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photoluminescence of MnS/ZnS core–shell quantum dots
1
作者 房岱峰 丁星 +3 位作者 代如成 赵智 王中平 张增明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486-490,共5页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photoluminescence(PL) from Mn S/Zn S core–shell quantum dots is investigated in a temperature range of 8 K–300 K. The orange emission from the ^4T1→^6A1transition of Mn^2+ions a...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photoluminescence(PL) from Mn S/Zn S core–shell quantum dots is investigated in a temperature range of 8 K–300 K. The orange emission from the ^4T1→^6A1transition of Mn^2+ions and the blue emission related to the trapped surface state are observed in the Mn S/Zn S core–shell quantum dots. 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orange emission is shifted toward a shorter wavelength while the blue emission is shifted towards the longer wavelength. Both the orange and blue emissions reduce their intensiti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but the blue emission is quenched faster.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luminescence intensities of the two emissions are well explained by the thermal quenching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 s/zn s quantum dots temperature PHOTOLUMINEsCENCE
下载PDF
组分对Cu-Zn-In-S/ZnS核壳量子点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华杰 刘洋 +2 位作者 单美玲 赵家龙 李海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126,共5页
利用热注射法通过调控Cu/Zn比例制备了不同组分的Cu-Zn-In-S/ZnS核壳量子点,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稳态和时间分辨光谱分析Cu/Zn比例对量子点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组分Cu-Zn-In-S/ZnS核壳量子点呈现闪锌矿结构且晶粒尺寸接... 利用热注射法通过调控Cu/Zn比例制备了不同组分的Cu-Zn-In-S/ZnS核壳量子点,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稳态和时间分辨光谱分析Cu/Zn比例对量子点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组分Cu-Zn-In-S/ZnS核壳量子点呈现闪锌矿结构且晶粒尺寸接近;随着Cu/Zn比例的减小,Cu-Zn-In-S/ZnS核壳量子点的带隙变宽,导致吸收光谱发生蓝移;当Cu/Zn比例从6/1减小到1/6时,量子点的发光峰位从640nm蓝移529nm.由于Zn2+替代Cu+能够减少Cu原子缺陷的形成,从而提高了量子点的荧光效率;当Cu/Zn=1/6时,样品中观测到Cu+离子发光和较长的荧光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cu-zn-In-s/zns 热注入法 荧光性质 组分
下载PDF
谷胱甘肽包覆Cu⁃In⁃Zn⁃S量子点的一锅法水相合成及细胞成像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立平 万永刚 +5 位作者 吴艳敏 王洁 许东滨 薛俭雷 段文博 刘道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1-367,共7页
以生物相容性的谷胱甘肽(GSH)为封端配体和稳定剂,采用一锅法在水相介质中直接合成了高荧光的Cu‑In‑Zn‑S(CIZS)量子点。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时间、pH值、前驱体配比等实验参数对合成结果的影响,并采用UV‑Vis、荧光光谱、透射电镜、粉末X射... 以生物相容性的谷胱甘肽(GSH)为封端配体和稳定剂,采用一锅法在水相介质中直接合成了高荧光的Cu‑In‑Zn‑S(CIZS)量子点。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时间、pH值、前驱体配比等实验参数对合成结果的影响,并采用UV‑Vis、荧光光谱、透射电镜、粉末X射线衍射和FT‑IR等技术对所得CIZS量子点的光学性质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GSH包覆的CIZS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致发光性能、较窄的尺寸分布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CIZS量子点成功用于MDA‑MB‑231细胞荧光成像,并发出明亮的红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相合成 cu‑in‑zn‑s量子点 谷胱甘肽包覆 光致发光
下载PDF
核壳型ZnS∶Cu/ZnS量子点的制备及发光性质 被引量:9
4
作者 田昕 曹立新 +2 位作者 柳伟 苏革 董博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36-741,共6页
