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材料Cucurbit[6]uril/CdS-MoS_(2)吸附性能的研究
1
作者 周纯滔 彭章美 +2 位作者 赵安婷 陈香 吴云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77-2483,共7页
以硫代乙酰胺,氯化镉,钼酸钠和有机大分子六元瓜环(cucunbit[6]uril,Q[6])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在200℃反应24小时合成CdS-MoS_(2)和Q[6]/CdS-MoS_(2)。利用FT-IR、XRD、XPS、SEM和UV-Vis等手段对产物结构、形貌和光学等性质进行表征,并考... 以硫代乙酰胺,氯化镉,钼酸钠和有机大分子六元瓜环(cucunbit[6]uril,Q[6])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在200℃反应24小时合成CdS-MoS_(2)和Q[6]/CdS-MoS_(2)。利用FT-IR、XRD、XPS、SEM和UV-Vis等手段对产物结构、形貌和光学等性质进行表征,并考察CdS-MoS_(2)和Q[6]/CdS-MoS_(2)复合吸附剂对次甲基蓝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CdS-MoS_(2)和Q[6]/CdS-MoS_(2)形成了花团状形貌,使其表面积较大,吸附面积增加,对次甲基蓝表现出较高的吸附量和脱色率,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镉 二硫化钼 水热法 六元瓜环 吸附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a Binuclear Gadolinium(Ⅲ) Complex Bridged by Cucurbit[6]uril 被引量:2
2
作者 Gui Ling ZHANG Zhi Yong WU +2 位作者 Yan Tuan LI Da Qi WANG Jian Min DO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3-96,共4页
A new cucurbit[6]uril bridsed binuclear complex {[Gd(H2O)6]2[Q6(H2O)]}C16·4H2O, where Q6 represents cucurbit[6]uril,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shows th... A new cucurbit[6]uril bridsed binuclear complex {[Gd(H2O)6]2[Q6(H2O)]}C16·4H2O, where Q6 represents cucurbit[6]uril,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shows that the complex has an extended cucurbit[6]uril-bridged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two gadolinium(Ⅲ) ions, in which each gadolinium(Ⅲ) ion is coordinated with two neighboring carbonylic oxygen atoms of Q6 and six oxygen atoms of water molecules that leans toward one side of the portal. One disordered guest water molecule resides in the Q6 molecule cavity and occupies two different positions. Hydrogen bonds assemble the complcx to three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il binuclear gadolinium(Ⅲ) complex crystal structure
下载PDF
Study on the inclusion interactions of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and cucurbit[7] by spectrofluorimetry 被引量:2
3
作者 Yan Ping Li Hao Wu Li Ming D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22-325,共4页
The inclusion interaction between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BRH) and cucurbit[7] (CB[7]) has been studied by spectrofluorimetr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CB[7] interaction with BRH to form a stable inclusion complex ... The inclusion interaction between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BRH) and cucurbit[7] (CB[7]) has been studied by spectrofluorimetr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CB[7] interaction with BRH to form a stable inclusion complex with an association constant of 9.57 × 10^4 L/mol and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the complex was enhanced in 17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tudied drug itself. Based on the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of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BRH in inclusion complex, a spetrofluorimetric method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BRH in aqueous solution. The linear range of the method was 3.2- 2 × 10^3 ng/mL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1.1 ng/mL. The proposed procedure could be applied successfully to determination of BRH remained in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 spiked human plasma and urine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rberinc hydrochloride cucurbit [7] SPECTROFLUORIMETRY Inclusion interaction
