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n the Adsorption of HCNH and CNH_2 on Cu(100) Surface
1
作者 李奕 胡建明 +1 位作者 章永凡 李俊篯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05-1213,共9页
The HCNH and CNH2 adsorption on different coordination sites of Cu(100) was theoretically studied considering the cluster approach. The present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bridge site is the most favorite for CNH2 pe... The HCNH and CNH2 adsorption on different coordination sites of Cu(100) was theoretically studied considering the cluster approach. The present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bridge site is the most favorite for CNH2 perpendicularly adsorbed on the Cu(100) surface via the C atom. For HCNH absorbed on the Cu(100) surface, the parallel adsorption mode with the C and N atoms nearly directly above the adjacent top sites of Cu(100) surface is the most favored. Both CNH2 and HCNH are strongly bound to the Cu(100) surface with CNH2 which is lightly stable (2.51 kJ·mol^-1), indicating that both species may be co-adsorbed on the Cu(100)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DSORPTION CNh2 hCNh cu(100 surface
下载PDF
Adsorption and Reaction of CN +O→OCN on Cu(100) Surface: 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2
作者 LI Yi HU Jian-Ming +1 位作者 ZHANG Yong-Fan LI Jun-Qiana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65-874,共10页
The adsorption and reaction of O + CN → OCN on Cu(100) are studied by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cluster model. Cu14 cluster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surface.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OCN... The adsorption and reaction of O + CN → OCN on Cu(100) are studied by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cluster model. Cu14 cluster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surface.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OCN species with the molecule perpendicular to the surface via N atom (N-down) is more favorable than other adsorption models, and the N-down at the bridge site is the most favorable. For N-down, calculated OCN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stretching frequencies are all blue-shifted compared with the calculated values of free and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s. The charge transfer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OCN species leads to that the bonding of OCN to the metal surface is largely ionic. The present studies also show that CN with the molecule perpendicular to the surface via C atom (NC-down) at the top site is the most stable. Except NC-down at the top site, the calculated CN stretching frequencies are all red-shifted. With O coadsorbed at the hollow site, the adsorption of NC-down at the next nearest bridge or top site is energetically more favorable than that at the adjacent hollow site. The reaction of O + CN → OCN on Cu(100) has no energy barrier via both Eley-Rideal and Langmuir-Hinshelwood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dsorption and reaction cyanate cyanide cu(100 surface
下载PDF
Theoretical Comparison of Oxygen Adsorption on Cu(100) Surface
3
作者 Wen-kai Chen Chun-hai Lu +2 位作者 Zhan-hong Chen Yi Li Jun-qian L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8,共5页
