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ucidating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Cu-Ag bimetallic catalysts for electrochemical CO_(2) reduction
1
作者 Qining Huang Lili Wan +1 位作者 Qingxuan Ren Jingshan Luo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345-351,I0009,共8页
Developing bimetallic catalysts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enhancing the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electrochemical CO_(2) reduction reactions,where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is essential fo... Developing bimetallic catalysts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enhancing the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electrochemical CO_(2) reduction reactions,where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is essential for catalyst design.Herein,we prepared two Cu-Ag bimetallic catalysts with Ag nanoparticles attached to the top or the bottom of Cu nanowires.When tested in a flow cell,the Cu-Ag catalyst with Ag nanoparticles on the bottom achieved a faradaic efficiency of 54%for ethylene production,much higher than the catalyst with Ag nanoparticles on the top.The catalysts were further studied in the H-cell and zero-gap MEA cell.It was found that placing the two metals in the intensified reaction zone is crucial to triggering the tandem reaction of bimetallic catalysts.Our work elucidates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bimetallic catalysts for CO_(2) reduction and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both catalyst structures and cell characteristics to achieve high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chemical CO_(2)reduction Bimetallic catalyst cu-ag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下载PDF
兰坪盆地西缘沉积岩容矿脉状Cu-Ag(±Pb-Zn)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张锦让 温汉捷 +2 位作者 裘愉卓 邹志超 杜胜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7-520,共24页
兰坪盆地西部发育大量沉积岩容矿的Cu-Ag-Pb-Zn多金属矿床,矿体的分布受逆冲推覆系统控制。逆冲推覆系统根部带主要发育脉状Cu-Ag(Mo)矿床(包括金满Cu-Ag、连城Cu-Mo及一系列脉状Cu矿床);前锋带主要发育Pb-Zn-Ag(±Cu)矿床(... 兰坪盆地西部发育大量沉积岩容矿的Cu-Ag-Pb-Zn多金属矿床,矿体的分布受逆冲推覆系统控制。逆冲推覆系统根部带主要发育脉状Cu-Ag(Mo)矿床(包括金满Cu-Ag、连城Cu-Mo及一系列脉状Cu矿床);前锋带主要发育Pb-Zn-Ag(±Cu)矿床(包括白秧坪Pb-Zn-Ag-Cu多金属矿集区及一系列小型的Pb-Zn矿床)。文章系统分析了盆地西缘Cu-Ag(±Pb-Zn)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及C、H、O同位素特征进行了根部带Cu和前锋带Pb-Zn矿床成矿流体的对比研究,探讨了盆地西缘Cu-Ag(±Pb-Zn)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的性质、来源及演化。研究表明,根部带的CuAg(Mo)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主要为与围岩充分交换的深循环大气降水,具有富CO2、中高温(集中在280-340℃)、中低盐度w(NaCleq)(1%-4%)的特点;前锋带Pb-Zn-Ag(±Cu)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则主要为源于大气降水的盆地卤水,具有贫CO2、中低温(集中在160-240℃)、中高盐度w(NaCleq)(集中于22.0%-24.0%)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cu-ag(±pb-zn)多金属矿床 兰坪盆地西缘 云南
下载PDF
