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aling the structural defects of spinel MnFe_(2)O_(4) to enhance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1
作者 Manting Tang Yue Zou +5 位作者 Zhiyong Jiang Peiyu Ma Zhiyou Zhou Xiaodi Zhu Jun Bao Shi-Gang Su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2-19,I0001,共9页
Spinel metal oxides containing Mn,Co,or Fe(AB_(2)O_(4),A/B=Mn/Fe/Co)are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nonPt electrocatalyst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in alkaline conditions.However,the low conductivity of metal o... Spinel metal oxides containing Mn,Co,or Fe(AB_(2)O_(4),A/B=Mn/Fe/Co)are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nonPt electrocatalyst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in alkaline conditions.However,the low conductivity of metal oxides and the poor intrinsic activities of transition metal sites lead to unsatisfactory ORR performance.In this study,eutectic molten salt(EMS)treatment is employed to reconstruct the atomic arrangement of MnFe_(2)O_(4)electrocatalyst as a prototype for enhancing ORR performance.Comprehensive analyses by using XAFS,soft XAS,XPS,and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reveal that the EMS treatment reduces the oxygen vacancies and spinel inverse in MnFe_(2)O_(4)effectively,which improves the electric conductivity and increases the population of more catalytically active Mn^(2+)sites with tetrahedral coordination.Moreover,the enhanced Mn-O interaction after EMS treatment is conducive to the adsorption and activation of O_(2),which promotes the first electron transfer step(generally considered as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of the ORR process.As a result,the EMS treated MnFe_(2)O_(4)catalyst delivers a positive shift of 40 mV in the ORR half-wave potential and a two-fold enhanced mass/specific activity.This work provides a convenient approach to manipulate the atomic architecture and local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spinel oxides as ORR electrocatalysts and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from the molecular/atomic 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el MnFe_(2)O_(4)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spinel inverse Oxygen vacancies Eutectic molten salt
下载PDF
CuMn_2O_4/Ce(Zr)O_2/cord催化剂对CO-O_2和CO-NO_x反应的研究
2
作者 秦继伟 沈岳年 +3 位作者 郭明星 王宪 田伟 董慧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用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CuMn2O4尖晶石为主相的Cu-Mn复合氧化物粉体,并制成负载型CuMn2O4/(Ce(Zr)O2)/cord催化剂,同时测定了CO-O2和CO-NOx的反应活性即λ特性和温度特性,发现空速≤3000h-1情况下,富氧条件下(λ>1.02)溶胶... 用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CuMn2O4尖晶石为主相的Cu-Mn复合氧化物粉体,并制成负载型CuMn2O4/(Ce(Zr)O2)/cord催化剂,同时测定了CO-O2和CO-NOx的反应活性即λ特性和温度特性,发现空速≤3000h-1情况下,富氧条件下(λ>1.02)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uMn2O4/(Ce(Zr)O2)/cord催化剂的NOx转化率高于Pd/Ce(Zr)O2/co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 CuMn2O4 尖晶石 CO—O2和CO—NOx反应
