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陵新桥Cu-S-Fe矿床下盘石英黄铁矿脉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定年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宇 邵拥军 +2 位作者 全伟 刘忠法 刘清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68-1176,共9页
为了探讨新桥Cu—S—Fe矿床的形成是否经历过海西期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在详细的野外调研和室内工作基础上,对层状矿体下盘石英黄铁矿脉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Rb-Sr同位素定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下盘石英黄铁矿脉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 为了探讨新桥Cu—S—Fe矿床的形成是否经历过海西期海底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在详细的野外调研和室内工作基础上,对层状矿体下盘石英黄铁矿脉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Rb-Sr同位素定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下盘石英黄铁矿脉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38.0±2.3Ma(MSWD=5.4),与矶头复式岩株的成岩年龄相近(140.4±2.2Ma),而且下盘网脉状矿化石英流体包裹体中流体的n(^(87)Sr)/n(^(86)Sr)初始值(0.71138±0.00014)和矶头岩株的n(^(87)Sr)/n(^(86)Sr)初始比值相近,说明下盘网脉状矿化为岩浆热液成因,并非为海西期海底喷流通道。与典型海底喷流沉积矿床进行地质特征对比分析也发现,新桥Cu—S—Fe矿床地质特征有别于典型的海底喷流沉积矿床。综合分析认为,新桥Cu—S—Fe矿床应属于燕山期岩浆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SR等时线年龄 石英流体包裹体 下盘石英黄铁矿脉 新桥cu-s-fe矿床 铜陵
下载PDF
安徽铜陵新桥Cu-S-Fe矿床成因分析:来自胶状黄铁矿和下盘网脉状矿化的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宇 邵拥军 +1 位作者 陈华勇 刘忠法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01-,共1页
新桥Cu-S-Fe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一重要矿床。该矿床主要由两类矿体组成:一是约占矿石总量近90%的层状矿体,产于泥盆系五通组和石炭系黄龙组间的顺层滑脱带中,黄龙组地层在矿区内均被该矿体所替... 新桥Cu-S-Fe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一重要矿床。该矿床主要由两类矿体组成:一是约占矿石总量近90%的层状矿体,产于泥盆系五通组和石炭系黄龙组间的顺层滑脱带中,黄龙组地层在矿区内均被该矿体所替代;另一种是产于二叠系栖霞组灰岩与矶头岩株石英闪长岩接触带的矽卡岩型矿体。新桥层状矿体的成因一直存在争议,观点有三种:(1)海西期海底喷流沉积成因——层状矿体由海西期海底喷流作用所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状 海底喷流作用 cu-s-fe 黄龙组 矿床成因 海西期 安徽铜陵 五通组 栖霞组 岩浆热液
下载PDF
Ce掺杂海绵Fe/Cu-C复合微电解填料制备及己内酰胺废水降解研究
3
作者 刘庆 罗佳 +1 位作者 姜永晴 李桂菊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己内酰胺废水COD高,可生化性较差。为了提高微电解降解己内酰胺的效率,制备掺杂铈的复合微电解填料,并对其使用条件、降解效果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复合微电解填料的制备方法为利用化学置换法向海绵铁(s-Fe)表面负载铜,形成的双金属还... 己内酰胺废水COD高,可生化性较差。为了提高微电解降解己内酰胺的效率,制备掺杂铈的复合微电解填料,并对其使用条件、降解效果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复合微电解填料的制备方法为利用化学置换法向海绵铁(s-Fe)表面负载铜,形成的双金属还原颗粒与活性炭、碳酸锰、氧化铈等组分混合,随后高温焙烧。