兰坪盆地西缘沉积岩容矿脉状Cu-Ag-Pb-Zn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锦让 温汉捷 +1 位作者 裘愉卓 邹志超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9-230,共12页
兰坪盆地是中国著名的三江构造-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坪盆地西缘发育大量沉积岩容矿脉状Cu-Ag-Pb-Zn多金属矿床,矿体的分布受一个逆冲推覆构造控制。逆冲推覆构造的根部带主要发育脉状Cu-Ag(Mo) 矿床(包括金满Cu-Ag、连城Cu-Mo... 兰坪盆地是中国著名的三江构造-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坪盆地西缘发育大量沉积岩容矿脉状Cu-Ag-Pb-Zn多金属矿床,矿体的分布受一个逆冲推覆构造控制。逆冲推覆构造的根部带主要发育脉状Cu-Ag(Mo) 矿床(包括金满Cu-Ag、连城Cu-Mo及一系列脉状Cu矿床);前锋带主要发育Pb-Zn-Ag(±Cu) 矿床(包括白秧坪Pb-Zn-Ag-Cu多金属矿集区及一系列小型的Pb-Zn矿床)。为了探讨兰坪盆地西缘脉状Cu-Ag-Pb-Zn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该文在系统总结前人年代学数据的基础上,补充进行了金满Cu矿床与黄铜矿密切共生的方解石的Sm-Nd法和连城Cu-Mo矿床成矿早阶段辉钼矿的Re-Os法测年。金满Cu矿床方解石Sm-Nd等时线年龄为58±5 Ma,连城Cu-Mo矿床Re-Os年龄为48±2 Ma,结合前人的资料表明:(1) 根部带Cu矿床主成矿时代为56~48 Ma,对应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主碰撞阶段,后期(47~35 Ma) 很可能存在一期Cu-Ag(Mo) 的叠加或改造成矿作用;(2) 前锋带Pb-Zn-Ag(±Cu) 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31~29 Ma左右,对应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的晚碰撞构造转换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时代 方解石Sm-Nd年龄 辉钼矿RE-OS年龄 cu-ag(±pb-zn) 多金属矿床 兰坪盆地西缘
下载PDF
滇西兰坪盆地白秧坪Pb-Zn-Cu-Ag多金属矿床东矿带成矿年代学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冯彩霞 刘燊 +5 位作者 毕献武 胡瑞忠 池国祥 陈俊瑾 冯强 郭晓磊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1-704,共14页
白秧坪Pb-Zn-Cu-Ag多金属矿集区夹持于金沙江和澜沧江断裂之间,隶属兰坪盆地北部,分为东、西2个矿带。文章采用闪锌矿、方铅矿的Rb-Sr法和成矿阶段方解石的Sm-Nd法,对白秧坪Pb-Zn-Cu-Ag多金属矿床东矿带华昌山和下区五矿段进行了成矿年... 白秧坪Pb-Zn-Cu-Ag多金属矿集区夹持于金沙江和澜沧江断裂之间,隶属兰坪盆地北部,分为东、西2个矿带。文章采用闪锌矿、方铅矿的Rb-Sr法和成矿阶段方解石的Sm-Nd法,对白秧坪Pb-Zn-Cu-Ag多金属矿床东矿带华昌山和下区五矿段进行了成矿年代厘定,获得方铅矿以及闪锌矿和方铅矿的矿物组合Rb-Sr等时线年龄为(32.8±1.5)Ma,方解石的Sm-Nd等时线年龄为(33.32±0.43)Ma。研究表明,通过对特定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采用Rb-Sr法和Sm-Nd法获得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从而起到了相互验证的作用,并对矿床的成矿背景具有一定的指示性。通过成矿年龄的探讨,认为东矿带铅锌为主的矿化期主要产生于青藏高原东缘晚碰撞阶段(40~26)Ma,伴随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形成逆冲推覆构造和赋矿地层,控制了Pb-Zn矿床的形成和发育。该期Pb-Zn矿床与兰坪盆地金顶和西矿带Pb-Zn矿床、囊谦盆地Pb-Zn矿床和沱沱河盆地Pb-Zn矿床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年代 东矿带 Cu-pb-zn-Ag多金属矿床 白秧坪 兰坪盆地 滇西
下载PDF
Cu-Ag高强高导合金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道琦 张林 +1 位作者 郭晓 王恩刚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85-190,共6页
现代能源、电力、机械、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发展需要用到导电和力学性能优良的Cu基合金。具有弥散第二增强相分布的Cu基合金具有高导电性和高强度,可用于脉冲强磁场、高铁接触用线和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目前被广泛研究的Cu基二元合金有Cu-N... 现代能源、电力、机械、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发展需要用到导电和力学性能优良的Cu基合金。具有弥散第二增强相分布的Cu基合金具有高导电性和高强度,可用于脉冲强磁场、高铁接触用线和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目前被广泛研究的Cu基二元合金有Cu-Nb、Cu-Ag、Cu-Cr和Cu-Zr等。其中Cu-Ag合金相比其他Cu基二元合金具有更高的导电性能和力学综合性能。然而,Ag属于贵金属,价格昂贵,Cu-Ag合金制备工艺流程长,成本高。因此,近年来寻找新型合金制备方法和与Cu-Ag合金相匹配的合金化元素成为了研究热点,研究者们不断尝试在合金中加入第三组元,从而降低合金中的Ag含量,提高合金的综合性能;同时,改进形变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也对Cu基合金性能提升取得了一定效果。研究表明,增加Ag含量有利于合金强度的增加。