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_2ZnSnS_4/Si异质结器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琳 文亚南 +2 位作者 董燕 汪壮兵 梁齐 《真空》 CAS 2012年第5期45-48,共4页
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不同电阻率的n型Si(100)基片上沉积Cu2ZnSnS4薄膜,制备p-Cu2ZnSnS4/n-Si异质结。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ED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Cu2ZnSnS4薄膜的结构、组分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器件进行Ⅰ-Ⅴ测试,讨论... 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不同电阻率的n型Si(100)基片上沉积Cu2ZnSnS4薄膜,制备p-Cu2ZnSnS4/n-Si异质结。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ED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Cu2ZnSnS4薄膜的结构、组分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器件进行Ⅰ-Ⅴ测试,讨论不同电阻率的Si对异质结器件光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器件有良好的整流特性,Si电阻率大的器件光电响应比较好,而Si电阻率小的器件光伏效应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Cu2ZnSnS4/Si异质结 Ⅰ-Ⅴ特性
下载PDF
稀土La对AlSi7Cu2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星 《铸造技术》 CAS 2018年第9期1923-1924,1927,共3页
制备了不同La含量的AlSi7Cu2Mg合金,通过显微组织观察,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了La含量对AlSi7Cu2Mg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3wt%的La对AlSi7Cu2Mg合金的组织细化效果最好,稀土La含量达到0.5%时,AlSi7Cu2Mg合金组织中出现... 制备了不同La含量的AlSi7Cu2Mg合金,通过显微组织观察,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了La含量对AlSi7Cu2Mg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3wt%的La对AlSi7Cu2Mg合金的组织细化效果最好,稀土La含量达到0.5%时,AlSi7Cu2Mg合金组织中出现富La相,割裂基体,影响合金力学性能。随着La含量的增加,铸态和热处理态的AlSi7Cu2Mg合金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先增加后降低。当La含量为0.3wt%时,合金试样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当La含量达到0.5wt%时,合金拉伸强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Si7Cu2Mg合金 稀土 力学性能
下载PDF
Mg_2Cu_3Si三元Laves相的燃烧合成
3
作者 陈辉 马勤 宋秋香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共5页
采用机械活化/自蔓延燃烧合成的方法制备了新型Mg2Cu3Si三元Laves相,利用DTA-TG方法对燃烧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XRD、S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燃烧产物主要为Mg2Cu3Si和MgCu2,晶粒尺寸在53.5~73.9nm之间;燃烧反应... 采用机械活化/自蔓延燃烧合成的方法制备了新型Mg2Cu3Si三元Laves相,利用DTA-TG方法对燃烧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XRD、S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燃烧产物主要为Mg2Cu3Si和MgCu2,晶粒尺寸在53.5~73.9nm之间;燃烧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球磨转速150r/min,球磨活化10h,预热温度为260℃;燃烧反应放热温度达700~740℃,烧结体致密度随产物中MgCu2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固溶的Cu和Mg原子主要占据Mg2Cu3Si晶格中Si原子的位置,从而引起X射线衍射峰位的左移以及晶格参数偏大;DTA分析表明,过量的Cu提高燃烧反应的初始温度,900℃以下时产物Mg2Cu3Si三元Laves相具有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VES相 Mg2Cu3Si 机械活化 燃烧合成
下载PDF
铁基纳米晶合金的高频损耗行为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磊 严彪 +2 位作者 张延忠 毛彭龄 陈成澍 《上海钢研》 2005年第4期51-55,共5页