下载PDF
Capacity fading of spinel LiMn_2O_4 during cycling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被引量:1
3
作者 Yanbin Chen and Qingguo LiuLaboratory of Solid State Ionic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Received 2001-09-20)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SCD 2002年第3期197-201,共5页
A normal spinel LiMn_2O_4 as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cells wascycled galvanostatically (0.2 C) at 55 deg C. To determine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voltage plateauto the total capacity fading of the cathode upo... A normal spinel LiMn_2O_4 as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ion cells wascycled galvanostatically (0.2 C) at 55 deg C. To determine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voltage plateauto the total capacity fading of the cathode upon repeated cycling, the capacities in each plateauwere separated by differentiation of voltage vs. capacity. The results how that the capacity fadingin the upper voltage plateau is more rapidly than that in the lower during discharging, while incharging process, it fades slower than that in the lower voltage range. The increased capacity shiftand aggravated self-discharge/electrolyte oxidation during discharging contribute to a high fadingrate in the upper step. Capacity shift also takes place during charging process, which againenhancing the fading rate of the lower voltage plateau. An increase in capacity shift, as a resultof an increase in polarization of the cell, plays a major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fading rate ineach voltage plateau, further reflecting the thickening of the passivation layer on the activeparticle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electrolyte decomposition. The relative capacity loss formodified spinels is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relative increase in the polarization of thehalf-cells, confirming the above causes for capacity fade of this kind of cathode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el LiMn_2O_4 capacity fading capacity shift SELF-DISCHARGE lithium reinsertion electrolyte oxidation
下载PDF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pinel LiMn_2O_(4-δ)F_δ for Cathode Materials of Secondary Lithium-ion Battery
4
作者 Zhao Yong CHEN Xing Quan LIU Zuo Long YU (Chengdu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dy 610041)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55-458,共4页
