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含量及摩擦组元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于潇 郭志猛 +3 位作者 杨剑 裴广林 赵翔 彭坤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7,共5页
以电解Cu粉、还原Fe粉、石墨等为主要原料,采用粉末冶金加压烧结工艺制备了Cu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研究了Fe含量及SiO2、Al2O3、SiC等摩擦组元对烧结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主要影响摩擦材料的力学性... 以电解Cu粉、还原Fe粉、石墨等为主要原料,采用粉末冶金加压烧结工艺制备了Cu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研究了Fe含量及SiO2、Al2O3、SiC等摩擦组元对烧结合金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主要影响摩擦材料的力学性能,随Fe含量的增加,摩擦材料的硬度、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显著提高,Fe含量为15%(质量分数,下同)时具有高摩擦系数、较低磨损量和稳定的摩擦过程;添加摩擦组元SiC后的材料强度最高、摩擦系数最大、磨损量最小,但增加了对偶材料的磨损,加SiO2后材料摩擦系数最小、磨损量最大,Al2O3所起作用介于二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摩擦材料 Fe含量 摩擦组元 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
下载PDF
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调速制动摩擦系数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延忠 魏彬 +2 位作者 宁克焱 韩明 沈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为得到速度和压力边界条件在摩擦元件接合过程中对摩擦特性的影响机制,设计一种变速滑摩的方法,针对径向槽、双圆弧槽和螺旋槽3种沟槽形式,通过不同工况摩滑过程和闭锁过程的摩擦系数试验数据分析,获得了摩擦系数随滑摩速度及压力载荷... 为得到速度和压力边界条件在摩擦元件接合过程中对摩擦特性的影响机制,设计一种变速滑摩的方法,针对径向槽、双圆弧槽和螺旋槽3种沟槽形式,通过不同工况摩滑过程和闭锁过程的摩擦系数试验数据分析,获得了摩擦系数随滑摩速度及压力载荷变化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变速滑摩试验可以很好地体现摩擦元件制动过程中的流体动力效应、边界摩擦效应和粘附闭锁效应;沟槽形式一定程度上影响摩擦系数随速度的变化趋势,静摩擦系数随载荷的增大而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在不同载荷条件下,摩擦系数对速度边界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变速过程静动比分析结果表明,Cu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适合在重载条件下工作,而且双圆弧沟槽摩擦元件的接合平顺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机理 沟槽 cu粉末冶金 边界条件 调速滑摩
下载PDF
Cu基粉末冶金摩擦元件接触压力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延忠 郭超 +1 位作者 宁克焱 韩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为准确获得摩擦副接触压力在Cu基粉末冶金摩擦片接合过程中的动态分布情况,简化离合器结构,建立Cu基粉末冶金摩擦结构压力仿真分析3-D有限元模型,获得摩擦元件接触压力分布结果,并分析造成径向和周向压力不均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验证压... 为准确获得摩擦副接触压力在Cu基粉末冶金摩擦片接合过程中的动态分布情况,简化离合器结构,建立Cu基粉末冶金摩擦结构压力仿真分析3-D有限元模型,获得摩擦元件接触压力分布结果,并分析造成径向和周向压力不均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验证压力仿真的准确性,并确定摩擦元件滑摩状态下的接触压力动态变化,设计并实现了通过应变测量间接反推获得摩擦元件接触压力的动态测试试验.进行各个测量点的标定并绘制标定曲线,完成应变值的采集.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摩擦副的径向和周向均存在接触压力分布不均的现象;径向压力分布关系主要受加载结构影响;周向分布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弹性模量、沟槽结构和表面不平度等;摩擦副滑动过程中接触表面动态压力分析表明,接触压力动态测量曲线有明显的周期波动,随着外载荷的增加,接触压力总是趋向于更加均匀的分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压力 cu粉末冶金 摩擦 动态压力测量 离合器
下载PDF
粉末冶金法制备CNT和SiC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军 刘崇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1-139,共9页
以7055Al为基体,通过粉末冶金法分别制备碳化硅(SiC)颗粒、碳纳米管(CNT)以及SiC和CNT混杂增强7055Al复合材料,并对三种复合材料的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载荷提高,复合材料磨损失重增加,摩擦因数略有降低。在0.5 MP... 以7055Al为基体,通过粉末冶金法分别制备碳化硅(SiC)颗粒、碳纳米管(CNT)以及SiC和CNT混杂增强7055Al复合材料,并对三种复合材料的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载荷提高,复合材料磨损失重增加,摩擦因数略有降低。在0.5 MPa与1.0 MPa载荷条件下,SiC-CNT/7055Al复合材料磨损失重低于单一SiC/7055Al和单一CNT/7055Al复合材料。2.0 MPa时,SiC-CNT/7055Al复合材料磨损失重急剧增加。随着载荷提高,CNT/7055Al复合材料耐磨性逐渐增加,在中、高载荷下,材料具有更为优异的耐磨性。SiC/7055Al复合材料磨损量则随着载荷提高,磨损失重逐渐增加,当载荷为2.0 MPa时,材料磨损量增加幅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混杂增强铝复合材料 干滑动摩擦磨损 磨损机制
下载PDF
