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乙醇胺改性Cu/Zn/Al类水滑石衍生氧化物催化合成气制备低碳醇 被引量:2
1
作者 程淑艳 郝艳红 +1 位作者 寇佳伟 高阳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0-306,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Zn/Al类水滑石前驱体,并用配体三乙醇胺(TEA)对其进行改性。前驱体经焙烧后成功获得TEA改性的Cu/Zn/Al催化剂。借助XRD、FTIR、H2-TPR、CO-TPD及S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将其应用于合成气制备异丁醇的活性评价...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Zn/Al类水滑石前驱体,并用配体三乙醇胺(TEA)对其进行改性。前驱体经焙烧后成功获得TEA改性的Cu/Zn/Al催化剂。借助XRD、FTIR、H2-TPR、CO-TPD及S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将其应用于合成气制备异丁醇的活性评价反应中。结果表明,TEA的加入能够改变催化剂形貌,使催化剂表面呈松散絮状结构。TEA可使类水滑石前驱体的结构发生膨胀,其焙烧获得的催化剂中有明显的晶格扭曲和晶格缺陷。TEA对催化剂结构的改变有利于Cu/Zn/Al催化剂中CuO组分的氢还原和CO在催化剂表面的化学吸附,从而促进异丁醇的合成。当TEA的添加比例为nTEA/nZn=0.5时,TEA改性的Cu/Zn/Al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乙醇胺 cu/zn/al类水滑石 合成气 异丁醇
下载PDF
以类水滑石为前驱体的Cu/Zn/Al/(Zr)/(Y)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性能 被引量:34
2
作者 高鹏 李枫 +3 位作者 赵宁 王慧 魏伟 孙予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5-1163,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Cu:Zn:Al:Zr:Y原子比分别为2:1:1:0:0、2:1:0.8:0.2:0、2:1:0.8:0:0.2和2:1:0.8:0.1:0.1的Cu/Zn/Al/(Zr)/(Y)类水滑石化合物.将前驱体材料在空气中500°C焙烧后得到复合金属氧化物,并将其用于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Cu:Zn:Al:Zr:Y原子比分别为2:1:1:0:0、2:1:0.8:0.2:0、2:1:0.8:0:0.2和2:1:0.8:0.1:0.1的Cu/Zn/Al/(Zr)/(Y)类水滑石化合物.将前驱体材料在空气中500°C焙烧后得到复合金属氧化物,并将其用于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分析、N2吸附、氧化亚氮(N2O)反应吸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H2/CO2程序升温脱附(H2/CO2-TPD)技术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r和Y的引入使得催化剂BET比表面积大幅增加,金属铜的比表面积和分散度均按以下顺序依次增加:Cu/Zn/Al<Cu/Zn/Al/Zr<Cu/Zn/Al/Y<Cu/Zn/Al/Zr/Y,然而,强碱位数目占总碱位数目的比例的变化顺序为:Cu/Zn/Al<Cu/Zn/Al/Y<Cu/Zn/Al/Zr/Y<Cu/Zn/Al/Zr.活性评价结果揭示CO2转化率取决于金属铜的比表面积,甲醇选择性则随强碱位比例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因而,Zr和Y的引入有利于甲醇的合成,Cu/Zn/Al/Zr/Y催化剂上的甲醇收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前驱体 助剂 cu zn al催化剂 二氧化碳加氢 甲醇
下载PDF
Zn-Al类水滑石结构正电荷对内禀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丽芳 侯万国 +1 位作者 焦燕妮 刘春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9-462,共4页
采用电势滴定(potentiometrictitration,PT)法测定了Zn-Al类水滑石(HTlc)的零净电荷点(pHPZNC);利用电势滴定数据直接计算得到Zn-AlHTlc的内禀电离平衡常数(pKinta2)和质子吸附自由能(ΔG0ads,2);研究了结构电荷密度(σp)对pKinta2和ΔG... 采用电势滴定(potentiometrictitration,PT)法测定了Zn-Al类水滑石(HTlc)的零净电荷点(pHPZNC);利用电势滴定数据直接计算得到Zn-AlHTlc的内禀电离平衡常数(pKinta2)和质子吸附自由能(ΔG0ads,2);研究了结构电荷密度(σp)对pKinta2和ΔG0ads,2的影响.结果表明,随σp增加,pKinta2和ΔG0ads,2数值均降低,说明σp越大,带正电荷的HTlc与H+结合力越低,HTlc去质子能力越强,H+游离出HTlc表面的趋势越大.研究发现,HTlc的pKinta2与pHPZNC之间符合关系式:pKinta2=1.372pHPZNC-3.3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 结构电荷 内禀电离平衡常数 正电荷 zn al 电势滴定法 零净电荷点
下载PDF
Zn-Al类水滑石功能材料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浩 黄利宏 +2 位作者 周庆 牛飞兴 谢伟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6期270-271,273,共3页
