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RMINATION OF THE SURFACE BINDING ENERGY OF A Cu/Li ALLOY BY MEASUREMENTS OF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SPUTTERED ATOMS
1
作者 王纹泯 J.Roth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Z1期84-88,共5页
A copper based binary alloy containing 16.9 at % lithium has been bombarded with deuterium ions in energy range of 400 eV to 2 keV at the incidence angles of 70° and 80° away from the surface normal. The spu... A copper based binary alloy containing 16.9 at % lithium has been bombarded with deuterium ions in energy range of 400 eV to 2 keV at the incidence angles of 70° and 80° away from the surface normal. The sputtered flux was condensed on Al- strips arranged arround the target in a cylindrical cup. 1.5 MeV proton backscattering and nuclear reaction 7Li(p, α)4He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collected atoms of Cu and Li simultaneously. The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sputtered atoms has been shown to be different for two components and strongly anisotropic for the grazing incidence. According to direct knock-on sputtering model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angle for the maximum differential sputtering yield is dependent on the incidence angle α, the bombarding energy E, the energy transfer factor γ= 4M1M2/(M1+ M2)2 and the surface binding energy U. With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sputtered particles are diffracted by a planar barrier the surface binding energies of 2.3 eV for the Li component and 3.0 eV for the Cu component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fitting the measured angles of preferred ejection to the direct knock-on sputtering model, and the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a pair-binding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binding energy cu/li ALLOY Angular distribution Sputtered ATOMS
下载PDF
热暴露对Al-Cu-Li合金的组织及性能影响
2
作者 吴名冬 肖代红 +1 位作者 黄兰萍 刘文胜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CAS 2024年第1期81-88,共8页
Al-Cu-Li合金作为航空航天工业中一种前景广阔的结构材料,其热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T85态的Al-Cu-Li合金在一系列温度(100~300℃)下进行了500 h的暴露处理,并通过维氏硬度、电导率和拉伸测试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 Al-Cu-Li合金作为航空航天工业中一种前景广阔的结构材料,其热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T85态的Al-Cu-Li合金在一系列温度(100~300℃)下进行了500 h的暴露处理,并通过维氏硬度、电导率和拉伸测试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不同热暴露温度下的微观结构演变。结果表明,热暴温度低于150℃时,合金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这与T1(Al_(2)CuLi)相的直径和数密度不断增加相关。当热暴露温度介于150~200℃时,T1相逐渐被粗大的θ’-Al_(2)Cu和S-Al_(2)CuMg取代;同时,断续的晶界析出物(GBPs)和宽的无析出区(PFZs)利于沿晶断裂,使合金呈现出沿晶-穿晶混合断裂,导致硬度和强度的降低和延伸率的增加。热暴露温度高于250℃时,T1相全部溶解,形成了粗大的T2(Al_(6)Cu(Li, Mg)_(3))和C相,从而导致合金的强度下降,但延伸率和电导率却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合金 热暴露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Al-Cu-Li合金热变形特性与位错密度模型构建
3
作者 江余鹏 夏润泽 +2 位作者 杜瑞博 龚莉铭 王佳林 《铝加工》 CAS 2024年第2期32-37,共6页