采用定向凝固与冷变形相结合的制备工艺,可以大幅提高合金强度;采用水平连铸工艺,或在凝固过程中施加直流、交流磁场,均可使制备的Cu-Ag合金导电性能提高。目前,在Cu-Ag合金研究中加入的第三组元有Nb、Cr、Zr、W、Fe、稀土元素。富Nb相有良好的延展性,在拉拔过程中很容易演变为纤维,提高了合金强度;Zr、W元素能够抑制Ag的析出,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Cr元素能使合金的耐磨性能提升2~3倍,但富Cr相的延展性相对较差。本文归纳了Cu-Ag高强高导合金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提高Cu-Ag二元合金和Cu-Ag系三元合金性能的方法以及面临的问题,以期为制备综合性能优良的Cu-Ag合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g合金 导电性能 抗拉强度 凝固 形变 热处理
下载PDF
Delineation of Integrated Anomaly with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and Deep Neural Networks in the Zhaojikou Pb-Zn Ore District,Southeast China
6
作者 DUAN Jilin LIU Yanpeng +4 位作者 ZHU Lixin MA Shengming GONG Qiuli Alla DOLGOPOLOVA Simone A.LUDWI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252-1267,共16页
Geochemical maps are of great value in mineral exploration.Integrated geochemical anomaly maps provid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about mapping assemblages of element concentrations to possible types of mineralization/... Geochemical maps are of great value in mineral exploration.Integrated geochemical anomaly maps provide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about mapping assemblages of element concentrations to possible types of mineralization/ore,but vary depending on expert's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This paper aims to test the capability of deep neural networks to delineate integrated anomaly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the Zhaojikou Pb-Zn deposit,Southeast China.Three hundred fifty two samples were collected,and each sample consisted of 26 variables covering elemental composition,geological,and tectonic information.At first,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were adopted for data augmentation.Then,DNN was trained on sets of synthetic and real data to identify an integrated anomaly.Finally,the results of DNN analyses were visualized in probability maps an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anomaly maps to check its performance.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accuracy of the validation set was 94.76%.The probability maps showed that newly-identified integrated anomalous areas had a probability of above 75%in the northeast zones.It also showed that DNN models that used big data not only successfully recognized the anomalous areas identified on traditional geochemical element maps,but also discovered new anomalous areas,not picked up by the elemental anomaly maps previ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learning deep neural networks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eochemical map pb-zn deposit
下载PDF
Redetermination of the Depositional Age of the Haerdaban Group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Yili Block,Western Tianshan,NW China: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Tectonics and Pb-Zn Mineralization