Zn-Al类水滑石由于特殊的层状结构、离子可交换性、"记忆效应"以及焙烧后生成Zn O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等特点,在作为功能材料尤其是催化方面应用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此外,在Zn-Al层间插入无机阴离子或有机基团可制得吸附剂... Zn-Al类水滑石由于特殊的层状结构、离子可交换性、"记忆效应"以及焙烧后生成Zn O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等特点,在作为功能材料尤其是催化方面应用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此外,在Zn-Al层间插入无机阴离子或有机基团可制得吸附剂、遮光剂等应用型功能材料;同时,Zn-Al类水滑石材料层板上金属阳离子同晶取代亦可制备出催化效果优异的类水滑石系列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al滑石 吸附剂 遮光剂 催化剂
下载PDF
Cu–Co–Al类水滑石的制备及其电催化还原硝酸盐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亮 貟亚锋 +2 位作者 罗梦玉 彭婧婧 胡守波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8年第2期75-81,共7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不同摩尔比的Cu-Co-Al类水滑石化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类水滑石物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Co、Al摩尔比即n(Cu^(2+)):n(Co^(2+)):n(Al^(3+))=2:1:1、1:2:1、1:1:2和1:1:1时均能形成结构良好的...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不同摩尔比的Cu-Co-Al类水滑石化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类水滑石物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Co、Al摩尔比即n(Cu^(2+)):n(Co^(2+)):n(Al^(3+))=2:1:1、1:2:1、1:1:2和1:1:1时均能形成结构良好的水滑石类化合物。将所制备的材料制成涂膜电极,利用线性伏安扫描法研究其电催化还原硝酸盐的效果,结果表明n(Cu^(2+)):n(Co^(2+)):n(Al^(3+))=2:1:1时电催化还原硝酸盐效果最好,其还原峰电流与硝酸盐浓度及扫描速率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Cu-Co-Al类水滑石涂膜电极可以用于硝酸盐的电化学检测与去除工艺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o–al滑石 电催化还原 硝酸盐
下载PDF
Zn/Al类水滑石对气态碘单质的吸附
6
作者 胡杰珍 邓培昌 王海增 《广州化工》 CAS 2010年第6期64-66,72,共4页
用液相非稳态共沉淀法合成了Zn/Al类水滑石(Zn/Al-HTLcs)。Zn/Al-HTLcs能吸附气态碘单质,且被碘离子饱和的Zn/Al-HTLcs能快速吸附气态碘单质。吸附温度和Zn/Al-HTLcs中碘离子的含量明显影响碘单质的吸附速率与吸附量。通过X射线晶体粉... 用液相非稳态共沉淀法合成了Zn/Al类水滑石(Zn/Al-HTLcs)。Zn/Al-HTLcs能吸附气态碘单质,且被碘离子饱和的Zn/Al-HTLcs能快速吸附气态碘单质。吸附温度和Zn/Al-HTLcs中碘离子的含量明显影响碘单质的吸附速率与吸附量。通过X射线晶体粉末衍射(XRD)研究了Zn/Al-HTLcs和碘离子饱和Zn/Al-HTLcs吸附气态碘单质样品(In-+Zn/Al-HTLcs)的结构特征,证实吸附碘后,层板结构没有改变而层间距略有增大。In-+Zn/Al-HTLcs在高于碘单质沸点的温度下,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中碘的存在形态为碘多阴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单质 In- zn/al滑石 吸附
下载PDF
类水滑石为前驱物的Co-Cu-Al混合氧化物对NO_x和碳烟的同时催化去除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海蓉 王仲鹏 上官文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2-1036,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以不同摩尔比的Co、Cu、Al的水滑石作前驱物,对其进行焙烧制得Co-Cu-Al混合氧化物;通过程序升温反应(TPR)技术对其同时去除NOx和碳烟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XRD)测试显示,所制备的水滑石样品都表现了较好的晶形和... 采用共沉淀法以不同摩尔比的Co、Cu、Al的水滑石作前驱物,对其进行焙烧制得Co-Cu-Al混合氧化物;通过程序升温反应(TPR)技术对其同时去除NOx和碳烟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XRD)测试显示,所制备的水滑石样品都表现了较好的晶形和层状结构,部分焙烧产物中有一定量的尖晶石相氧化物存在.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焙烧产物都具有同时催化去除NOx和碳烟的活性,Co和Cu含量的变化对催化活性有影响,Co-Cu-Al存在一个最佳Co和Cu的含量配比;当Co∶Cu∶Al=3∶1∶1(摩尔比)时,其催化活性为最佳,起燃温度ti=238℃,所生成的N2的选择性SN2/C=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催化去除 氮氧化物 碳烟 Co—cual滑石
