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3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u Based AlGaN/GaN Schottky Barrier Diode
1
作者 李迪 贾利芳 +4 位作者 樊中朝 程哲 王晓东 杨富华 何志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192-194,共3页
Th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u and Ni/Al AlGaN/GaN Schottky barrier diodes on Si su bstrates are compared. The onset voltage of Cu Schottky diodes is about 0.4 V less than the Ni/Al contact. For the Cu/Ni Schott... Th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u and Ni/Al AlGaN/GaN Schottky barrier diodes on Si su bstrates are compared. The onset voltage of Cu Schottky diodes is about 0.4 V less than the Ni/Al contact. For the Cu/Ni Schottky contact, the leakage current is 4.7 × 10^-7 A/mm at -10 V. After annealing, the leakage current is decreased to 3.7 × 10^-7 A/mm for 400℃ or 4.6 × 10^-8 A/mm for 500℃, respectively. The electrical property is affected by the thickness ratio of Cu to Ni. The Cu/Ni for 80/20 nm shows a low onset voltage, while the Cu/Ni for 20/80 nm shows a low leakage current. Both breakdown voltages are above 720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AN NI The cu based AlGaN/GaN Schottky Barrier Diode cu
下载PDF
THERMODYNAMICS OF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IN β-Cu BASE ALLOYS
2
作者 T.Y.Hsu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1年第6期401-406,共6页
An approach for the thermodynamics of the thermoelastic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in β-Cu base alloys is suggested.Driving forces for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T_0 and M_s tempera- tures in Cu-Zn,Cu-Al and Cu-Zn-Al... An approach for the thermodynamics of the thermoelastic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in β-Cu base alloys is suggested.Driving forces for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T_0 and M_s tempera- tures in Cu-Zn,Cu-Al and Cu-Zn-Al alloys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calculated M_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nes.Ordering of the parent phase lowers M_s(T_0)in Cu-Zn and Cu-Zn-Al alloys,but raises M_s(T_0)in Cu-Al alloys.Two methods for the es- timation of the critical driving force for the thermoelastic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are also intro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u base alloy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THERMODYNAMICS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i and Ge Microalloying Additions and Plastic Deformation on Precipitation Processes in Al-Cu Based Alloys
3
作者 Maria Victoria Castro Riglos Alfredo Tolley 《Journal of Minerals and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and Engineering》 2018年第3期356-372,共17页