The spinel LiMn_2O_(4-δ)Fδ cathode materials were synthesiz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With calculated amounts of LiOH·H_2O, MnO_2(EMD). LiF. The results of electrochemical test demonstrated that these new mate... The spinel LiMn_2O_(4-δ)Fδ cathode materials were synthesiz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With calculated amounts of LiOH·H_2O, MnO_2(EMD). LiF. The results of electrochemical test demonstrated that these new materials exhibited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Its initial capacity reached -115 mAb·g^(-1) and reversible efficiency is about 100%. After 60 cycles. its capacity was still around 110 mAh· g^(-1), with nearly 100% reversible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el LiMn_2O_(4-δ)Fδ CATHODE materials.
下载PDF
基于层状锌铝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优化制备Cu/ZnO/Al_(2)O_(3)气相醛加氢催化剂
5
作者 白鹏 刘函澎 +6 位作者 陈雪娇 张永辉 赵振祥 吴萍萍 黄德鑫 吴先锋 张志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4-232,共9页
以偏铝酸钠作为铝源通过一步法、两步法和混合法引入Cu制备基于ZnAl-LDH前驱体的3种不同的Cu/ZnO/Al_(2)O_(3)催化剂,对催化剂及其前驱体结构性质进行表征,结合辛烯醛(2-乙基-2-己烯醛,EPA)加氢反应评价结果,探究不同制备方法、不同铝... 以偏铝酸钠作为铝源通过一步法、两步法和混合法引入Cu制备基于ZnAl-LDH前驱体的3种不同的Cu/ZnO/Al_(2)O_(3)催化剂,对催化剂及其前驱体结构性质进行表征,结合辛烯醛(2-乙基-2-己烯醛,EPA)加氢反应评价结果,探究不同制备方法、不同铝的引入方式对ZnAl_(2)O_(4)尖晶石形成的影响,考察不同条件下所得催化剂的结构与反应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与工业催化剂相比,在辛烯醛气相加氢反应中混合法制得的催化剂与工业催化剂活性相当,产物选择性在空速1.5 h^(-1)时高于工业剂1.9%,在空速4.0 h^(-1)时高于工业剂2.5%;以偏铝酸钠作为铝源制备的ZnAl-LDH前驱物大大提高锌铝结合效率,减少非结合Al_(2)O_(3)的产生,提高产物选择性,同时实现380℃低温焙烧条件下ZnAl-LDH向ZnAl_(2)O_(4)尖晶石的转变,避免传统的高温焙烧过程中CuO的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O/Al_(2)O_(3)催化剂 ZnAl_(2)O_(4)尖晶石 ZnAl-LDH 气相醛加氢
下载PDF
MgX_(2)O_(4)(X=Cr、Fe、Mn)型尖晶石B位点阳离子对乙烷化学链氧化脱氢生成乙烯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晓岑 王雪梅 +7 位作者 幸子凡 毛敏 宋达 李杨 龙涛 周宇超 陈佩丽 何方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6-1019,共14页
化学链循环氧化脱氢技术(CL-ODH)是一个多功能的平台,它可以利用载氧体中晶格氧的选择性氧化这一特性,实现乙烷向乙烯的高值化转化。本研究探讨了MgX_(2)O_(4)(X=Cr、Fe或Mn)型尖晶石载氧体中B位元素对乙烷CL-ODH性能的影响。采用固定床... 化学链循环氧化脱氢技术(CL-ODH)是一个多功能的平台,它可以利用载氧体中晶格氧的选择性氧化这一特性,实现乙烷向乙烯的高值化转化。本研究探讨了MgX_(2)O_(4)(X=Cr、Fe或Mn)型尖晶石载氧体中B位元素对乙烷CL-ODH性能的影响。采用固定床和H_(2)-TPR、O_(2)-TPD、TG、原位拉曼、SEM、TEM等方法对MgX_(2)O_(4)尖晶石进行了性能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MgCr_(2)O_(4)仅释放微量表面吸附氧,更倾向于催化乙烷转化为焦炭和氢气。MgFe_(2)O_(4)通过提供更多的表面晶格氧,促进乙烷深度氧化成CO_(2)。MgMn_(2)O_(4)载氧体在乙烷CL-ODH反应中能够释放出大量的体相晶格氧,它可以选择性燃烧氢气以推进反应正向进行,增加乙烯的选择性,实现了73.72%的乙烷转化率和81.46%的乙烯选择性。此外,MgMn_(2)O_(4)催化剂在乙烷CL-ODH反应中进行了30次的氧化还原循环实验,表现出稳定的反应性能,在整个循环测试中乙烯收率大约为62.00%。MgX_(2)O_(4)尖晶石氧化物中B位元素影响了其晶格氧的供应能力,从而影响了其在乙烷CL-ODH反应中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烷CL-ODH MgX_(2)O_(4)尖晶石型载氧体 乙烷生产乙烯 MgMn_(2)O_(4)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Ni/CeO_(2)-Al_(2)O_(3)及催化乙炔选择性加氢
7
作者 王颖侠 潘柳依 +3 位作者 苏涛 李冬 牛梦龙 李稳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72-2478,共7页