使用BET,SEM及XRD等方法,分析不同组分配比填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探究各组分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铈掺杂的复合微电解填料对己内酰胺的降解效果显著提升。在双金属颗粒(s-Fe/Cu)、碳酸锰、活性炭按照m(s-Fe)∶m(Cu)∶m(Mn)∶m(C)为15∶5∶1∶6.3、铈含量为9%、膨润土含量为30%的最佳制备条件下,复合微电解填料对己内酰胺废水的降解率达到74.68%,COD的去除率达到90.43%。与市售填料相比,自制填料对己内酰胺废水的去除率比市售填料高55.65%,B/C由原水的0.25提高到0.81,高于市售填料0.43,可生化性显著提高。XPS分析和淬灭实验表明,该填料通过微电解反应过程产生·OH,·O-2和1O2三种自由基团,促进了有机物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组分 微电解 己内酰胺 CEO2
下载PDF
安徽铜陵新桥铜金矿床黄铁矿Rb/Sr同位素年龄数据——燕山晚期成矿作用的证据 被引量:31
4
作者 王彦斌 唐索寒 +4 位作者 王进辉 曾普胜 杨竹森 蒙义峰 田世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8-542,共5页
本文采用亚样品取样和Rb/Sr同位素方法对安徽铜陵新桥铜-硫-铁-金矿床层状矿体矿石矿物--黄铁矿直接进行Rb-Sr等时线法测定,获得了112.6±7.8Ma的Rb-Sr等时线年龄,它代表了主成矿期成矿作用的时代。结合已有地质资料认为燕山晚期... 本文采用亚样品取样和Rb/Sr同位素方法对安徽铜陵新桥铜-硫-铁-金矿床层状矿体矿石矿物--黄铁矿直接进行Rb-Sr等时线法测定,获得了112.6±7.8Ma的Rb-Sr等时线年龄,它代表了主成矿期成矿作用的时代。结合已有地质资料认为燕山晚期成矿作用在新桥铜-硫-铁-金矿床的形成中居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黄铁矿 Rb-Sr等时线法 成矿作用 矿床地质 同位素年龄
下载PDF
海绵铁三金属降解对硝基苯酚的影响因素及催化机理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方芳 鞠勇明 +3 位作者 邓东阳 贾文超 丁紫荣 雷国元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670-4676,共7页
通过超声置换反应制备钯铜共修饰海绵铁三金属催化剂(Pd-(Cu-s-Fe^(0))),研究了三金属负载顺序、金属负载量、材料投加量以及重复利用对材料降解对硝基苯酚(PNP)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材料表面结... 通过超声置换反应制备钯铜共修饰海绵铁三金属催化剂(Pd-(Cu-s-Fe^(0))),研究了三金属负载顺序、金属负载量、材料投加量以及重复利用对材料降解对硝基苯酚(PNP)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材料表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Pd-(Cu-s-Fe^(0))催化活性高于Cu-(Pd-s-Fe^(0))和(Cu-Pd)-s-Fe^(0);Cu和Pd的最佳负载量分别为5%和0.025%.在100mL初始浓度为100mg/L的PNP溶液中投加3g Pd-(Cu-s-Fe^(0))并超声反应30min,PNP的降解率超过80%,降解反应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Pd-(Cu-s-Fe^(0))材料循环利用4次表现出良好的循环利用性能.此外,PNP的主要催化还原产物是对氨基苯酚(PAP),主要的反应路径是催化还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铁 Pd-(cu-s-fe^(0))三金属 对硝基苯酚(PNP) 降解机理
下载PDF
安徽铜陵新桥铜-硫-铁矿床矶头岩体的矿物学和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宋扬 杜杨松 +2 位作者 张智宇 马宏 朱晓强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40,共8页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内的许多矿床皆与中生代岩浆岩的侵入密切相关,选取新桥矿床矶头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以及岩体地质和矿物学研究。锆石的高Th/U比值特征及典型岩浆锆石环带显示其为岩浆成因。矶头岩体...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内的许多矿床皆与中生代岩浆岩的侵入密切相关,选取新桥矿床矶头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以及岩体地质和矿物学研究。锆石的高Th/U比值特征及典型岩浆锆石环带显示其为岩浆成因。