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原子Ge助剂修饰Cu(111)晶面上CO_(2)加氢制甲醇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文武 韦晓艺 +5 位作者 徐梦宇 樊飞 陈治平 康洁 张乐 周安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61-1274,共14页
针对CO_(2)热催化转化制甲醇过程中CO_(2)吸附、活化较困难及副产物较多的问题,提出采用单原子Ge助剂修饰Cu(111)晶面的解决思路,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CO_(2)在Ge-Cu(111)晶面上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单原子Ge... 针对CO_(2)热催化转化制甲醇过程中CO_(2)吸附、活化较困难及副产物较多的问题,提出采用单原子Ge助剂修饰Cu(111)晶面的解决思路,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CO_(2)在Ge-Cu(111)晶面上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单原子Ge助剂的电子调控增加了与其相邻的Cu原子的电子云密度,使CO_(2)分子在含Ge活性界面上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CO_(2)在GeCu(111)晶面上的吸附能约为Cu(111)晶面的1.5倍,约为Pd改性Cu(111)晶面的2.4倍,进而使逆水煤气变换(RWGS)反应路径速控步骤的活化能降低了近20 kJ·moL^(-1),同时衍生出3条生成甲醇的RWGS新路径;此外,Ge-Cu(111)晶面上甲酸盐路径由于速控步骤活化能大幅上升而被禁阻,进而CO及烃类等副产物选择性大幅降低,Ge-Cu(111)晶面上CO_(2)加氢制甲醇选择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Ge-cu(111)晶面 单原子Ge助剂 CO_(2)加氢制甲醇 电子调控效应
下载PDF
高温退火Cu(111)衬底上生长高质量厘米尺寸单晶石墨烯
2
作者 祁建海 陈洋 +7 位作者 岳圆圆 吕炳辰 程宇昂 朱凤前 贾玉萍 李绍娟 孙晓娟 黎大兵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80-1988,2013,共10页
二维(2D)石墨烯具有原子层厚度,在电子器件中展示出突破摩尔定律限制的巨大潜力。目前,化学气相沉积(CVD)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石墨烯生长的方法,满足低成本、大面积生产和易于控制层数的需求。然而,由于催化金属(例如Cu)衬底一般为多晶特性... 二维(2D)石墨烯具有原子层厚度,在电子器件中展示出突破摩尔定律限制的巨大潜力。目前,化学气相沉积(CVD)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石墨烯生长的方法,满足低成本、大面积生产和易于控制层数的需求。然而,由于催化金属(例如Cu)衬底一般为多晶特性,导致CVD法生长的石墨烯晶体质量相对较差。为此,通过高温退火工艺制备了Cu(111)单晶衬底,使石墨烯的初始成核过程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从而实现了厘米尺寸的高质量单晶石墨烯的制备。根据二者的晶格匹配关系,Cu(111)衬底为石墨烯生长提供了唯一的成核取向,相邻石墨烯成核岛的边界能够缝合到一起。单晶石墨烯具有高电导率,相较于原始多晶Cu上生长的石墨烯(1415.7Ω·sq^(-1)),其平均薄层电阻低至607.5Ω·sq^(-1)。高温退火能够清洁铜箔,从而获得表面粗糙度较低的洁净石墨烯。将石墨烯用于场效应晶体管(FET),器件的最大开关比为145.5,载流子迁移率为2.31×10^(3)cm^(2)·V^(-1)·s^(-1)。基于以上结果,相信本工作中的单晶石墨烯还满足其他高性能电子器件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11) 石墨烯 高温退火 化学气相沉积 场效应晶体管
下载PDF
甲硫醇在Cu(111)表面的解离吸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6
3
作者 范晓丽 刘燕 +2 位作者 杜秀娟 刘崇 张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270,共8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和平板模型研究了CH_3SH分子在Cu(111)表面的吸附反应.系统地计算了S原子在不同位置以不同方式吸附的一系列构型,第一次得到未解离的CH_3SH分子在Cu(111)表面顶位上的稳定吸附构型,该构型吸附属于...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和平板模型研究了CH_3SH分子在Cu(111)表面的吸附反应.系统地计算了S原子在不同位置以不同方式吸附的一系列构型,第一次得到未解离的CH_3SH分子在Cu(111)表面顶位上的稳定吸附构型,该构型吸附属于弱的化学吸附,吸附能为0.39 eV.计算同时发现在热力学上解离结构比未解离结构更加稳定,解离的CH_3S吸附在桥位和中空位之间,吸附能为0.75-0.77 eV计算分析了未解离吸附到解离吸附的两条反应路径,最小能量路径的能垒为0.57 eV.计算结果还表明S—H键断裂后的H原子并不是以H_2分子的形式从表面解吸附而是以与表面成键的形式存在.通过比较S原子在独立的CH_3SH分子和吸附状态下的局域态密度,发现S—H键断裂后S原子和表面的键合强于未断裂时S原子和表面的键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醇分子 cu(111)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构型 解离 局域态密度
下载PDF