SPS温度对含铜包覆石墨铜基粉末冶金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鑫 张永振 +1 位作者 杜三明 杨正海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以铜包覆石墨颗粒为润滑组元,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法分别在700、740、780、820、860℃的烧结温度条件下制备了5种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并分别在上述5种温度下分别单独对铜包覆石墨颗粒进行烧结。通过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同制动摩... 以铜包覆石墨颗粒为润滑组元,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法分别在700、740、780、820、860℃的烧结温度条件下制备了5种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并分别在上述5种温度下分别单独对铜包覆石墨颗粒进行烧结。通过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同制动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和内部组织的测试分析,研究烧结温度对石墨与基体之间界面结合性和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确定较佳的烧结温度。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材料中铁颗粒与铜基体间界面固溶度增强,但温度过高也会造成石墨表面铜包覆层完整性下降而不利于石墨与基体间的界面结合;随着制动初速度的升高,5种烧结温度下所得材料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呈现出先明显下降而后又变化较小的特点;当制动初速度为100和150 km/h,在700和740℃烧结温度下所得2种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材料;当制动初速度高于150 km/h,除860℃烧结温度下所得材料的摩擦因数明显偏低外,其他4种材料的摩擦因数相差不大,并且该条件下5种材料的磨损率间差异均较小;烧结温度为780℃时,所得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包覆石墨 cu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 烧结温度 摩擦因数 磨损率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对铜基粉末冶金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冯锋永 杜永平 +1 位作者 韩建民 李康 《铁道机车车辆》 2005年第1期20-22,共3页
通过铝基复合材料对铜基粉末冶金材料之间的摩擦试验,讨论了两种材料之间的摩擦磨损特性,说明 两种材料的摩擦因数和摩擦稳定性符合高速列车对制动材料的要求。最后分析了铝基复合材料表面的磨损情 况,说明了它的磨损是剥落、... 通过铝基复合材料对铜基粉末冶金材料之间的摩擦试验,讨论了两种材料之间的摩擦磨损特性,说明 两种材料的摩擦因数和摩擦稳定性符合高速列车对制动材料的要求。最后分析了铝基复合材料表面的磨损情 况,说明了它的磨损是剥落、粘着和磨粒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制动材料 摩擦磨损
下载PDF
石墨种类对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刘思涵 耿雪骞 +5 位作者 马运章 王晔 徐勇航 陈凯 赵春光 张化谦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7-193,共7页
采用柔性石墨、造粒石墨和鳞片石墨分别制备粉末冶金烧结摩擦材料,研究不同种类片状石墨对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石墨制备的摩擦材料的密度和力学强度差异,将影响材料基体在制动过程中的组织形态,使摩擦界面呈... 采用柔性石墨、造粒石墨和鳞片石墨分别制备粉末冶金烧结摩擦材料,研究不同种类片状石墨对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石墨制备的摩擦材料的密度和力学强度差异,将影响材料基体在制动过程中的组织形态,使摩擦界面呈现不同的磨损形式,其中柔性石墨摩擦材料的主要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造粒石墨摩擦材料的主要磨损机制为犁削磨损和磨粒磨损,鳞片石墨摩擦材料的主要磨损机制为犁削磨损和黏着磨损;造粒石墨制备的摩擦材料在不同速度下制动和重复单次制动时的摩擦因数波动值较小,摩擦因数稳定性好,且具有适中的磨耗量,综合摩擦磨损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粉末冶金 摩擦材料 石墨 摩擦磨损 热稳定性
下载PDF
覆铜铁粉对铜铁基粉末冶金闸片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岩 陈跃 +1 位作者 上官宝 杜三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93,97,共4页
采用添加常规还原铁粉和覆铜铁粉(Fe-25Cu)制备出铜铁基粉末冶金闸片材料,测试两种闸片材料的力学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观测其微观组织形貌,在MM1000-Ⅱ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覆铜铁粉主要是外层的C... 采用添加常规还原铁粉和覆铜铁粉(Fe-25Cu)制备出铜铁基粉末冶金闸片材料,测试两种闸片材料的力学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观测其微观组织形貌,在MM1000-Ⅱ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烧结过程中,覆铜铁粉主要是外层的Cu粒子与基体铜粉熔合,实现了类似单一基体原子的结合,同时,抑制了Fe与合金元素Cr形成固溶体。改善了Cr作为表面活性元素对铜和石墨界面的润湿作用,降低了孔隙率,提高了材料基体的强度以及闸片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了闸片材料的磨损量,使材料获得更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闸片材料 覆铜铁粉(Fe-25cu) 摩擦磨损
下载PDF
Cu基粉末冶金闸片高速制动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思涵 耿雪骞 +6 位作者 王晔 马运章 陈德峰 张波 曹宏发 齐冀 吕宝佳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0-217,共8页