首先,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CeO_(2)质量分数(x%)的xCeO_(2)-Al_(2)O_(3)载体;然后,采用初湿浸渍法制备了Ni质量分数为2%的Ni/xCeO_(2)-Al_(2)O_(3),以乙炔选择性加氢制乙烯反应为探针反应,结合XRD、SEM、H_(2)-TPR、BET、XPS、NH_(3)-TP... 首先,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CeO_(2)质量分数(x%)的xCeO_(2)-Al_(2)O_(3)载体;然后,采用初湿浸渍法制备了Ni质量分数为2%的Ni/xCeO_(2)-Al_(2)O_(3),以乙炔选择性加氢制乙烯反应为探针反应,结合XRD、SEM、H_(2)-TPR、BET、XPS、NH_(3)-TPD、TG评价了Ni/xCeO_(2)-Al_(2)O_(3)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i/5CeO_(2)-Al_(2)O_(3)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在280℃下,乙炔转化率为99.7%,乙烯选择性为94.9%。Ni/5CeO_(2)-Al_(2)O_(3)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164.2 m^(2)/g)和孔径(7.2 nm),适当的氧空位含量〔9.2%,即Ce^(3+)峰面积/(Ce^(3+)峰面积+Ce^(4+)峰面积),下同〕。CeO_(2)的添加减弱了Ni/Al的强相互作用,减少了惰性NiAl2O4尖晶石相的生成,有效提升了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在30 h的反应时间内,乙炔转化率降至90.0%,原因在于反应过程中造成的炭沉积降低了Ni/5CeO_(2)-Al_(2)O_(3)的比表面积(151.5 m^(2)/g)和孔径(6.6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复合载体 乙炔加氢 乙烯选择性 NiAl_(2)O_(4)尖晶石相 催化技术
下载PDF
ZnFe_(2)O_(4) 改性清淤污泥透水砖对初期雨水典型污染物净化效果及其吸附特性
8
作者 刘小婷 张翔凌 +5 位作者 李栩灏 朱浩 胡美艳 毛斌 雷晓芸 秦耀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1,共6页
为将水体清淤污泥有效资源化利用,并同步解决初期雨水径流污染问题,合成ZnFe_(2)O_(4)用于改性清淤污泥透水砖。运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对改性前后清淤污泥透水砖进行材料表征,分析表面形貌、元素组... 为将水体清淤污泥有效资源化利用,并同步解决初期雨水径流污染问题,合成ZnFe_(2)O_(4)用于改性清淤污泥透水砖。运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对改性前后清淤污泥透水砖进行材料表征,分析表面形貌、元素组成及晶体结构;通过ZnFe_(2)O_(4)掺混比试验筛选最优配比,并开展初期雨水径流净化试验及吸附试验。结果表明:1)ZnFe_(2)O_(4)改性大幅提升了清淤污泥透水砖对悬浮物和磷酸盐的理论最大吸附量;2)改性前后清淤污泥透水砖对磷酸盐的吸附趋于单分子层吸附,且为自发吸热过程;3)未改性清淤污泥透水砖对悬浮物的吸附过程符合多分子层吸附,而ZnFe_(2)O_(4)改性清淤污泥透水砖更符合单分子层吸附;4)ZnFe_(2)O_(4)改性清淤污泥透水砖对悬浮物和磷酸盐的吸附性能及净化效果均明显优于未改性清淤污泥透水砖,可作为功能性透水铺装材料应用于海绵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Fe_(2)O_(4) 尖晶石 透水砖 雨水净化 海绵城市 改性清淤污泥
下载PDF
正极材料LiAl_(0.08)Mn_(1.92)O_(4)单晶颗粒形貌演变及电化学性能
9
作者 朱琴 马姣 +6 位作者 钱志慧 罗宇旭 郭昱娇 向明武 刘晓芳 宁平 郭俊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49-1562,共14页
联合元素掺杂和形貌调控策略,采用固相燃烧法和不同焙烧温度处理合成LiAl_(0.08)Mn_(1.92)O_(4)正极材料。实验结果表明,Al掺杂和焙烧温度的变化未改变LiMn_(2)O_(4)的相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结晶性增强,颗粒尺寸增大,其中焙烧温度650... 联合元素掺杂和形貌调控策略,采用固相燃烧法和不同焙烧温度处理合成LiAl_(0.08)Mn_(1.92)O_(4)正极材料。实验结果表明,Al掺杂和焙烧温度的变化未改变LiMn_(2)O_(4)的相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结晶性增强,颗粒尺寸增大,其中焙烧温度650℃是形成截断八面体单晶颗粒形貌的关键温度,750℃是颗粒突然变大的突变温度。650℃优化焙烧温度下焙烧的LiAl_(0.08)Mn_(1.92)O_(4)形成了较完整的包含(111)、(110)和(100)晶面的截断八面体单晶颗粒形貌,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和动力学性能。在1C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2.0 mAh·g^(-1),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72.9%,在5C和10C倍率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07.1和100.4 mAh·g^(-1),经2000次长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52.2%和53.5%。并且具有最小氧化还原峰电位差(ΔE_(p2),循环前后分别为0.109和0.114 V)、最小电荷转移电阻(R_(ct),循环前后分别106.49和125.49Ω)及较大的锂离子扩散系数(D_(Li^(+))=1.72×10^(-16)cm^(2)·s^(-1)),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可逆性和较快的锂离子扩散速率。Al掺杂和单晶截断八面体颗粒形貌既有效抑制了LiMn_(2)O_(4)的Jahn-Teller畸变,又降低了Mn溶解,提高了材料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LiMn_(2)O_(4) AL掺杂 固相燃烧法 焙烧温度 形貌调控 截断八面体