矶头岩体中主体石英闪长岩16个测点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41.6±1.1)Ma,后期侵入的闪长玢岩20个测点加权平均年龄为(129.95±0.6)Ma。两者均形成于早白垩世,矿区内岩浆活动至少有两期,主岩浆作用为141 Ma。矶头岩体是由幔源岩浆上侵至13~15km中地壳先形成深部岩浆房,发生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随后在构造扰动与岩浆脉动下,深部岩浆房中的岩浆沿构造薄弱面上侵至7~8km,冷凝固结形成,其结晶温度大约为800℃。矶头岩体约束成矿时代及成矿作用,新桥矿床经由高温热液交代作用,并经后期热液多次叠加改造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矶头岩体 矿物学 锆石定年 新桥铜硫铁矿床 安徽铜陵
下载PDF
安徽铜陵新桥铜硫铁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宇 邵拥军 +2 位作者 刘忠法 彭南海 郑明泓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489-3498,共10页
从地层、构造和矶头复式岩株与成矿的关系入手,对新桥硫铁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层对成矿作用的有利性表现为提供了"硅—钙—硅"构造和由假整合面形成的层间破碎2种良好成矿环境;层间滑脱破碎带、岩体... 从地层、构造和矶头复式岩株与成矿的关系入手,对新桥硫铁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层对成矿作用的有利性表现为提供了"硅—钙—硅"构造和由假整合面形成的层间破碎2种良好成矿环境;层间滑脱破碎带、岩体侵入接触带和这两者形成的复合部位是新桥铜硫铁矿床最主要的3种控矿构造;矶头复式岩株的闪长岩类岩石属于硅酸弱饱和类钙碱性准铝质岩石,其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且在岩浆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岩体中Cu元素强烈富集,其具备提供成矿物质的潜力;1号矿体主要矿物围绕矶头岩株呈现出与典型岩浆热液矿床温度分带相对应的特征。岩浆是区内成矿的重要因素,新桥铜硫铁矿床应是以接触交代作用为主形成的矽卡岩型铜硫铁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硫铁矿床 成矿地质条件 控矿因素 矿床成因
下载PDF
开发冬瓜山铜矿资源选矿原则方案探讨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熙群 李成必 +1 位作者 罗琳 吴沛然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6,共6页
冬瓜山铜矿石与冬瓜山和狮子山混合铜矿石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冬瓜山铜矿石可以与狮子山铜矿石混合进行处理。首先采用选择性起泡剂BC浮出以滑石和蛇纹石为主的易浮脉石 ;然后使用选择性捕收剂BJ进行铜部分优先浮选 ,使用丁基黄药 +丁... 冬瓜山铜矿石与冬瓜山和狮子山混合铜矿石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冬瓜山铜矿石可以与狮子山铜矿石混合进行处理。首先采用选择性起泡剂BC浮出以滑石和蛇纹石为主的易浮脉石 ;然后使用选择性捕收剂BJ进行铜部分优先浮选 ,使用丁基黄药 +丁基铵黑药混合捕收剂强化铜硫混选 ;混合粗精矿再磨后应用BD1 组合抑制剂进行铜硫分离 ;混选尾矿经磁选和强化浮选脱硫 ,获得合格铜精矿、硫精矿和铁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硫铁矿石 易浮脉石 部分优先-混合浮选 再磨 铜硫分离 磁选 脱硫
下载PDF
安徽铜官山铜-铁-金-硫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红阳 李英杰 +4 位作者 康桂玲 曹积飞 杨竹森 侯增谦 蒙义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70-376,共7页