通过等温压缩试验,研究热轧态Al-Cu-Li合金在温度为390~480℃、应变速率为0.01~1s^(-1)下的流变行为。基于热压缩流动应力数据构建了峰值应力Arrhenius本构模型,其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AARE)为4.612%。基于该模型数据,采用K-M模型以及Tay... 通过等温压缩试验,研究热轧态Al-Cu-Li合金在温度为390~480℃、应变速率为0.01~1s^(-1)下的流变行为。基于热压缩流动应力数据构建了峰值应力Arrhenius本构模型,其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AARE)为4.612%。基于该模型数据,采用K-M模型以及Taylor关系式建立了耦合温度、应变速率、峰值应力、峰值应变的位错密度模型。该模型AARE值为5.926%,具有较高精度,为准确描述Al-Cu-Li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位错密度演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合金 热变形 本构模型 位错密度模型
下载PDF
纳米TiC颗粒增强Al-Cu-Li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邱伟男 周东帅 +3 位作者 王健 百志好 张晨 徐旭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1-408,共8页
采用中间合金法制备TiC颗粒增强Al-Cu-Li基复合材料,通过GCr15钢球与复合材料在室温下干摩擦滑动磨损实验,研究不同含量TiC与载荷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iC颗粒细化了复合材料组织,同时也提高了热处理后复合材料... 采用中间合金法制备TiC颗粒增强Al-Cu-Li基复合材料,通过GCr15钢球与复合材料在室温下干摩擦滑动磨损实验,研究不同含量TiC与载荷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iC颗粒细化了复合材料组织,同时也提高了热处理后复合材料的硬度及耐磨损性能,在TiC含量为0.3%时,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损性能。通过观察磨损后表面形貌,低载荷下主要磨损类型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随着载荷的提高,氧化磨损和循环力引起的疲劳剥落成为了主要磨损类型。随着TiC颗粒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硬度,降低了动摩擦系数,黏着磨损得到了抑制,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性能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Al-cu-li基复合材料 TiC纳米颗粒 摩擦磨损性能 磨损机制
下载PDF
Al-Zn-Mg-Cu-Li合金均匀化与固溶热处理工艺优化
5
作者 许军军 袁欣 +2 位作者 明文全 伍翠兰 陈江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8-595,共8页
本文研究了Al-7-4Zn-1-5Mg-1-7Cu-1-1Li(wt-%)合金在不同均匀化和固溶处理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铝合金的铸态组织主要由α-Al基体、Li_(3)CuAl_(5)相和Mg_(32)(Al,Zn)_(49)相构成。为充分溶解第二相,提高过饱和固溶... 本文研究了Al-7-4Zn-1-5Mg-1-7Cu-1-1Li(wt-%)合金在不同均匀化和固溶处理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铝合金的铸态组织主要由α-Al基体、Li_(3)CuAl_(5)相和Mg_(32)(Al,Zn)_(49)相构成。为充分溶解第二相,提高过饱和固溶度,需要改善该含Li合金的热处理工艺。优化后的热处理工艺为510℃/24 h均匀化处理加510℃/1 h固溶处理。对比发现,使用优化后的热处理工艺可明显减少该合金中第二相颗粒的含量,且不发生过烧。相比传统均匀化和固溶热处理制度(460℃/24 h+475℃/1 h),采用新的均匀化和固溶工艺后,合金120℃时效峰值硬度提升了34-3 HV,提升幅度约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 li 均匀化处理 固溶处理 显微组织
下载PDF
预处理对喷射沉积Al-Cu-Li合金中Al_(3)Zr粒子析出及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成 张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65-373,共9页
本文为探究如何调控喷射沉积Al-Cu-Li合金中Al_(3)Zr粒子的析出以及其析出机制,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研究了预处理对喷射沉积Al-Cu-Li合金中Al_(3)Zr粒子的析出行为及其对再结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射沉积Al-Cu-L... 本文为探究如何调控喷射沉积Al-Cu-Li合金中Al_(3)Zr粒子的析出以及其析出机制,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研究了预处理对喷射沉积Al-Cu-Li合金中Al_(3)Zr粒子的析出行为及其对再结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射沉积Al-Cu-Li合金中Al_(3)Zr粒子存在分布不均匀,其粒子数量密度在Zr原子过饱和度高的晶内更高,在过饱和度低的晶界附近更低;晶界附近和晶内均存在局部无沉淀析出带,且晶界附近存在少量粒子线性团簇。在均匀化过程中Zr原子与位错攀移之间发生交互作用使得Al3Zr粒子析出。在均匀化前热变形预处理增加了基体中位错数量进而促进了Al_(3)Zr粒子析出,改善了粒子分布,抑制了局部无沉淀析出带。相比于(573 K/12 h)退火预处理和673 K下压缩10%预处理,673 K下压缩30%预处理试样中Al3Zr粒子密度更高,分布更均匀,尺寸更小。经过热压缩和固溶处理后,3种热压缩试样大角度晶界占比分别为30.3%、21.6%和17.3%。本研究将为喷射沉积Al-Cu-Li合金的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合金 喷射沉积 预处理 Al_(3)Zr粒子 再结晶