Cu基粉末冶金闸片在高速制动时受温度的影响易发生摩擦系数的衰退,直接影响列车制动的有效性。利用1:1制动试验台进行不同速度下Cu基粉末冶金闸片的高速制动试验,分析试验后的摩擦材料和磨屑组织。结果表明:制动速度为350 km·h^(-1... Cu基粉末冶金闸片在高速制动时受温度的影响易发生摩擦系数的衰退,直接影响列车制动的有效性。利用1:1制动试验台进行不同速度下Cu基粉末冶金闸片的高速制动试验,分析试验后的摩擦材料和磨屑组织。结果表明:制动速度为350 km·h^(-1)和380 km·h^(-1)产生的高温使摩擦材料表层的金属基体发生软化熔融,降低了摩擦副表面微凸点的剪切阻力,导致摩擦系数下降。摩擦表面形成的金属氧化膜具有减磨作用,造成摩擦系数的进一步衰退。在380 km·h^(-1)制动时,石墨在高温下被氧化,摩擦表面失去稳定的润滑膜,出现粘着磨损和材料转移,磨耗量大幅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粉末冶金闸片 摩擦材料 磨耗量 高速制动 衰退
下载PDF
W掺杂NbSe_2及其Cu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志立 李长生 +4 位作者 唐华 李洪苹 梁家青 张毅 陈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67-773,共7页
本文利用固相合成法制备W掺杂的NbSe2,且以Nb1-xWxSe2为固体润滑相,Cu为基体相,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出不同质量百分比含量的Nb1-xWxSe2/Cu基复合材料。利用XRD、SEM、TEM测试手段分析了样品中的相成分、微观形貌,采用电阻率检测仪、... 本文利用固相合成法制备W掺杂的NbSe2,且以Nb1-xWxSe2为固体润滑相,Cu为基体相,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出不同质量百分比含量的Nb1-xWxSe2/Cu基复合材料。利用XRD、SEM、TEM测试手段分析了样品中的相成分、微观形貌,采用电阻率检测仪、材料试验机和排水法测试块体样品的电阻率、硬度和密度,并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摩擦磨损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W掺杂量的增加,Nb1-xWxSe2的形貌由规则的微米六方片转变为纳米片和纳米带的混合,掺杂对电阻率影响不大。随着Nb1-xWxSe2添加量的增加,Nb1-xWxSe2/Cu基复合材料的电阻率缓慢升高,摩擦系数呈现不同规律变化。当Nb1-xWxSe2中W掺杂量x=0且其添加质量为10%时,NbSe2/Cu基复合材料体系拥有最佳摩擦磨损性能,摩擦系数为0.15,磨痕平滑且宽度较窄。当Nb1-xWxSe2中W掺杂量x=3%且Nb0.97W0.03Se2的添加质量为5%时,Nb0.97W0.03Se2/Cu基复合材料拥有最佳摩擦磨损性能,摩擦系数为0.17,磨痕更加平滑且磨痕浅。这是由于Nb0.97W0.03Se2中同时均匀存在纳米带和纳米片,它们互相缠绕在一起,在复合材料中纳米片起到润滑成膜的作用,纳米带类似于鸟巢中的草屑和树枝,起到了增强增韧的作用,促使材料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同时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Se2 W掺杂 cu复合材料 摩擦性能 润滑
下载PDF
Cu基金属陶瓷摩擦材料的成本优化研究
11
作者 钟志刚 李东生 +1 位作者 邓海金 李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7,共4页
为降低金属陶瓷摩擦材料的制造成本,介绍了Cu基金属陶瓷摩擦材料成本优化方案,并研究了优化方案对Cu基金属陶瓷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可替代Cu用以降低成本,但Fe的含量不应超过20%;可选用低纯度的天然鳞片状石墨作为润... 为降低金属陶瓷摩擦材料的制造成本,介绍了Cu基金属陶瓷摩擦材料成本优化方案,并研究了优化方案对Cu基金属陶瓷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可替代Cu用以降低成本,但Fe的含量不应超过20%;可选用低纯度的天然鳞片状石墨作为润滑组元以降低成本,但其纯度不应低于90%;通过合理选择烧结工艺参数,在保证钢背与金属陶瓷摩擦材料的结合强度不低于金属陶瓷摩擦材料自身的抗剪强度的前提下,可以用“平板”状钢背代替“碗状”钢背来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金属陶瓷 摩擦材料 成本优化 试验研究 试验方法 粉末冶金 汽车
下载PDF
高速列车用铜铁基摩擦材料的研究
12
作者 刘倚天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4年第10期19-23,共5页
铁路运输是我国工业化进程重要的运输方式,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对制动系统材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现役进口高铁制动片进行测试分析,得到其各组元的具体成分及其配比,以此进口配方为基础制定工艺方案,应用热压烧结工艺使性能得到... 铁路运输是我国工业化进程重要的运输方式,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对制动系统材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现役进口高铁制动片进行测试分析,得到其各组元的具体成分及其配比,以此进口配方为基础制定工艺方案,应用热压烧结工艺使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进口材料样品基体中w_(Cu)为50%、w_(Fe)为23%;润滑组元中w_(C)(鳞片石墨和团聚型石墨)为15%、w_(MoS_(2))为2%;摩擦组元中的Fe-Cr合金比例为10%。根据以上进口样品配方,使用国产原料进行配比,并通过混料预成形、热压烧结等一系列工艺步骤,成功制备样品。将自主制备样品与进口样品的基础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自主制备样品的密度为5.29g/cm^(3),大于进口样品的4.5g/cm^(3),抗弯强度为48.77MPa,高于进口样品的38MPa,而抗压强度为88.42MPa,略低于进口样品的95MPa。综合以上分析,高铁用铜铁基摩擦材料可实现自主制备,且性能相当或优于进口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材料 粉末冶金 铜铁
下载PDF
石墨烯/Cu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邢艳红 孔孟菲 +6 位作者 郑旭涵 杨明 郇延伟 车肖涛 卢志炜 姬嗣钰 贾正锋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56-58,74,共4页
