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 Comparison of Oxygen Adsorption on Cu(100) Surface
1
作者 Wen-kai Chen Chun-hai Lu +2 位作者 Zhan-hong Chen Yi Li Jun-qian L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8,共5页
The interaction of atomic oxygen with the clean Cu(100) surface has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cluster and periodic slab model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Cu(4,9,4) cluster and a three-layer... The interaction of atomic oxygen with the clean Cu(100) surface has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cluster and periodic slab model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Cu(4,9,4) cluster and a three-layer slab with c(2×2) structure are used to model the perfect Cn(100) surface. Three possible adsorption sites, top, bridge and hollow site, were considered in the calculations. The predic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llow site is the prefer site for atomic oxygen adsorbed on Cu(100) surface energetically. This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 The calculated binding energies are respective 2.014, 3.154 and 3.942 eV for top, bridge and hollow sites at mPW1PW91/LanL2dz level for the cluster model. The geometry of Cu(100) surface has also been optimized theoretically with various density functional rnethod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ion from the B3PW91/LanL2dz and mPWlPW91/LanL2dz reproduce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The frontier molecular orbitals and partial density of states analysis show that the electron transfer from the d orbital of substrate to the p orbital of the surface oxygen at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u(100) surface ADSORPTION
下载PDF
苯分子在Cu(100)面平板模型上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文凯 曹梅娟 +3 位作者 刘书红 许莹 李奕 李俊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03-908,共6页
使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和平板周期模型方法,研究了苯在Cu(100)面上的吸附方式和相对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苯在Cu(100)表面的吸附属于较强的化学作用,稳定性穴位优于桥位,顶位吸附最不稳定.在吸附过程中,C—C键有相对大的伸长,C—... 使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和平板周期模型方法,研究了苯在Cu(100)面上的吸附方式和相对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苯在Cu(100)表面的吸附属于较强的化学作用,稳定性穴位优于桥位,顶位吸附最不稳定.在吸附过程中,C—C键有相对大的伸长,C—H键的键长变化较小,但是偏离苯环平面,并背离固体表面,顶位则是朝向表面.吸附过程中,发生了电子从苯向铜原子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00) 密度泛函理论 平板周期模型 吸附
下载PDF
Cu(100)表面吸附HCN和HNC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胡建明 李奕 +2 位作者 李俊篯 章永凡 周立新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6-480,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 ,以原子簇Cu14 为模拟表面 ,对氢氰酸 (HCN)和异氰酸 (HNC)在Cu( 10 0 )表面上不同吸附位的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HCN和HNC分别通过原子N和C垂直吸附在表面上时 ,顶位是其最佳吸附位 ,且是吸附能为 18 5kJ...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 ,以原子簇Cu14 为模拟表面 ,对氢氰酸 (HCN)和异氰酸 (HNC)在Cu( 10 0 )表面上不同吸附位的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HCN和HNC分别通过原子N和C垂直吸附在表面上时 ,顶位是其最佳吸附位 ,且是吸附能为 18 5kJ·mol-1和 42 6kJ·mol-1的弱吸附 ,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 .C—N(HCN)键或N—C(HNC)键偏离垂直的分子轴线的吸附体系均不稳定 .顶位吸附时HCN和HNC分子的C—N键振动频率均发生蓝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吸附 HCN HNC 密度泛函 氢氰酸 异氰酸 蓝移 过渡金属