丙烯腈在Cu(111)面上化学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及NBO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夏树伟 徐香 +1 位作者 于红 张慧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1-754,共4页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对丙烯腈在Cu(111)面上不同吸附位的吸附状态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丙烯腈分子通过端位N原子立式吸附在金属铜表面为弱化学吸附,其中桥位为较佳吸附位,结合能为-40.16kJ/mol;丙烯腈分子和金属铜之间发生了电荷转...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对丙烯腈在Cu(111)面上不同吸附位的吸附状态进行了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丙烯腈分子通过端位N原子立式吸附在金属铜表面为弱化学吸附,其中桥位为较佳吸附位,结合能为-40.16kJ/mol;丙烯腈分子和金属铜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N原子的孤对电子与金属形成σ共价键;对丙烯腈分子结构变化进行了NBO分析,解释了丙烯腈分子吸附后被活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 丙烯腈 cu(111) 化学吸附 自然键轨道
下载PDF
Cu(111)面上糠醇加氢生成2-甲基呋喃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2
5
作者 夏明玉 曹晓霞 +2 位作者 倪哲明 施炜 付晓微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0-1006,共7页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的密度泛函理论并结合平板模型的方法,详细研究了糠醇在Cu(111)面上反应生成2-甲基呋喃的反应历程,优化了糠醇在Cu(111)面的吸附模型,并采用完全线性同步和二次同步变换的方法,对三种可能的反应机理中的各反应步骤进行...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的密度泛函理论并结合平板模型的方法,详细研究了糠醇在Cu(111)面上反应生成2-甲基呋喃的反应历程,优化了糠醇在Cu(111)面的吸附模型,并采用完全线性同步和二次同步变换的方法,对三种可能的反应机理中的各反应步骤进行了过渡态搜索.结果表明,糠醇主要通过支链上OH与Cu(111)面相互作用,易形成ψCH2和ψCH2O中间体(ψ代表呋喃环).糠醇进一步加氢机理很可能为:引入的氢物种明显降低了糠醇分解形成的中间体ψCH2的活化能,并促进了它的形成;中间体ψCH2更易从糠醇中获得H而生成2-甲基呋喃.该过程的控速步骤为ψCH2O*→ψCHO*+H*,活化能为199.0kJ/mol,总反应是2ψCH2OH=ψCH3+ψCHO+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111)面 密度泛函理论 2-甲基呋喃 反应机理 糠醇
下载PDF
S在Cu(11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楚兴丽 路战胜 杨宗献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7-562,共6页
基于广义梯度近似的投影缀加平面波(Projector augmented wave)赝势和具有三维周期性边界条件的超晶胞模型,采用第一原理方法计算并分析了由S吸附所形成的S/Cu(111)界面体系的吸附结构、吸附能和局域电子结构,考虑了不同覆盖度(1,0.25 ... 基于广义梯度近似的投影缀加平面波(Projector augmented wave)赝势和具有三维周期性边界条件的超晶胞模型,采用第一原理方法计算并分析了由S吸附所形成的S/Cu(111)界面体系的吸附结构、吸附能和局域电子结构,考虑了不同覆盖度(1,0.25 ML)下S在不同吸附位置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S原子倾向于吸附在高对称的fcc位与hcp位;由于S的负电性而使S/Cu吸附能随覆盖度的减小而增加,与之相应,S-Cu键长随覆盖度的减小而缩短.DOS图、Bader电荷分析表明杂化主要发生在S的3p态和表面Cu原子的3d态之间,表层近邻的Cu原子向S转移的电子数随覆盖度增加而减小,这表明S与Cu(111)面有强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吸附 cu(111)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下载PDF
Sn在Cu(111)上欠电位沉积的现场STM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颜佳伟 吴琼 +1 位作者 林龙刚 毛秉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36-639,共4页
本文用现场扫描隧道显微镜 (in situSTM)研究Sn在Cu( 1 1 1 )上的欠电位沉积 (underpotentialdepositionUPD)过程。实验结果表明 ,Sn原子在Cu( 1 1 1 )表面上的UPD首先在晶面的边缘处发生 ,随后向晶面的其余地方发展并取代吸附在表面的S... 本文用现场扫描隧道显微镜 (in situSTM)研究Sn在Cu( 1 1 1 )上的欠电位沉积 (underpotentialdepositionUPD)过程。实验结果表明 ,Sn原子在Cu( 1 1 1 )表面上的UPD首先在晶面的边缘处发生 ,随后向晶面的其余地方发展并取代吸附在表面的SO2 -4 ,这一过程伴随着显著的台阶轮廓的变化。在Sn的UPD层溶出过程中 ,台阶边缘形状发生了更剧烈的变化 ,并且观察到凹洞的出现 ,表明Sn与Cu( 1 1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扫描隧道显微镜 cu(111) SN 欠电位沉积 凹洞 晶体表面