下载PDF
表面改性对锰酸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黄琳凯 黄炳行 +4 位作者 李春霞 张丽云 黄炳龙 陈艳 詹锋 《中国锰业》 2024年第4期36-37,41,共3页
尖晶石型LiMn_(2)O_(4)在循环过程中存在容量衰减较快和放电容量较低的问题,这主要是由Jahn-Teller效应、Mn溶解等原因引起的。研究通过对尖晶石型LiMn_(2)O_(4)进行碳包覆,来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碳包覆... 尖晶石型LiMn_(2)O_(4)在循环过程中存在容量衰减较快和放电容量较低的问题,这主要是由Jahn-Teller效应、Mn溶解等原因引起的。研究通过对尖晶石型LiMn_(2)O_(4)进行碳包覆,来提高其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碳包覆后的LiMn_(2)O_(4)首圈放电比容量显著提高,且在1 C电流倍率下经过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也有所提升。SEM图像分析显示:碳包覆后的样品表面形成了均匀致密的包覆层,有助于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结论指出,碳包覆技术可以减小锂离子脱嵌的阻力,抑制Mn的溶解,从而提高LiMn_(2)O_(4)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对锂离子电池的改性处理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型 LiMn_(2)O_(4) 表面改性 碳包覆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CuMn_(2)O_(4)催化剂臭氧催化甲苯:反应条件和机理分析
11
作者 叶志平 王朝晖 +4 位作者 刘明浩 赵博 王冠杰 姜宁 黄燕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0-511,共12页
为减少目前工业生产排放大量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对环境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Mn_(2)O_(4)尖晶石催化剂,将CuMn_(2)O_(4)催化剂结合臭氧(O_(3))催化氧化VOCs具有良好的效果,考察了反应条件对甲苯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CuMn_(2)O_... 为减少目前工业生产排放大量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对环境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Mn_(2)O_(4)尖晶石催化剂,将CuMn_(2)O_(4)催化剂结合臭氧(O_(3))催化氧化VOCs具有良好的效果,考察了反应条件对甲苯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CuMn_(2)O_(4)臭氧催化氧化甲苯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CuMn_(2)O_(4)在臭氧的体积分数为2.1×10^(-3)、反应温度为100℃以及干空气条件下对甲苯的去除率达73%。通过催化表征和原位反应过程分析,证实适当温度和高体积分数的O_(3)可促进活性氧物种(ROS)产生,O_(3)在Mn-O或Cu-O_(v)-Mn分解并生成ROS,而Cu_(0)与Cu^(+)质量分数比w(Cu~0)/w(Cu^(+))可作为甲苯吸附锚点,在反应初期吸附甲苯并促使甲苯在活性位点(Cu-O_(v)-Mn)氧化成苯甲酸,甚至CO_(2)、H_(2)O等小分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Mn_(2)O_(4) 臭氧催化氧化 影响因素 反应机理
下载PDF
Al_(2) O_(3)-MgAl_(2) O_(4)复相骨料对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抗渣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王志强 徐国涛 +6 位作者 雷中兴 彭肖仟 郑吉红 刘黎 王心一 刘毅 徐炎明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为研究Al_(2)O_(3)-MgAl_(2)O_(4)复相骨料对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抗渣性能的影响,在基质中添加与不添加尖晶石细粉的2种情况下,分别以板状刚玉骨料和Al_(2)O_(3)-MgAl_(2)O_(4)复相骨料制备了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先利用FactSage反应热力... 为研究Al_(2)O_(3)-MgAl_(2)O_(4)复相骨料对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抗渣性能的影响,在基质中添加与不添加尖晶石细粉的2种情况下,分别以板状刚玉骨料和Al_(2)O_(3)-MgAl_(2)O_(4)复相骨料制备了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先利用FactSage反应热力学软件计算了1600℃时板状刚玉和Al_(2)O_(3)-MgAl_(2)O_(4)复相骨料与熔渣之间的反应热力学,并采用浸泡法研究了2种骨料的抗渣性能,再采用静态坩埚法研究了2种骨料对浇注料抗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板状刚玉骨料相比,Al_(2)O_(3)-MgAl_(2)O_(4)复相骨料侵蚀层中的裂纹细而少,遭受熔渣侵蚀后不易剥落,其过渡层中既有CA 6相也有尖晶石相,而且尖晶石相中固溶有Fe、Mn元素,该骨料不仅通过形成CA 6层来阻挡熔渣侵蚀,而且通过尖晶石吸收熔渣中FeO、MnO等物质而降低熔渣的黏度,进而起到抵抗熔渣侵蚀的作用。由Al_(2)O_(3)-MgAl_(2)O_(4)复相骨料替代板状刚玉骨料,浇注料试样的侵蚀和渗透面积百分率均有所降低,尤其在基质和骨料中同时引入尖晶石可更加有效地提高刚玉-尖晶石浇注料的抗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MgAl_(2)O_(4)复相骨料 板状刚玉 刚玉-尖晶石浇注料 抗渣性能
