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合金化纳米晶Cu-5% Cr粉末的热静液挤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贺文雄 王尔德 +1 位作者 周玉生 张国锋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0-354,共5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制备了纳米晶Cu-5%(质量分数,下同)Cr粉末,然后对其进行了热压制坯和热静液挤压致密化研究。结果表明,经10h高能球磨,Cu-5%Cr粉末中Cu的晶粒尺寸细化到约50nm,成为纳米晶粉末。采用热压制坯和热静液挤压工艺可以使纳米晶C... 采用机械合金化制备了纳米晶Cu-5%(质量分数,下同)Cr粉末,然后对其进行了热压制坯和热静液挤压致密化研究。结果表明,经10h高能球磨,Cu-5%Cr粉末中Cu的晶粒尺寸细化到约50nm,成为纳米晶粉末。采用热压制坯和热静液挤压工艺可以使纳米晶Cu-5%Cr粉末接近完全致密化。球磨10h的Cu-5%Cr合金粉末经400℃热压制坯和600℃、挤压比为4的热静液挤压后相对密度达到99.3%。热静液挤压致密化后的Cu-5%Cr合金的晶粒有所长大,Cu基体的平均晶粒尺寸达到了500nm左右,变成了亚微米晶材料。该亚微米晶Cu-5%Cr合金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热静液挤压 纳米晶 cu-5% CR
下载PDF
亚微米晶Cu-5%Cr冷拉拔后的回复再结晶及热稳定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贺文雄 王尔德 +2 位作者 孙宏飞 于洋 陈晖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3期665-669,共5页
通过对冷拉拔的亚微米晶Cu-5%Cr丝材进行退火及高温热处理,研究其回复与再结晶、组织与性能的变化及其热稳定性。采用透射电镜(TEM)分析了退火后Cu-5%Cr的组织结构,并对其进行了硬度和导电性的测试。结果表明,冷拉拔的亚微米晶Cu-5%Cr... 通过对冷拉拔的亚微米晶Cu-5%Cr丝材进行退火及高温热处理,研究其回复与再结晶、组织与性能的变化及其热稳定性。采用透射电镜(TEM)分析了退火后Cu-5%Cr的组织结构,并对其进行了硬度和导电性的测试。结果表明,冷拉拔的亚微米晶Cu-5%Cr丝材退火处理时析出大量的Cr相颗粒,Cu基体发生了回复和再结晶,其再结晶温度是在480℃~560℃范围内,其导电率在退火温度为550℃左右出现峰值。冷拉拔的亚微米晶Cu-5%Cr丝材在600℃以上热处理,硬度趋于稳定,其组织也比较稳定。在800℃热处理时,Cu晶粒虽有所长大,但其晶粒尺寸仍保持在500 nm~600 nm。这主要是因为Cr相颗粒有阻碍Cu晶粒长大的作用。同时发现,拉拔变形量大的在热处理时再结晶形核数量多,晶粒更细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5%Cr丝材 亚微米晶 冷拉拔 回复与再结晶 热稳定性
下载PDF
Cu-5%Cr复合材料变形后热处理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晖 凌人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42-44,共3页
用机械球磨制粉、冷压制坯、高温烧结和热挤压可以得到致密的亚微米晶Cu-5%Cr复合材料,对这类材料冷变形后进行了热处理工艺的研究,并分析了其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拉拔后Cu-5%Cr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为500~520℃。冷变形和退火处理促进... 用机械球磨制粉、冷压制坯、高温烧结和热挤压可以得到致密的亚微米晶Cu-5%Cr复合材料,对这类材料冷变形后进行了热处理工艺的研究,并分析了其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拉拔后Cu-5%Cr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为500~520℃。冷变形和退火处理促进了材料中Cr粒子的析出,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和导电性能。对拉拔变形后的丝材进行退火处理后,发现丝材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5%Cr 拉拔 再结晶 导电性
下载PDF
Cu-5%Cr合金拉拔断丝原因检测分析
4
作者 陈晖 凌人蛟 李瑞芬 《江西有色金属》 CAS 2007年第1期30-32,共3页
针对Cu-5%Cr复合材料在拉拔过程中常出现的断丝现象,用扫描电镜对拉拔断丝样品进行宏观和微观断口形貌观察及分析。结果表明,断口形貌为杯锥断口,属典型的微孔聚集型断裂。在拉拔过程中,丝材中存在的大量细小弥散的第二相Cr颗粒与Cu基... 针对Cu-5%Cr复合材料在拉拔过程中常出现的断丝现象,用扫描电镜对拉拔断丝样品进行宏观和微观断口形貌观察及分析。结果表明,断口形貌为杯锥断口,属典型的微孔聚集型断裂。在拉拔过程中,丝材中存在的大量细小弥散的第二相Cr颗粒与Cu基体变形不协调,是微孔产生和裂纹扩展的主要原因。试验发现去除退火后丝材表面氧化皮、保证良好的润滑效果、采用合适的拉拔变形量可以有效的避免断丝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拔 cu-5%Cr 断丝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cold drawn and annealed submicron crystalline Cu-5%Cr alloy 被引量:3