下载PDF
CO和H_2分子在Cu(111)面的吸附和溶剂化效应(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左志军 黄伟 +1 位作者 韩培德 李志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07-2512,共6页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密度泛函理论(DFT)的PW91方法结合周期性模型,在DNP基组下,利用Dmol3模块研究了CO和H2在真空和液体石蜡环境下在Cu(111)表面上不同位置的吸附.计算结果表明,溶剂化效应对H2和CO的吸附结构参数和吸附能的影响非常显... 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密度泛函理论(DFT)的PW91方法结合周期性模型,在DNP基组下,利用Dmol3模块研究了CO和H2在真空和液体石蜡环境下在Cu(111)表面上不同位置的吸附.计算结果表明,溶剂化效应对H2和CO的吸附结构参数和吸附能的影响非常显著.在液体石蜡环境下,H2平行吸附在Cu(111)表面是解离吸附,而CO和H2在两种环境下的垂直吸附都是非解离吸附.相比真空环境吸附,在液体石蜡环境中,Cu(111)吸附CO时,溶剂化效应能够提高CO吸附的稳定性,同时有利于CO的活化.在真空中,H2只能以垂直方式或接近垂直方式吸附在Cu(111)表面.当Cu(111)顶位垂直吸附H2,相比真空环境吸附,溶剂化效应能够提高H2吸附的稳定性,但对H2的活化没有明显影响.Cu(111)表面的桥位或三重穴位(hcp和fcc)垂直吸附H2时,溶剂化效应能明显提高H2的活化程度,但降低H2的吸附稳定性;在液体石蜡中,当H2平行Cu(111)表面吸附时,溶剂化效应使H-H键断裂,一个H原子吸附在fcc位,另一个吸附在hcp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CO分子 H2分子 cu(111)表面 溶剂化效应 吸附
下载PDF
Cu(111)表面原子和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舜 刘其军 张金勇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49-352,共4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框架下广义梯度近似平面波超软赝势法,优化了体相铜的晶格参数,计算了体相铜的能带和态密度,在此基础上计算并分析了Cu(111)表面原子和电子的结构.计算得到Cu(111)面的表面能为1.387 J/m2,得到的结果和其他计...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框架下广义梯度近似平面波超软赝势法,优化了体相铜的晶格参数,计算了体相铜的能带和态密度,在此基础上计算并分析了Cu(111)表面原子和电子的结构.计算得到Cu(111)面的表面能为1.387 J/m2,得到的结果和其他计算结果及实验值均能较好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11) 表面能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H_2O在Cu(111)表面吸附和解离的第一性原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荐 李超 +1 位作者 任延杰 陈建林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92-97,共6页
为了研究H_2O对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铜表面的影响,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H_2O在Cu(111)面的吸附和解离进行了计算。通过Materials Studio软件的Dmol 3模块,计算了相关的几何参数、能垒和态密度等。研究结果表明,H_2... 为了研究H_2O对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铜表面的影响,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H_2O在Cu(111)面的吸附和解离进行了计算。通过Materials Studio软件的Dmol 3模块,计算了相关的几何参数、能垒和态密度等。研究结果表明,H_2O在清洁和预吸附O的Cu(111)表面吸附的最稳定吸附位置都为top位,且H_2O都以分子形态进行吸附。通过态密度分析表明,当H_2O在预吸附O的Cu(111)表面吸附时,O 2p态与Cu 3d态有较强的杂化作用,而在清洁表面则不明显;H_2O在清洁Cu(111)表面解离的能垒为148.54kJ/mol,当在预吸附O原子的Cu(111)表面解离时,能垒明显降低到92.73kJ/mol,表明预吸附O原子能促进H_2O在Cu(111)表面的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cu(111) 表面吸附 解离 能垒 态密度
下载PDF
氯原子在Cu(111)表面的吸附结构和电子态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新新 陶向明 +1 位作者 宓一鸣 谭明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密度泛函理论(DFT)总能计算研究了不同覆盖度下氯原子在Cu(111)表面的吸附结构和表面电子态.计算结果表明,清洁Cu(111)表面自由能σ_为15.72 eV/nm^2,表面功函数φ为4.753 eV.在1/4ML和1/3ML覆盖度下,每个氯原子在Cu(111)表面fcc谷位的... 密度泛函理论(DFT)总能计算研究了不同覆盖度下氯原子在Cu(111)表面的吸附结构和表面电子态.计算结果表明,清洁Cu(111)表面自由能σ_为15.72 eV/nm^2,表面功函数φ为4.753 eV.在1/4ML和1/3ML覆盖度下,每个氯原子在Cu(111)表面fcc谷位的吸附能分别等于3.278 eV和3.284 eV.在1/2ML覆盖度下,两个紧邻氯原子分别吸附于fcc和hcp谷住,氯原子的平均吸附能为2.631 eV.在1/3ML覆盖度下,fcc和hcp两个位置氯原子的吸附能差值约为2 meV,与正入射X光驻波实验结合蒙特卡罗方法得到结果(<10 meV)基本一致.在1/4ML、1/3ML和1/2ML覆盖度下,吸附后Cu(111)表面的功函数依次为5.263 eV、5.275 eV和5.851 eV.吸附原子和衬底价轨道杂化形成的局域表面电子态位于费米能级以下约1.2 eV、3.6 eV和4.5 eV等处.吸附能和电子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氯原子间的直接作用和表面铜原子紧邻氯原子数目是决定表面结构的两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结构 吸附能 电子态密度 功函数