下载PDF
八面体形貌及La、Ti共掺杂对锰酸锂的改性研究
13
作者 马皓皓 陈进中 叶有明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2-1218,共7页
以高纯四氧化三锰、碳酸锂等为原料,经过高速球磨混合后,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LiLa_(0.01)Ti_(0.01)Mn1.98O_(4)正极材料,基于四氧化三锰的八面体形貌及La、Ti共掺杂对锰酸锂的性能进行优化。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 以高纯四氧化三锰、碳酸锂等为原料,经过高速球磨混合后,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LiLa_(0.01)Ti_(0.01)Mn1.98O_(4)正极材料,基于四氧化三锰的八面体形貌及La、Ti共掺杂对锰酸锂的性能进行优化。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物相和形貌进行分析,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Mn的化合价进行分析,通过循环伏安(CV)、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分析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1C条件下LiLa_(0.01)Ti_(0.01)Mn1.98O_(4)正极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4.06 mAh/g,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7.79%,基于八面体形貌,并结合La、Ti共掺杂对锰酸锂协同改性后材料循环性能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尖晶石型LiMn_(2)O_(4) 镧钛共掺杂 八面体形貌
下载PDF
Zn-Al共掺杂和形貌调控制备LiMn_(2)O_(4)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14
作者 朱琴 马姣 +3 位作者 钱志慧 李萌 郭昱娇 郭俊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6-1253,1269,共9页
采用固相燃烧法在不同焙烧温度(600、650、700和750℃)下制备了LiZn_(0.05)Al_(0.03)Mn_(1.92)O_(4)正极材料,采用XRD、SEM、XPS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EIS)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Zn-Al共掺杂和焙烧温度... 采用固相燃烧法在不同焙烧温度(600、650、700和750℃)下制备了LiZn_(0.05)Al_(0.03)Mn_(1.92)O_(4)正极材料,采用XRD、SEM、XPS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EIS)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Zn-Al共掺杂和焙烧温度未改变LiMn_(2)O_(4)的晶体结构,正极材料的结晶性随焙烧温度(<750℃)的升高而增加,650℃及以上时形成了较多包含高暴露(111)晶面、小面积(110)、(100)晶面的截断八面体形貌晶粒,但750℃时正极材料发生部分分解。焙烧温度650℃的样品(LZAMO-650)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5 C和10 C倍率下,初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01.3、99.9 mA·h/g,循环1000圈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1.5%、74.3%;LZAMO-650样品极化作用较小,有较好的循环可逆性,具有较低的电荷转移阻抗(R_(ct)=132.14Ω)和较大的锂离子扩散系数(DLi^(+)=3.65×10^(–16)cm^(2)/s)。Zn-Al共掺杂和形貌调控改性LiMn_(2)O_(4)正极材料有效抑制了Jahn-Teller效应,形成的截断八面体颗粒形貌降低了Mn的溶解,同时提供了更多的Li^(+)迁移三维通道,从而改善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燃烧法 尖晶石LiMn_(2)O_(4) Zn-Al共掺 形貌调控 焙烧温度 JAHN-TELLER效应 Mn溶解 功能材料
下载PDF