5
作者 贺文雄 于洋 +3 位作者 王尔德 孙宏飞 胡连喜 陈晖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EI CSCD 2009年第1期93-98,共6页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after cold drawing and subsequent annealing of submicron crystalline Cu-5%Cr (mass fraction)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of submicron crystalli...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after cold drawing and subsequent annealing of submicron crystalline Cu-5%Cr (mass fraction) alloy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of submicron crystalline Cu-5%Cr can be further refined by cold drawing. After cold drawing, the grains of Cu-5%Cr alloy with grain size of 400-500 nm can be refined to be cellular structures and subgrains with size of 100-200 nm. Both strength and ductility of Cu-5%Cr alloy can be enhanced by cold drawing, and the optim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can be achieved with drawing deformation increasing. It is suggested that dislocation glide is still the main mechanism in plastic deformation of submicron crystalline Cu-5%Cr, but grain boundary slide and diffusion may play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s with drawing deformation increasing. When the cold drawn Cu-5%Cr wires are annealed at 550 ℃, fine recrystal grains with grain size of 200-300 nm can be obtained. Furthermore, there are lots of fine Cr particles precipitated during annealing, by which the recrystallization softening temperatures of the cold drawn Cu-5%Cr wires can be increased to 480-560 ℃. Due to the fact that Cr particles have the effect of restricting Cu grains growth, a favorable structural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submicron crystalline Cu-5%Cr can be achieved, and the submicron grained microstructure can be retained at high temperature annea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合金 亚微米晶 结晶处理 金属学
下载PDF
As_(2)O_(3)与Cu-ZSM-5催化剂的相互作用机理
6
作者 张欢 史一林 +4 位作者 刘梁 王晨星 孙瑞彬 贾里 金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03-2010,共8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NO和As_(2)O_(3)在Cu-ZSM-5表面的吸附性能.通过确立As_(2)O_(3)在Cu-ZSM-5表面的最佳吸附位点,对As3+在其活性位点吸附的反应路径进行研究,计算As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反应活化能垒和决速步骤,揭示As_(2)O_(3)与活...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NO和As_(2)O_(3)在Cu-ZSM-5表面的吸附性能.