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掺铜对DLC膜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赵栋才
任妮
+3 位作者
马占吉
邱家稳
肖更竭
武生虎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8-42,共5页
利用纯铜靶作脉冲阴极,并改变碳阴极的数量或在铜靶前设置栅网调节DLC膜中铜含量,制备了不同铜含量的几组样品。研究发现,随着铜含量的增加,薄膜的硬度和应力下降;但当铜原子百分比含量大于6.3%时,薄膜的硬度和应力基本保持不变。摩擦...
利用纯铜靶作脉冲阴极,并改变碳阴极的数量或在铜靶前设置栅网调节DLC膜中铜含量,制备了不同铜含量的几组样品。研究发现,随着铜含量的增加,薄膜的硬度和应力下降;但当铜原子百分比含量大于6.3%时,薄膜的硬度和应力基本保持不变。摩擦因数随着铜含量的增加,一直缓慢增加,并且磨损量也慢慢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膜
掺铜
应力
硬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u掺杂类金刚石薄膜应力降低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而耕
牛帅
+2 位作者
陈强
潘文高
李朝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5-300,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Cu掺杂类金刚石薄膜的性能变化规律,并分析Cu掺杂对薄膜性能变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密度为2.03 g/cm^3、2.87 g/cm^3的不同Cu原子数分数(1.56%~7.81%)掺杂类金刚石薄膜(Cu-DLC)初始模型,采用NVT和NOSE温度调节法模拟...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Cu掺杂类金刚石薄膜的性能变化规律,并分析Cu掺杂对薄膜性能变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密度为2.03 g/cm^3、2.87 g/cm^3的不同Cu原子数分数(1.56%~7.81%)掺杂类金刚石薄膜(Cu-DLC)初始模型,采用NVT和NOSE温度调节法模拟熔融退火及淬火过程,以及基于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共轭梯度法优化几何模型,运用CASTEP计算Cu-DLC模型的径向分布函数(RDF)、sp3-C含量、体积模量、键长和键角分布等,并探讨Cu掺杂对DLC膜应力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随Cu含量的增加,薄膜中sp3-C杂化比例增加。与DLC相比,Cu掺杂DLC的RDF中第一峰和第二峰的位置发生显著偏移,薄膜中残余应力随着Cu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Cu含量为1.56%时,残余应力最小(7.2 GPa)。Cu含量增加导致总键角分布的峰值降低,峰宽向小键角移动,总键长分布峰值降低,在长键长方向产生小而宽的峰。结论C Cu的弱键特性及扭曲的键角、键长得到松弛,对薄膜残余压应力的降低有显著作用,在较高Cu浓度条件下,扭曲的C C键比例增加,形成了更多扭曲的C Cu和Cu Cu结构是导致残余应力增加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dlc
第一性原理
应力降低
径向分布函数
残余应力
键长
键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u掺杂提高类金刚石膜场致发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建
童洪辉
+1 位作者
但敏
金凡亚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31-1136,共6页
采用双磁过滤阴极真空弧和磁控溅射沉积法,在Cu基体表面上制备了以钛(Ti)和钛化碳(TiC)过渡层材料的Cu掺杂非晶类金刚石(DLC)薄膜。自行设计制作了薄膜材料场致发射特性测试装置,探讨了Cu掺杂影响DLC薄膜场致发射特性的机理。运用扫描...
