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SiCN diffusion barrier layer for Cu interconnect in ULSI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继承 石之杰 郑旭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9年第3期611-615,共5页
SiCN thin films and Cu/SiCN/Si structures were fabricated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And some samples underwent the rapid thermal annealing(RTA) processing. The thin-film surface morphology, crystal structure and electr... SiCN thin films and Cu/SiCN/Si structures were fabricated by magnetron sputtering. And some samples underwent the rapid thermal annealing(RTA) processing. The thin-film surface morphology, crystal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 X-ray diffractometry(XR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transmission(FTIR) and four-point probe(FPP) analyses. The results reveal the formation of complex networks among the three elements, Si, C and N, and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t chemical bonds in the SiCN films, such as Si—C, Si—N, C—N and C=N. The as-deposited SiCN thin films are amorphous in the Cu/SiCN/Si structures and have good thermal stability, and the SiCN thin films are still able to prevent the diffusion reaction between Cu and Si interface after RTA processing at 600 ℃ for 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扩散反应 铜互连 制备 SiCN薄膜 阻隔层 X射线衍射 性能
下载PDF
Deposition of Cu seed layer film by supercritical fluid deposition for advanced interconnects
2
作者 赵斌 赵明涛 +1 位作者 张艳飞 杨俊和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6期435-439,共5页
The deposition of a Cu seed layer film is investigated by supercritical fluid deposition (SCFD) using H2 as a reducing agent for Bis(2,2,6,6-tetramethyl-3,5- heptanedionato) copper in supercritical CO2 (scCO2). ... The deposition of a Cu seed layer film is investigated by supercritical fluid deposition (SCFD) using H2 as a reducing agent for Bis(2,2,6,6-tetramethyl-3,5- heptanedionato) copper in supercritical CO2 (scCO2). The effects of deposition temperature, precursor, and H2 concentration are investigated to optimize Cu deposition. Continuous metallic Cu films are deposited on Ru substrates at 190 ℃ when a 0.002 mol/L Cu precursor is introduced with 0.75 mol/L H2. A Cu precursor concentration higher than 0.002 mol/L is found to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surface qualities of Cu films. For a H2 concentration above 0.56 mol/L, the root-mean-square (RMS) roughness of a Cu film decreases as the H2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Finally, a 20-nm thick Cu film with a smooth surface, which is required as a seed layer in advanced interconnects, is successfully deposited at a high H2 concentration (0.75 to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critical CO2 cu film seed layer cu interconnects