本文采用水相合成方法制备了ZnS∶Cu量子点并进行了ZnS壳层修饰,研究了壳层厚度对ZnS∶Cu量子点光学性质的影响,采用TEM、XRD、PL、PLE和UV-Vis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ZnS∶Cu/ZnS量子点为立方闪锌矿,尺寸分布... 本文采用水相合成方法制备了ZnS∶Cu量子点并进行了ZnS壳层修饰,研究了壳层厚度对ZnS∶Cu量子点光学性质的影响,采用TEM、XRD、PL、PLE和UV-Vis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ZnS∶Cu/ZnS量子点为立方闪锌矿,尺寸分布均匀呈球形,分散性良好,经过壳层修饰平均粒径由2 nm增加到3.2 nm。随着ZnS壳与ZnS核量的比的增加,量子点的PLE激发峰位置和UV-Vis吸收谱线出现红移,也说明了量子点的尺寸增大,证明ZnS在ZnS∶Cu量子点的表面生长,形成了核壳结构的ZnS∶Cu/ZnS量子点。随着壳层增厚,量子点与铜离子发光中心相关的发射峰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壳核比ns/nc=2.5时,发光强度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znscu 核壳结构 发光
下载PDF
离子液体辅助微波法水相合成Cu-In-Zn-S/ZnS量子点及其在白光LED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婷 徐彦乔 +3 位作者 江伟辉 谢志翔 王连军 江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9-446,共8页
Cu-In-Zn-S(CIZS)量子点具有毒性低、发射谱覆盖范围广、Stokes位移大等特点,在照明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离子液体辅助微波法水相合成CIZS量子点,系统研究了反应时间、配体添加量和前驱体溶液pH对样品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以及... Cu-In-Zn-S(CIZS)量子点具有毒性低、发射谱覆盖范围广、Stokes位移大等特点,在照明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离子液体辅助微波法水相合成CIZS量子点,系统研究了反应时间、配体添加量和前驱体溶液pH对样品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以及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离子液体制备的样品相比,离子液体的引入提高了反应速率,可有效地将反应时间由180min缩短至30min;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量子点的粒径增大,其发射峰位由609.2nm红移至634.6nm。随着nGSH(谷胱甘肽)/n(CuInZn)的增大,量子点的粒径逐渐增大,导致其发射峰位由622.6 nm红移至631.6 nm,同时量子点的发光强度逐渐增强;当该比值为15时,量子点的荧光强度最高。此外,随着pH的增大,去质子化的–SH和–NH2与量子点的作用逐渐增强,有效地钝化了量子点的表面态,使其荧光强度逐渐上升,当pH为8.5时,样品的荧光性能最佳,同时量子点的平均水合粒径由99nm增大至241nm;量子点溶液的Zeta电位为–27.7~–41.1mV,说明量子点溶液具有优异的稳定性。通过ZnS表面修饰可有效提高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将CIZS/ZnS量子点与蓝光芯片结合,获得了显色指数为85.6、发光效率为34.8 lm/W的白光LED器件,为水相制备的多元量子点在白光LED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微波 水相合成 cu-In-zn-s 量子点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Cu-In-Zn-S量子点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6
作者 陈婷 任玉磊 +4 位作者 徐彦乔 江莞 江伟辉 张筱君 谢志翔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6-451,456,共7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Cu-In-Zn-S(CIZS)四元量子点,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仪(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分光光度计(PL)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和Cu/In摩尔比对CIZS量子点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以及荧光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傅里叶变...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Cu-In-Zn-S(CIZS)四元量子点,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仪(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分光光度计(PL)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和Cu/In摩尔比对CIZS量子点的物相组成、显微形貌以及荧光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CIZS量子点的表面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量子点颗粒在水溶液中呈类球型并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粒径大小为3~4 nm。合成的CIZS量子点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量子点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当反应温度为110℃时,量子点的荧光强度最高;然而,过高的反应温度造成了In2S3杂质相的形成,荧光强度随之降低。此外,随着Cu/In摩尔比的减小,CIZS量子点的发光峰位由675 nm蓝移至644 nm,同时量子点的荧光强度逐渐提高;当n(Cu)/n(In)=1∶7时,荧光强度达到最高值。同时,量子产率(QYs)达到最大值6.2%。基于CIZS量子点的LED成功实现发光,其中显色指数达81.2,发光效率为36.8 lm/W,表明了CIZS量子点在照明领域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水热法 铜铟锌硫 荧光性能
下载PDF
Mn掺杂Zn-In-S量子点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肖慧 刘洋 +3 位作者 华杰 袁曦 赵家龙 李海波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13-1117,共5页