采用双磁过滤阴极真空弧和磁控溅射沉积法,在Cu基体表面上制备了以钛(Ti)和钛化碳(TiC)过渡层材料的Cu掺杂非晶类金刚石(DLC)薄膜。自行设计制作了薄膜材料场致发射特性测试装置,探讨了Cu掺杂影响DLC薄膜场致发射特性的机理。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曼光谱分析了铜掺杂DLC薄膜的微观结构组成和表面形貌的变化。研究发现,相对于未掺杂的DLC膜,掺Cu DLC膜具有更好的场致发射特性,开启电压从45降为40 V/μm。SEM分析显示适当的Cu掺杂可使薄膜表面具有更加精细的亚微米级突起结构,突起之间连接更加紧密。Raman分析结果显示:适当的Cu掺杂可以使薄膜中的sp^(2)杂化键含量和薄膜的导电性提高,场致发射特性更好;过度掺杂Cu则会使薄膜表面含有过多Cu而致场致发射特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膜
场致发射
磁过滤阴极真空弧沉积
磁控溅射
CU掺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体负偏压对掺Cu类金刚石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吴坤尧
连飞龙
+1 位作者
曹凤香
李兆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镀膜技术以304不锈钢为基体在不同基底负偏压(0、100V、150V、200V和250V)下制备掺杂铜的纳米结构类金刚石薄膜(Cu-DLC)。利用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分析薄膜成分和物相结构。采用球盘旋转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镀膜技术以304不锈钢为基体在不同基底负偏压(0、100V、150V、200V和250V)下制备掺杂铜的纳米结构类金刚石薄膜(Cu-DLC)。利用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分析薄膜成分和物相结构。采用球盘旋转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薄膜的摩擦学性能,再以三维超景深显微镜对磨痕的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04不锈钢基底上成功制备了一系列Cu-DLC薄膜,无负偏压时,薄膜掺铜量较低,摩擦学性能较差;加负偏压后,薄膜掺铜量升高,但随着负偏压的增大,掺铜量逐渐减少;Cu元素的掺杂可有效地降低薄膜的摩擦系数,所制备的薄膜均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均在0.1以下,实现了低摩擦;基底负偏压影响薄膜的元素掺杂量及薄膜摩擦学性能,负偏压为100V时,薄膜的掺铜量最高,薄膜的摩擦学性能最优,此时摩擦系数为0.0669,磨损率最小,为9.87×10^-5 mm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体负偏压
掺Cu类金刚石薄膜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掺铜对DLC膜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赵栋才
任妮
马占吉
邱家稳
肖更竭
武生虎
机构
兰州物理研究所表面工程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8-42,共5页
文摘
利用纯铜靶作脉冲阴极,并改变碳阴极的数量或在铜靶前设置栅网调节DLC膜中铜含量,制备了不同铜含量的几组样品。研究发现,随着铜含量的增加,薄膜的硬度和应力下降;但当铜原子百分比含量大于6.3%时,薄膜的硬度和应力基本保持不变。摩擦因数随着铜含量的增加,一直缓慢增加,并且磨损量也慢慢增加。
关键词
类金刚石膜
掺铜
应力
硬度
Keywords
DLC
films
Cu-doped
stress
hardness
分类号
O484.4 [理学—固体物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u掺杂类金刚石薄膜应力降低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而耕
牛帅
陈强
潘文高
李朝阳
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物理气相沉积(PVD)超硬涂层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离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5-300,共6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重点支撑计划(17090503800)~~
文摘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Cu掺杂类金刚石薄膜的性能变化规律,并分析Cu掺杂对薄膜性能变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密度为2.03 g/cm^3、2.87 g/cm^3的不同Cu原子数分数(1.56%~7.81%)掺杂类金刚石薄膜(Cu-DLC)初始模型,采用NVT和NOSE温度调节法模拟熔融退火及淬火过程,以及基于广义梯度近似(GGA)的共轭梯度法优化几何模型,运用CASTEP计算Cu-DLC模型的径向分布函数(RDF)、sp3-C含量、体积模量、键长和键角分布等,并探讨Cu掺杂对DLC膜应力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随Cu含量的增加,薄膜中sp3-C杂化比例增加。与DLC相比,Cu掺杂DLC的RDF中第一峰和第二峰的位置发生显著偏移,薄膜中残余应力随着Cu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Cu含量为1.56%时,残余应力最小(7.2 GPa)。Cu含量增加导致总键角分布的峰值降低,峰宽向小键角移动,总键长分布峰值降低,在长键长方向产生小而宽的峰。结论C Cu的弱键特性及扭曲的键角、键长得到松弛,对薄膜残余压应力的降低有显著作用,在较高Cu浓度条件下,扭曲的C C键比例增加,形成了更多扭曲的C Cu和Cu Cu结构是导致残余应力增加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cu-dlc