下载PDF
Li含量对高Cu铝锂合金均匀化处理的影响
7
作者 鲍新涵 赵公澍 +5 位作者 张博骏 王正安 李响 肖翔 郑子樵 李红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85-2400,共16页
通过金相显微分析(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能谱分析(EDS)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研究了不同Li含量对高Cu铝锂合金铸态组织和均匀化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高Cu铝锂合金的晶界和枝晶间有大量... 通过金相显微分析(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能谱分析(EDS)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研究了不同Li含量对高Cu铝锂合金铸态组织和均匀化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高Cu铝锂合金的晶界和枝晶间有大量非平衡结晶相存在,主要为富Mg和Ag的Al-Cu相、T_(B)(Al_(7)Cu_(4)Li)相和θ(Al_(2)Cu)相;Li含量对铸锭枝晶间距和第二相种类有明显的影响,当合金中Li含量较高时,枝晶间距较小,T_(B)(Al_(7)Cu_(4)Li)相的占比较大;当合金中Li含量较低时,枝晶间距较大,θ(Al_(2)Cu)相的占比较大。θ(Al_(2)Cu)相占比越大,均匀化处理需要的时间越长,低Li合金、中Li合金和高Li合金适宜的均匀化制度分别为(470℃,16 h)+(500℃,40 h)、(470℃,16 h)+(500℃,24 h)和(470℃,16 h)+(500℃,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铝锂合金 均匀化处理 li含量 第二相
下载PDF
Cu、Li质量比及微量Sc、Ti元素添加对铝锂合金均匀化工艺的影响
8
作者 马晓光 曾元松 +3 位作者 蔡彦岑 刘丹阳 韩宝帅 徐严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01-2415,共15页
采用熔铸法制备了不同Cu和Li含量,Cu、Li质量比及Sc、Ti元素添加的铝锂合金,通过金相组织观察、阳极覆膜金相观察、DSC测试、扫描电镜(SEM)观察、EDS元素分析等研究Cu、Li含量及Sc、Ti元素添加对铝锂合金均匀化优化工艺规律的影响。结... 采用熔铸法制备了不同Cu和Li含量,Cu、Li质量比及Sc、Ti元素添加的铝锂合金,通过金相组织观察、阳极覆膜金相观察、DSC测试、扫描电镜(SEM)观察、EDS元素分析等研究Cu、Li含量及Sc、Ti元素添加对铝锂合金均匀化优化工艺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中存在粗大Al_(2)Cu相,含Ag、Zr(Sc)的晶界Al-Cu相和晶界AlCuMnFe(Ti)难熔相三种成分粒子;铝锂合金中优选均匀化温度随着Cu含量的升高而提高,并随着Cu、Li质量比的升高而降低;Sc元素的添加有利于优选均匀化温度的降低;Sc、Ti元素的复合添加促进优选均匀化温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均匀化制度 culi质量比 Sc、Ti微合金化
下载PDF
Al-Cu-Li合金电子束填丝焊接头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9
作者 江恒 王少刚 张文 《焊接技术》 2023年第11期51-57,I0002,共8页
采用ER4043焊丝作为填充材料,对厚度为2 mm的Al-Cu-Li合金进行电子束填丝焊,分析测试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在电子束焊过程中,Al-Si焊丝的添加可明显改善焊缝成形和接头质量。微观分析显示,接头焊缝区沿熔合线分布细小的等轴晶,熔... 采用ER4043焊丝作为填充材料,对厚度为2 mm的Al-Cu-Li合金进行电子束填丝焊,分析测试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在电子束焊过程中,Al-Si焊丝的添加可明显改善焊缝成形和接头质量。微观分析显示,接头焊缝区沿熔合线分布细小的等轴晶,熔合区主要由α(Al)基体相及T_(1)(Al_(2)CuLi),θ′(Al_(2)Cu),T(AlLiSi),β′(Al_(3)Zr),δ′(Al_(3)Li)等强化相组成。焊接时添加电子束扫描可细化焊缝晶粒,有利于提高接头的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测试表明,与母材相比,接头熔合区的显微硬度有所降低;焊接时添加方形波电子束扫描,获得接头的抗拉强度为374.7 MPa,达到母材抗拉强度的74.7%。接头拉伸断口表面分布有许多尺寸较大的等轴韧窝,呈韧-脆混合型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合金 电子束焊 填充焊丝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Mg、Ag、Zn多元复合微合金化Al-(3.2~3.8)Cu-(1.0~1.4)Li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英文)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劲风 刘平礼 +2 位作者 陈永来 张绪虎 郑子樵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103-2112,共10页