通过确立As_(2)O_(3)在Cu-ZSM-5表面的最佳吸附位点,对As3+在其活性位点吸附的反应路径进行研究,计算As在催化剂上的吸附反应活化能垒和决速步骤,揭示As_(2)O_(3)与活性位点Cu-O-Cu的成键机制和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NO和As_(2)O_(3)都以非氧端吸附在Cu-ZSM-5活性位点Cu-O-Cu的晶格氧位,吸附能分别为-218.515kJ/mol和-206.422kJ/mol,吸附过程中有电荷转移且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As_(2)O_(3)在Cu-ZSM-5活性位点Cu-O-Cu的晶格氧上的氧化过程分两步进行,As^(3+)作为Lewis碱与Lewis酸中心的Cu-O-Cu发生非均相氧化反应,第一阶段的氧化产物As_(2)O_(4)在相邻的活性位点上发生二次氧化反应,生成的As_(2)O_(5)成为As^(3+)吸附后的主要存在形式.其中,生成As_(2)O_(4)的反应阶段需要跨越242.75kJ/mol的能垒,成为整个氧化进程的决速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SM-5 As_(2)O_(3) 吸附 氧化反应 能垒
下载PDF
基于Cu-TCPP的高灵敏5—羟色胺电化学检测新方法
7
作者 彭连晖 王岐 +1 位作者 姬柳迪 胡鹏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164,共4页
以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H_2TCPP)为配体,Cu~(2+)为金属中心源,通过液相剥离法制备了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Cu-TCPP纳米片。制备Cu-TCPP纳米片修饰玻碳电极(Cu-TCPP/GCE),用于5—羟色胺(5—HT)的高灵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 以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H_2TCPP)为配体,Cu~(2+)为金属中心源,通过液相剥离法制备了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Cu-TCPP纳米片。制备Cu-TCPP纳米片修饰玻碳电极(Cu-TCPP/GCE),用于5—羟色胺(5—HT)的高灵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裸玻碳电极(GCE)相比,5—HT在Cu-TCPP/GCE上的氧化电流显著增强。通过研究其信号增强机理发现,Cu-TCPP纳米片可有效提高对5—HT的富集效率和电子转移能力。进一步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成功建立了一种高灵敏的5—HT电化学检测新方法,线性范围为5~1 000 nmol/L,检出限为1.33 n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5—10 15 20—四(4—羧基苯基)卟啉 5—羟色胺 电化学传感器 增敏机理
下载PDF
不同Zr含量对Cu-Zn/ZSM-5催化剂催化CO_(2)加氢制甲醇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李国峰 刘凯楠 +3 位作者 李帅 杨伟强 孙庆国 莫文龙 《工业催化》 CAS 2023年第12期48-53,共6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不同Zr添加量的系列催化剂0%Zr-Cu-Zn/ZSM-5、2%Zr-Cu-Zn/ZSM-5、4%Zr-Cu-Zn/ZSM-5、6%Zr-Cu-Zn/ZSM-5、8%Zr-Cu-Zn/ZSM-5。采用XRD、NH_(3)-TPD、H_(2)-TPR作为表征手段,以CO_(2)加氢制备甲醇作为催化剂性能评价的反应体... 采用浸渍法制备不同Zr添加量的系列催化剂0%Zr-Cu-Zn/ZSM-5、2%Zr-Cu-Zn/ZSM-5、4%Zr-Cu-Zn/ZSM-5、6%Zr-Cu-Zn/ZSM-5、8%Zr-Cu-Zn/ZSM-5。采用XRD、NH_(3)-TPD、H_(2)-TPR作为表征手段,以CO_(2)加氢制备甲醇作为催化剂性能评价的反应体系,探究不同Zr添加量对催化剂物性结构和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Zr的加入对催化剂的酸性、孔道结构以及催化性能有显著影响,添加4%Zr的催化剂4%Zr-Cu-Zn/ZSM-5具有最佳的活性,CO_(2)转化率约为14%,甲醇选择性约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助剂Zr cu-Zn/ZSM-5催化剂 CO_(2)加氢 甲醇
下载PDF
Cu-ZSM-5分子筛催化剂对NH_(3)-SCR催化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裴婕 刘明康 《化学工程师》 CAS 2023年第8期97-100,105,共5页