The interaction of atomic oxygen with the clean Cu(100) surface has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cluster and periodic slab model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Cu(4,9,4) cluster and a three-layer... The interaction of atomic oxygen with the clean Cu(100) surface has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cluster and periodic slab model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Cu(4,9,4) cluster and a three-layer slab with c(2×2) structure are used to model the perfect Cn(100) surface. Three possible adsorption sites, top, bridge and hollow site, were considered in the calculations. The predic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llow site is the prefer site for atomic oxygen adsorbed on Cu(100) surface energetically. This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 The calculated binding energies are respective 2.014, 3.154 and 3.942 eV for top, bridge and hollow sites at mPW1PW91/LanL2dz level for the cluster model. The geometry of Cu(100) surface has also been optimized theoretically with various density functional rnethod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ion from the B3PW91/LanL2dz and mPWlPW91/LanL2dz reproduce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The frontier molecular orbitals and partial density of states analysis show that the electron transfer from the d orbital of substrate to the p orbital of the surface oxygen at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u(100 surface ADSORPTION
下载PDF
Cu(100)表面吸附HCN和HNC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胡建明 李奕 +2 位作者 李俊篯 章永凡 周立新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6-480,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 ,以原子簇Cu14 为模拟表面 ,对氢氰酸 (HCN)和异氰酸 (HNC)在Cu( 10 0 )表面上不同吸附位的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HCN和HNC分别通过原子N和C垂直吸附在表面上时 ,顶位是其最佳吸附位 ,且是吸附能为 18 5kJ...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 ,以原子簇Cu14 为模拟表面 ,对氢氰酸 (HCN)和异氰酸 (HNC)在Cu( 10 0 )表面上不同吸附位的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HCN和HNC分别通过原子N和C垂直吸附在表面上时 ,顶位是其最佳吸附位 ,且是吸附能为 18 5kJ·mol-1和 42 6kJ·mol-1的弱吸附 ,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 .C—N(HCN)键或N—C(HNC)键偏离垂直的分子轴线的吸附体系均不稳定 .顶位吸附时HCN和HNC分子的C—N键振动频率均发生蓝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吸附 hCN hNC 密度泛函 氢氰酸 异氰酸 蓝移 过渡金属
下载PDF
H_2O在Cu(100)表面吸附的从头算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傅爱萍 冯大诚 邓从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654-1658,共5页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以原子簇Cu5为模拟表面,研究了水在Cu(100)面上不同吸附位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水分子通过氧原子与表面成键,顶位是其最佳吸附位,吸附能约为70kJ/mol,平衡距离为0.213nm,氢原...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以原子簇Cu5为模拟表面,研究了水在Cu(100)面上不同吸附位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水分子通过氧原子与表面成键,顶位是其最佳吸附位,吸附能约为70kJ/mol,平衡距离为0.213nm,氢原子远离表面.在氧原子不加极化函数时,水分子的二次轴垂直于表面时能量最低,但倾斜至50°所需能量仅在10kJ/mol以内.当考虑O原子d轨道的影响时,水分子倾斜时能量较低,得到了与实验相符的吸附构型.另外还研究了表面电荷对吸附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带正电荷时,水与表面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水上所转移电荷增多,Cu—O间平衡距离减小;表面带负电荷时,情况与之相反,且氢原子靠近表面时,势能曲线有最低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00)表面 吸附 铜表面 从头算
下载PDF
Cu(100)表面HCOO对CO_2吸附的稳定作用
6