下载PDF
Cucurbit[n]urils/CdS-MoS_(2)的表征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4
作者 施娟娟 赵安婷 +2 位作者 彭章美 杨丽霞 周纯滔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697-704,I0150,I0151,共10页
为了降低CdS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窄带隙半导体MoS_(2)和有机大分子瓜环(cucurbit[n]uril,Q[n])对CdS进行改性研究.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Q[n]/CdS-MoS_(2)(n=6,7,8)复合光催化剂.利用FT-IR、XRD、XPS、SEM、UV-... 为了降低CdS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窄带隙半导体MoS_(2)和有机大分子瓜环(cucurbit[n]uril,Q[n])对CdS进行改性研究.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Q[n]/CdS-MoS_(2)(n=6,7,8)复合光催化剂.利用FT-IR、XRD、XPS、SEM、UV-Vis和PL等手段对产物结构、形貌和光学等性质进行表征,并考察Q[n]/CdS-MoS_(2)复合催化剂对次甲基蓝、罗丹明B和结晶紫溶液的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瓜环对CdS-MoS_(2)颗粒生长结晶起到了调控作用,Q[n]/CdS-MoS_(2)(n=6,7,8)形成了具有花瓣状叶片的花团,催化剂表面积增大,活性位点增加,禁帝宽度减小,电子-空穴对得到I了更好的分离和迁移、Q[6]/CdS-MoS_(2)和Q[7]/CdS-MoS_(2)对亚甲基蓝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催化过程为羟基自由基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硫化镉 窄带隙 瓜环 协同作用
下载PDF
2,7-萘二磺酸阴离子导向五元瓜环基超分子自组装体的制备及其荧光检测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帅 陈开雯 +2 位作者 张明慧 陈凯 葛伟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5-595,共11页
通过引入2,7-萘二磺酸(2,7-NDA2-)阴离子作为结构导向剂,与五元瓜环(Q[5])和过渡金属离子(Co^(2+)、Ni^(2+)、Zn^(2+)、Cd^(2+))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4种新颖的Q[5]基超分子自组装体(Q[5]-SA),即{[M(H_(2)O)4(Q[5])]·(NDA)}·x H... 通过引入2,7-萘二磺酸(2,7-NDA2-)阴离子作为结构导向剂,与五元瓜环(Q[5])和过渡金属离子(Co^(2+)、Ni^(2+)、Zn^(2+)、Cd^(2+))在水热条件下制备了4种新颖的Q[5]基超分子自组装体(Q[5]-SA),即{[M(H_(2)O)4(Q[5])]·(NDA)}·x H_(2)O(M=Co (1)、Ni (2)、Zn (3))和{[Cd2Cl2(H_(2)O)4(Q[5])]·(NDA)}·13H_(2)O (4)。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自组装体1~3同构,其中Q[5]仅一端的部分端口羰基氧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简单配合物;而4中Q[5]的2个端口均与金属离子Cd^(2+)配位形成了一维配位链。在自组装体1~4中,配体2,7-H_(2)NDA均全脱质子,形成2,7-NDA2-阴离子平衡体系电荷,但均未能与金属离子配位,而在2,7-NDA2-阴离子与Q[5]外壁之间的瓜环外壁作用下进一步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还研究了自组装体1和4的荧光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它们都能够作为抗生素诺氟沙星(NFX)的比率型荧光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元瓜环 外壁作用 超分子自组装体 荧光探针
下载PDF
2,7-萘二磺酸导向构筑的五元瓜环-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基超分子自组装体及其溶剂识别
6
作者 李婕 施静 +4 位作者 肖帅 张明慧 葛伟伟 黄琳 陈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11-1720,共10页
以2,7-萘二磺酸(2,7-H_(2)NDA)作为结构导向剂,与五元瓜环(Q[5])和碱金属、碱土离子(K^(+)、Rb^(+)、Mg^(^(2+))、Ca^(^(2+)))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出了4种新颖的Q[5]基超分子自组装体[K_(2)(H_(2)O)_(4)(Q[5])](2,7-NDA)·4H_(2)O(1)、... 以2,7-萘二磺酸(2,7-H_(2)NDA)作为结构导向剂,与五元瓜环(Q[5])和碱金属、碱土离子(K^(+)、Rb^(+)、Mg^(^(2+))、Ca^(^(2+)))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出了4种新颖的Q[5]基超分子自组装体[K_(2)(H_(2)O)_(4)(Q[5])](2,7-NDA)·4H_(2)O(1)、[Rb_(2)(H_(2)O)_(5)(Q[5])](2,7-NDA)·3H_(2)O(2)、[Mg(H_(2)O)_(4)(Q[5])](2,7-NDA)·8H_(2)O(3)和[Ca(H_(2)O)_(4)(Q[5])](2,7-NDA)·10H_(2)O(4)。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自组装体1和2具有相同的结构:Q[5]分子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的是“分子胶囊”;而在3中Q[5]与Mg^(2+)配位形成的是1∶1型简单配合物结构;在自组装体4中,Q[5]与Ca^(2+)配位形成的是一维Q[5]-Ca^(2+)配位聚合物链结构。这些结构中2,7-NDA^(2-)阴离子平衡了体系电荷,且通过其与瓜环外壁之间的弱相互作用,促进自组装体最终构筑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还研究了自组装体4的溶剂识别荧光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其能够作为有机溶剂丙酮和DMF的猝灭型荧光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元瓜环 外壁作用 超分子自组装体 荧光探针 溶剂识别