铜官山铜-铁-金-硫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网脉状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垂向变化和二元结构性。从下部网脉状矿化岩石到上部层状矿石,CaO、MgO、Fe2O3、FeO等含量和δ18O值总体逐渐增高,SiO2、Al2O3、TiO2、K2O、Na2O、REE... 铜官山铜-铁-金-硫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网脉状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垂向变化和二元结构性。从下部网脉状矿化岩石到上部层状矿石,CaO、MgO、Fe2O3、FeO等含量和δ18O值总体逐渐增高,SiO2、Al2O3、TiO2、K2O、Na2O、REE等含量和流体包裹体温度(341.9℃→178.0℃)及δ34S值总体逐渐降低。黄铁矿δ34S值为(+2.1^+7.9)‰,上部层状块状矿石中方解石和石英δ18O平均值为+13.9‰,下部网脉状矿化岩(矿)石中脉石英或全岩δ18O平均值为+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铁-金-硫矿床 二元结构 地球化学 安徽铜官山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黄铁矿和黄铜矿中的铁铜硫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新荣 王蕾 +1 位作者 温宏利 巩爱华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6-760,共5页
样品用王水水浴和HCl-HNO3-HF-HClO4敞开酸溶两种溶矿方式分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黄铜矿和黄铁矿中铁、铜、硫。应用称重法配制标准溶液,明显地降低了在标准溶液在逐级稀释过程中由于体积读数等原因产生的误差。... 样品用王水水浴和HCl-HNO3-HF-HClO4敞开酸溶两种溶矿方式分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黄铜矿和黄铁矿中铁、铜、硫。应用称重法配制标准溶液,明显地降低了在标准溶液在逐级稀释过程中由于体积读数等原因产生的误差。样品用王水水浴分解,消解时间短,试剂加入量少,分析步骤简单;由于硫化矿石中Fe的一部分可能与Si结合,王水无法将其全部溶解,对于Fe的测定采用混合酸敞开酸溶。王水水浴溶矿方式选择浓王水作为溶剂,在混合酸敞开溶矿方式的溶解盐类阶段选择浓HCl作为溶剂。确定了ICP-AES法测定高含量(x%~xx%)的铁、铜、硫适用的光谱谱线,稀释倍数为1000。两种样品处理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好,精密度高。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 07267(黄铁矿)、GBW 07268(黄铜矿)验证,经混合酸敞开酸溶处理后硫的测定结果偏低,准确度分别为-9.48%和-18%,铁和铜的精密度(RSD,n=5)均小于2%。GBW 07268(黄铁矿)、GBW 07267(黄铜矿)用王水水浴法处理,连续测定10次的短期稳定性,精密度(RSD)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黄铜矿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 王水溶矿 敞开酸溶
下载PDF
紫金山矿田Cu-Fe-S矿物的EPMA和LA-ICP-MS微区元素分析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文元 陈毓川 刘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53,共15页
应用EPMA和LA-ICP-MS微区分析技术,首次揭示了紫金矿田中铜铁硫化物的主、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紫金山铜金矿浅部蓝辉铜矿石的铜矿物具有富Se的特征,其中铜蓝中的Se最高可达1.57%,并出现Se的成分环带特征。LA-ICP-MS的微量元素分... 应用EPMA和LA-ICP-MS微区分析技术,首次揭示了紫金矿田中铜铁硫化物的主、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紫金山铜金矿浅部蓝辉铜矿石的铜矿物具有富Se的特征,其中铜蓝中的Se最高可达1.57%,并出现Se的成分环带特征。LA-ICP-MS的微量元素分析表明蓝辉铜矿和久辉铜矿中含较高的Au(>1×10-6)和Ag,是金、银的重要载体,同时含较高含量的Bi、Sn、As和Se,与次生富集成因存在着显著的区别。紫金山铜金矿和龙江亭铜矿的斑铜矿是重要的Ag和Bi载体,不同阶段的斑铜矿的微量元素有差异,高硫化阶段的斑铜矿Bi含量较高,而中低硫化阶段的斑铜矿Ag和Sn含量较高。黄铜矿含少量的Ag,但出现了较高的In(约30×10-6),是铟的重要载体。高硫化阶段的黄铁矿具有更高的Cu和Ni。此外,矿石矿物中普遍含有较高的Se、Te、Ge和As,均表明紫金山矿田的矿床与火山活动的热液作用紧密相关。紫金山铜金矿床中出现的W、Sn、Mo、Bi和In元素异常带是一种指示斑岩型矿化向高硫化型矿化过渡的地球化学标志,指示紫金山深部具有潜在的斑岩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矿田 铜铁硫化物 LA-ICP-MS分析 微量元素
下载PDF
铁多金属矿综合回收铁铜硫选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程建国 廖乾 +2 位作者 周韫 李淮湘 解振朝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37,共5页