作者 庞先勇 任瑞鹏 +1 位作者 薛丽琴 王贵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09-1112,共4页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密度泛函理论(DFT)(DFT-GGA)并结合平板模型,研究了CO2在HCOO修饰Cu(100)表面的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与清洁Cu(100)表面相比较,CO2在HCOO修饰的Cu(100)表面的吸附强度增强,其线性对称性不存在.究其原因可归结...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密度泛函理论(DFT)(DFT-GGA)并结合平板模型,研究了CO2在HCOO修饰Cu(100)表面的吸附行为.计算结果表明,与清洁Cu(100)表面相比较,CO2在HCOO修饰的Cu(100)表面的吸附强度增强,其线性对称性不存在.究其原因可归结为HCOO的存在使CO2分子带有部分极性,从而使其与Cu(100)表面的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T-GGA 平板模型 共吸附 CO2 hCOO cu(100)表面
下载PDF
氢原子吸附的Cu(100)表面原子结构和电子态 被引量:5
7
作者 蔡建秋 陶向明 谭明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5-360,共6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总能计算研究了金属铜(100)面的表面原子结构以及在不同覆盖度时氢原子的吸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在Cu(100)c(2×2)/H表面体系中,氢原子吸附的位置是在空洞位置,距最外层Cu原子层的距离为0.052nm,相应的Cu—H键长为0...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总能计算研究了金属铜(100)面的表面原子结构以及在不同覆盖度时氢原子的吸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在Cu(100)c(2×2)/H表面体系中,氢原子吸附的位置是在空洞位置,距最外层Cu原子层的距离为0.052nm,相应的Cu—H键长为0.189nm,并通过计算结构参数优化否定了其它的吸附位置模型.总能计算得出Cu(100)c(2×2)/H表面的功函数为4.47eV,氢原子在这一体系的吸附能为2.37eV(以孤立氢原子为能量参考点).通过与衬底原子的杂化,氢原子形成了具有二维特征的氢能带结构,在费米能级以下约0.8eV处出现的表面局域态是Cu(S)-H-Cu(S-1)型杂化的结果.采用Cu(100)表面p(1×1)、p(2×2)和p(3×3)的三种氢吸附结构分别模拟1,1/4,1/9的原子单层覆盖度,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被吸附的氢原子之间的距离变短,使得它们之间的静电排斥和静电能增大,从而导致表面吸附能和吸附H原子与最外层Cu原子间垂直距离(ZH-Cu)逐渐减小.在较低的覆盖度下,氢原子对Cu(100)表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单个原子吸附作用的形式.通过总能计算还排除了Cu(100)表面(2^(1/2)×22^(1/2))R45°-2H缺列再构吸附模型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00)/h表面 表面吸附态 密度泛函理论 覆盖度
下载PDF
H原子在δ-Pu(100)面吸附行为的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魏洪源 罗顺忠 +2 位作者 刘国平 蒋树斌 熊晓玲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8,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平板周期性模型研究了H原子在δ-Pu(100)面上的吸附行为.方法为广义梯度近似(GGA),同时考虑了自旋极化和无自旋极化两种情况.通过对不同吸附位置的吸附能和平衡几何结构比较发现,吸附属于较强的化学作用,心位吸附...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平板周期性模型研究了H原子在δ-Pu(100)面上的吸附行为.方法为广义梯度近似(GGA),同时考虑了自旋极化和无自旋极化两种情况.通过对不同吸附位置的吸附能和平衡几何结构比较发现,吸附属于较强的化学作用,心位吸附最稳定,桥位次之,顶位最不稳定.在无自旋极化水平,H原子吸附位距离Pu表面0.063nm,吸附能-3.16eV.考虑自旋极化时,H原子位于Pu表面正上方0.060nm处,吸附能为-2.26eV.与H配位的Pu原子数目是决定吸附过程的主要因素,配位的Pu原子数目越多,吸附越稳定.Mulliken电荷布局分析表明H和Pu表面的作用主要发生在第一层,另外两层几乎没有影响.H原子在钚表面的吸附造成了钚金属表面功涵的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原子 δ-Pu 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周期性模型
下载PDF
Cu(100)表面吸附CN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建明 李奕 +2 位作者 李俊籛 章永凡 丁开宁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185-1190,J001,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 ,以原子簇Cu14 为模拟表面 ,对CN自由基分子在垂直和平行Cu( 10 0 )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通过原子C垂直吸附在表面的顶位是其最佳吸附方式 ,吸附后CN键振动频率发生蓝移 ;而其它吸附方式中CN...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 ,以原子簇Cu14 为模拟表面 ,对CN自由基分子在垂直和平行Cu( 10 0 )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通过原子C垂直吸附在表面的顶位是其最佳吸附方式 ,吸附后CN键振动频率发生蓝移 ;而其它吸附方式中CN键振动频率均发生红移 .DOS和电荷转移分析指出CN通过C端吸附在表面顶位位置时 ,Cu与CN之间具有较强的σ成键和较弱的π反键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100) 表面吸附 密度泛函 振动频率 CN自由基分子 吸附能 稳定性
下载PDF