本文报道了新开发的纳米晶Fe73.5Cu1Nb2V1Si13.5B9和Fe72.5Cu1Nb1.5Mo1.5V1Si13.5B9的高频损耗性能。采用三维拟合方法替代了传统的最小二乘法,在f=20-1000kHz和Bm=0.01-1.0T范围内,考查得到高频动态矫顽力 Hc、高频铁损P与幅值磁通密... 本文报道了新开发的纳米晶Fe73.5Cu1Nb2V1Si13.5B9和Fe72.5Cu1Nb1.5Mo1.5V1Si13.5B9的高频损耗性能。采用三维拟合方法替代了传统的最小二乘法,在f=20-1000kHz和Bm=0.01-1.0T范围内,考查得到高频动态矫顽力 Hc、高频铁损P与幅值磁通密度Bm、频率f皆近似为乘方关系;此外,在不同的固定Bmf值情况下高频铁损P与Bmf、f值的关系近似为lnP≈a+b(Bmf)/ln(Bmf)+c/l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合金 矫顽力 铁损 Fe73.5Cu1Nb2V1Si13.5B9 Fe72.5Cu1Nb1.5Mo1.5V1Si13.5B9
下载PDF
ULSI Cu互连CoSiN扩散阻挡薄膜的研究
5
作者 张在玉 陈秀华 韩永强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8,共6页
CoSiN薄膜可以作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Cu布线互连材料使用。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CoSiN/Cu/CoSiN/SiO2/Si薄膜,利用四探针测试仪、薄膜测厚仪、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来检测多层膜电阻率、薄膜厚度、表面形貌、元素含量及... CoSiN薄膜可以作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Cu布线互连材料使用。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CoSiN/Cu/CoSiN/SiO2/Si薄膜,利用四探针测试仪、薄膜测厚仪、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来检测多层膜电阻率、薄膜厚度、表面形貌、元素含量及价态等。考察亚45 nm级工艺条件下CoSiN薄膜对Cu的扩散阻挡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氩气气氛条件下经500℃,30 min热退火处理后多层膜的电阻率和成分没有发生明显变化,CoSiN薄膜能够保持良好的铜扩散阻挡性能;经600℃,30 min热退火处理后,Cu大量出现在表面,CoSiN薄膜对Cu失去扩散阻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iN 磁控溅射 热退火:互连阻挡层 CoSiN/Cu/CoSiN/SiO2/Si
下载PDF
Fe_(69.5)Cu_(1.5)V_7Si_(12)B_8Al_2合金机械合金化研究
6
作者 朱骏 朱路扬 +3 位作者 毛翔宇 姜玉梅 陈小兵 陈允鸿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0-32,共3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的方法 ,制备了 Fe69.5Cu1.5V7Si12 B8Al2 纳米合金样品 .研究了球磨时间对样品非晶化程度的影响 ,并测量了这些样品压结体的高频特性 .结果发现 ,球磨可形成合金化 ,随球磨时间的增加 ,样品的非晶化逐渐加强 .当球磨超... 采用机械合金化的方法 ,制备了 Fe69.5Cu1.5V7Si12 B8Al2 纳米合金样品 .研究了球磨时间对样品非晶化程度的影响 ,并测量了这些样品压结体的高频特性 .结果发现 ,球磨可形成合金化 ,随球磨时间的增加 ,样品的非晶化逐渐加强 .当球磨超过一定时间后 ,出现新的相 ,引起样品磁特性的变化 .复数磁导率实部 μ1随球磨时间 t的增加而增大 ,超过 72 h后 ,μ1开始下降 .在 4~ 1 3MHz范围内 ,μ1值随频率 f 的变化不大 .损耗角正切 tgδ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69.5Cu1.5V7Si12B8Al2合金 机械合金化 纳米软磁合金 球磨时间 晶化 高频特性 磁性能
下载PDF
Cu/Ta/SiO2/Si多层膜纳米压痕与压痕下微观结构的研究
7
作者 卢茜 吴子景 +2 位作者 吴晓京 Weidian Shen 蒋宾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82-286,共5页
Cu/Ta/SiO2/Si多层膜结构是目前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的常见结构,其硬度与弹性模量通过纳米压入技术测得。为了表征纳米压痕下的形变微观区域,采用聚焦离子束加工出压痕截面,同时进行扫描电子、扫描离子显微观察,发现样品衬底发生开裂,多... Cu/Ta/SiO2/Si多层膜结构是目前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的常见结构,其硬度与弹性模量通过纳米压入技术测得。为了表征纳米压痕下的形变微观区域,采用聚焦离子束加工出压痕截面,同时进行扫描电子、扫描离子显微观察,发现样品衬底发生开裂,多层膜结构出现分层现象。TEM分析表明分层出现在Ta/SiO2界面,说明这是该结构的一个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a/SiO2/Si多层膜结构 纳米压入技术 压痕下微观结构
下载PDF
Relations among High-frequency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Frequency in Nanocrystalline Fe_(72.5)Cu_1Nb_2V_2Si_(13.5)B_9 Alloy
8
作者 Yanzhong ZHANG(Major R & D Lab. for Functional Metal Materials, Research Centre, Shanghai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Shanghai 200940, Chin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3-86,共4页