The combined effect of micro-alloying with Si and Ge and/or plastic deformation prior to ageing at 160°C on age hardening has been studied in an Al-2 at% Cu alloy. The results obtained indicate that the hardness ... The combined effect of micro-alloying with Si and Ge and/or plastic deformation prior to ageing at 160°C on age hardening has been studied in an Al-2 at% Cu alloy. The results obtained indicate that the hardness response is faster and the peak hardness is higher when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micro-alloying are applied together than performing each procedure individually. Different amounts of deformation, ranging from 0% to 30% have been utilized. An optimum deformation degree for the hardening response has been established around 8% for the Al-Cu-Si-Ge alloy. Characterization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shows that the peak hardness is due to a complex microstructure that contained θ" disc shaped precipitates, rod-shaped Si-Ge precipitates and θ' plates that were heterogeneously nucleated on the Si-Ge particles. Pre-deformation has been found to stimulate the growth of the θ' plates due to enhanced diffusion along dislocation cores. Increasing deformation reduces the influence of the Si-Ge precipitates on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leading to reduced peak hardness and faster over-age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 baseD ALLOYS Precipitation Microstructure HARDNES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下载PDF
络合剂对固相法Cu/ZnO/In_(2)O_(3)催化剂的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赵福真 郭孟 +2 位作者 白瑞洁 张煜华 李金林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433-438,共6页
为了促进催化剂中Cu物种的分散,在金属硝酸盐中分别加入草酸、甲酸和柠檬酸,采用固态研磨合成Cu/ZnO/In_(2)O_(3)催化剂.结果表明:草酸的加入对Cu的分散效果最好,在280℃,2 MPa,3.6 L·gcat^(-1)·h^(-1),V(H2)∶V(CO_(2))=3∶1... 为了促进催化剂中Cu物种的分散,在金属硝酸盐中分别加入草酸、甲酸和柠檬酸,采用固态研磨合成Cu/ZnO/In_(2)O_(3)催化剂.结果表明:草酸的加入对Cu的分散效果最好,在280℃,2 MPa,3.6 L·gcat^(-1)·h^(-1),V(H2)∶V(CO_(2))=3∶1时,甲醇收率最高,达到2.1 mmol·gcat^(-1)·h^(-1).但甲酸在高温下会分解为CO_(2)和H_(2),导致制备的CuO/ZnO/In_(2)O_(3)催化剂部分还原,随后此催化剂在H_(2)预处理后被过度还原,形成Cu_(3)In_(7)合金相,导致甲醇产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甲醇 cu基催化剂 氧化铟
下载PDF
零维金属卤化物(C_(24)H_(2)0P)CuI_(2)的发光性能及X射线成像
5
作者 曹思骏 王忆家 +4 位作者 安康 唐孝生 赖俊安 冯鹏 何鹏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8-578,共11页
闪烁体发光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医疗诊断、工业安全和无损检测领域,铜基(Cu(Ⅰ))金属卤化物作为新一代高性能闪烁体发光材料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简单的反溶剂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铜基闪烁体材料(C_(24)H_(2)0P)CuI_(2)(C_(24)H_(... 闪烁体发光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医疗诊断、工业安全和无损检测领域,铜基(Cu(Ⅰ))金属卤化物作为新一代高性能闪烁体发光材料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简单的反溶剂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铜基闪烁体材料(C_(24)H_(2)0P)CuI_(2)(C_(24)H_(20)P=四苯基膦)。(C_(24)H_(2)0P)CuI_(2)在414 nm蓝光激发下显示出黄色宽带发光,与典型硅基光敏传感器的最佳光谱响应范围一致,同时具有45.84%的高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PLQY)和148 nm的大斯托克斯位移。高PLQY和可忽略不计的自吸收使(C_(24)H_(2)0P)CuI_(2)在X射线激发下表现出极佳的闪烁性能,光产额为~21000 photons/MeV,检测限低至0.869μGy/s,远低于射线测试标准5.5μGy/s。此外,(C_(24)H_(2)0P)CuI_(2)表现出极佳的热稳定性,可耐415℃的高温。由于(C_(24)H_(2)0P)CuI_(2)优异的发光性能,可以通过将其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混合制备基于(C_(24)H_(2)0P)CuI_(2)的柔性薄膜用于X射线成像,在射线探测与成像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这项工作凸显了杂化铜基碘化物可作为非常理想的X射线闪烁体,具有无毒、成本低、光产率高和热稳定性良好的多重优点,为高性能X射线成像提供了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基金属卤化物 闪烁体 柔性薄膜 X射线成像
下载PDF
铜基漆酶模拟酶Cu-MP的制备及活性研究
6
作者 孙艺格 徐晨 +3 位作者 曹红 高云玲 李成 郑兰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328,共15页