尖晶石LiMn_(2)O_(4)高温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玉成 卢世刚 刘人敏 《电源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33-335,共3页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LiMn2 O4 ,研究了在高温 5 5℃下LiMn2 O4 循环容量的衰减和贮存后电化学性能的变化。与常温下相比较 ,5 5℃下尖晶石的容量衰减显著加快 ,贮存后的LiMn2 O4 循环性能变差。改变合成...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LiMn2 O4 ,研究了在高温 5 5℃下LiMn2 O4 循环容量的衰减和贮存后电化学性能的变化。与常温下相比较 ,5 5℃下尖晶石的容量衰减显著加快 ,贮存后的LiMn2 O4 循环性能变差。改变合成工艺条件如合成温度、n(Li)∶n(Mn)比 ,LiMn2 O4 的高温电化学性能有所改善 ,掺杂金属Co元素合成尖晶石掺Co化合物也能够提高LiMn2 O4 在高温下的循环性能 ,通过测量LiMn2 O4 在高温下电解液中的溶解 ,分析了容量衰减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尖晶石LiMn_(2)O_(4) 高温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LiLa_(0.02)Mn_(1.98)O_4正极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燕 陶扬 +3 位作者 白红丽 白玮 向明武 郭俊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98-2209,共12页
采用液相无焰燃烧法制备单晶多面体LiLa_(0.02)Mn_(1.98)O_4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并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CV)、交流阻抗(EIS)等测... 采用液相无焰燃烧法制备单晶多面体LiLa_(0.02)Mn_(1.98)O_4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并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CV)、交流阻抗(EIS)等测试分析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掺杂La^(3+)没有改变LiMn_(2)O_(4)的尖晶石结构。在25℃、1C和5C倍率条件下,LiLa_(0.02)Mn_(1.98)O_4初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2.7和94.5mA·h/g,循环500次后,LiLa_(0.02)Mn_(1.98)O_4的容量保持率为64.42%和81.45%,而LiMn_(2)O_(4)样品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53.69%和56.9%;特别是在10C高倍率下,LiMn_(2)O_(4)样品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仅有44.7mA·h/g,同样条件下,LiLa_(0.02)Mn_(1.98)O_4首次放电比容量达73.5mA·h/g,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1.09%。CV和EIS测试发现,掺杂后的材料有较好的循环可逆性,较大的锂离子扩散系数1.04×10^(-16)cm^(2)/s,对循环2000次后的极片进行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和颗粒形貌基本没有变化,适量的La掺杂能够稳定材料的晶体结构,有效抑制Jahn-Teller,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型LiMn_(2)O_(4) 镧掺杂 去顶角八面体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下载PDF
镁铝尖晶石原位生成及其对耐火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国齐 李红霞 +2 位作者 杨文刚 钱凡 李勇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8-82,共5页
镁铝尖晶石是一种重要的耐火材料,除了利用其固有特性外,高温下镁铝尖晶石的原位生成包括二次尖晶石化是耐火材料显微结构和服役性能调控的重要手段,利用其膨胀效应,不仅可抵消烧结产生的收缩,提高铝镁浇注料、低碳镁碳耐火材料、铝镁... 镁铝尖晶石是一种重要的耐火材料,除了利用其固有特性外,高温下镁铝尖晶石的原位生成包括二次尖晶石化是耐火材料显微结构和服役性能调控的重要手段,利用其膨胀效应,不仅可抵消烧结产生的收缩,提高铝镁浇注料、低碳镁碳耐火材料、铝镁碳耐火材料等材料的抗侵蚀性,而且严重影响功能耐火材料的可靠性。本文首先介绍了镁铝尖晶石原位生成机理,重点讨论了气相生成尖晶石的历程以及二次尖晶石化现象,然后从氧化物体系和含碳材料体系出发,基于组成、粒度、气氛、温度及生成物形态等方面系统总结了镁铝尖晶石原位生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性能、结构调控的重要途径和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可为制备抗侵蚀性强、可靠性高的高性能耐火材料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尖晶石 原位反应 气相 二次尖晶石化 性能调控
下载PDF
氟掺杂型锂锰氧化物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贯良 李国防 乔庆东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0-262,共3页