丙烯腈在Cu(100)表面化学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树伟 高林娜 +2 位作者 徐香 孙雅丽 夏少武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1,共5页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模拟金属铜原子簇Cu14(9,4,1)的(100)表面,对丙烯腈(CH2=CHCN)在Cu(100)面上不同吸附位的吸附状况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丙烯腈分子通过端位N原子垂直吸附在金属表面上为弱化学吸附,部分电荷从丙烯腈分子转移至铜...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模拟金属铜原子簇Cu14(9,4,1)的(100)表面,对丙烯腈(CH2=CHCN)在Cu(100)面上不同吸附位的吸附状况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丙烯腈分子通过端位N原子垂直吸附在金属表面上为弱化学吸附,部分电荷从丙烯腈分子转移至铜金属簇;由N原子的孤对电子与金属铜形成弱σ共价键;顶位是最佳吸附位,吸附能为40.7391kJ?mol-1,N原子与金属表面间的平衡距离为0.2279nm;其次为桥位和穴位,吸附能分别为36.2513和30.2158kJ?mol-1,平衡距离为0.2194和0.2886nm;吸附后C≡N键的强度降低,活化了丙烯腈分子.化学吸附使体系的熵减小,是由于丙烯腈分子的平动和转动因吸附而被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丙烯腈 cu(100) 化学吸附
下载PDF
配位超分子[Cu(phen)(H_2O)_2·SO_4]的合成、结构及表面光电压光谱 被引量:3
11
作者 寇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1-365,共5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新颖结构的配位超分子[Cu(phen)(H2O)2.SO4]。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VIS-NIR)及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结构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中Cu离子的配位模式分为两种,与phen分子中的2个N原...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新颖结构的配位超分子[Cu(phen)(H2O)2.SO4]。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VIS-NIR)及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结构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中Cu离子的配位模式分为两种,与phen分子中的2个N原子和水分子中2个O原子是通过配位键直接配位的;与硫酸根离子中的2个O原子的配位是采取Cu离子与O原子之间形成氢键,该氢键使Cu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中的2个O原子处于亚配位状态,因此使Cu离子处于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中。晶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氢键将化合物连成了1D双链结构。利用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光谱(FISPS)研究了化合物的表面光电行为。化合物的SPS在300~800nm范围内呈现出明显的2个正的光伏响应带。FISPS的结果显示化合物呈现出一定的p-型半导体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Ⅱ) 配位超分子 氢键 晶体结构 表面光电压光谱
下载PDF
DOPA醌在Cu(100)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12
作者 周太刚 王伯初 +3 位作者 陈双扣 冯莹柱 梁华民 杨丽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6-690,共5页
采用广义梯度密度泛函理论(GGA)的BLYP方法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以原子簇Cu41为模拟表面,对DOPA醌分子在Cu(100)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模型进行了构型优化、能量计算以及Mulliken布居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相邻的羰基垂直吸附在表面的桥位是其... 采用广义梯度密度泛函理论(GGA)的BLYP方法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以原子簇Cu41为模拟表面,对DOPA醌分子在Cu(100)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模型进行了构型优化、能量计算以及Mulliken布居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相邻的羰基垂直吸附在表面的桥位是其最佳吸附方式,吸附能为247.2310kJ/mol;其次为顶位、顶位R45和穴位,吸附能分别为227.7162kJ/mol、220.7305kJ/mol和217.8456kJ/mol。Mulliken布居分析结果表明整个吸附体系发生了由Cu原子向DOPA醌分子的电荷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3 4-醌(DOPA醌) cu(100)表面 表面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氢原子在Cu,Pt(100),(111),(110)面上的吸附扩散势能面结构的研究
13
作者 张文霞 阎福江 +1 位作者 张积树 王泽新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构成了H-CU,H-Pt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用经典的对势方法研究了氢原子在Cu(100),CU(111),CU(110),Pt(100),Pt(111),Pt(110)面上的吸附和扩散,得到了氢原子在6个表... 构成了H-CU,H-Pt相互作用的5参数Morse势,用经典的对势方法研究了氢原子在Cu(100),CU(111),CU(110),Pt(100),Pt(111),Pt(110)面上的吸附和扩散,得到了氢原子在6个表面上的吸附位、吸附几何、键能及本征振动等数据和实验结果附和得很好。同时系统地研究了6个体系的吸附扩散势能面结构。此外,还重点研究了氢原子在CU(100)、Pt(111)两体系的吸附态之间经过渡态扩散的活化能,扩散系数及隧道效应对扩散系数的影响,这些工作都基本上达到预期的结果,证实了所采用的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吸附 表面扩散 氢原子 吸附
下载PDF
