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C和Cu-Cr_2O_3催化剂的二氟乙酸甲酯选择性加氢性能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章轩语 王芳 +3 位作者 曹晓雁 郑素贞 王树华 罗孟飞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14年第4期1-3,共3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贵金属Ru/C催化剂,共沉淀法制备了Cu-Cr2O3催化剂;比较了贵金属Ru/C和非贵金属Cu-Cr2O3催化剂的二氟乙酸甲酯选择性加氢性能。结果表明,贵金属Ru/C催化剂的二氟乙酸甲酯加氢活性低于Cu-Cr2O3催化剂;而Ru/C催化剂的二氟...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贵金属Ru/C催化剂,共沉淀法制备了Cu-Cr2O3催化剂;比较了贵金属Ru/C和非贵金属Cu-Cr2O3催化剂的二氟乙酸甲酯选择性加氢性能。结果表明,贵金属Ru/C催化剂的二氟乙酸甲酯加氢活性低于Cu-Cr2O3催化剂;而Ru/C催化剂的二氟乙醇选择性明显高于Cu-Cr2O3催化剂,前者为93%,后者为70%左右;贵金属Ru/C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二氟乙酸甲酯加氢反应稳定性。对于非贵金属Cu-Cr2O3催化剂,关键是如何提高催化剂选择性,以替代昂贵的贵金属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氟乙酸甲酯 加氢 二氟乙醇 Ru C cu-cr2o3
下载PDF
Cu-Cr_2O_3催化剂上二氟乙酸甲酯催化加氢合成二氟乙醇 被引量:7
2
作者 曹晓雁 郑素贞 +4 位作者 吴周安 王树华 周强 鲁继青 罗孟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03-2108,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Cr2O3催化剂,考察了铜含量对Cu-Cr2O3催化剂的二氟乙酸甲酯加氢合成二氟乙醇性能的影响。运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BET和Raman光谱技术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还原态Cu-Cr2O3催化剂物相...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Cr2O3催化剂,考察了铜含量对Cu-Cr2O3催化剂的二氟乙酸甲酯加氢合成二氟乙醇性能的影响。运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BET和Raman光谱技术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还原态Cu-Cr2O3催化剂物相主要由Cu和Cr2O3组成,然而30Cu-Cr2O3和50Cu-Cr2O3催化剂存在少量CuCr2O4和CuCrO2复合氧化物。随着铜含量的增加,Cu-Cr2O3催化剂的二氟乙酸甲酯单程转化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二氟乙醇选择性保持在70%左右;30Cu-Cr2O3催化剂的二氟乙酸甲酯单程转化率达到最大值97%。Cu-Cr2O3催化剂的二氟乙酸甲酯加氢反应比速率随着铜含量的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反应比速率的提高可能与催化剂中CuCr2O4和CuCrO2物种的存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氟乙酸甲酯 加氢 二氟乙醇 CR2o3 Cu
下载PDF
真空热压烧结Al_2O_3/Cu-Cr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田保红 周洪雷 +3 位作者 刘勇 任凤章 贾淑果 刘平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6-169,共4页
采用简化内氧化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不同Cu2O加入量(4%、5%、6%)的Al2O3/Cu-Cr复合材料。分析研究了其微观组织与性能,并研究了冷变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铜基体上弥散分布着细小粒状Al2O3颗粒,其粒径为5~20nm,颗粒间距... 采用简化内氧化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不同Cu2O加入量(4%、5%、6%)的Al2O3/Cu-Cr复合材料。分析研究了其微观组织与性能,并研究了冷变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铜基体上弥散分布着细小粒状Al2O3颗粒,其粒径为5~20nm,颗粒间距为20~150nm;Al2O3/Cu-Cr复合材料经80%变形后,其硬度和抗拉强度明显提高,而电导率则随变形量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随着Cu2O加入量的增加,材料的抗软化性能逐渐提高;当Cu2O加入量为5%时,真空热压烧结(950℃,2h,22MPa)后全部完成内氧化,且变形后综合性能最优,此时Cu2O含量为最佳的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cu-cr复合材料 热压烧结 性能 电导率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的Cu-Cr/γ-Al_2O_3的结构及其对糠醛加氢制2-甲基呋喃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吴世华 魏伟 +3 位作者 李保庆 赵维君 黄唯平 张守民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1,共5页