本文以H-ZSM-5分子筛为基础,考察了制备方法、铜源类型以及铜含量对Cu-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NH_(3)-SCR)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u改性ZSM-5分子筛的NH_(3)-SCR活性最好;以Cu(NO3)2·3H2... 本文以H-ZSM-5分子筛为基础,考察了制备方法、铜源类型以及铜含量对Cu-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NH_(3)-SCR)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u改性ZSM-5分子筛的NH_(3)-SCR活性最好;以Cu(NO3)2·3H2O为前驱体的Cu-ZSM-5催化剂具有最佳的低温NH_(3)-SCR催化活性,并且获得了最宽的活性温度窗口;制备所得4种不同铜含量样品中,铜含量负载为2.84%的Cu-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活性温度窗口范围最大,在200~600℃范围内NO转化率在90%以上。由此可以说明,引入Cu2+后能够明显提高ZSM-5分子筛的催化活性。此外,XRD分析结果显示,Cu-ZSM-5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并未改变,SEM扫描发现分子筛的形貌并未改变,但粒径变小。本文通过考察Cu-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NH_(3)-SCR催化性能,为进一步制备高性能脱硝分子筛催化剂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SM-5分子筛催化剂 NO转化率 活性温度 NH_(3)-SCR
下载PDF
Ce、Zr共掺杂提高Cu-ZSM-5催化分解NO性能及抗K中毒能力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瑞彬 张代鑫 +3 位作者 刘丁赫 乔晓磊 金燕 樊保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84-1394,共11页
将NO在Cu-ZSM-5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分解为环保、清洁的N 2和O_(2)是最具经济效益的脱硝手段。高温烟气中存在大量的碱金属,但碱金属会使催化剂催化活性降低、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并使催化剂造成不可逆的失活。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MZ5催化剂... 将NO在Cu-ZSM-5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分解为环保、清洁的N 2和O_(2)是最具经济效益的脱硝手段。高温烟气中存在大量的碱金属,但碱金属会使催化剂催化活性降低、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并使催化剂造成不可逆的失活。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MZ5催化剂(M=Cu、Ce、Zr、CuCe、CuZr、CuCeZr),采用初湿浸渍法将K离子负载到MZ5催化剂。脱硝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温度550℃下,相比于CuZ5,CuCeZrZ5催化剂的NO转化率由原来的53%提高到58%,KCuCeZrZ5催化剂的NO转化率由53%降到52%;相比于KCuZ5,KCuCeZrZ5催化剂的NO转化率由39%提高到52%。采用ICP、SEM、XRD、BET、XPS、H_(2)-TPR和O_(2)-TPD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元素含量、微观形貌、骨架结构、孔隙规律、铜物种种类、化学吸附氧、铜离子还原温度和活性物种中氧气的脱附温度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e、Zr的引入不会对催化剂的骨架结构、结晶度和晶粒尺寸造成损伤;Ce、Zr的引入促进催化剂形成更多的氧空位和活性成分{Cu—O—Cu}^(2+),并增强催化剂的储氧和氧运输能力。当K^(+)引入后,KCuZ5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明显降低、孔隙结构恶化以及K^(+)与活性成分{Cu—O—Cu}^(2+)结合迁移形成CuO;K^(+)优先与Ce物种结合,进而有效保护ZSM-5的三维交叉孔道结构,减缓Cu^(2+)迁移形成CuO以及促进活性成分{Cu—O—Cu}^(2+)与{Cu—□—Cu}^(2+)之间的氧化还原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催化分解 cu-ZSM-5 Ce、Zr掺杂 抗K中毒 {Cu—O—Cu}^(2%PLUS%)
下载PDF
CeO_(2)/ZrO_(2)对Cu-ZSM-5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反应活性及抗老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立峰 吕誉 +3 位作者 李云强 吕刚 宋崇林 郑庆贺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6-684,共9页