利用原位还原技术制备了Cu/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以纳米Cu/石墨烯基复合微粒为原料,利用球磨技术将Cu/石墨烯基复合微粒与Cu粉复合.利用冷压成型技术制备石墨烯/Cu基复合材料,得到目的产物.利用高速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目的产物的... 利用原位还原技术制备了Cu/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以纳米Cu/石墨烯基复合微粒为原料,利用球磨技术将Cu/石墨烯基复合微粒与Cu粉复合.利用冷压成型技术制备石墨烯/Cu基复合材料,得到目的产物.利用高速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目的产物的摩擦学性能,发现石墨烯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减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cu复合材料 摩擦 冷压成型
下载PDF
车离合器用SPS烧结B4C颗粒增强Cu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摩擦性能分析
14
作者 贾清华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14-1118,共5页
为了提高汽车制动性能,通过B4C颗粒增强Cu基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造。采用实验测试的手段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B4C颗粒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摩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4C处于10%~30%范围时,未出现明显团聚;当B4C达到... 为了提高汽车制动性能,通过B4C颗粒增强Cu基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造。采用实验测试的手段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B4C颗粒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摩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4C处于10%~30%范围时,未出现明显团聚;当B4C达到50%时,B4C颗粒出现团聚状态。材料密度随着B4C含量的上升而逐渐增加,通过SPS烧结,能够明显降低Cu合金的体积膨胀率。当B4C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时,摩擦副能够良好地贴合Cu基体,导致基体产生剥离现象。当材料中增强体含量继续上升,犁沟状磨损形貌。B4C/Cu基材料具有较高的最大摩擦系数与平均摩擦系数。通过降低B4C/Cu基材料颗粒脱落程度,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摩擦稳定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颗粒 cu复合材料 SPS烧结 摩擦性能
下载PDF
Al2O3弥散增强Cu基高导电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一帆 纪箴 +4 位作者 刘贵民 贾成厂 陈珂 刘博文 杨忠须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6-350,367,共6页
采用高能球磨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方法制备0.5%、1.0%和2.0%的Al_2O_3弥散增强Cu基复合材料。研究Al_2O_3在Cu基体中的分布状态,以及对复合材料强度、硬度、导电性能和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弥散分布于晶界处的Al_2O_3颗粒导致复... 采用高能球磨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方法制备0.5%、1.0%和2.0%的Al_2O_3弥散增强Cu基复合材料。研究Al_2O_3在Cu基体中的分布状态,以及对复合材料强度、硬度、导电性能和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弥散分布于晶界处的Al_2O_3颗粒导致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都提高,而伸长率、电导率降低和摩擦系数降低。1.0%Al_2O_3/Cu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达到98.22%、电导率为48.38 MS/m,硬度102.7 HV,抗拉强度264.97 MPa,摩擦系数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SPS烧结 Al2O3弥散增强cu复合材料 电导率 摩擦系数
下载PDF
SiC颗粒对镁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蒋爱云 周亚军 +2 位作者 刘建秀 李小辉 訾晓阳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7,共3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AZ91镁合金和SiC颗粒增强的镁基复合材料,SiC的粒度分别为18μm和8μm,经热压烧结后制得试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基体和增强体的微观组织形貌,并将制备出的材料分别放入MMW-1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SiC...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AZ91镁合金和SiC颗粒增强的镁基复合材料,SiC的粒度分别为18μm和8μm,经热压烧结后制得试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基体和增强体的微观组织形貌,并将制备出的材料分别放入MMW-1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SiC的粒度对镁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iC颗粒的加入能有效减小β-Mg17Al12网孔的大小;加入两种SiC颗粒的复合材料硬度比基体合金的分别提高6.83%和27.03%;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相对于镁合金基体有所提高,分别提高2.33%和9.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复合材料 SIC颗粒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Ni-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定军 王爱芳 +2 位作者 吴有智 王文珍 贾均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5,142,共7页