天然漆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受天然漆酶活性中心和电子转移的启发,利用6-巯基嘌呤与铜离子的配位反应合成一种新型漆酶模拟酶(Cu-MP),并采用SEM-EDS、BET、FTIR、XRD、XPS对其性能进行表征并分析。结果表明:... 天然漆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受天然漆酶活性中心和电子转移的启发,利用6-巯基嘌呤与铜离子的配位反应合成一种新型漆酶模拟酶(Cu-MP),并采用SEM-EDS、BET、FTIR、XRD、XPS对其性能进行表征并分析。结果表明:Cu-MP呈珊瑚状多孔网状结构,可为催化反应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6-MP主要通过硫和碱基氮(N7)与铜离子配位合成Cu-MP。催化机理推测,模拟酶Cu-MP通过铜离子从底物获取电子后,按照S-C_(6)-C_(5)-N_(7)通道实现电子转移;与相同质量浓度下的天然漆酶相比,Cu-MP对底物的亲和力更佳,其最大反应速度v_(max)是天然漆酶的4.7倍;在25℃下储存7 d后,Cu-MP的酶活保留率达84.03%;经过9轮循环利用,酶活保留率在70%以上;甚至在高盐或有机溶液中,Cu-MP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催化活性。因此,Cu-MP可以取代天然漆酶,尤其在一些极端条件下,用于处理酚类等环境污染物,是一种具有发展和应用前景的环境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漆酶 铜基漆酶模拟酶 cu-MP 催化机理 酚类污染物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Cu/Ce_(0.8)Zr_(0.2)O_(2)催化剂催化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徐青文 柯举仓 +4 位作者 李蕊 李鹏 王凤霞 马清祥 赵天生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40,50,共9页
制备方法会影响催化剂中Cu物种种类、分散性及其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采用沉积沉淀法、氨蒸法、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以Ce_(0.8)Zr_(0.2)O_(2)固溶体为载体、Cu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5%的Cu/Ce_(0.8)Zr_(0.2)O_(2)催化剂。采用XRD... 制备方法会影响催化剂中Cu物种种类、分散性及其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采用沉积沉淀法、氨蒸法、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以Ce_(0.8)Zr_(0.2)O_(2)固溶体为载体、Cu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5%的Cu/Ce_(0.8)Zr_(0.2)O_(2)催化剂。采用XRD、N_(2)物理吸/脱附、N_(2)O滴定和SEM等对催化剂的物相组成、织构性质、Cu分散度和微观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评价了催化剂的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其他3种方法制备的Cu/Ce_(0.8)Zr_(0.2)O_(2)催化剂相比,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的Cu/Ce_(0.8)Zr_(0.2)O_(2)催化剂(Cu/Ce_(0.8)Zr_(0.2)O_(2)-DP)具有相对最大的比表面积(82.5 m^(2)/g)和Cu比表面积(206.0 m^(2)/g),以及相对最高的Cu分散度(30.5%)。在温度为250℃、常压、n(去离子水):n(甲醇)为1.3:1.0和液时空速为6 mL/(g·h)的条件下反应24 h,Cu/Ce_(0.8)Zr_(0.2)O_(2)-DP表现出相对最优的催化性能,其甲醇转化率为95.2%,产氢速率为286.8 mmol/(g·h),CO选择性为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水蒸气重整 cu基催化剂 制备方法 铈锆固溶体 cu分散度
下载PDF
钙钛矿氧化物LaCuO_(3)的电子结构调控及电催化析氧性能
8
作者 侯伟莉 张影 +2 位作者 尚吉花 孙宇峰 梁丹丹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26-5133,共8页
钙钛矿型氧化物因其具有相对较高的OER催化活性,成为了电解水阳极催化剂的热门材料之一。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aCuO_(3)钙钛矿型氧化物,通过Co、Ni元素掺杂提高电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 钙钛矿型氧化物因其具有相对较高的OER催化活性,成为了电解水阳极催化剂的热门材料之一。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aCuO_(3)钙钛矿型氧化物,通过Co、Ni元素掺杂提高电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谱(EDS)表征以及稳态极化(LSV)、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等电化学测试分析,发现LaCu_(0.8)Ni_(0.2)O_(3)在10 mA/cm^(2)时,过电位最低为285 mV,具有较好的OER催化活性。这是由于Ni元素的离子半径大于Cu元素的离子半径,增加了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位点,从而提高了其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基钙钛矿氧化物 元素掺杂 电子调控 电催化 氧析出反应
下载PDF
石墨烯改性Cu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鹏 万维财 +3 位作者 饶程杰 季思源 彭卓豪 秦运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共6页