下载PDF
葫芦脲[7]与核黄素包结物的可能结构和光谱性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素凡 周运友 +2 位作者 叶世勇 周涛 黄玉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17-1422,共6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葫芦脲[7]和核黄素包结物的可能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从5种可能结构分析主客体在包结物中的作用得出:核黄素作为客体分子与主体葫芦脲[7]分子通过不同官能团作用可形成稳定性不同的包结物,其中以核糖醇的羟基插入到葫...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葫芦脲[7]和核黄素包结物的可能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从5种可能结构分析主客体在包结物中的作用得出:核黄素作为客体分子与主体葫芦脲[7]分子通过不同官能团作用可形成稳定性不同的包结物,其中以核糖醇的羟基插入到葫芦脲[7]分子的腔体与其端羰基氧原子形成较多的氢键最稳定.在理论上证明了此包结反应为一放热反应的实验事实,并进一步说明了包结物分子的相对稳定性受主客体分子的几何畸变能和主客体之间作用能的影响,说明了成键能和稳定性之间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利用时间相关的密度泛函理论进行了不同构型包结物的激发态计算并对光谱性质进行了理论预测.比较了包结物中核黄素分子的跃迁轨道的组成变化,分析得出:葫芦脲[7]的包结作用改变了核黄素分子的电子跃迁性质,使其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并预测出其荧光猝灭的微观机理,此理论计算结果很好地解释了相应的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体复合物 包结物 葫芦脲[7] 核黄素 光谱性质
下载PDF
葫芦[7]脲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宋增红 姚美焕 +2 位作者 梁永民 凡明锦 周峰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5-290,共6页
合成了葫芦[7]脲化合物,用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同步热分析仪测定了其热稳定性,在SRV-IV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评价了其作为水及水/乙二醇润滑体系的添加剂在室温下对钢/钢摩擦副的润滑性能,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合成了葫芦[7]脲化合物,用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同步热分析仪测定了其热稳定性,在SRV-IV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评价了其作为水及水/乙二醇润滑体系的添加剂在室温下对钢/钢摩擦副的润滑性能,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研究了其润滑机理.结果表明:葫芦[7]脲具有非常优异的热稳定性能、初始热分解温度在360℃以上;作为水基润滑体系的添加剂能有效地提高体系的减摩抗磨性能,使得体系的摩擦系数由0.30左右降低到0.20左右,磨损率降低50%;根据XPS分析结果,我们推测其优异的润滑性能主要归因于葫芦[7]脲通过羰基氧原子与摩擦副表面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吸附在磨损表面而形成的物理吸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润滑液 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硅藻土载负葫芦[7]脲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来生 何小英 +1 位作者 陈红 方奕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4-310,共7页
在酸性条件下,将自制的葫芦[7]脲均匀地涂覆到102白色硅藻土担体上,制得葫芦[7]脲气相色谱固定相。采用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表征了葫芦[7]脲在载体表面的结构。利用相关探针测定了新固定相的麦氏常数,表征了其基本色谱... 在酸性条件下,将自制的葫芦[7]脲均匀地涂覆到102白色硅藻土担体上,制得葫芦[7]脲气相色谱固定相。采用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表征了葫芦[7]脲在载体表面的结构。利用相关探针测定了新固定相的麦氏常数,表征了其基本色谱性能。考察了葫芦[7]脲气相色谱固定相填充柱对芳香烃、卤代烃、醇、酮、酯及硅氧烷的分离能力。结果表明,葫芦[7]脲固定相热稳定性高,柱色谱性能稳定,对较广泛的化合物尤其对高沸点的酯类及硅氧烷类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色谱分离能力(7 min内分离),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初步讨论了葫芦[7]脲固定相对上述化合物的分离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固定相 填充柱 色谱性能 硅氧烷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葫芦[7]脲与6-巯嘌呤和腺嘌呤的包结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小英 李来生 +1 位作者 方奕珊 陈红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7-191,共5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分别研究了葫芦[7]脲(CB[7])对6-巯嘌呤(6-MP)和腺嘌呤(ADP)的包结作用。实验考察了时间、pH值以及温度对荧光强度和包结作用的影响,利用Benesi-Hildebrand方程分别计算出6-MP和ADP与CB[7]的包结常数。结果表明:酸度对体... 采用荧光光谱法分别研究了葫芦[7]脲(CB[7])对6-巯嘌呤(6-MP)和腺嘌呤(ADP)的包结作用。实验考察了时间、pH值以及温度对荧光强度和包结作用的影响,利用Benesi-Hildebrand方程分别计算出6-MP和ADP与CB[7]的包结常数。结果表明:酸度对体系的包结有明显的影响。在pH值为8.0和2.0左右时,6-MP和ADP分别具有稳定和最佳激发和发射波长,随着CB[7]浓度的增大,体系的荧光强度都有明显增强,包结作用迅速(小于5 min)。实验得出CB[7]与6-MP和ADP的包结比均为1∶1,在298 K时的包结常数分别为3.6797×102L·mol-1和2.2033×102L·mol-1。通过热力学参数的变化,探讨了维系包结物稳定性的主要作用力。CB[7]是葫芦脲家族中水溶性最强的主体分子,作为一种安全低毒的药物载体极具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6-巯嘌呤 腺嘌呤 包结作用