下载PDF
Zn/Al类水滑石磁性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Pb^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袁良霄 刘有才 +2 位作者 黄叶钿 赵迪 王晓波 《环境科技》 2020年第2期38-43,共6页
以油茶果壳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及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得了Zn/Al类水滑石磁性生物炭复合材料(LMB)。研究了LMB的添加量、吸附时间、pH值对Pb^2+吸附的影响及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LMB吸附Pb^2+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化学... 以油茶果壳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及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得了Zn/Al类水滑石磁性生物炭复合材料(LMB)。研究了LMB的添加量、吸附时间、pH值对Pb^2+吸附的影响及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LMB吸附Pb^2+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化学吸附为反应速率控制步骤。Elovich模型拟合结果表明LMB吸附Pb^2+存在慢化学反应吸附过程,是由反应速率和扩散因子决定的非均相扩散的吸附-脱吸过程。颗粒内扩散模型分段拟合说明吸附过程伴随着多线性且吸附过程中颗粒内扩散不是唯一的速率控制步骤。吸附等温线表明,LMB对Pb^2+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LMB对Pb^2+的单分子层最大吸附质量比为213.0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生物炭 zn/al滑石 吸附
下载PDF
Mg-Al类水滑石层板结构中Al/Mg比与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作银 周宏伟 +1 位作者 张敬畅 曹维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5-800,共6页
通过改变Mg和Al的数量构建不同Al/Mg比的类水滑石层板模型,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优化并计算各种Al/Mg比的水滑石结构,通过对键长、电荷、能量等分析,得出Al/Mg比对水滑石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在实际的水滑石层板结构中,当Al/Mg比... 通过改变Mg和Al的数量构建不同Al/Mg比的类水滑石层板模型,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优化并计算各种Al/Mg比的水滑石结构,通过对键长、电荷、能量等分析,得出Al/Mg比对水滑石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在实际的水滑石层板结构中,当Al/Mg比为1∶2和1∶3时,最适宜形成稳定水滑石相,且1∶3比1∶2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 密度泛函理论 量子化学 al/Mg比
下载PDF
有机-类水滑石对Cu(Ⅱ)和对甲酚复合污染的吸附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燕 臧运波 李龙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90-2296,共7页
以Cu(Ⅱ)、对甲酚为代表污染物,用实验室模拟法分别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根和十二烷基苯磺酸根插层类水滑石(有机-类水滑石纳米杂化物)在重金属-有机物混合污染体系中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1)十二烷基苯磺酸根插层类水滑石对对甲酚的吸附... 以Cu(Ⅱ)、对甲酚为代表污染物,用实验室模拟法分别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根和十二烷基苯磺酸根插层类水滑石(有机-类水滑石纳米杂化物)在重金属-有机物混合污染体系中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1)十二烷基苯磺酸根插层类水滑石对对甲酚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均大于十二烷基硫酸根插层类水滑石;(2)在有机-类水滑石/Cu(Ⅱ)/对甲酚体系中,溶液中共存的Cu(Ⅱ)会降低有机-类水滑石对对甲酚的吸附速率及减少吸附量;(3)有机-类水滑石对对甲酚的吸附量随体系pH的降低和电解质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滑石纳米杂化物 cu(Ⅱ) 对甲酚 吸附
下载PDF
CuZnAl-LDHs结构调控及其催化合成气制低碳醇研究
11
作者 王淑媛 赵东民 +2 位作者 尹玲玲 高志华 黄伟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共9页