以LiNO3、LiF和Mn(AC)2·4H2O为原料,采用柠檬酸配位法,通过控制n(Li)n(Mn)和掺氟量,在750℃下制备尖晶石型系列Li1+xMn2-xO4-yFy电极材料。Li1+xMn2-xO4-yFy的充放电实验表明,随着锂掺入量的增加,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迅速降低,但材... 以LiNO3、LiF和Mn(AC)2·4H2O为原料,采用柠檬酸配位法,通过控制n(Li)n(Mn)和掺氟量,在750℃下制备尖晶石型系列Li1+xMn2-xO4-yFy电极材料。Li1+xMn2-xO4-yFy的充放电实验表明,随着锂掺入量的增加,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迅速降低,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明显提高。Li1.05Mn2O4的放电容量最高(116mAh g),而且稳定性也较好。室温下,5次循环后容量仅衰减1.92%。掺氟明显降低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的容量损失,但随着氟掺杂量的增加,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降低较大。同时掺杂锂和氟的材料比仅掺杂锂的材料具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Li1.05Mn1.95O3.95F0.05循环稳定后,放电比容量保持在103.5mAh g。Li1.15Mn1.85O3.9F0.1循环4次以后,便没有容量衰减,放电比容量稳定在98.5mAh g,因此,从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两方面考虑,Li1.05Mn1.95O3.95F0.05和Li1.15Mn1.85O3.9F0.1是较好的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型Li1+xMn2-xO4-yFy 放电容量 循环稳定性
下载PDF
锰源对尖晶石LiMn_(2)O_(4)高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培松 宋利君 +3 位作者 黄朝连 胡磊 卢晓英 江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62,共8页
为考察不同锰源对所制备尖晶石LiMn_(2)O_(4)(LMO)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特别是高温性能),采用沉淀法制备前驱体,通过不同煅烧温度制备得到最常用的锰氧化物(MnO_(2)、Mn_(2)O_(3)和Mn_(3)O_(4))为锰源,经相同条件制备得到LMO正极材料,通过... 为考察不同锰源对所制备尖晶石LiMn_(2)O_(4)(LMO)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特别是高温性能),采用沉淀法制备前驱体,通过不同煅烧温度制备得到最常用的锰氧化物(MnO_(2)、Mn_(2)O_(3)和Mn_(3)O_(4))为锰源,经相同条件制备得到LMO正极材料,通过考察所得LMO形貌及电化学性能来研究锰源与LMO电化学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的前驱体在不同煅烧温度下可以得到不同的锰氧化物,且各自具有不同的形貌结构。由这些锰氧化物都可以得到高纯度的LMO,但产物形貌结构以及材料中的八面体晶体含量和尺寸不同。由Mn_(2)O_(3)制备得到的LMO材料中的八面体晶体含量最多,且尺寸最均匀,在3种LMO中容量性能、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最好:0.2C(1C=148 mA·g^(-1))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1.8 mAh·g^(-1);3C下还有100.4 mAh·g^(-1)的放电比容量。其对应半电池在0.5C下循环100次后,放电比容量还有116.0 mAh·g^(-1),容量保持率为93.9%,电化学储能性能远远优于其他2种LMO。即使是在高温55℃下,由Mn_(2)O_(3)得到的LMO也表现出明显优于其他2种材料的高倍率性能和抗衰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LiMn_(2)O_(4) 锰氧化物 电化学储能性能 高温性能
下载PDF
CuFe_(2)O_(4)铁氧体催化剂催化湿式氧化煤化工废水膜浓缩液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雯雯 刘珍雪 +3 位作者 周光振 祝嘉伟 徐炎华 刘志英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1-964,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Fe_(2)O_(4)尖晶石型铁氧体催化剂用于催化湿式氧化煤化工废水膜浓缩液,并运用XRD,BET,S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将CuFe_(2)O_(4)尖晶石型铁氧体催化剂用于催化湿式氧化煤化工废水膜浓缩液,结果表明,pH=3,双氧...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Fe_(2)O_(4)尖晶石型铁氧体催化剂用于催化湿式氧化煤化工废水膜浓缩液,并运用XRD,BET,S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将CuFe_(2)O_(4)尖晶石型铁氧体催化剂用于催化湿式氧化煤化工废水膜浓缩液,结果表明,pH=3,双氧水投加量为5 mL/L,反应温度为160℃,反应压力为1.5 MPa,催化剂投加量为1.2 g/L时,反应60 min后煤化工废水膜浓缩液的COD和UV_(254)(酚类化合物)去除率分别为87.3%,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浓缩液 CuFe_(2)O_(4)尖晶石型铁氧体催化剂 催化湿式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