下载PDF
Cu(111)面上原子扩散势垒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娟梅 滕波涛 吴锋民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383-388,共6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平板周期模型方法,对Cu在Cu(111)表面fcc洞位、hcp洞位的吸附模型进行了几何优化,并用从fcc洞位到hcp洞位过渡态计算的方法,研究了Cu在Cu(111)表面的扩散势垒.通过对不同基底层数、不同表面弛豫层数、不同覆盖...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平板周期模型方法,对Cu在Cu(111)表面fcc洞位、hcp洞位的吸附模型进行了几何优化,并用从fcc洞位到hcp洞位过渡态计算的方法,研究了Cu在Cu(111)表面的扩散势垒.通过对不同基底层数、不同表面弛豫层数、不同覆盖率的比较,得到基底层数为4层、表面弛豫1层、覆盖率为1/4ML(monolayer)时,Cu在Cu(111)表面的扩散势垒和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在此基础上,计算了Fe、Ni、Co等磁性原子在Cu(111)表面的扩散势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11)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扩散势垒 表面弛豫
下载PDF
Cu_x(x=1-4)团簇在CeO_2(111)表面的吸附(英文)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宗献 谢罗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51-857,共7页
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Cu团簇(Cux,x=1-4)在CeO2(111)表面的吸附.研究发现当团簇比较小时(x=2,3),倾向于平铺表面;当x=4时,Cu团簇在CeO2(111)表面以三维的四面体结构吸附较为稳定,从Cu 3d到Ce 4f的电荷转移使Cu团簇... 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Cu团簇(Cux,x=1-4)在CeO2(111)表面的吸附.研究发现当团簇比较小时(x=2,3),倾向于平铺表面;当x=4时,Cu团簇在CeO2(111)表面以三维的四面体结构吸附较为稳定,从Cu 3d到Ce 4f的电荷转移使Cu团簇带正电荷.由二维的菱形结构到三维的四面体结构的转变势垒为1.05 eV,并且其中一个Cu原子直接迁移到另外三个Cu原子的空位顶部的转变路径比较有利.在Cu团簇与CeO2的相互作用过程中,Cu-O和Cu-Cu相互作用的竞争最终决定了Cu团簇在CeO2上的形貌.这种CeO2(111)负载的带正电的三维Cu团簇将对水分解,进而对水煤气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cu团簇 吸附 cux/CeO2(111)
下载PDF
Adsorption of Methanol and Methoxy on Cu(111) Surface: A First-principles Periodic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文凯 刘书红 +3 位作者 曹梅娟 陆春海 许莹 李俊筏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7期872-876,共5页
Adsorption of methanol and methoxy at four selected sites (top, bridge, hcp, fcc) on Cu(111) surface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ethod at the 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 (GGA) leve... Adsorption of methanol and methoxy at four selected sites (top, bridge, hcp, fcc) on Cu(111) surface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ethod at the 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 (GGA) level. The calculation on adsorption energies, geometry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Mulliken charges, and vibrational frequencies of CH3OH and CH3O on clean Cu(111) surface was performed with full-geometry optimization, and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obtained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The