铁多金属矿含铁47.79%、含铜0.066%、含硫2.05%,通过"弱磁粗选-再磨-浮选脱硫-弱磁精选"流程选铁、"铜硫混浮-脱泥脱药-再磨-铜硫分离"流程回收铜和硫,在一段磨矿-0.075 mm粒级占50%,铁粗精矿、铜硫粗精矿再磨-0.07... 铁多金属矿含铁47.79%、含铜0.066%、含硫2.05%,通过"弱磁粗选-再磨-浮选脱硫-弱磁精选"流程选铁、"铜硫混浮-脱泥脱药-再磨-铜硫分离"流程回收铜和硫,在一段磨矿-0.075 mm粒级占50%,铁粗精矿、铜硫粗精矿再磨-0.075 mm粒级含量均为80%条件下,X可获得铁精矿铁品位66.63%、含硫0.069%、含铜0.0072%、铁回收率为92.41%,铜精矿铜品位20.25%、含铁26.84%、含硫27.80%、铜回收率为52.16%,硫精矿含硫44.00%、含铁43.04%、含铜0.15%、硫回收率为78.72%,实现了铁、铜和硫的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多金属矿 铁铜硫 浮选 磁选 粗精矿再磨
下载PDF
黑龙江三矿沟矽卡岩型Cu-Fe-Mo矿床矿石硫化物硫、铅同位素特征及锆石U-Pb定年 被引量:20
13
作者 吕鹏瑞 李德荣 +1 位作者 彭义伟 张明洋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7-728,共12页
三矿沟Cu-Fe-Mo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三矿沟—多宝山构造-成矿带中一个比较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矿体形成与三矿沟复式英云闪长岩体侵入关系密切。在分析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矿石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和锆石U-Pb测年数据进行了研... 三矿沟Cu-Fe-Mo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三矿沟—多宝山构造-成矿带中一个比较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矿体形成与三矿沟复式英云闪长岩体侵入关系密切。在分析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矿石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和锆石U-Pb测年数据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成岩年代。研究表明,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大,显示塔式分布效应,估算得到成矿热液系统的总硫同位素值约为-1.5‰,反映成矿过程中硫主要来源于深源岩浆,极少量可能来自于地层;矿石铅同位素具有壳幔混合铅的特征,反映了该矿床成矿物质主要为壳幔混合来源,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范围为(168.18±0.96)^(200±1)Ma,代表了英云闪长岩的侵位时间,表明三矿沟矽卡岩型Cu-Fe-Mo矿床的成岩成矿年代为早侏罗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矿沟 矽卡岩型 Cu-Fe-Mo矿床 S、Pb同位素 锆石定年 黑龙江
下载PDF
西藏多龙矿集区铁格隆南超大型Cu(Au、Ag)矿床硫锡砷铜矿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艺云 唐菊兴 +3 位作者 宋扬 杨超 林彬 高轲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1-1295,共15页
铁格隆南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是青藏高原发现的首例具有典型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化特征的超大型Cu(Au、Ag)矿床。笔者通过对该矿床进行系统的矿相学研究,结合电子探针显微分析,首次在该矿床发现了硫锡砷铜矿,虽... 铁格隆南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是青藏高原发现的首例具有典型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化特征的超大型Cu(Au、Ag)矿床。笔者通过对该矿床进行系统的矿相学研究,结合电子探针显微分析,首次在该矿床发现了硫锡砷铜矿,虽然其总量不多,但其与不同矿物组合特征可反演其形成时的物化条件,对矿床成因类型判别具有一定指示意义。