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材料。介绍了石墨烯增强Cu基体复合材料,对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石墨烯的分散、增强机理、石墨烯与Cu基体之间的... 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材料。介绍了石墨烯增强Cu基体复合材料,对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石墨烯的分散、增强机理、石墨烯与Cu基体之间的界面反应进行了总结,并对石墨烯/Cu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铜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分散性 增强机理 界面反应
下载PDF
高强Cu/Al接头用的Zn基钎料及Cu表面镀层研究
10
作者 杜君莉 耿进锋 +2 位作者 黄俊兰 崔大田 马云瑞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3-58,共6页
铜铝接头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等行业。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铜铝接头易出现脆性断裂问题,严重影响其安全服役。进行了锌基钎料的成分设计,分析了钎料的各项性能,得到优化的钎料成分。对铜板表面进行化学镀镍磷层改性,采用感应钎焊和优化... 铜铝接头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等行业。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铜铝接头易出现脆性断裂问题,严重影响其安全服役。进行了锌基钎料的成分设计,分析了钎料的各项性能,得到优化的钎料成分。对铜板表面进行化学镀镍磷层改性,采用感应钎焊和优化的钎料进行了铜铝搭接钎焊试验。结果表明:在锌基钎料中提高Al含量,添加一定量Cu、Ag、稀土元素,可以提升钎料的润湿性能、强度和耐腐蚀性能。镍磷镀层显著提升了锌基钎料在铜板的润湿性能,改变了铜铝接头的界面反应,显著细化了焊缝晶粒。采用优化的锌基钎料和化学镀镍磷层工艺得到的铜铝接头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剪切强度达37 MPa,疲劳寿命达8500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铝接头 锌基钎料 感应钎焊 力学强度 润湿性能
下载PDF
Cu箔集流体飞秒激光深刻蚀织构化及其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王京博 曹利 +2 位作者 李松原 肖荣诗 黄婷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目的 使用飞秒激光在Cu箔表面深刻蚀织构化,制备微纳沟槽结构,提高锂离子电池Si电极循环稳定性。方法 系统研究激光能量密度、单位点有效脉冲数对厚度为9μm的Cu箔的表面形貌和微纳结构的影响规律,根据结果设计不同沟槽密度和沟槽深度... 目的 使用飞秒激光在Cu箔表面深刻蚀织构化,制备微纳沟槽结构,提高锂离子电池Si电极循环稳定性。方法 系统研究激光能量密度、单位点有效脉冲数对厚度为9μm的Cu箔的表面形貌和微纳结构的影响规律,根据结果设计不同沟槽密度和沟槽深度的Cu箔,并组装成Si电极锂离子半电池,通过循环测试及循环后电极形貌揭示其稳定性提升的内在机理。结果 最佳的激光能量密度为3.18 J/cm^(2),此时改变单位点有效脉冲数和扫描间距可有效控制刻蚀沟槽的密度和深度。Si电极的循环稳定性随着Cu箔表面沟槽密度和沟槽深度的增加而逐渐提升,当沟槽密度为75%、沟槽深度为6μm时,循环300圈后剩余的容量高达911 mA·h/g,保持率为89%,电极形貌相对最完整、稳定。结论 刻蚀表面纳米结构增加了电极层与集流体之间的黏结强度;微米沟槽结构进一步保护了电极层,缓解了体积膨胀效应。采用Cu箔集流体深刻蚀显著改善了Si电极的剥离和开裂现象,实现了其电化学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光飞秒激光 激光刻蚀 cu箔集流体 Si电极 循环稳定性
下载PDF
Cu/AC催化湿式氧化降解苯酚废水性能研究
12
作者 王宏宇 裴永丽 +2 位作者 张莹 喻泽华 栗俊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10-1818,共9页
以前驱体浸渍法制备铜基碳材料(Cu/AC)为催化剂,考察固定床反应器中不同操作条件对催化湿式氧化(CWAO)降解苯酚性能的影响。利用N_(2)-吸附脱附、XRD、XPS、热重技术,对反应前后Cu/AC结构进行表征,探究Cu/AC失活原因。结果表明,Cu/AC催... 以前驱体浸渍法制备铜基碳材料(Cu/AC)为催化剂,考察固定床反应器中不同操作条件对催化湿式氧化(CWAO)降解苯酚性能的影响。利用N_(2)-吸附脱附、XRD、XPS、热重技术,对反应前后Cu/AC结构进行表征,探究Cu/AC失活原因。结果表明,Cu/AC催化CWAO反应的最优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180℃,反应压力3.0 MPa,液时空速15 mL(g·h),气时空速4.5 L/(g·h),在反应5 h时苯酚、化学需氧量(COD)转化率分别达到97.0%、89.4%。Cu/AC催化剂失活的原因主要为Cu组分流失和表面沉积物的生成。反应过程中,Cu^(+)和Cu^(0)被氧化为更易流失的Cu^(2+),导致Cu组分流失,降低催化活性;此外,部分中间产物沉积在Cu/AC表面,造成催化剂孔道堵塞,暴露的活性位点减少,使得催化活性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废水 催化湿式氧化 cu/AC 操作条件 失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Cu基催化剂疏水改性研究进展
13
作者 何琴 李中付 +2 位作者 王群斐 张景岩 刘从华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综述Cu基催化剂研究现状和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反应机理,分析在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水对催化剂的影响,从催化剂组分、微观结构以及反应装置设计等方面阐述Cu基催化剂耐水热稳定性的改性技术,并指出优化制备工艺、调控反应工艺、开发疏... 综述Cu基催化剂研究现状和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反应机理,分析在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水对催化剂的影响,从催化剂组分、微观结构以及反应装置设计等方面阐述Cu基催化剂耐水热稳定性的改性技术,并指出优化制备工艺、调控反应工艺、开发疏水改性技术、开发新型反应器等是解决Cu基催化剂失活的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基催化剂 甲醇 二氧化碳加氢 疏水改性 水热稳定性