利用普通浸渍法、共沉淀法和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 Cr/γ Al2 O3催化剂 ,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这些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的金属粒度的顺序为溶剂化... 利用普通浸渍法、共沉淀法和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 Cr/γ Al2 O3催化剂 ,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这些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的金属粒度的顺序为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 <共沉淀法 <普通浸渍法 ;金属还原程度的顺序为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 >普通浸渍法≈共沉淀法 .糠醛加氢反应实验结果表明 ,催化活性顺序为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 >普通浸渍法 >共沉淀法 ;生成 2 甲基呋喃选择性顺序为共沉淀法 >普通浸渍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γ-Al2o3 催化性能 糠醛 加氢 2-甲基呋喃 氧化铝 负载型催化剂 普通浸渍法 共沉淀法 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
下载PDF
稀土Ce对Cr_2O_3/Cu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代卫丽 梁淑华 +1 位作者 肖鹏 范志康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7-481,共5页
采用Cu-Cr-Ce预合金粉末进行内氧化反应研究Ce对Cr2O3/Cu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预合金粉中添加适量的Ce,可提高Cr2O3/Cu复合材料的性能,同时明显改善复合材料中Cr2O3在基体中的分布和细化Cr2O3的颗粒,提高Cr2O3/Cu复合... 采用Cu-Cr-Ce预合金粉末进行内氧化反应研究Ce对Cr2O3/Cu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预合金粉中添加适量的Ce,可提高Cr2O3/Cu复合材料的性能,同时明显改善复合材料中Cr2O3在基体中的分布和细化Cr2O3的颗粒,提高Cr2O3/Cu复合材料中Cr2O3的生成率,促进Cr的内氧化。本实验条件下,Ce的最佳添加量为0.1%(质量分数,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Ce Cr2o3/Cu复合材料 内氧化 组织 生成率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Cu/ZnO/Al_2O_3/Cr_2O_3+H-ZSM-5双功能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娟 海航 +5 位作者 闫常峰 胡蓉蓉 么志伟 罗伟民 郭常青 李文博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40-1245,共6页
采用共沉淀耦合机械混合法制备了Cu/ZnO/Al2O3/Cr2O3+H-ZSM-5双功能催化剂,并用于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结合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XRD、BET、H2-TPR表征,考察了焙烧温度对Cu/ZnO/Al2O3/Cr2O3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及双功能催化剂催... 采用共沉淀耦合机械混合法制备了Cu/ZnO/Al2O3/Cr2O3+H-ZSM-5双功能催化剂,并用于二甲醚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结合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XRD、BET、H2-TPR表征,考察了焙烧温度对Cu/ZnO/Al2O3/Cr2O3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及双功能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00℃焙烧时,析出CuO粒子的同时伴有尖晶石相,进而在反应过程中对金属铜粒子起到良好的隔离作用。而焙烧温度较低时,催化剂分解不完全,催化剂活性位较少。焙烧温度大于500℃时,CuO粒子发生二次团聚,同时尖晶石相大量生成,造成催化剂活性位减少,活性较低。合适的焙烧温度为400℃,此时二甲醚转化率为92.9%,氢气收率可达到76.5%,具有较好的反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o/Al2o3/Cr2o3+H-ZSM-5催化剂 焙烧温度 水蒸气重整 二甲醚
下载PDF
内氧化法制备Cr_2O_3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大华 张来福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10年第3期16-18,共3页
综述了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及各种制备方法,对内氧化法制备Cr2O3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今后的研制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 内氧化 CR2o3 弥散强化 铜基复合材料
下载PDF
Cu-20Ni-30Cr合金在700℃和800℃纯氧气中的氧化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学军 牛焱 吴维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71-1274,共4页
研究了三元复相合金Cu-20Ni-30Cr(at%)在700℃和800℃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合金由三相组成,具有最大Cu浓度和最小Cr浓度的α相为合金的基体,中间浓度的Ni和Cr的β相和富Cr的γ相以颗粒状态分布在合金基体中。合金在2个温度下的氧化动力... 研究了三元复相合金Cu-20Ni-30Cr(at%)在700℃和800℃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合金由三相组成,具有最大Cu浓度和最小Cr浓度的α相为合金的基体,中间浓度的Ni和Cr的β相和富Cr的γ相以颗粒状态分布在合金基体中。合金在2个温度下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偏离抛物线规律,其氧化增重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合金氧化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合金形成了复杂的氧化膜结构,外层为富Cu氧化物,中间层为尖晶石层,最内层为不规则但连续的Cr2O3膜。合金中的复相组织限制Cr在合金中的扩散,抑制了外氧化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0Ni-30Cr 复组合金 高温氧化 氧化铬