该矿床中的硫锡砷铜矿多为粒径约10μm的不规则细粒,无内反射,均质性,与硫砷铜矿、砷黝铜矿等Cu-As-S体系矿物伴生产出时呈乳黄色-淡黄色,与斑铜矿、黄铁矿、蓝辉铜矿等CuFe-S体系矿物伴生产出时呈乳褐色-浅褐色。根据矿物之间的交代关系发现,硫锡砷铜矿形成于黄铁矿、斑铜矿、砷黝铜矿、硫砷铜矿之后,蓝辉铜矿、铜蓝之前。电子探针分析显示,硫锡砷铜矿的基本成分包括Cu、As、V、S、Sn、Sb,普遍含有少量Fe、Ge、Zn,部分样品中含少量W、Au、Ag,以S原子数为32为基础,计算得出其分子式为Cu_(23.71~26.92)V_(1.43~2.10)(As_(2.55~5.86),Sb_(0~0.63))_(3.15~5.95)(Sn_(0~2.6),Ge_(0~0.7))_(0.01~2.60)(Fe_(0~2.4),Zn_(0~0.24))_(0~2.4)S_(32),其中,存在Sb^(5+)?As^(5+)和Sn^(4+)?Ge^(4+)、(As,Sb)^(5+)+Cu^+?(Sn,Ge)^(4+)+(Fe,Zn,Cu)^(2+)以及V^(5+)?V^(4+)+Cu^+等复杂的元素耦合置换。结合矿石矿物组合及蚀变组合分析指出,酸性或略偏中性的、中低温高硫化态环境是促使硫锡砷铜矿生成的关键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硫锡砷铜矿 Cu-As-S体系矿物 Cu-Fe-S体系矿物 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化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西藏
下载PDF
硫化镍精矿熔炼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传福 刘海霞 +1 位作者 钟大龙 曾德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05-810,共6页
广泛地搜集了NiCuFeSO 体系热力学数据, 严格地进行了筛选, 并充分考虑各物质的分解温度, 借助已开发的优势区图自动绘制系统, 完整地绘制了NiSO, CuSO, FeSO, NiCuSO 和... 广泛地搜集了NiCuFeSO 体系热力学数据, 严格地进行了筛选, 并充分考虑各物质的分解温度, 借助已开发的优势区图自动绘制系统, 完整地绘制了NiSO, CuSO, FeSO, NiCuSO 和NiFeSO几个体系不同温度下的lgpSO2 —lgpO2 优势区图。从一系列优势区图发现, 在高温下(1 500 K以上) , 镍冶炼过程的稳定成分主要是金属、低价金属硫化物、低价金属氧化物, 其它物种均会发生分解。从理论上重新阐述了镍高温火法熔炼的热力学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分析 熔炼 硫化镍精矿
下载PDF
Fe、Cu、Mn、Zn在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初级生产中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钦佩 马连琨 +1 位作者 谢民 仲崇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7-74,共8页
1989年3—10月对江苏滨海废黄河口互花米草初级生产的测定为总生物量(干重)净增3154.8gm^(-2)·a^(-1)。对盐沼中Fe、Cu、Mn、Zn的动态研究表明,Fe、Mn的年变化与互花米草的生物量变化较趋一致,7—8月份Fe、Mn的供应不足也许是米草... 1989年3—10月对江苏滨海废黄河口互花米草初级生产的测定为总生物量(干重)净增3154.8gm^(-2)·a^(-1)。对盐沼中Fe、Cu、Mn、Zn的动态研究表明,Fe、Mn的年变化与互花米草的生物量变化较趋一致,7—8月份Fe、Mn的供应不足也许是米草生长的限制因子;9月的Zn峰可能与生殖生长有关;至于7月的Cu峰是否与强化呼吸有关,还值得探讨。对高生产力的互花米草盐沼资源应予以重视,本文提出了有关开发利用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生产力
下载PDF
XRF滤纸片法测定铁基样品中十种元素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熊朝东 沈文馨 +2 位作者 刘燕 朱碧如 杨素琴 《江西科学》 1997年第3期189-192,共4页
本法在X荧光光谱仪上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样品,避免了基体效应的影响,因而可适用于多种基体的样品,扩大了分析方法的适用性。
关键词 X射线 荧光光谱法 滤纸片法
下载PDF
安徽峙门口铜—铁—金—硫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18
作者 李红阳 王金芳 +5 位作者 冯景志 侯增谦 杨竹森 蒙义峰 王聪颖 陈文韬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63-872,共10页