7
作者 WANG Jialin GU Xuexiang +3 位作者 XU Jingchi ZHANG Yongmei PENG Yiwei LU Liangta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404-417,共14页
The Yili Block in the Western Tianshan orogen is a key area for understanding the early crustal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due to the widely-distributed Precambrian rocks.Also,it hosts ... The Yili Block in the Western Tianshan orogen is a key area for understanding the early crustal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due to the widely-distributed Precambrian rocks.Also,it hosts a lot of medium–to large-scale sedimentary exhalative(SEDEX)Pb-Zn deposits that mainly occur in Proterozoic metamorphosed clasticcarbonate rocks.In this study,LA-ICP-MS U-Pb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on detrital zircons in siltstones of the Precambrian Haerdaban Group in the Haerdaban Pb-Zn deposit and magmatic zircons in the diorite dyke that cuts through the strata and orebodies.The maximum depositional age of the siltstones was determined to be about 604 Ma,the diorite having formed at approximately 500 Ma.As such,the Haerdaban Group was most likely formed in the Neoproterozoic Sinian,rather than the previously considered Mesoproterozoic Changchengian.Detrital materials of the Haerdaban Group were mostly derived from the Nanhua–Sinian mafic dykes and granitic rocks around Lake Sayram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Yili Block.It is proposed that the Yili Block,together with the Kazakhstan and Central Tianshan blocks and the Tarim Craton,might all pertain to the same Rodinia supercontinent,which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targeting large to super-large SEDEX Pb-Zn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erdaban Group zircon U-Pb dating SEDEX pb-zn mineralization Neoproterozoic Yili Block Western Tianshan
下载PDF
尿素水解法制备高活性Cu-Ag/SiO_(2)催化剂及其催化草酸二甲酯加氢性能
8
作者 张芳 吴鹏 +3 位作者 何观伟 卞雯 袁岚 殷迪 《工业催化》 CAS 2023年第7期45-49,共5页
采用尿素水解法制备了系列xCu-Ag/SiO_(2)催化剂,并用于催化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合成乙醇酸甲酯(MG),使用BET、XRF、XRD、FT-IR和H_(2)-TPR对催化剂物化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不同Cu/Ag质量比对催化剂物化性质及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尿素水解法制备了系列xCu-Ag/SiO_(2)催化剂,并用于催化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合成乙醇酸甲酯(MG),使用BET、XRF、XRD、FT-IR和H_(2)-TPR对催化剂物化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不同Cu/Ag质量比对催化剂物化性质及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Cu/Ag比值可有效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强Cu和Ag物种在SiO_(2)载体上高度分散、抑制Cu粒子的聚集生长、产生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当Cu/Ag质量比为2时,催化剂活性最佳,草酸二甲酯转化率和乙醇酸甲酯选择性可达86.9%和8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cu-ag/SiO_(2)催化剂 尿素 乙醇酸甲酯 草酸二甲酯 加氢
下载PDF
兰坪盆地白秧坪Cu-Pb-Zn-Ag多金属矿集区元素共生分异机制及物质来源 被引量:12
9