下载PDF
半导体封装Cu-Cu互连接头烧结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松 张昱 +3 位作者 曹萍 杨冠南 黄光汉 崔成强 《电子与封装》 2023年第3期97-102,共6页
使用不添加任何助焊剂的铜膏,获得了高烧结性能的Cu-Cu互连接头。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热重分析仪对粒径分别为(20±10)nm、(80±20)nm和(100±20)nm的纳米铜颗粒进行分析表征。选择粒径为(80±20)nm的纳... 使用不添加任何助焊剂的铜膏,获得了高烧结性能的Cu-Cu互连接头。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热重分析仪对粒径分别为(20±10)nm、(80±20)nm和(100±20)nm的纳米铜颗粒进行分析表征。选择粒径为(80±20)nm的纳米铜颗粒和松油醇混合配成纳米铜膏,用于互连接头的烧结性能研究。探究了不同的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升温速率和烧结压力对互连接头的剪切强度和失效面微观形貌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工艺参数。在升温速率为0.1℃/s、保温时间为30 min、烧结温度为260℃和无压条件下烧结,互连接头的剪切强度达到了5.0 MPa。在同样的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烧结温度为300℃、压力为5 MPa的条件下烧结,互连接头的剪切强度达到了33.3 MPa。Cu-Cu互连接头能够满足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互连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颗粒 微电子封装 cu-cu互连接头 低温烧结
下载PDF
非晶Ni-Al-N薄膜用作Cu互连阻挡层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剑辉 刘保亭 +5 位作者 李晓红 王宽冒 李曼 赵冬月 杨林 赵庆勋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6,共4页
以一种新的三元非晶化合物薄膜作为Cu互连的阻挡层,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构架了Cu(120 nm)/Ni-Al-N(10nm)/Si的异质结。利用四探针测试仪、X射线衍射仪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高真空退火样品的输运性质、微观结构与表面形貌。实... 以一种新的三元非晶化合物薄膜作为Cu互连的阻挡层,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构架了Cu(120 nm)/Ni-Al-N(10nm)/Si的异质结。利用四探针测试仪、X射线衍射仪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高真空退火样品的输运性质、微观结构与表面形貌。实验发现非晶Ni-Al-N薄膜经过650℃的高温处理仍能保持非晶态,各膜层之间没有明显的反应和互扩散存在,表明非晶Ni-Al-N具有良好的阻挡效果,可以用作Cu互连的阻挡层材料。另外,相对于Ni-Al扩散阻挡层材料,N的掺入填充了阻挡层的缺陷,降低了Cu膜粗糙度,使薄膜表面更加平整致密,起到了细化晶粒的作用。对Ni-Al-N阻挡层的失效机制的研究表明Ni-Al-N阻挡层的失效机制有别于传统的Cu-Si互扩散机制,Cu膜内应力导致其颗粒内聚形成大团簇,与阻挡层剥离会导致Cu/Ni-Al-N/Si结构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互连 Ni-Al-N 扩散阻挡层 失效机制
下载PDF
硅基集成电路中Cu互连阻挡层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剑辉 刘保亭 +4 位作者 赵冬月 杨林 李曼 刘卓佳 赵庆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8-63,72,共7页
随着集成电路向超大规模的发展,Cu互连技术已成为硅工艺领域的热点话题,其关键技术之一——扩散阻挡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结合课题组阻挡层的研究工作,介绍了当前Cu互连技术中难熔金属及其氮(碳、硅、氧)化物、多层膜、三元... 随着集成电路向超大规模的发展,Cu互连技术已成为硅工艺领域的热点话题,其关键技术之一——扩散阻挡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结合课题组阻挡层的研究工作,介绍了当前Cu互连技术中难熔金属及其氮(碳、硅、氧)化物、多层膜、三元化合物等各类扩散阻挡层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论述了阻挡层的厚度问题、阻挡层研究过程中的分析表征方法以及当前Cu互连的理论研究现状,归纳并分析了阻挡层的失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互连 扩散阻挡层 失效机制
下载PDF
集成电路Cu互连扩散阻挡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海波 周继承 李幼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11,15,共5页
简要介绍了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及其带来的相关问题和解决办法。综述了国内外对Cu互连扩散阻挡层的制备方法与工艺、阻挡层的选材、阻挡层薄膜的特性等最新研究的进展。评述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集成电路 cu互连 扩散挡层 阻挡性能
