簇合物 硫簇合物 晶体结构
下载PDF
基于Ru(bpy)_3^(2+)ECL的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20
作者 王君 李芬 +1 位作者 韩鹤友 徐国财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3年第6期45-47,共3页
对Ru(bpy)32+ECL的机理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对基于Ru(bpy)32+ECL的酶传感器、免疫传感器和DNA探针的检测原理及应用作了综述。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电致化学发光 ^RU(bpy)3^2+ 原理 酶传感器 免疫传感器 DNA探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