峙门口铜—铁—金—硫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脉状矿体。上部层状矿石重晶石的δ^(34)S值为+14.10‰~+18.90‰。上部层状矿石黄铁矿和方铅矿的δ^(34)S值为+3.50‰~+5.84‰,下部脉状矿石黄铁矿的δ^(34)S值为+4.80‰~+6.80‰。... 峙门口铜—铁—金—硫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脉状矿体。上部层状矿石重晶石的δ^(34)S值为+14.10‰~+18.90‰。上部层状矿石黄铁矿和方铅矿的δ^(34)S值为+3.50‰~+5.84‰,下部脉状矿石黄铁矿的δ^(34)S值为+4.80‰~+6.80‰。下部脉状矿石中脉石英的δ^(18)O值为+14.3‰~+1 8.5‰,δ^(30)Si值为-0.3%0~-0.2‰。下部脉状矿石黄铁矿Re/Os比值为78.342~175.540,上(顶)部层状矿石中黄铁矿Re/Os比值为62.298~169.545。从下部脉状矿石到上部层状矿石,δ^(34)S值、Re/Os比值和流体包裹体温度249 ℃→97 ℃逐渐降低,^(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平均值和Os_总、Re、^(187)Re等含量逐渐增高。矿石黄铁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303±33 Ma。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峙门口铜—铁—金—硫矿床为海底热水喷流沉积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铁-金-硫矿床 二元结构 地球化学 安徽峙门口
下载PDF
安徽水竹岭铜-铁-金-硫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19
作者 李红阳 冯景志 +4 位作者 王金芳 侯增谦 杨竹森 王聪颖 陈文韬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5,共6页
水竹岭铜-铁-金-硫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脉状矿体。上部层状矿石重晶石δ34S值为+19.9‰。上部层状矿石黄铁矿δ34S值为+0.9~+5.8‰,下部脉状矿石黄铁矿δ34S值为+3.2~+6.4‰。下部脉状矿体中方解石的δ18O值为+13.3‰,δ13C值... 水竹岭铜-铁-金-硫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脉状矿体。上部层状矿石重晶石δ34S值为+19.9‰。上部层状矿石黄铁矿δ34S值为+0.9~+5.8‰,下部脉状矿石黄铁矿δ34S值为+3.2~+6.4‰。下部脉状矿体中方解石的δ18O值为+13.3‰,δ13C值为1.2‰,上部层状矿石白云石的δ18O值为+14.1‰,δ13C值为2.2‰。下部脉状矿石和矿化岩石中黄铁矿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平均值分别为18.2241、15.5245和38.2289;上部层状矿石中黄铁矿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平均值分别为18.0692、15.5020和38.1232。从下部脉状矿石到上部层状矿石,黄铁矿的δ34S值、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平均值逐渐降低,δ18O值和δ13C值等逐渐增高。地质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水竹岭铜-铁-金-硫矿床为海底热水喷流沉积成因,揭示了块状硫化物矿床的二元结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铁-金-硫矿床二元结构 同位素地球化学安徽水竹岭
下载PDF
宣城市铜山-荞麦山Cu-S-W-Fe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晓明 段留安 《安徽地质》 2015年第3期174-178,共5页
宣城铜山-荞麦山一带铜多金属矿,已探明铜金属量6×104t,伴(共)生硫、磁铁矿、钨矿等矿产均有一定规模,显示了较好的多金属矿成矿前景,本文深入总结了该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初步理清了该矿的矿床成因及其成矿规律,将对下一步地质探... 宣城铜山-荞麦山一带铜多金属矿,已探明铜金属量6×104t,伴(共)生硫、磁铁矿、钨矿等矿产均有一定规模,显示了较好的多金属矿成矿前景,本文深入总结了该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初步理清了该矿的矿床成因及其成矿规律,将对下一步地质探矿及区域地质找矿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W-Fe矿 质特征成矿规律 荞麦山 宣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