为解决Cu基催化剂在合成气制取低碳醇过程中的Cu物种分散度较低等问题,分别采用4种插层方法(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焙烧复原法和返混沉淀法)对[Cu(EDTA)]^(2-)插层ZnAl类水滑石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调控。通过XRD、N_(2)物理吸/脱附、TEM... 为解决Cu基催化剂在合成气制取低碳醇过程中的Cu物种分散度较低等问题,分别采用4种插层方法(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焙烧复原法和返混沉淀法)对[Cu(EDTA)]^(2-)插层ZnAl类水滑石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调控。通过XRD、N_(2)物理吸/脱附、TEM、H_(2)-TPR和XPS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催化剂催化CO加氢制取低碳醇的性能。结果表明,改变插层方法可以有效调控催化剂的Cu分散度、Cu比表面积和氧空位相对含量等,进而影响其催化性能。采用焙烧复原法制备的催化剂Cu分散度最高,Cu比表面积最大,氧空位相对含量最多,且Cu物种与层板上的ZnO相互作用较强,其在反应条件为温度280℃、压力4.0 MPa、反应空速2000 h^(-1)和V(H_(2)):V(CO)=1:1时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总醇时空收率高达17468.7 mg/(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EDTA)]^(2-) 滑石 分散度 合成气 低碳醇
下载PDF
阳离子淀粉/Mg-Al类水滑石悬浮体系的粘度行为
12
作者 李燕 侯万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74-976,共3页
研究了阳离子淀粉(CS)/Mg—Al类水滑石(HTlc)悬浮体系的粘度行为。分别考察了pH值对CS水溶液粘度的影响,考察了Mg-Al—HTlc与CS固体质量比值(R)及体系pH值对CS/Mg—Al-HTlc悬浮体粘度的影响。结果发现,CS水溶液在pH值为3~4... 研究了阳离子淀粉(CS)/Mg—Al类水滑石(HTlc)悬浮体系的粘度行为。分别考察了pH值对CS水溶液粘度的影响,考察了Mg-Al—HTlc与CS固体质量比值(R)及体系pH值对CS/Mg—Al-HTlc悬浮体粘度的影响。结果发现,CS水溶液在pH值为3~4时的粘度最大,强酸强碱条件下粘度急剧降低;当pH值为8.68~8.80时,CS/Mg—Al-HTlc悬浮体的粘度随Mg—Al-HTlc的加入(R值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出现一极值。随着R值的增大,CS/Mg—Al-HTlc体系出现最大粘度值所对应的pH值也增大。低pH值时,R值小的CS/Mg—Al-HTlc体系粘度最大;高pH值时,尺值大的CS/Mg—Al-HTlc体系粘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淀粉 Mg—al滑石 流变性 粘度
下载PDF
Cu含量对以水滑石为前驱体的Cu/Co/Mn/Al催化剂高级醇合成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廖珮懿 张辰 +5 位作者 张丽君 杨彦章 钟良枢 郭晓亚 王慧 孙予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72-1680,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铜钴摩尔比(0,0.1,0.5,1.0,2.0)的Cu/Co/Mn/Al层状结构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在合成气制混合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采用N_2物理吸脱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铜钴摩尔比(0,0.1,0.5,1.0,2.0)的Cu/Co/Mn/Al层状结构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在合成气制混合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采用N_2物理吸脱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热重分析(TG)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适当的铜钴摩尔比可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提高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并能形成较规整的层状结构从而提供更均一分散的合成醇活性位,从而提高催化活性和醇选择性。当铜钴摩尔比为0.5时,得到最高的醇时空产率(STY)和醇质量选择性,分别为0.071 g?g^(-1)?h^(-1)和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醇合成 滑石前驱体 cu/Co/Mn/al催化剂 铜钻摩尔比 合成气转化
下载PDF
Improvement of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Cu−Li−Mg−Zn alloys through water-cooling centrifugal casting technique
14