下载PDF
氢原子吸附的Cu(100)表面原子结构和电子态 被引量:5
4
作者 蔡建秋 陶向明 谭明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5-360,共6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总能计算研究了金属铜(100)面的表面原子结构以及在不同覆盖度时氢原子的吸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在Cu(100)c(2×2)/H表面体系中,氢原子吸附的位置是在空洞位置,距最外层Cu原子层的距离为0.052nm,相应的Cu—H键长为0...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总能计算研究了金属铜(100)面的表面原子结构以及在不同覆盖度时氢原子的吸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在Cu(100)c(2×2)/H表面体系中,氢原子吸附的位置是在空洞位置,距最外层Cu原子层的距离为0.052nm,相应的Cu—H键长为0.189nm,并通过计算结构参数优化否定了其它的吸附位置模型.总能计算得出Cu(100)c(2×2)/H表面的功函数为4.47eV,氢原子在这一体系的吸附能为2.37eV(以孤立氢原子为能量参考点).通过与衬底原子的杂化,氢原子形成了具有二维特征的氢能带结构,在费米能级以下约0.8eV处出现的表面局域态是Cu(S)-H-Cu(S-1)型杂化的结果.采用Cu(100)表面p(1×1)、p(2×2)和p(3×3)的三种氢吸附结构分别模拟1,1/4,1/9的原子单层覆盖度,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被吸附的氢原子之间的距离变短,使得它们之间的静电排斥和静电能增大,从而导致表面吸附能和吸附H原子与最外层Cu原子间垂直距离(ZH-Cu)逐渐减小.在较低的覆盖度下,氢原子对Cu(100)表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单个原子吸附作用的形式.通过总能计算还排除了Cu(100)表面(2^(1/2)×22^(1/2))R45°-2H缺列再构吸附模型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00)/H表面 表面吸附态 密度泛函理论 覆盖度
下载PDF
H_2O在Cu(100)表面吸附的从头算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傅爱萍 冯大诚 邓从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654-1658,共5页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以原子簇Cu5为模拟表面,研究了水在Cu(100)面上不同吸附位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水分子通过氧原子与表面成键,顶位是其最佳吸附位,吸附能约为70kJ/mol,平衡距离为0.213nm,氢原...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以原子簇Cu5为模拟表面,研究了水在Cu(100)面上不同吸附位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水分子通过氧原子与表面成键,顶位是其最佳吸附位,吸附能约为70kJ/mol,平衡距离为0.213nm,氢原子远离表面.在氧原子不加极化函数时,水分子的二次轴垂直于表面时能量最低,但倾斜至50°所需能量仅在10kJ/mol以内.当考虑O原子d轨道的影响时,水分子倾斜时能量较低,得到了与实验相符的吸附构型.另外还研究了表面电荷对吸附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带正电荷时,水与表面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水上所转移电荷增多,Cu—O间平衡距离减小;表面带负电荷时,情况与之相反,且氢原子靠近表面时,势能曲线有最低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00)表面 吸附 铜表面 从头算
下载PDF
Cu(100)表面吸附CN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建明 李奕 +2 位作者 李俊籛 章永凡 丁开宁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185-1190,J001,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 ,以原子簇Cu14 为模拟表面 ,对CN自由基分子在垂直和平行Cu( 10 0 )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通过原子C垂直吸附在表面的顶位是其最佳吸附方式 ,吸附后CN键振动频率发生蓝移 ;而其它吸附方式中CN...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 ,以原子簇Cu14 为模拟表面 ,对CN自由基分子在垂直和平行Cu( 10 0 )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通过原子C垂直吸附在表面的顶位是其最佳吸附方式 ,吸附后CN键振动频率发生蓝移 ;而其它吸附方式中CN键振动频率均发生红移 .DOS和电荷转移分析指出CN通过C端吸附在表面顶位位置时 ,Cu与CN之间具有较强的σ成键和较弱的π反键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100) 表面吸附 密度泛函 振动频率 CN自由基分子 吸附能 稳定性
下载PDF