下载PDF
电催化还原CO_(2) Cu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14
作者 郭清霞 郭永乐 田俊英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83-88,共6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电催化CO_(2)还原反应(ECO_(2)RR)作为一种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燃料和化学品的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Cu作为一种ECO_(2)RR催化剂,能够高效催化CO_(2)电还原产生多种C+2产品,但是Cu催化剂在ECO_(2)RR中...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电催化CO_(2)还原反应(ECO_(2)RR)作为一种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燃料和化学品的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Cu作为一种ECO_(2)RR催化剂,能够高效催化CO_(2)电还原产生多种C+2产品,但是Cu催化剂在ECO_(2)RR中存在选择性差、稳定性差等问题。为了提高Cu催化剂的性能,通过杂原子修饰,缺陷构造,调控尺寸、形貌、晶面以及组成等策略对其进行了改性。对Cu基催化剂在ECO_(2)RR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Cu基催化剂尺寸和形貌调控以及组成调控(如铜氧化物、双金属铜基催化剂、非金属掺杂)的设计策略,并分析了这些策略对Cu基电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调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cu基电催化剂 电催化还原
下载PDF
Sc元素添加对双辊铸轧Al−Cu−Li−Mg−Zr基合金热处理的影响
15
作者 Rostislav KRÁLÍK Barbora KŘIVSKÁ +4 位作者 Lucia BAJTOŠOVÁ Mykhailo STOLBCHENKO Mirko SCHAPER Olexandr GRYDIN Miroslav CIESLAR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759-1773,共15页
提出制备含Sc的Al−Cu−Li−Mg−Zr基合金带材的工艺方案。即先采用双辊铸轧技术制备近净形状的3 mm厚带材,再对其进行均匀化/固溶处理。研究两种Al−Cu−Li−Mg−Zr基双辊铸轧合金,其中一种添加质量分数为0.17%的Sc,另一种未添加Sc。两种合金... 提出制备含Sc的Al−Cu−Li−Mg−Zr基合金带材的工艺方案。即先采用双辊铸轧技术制备近净形状的3 mm厚带材,再对其进行均匀化/固溶处理。研究两种Al−Cu−Li−Mg−Zr基双辊铸轧合金,其中一种添加质量分数为0.17%的Sc,另一种未添加Sc。两种合金均先在300℃下退火30 min,然后在450℃下退火30 min以及530℃下退火30 min,随后进行室温水淬。前两段退火后组织中生成了细小、弥散的Al_(3)Zr/Al_(3)(Sc,Zr)颗粒。最后的退火步骤起到了均匀化/固溶处理的作用。双辊铸轧材料的细小晶粒结构使含有主要合金元素的原始颗粒在较短的退火时间内溶解。缩短保温时间可以限制表面层中Li的耗尽和Al_(3)Zr/Al_(3)(Sc,Zr)弥散相的明显粗化。铸态含Sc材料已经具有明显细小的晶粒结构,而经均匀化/固溶处理后生成的Al_(3)(Sc,Zr)弥散相抑制了晶粒在高温下发生粗化。在后续180℃下时效处理后,形成了θʹ(Al_(2)Cu)、T1(Al_(2)CuLi)和S'(Al_(2)CuMg)强化相。在峰值时效状态下,屈服强度提高了200 MPa,这一数值与类似直接冷却铸造材料的相当,从而证实了所提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Al−cu−Li基合金 Sc合金化 双辊铸轧
下载PDF
医用可降解Zn-Sn-Cu合金的力学及腐蚀性能研究
16
作者 黄庆利 任伊宾 +1 位作者 马玉豪 武夏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4,共5页
可生物降解锌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速率,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纯锌的力学性能不足,如强度低、可塑性差,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在此,采用重力铸造制备了新的三元Zn-3Sn-x Cu(x=0,1,2,3wt%)合金,旨在通过... 可生物降解锌及其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速率,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纯锌的力学性能不足,如强度低、可塑性差,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在此,采用重力铸造制备了新的三元Zn-3Sn-x Cu(x=0,1,2,3wt%)合金,旨在通过与铜(Cu)的微合金化来获得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并提高力学性能。通过金相分析、拉伸试验、显微硬度测试以及电化学和浸泡试验,分析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Cu的加入,使得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体外降解试验表明:Zn-3Sn-x Cu(x=0,1,2,3wt%)合金的降解速率较Zn-3Sn合金有较幅的提升,满足可降解医用材料的标准,有望成为一种新型可降解医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n-cu锌基合金 力学性能 生物相容性 可降解
下载PDF
Cu基催化剂催化CO_(2)加氢研究进展
17
作者 黄艳 王贵文 +2 位作者 杨龙 徐冬 高腾飞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16-18,共3页