作者 Qing-bo YANG Wen-jing SHI +4 位作者 Wen LIU Miao WANG Wen-bo WANG Li-na JIA Hu ZHA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3486-3503,共18页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s-cast Al−Cu−Li−Mg−Zn alloys fabricated by conventional gravity casting and centrifugal casting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rapid solidification were investigated.Experim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s-cast Al−Cu−Li−Mg−Zn alloys fabricated by conventional gravity casting and centrifugal casting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rapid solidification were investigated.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gravity casting technique,the water-cooling centrifugal casting technique significantly reduces porosity,refinesα(Al)grains and secondary phases,modifies the morphology of secondary phases,and mitigates both macro-and micro-segregation.These improvements arise from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the vigorous backflow,centrifugal field,vibration and rapid solidification.Porosity and coarse plate-like Al13Fe4/Al7Cu2Fe phase result in the fracture before the gravity-cast alloy reaches the yield point.The centrifugal-cast alloy,however,exhibits an ultra-high yield strength of 292.0 MPa and a moderate elongation of 6.1%.This high yield strength is attributed to solid solution strengthening(SSS)of 225.3 MPa,and grain boundary strengthening(GBS)of 35.7 MPa.Li contributes the most to SSS with a scaling factor of 7.9 MPa·wt.%^(-1).The elongation of the centrifugal-cast alloy can be effectively enhanced by reducing the porosity and segregation behavior,refining the microstructure and changing the morphology of secondary ph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Mg−zn alloy water-cooling centrifugal casting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segregation behavior
下载PDF
Co/Al类水滑石催化苯甲醛氧化制备苯甲酸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拓 李琳 《四川有色金属》 2008年第4期33-36,32,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几种水滑石和类水滑石,并将其用于催化苯甲醛双氧水氧化制备苯甲酸的反应。分别针对水滑石的类型以及催化苯甲醛氧化的工艺条件等进行了摸索。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二元金属组合的水滑石中,Co/Al类水滑石的催化氧化效...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几种水滑石和类水滑石,并将其用于催化苯甲醛双氧水氧化制备苯甲酸的反应。分别针对水滑石的类型以及催化苯甲醛氧化的工艺条件等进行了摸索。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二元金属组合的水滑石中,Co/Al类水滑石的催化氧化效果最好。对于Co/Al类水滑石而言,当Co/Al摩尔比为2:1时,在苯甲醛25 ml、30%H2O240ml、催化剂0.4g、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 h的条件下,苯甲酸的产率和选择性分别高达99.7%和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滑石 苯甲酸 氧化 苯甲醛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焙烧Zn-Mg-Al(NO3)水滑石对高氯油气田废水中硼的去除工艺
16
作者 王旭 《安徽化工》 CAS 2019年第3期54-58,61,共6页
油气田废水中硼含量较高,为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去除硼极有必要.采用对硼具有一定去除率的水滑石作为固体吸附剂,从十一种水滑石中选用一种三组分水滑石,在该水滑石中Zn-Mg-Al(NO3)配比为2.6∶0.4∶1条件下,水滑石去除油气田废水中硼的... 油气田废水中硼含量较高,为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去除硼极有必要.采用对硼具有一定去除率的水滑石作为固体吸附剂,从十一种水滑石中选用一种三组分水滑石,在该水滑石中Zn-Mg-Al(NO3)配比为2.6∶0.4∶1条件下,水滑石去除油气田废水中硼的去除率较高,达69.3%.该水滑石的最佳焙烧温度为500℃,其同溶液反应的最佳pH为5;反应的最佳时长为1h;水滑石最佳用量(水滑石含量单位g同反应溶液容量单位L之间的配比)为14.99g/L.该体系中,水滑石同溶液中硼的反应机理基于吸附、离子交换作用,这种作用达到平衡共需要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Mg/al滑石 油气田废 吸附 响应面
下载PDF