采用浸渍法分别将CeO_(2)、ZrO_(2)负载于Cu-ZSM-5催化剂中,通过催化剂活性评价系统研究了CeO_(2)、ZrO_(2)负载量对整体式Cu-ZSM-5催化剂NOx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并采用NO-TPD方法分析了催化剂表面的NOx吸附能力.此外,利用FT-IR和SEM技术... 采用浸渍法分别将CeO_(2)、ZrO_(2)负载于Cu-ZSM-5催化剂中,通过催化剂活性评价系统研究了CeO_(2)、ZrO_(2)负载量对整体式Cu-ZSM-5催化剂NOx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并采用NO-TPD方法分析了催化剂表面的NOx吸附能力.此外,利用FT-IR和SEM技术探究了催化剂样品的抗老化能力.结果表明,添加CeO_(2)或ZrO_(2)有利于提升整体式Cu-ZSM-5催化剂NOx转化率,其中8%CeO_(2)/Cu-ZSM-5在150~550℃温度范围内NO_(x)转化率最高,但此催化剂表面晶粒在高温下易发生团簇,导致催化剂老化,催化活性下降.ZrO_(2)的添加可以有效稳固表面晶粒,进而改善催化剂的抗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 cu-ZSM-5 氧化铈/氧化锆添加剂 氮氧化物 抗老化性能 催化活性
下载PDF
Cu-ZSM-5的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及其稳态动力学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秋林 徐海迪 +3 位作者 邱春天 林涛 龚茂初 陈耀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30-1236,共7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u载量的Cu-ZSM-5整体式催化剂.考察了该系列催化剂的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当Cu质量分数为5%时,Cu-ZSM-5催化剂的SCR活性最高,此时催化剂上NO最高转化率高达96.5%,并且催化剂的活性...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u载量的Cu-ZSM-5整体式催化剂.考察了该系列催化剂的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当Cu质量分数为5%时,Cu-ZSM-5催化剂的SCR活性最高,此时催化剂上NO最高转化率高达96.5%,并且催化剂的活性窗口较宽,催化剂在198-470℃之间NO转化率大于80%.H2O和SO2的添加仅轻微影响Cu-ZSM-5催化剂的SCR活性.当Cu载量大于5%时,Cu-ZSM-5催化剂中出现明显的CuO物相.稳态动力学结果表明,在5%Cu载量的Cu-ZSM-5上的SCR反应中,NO的反应级数接近一级,NH3的反应级数接近零级,O2的反应级数接近1/2级.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7.7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SM-5 选择性催化还原 稳态动力学 表观活化能
下载PDF
Cu-ZSM-5上NO催化分解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万家义 余林 陈豫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6-130,共5页
考察了不同温度及不同空速条件下,Cu-ZSM-5、Cu/Al2O3及Cu/SiO2等催化剂上NO直接分解的性能,并采用XRD,TPR及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将表征结果与催化剂活性相关联。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催化 分解 ZSM-5 铜离子交换型 分子筛
下载PDF
Ni^(2+)改性的Cu-ZSM-5催化分解NO的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石川 宋志民 +1 位作者 付迎 杨学锋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4-27,共4页
研究 Ni2 +改性的 Cu- ZSM- 5催化剂在无氧和有氧气氛下的 NO分解反应性能 ,考察 Ni2 +的加入量及加入方式对 Cu-ZSM- 5催化剂 NO分解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先交换适量 Ni2 +再交换 Cu2 +的 Ni- Cu- ZSM- 5催化剂较单组分 Cu- ZSM- 5... 研究 Ni2 +改性的 Cu- ZSM- 5催化剂在无氧和有氧气氛下的 NO分解反应性能 ,考察 Ni2 +的加入量及加入方式对 Cu-ZSM- 5催化剂 NO分解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先交换适量 Ni2 +再交换 Cu2 +的 Ni- Cu- ZSM- 5催化剂较单组分 Cu- ZSM- 5催化剂有较高的高温 (50 0℃~ 60 0℃ ) NO分解活性 .在含 5.5% O2 的反应气氛中 ,Ni- Cu- ZSM- 5在 50 0℃下的 NO分解率较之 Cu-ZSM- 5高出约 2 0 % ,Ni2 +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抗氧活性 .就 Ni2 +对 Cu- ZSM- 5催化剂的可能改性机制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催化分解 镍离子 催化剂 氮氧化物
下载PDF
堇青石基Cu-ZSM-5的原位制备及NO的脱除(英文)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建成 田东 +2 位作者 韩丽娜 常丽萍 鲍卫仁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353-358,共6页