丙烯腈在Cu(100)表面化学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夏树伟 高林娜 +2 位作者 徐香 孙雅丽 夏少武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1,共5页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模拟金属铜原子簇Cu14(9,4,1)的(100)表面,对丙烯腈(CH2=CHCN)在Cu(100)面上不同吸附位的吸附状况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丙烯腈分子通过端位N原子垂直吸附在金属表面上为弱化学吸附,部分电荷从丙烯腈分子转移至铜...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模拟金属铜原子簇Cu14(9,4,1)的(100)表面,对丙烯腈(CH2=CHCN)在Cu(100)面上不同吸附位的吸附状况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丙烯腈分子通过端位N原子垂直吸附在金属表面上为弱化学吸附,部分电荷从丙烯腈分子转移至铜金属簇;由N原子的孤对电子与金属铜形成弱σ共价键;顶位是最佳吸附位,吸附能为40.7391kJ?mol-1,N原子与金属表面间的平衡距离为0.2279nm;其次为桥位和穴位,吸附能分别为36.2513和30.2158kJ?mol-1,平衡距离为0.2194和0.2886nm;吸附后C≡N键的强度降低,活化了丙烯腈分子.化学吸附使体系的熵减小,是由于丙烯腈分子的平动和转动因吸附而被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丙烯腈 cu(100) 化学吸附
下载PDF
Cu(100)表面HCOO对CO_2吸附的稳定作用
8
作者 庞先勇 任瑞鹏 +1 位作者 薛丽琴 王贵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09-1112,共4页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密度泛函理论(DFT)(DFT-GGA)并结合平板模型,研究了CO2在HCOO修饰Cu(100)表面的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与清洁Cu(100)表面相比较,CO2在HCOO修饰的Cu(100)表面的吸附强度增强,其线性对称性不存在.究其原因可归结...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密度泛函理论(DFT)(DFT-GGA)并结合平板模型,研究了CO2在HCOO修饰Cu(100)表面的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与清洁Cu(100)表面相比较,CO2在HCOO修饰的Cu(100)表面的吸附强度增强,其线性对称性不存在.究其原因可归结为HCOO的存在使CO2分子带有部分极性,从而使其与Cu(100)表面的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T-GGA 平板模型 共吸附 CO2 HCOO cu(100)表面
下载PDF
DOPA醌在Cu(100)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9
作者 周太刚 王伯初 +3 位作者 陈双扣 冯莹柱 梁华民 杨丽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6-690,共5页
采用广义梯度密度泛函理论(GGA)的BLYP方法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以原子簇Cu41为模拟表面,对DOPA醌分子在Cu(100)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模型进行了构型优化、能量计算以及Mulliken布居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相邻的羰基垂直吸附在表面的桥位是其... 采用广义梯度密度泛函理论(GGA)的BLYP方法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以原子簇Cu41为模拟表面,对DOPA醌分子在Cu(100)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模型进行了构型优化、能量计算以及Mulliken布居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相邻的羰基垂直吸附在表面的桥位是其最佳吸附方式,吸附能为247.2310kJ/mol;其次为顶位、顶位R45和穴位,吸附能分别为227.7162kJ/mol、220.7305kJ/mol和217.8456kJ/mol。Mulliken布居分析结果表明整个吸附体系发生了由Cu原子向DOPA醌分子的电荷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3 4-醌(DOPA醌) cu(100)表面 表面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SO+2O)/Cu(100)NEXAFS谱反常共振峰结构的研究
10
作者 朱萍 唐景昌 何江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9-354,共6页
利用多重散射团簇 (MSC)方法对 (SO + 2O) /Cu( 1 0 0 )的硫 1s和氧 1s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NEXAFS)谱的理论分析和利用DV Xα 方法对该系统的团簇电子结构研究 ,揭示了该系统NEXAFS谱反常共振结构的物理起源 .SO和衬底的相互作用使... 利用多重散射团簇 (MSC)方法对 (SO + 2O) /Cu( 1 0 0 )的硫 1s和氧 1s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NEXAFS)谱的理论分析和利用DV Xα 方法对该系统的团簇电子结构研究 ,揭示了该系统NEXAFS谱反常共振结构的物理起源 .SO和衬底的相互作用使π 分裂为二个轨道方向相互垂直的π 与衬底的耦合态 .NEXAFS谱的反常共振结构对应于 1s电子跃迁到这二个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精细结构 多重散射团簇方法 吸附系统 反常共振峰结构
下载PDF
Fe_(100-x)Cu_x纳米合金材料的结构研究
11
作者 闫文胜 范江玮 +2 位作者 刘文汉 张新夷 韦世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5-359,共5页
