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u/Sn-58Bi-xCe/Cu钎焊接头基体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葛进国
杨莉
+2 位作者
宋兵兵
朱路
刘海祥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9-241,共3页
研究了Ce对Cu/Sn-58Bi/Cu钎焊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e颗粒的添加可有效细化钎料基体组织,当Ce添加量为0.5wt%时,组织最为细小弥散,具有较小的Sn-Bi两相片层间距;铺展系数随Ce含量的增加而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
研究了Ce对Cu/Sn-58Bi/Cu钎焊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e颗粒的添加可有效细化钎料基体组织,当Ce添加量为0.5wt%时,组织最为细小弥散,具有较小的Sn-Bi两相片层间距;铺展系数随Ce含量的增加而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n-58Bi-0.5Ce钎料表现出较好的铺展性能;Cu/Sn-58Bi-0.5Ce/Cu钎焊接头在获得最佳抗拉强度的同时,仍表现出较好韧性;Ce的最佳添加量为0.5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n-58bi-x
Ce/
cu
焊点
显微组织
铺展性能
拉伸性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u/Sn-58Bi/Ni焊点液-固电迁移下Cu和Ni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黄明亮
冯晓飞
+1 位作者
赵建飞
张志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7-974,共8页
采用浸焊方法制备Cu/Sn-58Bi/Ni线性焊点,研究5×103 A/cm2、170℃条件下液-固电迁移对Cu/Sn-58Bi/Ni线性焊点Cu、Ni交互作用以及界面反应的影响。无论电流方向如何,在液-固电迁移过程中焊点均表现为"极性效应",即阳极界...
采用浸焊方法制备Cu/Sn-58Bi/Ni线性焊点,研究5×103 A/cm2、170℃条件下液-固电迁移对Cu/Sn-58Bi/Ni线性焊点Cu、Ni交互作用以及界面反应的影响。无论电流方向如何,在液-固电迁移过程中焊点均表现为"极性效应",即阳极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持续生长变厚,且一直厚于阴极界面的IMC。电迁移显著加快了Cu、Ni原子的交互作用。当电子由Ni流向Cu时,在化学势梯度和电子风力的耦合作用下,Ni原子扩散至阳极Cu侧参与界面反应生成(Cu,Ni)6Sn5类型IMC,同时一定量的Cu原子能够逆电子风扩散到Ni侧,参与界面反应生成(Cu,Ni)6Sn5类型IMC;当电子由Cu流向Ni时,大量的Cu原子扩散至Ni侧,并参与界面反应生成(Cu,Ni)6Sn5类型IMC,然而,Ni原子在逆电子风条件下无法扩散至Cu侧,从而使阴极Cu侧界面始终为Cu6Sn5类型IMC。此外,无论电流方向如何,焊点内都没有出现Bi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电迁移
交互作用
cu
/sn-
58
Bi/Ni焊点
界面反应
金属间化合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u/Sn-58Bi-0.5Ce/Cu钎焊接头的热时效行为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仕远
杨莉
+1 位作者
朱路
宋兵兵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99,共4页
对比研究了不同时效温度下Sn-58Bi和Sn-58Bi-0.5Ce钎焊接头的组织、界面IMC形态、厚度及接头拉伸性能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Ce颗粒的添加细化了Sn-58Bi钎料的组织,抑制了Sn-58Bi钎料接头时效过程中组织的粗化、IMC形貌变化及厚度的增...
对比研究了不同时效温度下Sn-58Bi和Sn-58Bi-0.5Ce钎焊接头的组织、界面IMC形态、厚度及接头拉伸性能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Ce颗粒的添加细化了Sn-58Bi钎料的组织,抑制了Sn-58Bi钎料接头时效过程中组织的粗化、IMC形貌变化及厚度的增大。随时效温度的升高,Cu/Sn-58Bi-0.5Ce/Cu钎焊接头IMC形貌从扇贝状逐渐趋于平整,厚度逐渐增大,抗拉强度逐渐降低,拉伸断口由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sn-
58
Bi-0.5Ce/
cu
接头
时效温度
界面IMC
力学性能
断口
原文传递
紫铜感应钎焊接头组织及性能
4
作者
孟涛
戴军
+3 位作者
李栋梁
张尧成
杨莉
蒋立成
《电焊机》
2016年第10期31-33,共3页
以紫铜板材为对象,利用Sn-58Bi和Sn-0.7Cu钎料对紫铜进行感应钎焊实验,保温不同的时间,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接合强度测试仪等方法对钎焊接头进行组织分析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利用Sn-58Bi和Sn-0.7Cu钎料和感应钎焊技术可以实...