利用水热合成技术将ZSM-5分子筛直接合成到蜂窝状堇青石上。XRD、扫描电镜观察和超声波处理结果表明,ZSM-5和堇青石能够牢固结合,ZSM-5分子筛涂层质量和牢固度主要取决于晶化时间。采用离子交换或浸渍法制得Cu-ZSM-5/堇青石,利用模拟柴... 利用水热合成技术将ZSM-5分子筛直接合成到蜂窝状堇青石上。XRD、扫描电镜观察和超声波处理结果表明,ZSM-5和堇青石能够牢固结合,ZSM-5分子筛涂层质量和牢固度主要取决于晶化时间。采用离子交换或浸渍法制得Cu-ZSM-5/堇青石,利用模拟柴油机车尾气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NO。结果表明,在240-480oC的温度范围内,NO的转化率在90%以上,由离子交换或浸渍法制得的Cu-ZSM-5/堇青石都能在很宽的温度窗口(240-540oC)保持很高的脱硝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cu-ZSM-5/堇青石 选择性催化还原
下载PDF
Ce^(3+)(La^(3+))改性Cu-ZSM-5催化剂分解NO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曲虹霞 钟秦 邓选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5-399,共5页
采用一步离子交换法用稀土Ce3+(La3+)对Cu-ZSM-5分子筛改性,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了催化剂分解NO活性和耐氧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离子交换主要发生在分子筛铝羟基和桥联羟基上,其中交换后的铝羟基为活性中心.Ce3+更易于交换到桥联... 采用一步离子交换法用稀土Ce3+(La3+)对Cu-ZSM-5分子筛改性,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了催化剂分解NO活性和耐氧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离子交换主要发生在分子筛铝羟基和桥联羟基上,其中交换后的铝羟基为活性中心.Ce3+更易于交换到桥联羟基上,使铜离子占据活性中心,较低的交换温度和浓度有利于制备高催化活性催化剂.改性Cu-ZSM-5分子筛催化剂可以显著降低活性反应温度和提高空速,在310~390℃的温度范围内,La-Cu-ZSM-5催化剂上NO转化率均在8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较宽的反应温度范围.在O2体积含量低于9%时,Ce3+掺杂Cu-ZSM-5表现出良好的氧稳定性,NO转化率基本保持在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分解 cu-ZSM-5 稀土Ce^3%PLUS%(La^3%PLUS%)改性 耐氧性
下载PDF
Insitu DRIFTS研究NO在Cu-ZSM-5上的表面吸附及选择性催化还原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平 王乐夫 陈永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02-1105,共4页
Cu-ZSM-5分子筛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具有较好的低温活性,在613K时NO还原成N2的转化率达70·6%。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Insitu DRIFTS)是研究催化剂表面吸附物种及催化机理的重要方法,应用该方法在298~773K范围原位考察了以C3H6为... Cu-ZSM-5分子筛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具有较好的低温活性,在613K时NO还原成N2的转化率达70·6%。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Insitu DRIFTS)是研究催化剂表面吸附物种及催化机理的重要方法,应用该方法在298~773K范围原位考察了以C3H6为还原剂及富O2条件下,NO在Cu-ZSM-5催化剂上的表面吸附及选择性催化还原。认为NO在Cu-ZSM-5催化剂上还原为N2的过程中,NO以一系列NOx吸附态形式与丙稀的活化物种(CxHy或CxHyOz)反应,生成有机中间体,再进一步反应,最终生成N2。有机中间体存在一个明显的从有机胺物种到腈(或—CN)再到有机氮氧物种(R—NO2或R—ONO)的过程,催化剂表面形成有机中间物种是关键步骤,Cu的作用是促进NOx形成,O2的作用是促进C3H6活化,并且是有效产生有机-氮氧化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 cu-ZSM-5催化剂 NO 表面吸附 选择性催化还原 反应机理
下载PDF
Cu-ZSM-5型分子筛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红宾 周群 +1 位作者 周凤岐 庞文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635-638,共4页