下载PDF
用于Cu互连阻挡层的非晶Ni-Al薄膜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霍骥川 刘保亭 +7 位作者 邢金柱 周阳 李晓红 李丽 张湘义 王凤青 王侠 彭英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05-2007,共3页
以非晶Ni-Al薄膜作为Cu互连的阻挡层材料,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构架了Cu/Ni-Al/Si的异质结。利用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四探针测试仪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高真空退火样品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与输运性质。实验发现非晶Ni-Al薄膜在高达75... 以非晶Ni-Al薄膜作为Cu互连的阻挡层材料,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构架了Cu/Ni-Al/Si的异质结。利用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四探针测试仪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高真空退火样品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与输运性质。实验发现非晶Ni-Al薄膜在高达750℃的退火温度仍能保持非晶结构,各膜层之间没有明显的反应和互扩散存在,表明了非晶Ni-Al薄膜具有良好的阻挡效果,可以用作Cu互连的阻挡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互连 Ni—Al 扩散阻挡层
下载PDF
用于Cu互连的Ta/Ti-Al集成薄膜的结构和阻挡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任国强 邢金柱 +4 位作者 李晓红 郭建新 代秀红 杨保柱 赵庆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2-464,共3页
应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001)Si衬底上制备了Cu(120nm)/Ta(5nm)/Ti-Al(5nm)/Si异质结,借助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和四探针测试仪(FPP)等方法研究了Ta(5nm)/Ti-Al(5nm)集成薄膜用作Cu和Si之间阻挡层的结构和性能。研究发现,Cu/... 应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001)Si衬底上制备了Cu(120nm)/Ta(5nm)/Ti-Al(5nm)/Si异质结,借助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和四探针测试仪(FPP)等方法研究了Ta(5nm)/Ti-Al(5nm)集成薄膜用作Cu和Si之间阻挡层的结构和性能。研究发现,Cu/Ta/Ti-Al/Si异质结即使经受850℃高温退火后,样品的XRD图中也没有出现杂峰,表明样品各层之间没有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相对于800℃退火的样品,850℃退火样品的表面均方根粗糙度急剧增大,同时方块电阻也增加了一个数量级,表明Ta(5nm)/Ti-Al(5nm)集成薄膜在850℃时,阻挡性能完全失效。由于Ta和Cu之间存在良好粘附性以及Ti-Al强的化学稳定性,Ta(5nm)/Ti-Al(5nm)集成薄膜在800℃以下具有良好的阻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互连 阻挡层 Ta/Ti-Al 射频磁控溅射
下载PDF
Cu互连线显微结构和应力的AFM及SNAM分析(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吉元 钟涛兴 +5 位作者 李志国 王晓东 夏洋 BALK L J LIU Xiao-xia ALTES A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59,共4页
在ULSI中采用Cu互连线代替Al以增加电子器件的传输速度和提高器件的可靠性。Cu的激活能约为 1 2eV ,而Al的激活能约为 0 7eV。Cu互连线寿命约为Al的 3~ 5倍。Cu大马士革互连线的制备工艺为 :在硅衬底上热氧化生成的SiO2 上开出凹槽 ,... 在ULSI中采用Cu互连线代替Al以增加电子器件的传输速度和提高器件的可靠性。Cu的激活能约为 1 2eV ,而Al的激活能约为 0 7eV。Cu互连线寿命约为Al的 3~ 5倍。Cu大马士革互连线的制备工艺为 :在硅衬底上热氧化生成的SiO2 上开出凹槽 ,在凹槽中先后沉积阻挡层Ta和晶种层Cu ,然后由电镀的Cu层将凹槽填满。最后采用化学机械抛光将凹槽外多余的Cu研磨掉。Cu互连线的尺寸为 :2 0 0 μm长 ,0 5 μm厚 ,宽度分别为 0 3 5、0 5、1至 3 μm不等。部分样品分别在 2 0 0℃ ,3 0 0℃和 45 0℃下经过 3 0min退火。利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和扫描近场声学显微镜 (SNAM) ,同时获得形貌像和声像 ,分析了Cu大马士革凹槽构造引起的机械应力和沉积引起的热应力对Cu互连线显微结构及可靠性的影响。SNAM是在Topometrix公司AFM基础上建造的实验装置 ,实验采用的机械振动频率在 60 0Hz~ 10 0kHz之间。分析测试结果如下 :1.AFM和SNAM可以实现对微米和亚微米特征尺寸的Cu互连线的局域应力分布和显微结构的原位分析。2 .采用AFM、TEM、XRD观察和测试了Cu互连线的晶体结构 ,分析了大马士革凹槽工艺对Cu晶粒尺寸及取向的影响。平坦的沉积态Cu膜的晶粒尺寸约为 10 0nm ;而由大马士革工艺制备的凹槽中的Cu互连线的晶粒尺寸约为 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互连线 显微结构 应力 AFM SNAM 铜互连线 扫描探针显微镜 扫描近场声学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下载PDF