most favorite adsorption site for methanol on Cu(111) surface is the top site, where C-O axis is tilted to the surface. Moreover, the preferred adsorption site for methoxy on Cu(111) surface is the fcc site, and it adsorbs in an upright geometry with pseudo-C2v local symmetry. Possible decomposition pathways also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transition-state searching methods. Methoxy radical, CH3O, was found to be the decomposition intermediate. Methanol can be adsorbed on the surface with its oxygen atom directly on a Cu atom, and weakly chemisorbed on Cu(111) surface. In contrast to methanol, methoxy is strongly chemisorbed to the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ETHANOL METHOXY cu(111) surface transition state
原文传递
Anomalous moire pattern of graphene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Evidence of graphene growth on oxidized Cu(111) 被引量:1
15
作者 Nicolas Reckinger Eloise Van Hooijdonk Frederic Joucken Anastasia V. Tyurnina Stephane Lucas Jean-Francois Colome~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54-162,共9页
The growth of graphene on oriented (111) copper films has been achieved by 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as-produced graphen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tunneli... The growth of graphene on oriented (111) copper films has been achieved by 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as-produced graphen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Anomalous moir6 superstructures composed of well-defined linear periodic modulations have been observed. We report here on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studies of these particular moir6 patterns present in the graphene topography revealing that, in certain conditions, the growth can occur on the oxygen-induced reconstructed copper surface and not directly on the oriented (111) copper film as exp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scanning tunnelingmicroscopy cu(111) copper oxidation atmospheric pressure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原文传递
Cu(111)表面能及功函数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建敏 周珏 +1 位作者 刘继东 熊志华 《江西科学》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应用基于局域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赝势法,计算了铜体材料的结合能及晶格常数的理论值,并由此计算了Cu(111)面的表面能及功函数。计算所得到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表面能 功函数 cu(111)
下载PDF
氢分子在Cu(111)表面吸附与解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7