Cu-ZSM-5 type molecular sieves were synthesized hydrothermally in weak acid medium in the presence of F- ions.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copper in synthesized samples t... Cu-ZSM-5 type molecular sieves were synthesized hydrothermally in weak acid medium in the presence of F- ions.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copper in synthesized samples the unit cell volumes of Cu-ZSM-5 zeolites increase, while the adsorption peaks of Cu-ZSM-5 shift to lower wavenumbers.These fact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electron probe micrograph and XPS analyese indicate that copper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framework of molecular sie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分子筛 合成 结构
下载PDF
不同硅铝比Cu-ZSM-5纳米片上N_2O催化分解 被引量:2
19
作者 邹薇 谢鹏飞 +4 位作者 李旭光 孔德金 华伟明 乐英红 高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5,共7页
以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水热条件下合成了硅铝比(nSi/nAl)为18、26和95的ZSM-5沸石纳米片,采用离子交换方法制备了铜改性的ZSM-5纳米片样品,并测试了其催化分解N_2O性能。结合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X射线荧光光谱(XRF)... 以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水热条件下合成了硅铝比(nSi/nAl)为18、26和95的ZSM-5沸石纳米片,采用离子交换方法制备了铜改性的ZSM-5纳米片样品,并测试了其催化分解N_2O性能。结合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X射线荧光光谱(XRF)、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_2-TPD)和原位红外漫反射光谱(CODRIFT)等表征结果 ,探讨了沸石硅铝比对于催化剂N_2O分解性能的影响及其原因。结果表明,ZSM-5纳米片硅铝比越低,CuZSM-5纳米片催化剂的活性越高。催化活性的提高归因于低硅铝比催化剂上Cu^+活性物种可还原性的增强和吸附氧脱附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SM-5 纳米片 硅铝比 氧化亚氮 催化分解
下载PDF
SiO_2改性的Cu-ZnO/HZSM-5催化剂及合成二甲醚性能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继元 曾崇余 吴昌子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5-199,共5页
以廉价的硅酸钠为硅源,碳酸钠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沉积法制备了S iO2改性的Cu-ZnO/HZSM-5催化剂,用XRD、SEM、H2-TPR、XP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对CO2加氢合成二甲醚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S iO2促进了催化剂前驱体的分散,延缓了焙烧... 以廉价的硅酸钠为硅源,碳酸钠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沉积法制备了S iO2改性的Cu-ZnO/HZSM-5催化剂,用XRD、SEM、H2-TPR、XP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对CO2加氢合成二甲醚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S iO2促进了催化剂前驱体的分散,延缓了焙烧后催化剂晶粒的长大和颗粒的团聚。S iO2改性的同时影响了CuO的分布状态及还原过程。1.0%S iO2改性的Cu-ZnO/HZSM-5催化剂,用于CO2加氢合成二甲醚,CO2转化率和二甲醚的收率达28.53%和16.34%,与未经改性的Cu-ZnO/HZSM-5相比,CO2转化率和二甲醚收率分别提高了20%和34%;继续增大S iO2用量,催化剂的活性反而降低。XPS和AES表征表明,1.0%S iO2改性的Cu-ZnO/HZSM-5催化剂中,Cu0是甲醇合成的活性中心,锌以ZnO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加氢 二甲醚 SIO2 改性 cu-ZnO/HZSM-5催化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