超深亚微米集成电路中的互连问题——低k介质与Cu的互连集成技术 被引量:44
10
作者 王阳元 康晋锋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21-1134,共14页
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对互连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 ,互连集成技术在近期和远期发展中将面临一系列技术和物理限制的挑战 ,其中 Cu互连技术的发明是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领域中具有革命性的技术进展之一 ,也是互连集成技术的解决方案之... 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对互连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 ,互连集成技术在近期和远期发展中将面临一系列技术和物理限制的挑战 ,其中 Cu互连技术的发明是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领域中具有革命性的技术进展之一 ,也是互连集成技术的解决方案之一 .在对互连集成技术中面临的技术与物理挑战的特点和可能的解决途径概括性介绍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和评述了低 k介质和 Cu的互连集成技术及其所面临关键的技术问题 ,同时还对三维集成互连技术、RF互连技术和光互连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亚微米 集成电路 低K介质 互连集成技术 RF互连 光互连
下载PDF
Cu金属化系统双扩散阻挡层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冬 吉元 +4 位作者 钟涛兴 李志国 夏洋 刘丹敏 肖卫强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8年第3期179-182,共4页
采用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测试了SiON和Ta双层扩散阻挡层及Ta扩散阻挡层的阻挡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测量了沉积态有Ta阻挡层和无阻挡层Cu膜的晶体学取向结构;利用电子薄膜应力测试仪测量了具有双层阻挡层Cu膜的应力分布状况。测试... 采用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测试了SiON和Ta双层扩散阻挡层及Ta扩散阻挡层的阻挡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测量了沉积态有Ta阻挡层和无阻挡层Cu膜的晶体学取向结构;利用电子薄膜应力测试仪测量了具有双层阻挡层Cu膜的应力分布状况。测试结果表明,双阻挡层中Ta黏附层有效地将Cu附着于Si基片上,并对Cu具有一定的阻挡效果,而SiON层则有效地阻止了Cu向SiO2中的扩散。与Ta阻挡层相比,双阻挡层具有较好阻挡性能。有Ta阻挡层的Cu膜的{111}织构明显强于无阻挡层的Cu膜。离子注氮后,薄膜样品应力平均值为206MPa;而电镀Cu膜后,样品应力平均值为-661.7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互连 氮氧化硅 扩散阻挡层 二次离子质谱仪 X射线衍射仪
下载PDF
Sn-Cu-Ni系电子封装互连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帆 张亮 +3 位作者 刘志权 钟素娟 马佳 鲍丽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1-6,共6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Sn-Cu-Ni系无铅钎料的研究成果,着重阐述稀土元素Ce、Pr、Nd、Sm、Eu、La-Ce混合稀土以及金属Ge、Ag、Bi元素对Sn-Cu-Ni系无铅钎料的润湿性能、熔化特性、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Sn-Cu-Ni系无铅钎料的研究成果,着重阐述稀土元素Ce、Pr、Nd、Sm、Eu、La-Ce混合稀土以及金属Ge、Ag、Bi元素对Sn-Cu-Ni系无铅钎料的润湿性能、熔化特性、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钎料 稀土 综述 Sn-cu-Ni 电子封装 互连
下载PDF
Fe-21Cr合金Cu_(1.2)Mn_(1.8)O_4涂层的组织结构与高温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段晓波 吴朝玲 +2 位作者 房玉超 陈云贵 王绍荣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0-343,共4页