H_(Sn)70-1B铜管在中性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杰 林海潮 曹楚南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3-77,共5页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电子衍射、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技术 ,对在不同含量的NaCl中性水溶液中HSn70 - 1B铜管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 .在中性NaCl溶液中HSn70 - 1B铜管的腐蚀行为主要受表面膜的形成过程和组成所控制 ,可分为 2个阶段 :氯离子含量...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电子衍射、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技术 ,对在不同含量的NaCl中性水溶液中HSn70 - 1B铜管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 .在中性NaCl溶液中HSn70 - 1B铜管的腐蚀行为主要受表面膜的形成过程和组成所控制 ,可分为 2个阶段 :氯离子含量在 0mol/L~ 0 .0 2mol/L时 ,合金表面逐渐形成较完整的Cu2 O表面膜 ,保护性增强 ;氯离子含量在 0 .0 2mol/L~ 0 .0 5mol/L时 ,Cu2 O膜减薄而变得不完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管 脱锌 表面膜 中性氯化钠溶液 腐蚀 黄铜
下载PDF
THEORETICAL STUDY OF REACTION DYNAMICS OF H_(2)■H+H ON LITHIUM(100)SURFACE
15
作者 王泽新 蔡政亭 +2 位作者 居冠之 关大任 邓从豪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1年第5期538-546,共9页
A generalized LEPS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of (H_2?H +H)/Li(100) plane system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ab initio SCF absorption and surface diffusion of a hydrogenatom on lithium(100) surface, and reaction kinetic... A generalized LEPS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of (H_2?H +H)/Li(100) plane system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ab initio SCF absorption and surface diffusion of a hydrogenatom on lithium(100) surface, and reaction kinetic behaviour of this system was investigatedby means of QCT method. It was shown from analysis of the feature of this potential energysurface that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absorption of H_2 molecules on a lithium(100) planeis unnecessary and the dissociation of H_2 on the Li(100) plane relates closely to the adsorp-tion sites and adsorption fashions, and the horizontal manner of dissociation of H_2 is easierthan the standing one. And it was also shown from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collision trajec-tories that the surface recombination probabilities of bi-hydrogen atoms at low covering arevery small, and that the surface dissociation probabilities of H_2 are controlled by its vibra-tional quantum number.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of gas-metal surface interaction systemconstructed here is convenient to study on reaction dynamics, and a good explanation forcrossed molecular beam experiments of surface activation of H_2 molecule can be offered byQCT kinetic calculations in this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of(h_(2)■h+h)/Li(100)system surface reaction kinetics quasiclassical trajectory calculation
原文传递
HF在Cu(100)和SiO_2(100)晶面吸附的蒙特卡罗模拟
16
作者 丁俊杰 丁晓琴 +1 位作者 刘艳 李磊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9-662,共4页
HF同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在腐蚀、催化和电化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在低温低压条件下,HF在Cu和SiO_2晶体表面的吸附情况,本文采用巨正则蒙特卡罗(GCMC)模拟法,计算模拟HF在Cu(100)和SiO_2(100)晶体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 HF同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在腐蚀、催化和电化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在低温低压条件下,HF在Cu和SiO_2晶体表面的吸附情况,本文采用巨正则蒙特卡罗(GCMC)模拟法,计算模拟HF在Cu(100)和SiO_2(100)晶体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本文所模拟的属于物理吸附。在150K、46.62 Pa以上时,HF可以在Cu晶体表面上发生吸附,如压力降低,则吸附大大降低,在100 K以下、1 Pa以上时,均能发生吸附。在相同条件下,HF与SiO_2比与Cu晶面的吸附能力强,且更易发生物理吸附,在150 K以下,1 Pa以上时,HF均可与SiO_2晶面发生吸附。本文的结果为在低温低压下HF与Cu和SiO_2晶体表面的吸附实验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正则蒙特卡罗 hF cu(100)表面 SiO2(100)表面 吸附