以紫铜板材为对象,利用Sn-58Bi和Sn-0.7Cu钎料对紫铜进行感应钎焊实验,保温不同的时间,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接合强度测试仪等方法对钎焊接头进行组织分析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利用Sn-58Bi和Sn-0.7Cu钎料和感应钎焊技术可以实现紫铜的连接。Sn-58Bi感应钎焊接头界面处均形成了一层薄而连续的金属间化合物Cu6Sn5。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焊缝中富Bi相逐渐减少。Sn-0.7Cu钎料接头的显微硬度在保温时间为10 s时最大。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逐渐增加,接头强度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钎焊
sn-
58
Bi钎料
sn-
0.7
cu
钎料
微观组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u/Sn-58Bi-xCe/Cu钎焊接头基体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葛进国
杨莉
宋兵兵
朱路
刘海祥
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9-241,共3页
基金
江苏省科技厅项目(BK20141228)
文摘
研究了Ce对Cu/Sn-58Bi/Cu钎焊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e颗粒的添加可有效细化钎料基体组织,当Ce添加量为0.5wt%时,组织最为细小弥散,具有较小的Sn-Bi两相片层间距;铺展系数随Ce含量的增加而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n-58Bi-0.5Ce钎料表现出较好的铺展性能;Cu/Sn-58Bi-0.5Ce/Cu钎焊接头在获得最佳抗拉强度的同时,仍表现出较好韧性;Ce的最佳添加量为0.5wt%。
关键词
cu/sn-58bi-x
Ce/
cu
焊点
显微组织
铺展性能
拉伸性能
Keywords
cu/sn-58bi-x
Ce/
cu
solder joint
microstructure
wettability
tensile properties
分类号
TG425.1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TG457.11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u/Sn-58Bi/Ni焊点液-固电迁移下Cu和Ni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黄明亮
冯晓飞
赵建飞
张志杰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7-97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5072
51171036)
文摘
采用浸焊方法制备Cu/Sn-58Bi/Ni线性焊点,研究5×103 A/cm2、170℃条件下液-固电迁移对Cu/Sn-58Bi/Ni线性焊点Cu、Ni交互作用以及界面反应的影响。无论电流方向如何,在液-固电迁移过程中焊点均表现为"极性效应",即阳极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持续生长变厚,且一直厚于阴极界面的IMC。电迁移显著加快了Cu、Ni原子的交互作用。当电子由Ni流向Cu时,在化学势梯度和电子风力的耦合作用下,Ni原子扩散至阳极Cu侧参与界面反应生成(Cu,Ni)6Sn5类型IMC,同时一定量的Cu原子能够逆电子风扩散到Ni侧,参与界面反应生成(Cu,Ni)6Sn5类型IMC;当电子由Cu流向Ni时,大量的Cu原子扩散至Ni侧,并参与界面反应生成(Cu,Ni)6Sn5类型IMC,然而,Ni原子在逆电子风条件下无法扩散至Cu侧,从而使阴极Cu侧界面始终为Cu6Sn5类型IMC。此外,无论电流方向如何,焊点内都没有出现Bi的聚集。
关键词
液-固电迁移
交互作用
cu
/sn-
58
Bi/Ni焊点
界面反应
金属间化合物
Keywords
liquid-solid electromigration
cross-solder interaction
cu
/sn-
58
Bi/Ni interconnect
interfacial reaction
intermetallic compound
分类号
TG425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TG44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u/Sn-58Bi-0.5Ce/Cu钎焊接头的热时效行为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仕远
杨莉
朱路
宋兵兵
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6-9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05040)
文摘
对比研究了不同时效温度下Sn-58Bi和Sn-58Bi-0.5Ce钎焊接头的组织、界面IMC形态、厚度及接头拉伸性能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Ce颗粒的添加细化了Sn-58Bi钎料的组织,抑制了Sn-58Bi钎料接头时效过程中组织的粗化、IMC形貌变化及厚度的增大。随时效温度的升高,Cu/Sn-58Bi-0.5Ce/Cu钎焊接头IMC形貌从扇贝状逐渐趋于平整,厚度逐渐增大,抗拉强度逐渐降低,拉伸断口由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
关键词
cu
/sn-
58
Bi-0.5Ce/
cu
接头
时效温度
界面IMC
力学性能
断口
Keywords
cu
/sn-
58
Bi-0. 5Ce/
cu
joints
aging temperature
interfacial IMC
mechanical properties
fracture
分类号
TG156.92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原文传递
题名
紫铜感应钎焊接头组织及性能
4
作者
孟涛
戴军
李栋梁
张尧成
杨莉
蒋立成
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出处
《电焊机》
2016年第10期31-33,共3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BK2014020827)
江苏省大型工程装备检测与控制重点建设实验室开放课题(JSKLEDC201507)
文摘
以紫铜板材为对象,利用Sn-58Bi和Sn-0.7Cu钎料对紫铜进行感应钎焊实验,保温不同的时间,采用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接合强度测试仪等方法对钎焊接头进行组织分析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利用Sn-58Bi和Sn-0.7Cu钎料和感应钎焊技术可以实现紫铜的连接。Sn-58Bi感应钎焊接头界面处均形成了一层薄而连续的金属间化合物Cu6Sn5。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焊缝中富Bi相逐渐减少。Sn-0.7Cu钎料接头的显微硬度在保温时间为10 s时最大。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逐渐增加,接头强度随之降低。
关键词
感应钎焊
sn-
58
Bi钎料
sn-
0.7
cu
钎料
微观组织
Keywords
induction soldering
sn-
58
Bi sohter
sn-
0.7
cu
solder
microstruclure
分类号
TG454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u/Sn-58Bi-xCe/Cu钎焊接头基体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葛进国
杨莉
宋兵兵
朱路
刘海祥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u/Sn-58Bi/Ni焊点液-固电迁移下Cu和Ni的交互作用
黄明亮
冯晓飞
赵建飞
张志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Cu/Sn-58Bi-0.5Ce/Cu钎焊接头的热时效行为
周仕远
杨莉
朱路
宋兵兵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原文传递
4
紫铜感应钎焊接头组织及性能
孟涛
戴军
李栋梁
张尧成
杨莉
蒋立成
《电焊机》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