为开发新型超高强铝锂合金,研究T8态时效处理的Mg、Ag、Zn复合微合金化Al-(3.2-3.8)Cu-(1.0-1.4)Li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Li含量较低(1.0%)时,通过增加Cu含量来提高铝锂合金强度的作用有限,而同时增加Cu和Li含量则... 为开发新型超高强铝锂合金,研究T8态时效处理的Mg、Ag、Zn复合微合金化Al-(3.2-3.8)Cu-(1.0-1.4)Li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Li含量较低(1.0%)时,通过增加Cu含量来提高铝锂合金强度的作用有限,而同时增加Cu和Li含量则有利于其强度的明显提高。铝锂合金的主要强化相为大量细小弥散的T1(Al2CuLi)相;同时,合金中还析出少量θ'(Al2Cu)相及δ(Al3Li)相,而且随时效过程的进行,其密度降低,甚至消失。Li含量较高时有利于δ'相及θ'相的形成,并可能导致形成少量S'(Al2CuMg)相。另外,采用非固溶Cu、Li原子的总摩尔分数及其比例分析Cu、Li含量变化对合金强化效果及显微组织的影响。为获得超高强度的铝锂合金,一方面需提高Cu、Li原子的总摩尔分数,另一方面也应维持其较高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析出相 cu/li摩尔比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Cu,Li含量对新型超高强铝锂合金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潘波 李睿 +3 位作者 李劲风 陈永来 张绪虎 郑子樵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7年第3期146-152,共7页
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和TEM分析测试手段,计算出铝锂合金Al-(3.6%~4.15%)Cu-(1.1%~1.4%)Li中非固溶Cu,Li原子摩尔分数总和及Cu/Li原子摩尔分数比,分析了强度和微观组织之间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合金中的主要时效强化相为大量T1相(Al2CuLi)... 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和TEM分析测试手段,计算出铝锂合金Al-(3.6%~4.15%)Cu-(1.1%~1.4%)Li中非固溶Cu,Li原子摩尔分数总和及Cu/Li原子摩尔分数比,分析了强度和微观组织之间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合金中的主要时效强化相为大量T1相(Al2CuLi)和少量θ′相(Al2Cu),Li含量较高的合金可能析出的极少量δ′相(Al3Li).在上述成分范围内,随Cu含量或Li含量增加,合金强度提高,且Li含量的增加幅度不同,对合金强度的提高幅度存在明显的差异.非固溶Cu,Li原子摩尔分数总和及其比例共同作用,通过影响析出相总量、类型及各析出相分数决定合金强度.要获得铝锂合金的超高强度,在提高Cu,Li原子摩尔分数总和的同时,还要提高其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时效强化相 强度 微观组织 cu/li原子摩尔分数比
下载PDF
Mg、Ag、Zn多元微合金化对新型Al-Cu-Li合金时效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8
12
作者 罗先甫 郑子樵 +4 位作者 钟继发 张海锋 钟警 李世晨 李劲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33-1842,共10页
通过常规拉伸性能测试、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少量Mg、Ag、Zn多元微合金化对一种新型Al-Cu-Li合金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6、T8时效态下,该合金的抗拉强度(σb)和屈服强度(σ0.2)均大于不含Mg、Ag、Z... 通过常规拉伸性能测试、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少量Mg、Ag、Zn多元微合金化对一种新型Al-Cu-Li合金微观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6、T8时效态下,该合金的抗拉强度(σb)和屈服强度(σ0.2)均大于不含Mg、Ag、Zn的另外3种合金的,而伸长率(δ)相差较小。其主要强化析出相为大量的T1相、部分θ′相和少量的S′相。在T6时效态下,Mg、Ag的同时存在大大促进T1相和S′相的析出,显著增加合金强度;Mg、Zn的同时添加也促进T1相和S′相的析出,使合金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Mg元素微合金化的强化效果最强,同时添加Ag和Zn或单独添加Ag或Zn均能增强其强化效果;无Mg存在条件下,添加Ag、Zn对合金的强化效果较小。在T8时效态下,时效前的预变形形成的大量位错成为T1相的形核点,使合金形成细小、密集和均匀弥散分布的T1相,削弱了Mg、Ag、Zn元素对合金时效析出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 AG ZN AL-cu-li合金 拉伸性能 微观组织
下载PDF
预变形对高强Al-Cu-Li-X铝锂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 被引量:28
13
作者 袁志山 陆政 +2 位作者 谢优华 戴圣龙 刘常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3-496,共4页
采用拉伸试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固溶淬火后预变形程度对新型高强Al-Cu-Li-X铝锂合金2A97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预变形量增加,135℃时效48h合金强度明显提高,塑性缓慢下降,变形量为4.7%合金的抗拉强... 采用拉伸试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固溶淬火后预变形程度对新型高强Al-Cu-Li-X铝锂合金2A97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预变形量增加,135℃时效48h合金强度明显提高,塑性缓慢下降,变形量为4.7%合金的抗拉强度为584MPa,延伸率为12.6%,淬火后的预变形量控制在4%-6%得到比较理想的强塑性匹配。预变形促进基体乃相析出,并使其显著细化和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热处理 铝锂合金 预变形 2A97 Al-cu-li-X