利用XAFS方法研究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的Fe10 0 -xCux(x =0、1 0、2 0、40、6 0、70、80、1 0 0 ,x为原子百分比 )合金中Fe、Cu原子的局域环境结构随组成的变化 .对于Fe10 0 -xCux 二元混合物 ,当x 40时 ,Fe原子的近邻配位结构从bcc转变... 利用XAFS方法研究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的Fe10 0 -xCux(x =0、1 0、2 0、40、6 0、70、80、1 0 0 ,x为原子百分比 )合金中Fe、Cu原子的局域环境结构随组成的变化 .对于Fe10 0 -xCux 二元混合物 ,当x 40时 ,Fe原子的近邻配位结构从bcc转变为fcc ,但Cu原子的近邻结构保持其fcc不变 ;与之相反 ,当x 2 0时 ,Fe原子的近邻配位保持bcc结构而Cu原子的近邻配位结构从fcc转变为bcc结构 .XAFS结果还表明fcc结构的Fe10 0 -xCux 中Fe的无序因子σ ( 0 0 0 99nm)比bcc结构的Fe10 0 -xCux 中的σ ( 0 0 0 81nm)大得多 ;并且在同一机械合金化Fe10 0 -xCux(x 40 )样品中Fe原子的σ ( 0 0 0 99nm)比Cu原子的σ ( 0 0 0 89nm)大 .这表明机械合金化的Fe10 0 -xCux 样品中Fe和Cu原子可以有相同的局域结构环境但不是均匀的过饱和固溶体 ,而是fcc或bcc合金相同时存在Fe富集区和Cu富集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FS 合金 机械合金化 非晶态合金
下载PD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n the Adsorption of HCNH and CNH_2 on Cu(100) Surface
12
作者 李奕 胡建明 +1 位作者 章永凡 李俊篯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05-1213,共9页
The HCNH and CNH2 adsorption on different coordination sites of Cu(100) was theoretically studied considering the cluster approach. The present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bridge site is the most favorite for CNH2 pe... The HCNH and CNH2 adsorption on different coordination sites of Cu(100) was theoretically studied considering the cluster approach. The present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bridge site is the most favorite for CNH2 perpendicularly adsorbed on the Cu(100) surface via the C atom. For HCNH absorbed on the Cu(100) surface, the parallel adsorption mode with the C and N atoms nearly directly above the adjacent top sites of Cu(100) surface is the most favored. Both CNH2 and HCNH are strongly bound to the Cu(100) surface with CNH2 which is lightly stable (2.51 kJ·mol^-1), indicating that both species may be co-adsorbed on the Cu(100)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DSORPTION CNH2 HCNH cu(100) surface
下载PDF
Adsorption and Reaction of CN +O→OCN on Cu(100) Surface: 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13
作者 LI Yi HU Jian-Ming +1 位作者 ZHANG Yong-Fan LI Jun-Qiana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65-874,共10页
The adsorption and reaction of O + CN → OCN on Cu(100) are studied by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cluster model. Cu14 cluster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surface.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OCN... The adsorption and reaction of O + CN → OCN on Cu(100) are studied by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cluster model. Cu14 cluster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surface.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OCN species with the molecule perpendicular to the surface via N atom (N-down) is more favorable than other adsorption models, and the N-down at the bridge site is the most favorable. For N-down, calculated OCN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stretching frequencies are all blue-shifted compared with the calculated values of free and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s. The charge transfer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OCN species leads to that the bonding of OCN to the metal surface is largely ionic. The present studies also show that CN with the molecule perpendicular to the surface via C atom (NC-down) at the top