制备了Mn掺杂Zn-In-S量子点并研究了Zn/In的量比和反应温度对其发光性质的影响。在Mn掺杂的Zn-In-S量子点的发光谱中观测到一个600 nm发光带。通过改变Zn/In的量比,掺杂量子点的吸收带隙可从3.76 e V(330 nm)调谐到2.82 e V(440 nm),但6... 制备了Mn掺杂Zn-In-S量子点并研究了Zn/In的量比和反应温度对其发光性质的影响。在Mn掺杂的Zn-In-S量子点的发光谱中观测到一个600 nm发光带。通过改变Zn/In的量比,掺杂量子点的吸收带隙可从3.76 e V(330 nm)调谐到2.82 e V(440 nm),但600 nm发光峰的波长只有略微移动。这些掺杂量子点的最长荧光寿命为2.14 ms。当反应温度从200℃增加到230℃时,掺杂量子点的发光强度增加并达到最大值;而继续升高温度至260℃时,发光强度迅速减弱。此外,测量了Mn掺杂Zn-In-S量子点的变温发光光谱。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发光峰位发生蓝移,发光强度明显下降。分析认为,Mn掺杂Zn-In-S量子点的600 nm发光来自于Mn2+离子的4T1和6A1之间的辐射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量子点 纳米晶 Mn∶zn-In-s 荧光寿命 变温光致发光
下载PDF
新型掺杂核壳型AgInS_2:Mn@ZnS QDs的合成及其性能
8
作者 吕鉴泉 丁然 +2 位作者 胡芹芹 叶韵斯 陈晓榆 《嘉应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59-64,共6页
本文采用Mn^2+掺杂和组装壳等技术,以变性牛血清白蛋白(d BSA)为稳定剂,探索水相合成新型掺杂-核壳结构Ag In S2:Mn@Zn S量子点的方法。工作中以产物的荧光和磷光强度为指标,通过考察Mn^2+和Zn的用量、反应的气氛、p H值、温度和... 本文采用Mn^2+掺杂和组装壳等技术,以变性牛血清白蛋白(d BSA)为稳定剂,探索水相合成新型掺杂-核壳结构Ag In S2:Mn@Zn S量子点的方法。工作中以产物的荧光和磷光强度为指标,通过考察Mn^2+和Zn的用量、反应的气氛、p H值、温度和时间来优化Ag In S2:Mn@Zn S量子点的合成条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等技术对量子点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量子点的直径为9^11nm,量子产率为43.2%。用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其光致发光性能,并应用于对胰蛋白酶的选择性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 In s2:Mn@zn s量子点 合成 荧光 磷光 胰蛋白酶
下载PDF
AgInS2和Ag—Zn—In—S量子点的制备及表征
9
作者 卜承飞 刘丽炜 +5 位作者 王玥 胡思怡 任玉 王倩 张家琪 冯悦姝 《纳米科技》 2014年第5期54-58,共5页
采用热注入法成功制备出三元AgInS2和四元Ag—Zn—In—S量子点,物性测试得到AgInS2量子点的发射峰为701nm,Ag—Zn—In—S量子点的发射峰593nm,即Ag-Zn-In—S量子点的发射峰相对于AgInS2量子点发生了蓝移,AgInS2和Ag—Zn—In—S量子... 采用热注入法成功制备出三元AgInS2和四元Ag—Zn—In—S量子点,物性测试得到AgInS2量子点的发射峰为701nm,Ag—Zn—In—S量子点的发射峰593nm,即Ag-Zn-In—S量子点的发射峰相对于AgInS2量子点发生了蓝移,AgInS2和Ag—Zn—In—S量子点都表现出了较长的荧光寿命,分别为169ns和162ns,结合生物组织光学窗口范围限制,相对Ag—Z—In—S,AgInS2量子点更适用于生物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Ins2 Ag—zn—In—s 量子点 纳米材料 荧光
下载PDF
Metal chalcogenide complex-mediated fabrication of Cu_2S film as counter electrode in quantum dot sensitized solar cells 被引量:6
10
作者 YU XueChao ZHU Jun +3 位作者 LIU Feng WEI JunFeng HU LinHua DAI SongYuan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977-981,共5页
Cu2S film onto FTO glass substrate was obtained to function as counter electrode for polysulfide redox reactions in CdS/CdSe co-sensitized solar cells by sintering after spraying a metal chalcogenide complex, N4H9Cu7S... Cu2S film onto FTO glass substrate was obtained to function as counter electrode for polysulfide redox reactions in CdS/CdSe co-sensitized solar cells by sintering after spraying a metal chalcogenide complex, N4H9Cu7S4 solution. Relative to Pt counter electrode, the Cu2S counter electrode provides greater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and lower charge transfer resistance. The pre- pared CuzS counter electrode represented nanoflower-like porous film which was composed of Cu2S nanosheets on FTO and had a higher surface area and lower sheet resistance than that of sulfided brass Cu2S counter electrode. An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3.62% was achieved using the metal chalcogenide complex-mediated fabricated Cu2S counter electrode for CdS/CdSe co-sensitized solar cells under 1 sun, AM 1.5 illu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chalcogenide complex cu2s counter electrode catalytic activity quantum dot sensitized solar cells