采用浆料涂覆加氧化的方法在Fe-21Cr合金上制备了Cu1.2Mn1.8O4尖晶石涂层。采用XRD、SEM、ED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尖晶石涂层试样在氧化过程中物相、形貌以及成分的变化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750℃空气中氧化800 h后尖晶石涂层试样... 采用浆料涂覆加氧化的方法在Fe-21Cr合金上制备了Cu1.2Mn1.8O4尖晶石涂层。采用XRD、SEM、ED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尖晶石涂层试样在氧化过程中物相、形貌以及成分的变化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750℃空气中氧化800 h后尖晶石涂层试样涂层底部氧化过程中有(Cr,Fe)2O3氧化层生成。(Cu,Mn)3O4尖晶石涂层不但能有效地阻碍基体中Cr的向外扩散,并且能显著降低长期氧化过程中ASR的增长速率。750℃空气中(Cu,Mn)3O4尖晶石涂层将Fe-21Cr合金ASR抛物线速率常数从8.28×10-2 mΩ2.cm4.h-1降至1.87×10-2 mΩ2.cm4.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C 金属连接板 涂层 (cu Mn)3O4
下载PDF
Cu/Sn-58Bi/Ni焊点液-固电迁移下Cu和Ni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明亮 冯晓飞 +1 位作者 赵建飞 张志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7-974,共8页
采用浸焊方法制备Cu/Sn-58Bi/Ni线性焊点,研究5×103 A/cm2、170℃条件下液-固电迁移对Cu/Sn-58Bi/Ni线性焊点Cu、Ni交互作用以及界面反应的影响。无论电流方向如何,在液-固电迁移过程中焊点均表现为"极性效应",即阳极界... 采用浸焊方法制备Cu/Sn-58Bi/Ni线性焊点,研究5×103 A/cm2、170℃条件下液-固电迁移对Cu/Sn-58Bi/Ni线性焊点Cu、Ni交互作用以及界面反应的影响。无论电流方向如何,在液-固电迁移过程中焊点均表现为"极性效应",即阳极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持续生长变厚,且一直厚于阴极界面的IMC。电迁移显著加快了Cu、Ni原子的交互作用。当电子由Ni流向Cu时,在化学势梯度和电子风力的耦合作用下,Ni原子扩散至阳极Cu侧参与界面反应生成(Cu,Ni)6Sn5类型IMC,同时一定量的Cu原子能够逆电子风扩散到Ni侧,参与界面反应生成(Cu,Ni)6Sn5类型IMC;当电子由Cu流向Ni时,大量的Cu原子扩散至Ni侧,并参与界面反应生成(Cu,Ni)6Sn5类型IMC,然而,Ni原子在逆电子风条件下无法扩散至Cu侧,从而使阴极Cu侧界面始终为Cu6Sn5类型IMC。此外,无论电流方向如何,焊点内都没有出现Bi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电迁移 交互作用 cu/Sn-58Bi/Ni焊点 界面反应 金属间化合物
下载PDF
通孔微结构对Cu/低-k应力诱生空洞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晓玲 侯通贤 +1 位作者 章晓文 姚若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5-139,共5页
基于Cu的随动强化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Cu/低-k通孔微结构中的应力情景进行模拟分析,探讨了因互连通孔和通孔阻挡层形成工艺的波动性,造成通孔高度、通孔沟槽深度和通孔底部阻挡层厚度的变化,以及这一变化对互连通孔和通孔底... 基于Cu的随动强化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Cu/低-k通孔微结构中的应力情景进行模拟分析,探讨了因互连通孔和通孔阻挡层形成工艺的波动性,造成通孔高度、通孔沟槽深度和通孔底部阻挡层厚度的变化,以及这一变化对互连通孔和通孔底部互连应力诱生空洞的影响.结果表明:Cu/低-k互连中的通孔微结构效应,是影响互连应力和形成应力诱生空洞的重要因素.大高宽比的通孔结构更易因通孔高度变化而发生应力诱生空洞;通孔沟槽可以有效提高互连应力迁移的可靠性,但需要控制其深度;通孔底部阻挡层厚度对互连应力诱生空洞性能具有矛盾性,需要折中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低-k互连 应力诱生空洞 工艺波动 通孔微结构
下载PDF
大马士革镶嵌结构对Cu膜微结构及应力的影响
16
作者 王晓冬 吉元 +3 位作者 李志国 夏洋 刘丹敏 肖卫强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92,共4页
通过TEM、SEM、XRD和EBSD,观察了Cu互连线和平坦Cu膜的微观结构。采用薄膜应力测试分布仪和二维面探测器XRD,测量了平坦Cu膜和Cu互连线的应力,计算了Cu薄膜热应力的理论值。凹槽侧壁成为互连线新的形核区域,并且在平行于侧壁的方向形成... 通过TEM、SEM、XRD和EBSD,观察了Cu互连线和平坦Cu膜的微观结构。采用薄膜应力测试分布仪和二维面探测器XRD,测量了平坦Cu膜和Cu互连线的应力,计算了Cu薄膜热应力的理论值。凹槽侧壁成为互连线新的形核区域,并且在平行于侧壁的方向形成较弱的(111)织构。与平坦膜相比,互连线晶粒尺寸明显变小(、111)织构较弱,且存在大量Σ3和Σ9晶界。平坦膜和互连线分别表现出压应力和张应力。降温过程产生的热应力为互连线的主要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互连线 大马士革镶嵌结构 凹槽 晶体学取向
下载PDF
非晶Nb-Ni薄膜用于Cu与Si之间阻挡层的性能和结构的研究
17
作者 张磊 冯招娣 +6 位作者 王世杰 贾艳丽 贾长江 闫其庚 李晓红 代秀红 刘保亭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2-856,共5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架构了Cu(50 nm)/Nb-Ni(50 nm)/Si异质结,利用四探针电阻测试仪、X射线衍射仪和原子力显微镜等研究了样品在不同温度下高真空退火后的结构及输运性质。结果表明:经退火处理后的样品的方块电阻均小于常温下样品的方块...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架构了Cu(50 nm)/Nb-Ni(50 nm)/Si异质结,利用四探针电阻测试仪、X射线衍射仪和原子力显微镜等研究了样品在不同温度下高真空退火后的结构及输运性质。结果表明:经退火处理后的样品的方块电阻均小于常温下样品的方块电阻;X射线衍射图谱中,各个退火温度下均没有Nb-Ni结晶峰和其它杂峰出现;在AFM图像中,随着退火温度的上升,样品表面的粗糙度逐渐增加,晶粒的尺寸也在逐渐增大,直到当退火温度达到750℃左右,样品表面布满了岛状晶粒进而导致阻挡层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挡层 铜互连 Nb-Ni薄膜