第一性原理
应力降低
径向分布函数
残余应力
键长
键角
Keywords
cu-dlc
first principle
stress reduction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residual stress
bond length
bond angle
分类号
TG17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u掺杂提高类金刚石膜场致发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建
童洪辉
但敏
金凡亚
机构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内江师范学院
出处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31-113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535003)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18ZDYF2436)
内江师范学院校级重点项目(2020ZD010)。
文摘
采用双磁过滤阴极真空弧和磁控溅射沉积法,在Cu基体表面上制备了以钛(Ti)和钛化碳(TiC)过渡层材料的Cu掺杂非晶类金刚石(DLC)薄膜。自行设计制作了薄膜材料场致发射特性测试装置,探讨了Cu掺杂影响DLC薄膜场致发射特性的机理。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曼光谱分析了铜掺杂DLC薄膜的微观结构组成和表面形貌的变化。研究发现,相对于未掺杂的DLC膜,掺Cu DLC膜具有更好的场致发射特性,开启电压从45降为40 V/μm。SEM分析显示适当的Cu掺杂可使薄膜表面具有更加精细的亚微米级突起结构,突起之间连接更加紧密。Raman分析结果显示:适当的Cu掺杂可以使薄膜中的sp^(2)杂化键含量和薄膜的导电性提高,场致发射特性更好;过度掺杂Cu则会使薄膜表面含有过多Cu而致场致发射特性下降。
关键词
类金刚石膜
场致发射
磁过滤阴极真空弧沉积
磁控溅射
CU掺杂
Keywords
DLC
Field emission
Filter cathode vacuum arc
Magnetron sputtering
Cu doping
分类号
O539 [理学—等离子体物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体负偏压对掺Cu类金刚石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吴坤尧
连飞龙
曹凤香
李兆
机构
西安航空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2019年度专项科学研究计划(19JK0430)
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202011736047)。
文摘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镀膜技术以304不锈钢为基体在不同基底负偏压(0、100V、150V、200V和250V)下制备掺杂铜的纳米结构类金刚石薄膜(Cu-DLC)。利用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分析薄膜成分和物相结构。采用球盘旋转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薄膜的摩擦学性能,再以三维超景深显微镜对磨痕的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04不锈钢基底上成功制备了一系列Cu-DLC薄膜,无负偏压时,薄膜掺铜量较低,摩擦学性能较差;加负偏压后,薄膜掺铜量升高,但随着负偏压的增大,掺铜量逐渐减少;Cu元素的掺杂可有效地降低薄膜的摩擦系数,所制备的薄膜均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均在0.1以下,实现了低摩擦;基底负偏压影响薄膜的元素掺杂量及薄膜摩擦学性能,负偏压为100V时,薄膜的掺铜量最高,薄膜的摩擦学性能最优,此时摩擦系数为0.0669,磨损率最小,为9.87×10^-5 mm3/(N·m)。
关键词
基体负偏压
掺Cu类金刚石薄膜
摩擦学性能
Keywords
substrate negative bias
cu-dlc
flim
tribological property
分类号
TG174.4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掺铜对DLC膜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赵栋才
任妮
马占吉
邱家稳
肖更竭
武生虎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u掺杂类金刚石薄膜应力降低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张而耕
牛帅
陈强
潘文高
李朝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Cu掺杂提高类金刚石膜场致发射特性研究
李建
童洪辉
但敏
金凡亚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体负偏压对掺Cu类金刚石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吴坤尧
连飞龙
曹凤香
李兆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