作者 冯彩霞 毕献武 +4 位作者 胡瑞忠 刘燊 武丽艳 唐永永 邹志超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609-2624,共16页
兰坪白秧坪Cu-Ag多金属矿集区夹持于金沙江和澜沧江断裂之间,属兰坪-思茅中新生代坳陷带之兰坪盆地北部,可分东矿带和西矿带二部分。本文通过对白秧坪金属矿集区东西2个矿带的矿石矿物电子探针分析、成矿元素含量和组合分析及S同位素的... 兰坪白秧坪Cu-Ag多金属矿集区夹持于金沙江和澜沧江断裂之间,属兰坪-思茅中新生代坳陷带之兰坪盆地北部,可分东矿带和西矿带二部分。本文通过对白秧坪金属矿集区东西2个矿带的矿石矿物电子探针分析、成矿元素含量和组合分析及S同位素的讨论得出:(1)东西2个矿带矿石矿物组合类型及微量元素组合特征具明显不同,前者矿石矿物组分较为简单,西带较为复杂,不仅有Pb、Zn和Cu的独立矿物,还存在Co和Bi的矿物;(2)东矿带Ag、As、Cd、Pb、Sb和Zn的富集从南到北依次减弱,Bi的富集依次增强,Cu的富集趋势越往北越富集,亏损元素为Co、Cr、Ni和V;西矿带Ag、Pb、Zn的富集属吴底厂和李子坪矿段最富集,而Cu则在小丫口和白秧坪矿段最富集。亏损元素为Ba、Co、Cr、Ni和V,但各个矿段这些元素的亏损程度有所不同,有的矿段部分元素有稍富集趋势;(3)Co、Ni和Cr等微量元素西带高于东带,而Sr、Pb、Zn和Ba元素则东带高于西带,与各自的矿物组合类型一致,且元素的共生分异机制与构造分带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4)兰坪盆地火山岩为白秧坪多金属矿集区提供了主要物源,Mo、Co和Ni等元素显示其成矿可能与隐伏基性-超基性岩浆有关的深部来源有关;S同位素特征表明东西矿带金属硫化物硫源均以幔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分异机制 来源 成矿元素 Cu-pb-zn-Ag多金属矿集区 白秧坪 兰坪盆地
下载PDF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Pb-Zn-Ag-Cu矿床新类型:成矿基本特征与构造控矿模型 被引量:157
10
作者 侯增谦 宋玉财 +11 位作者 李政 王召林 杨志明 杨竹森 刘英超 田世洪 何龙清 陈开旭 王富春 赵呈祥 薛万文 鲁海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44,共22页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兰坪、玉树及沱沱河地区,广泛发育包括金顶超大型矿床在内的大量新生代Pb、Zn、Cu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均产于该高原东缘晚碰撞构造转换环境,主体赋存于第三纪前陆盆地内部,以沉积岩容矿,与岩浆活动无关,受...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兰坪、玉树及沱沱河地区,广泛发育包括金顶超大型矿床在内的大量新生代Pb、Zn、Cu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均产于该高原东缘晚碰撞构造转换环境,主体赋存于第三纪前陆盆地内部,以沉积岩容矿,与岩浆活动无关,受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显著区别于世界已知的各类以沉积岩容矿的贱金属矿床。研究表明,伴随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而产生一系列逆冲断裂系,将前陆盆地侧缘的中生代地层切割成叠置的构造岩片,并推覆叠置于盆地沉积地层之上,形成单冲式或对冲式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并控制了Pb-Zn-Ag-Cu矿床的形成与发育。根据逆冲推覆构造控矿式样和矿化特征,可以识别出4种矿床式:①产于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前锋带“构造穹隆+岩性圈闭”内的金顶式Zn-Pb矿床;②受控于前锋带冲起构造的河西-三山式Pb-Zn-Ag-Cu矿床;③产于主逆冲断裂带派生-的次级断层或平移断层内的富隆厂式Ag-Cu或Cu矿床;④产于主逆冲断裂上盘灰岩层间破碎带内的东莫扎抓式Pb—Zn矿床。这些矿床的矿体多受不同级次的断裂控制,多孔砂岩、白云岩化灰岩及构造破碎带是有利矿化部位。多数矿体显示开放空间充填成矿特点,少数显示层控性,属后生成矿。金属矿物组合主要为低Fe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组合及低温Cu硫化物(黝铜矿系列为主)+Ag硫化物(辉银矿、黝银矿、汞银矿)+方铅矿±闪锌矿组合,脉石矿物组合主要为方解石+重晶石±萤石±白云石±天青石,局部见沥青。成矿流体以盐水体系为主,盐度w(NaCleq)变化于1%~28.0%之间,成矿温度较低,通常在80~190℃,显示盆地卤水±大气降水的特点。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对矿床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其深部拆离滑脱带可能是流体流长距离侧向迁移的优选通道,主逆冲断裂是成矿流体垂向运移和向上排泄的主要途径,浅部各类样式的逆冲构造是流体汇聚的主要场所。成矿物质以盆地沉积岩贡献为主,部分可能来自幔源岩石。矿床金属组合可能与成矿流体迁移一汇聚过程中流经岩石的性质有关:矿区发育灰岩建造时,出现zn_Pb(rZn多于Pb)矿化;若发育碎屑岩建造,尤其是红层,则出现Cu-Ag(-Pb)矿化。因此,笔者将这种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的新类型矿床称之为造山型Pb-Zn-Ag-Cu矿床,其成矿模式可表述为:伴随着印度一亚洲大陆持续碰撞,青藏高原东、北缘中生代构造岩片向盆地中央推覆并置,形成单冲式或对冲式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流体从造山带沿拆离滑脱带长距离向前陆盆地方向运移,运移过程中淋滤围岩的金属物质,通过主逆冲断裂垂向沟通,进入浅部各式逆冲构造部位从而形成不同样式的矿床。