本文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Ni-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的机械及摩擦性能的影响,同时讨论了复合材料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烧结温度越高,复合材料的致密性和显微硬度越高,摩擦性能也越稳... 本文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了Ni-Al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的机械及摩擦性能的影响,同时讨论了复合材料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烧结温度越高,复合材料的致密性和显微硬度越高,摩擦性能也越稳定。在摩擦磨损试验过程中,试验载荷和频率对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也有一定影响,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载荷越大,自润滑材料的摩擦系数越小;频率越大,材料的摩擦系数越大。加入5wt.%鳞片状石墨后,Ni-Al复合材料的硬度明显降低,摩擦系数在室温和600℃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Ni-Al复合材料 摩擦性能
下载PDF
Cu-Fe基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文生 袁柯祥 +1 位作者 路阳 李国全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80,共3页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Cu-Fe基粉末金刚石复合材料磨头,通过金相、XRD及硬度测试等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得的合金材料的显微组织特性和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烧结体中各元素之间产生了冶金结合,且合金化程度随...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Cu-Fe基粉末金刚石复合材料磨头,通过金相、XRD及硬度测试等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得的合金材料的显微组织特性和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烧结体中各元素之间产生了冶金结合,且合金化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930℃时,烧结体中金刚石与基体结合性较好,金刚石无石墨化现象,烧结体的硬度最高,达到160H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e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烧结温度 显微组织
下载PDF
石蜡润滑条件下(Mg2B2O5w+ND)/ZK60镁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金辉 滕朝艳 +2 位作者 李小强 金培鹏 唐彬彬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31-135,共5页
将球磨后的粉末经热压烧结、热挤压成型制备(Mg2B2O5w+ND)/ZK60镁基复合材料。研究了ZK60基体合金及(Mg2B2O5w+ND)/ZK60镁基复合材料在石蜡湿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液体石蜡润滑条件下,随着滑动距离的增加,基体合金和复... 将球磨后的粉末经热压烧结、热挤压成型制备(Mg2B2O5w+ND)/ZK60镁基复合材料。研究了ZK60基体合金及(Mg2B2O5w+ND)/ZK60镁基复合材料在石蜡湿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液体石蜡润滑条件下,随着滑动距离的增加,基体合金和复合材料在开始时都具有很短的跑和阶段,相比基体材料,该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更加稳定,且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随着载荷和转速的增加,该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减小,然后逐渐趋于平稳;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由磨粒磨损向剥层磨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K60镁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高能球磨 摩擦磨损
下载PDF
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昊 吴星平 +2 位作者 陈名海 刘宁 李清文 《热处理》 CAS 2013年第5期44-48,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常压烧结与高温模压和热挤压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了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以探索复合材料的低成本制备技术。采用扫描电镜、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碳纳米管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 采用粉末冶金常压烧结与高温模压和热挤压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了碳纳米管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以探索复合材料的低成本制备技术。采用扫描电镜、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碳纳米管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质量分数0~2%),复合材料的硬度逐渐升高,抗拉强度先升高后下降。当碳纳米管含量为1.5%时抗拉强度达370 MPa,硬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比纯铝提高了433%和236%。当碳纳米管含量为2%时,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分别比纯铝降低了63%和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