site is the most stable. Except NC-down at the top site, the calculated CN stretching frequencies are all red-shifted. With O coadsorbed at the hollow site, the adsorption of NC-down at the next nearest bridge or top site is energetically more favorable than that at the adjacent hollow site. The reaction of O + CN → OCN on Cu(100) has no energy barrier via both Eley-Rideal and Langmuir-Hinshelwood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dsorption and reaction cyanate cyanide cu(100) surface
下载PDF
碳纳米管与TritonX-100协同增敏Cu^(2+)与DBH-PF显色反应的机理研究
14
作者 王宗花 官杰 +2 位作者 辛福言 张菲菲 夏延致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9年第1期85-90,共6页
研究了将碳纳米管(MWNTs)作为一种新型分析增效试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TritonX-100)的协同增敏作用机理,并应用于Cu2+与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DBH-PF)的络合显色体系中。结果表明,在MWNTs与TritonX-100复配的影响下,在pH=6.0~... 研究了将碳纳米管(MWNTs)作为一种新型分析增效试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TritonX-100)的协同增敏作用机理,并应用于Cu2+与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DBH-PF)的络合显色体系中。结果表明,在MWNTs与TritonX-100复配的影响下,在pH=6.0~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DBH-PF与Cu2+形成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红移至570 nm,吸收值提高了222.3%。Cu2+含量在1~10 0.04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回归方程A=0.141C+0.028(C,0.04μg/m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38×105L/(mol.cm),R=0.999 4。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中草药肉桂和黄连中的铜含量进行了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TRITONX-100 协同增敏 cu2+ 苯基荧光酮
下载PDF
Fe(100)表面Cu单层膜上CO的吸附,解离以及C-C偶合反应(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训华 李永旺 +1 位作者 王建国 霍春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56-960,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Fe(100)表面Cu单层膜上CO的吸附,直接解离,氢助解离以及C-C偶合反应。相比洁净的Fe(100)表面,在Fe(100)的单层Cu膜上,CO的吸附和活化都减弱了。特别是,相比Fe(100)上CO的解离能垒1.08 eV,铜单层膜上CO解离能垒高...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Fe(100)表面Cu单层膜上CO的吸附,直接解离,氢助解离以及C-C偶合反应。相比洁净的Fe(100)表面,在Fe(100)的单层Cu膜上,CO的吸附和活化都减弱了。特别是,相比Fe(100)上CO的解离能垒1.08 eV,铜单层膜上CO解离能垒高达2.4 eV。在H原子共吸附的情况下,Fe(100)上CO解离在动力学上更容易了一些,而在Cu单层膜上,CO的解离通过形成甲酰基(CHO)大大的加快了,能垒降低到了0.92 eV,接近Fe(100)上的0.81 eV。同时,我们发现Cu单层膜上C-H键C-C键的形成比Fe(100)上能垒低,且放热量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Fe(100) 铜单层膜 氢助CO解离 碳碳偶合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靶基距对Cu/Si(100)薄膜结构和残余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笛 蒋智韬 +2 位作者 李玉阁 高剑英 雷明凯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92,共7页
采用高功率调制脉冲磁控溅射(MPPMS)技术在Si(100)基体上沉积Cu薄膜,SEM观察薄膜厚度及生长特征、XRD分析薄膜晶体结构、nanoindentor测量薄膜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Stoney公式计算薄膜残余应力,研究沉积过程靶基距对Cu/Si(100)薄膜沉积... 采用高功率调制脉冲磁控溅射(MPPMS)技术在Si(100)基体上沉积Cu薄膜,SEM观察薄膜厚度及生长特征、XRD分析薄膜晶体结构、nanoindentor测量薄膜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Stoney公式计算薄膜残余应力,研究沉积过程靶基距对Cu/Si(100)薄膜沉积速率、微结构及残余应力的影响。随着靶基距的增大,薄膜沉积速率降低,薄膜的生长结构由致密T区向I区转变,Cu(111)择优生长的晶粒逐渐减小,薄膜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也相应降低,残余拉应力约为400 MPa。较小靶基距时增加的沉积离子通量和能量,决定了薄膜晶粒合并长大体积收缩过程的主要生长形式,导致了Cu/Si(100)薄膜具有的残余拉应力状态。MPPMS工艺的高沉积通量和粒子能量可实现对Cu/Si(100)薄膜残余应力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调制脉冲磁控溅射(MPPMS) cu/Si(100) 薄膜 靶基距 残余应力 Stoney公式