下载PDF
Cu互连应力迁移失效有限元分析
18
作者 刘静 刘彬 +2 位作者 汪家友 吴振宇 杨银堂 《微细加工技术》 2007年第6期52-56,共5页
为研究铜互连系统中各因素对残余应力及应力迁移失效的影响,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用ANSYS软件分析计算了Cu互连系统中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位置及层间介质材料的互连系统中的残余应力及应力梯度。残余应力在金属... 为研究铜互连系统中各因素对残余应力及应力迁移失效的影响,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用ANSYS软件分析计算了Cu互连系统中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位置及层间介质材料的互连系统中的残余应力及应力梯度。残余应力在金属线中通孔正下方M2互连顶端最小,在通孔内部达到极大值,应力梯度在Cu M2互连顶端通孔拐角底部位置达到极大值。双通孔结构相对单通孔结构应力分布更为均匀,应力梯度更小。结果表明,空洞最易形成位置由应力和应力梯度的大小共同决定,应力极大值随通孔直径和层间介质介电常数的减小而下降,随线宽和重叠区面积的减小而上升。应力梯度随通孔直径、层间介质介电常数和重叠区面积的减小而下降,随线宽减小而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互连 应力迁移 残余应力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铜柱长径比对CuCGA互连结构轴向临界压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智力 刘英杰 宋来瑞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3-106,共4页
借助有限元方法研究Cu CGA互连结构轴向压力载荷下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直径0.32 mm、长径比5~11.5范围的铜焊柱压曲失稳前会因性能薄弱的钎焊圆角局部区域存在超过钎料极限强度的拉伸应力而引发局部微裂纹;而长径比11.5~16.5范围的铜... 借助有限元方法研究Cu CGA互连结构轴向压力载荷下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直径0.32 mm、长径比5~11.5范围的铜焊柱压曲失稳前会因性能薄弱的钎焊圆角局部区域存在超过钎料极限强度的拉伸应力而引发局部微裂纹;而长径比11.5~16.5范围的铜焊柱则会首先发生屈曲失稳;在综合考虑钎焊圆角局部微裂纹失效和焊柱压曲失稳失效前提下,建立了铜柱长径比和阵列铜焊柱互连结构轴向压力载荷下临界应力的关系方程;轴向临界压应力在长径比5~11.5范围内几乎保持恒定,而在长径比11.5~16.5范围内轴向临界压应力随铜柱长径比λ0增加而降低,规律与描述大柔度杆的欧拉公式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柱长径比 铜柱栅阵列互连 压曲失稳 轴向临界压应力
下载PDF
第三代半导体互连材料与低温烧结纳米铜材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柯鑫 谢炳卿 +5 位作者 王忠 张敬国 王建伟 李占荣 贺会军 汪礼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共15页
半导体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和产业革新的核心,随着高频、高压、高温、高功率等工况的日趋严峻及“双碳”目标的需要,以新型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逐步进入工业应用。半导体产业的贯通以及市场规模的快速扩... 半导体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和产业革新的核心,随着高频、高压、高温、高功率等工况的日趋严峻及“双碳”目标的需要,以新型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逐步进入工业应用。半导体产业的贯通以及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导致摩尔定律正逐渐达到极限,先进封装互连将成为半导体行业关注的焦点。第三代半导体封装互连材料有高温焊料、瞬态液相键合材料、导电胶、低温烧结纳米Ag/Cu等几个发展方向,其中纳米Cu因其优异的导电导热性、低温烧结特性和良好的可加工性成为一种封装互连的新型方案,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近年来从材料研究向产业链终端应用贯通的趋势非常明显。本文首先介绍了半导体材料的发展概况并总结了第三代半导体封装互连材料类别;然后结合近期研究成果进一步围绕纳米Cu低温烧结在封装互连等电子领域中的应用进行重点阐述,主要包括纳米铜粉的粒度、形貌、表面处理和烧结工艺对纳米铜烧结体导电性能和剪切性能的影响;最后总结了目前纳米铜在应用转化中面临的困境和亟待解决的难点,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低温烧结纳米铜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 封装互连 低温烧结 纳米铜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