下载PDF
Al-Cu-Li-xMg合金时效初期微结构演变的Monte Carlo模拟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世晨 郑子樵 +3 位作者 刘祖耀 李剑 杨培勇 殷顺高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76-1383,共8页
采用基于Multi-States Ising Model的Monte Carlo算法,模拟研究了Al-Cu-Li-xMg合金时效初期微观结构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时效早期,在Al-1.2Cu-5.7Li合金中微结构的主要形态是Li原子团簇、Li-Cu原子对和空位团簇,且空位团簇的出现多出现... 采用基于Multi-States Ising Model的Monte Carlo算法,模拟研究了Al-Cu-Li-xMg合金时效初期微观结构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时效早期,在Al-1.2Cu-5.7Li合金中微结构的主要形态是Li原子团簇、Li-Cu原子对和空位团簇,且空位团簇的出现多出现在Li原子团簇附近,形成共生形态;而Al-1.2Cu-5.7Li-xMg合金中,出现明显的Cu-Clusters,而Li原子的偏聚过程则受到抑制,且空位团簇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多与Cu-Mg原子团簇形成共生形态;微量Mg的作用是通过Mg/Li原子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调整Li原子团簇的偏聚形态,导致大量被Li原子Clustering过程锁定的Cu原子和空位被置换出来,进而影响Li、Cu原子团簇的形态和空位的分布形态,并影响随后的析出相分布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合金 MONTE Carlo METHOD 时效初期
下载PDF
时效制度对新型Al-Cu-Li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程彬 郑子樵 +3 位作者 范春平 钟继发 韩烨 孙景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6-933,共8页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一种新型Al-Cu-Li合金在不同时效制度下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合金具有强度高、各向异性小、热稳定性好等特点;该合金在T6和T8状态下强化相均为T1相和θ′相,其中T1相起主要作用;时效前...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一种新型Al-Cu-Li合金在不同时效制度下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合金具有强度高、各向异性小、热稳定性好等特点;该合金在T6和T8状态下强化相均为T1相和θ′相,其中T1相起主要作用;时效前的预变形促进T1相析出,显著提高合金强度,变形量控制在5%左右时,合金具有最好的强塑性匹配,抗拉强度达623.6 MPa,伸长率为10.2%;固溶淬火后进行先低温后高温的双级时效制度并未提高合金强度,但稍微提高了合金塑性;合金在T6、T8状态下强度各向异性均保持在5%以下;该合金在不高于150℃热暴露时,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但高于150℃热暴露时,T1相粗化,热稳定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合金 强度 各向异性 热稳定性 微观组织
下载PDF
高强Al-Cu-Li-X铝锂合金2A97三级时效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袁志山 陆政 +2 位作者 谢优华 戴圣龙 刘常升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79-82,共4页
以新型高强A l-Cu-L i-X铝锂合金2A97为研究对象,通过拉伸试验研究两种三级时效工艺及其改型工艺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δ′相二次析出过程的三级时效和含有δ′相回溶过程的三级时效处理合金的强度和塑性达到T6峰值时效水平... 以新型高强A l-Cu-L i-X铝锂合金2A97为研究对象,通过拉伸试验研究两种三级时效工艺及其改型工艺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δ′相二次析出过程的三级时效和含有δ′相回溶过程的三级时效处理合金的强度和塑性达到T6峰值时效水平,三级时效改型工艺由于增加变形使前者合金的强度升高,塑性降低,使后者的强度显著提高。三级时效和单级时效合金的主要显微组织有δ′相、θ″/θ′相和T1相。三级时效改型工艺由于增加变形促进δ′相析出和δ′相回溶,同时变形促进T1相析出,从而改变了主要强化相δ′相和T1相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时效 铝锂合金 2A97 双级时效 回溶 RRA T6I6 Al-cu-li-X
下载PDF
微量Sc对Al-Cu-Li-Zr合金的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梁文杰 潘青林 +3 位作者 朱朝明 何运斌 刘元斐 尹志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0-553,共4页