经综合分析,提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受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的贱金属矿床的勘查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pb-zn-Ag-Cu矿床 成矿特征 构造控矿模型 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碰撞造山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西秦岭八方山-二里河Pb-Zn矿区硅质岩的微区成分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红中 周永章 +8 位作者 杨志军 何俊国 马占武 吕文超 周国富 安燕飞 李文 梁锦 王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0-298,共9页
硅质岩以SiO2为主,并广泛发育于造山带内。激光Raman、SEM-EDS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硅质岩微组构特征记录了造山作用、成矿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的改造。SEM分析显示,研究区硅质岩中石英颗粒较小且呈紧密堆积,这些特征符合热水沉积快速结... 硅质岩以SiO2为主,并广泛发育于造山带内。激光Raman、SEM-EDS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硅质岩微组构特征记录了造山作用、成矿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的改造。SEM分析显示,研究区硅质岩中石英颗粒较小且呈紧密堆积,这些特征符合热水沉积快速结晶的特点。激光Raman分析结果中,石英颗粒自边缘向中心核部的拉曼特征峰(463cm-1)经高斯拟合(Gaussian Fitting)后尖锐程度逐渐递增,半高宽(FWHM)递减,反映了石英自身的重结晶作用。在石英颗粒边界与碳酸盐脉的接触部位,结晶程度和有序度自内向外呈递增趋势,反映了石英颗粒遭受了流体的影响,SEM分析结果中石英颗粒的絮状反应残余边界进一步支持了该结论。在SEM下,金属硫化物在裂隙和空隙中发生沉淀并呈线状和零星浸染状分布,与应力作用及杂质矿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据硅质岩中的脉体穿插关系,指示西秦岭存在碳酸盐(铁白云石)热液→金属硫化物热液→硅质-碳酸盐(方解石)热液的多阶段流体演化,与东秦岭流体作用具有较好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pb-zn 微组构 热水沉积 流体
下载PDF
形变原位Cu-Ag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贵茂 王恩刚 +2 位作者 张林 左小伟 赫冀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84,共5页
高强高导Cu-Ag合金是一种具有优良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结构功能材料,具有强度和导电率的良好匹配。从合金的组织、制备工艺、强化机理及导电机理等方面综述了Cu-Ag合金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其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 高强高导cu-ag合金 组织 制备工艺 强化机理 导电机理
下载PDF
西南三江碰撞造山带沉积岩容矿Pb-Zn-Ag-Cu贱金属复合成矿与深部过程 被引量:24
13
作者 毕献武 唐永永 +5 位作者 陶琰 王长明 胥磊落 戚华文 兰青 木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41-1371,共31页
西南三江特提斯造山带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沱沱河、玉树、昌都和兰坪-思茅地区)发育包括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在内的一系列以沉积岩容矿的Pb-Zn-Ag-Cu贱金属矿床,构成长达千余千米的青藏高原东缘贱金属成矿带。作为大陆碰撞环境成矿谱系... 西南三江特提斯造山带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沱沱河、玉树、昌都和兰坪-思茅地区)发育包括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在内的一系列以沉积岩容矿的Pb-Zn-Ag-Cu贱金属矿床,构成长达千余千米的青藏高原东缘贱金属成矿带。作为大陆碰撞环境成矿谱系的重要矿床类型,加强这些矿床的理论研究对提高和完善大陆碰撞造山成矿理论和指导找矿勘查等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这些Pb-Zn-Ag-Cu矿床的分布受盆地形成后新生代大型逆冲推覆-走滑构造控制,其容矿岩石和成矿作用特征与SEDEX和MVT矿床存在明显的差异,矿床成矿流体表现出多来源混合的特征,成矿与深部过程密切相关。尽管取得重要进展,但由于缺乏高精度年代学数据制约,成矿动力学背景及其与碰撞造山的时空联系存在较大争议。一些矿床的研究显示复合成矿迹象,但是复合成矿过程与深部驱动等问题仍不清楚。近年来我们以兰坪和昌都盆地的Pb-Zn-Ag多金属矿床和Cu多金属矿床为重点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成矿年代学、成矿流体源-运-储系统和复合成矿机制以及深部过程对成矿制约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兰坪盆地西缘Cu(Mo)多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48~58Ma,兰坪和昌都盆地Pb-Zn-Ag多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27~33Ma。成矿流体表现出明显的多来源混合的特征,主要存在三种类型:1)变质流体与盆地卤水或大气降水复合成矿,以金满-连城Cu矿床为代表; 2)盆地卤水与大气降水复合成矿,以金顶Pb-Zn矿床为代表; 3)盆地卤水和岩浆流体复合成矿,以拉诺玛Pb-Zn-Sb矿床为代表。兰坪盆地西缘Cu矿床主要形成于新生代印度-欧亚大陆主碰撞挤压阶段,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变质流体可能来源于陆-陆碰撞俯冲引起的高压变质。Pb-Zn矿床主要形成于印度-欧亚大陆晚碰撞构造转换环境,构造挤压和造山隆起驱动盆地流体迁移,同期的岩浆活动主要为成矿提供热驱动力或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容矿pb-zn-Ag-Cu贱金属成矿 复合成矿 深部过程 三江碰撞造山带