原文传递
CdSe量子点与Cu/Zn-SOD的相互作用研究
11
作者 杨冬芝 廉淑芹 +1 位作者 徐淑坤 汤道权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9-373,共5页
量子点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后表现出不同的光学性质,但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以Cu/Zn-超氧化歧化酶(Cu/Zn-SOD)为代表,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巯基乙酸修饰的CdSe量子点与金属蛋白(或酶)的相互作用。通过考察金属离子、不... 量子点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后表现出不同的光学性质,但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以Cu/Zn-超氧化歧化酶(Cu/Zn-SOD)为代表,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巯基乙酸修饰的CdSe量子点与金属蛋白(或酶)的相互作用。通过考察金属离子、不同稳定常数的金属络合物对量子点光学性质的影响,以及与CdSe量子点作用后,Cu/Zn-SOD活性变化,推测量子点与金属酶之间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E量子点 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 活性
原文传递
Cu掺杂Zn-In-S/Zn S核/壳量子点白光LED壳层厚度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晓琦 王聪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79-384,共6页
利用一锅非注射合成法制备了Cu掺杂Zn-In-S/Zn S核/壳量子点白光LED(WLED),研究了量子点壳层厚度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几组绿光和橙光量子点比例不同的量子点WLED,测量了它们的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色坐标、显色指数(CRI)、相关色... 利用一锅非注射合成法制备了Cu掺杂Zn-In-S/Zn S核/壳量子点白光LED(WLED),研究了量子点壳层厚度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几组绿光和橙光量子点比例不同的量子点WLED,测量了它们的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色坐标、显色指数(CRI)、相关色温(CCT)和流明效率(LE)等各项性能参数,发现厚壳Cu∶Zn-In-S/Zn S核/壳量子点WLED的流明效率和显色指数均高于薄壳量子点WLED,且随着壳层厚度的增加,量子点的稳定性增强,流明效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量子点 cu掺杂zn-In-s/zn s 白光LED 发光二极管
原文传递
ZnS量子点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牛血清白蛋白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纪圆圆 高华峰 +1 位作者 董玲玉 刘长霞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73,共5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水溶性ZnS量子点(QDs),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粉末衍射仪检测的结果显示其粒径在6-8 nm。荧光分析表明该量子点有良好的荧光稳定性。牛血清白蛋白(BSA)可以增强ZnS QDs的荧光强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ZnS QDs的荧光增强与BS... 通过水热法合成水溶性ZnS量子点(QDs),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粉末衍射仪检测的结果显示其粒径在6-8 nm。荧光分析表明该量子点有良好的荧光稳定性。牛血清白蛋白(BSA)可以增强ZnS QDs的荧光强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ZnS QDs的荧光增强与BSA的浓度呈正相关,通过不同浓度BSA影响ZnS QDs荧光强度的变化,实现BSA含量的检测。通过检测条件优化,蛋白浓度在0-160 mg/L条件下荧光强度与BSA浓度之间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45.7685x+351.70,相关系数R^2=0.9986,验证试验表明荧光光度法测定BSA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与准确度,对蛋白含量的快速检测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量子点(QDs) 荧光检测 牛血清白蛋白(BsA) 蛋白质含量
原文传递
氮硫掺杂石墨烯量子点荧光探针测定葡萄酒中铜离子的含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競瑶 何岗 +3 位作者 李欣 白文凤 金丽 张建坡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4,32,共5页
铜是哺乳动物所需营养中的微量元素,每天摄入1.5~2.0 mg铜是必不可少的.但过量的摄入铜对人体会产生毒性,而且测定血清和尿液中的铜水平对于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立铜的定量分析方法尤为重要.基于Cu^(2+)对氮硫掺杂石... 铜是哺乳动物所需营养中的微量元素,每天摄入1.5~2.0 mg铜是必不可少的.但过量的摄入铜对人体会产生毒性,而且测定血清和尿液中的铜水平对于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立铜的定量分析方法尤为重要.基于Cu^(2+)对氮硫掺杂石墨烯量子点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高灵敏检测Cu^(2+)的方法,结果表明检测范围具有可调性,最低检出限为2.708 nmol·L^(-1).并通过变温实验和热力学计算探究了其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PLUs%) 氮硫掺杂石墨烯量子点 荧光猝灭 定量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