下载PDF
“新型2—甲基呋喃催化剂”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9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新型 2-甲基呋喃催化剂 省级科技成果 通过鉴定 辽宁 浸渍法 制备 cu-cr/γ-Al2o3负载型催化剂
下载PDF
A DFT Study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Cu/Cr2O3 Catalyst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敏华 李如珍 余英哲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771-778,共8页
Using DFT method, the stable adsorption configurations of Cu4 cluster on Cr2O3 (0001) surface were investi- gated. The regular tetrahedron structure and the planar structures were considered as the initial adsorptio... Using DFT method, the stable adsorption configurations of Cu4 cluster on Cr2O3 (0001) surface were investi- gated. The regular tetrahedron structure and the planar structures were considered as the initial adsorption configu- ration of Cu4 cluster, respectively. The adsorption energies of the two structures were also calcula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adsorption energy of the regular tetrahedron structu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lanar structure, and thus the regular tetrahedron structure was confirmed to be the stable adsorption configuration for Cu4 cluster on Cr2O3 (0001) surface. Moreover,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Cu4 cluster showed the definite stable adsorption sites on Cr2O3 (0001) surface, namely 3-fold O sites. During the adsorption process of Cu4 cluster onto Cr2O3 (0001) surface, the Cu4 cluster could bond with more Cr or O atoms on the surface, and the apparent charge transfer also occurred correspondingly. Meanwhile, the Cu4 cluster and Cr2O3 (0001) surface would bond in the form of local polarization to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adsorption configu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2o3(0001) surface CH4 cluster Cu/Cr2o3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原文传递
Ce对Cu-0.8Cr合金包埋内氧化处理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张金东 刘勇 +1 位作者 陈卫 田保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9年第4期63-66,共4页
利用不同Ce含量的Cu-0.8Cr-Ce合金进行包埋内氧化处理,对所得的Cu/Cr2O3复合材料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内氧化层深及不同退火处理后显微硬度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内氧化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的内氧化层深增加;Ce的加入,不仅细化了晶粒,而且... 利用不同Ce含量的Cu-0.8Cr-Ce合金进行包埋内氧化处理,对所得的Cu/Cr2O3复合材料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内氧化层深及不同退火处理后显微硬度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内氧化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的内氧化层深增加;Ce的加入,不仅细化了晶粒,而且内氧化层深也相应加深,最高达772μm;同时Ce含量增加,也提高了Cu/Cr2O3复合材料软化温度,对于内氧化12 h所得Cu/Cr2O3复合材料,含0.1%Ce的软化温度约为400℃,而含0.2%Ce的软化温度约为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2o3复合材料 包埋内氧化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