下载PDF
在加载电流作用下Cr对Cu-Ag合金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贾淑果 郑茂盛 +3 位作者 刘平 任凤章 田保红 周根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4-488,共5页
通过电滑动磨损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在加载电流作用下微量C r对4种不同成分Cu-A g-C r合金磨损性能的影响,探讨其电磨损机理.结果表明:Cu-A g合金的磨损率随着C r含量增加而减小;不同成分合金的磨损... 通过电滑动磨损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在加载电流作用下微量C r对4种不同成分Cu-A g-C r合金磨损性能的影响,探讨其电磨损机理.结果表明:Cu-A g合金的磨损率随着C r含量增加而减小;不同成分合金的磨损率均随着电流和滑动距离增大而逐渐增大;由于加入微量C r在合金中形成弥散细小的析出相,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添加C r的合金磨损性能明显优于Cu-A g合金;合金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电侵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g合金 cu-ag-CR合金 加载电流 滑动磨损性能
下载PDF
不同凝固条件制备的Cu-Ag合金原位纤维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质(英文) 被引量:13
15
作者 宁远涛 张晓辉 +1 位作者 秦国义 张婕 《贵金属》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9-50,共12页
以冷却速率101~103K/s的不同凝固条件制备了Cu-10Ag合金及其原位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铸态和形变态合金的结构与性能。铸态合金的结构由Cu相、Ag沉淀相和(Cu+Ag)共晶组成。通过大变形发展为Cu-Ag合金原位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其中由Ag沉... 以冷却速率101~103K/s的不同凝固条件制备了Cu-10Ag合金及其原位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铸态和形变态合金的结构与性能。铸态合金的结构由Cu相、Ag沉淀相和(Cu+Ag)共晶组成。通过大变形发展为Cu-Ag合金原位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其中由Ag沉淀相所形成的Ag纤维尺寸(d)与真实应变(η)呈指数函数关系:d=C·exp(-0.228η),(Cu+Ag)共晶中Ag层转变为更细的纳米Ag纤维。Cu-Ag合金原位纳米纤维复合材料显示了两阶段应变强化效应:在低真实应变阶段主要表现为加工硬化或位错强化,在高真实应变阶段主要表现为超细Ag纤维强化或界面强化。快速凝固的Cu-Ag合金原位纳米纤维复合材料比慢速凝固材料具有更高的包括极限拉伸强度和电导率在内的综合性能。在形变过程中复合材料的强度与电导率的演变出于相同的结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g合金 复合材料 凝固 力学性能 电导率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小变形拉拔Cu-0.08Ag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朱亚丹 田文斌 +5 位作者 齐林 蔡佳 任玉平 李洪晓 蒋敏 秦高梧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4-172,共9页
目的在分析变形量为25%的小变形拉拔加工Cu-0.08A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基础上,研究不同退火温度对小变形拉拔Cu-0.08Ag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规律,为Cu-Ag合金电磁线漆包工艺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目的在分析变形量为25%的小变形拉拔加工Cu-0.08A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基础上,研究不同退火温度对小变形拉拔Cu-0.08Ag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规律,为Cu-Ag合金电磁线漆包工艺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Cu-0.08Ag合金小变形拉拔及200~500℃不同温度退火1 h后的样品进行组织表征,结合显微硬度计、拉伸试验机和电阻计等手段对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经变形量为25%的小变形拉拔后,Cu-0.08Ag合金等轴晶组织部分晶粒沿变形方向被拉长,<111>和<100>取向占比均增大,应力集中分布在<111>晶粒内,屈服强度提高了270%,而电导率仅下降了4.1%IACS。小变形拉拔Cu-0.08Ag合金的软化温度为350℃。与小变形拉拔态相比,在300℃及以下退火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未发生明显变化,而电导率提升了2.9%IACS。在400℃及以上退火时,无畸变的等轴晶粒取代变形晶粒,并产生大量的退火孪晶,晶粒取向随机分布,力学性能和电导率与小变形拉拔前的相当。结论在300℃以下退火后,小变形拉拔Cu-0.08Ag合金在保持较高屈服强度的同时,其电导率也获得了提升,可获得强度和电导率良好的匹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g合金 退火温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电导率