研究了微量Sc对Al-Cu-Li-Zr合金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1%Sc(质量分数,下同)能消除铸态合金的枝晶组织,细化合金的晶粒。合金铸锭在随后的均匀化和热加工加热过程中,析出细小、弥散的次生Al3Sc质点,这种质点强烈地... 研究了微量Sc对Al-Cu-Li-Zr合金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1%Sc(质量分数,下同)能消除铸态合金的枝晶组织,细化合金的晶粒。合金铸锭在随后的均匀化和热加工加热过程中,析出细小、弥散的次生Al3Sc质点,这种质点强烈地钉扎合金中的位错和亚晶界,从而有效地抑制合金的再结晶,具有亚结构强化和直接析出强化作用。加入微量Sc后,Al-Cu-Li-Zr合金的强度大大提高,并且合金的塑性也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Sc的Al-cu-li-Zr合金 显微组织 AL3SC 拉伸性能
下载PDF
Al-Cu-Li-Mn-Zr-Ti合金在均匀化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英文)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红英 苏雄杰 +1 位作者 尹浩 黄德胜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9期2543-2550,共8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X)和差示扫描热分析法(DSC)研究Al Cu Li Mn Zr Ti合金在均匀化过程中的组织转变。结果表明,实验合金的铸态组织中存在严重的枝晶偏析,晶界处存在大量的共晶相,主要合金元素沿枝晶区域...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X)和差示扫描热分析法(DSC)研究Al Cu Li Mn Zr Ti合金在均匀化过程中的组织转变。结果表明,实验合金的铸态组织中存在严重的枝晶偏析,晶界处存在大量的共晶相,主要合金元素沿枝晶区域呈周期性分布。合金中的主要未溶相为Al2Cu相,过烧温度为520°C;均匀化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晶界处的第二相逐渐溶入基体中,晶界逐渐变得稀疏;合金的均匀化过程可以用一指数方程描述;实验合金适宜的均匀化制度为(510°C,18 h),这与采用均匀化动力学方程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Mn-Zr-Ti合金 均匀化 显微组织 动力学
下载PDF
一种新型Al-Cu-Li系合金的热压缩流变应力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红英 欧玲 +2 位作者 张建飞 陈军 郑子樵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50-754,共5页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高温等温压缩试验,研究了一种新型Al-Cu-Li系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01~10S、变形温度为3130~500℃条件下的流变应力特征,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变形速率的提高而增大;采用Z参数的双...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高温等温压缩试验,研究了一种新型Al-Cu-Li系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01~10S、变形温度为3130~500℃条件下的流变应力特征,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变形速率的提高而增大;采用Z参数的双曲正弦函数描述该合金高温变形的峰值流变应力,获得了峰值流变应力解析式,其热变形激活能为239.02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热压缩变形 流变应力 Z参数
下载PDF
基于Al-Cu-Li合金流变行为的动态再结晶动力学与形核机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胜利 沈健 +3 位作者 闫晓东 李锡武 孙宝庆 毛柏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5-374,共10页
对Al-Cu-Li合金进行温度300~500℃、应变速率0.001~10s^(-1)的等温热压缩,分析合金的流变行为:结合TEM和EBSD研究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合金流变曲线分为3个阶段:加工硬化阶段、过渡阶段和稳态变形阶段;变形温度越高,... 对Al-Cu-Li合金进行温度300~500℃、应变速率0.001~10s^(-1)的等温热压缩,分析合金的流变行为:结合TEM和EBSD研究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合金流变曲线分为3个阶段:加工硬化阶段、过渡阶段和稳态变形阶段;变形温度越高,流变应力达到动态平衡所需应变量越小。基于应变硬化率(θ)与流变应力(σ)之间的关系,确定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ε_c);不同热变形条件下的临界应变(ε_c)与峰值应变(ε_p)之比为0.30342~0.92828;临界应力(σ_c)与峰值应变(σ_p)之比为0.88492~0.99782。引入最大软化率应变(ε~*)和中间变量Z/A,建立ε_c和ε~*与Z/A的关系表达式。构建Al-Cu-Li合金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模型表明,温度越高或应变速率越低,越有利于促进动态再结晶分数的增加;显微组织分析结果与模型预测规律一致。Al-Cu-Li合金动态再结晶形核机制主要为晶界突出形核机制、亚晶合并长大机制以及粒子促进形核机制,随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晶内亚晶合并长大机制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合金 临界应变 动态再结晶模型 再结晶形核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