原文传递
Cu(100)(2^(1/2)×22^(1/2))R45°-O的表面结构与电子态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蔡建秋 陶向明 +2 位作者 陈文斌 赵新新 谭明秋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350-5355,共6页
用第一性原理的总能计算研究了Cu(100))面的表面结构、弛豫以及氧原子的(2×22)吸附状态.计算给出了Cu(100)(2×22)R45°-O吸附表面的结构参数,并得到了上述结构下氧吸附的Cu(100)表面氧原子和各层Cu原子的电子态密度.计算... 用第一性原理的总能计算研究了Cu(100))面的表面结构、弛豫以及氧原子的(2×22)吸附状态.计算给出了Cu(100)(2×22)R45°-O吸附表面的结构参数,并得到了上述结构下氧吸附的Cu(100)表面氧原子和各层Cu原子的电子态密度.计算得到的吸附表面功函数为4.58eV,与清洁Cu(100)表面功函数(~4.53eV)几乎相同.吸附氧原子与最外层铜原子之间的垂直距离约为0.02nm,其能带结构体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同时由于Cu-O的杂化作用在费米能以下约6.4eV附近出现了局域的表面态.可以认为,在Cu(100)(2×22)R45°的氧吸附表面结构下,吸附氧原子和衬底之间的结合主要来源于表面最外层铜原子与氧原子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00)(√2×2√2)R45°-O表面 缺列再构 表面电子态 吸附表面结构 电子态密度 √2 密度泛函 计算研究 氧原子 第一性原理 结构参数 吸附状态
原文传递
Cu(100)表面c(2×2)-N原子结构与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新新 陶向明 +3 位作者 陈文斌 陈鑫 尚学府 谭明秋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001-6007,共7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总能计算研究了金属铜(100)面的表面原子结构以及氮原子的c(2×2)吸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在Cu(100)c(2×2)-N表面系统中,氮原子处于四度配位的空洞(FFH)位置,距离最表面铜原子层的垂直距离为0.20,最短的Cu—N...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总能计算研究了金属铜(100)面的表面原子结构以及氮原子的c(2×2)吸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在Cu(100)c(2×2)-N表面系统中,氮原子处于四度配位的空洞(FFH)位置,距离最表面铜原子层的垂直距离为0.20,最短的Cu—N键长度为1.83.结构优化的计算否定了被吸附物导致的表面再构模型,即c(2×2)元胞的两个铜原子在垂直于表面方向发生相对位移,一个铜原子运动到氮原子之上的模型.该吸附表面的功函数约为4.65eV,氮原子的平均吸附能为4.92eV(以孤立氮原子为能量参考点).计算结果还说明,Cu—N杂化形成的表面局域态的位置在费米面以下约1.0eV附近出现,氮原子和第一层以及第二层铜原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杂化作用.该结果为最近有关该表面的STM图像的争论提供了判据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00)c(2×2)-N 表面吸附态 密度泛函总能计算
原文传递
为什么水在金属表面的吸附构型是倾斜的──水在铜、铝表面吸附的量子化学计算 被引量:5
19
作者 付爱萍 冯大诚 +1 位作者 杜冬梅 王焕杰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CSCD 2000年第3期307-311,共5页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分别以原子簇Cu5、Al4、Al10模拟Cu(100)和Al(111)表面,在不同基组水平上,计算了水在两种金属表面上倾斜吸附的势能面,结果表明:当计算基组中不含氧原子的d轨道时,得到水分子在金属表面垂直吸附的构型...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分别以原子簇Cu5、Al4、Al10模拟Cu(100)和Al(111)表面,在不同基组水平上,计算了水在两种金属表面上倾斜吸附的势能面,结果表明:当计算基组中不含氧原子的d轨道时,得到水分子在金属表面垂直吸附的构型,这与实验结果不符;当水中氧原子加极化函数时,水分子倾斜吸附时能量较低,得到与实验相符的吸附构型.这说明水中氧原子d轨道在计算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成健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计算 倾斜吸附 表面吸附
下载PDF
饱和吸附H原子的Si(100)表面的光学二次谐波研究
20
作者 蒋红兵 刘杨华 +2 位作者 陆兴泽 王文澄 郑家骠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77-380,共4页
测量了Si(100)(2×1)-H表面和Si(100)(3×1)-H表面的反射二次谐波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与清洁的Si(100)(2×1)表面进行了比较。Si(100)(2×1)表面和Si(100... 测量了Si(100)(2×1)-H表面和Si(100)(3×1)-H表面的反射二次谐波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并与清洁的Si(100)(2×1)表面进行了比较。Si(100)(2×1)表面和Si(100)(3×1)-H表面的二次谐波强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单调地减小,Si(100)(2×1)-H表面二次谐波强度随温度的变化不是单调的,约在470K时信号最大。可以根据二次谐波信号的强度及其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来确定样品温度和表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二次谐波 SI(100)表面 h原子 饱和吸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