二氧化碳(CO_(2))的捕集与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中CO_(2)催化加氢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能将其转化为甲醇等高价值的化工产品。催化剂和反应器设计是CO_(2)催化加氢的关键,其中,Cu基催化剂是最为常用的催化剂。本文... 二氧化碳(CO_(2))的捕集与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中CO_(2)催化加氢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能将其转化为甲醇等高价值的化工产品。催化剂和反应器设计是CO_(2)催化加氢的关键,其中,Cu基催化剂是最为常用的催化剂。本文针对CO_(2)催化加氢现状,归纳了CO_(2)催化加氢的基本原理,重点从Cu基催化剂的结构特性与催化机制、催化反应器等综述了CO_(2)催化加氢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催化加氢 cu基催化剂 反应器
下载PDF
5-磷酸吡哆醛缩合罗丹明B席夫碱合成及对Cu^(2+)的识别研究
18
作者 汤宸 刘星宇 +2 位作者 黄志博 张俊 张宇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24-229,共6页
合成了吡哆醛-5-磷酸罗丹明B席夫碱.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法研究了该化合物对Cu^(2+)的识别能力:在丙酮-水(体积比1∶1)混合体系中,加入Cu^(2+)后,在526 nm处出现了一个新的吸收峰,并且随着Cu^(2+)的加入,吸收强度逐渐增强.在(0.25~10)&#... 合成了吡哆醛-5-磷酸罗丹明B席夫碱.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法研究了该化合物对Cu^(2+)的识别能力:在丙酮-水(体积比1∶1)混合体系中,加入Cu^(2+)后,在526 nm处出现了一个新的吸收峰,并且随着Cu^(2+)的加入,吸收强度逐渐增强.在(0.25~10)×10^(-6) mol/L的浓度范围内,检测结果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3),检测限为2.30×10^(-7)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哆醛-5-磷酸罗丹明B席夫碱 合成 cu^(2+)识别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Cu基正极材料的研究
19
作者 朱贤徐 李益波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24年第3期62-66,共5页
钠离子电池O3型NiFeMn(NFM111)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因具有优异的容量而被广泛研究,但材料的空气稳定性及成本问题也限制了其产业化的进程。本项工作中,通过引入廉价的Cu元素替代部分Ni元素,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实现了材料的高空气稳定性... 钠离子电池O3型NiFeMn(NFM111)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因具有优异的容量而被广泛研究,但材料的空气稳定性及成本问题也限制了其产业化的进程。本项工作中,通过引入廉价的Cu元素替代部分Ni元素,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实现了材料的高空气稳定性。材料的结构表征主要通过XRD、SEM来研究,材料的残碱数据主要通过化学分析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u基正极材料(Na_(0.98)Cu_(0.11) Ni_(0.22) Fe_(0.33) Mn_(0.34)O_(2),CNFM)具有极低的表面残碱(Na_(2)CO_(3):2579μg/g,NaOH:108μg/g)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0.1 C充放电克容量分别为135.29、127.24 mAh/g,首次效率高达94.05%,且在1 C的电流密度下容量高达118.84 mAh/g,循环50周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3.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cu基材料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
下载PDF
湿法制备Cu基Mn-Ce改性甲醇重整制氢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20
作者 蓝灵江 李宽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14-17,60,共5页
为了提升Cu基催化剂的高温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并研究过渡金属Mn及轻稀土金属Ce对Cu基甲醇重整催化剂的影响,本文采用新型湿法制备了Cu基Mn-Ce改性催化剂,并在气-固相固定床催化反应装置上评价了其甲醇重整制氢的性能。甲醇转化实验结果显... 为了提升Cu基催化剂的高温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并研究过渡金属Mn及轻稀土金属Ce对Cu基甲醇重整催化剂的影响,本文采用新型湿法制备了Cu基Mn-Ce改性催化剂,并在气-固相固定床催化反应装置上评价了其甲醇重整制氢的性能。甲醇转化实验结果显示,Cu基Mn-Ce改性催化剂的甲醇转化率达到98.77%,产出的(H2+CO)含量达到92.5%。高温碳化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未改性的催化剂,Mn-Ce改性催化剂的高温稳定性更强,使用寿命更长。高温碳化后,205℃下的甲醇转化率均在40%以上,未改性催化剂的转化率仅为20%左右。催化剂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反应温度与其制氢性能呈正相关,高温下催化剂有更优异的制氢表现。Mn、Ce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Cu基催化剂甲醇重整制氢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稀土 湿法 Mn-Ce改性 cu基催化剂 甲醇重整制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