High-frequency magnetic properties, such as core loss, coercivity and amplitude permeabilityof a newly-developed nanocrystalline Fe72.5Cu1Nb2V2Si13.5B9 alloy in the wide ranges of f =20-103 kHz, Bm = 0.01~0.6 T and Bm... High-frequency magnetic properties, such as core loss, coercivity and amplitude permeabilityof a newly-developed nanocrystalline Fe72.5Cu1Nb2V2Si13.5B9 alloy in the wide ranges of f =20-103 kHz, Bm = 0.01~0.6 T and Bmf = 10~40 (T.kHz) have been measured. A largeamount of experimental data have been fitted by a computer, thus obtaining several expressionsrepresenting the influence of frequency on high-frequency magnetic properties, that are useful inprac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Nb2V2Si B9 Alloy Relations among High-frequency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Frequency in Nanocrystalline Fe kHz FE Si
下载PDF
Ti Impurity Effect on the Optical Coefficients in 2D Cu_2Si: A DFT Study
9
作者 Bromand Nourozi Arash Boochani +3 位作者 Ahmad Abdolmaleki Elmira Sartpi Pezhman Darabi Sirvan Naderi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01-106,共6页
The electron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2D Cu_2Si and Cu_2Si:Ti a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using the FP-LAPW method and GGA approximation. The 2D Cu_2Si has metallic and non magnetic... The electron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2D Cu_2Si and Cu_2Si:Ti a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using the FP-LAPW method and GGA approximation. The 2D Cu_2Si has metallic and non magnetic properties, whereas adding Ti impurity to its structure changes the electronic behavior to the half-metallic with 3.256μB magnetic moment. The optical transition is not occurred in the infrared and visible area for the 2D Cu_2Si in x-direction and by adding Ti atom, the real part of dielectric function in the x-direction, Re(ε(ω))_x is reached to a Dirac peak at this energy range. Moreover, the absorption gap tends to zero in x-direction of the 2D Cu_2Si: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 cu2si Ti impurity DFT optical property
原文传递
一种具有良好直流叠加特性的Fe_(95)Si_1B_2P_(0.5)Cu_(1.5)磁粉芯的制备(英文)
10
作者 徐玉华 朱正吼 赵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2-457,共6页
采用片状Fe_(95)Si_1B_2P_(0.5)Cu_(1.5)合金粉体替代球形Fe-6.5%Si合金粉体,制备了FeSi系金属磁粉芯。研究了合金粉及磁粉芯的制备,退火温度和成型压力对磁粉芯的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450℃/1 h退火处理后,Fe_(95)Si_1B_2P_(0.5... 采用片状Fe_(95)Si_1B_2P_(0.5)Cu_(1.5)合金粉体替代球形Fe-6.5%Si合金粉体,制备了FeSi系金属磁粉芯。研究了合金粉及磁粉芯的制备,退火温度和成型压力对磁粉芯的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450℃/1 h退火处理后,Fe_(95)Si_1B_2P_(0.5)Cu_(1.5)磁粉芯的磁导率在1~200 kHz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频率稳定性,磁粉芯内部残余内应力得到充分的释放,其有效磁导率μe得到大幅的提升,成型压力为1.74GPa时,最大值达到53。随着外加直流磁场强度的逐渐增大,磁粉芯的有效磁导率逐渐下降,当外加直流磁场强度H=4 kA/m时,有效磁导率μe维持在70%以上,当H继续增大到10.4 kA/m时,μe仍大于20,表明磁粉芯具有良好的直流叠加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95Si1B2P0.5Cu1.5磁粉芯 有效磁导率(μe) 直流叠加特性 残余内应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