水滑石类阴离子黏土的合成及催化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7
作者 王岚 詹正坤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7-442,共6页
水滑石类阴离子黏土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作为催化材料应用广泛。本文就水滑石类阴离子黏土的合成现状进行了概述,对其各种不同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比较。给出了它作为碱催化剂、氧化还原催化剂以及催化剂载体的应用实例,共引用文献60篇。
关键词 滑石阴离子黏土 合成 催化应用 催化剂 Mg6al2(OH)16CO3·4H2O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Cu/Zn/Al催化剂超临界甲醇中木质素液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毛朋涛 李法社 +2 位作者 包桂蓉 王华 王峥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5期777-780,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类层柱Cu/Zn/Al水滑石,经焙烧制备Cu/Zn/Al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在超临界甲醇中木质素催化液化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0℃焙烧时水滑石分解较为完全,析出的ZnO和ZnAl2O4尖晶石相对析出的CuO纳米粒...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类层柱Cu/Zn/Al水滑石,经焙烧制备Cu/Zn/Al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在超临界甲醇中木质素催化液化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0℃焙烧时水滑石分解较为完全,析出的ZnO和ZnAl2O4尖晶石相对析出的CuO纳米粒子起到良好的隔离和稳定作用;在340℃、80 mg木质素、30 mg催化剂、4 mL甲醇反应3 h条件下进行重复性实验,500℃焙烧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zn al滑石 焙烧温度 复合氧化物 甲醇 催化液化
下载PDF
铜掺杂类水滑石木素解聚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文超 丁子栋 +1 位作者 王荣海 周景辉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2-96,共5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铜、镁、铝离子摩尔比的类水滑石;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热重分析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确定了可形成类水滑石结构的铜、镁、铝离子摩尔比范围及最佳摩尔比;并对铜引起的Jahn-Teller效应进行了一定...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铜、镁、铝离子摩尔比的类水滑石;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热重分析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确定了可形成类水滑石结构的铜、镁、铝离子摩尔比范围及最佳摩尔比;并对铜引起的Jahn-Teller效应进行了一定探索。结果表明,在460℃左右,铜、镁、铝离子摩尔比为3125时制备的水滑石结晶度最高,层状结构的有序性最好,且含有相对较大的铜引入量,满足木素解聚催化剂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素 滑石 催化剂 cu掺杂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类水滑石吸附F-条件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宝丽 许昶雯 +1 位作者 王国英 刘吉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2-86,共5页
研究了Mg/Al/Fe类水滑石(MLT)去除F-的最佳吸附条件,由Plackett-Burman实验选出影响F-去除率的主要因素,利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实验进行优化设计并得到回归模型。通过模型得出最佳吸附条件:焙烧温度542.22℃,MLT投加量17.11 g/L,反应... 研究了Mg/Al/Fe类水滑石(MLT)去除F-的最佳吸附条件,由Plackett-Burman实验选出影响F-去除率的主要因素,利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实验进行优化设计并得到回归模型。通过模型得出最佳吸附条件:焙烧温度542.22℃,MLT投加量17.11 g/L,反应时间235. 11 min,在此条件下进行实验,F-去除率为99.39%,与预测值仅相差0.14%,表明该模型的实用性。利用MLT处理实际地下水,可使处理后F-浓度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III类要求,说明类水滑石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且MLT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Fe滑石 吸附F^- 响应面法 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