作者 孙庆强 杨莉 +4 位作者 范开敏 彭述明 龙兴贵 周晓松 祖小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5-379,共5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氢分子与Cu(111)表面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氢分子是否解离取决于氢分子距表面的初始距离和其初始构型。当氢分子垂直于Cu(111)表面放置时,在距离表面0.37~4.0?范围内,氢分子与Cu(111)...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氢分子与Cu(111)表面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氢分子是否解离取决于氢分子距表面的初始距离和其初始构型。当氢分子垂直于Cu(111)表面放置时,在距离表面0.37~4.0?范围内,氢分子与Cu(111)表面相互作用后均不会解离,物理吸附在Cu(111)表面;当氢分子平行于Cu(111)表面放置时,有的氢分子解离成氢原子后化学吸附于表面六角(hcp)或面心(fcc)位。氢分子在桥位(bri)并沿[211]方向平行靠近Cu(111)表面时,氢分子解离的临界距离约为1.35?,其他情况下在0.65~0.8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cu(111)表面 解离 第一性原理 氢分子
下载PDF
吡啶吸附对Pt(111)电极上Cu欠电位沉积的影响
18
作者 王红森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55-660,共6页
应用循环伏安法 (CV)研究了溶液 p H值和吡啶吸附对 Pt(111)上 Cu欠电位沉积(upd)的影响 .结果发现 ,溶液 p H值对 Cu的 upd的峰电位和形状有明显的影响 .在 0 .5 mol.L-1H2 SO4+ Cu SO4溶液中吡啶的加入抑制了 Cu的 upd,而在 0 .1mol.L... 应用循环伏安法 (CV)研究了溶液 p H值和吡啶吸附对 Pt(111)上 Cu欠电位沉积(upd)的影响 .结果发现 ,溶液 p H值对 Cu的 upd的峰电位和形状有明显的影响 .在 0 .5 mol.L-1H2 SO4+ Cu SO4溶液中吡啶的加入抑制了 Cu的 upd,而在 0 .1mol.L-1K2 SO4+ Cu SO4(p H=5 .2 )溶液中 ,吡啶的加入却催化了 Cu的 u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欠电位沉积 吡啶 PH值 循环伏安法 金属表面吸附 有机添加剂 Pt(111)电极
下载PDF
Pd/Cu(111)双金属表面催化糠醛脱碳及加氢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钱梦丹 薛继龙 +3 位作者 夏盛杰 倪哲明 蒋军辉 曹勇勇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42,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糠醛在最稳定Pd/Cu(111)双金属表面上的吸附构型和糠醛脱碳及加氢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糠醛初始吸附于O_3-Pd-top、O_7-Cu-hcp位时,吸附构型最稳定,其吸附能为73.4 kJ/mol。糠醛在Pd/Cu(111)双金属表面上...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糠醛在最稳定Pd/Cu(111)双金属表面上的吸附构型和糠醛脱碳及加氢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糠醛初始吸附于O_3-Pd-top、O_7-Cu-hcp位时,吸附构型最稳定,其吸附能为73.4 kJ/mol。糠醛在Pd/Cu(111)双金属表面上更易发生脱碳反应。对于糠醛脱碳反应,所需活化能较低,各个基元反应均为放热反应,糠醛更易先失去支链上的H形成(C_4H_3O)CO,然后中间体脱碳加氢得到呋喃,其中,C_4H_3O加氢生成呋喃所需活化能(72.6 kJ/mol)最高,是反应的控速步骤。对于加氢反应,糠醛与首个氢原子的反应需要最大的活化能(290.4 kJ/mol),是反应的限速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 密度泛函理论 Pd/cu(111)双金属表面 吸附 脱碳 加氢
下载PDF
单原子分散的Au/Cu(111)表面合金的表面结构与吸附性质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文元 张杰夫 +1 位作者 李喆 邵翔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2-79,共8页
Au-Cu双金属合金纳米颗粒对包括CO氧化和CO2还原等在内的多个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然而关于其表面性质的研究却相当匮乏。在此工作中,我们通过对低覆盖度的Au/Cu(111)和Cu/Au(111)双金属薄膜退火,制备出了单原子级分散的Au/Cu(111)和Cu... Au-Cu双金属合金纳米颗粒对包括CO氧化和CO2还原等在内的多个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然而关于其表面性质的研究却相当匮乏。在此工作中,我们通过对低覆盖度的Au/Cu(111)和Cu/Au(111)双金属薄膜退火,制备出了单原子级分散的Au/Cu(111)和Cu/Au(111)合金化表面,并利用高分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扫描隧道谱(STS)进一步研究了掺杂原子的电子性质及其对CO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散在Cu(111)表面的表层和次表层Au单原子在STM上表现出不同衬度。在-0.5 e V附近,前者表现出相较于Cu(111)明显增强的电子态密度,而后者则明显减弱。吸附实验表明表层Au单原子对CO的吸附能力并没有得到增强,甚至会减弱其周围Cu原子的吸附能力。与Au在Cu(111)表面较好的分散相反,Cu原子倾向于钻入Au(111)的次表层,并且形成多原子聚集体。且Cu原子受Au(111)衬底吸电子作用的影响,其对CO的吸附能力明显减弱。这个研究结果揭示了合金表面的微观结构与性质的关联,为进一步阐明Au-Cu双金属催化剂的表面反应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u(111) 单原子 表面合金 CO吸附 电子性质 扫描隧道显微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