下载PDF
氯在Cu(100)面上的吸附及其对氧共吸附的影响的电子能谱研究
17
作者 方文秀 陈嵘嵘 +2 位作者 庄叔贤 麻茂生 季明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04-309,共6页
利用UPS、XPS、AES、△φ和热脱附等方法,研究了室温、低分压下氯在Cu(100)面上的吸附行为以及它对氧共吸附的影响。氯解离化学吸附在铜表面上,其吸附过程包括初始快速吸附,然后缓慢增加至饱和两个步骤。吸附引起铜表面轻微氧化,但表面... 利用UPS、XPS、AES、△φ和热脱附等方法,研究了室温、低分压下氯在Cu(100)面上的吸附行为以及它对氧共吸附的影响。氯解离化学吸附在铜表面上,其吸附过程包括初始快速吸附,然后缓慢增加至饱和两个步骤。吸附引起铜表面轻微氧化,但表面没有重排,即使升温氯原子也没有进一步向下扩散,热脱附的唯一产物是氯原子。室温下,氯的预吸附降低甚至完全阻止了氧的接续吸附;而预吸附氧至饱和也不会阻碍氯的接续吸附,氯的接续吸附促使氧原子进入体相和铜原子向表层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共吸附 电子能谱
下载PDF
乙腈、苯基氰在Cu(111)与Pd(100)表面上的吸附与反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讠贝)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13-320,共8页
用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对CH_3CN(乙腈)及C_6H_5CN(苯基氰)在清洁与氧覆盖的Cu(111)及Pd(100)表面上的吸附及其反应进行了研究。从198K时CH_3CN吸附在Cu(111)及Pd(100)表面上的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中观察到v(C≡N)... 用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对CH_3CN(乙腈)及C_6H_5CN(苯基氰)在清洁与氧覆盖的Cu(111)及Pd(100)表面上的吸附及其反应进行了研究。从198K时CH_3CN吸附在Cu(111)及Pd(100)表面上的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中观察到v(C≡N)几乎消失,并在195meV处出现一个较弱的v(C=N)谱带,表明CH_3CN在吸附过程中C≡N再杂化为C=N,C,N原子分别与金属表面原子键合并C=N平行于表面。从198K时C_6H_5CN在Pd(100)及Cu(111)上的HREELS表明C_6H_5CN的环平面与CN平行于金属表面。在185K时C_6H_5CN在氧覆盖的Pd(100)表面上的HREELS与其在清洁表面上的相似。并未观察到覆盖氧增强了C_6H_5CN在Pd(100)上的吸附及其它效应。C_6H_5CN吸附在氧覆盖的Cu(111)表面上产生了C_6H_5CNO的特征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腈 苯基氰 吸附 表面
下载PDF
Sb在Cu单晶电极上欠电位沉积的电化学和现场STM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继红 颜佳伟 +2 位作者 汤儆 胡文云 毛秉伟 《电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93-401,共9页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现场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在HClO4和H2SO4两种溶液中Sb于Cu(111)和Cu(100)电极上的欠电位沉积.结果表明,不同的表面原子排列和强吸附阴离子的存在将明显影响Sb的欠电位沉积行为.在结构较为开放的Cu(100)表面,Sb形成...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现场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在HClO4和H2SO4两种溶液中Sb于Cu(111)和Cu(100)电极上的欠电位沉积.结果表明,不同的表面原子排列和强吸附阴离子的存在将明显影响Sb的欠电位沉积行为.在结构较为开放的Cu(100)表面,Sb形成的欠电位沉积层结构也较为开放,并且伴随着表面合金的形成;而在密堆积的Cu(111)表面上,Sb形成了致密的单层结构.又当Cu(111)表面存在强吸附的SO42-时,Sb原子首先在SO42-吸附层与Cu表面交接的新台阶处成核,随后通过取代SO42-向上一层晶面发展,表现出独特的成核—生长行为;而在弱吸附的HClO4溶液中,Sb的欠电位沉积系以在晶面上随机形成一些单原子层高度的Sb岛为特征.在Cu(100)表面,通过SO42-的诱导共吸附,欠电位沉积的Sb原子形成了开放性更大的(4×4)结构,不同于在HClO4溶液中所形成的(22×22)R45°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 cu单晶电极 欠电位沉积 电化学 现场STM cu(111) cu(100) 循环伏安法 金属电沉积
下载PDF
5-Br-PADAP-TritonX-100析相光度多波长K系数法测定微量铁、钴、镍、铜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发连 高艳明 邹晓红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66-172,共7页
本文研究了Fe(Ⅲ),Co(Ⅱ),Ni(Ⅱ.),Cu(Ⅱ)在5-Br-PADAP-TritonX-100体系中的析相显色反应。利用该体系具有一定选择性和富集、分离的特点,采用多波长K系数法,根据公式ΔA=A-sum from i=1 to n K_iA_i=KC,在一个测定波长和与干扰组分个... 本文研究了Fe(Ⅲ),Co(Ⅱ),Ni(Ⅱ.),Cu(Ⅱ)在5-Br-PADAP-TritonX-100体系中的析相显色反应。利用该体系具有一定选择性和富集、分离的特点,采用多波长K系数法,根据公式ΔA=A-sum from i=1 to n K_iA_i=KC,在一个测定波长和与干扰组分个数相等的参比波长下,测定混合多组分体系的吸光度。求得相应K值后,再计算各待测组分含量。本法用于测定人发中微量铁、钴、镍、铜取得了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色法 K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