下载PDF
Cu-Mo-Pb-Zn-Ag-Au成矿系统的地质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14
17
作者 毛德宝 赵更新 +3 位作者 席忠 钟长汀 陈志宏 胡小蝶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3年第4期213-220,共8页
CuˉMoˉPbˉZnVAgˉAu成矿系统是最常见的热液矿床的成矿元素组合之一,在世界上广泛分布。其成矿作用通常表现为不同矿种和不同类型的矿床在一定的范围内共生组合,构成成矿系列,并具有较好的分带性。成矿系统的形成多与高钾钙碱性岩浆... CuˉMoˉPbˉZnVAgˉAu成矿系统是最常见的热液矿床的成矿元素组合之一,在世界上广泛分布。其成矿作用通常表现为不同矿种和不同类型的矿床在一定的范围内共生组合,构成成矿系列,并具有较好的分带性。成矿系统的形成多与高钾钙碱性岩浆作用有关,是同一成矿流体体系随时间演化或不同成矿流体体系在同一空间叠加的产物。该成矿系统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成矿作用的动力学和矿产资源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系统 成矿作用 矿产资源评价
下载PDF
热处理和冷变形对连续定向凝固Cu-Ag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丁雨田 曹军 +2 位作者 李来军 许广济 寇生中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6,共4页
研究了连续定向凝固Cu-Ag合金铸态试样及其经过大变形冷加工后线材的微观组织和性能,分析了热处理和冷变形对连续定向凝固合金的强度和电导率的影响.经过大变形冷加工后,Cu-Ag合金具有致密的纤维组织结构,强度进一步增加,电导率略有下降... 研究了连续定向凝固Cu-Ag合金铸态试样及其经过大变形冷加工后线材的微观组织和性能,分析了热处理和冷变形对连续定向凝固合金的强度和电导率的影响.经过大变形冷加工后,Cu-Ag合金具有致密的纤维组织结构,强度进一步增加,电导率略有下降.在低温热处理后,Cu-Ag合金强度增加,电导率得到恢复.高温热处理时,Cu-Ag合金强度和电导率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凝固 cu-ag合金 强度 电导率 单晶铜
下载PDF
Cu-Ag合金原位纤维复合材料的应变强化效应 被引量:19
19
作者 宁远涛 张晓辉 吴跃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8-74,共7页
制备Cu-10Ag和Cu-10Ag-Ce合金原位纤维复合材料,研究结构变化与应变强化的关系。随着真应变增大,复合材料中的Ag纤维平均尺寸呈真应变的负指数函数减小,而极限强度呈真应变的指数函数增大。按其结构变化,原位复合材料显示两种强化机制:... 制备Cu-10Ag和Cu-10Ag-Ce合金原位纤维复合材料,研究结构变化与应变强化的关系。随着真应变增大,复合材料中的Ag纤维平均尺寸呈真应变的负指数函数减小,而极限强度呈真应变的指数函数增大。按其结构变化,原位复合材料显示两种强化机制:低应变阶段主要为加工硬化机制,高应变阶段主要为超细Ag纤维及界面强化机制。增大凝固速率和添加微量Ce明显细化合金的初始Ag相和Ag纤维尺寸,增高原位纤维复合材料的应变强化速率。在真应变为10.4时,缓慢、快速凝固Cu-10Ag合金和Cu-10Ag-Ce合金原位纤维复合材料的Ag纤维平均直径分别为140、90和80 nm,极限拉伸强度分别为1 250、1 370和1 43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g合金 复合材料 强化效应 Ce添加剂
下载PDF
热处理对Cu-Ag合金原位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宁远涛 张晓辉 吴跃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7-140,143,共5页
采用原位复合技术制备了Cu-10Ag合金原位复合材料,研究了热处理对形变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热处理促使Ag沉淀析出和晶格常数降低。中间热处理增大极限拉伸强度(UTS)与改善导电率。采用不同的热机械处理获得了由不同强度与导电... 采用原位复合技术制备了Cu-10Ag合金原位复合材料,研究了热处理对形变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热处理促使Ag沉淀析出和晶格常数降低。中间热处理增大极限拉伸强度(UTS)与改善导电率。采用不同的热机械处理获得了由不同强度与导电率组合的综合性能,典型的性能达到强度1500~1560MPa和导电率62%IACS^64%IACS。真实应变η=9.8的大变形Cu-10Ag合金原位复合材料的再结晶温度约350℃,其性能直至300℃是稳定的。自然时效处理提高大变形原位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3.5%~5%,降低再结晶温度至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cu-ag合金 中间热处理 结构 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