下载PDF
盐酸巴马汀与葫芦[7]脲的相互作用及荧光增敏机理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先廷 荆旭 +2 位作者 杜黎明 付云龙 吴昊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9-453,共5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技术(1H NMR)研究了葫芦[7]脲(CB[7])与盐酸巴马汀(PAL)之间的超分子作用,无荧光的CB[7]可以与弱荧光的PAL相互作用形成1∶1的主客体包结配合物,同时产生强大的荧光发射,其包结稳定常数K=1.18×105 L.mol-...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技术(1H NMR)研究了葫芦[7]脲(CB[7])与盐酸巴马汀(PAL)之间的超分子作用,无荧光的CB[7]可以与弱荧光的PAL相互作用形成1∶1的主客体包结配合物,同时产生强大的荧光发射,其包结稳定常数K=1.18×105 L.mol-1。热力学常数△G、△H和△S计算结果说明反应是焓变驱动。分子模型通过高斯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在能量最小化结构中,PAL分子中含甲氧基的异喹啉部分进入CB[7]的疏水空腔,形成内包结物。苯环和异喹啉环的二面角从23.37°变为-8.09°。从而确定了PAL在CB[7]存在下产生强大的荧光发射的主要因素。此外,1H NMR研究和分子模型计算推导出了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确定了包结配合物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巴马汀 荧光光谱法 1HNMR技术 主客体包结物
下载PDF
以葫芦[7]脲-盐酸巴马汀为荧光光探针测定特非那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秦艳芳 王广泉 +1 位作者 常银霞 吴昊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49-52,56,共5页
盐酸巴马汀在水溶液中仅有微弱的荧光发射,加入葫芦[7]脲后荧光显著增强.然而,在葫芦[7]脲和盐酸巴马汀的混合体系中加入特非那定后发现体系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基于这一性质,以葫芦[7]脲-盐酸巴马汀为荧光分子探针建立一种操作简单、... 盐酸巴马汀在水溶液中仅有微弱的荧光发射,加入葫芦[7]脲后荧光显著增强.然而,在葫芦[7]脲和盐酸巴马汀的混合体系中加入特非那定后发现体系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基于这一性质,以葫芦[7]脲-盐酸巴马汀为荧光分子探针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的检测水溶液中特非那定的荧光光谱法.实验结果表明,特非那定浓度C与荧光猝灭值Δ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6),线性范围为0.3~9.0μg-mL-1,最低检测限为0.1μg-mL-1.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且初步探讨了探针的测定机理,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进行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特非那定 巴马汀 测定
下载PDF
葫[7]环联脲作为毛细管电泳分离介质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芳 刘思敏 +2 位作者 徐丽 吴成泰 冯钰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6-478,共3页
以葫[7]环联脲(CB[7])作为毛细管电泳添加剂,成功地分离了6种硝基苯类化合物。考察了pH值对电渗流的影响,初步评价了其基本的电泳性能,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pH值范围内(pH26 5),葫[7]环联脲是质子化的,且吸附到毛细管内壁上,这使得毛细管... 以葫[7]环联脲(CB[7])作为毛细管电泳添加剂,成功地分离了6种硝基苯类化合物。考察了pH值对电渗流的影响,初步评价了其基本的电泳性能,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pH值范围内(pH26 5),葫[7]环联脲是质子化的,且吸附到毛细管内壁上,这使得毛细管内壁带上正电荷,电渗流反向;初步考察了葫[7]环联脲的浓度对分离的影响,证明了用葫[7]环联脲作为添加剂可完全分离对硝基乙苯、对硝基甲苯、对氯硝基苯、间二硝基苯、2,4 二硝基氯苯和硝基苯这6种物质,最佳的缓冲液为10mmol/LNa2HPO4(用盐酸调节pH值为2 47) 甲醇(体积比为90∶10,含5mmol/LCB[7])。并初步探讨了其分离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联脲 添加剂 毛细管电泳 硝基苯
下载PDF
利用Q7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药品中的盐酸小檗碱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南 谯林波 +1 位作者 刘相阁 程温全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年第4期368-370,共3页
关键词 七元瓜环 盐酸小檗碱 增敏作用 荧光法
下载PDF
核磁共振方法研究瓜环[n](n=7,8)与枸橼酸西地那非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春雪 朱卫国 +2 位作者 姜松 李新建 邹大鹏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8-481,共4页
利用1H NMR技术、电喷雾质谱、红外光谱以及紫外吸收光谱法等手段研究了瓜环[n](n=7,8)与枸橼酸西地那非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枸橼酸西地那非与两种瓜环都形成了1∶1的包结配合物,但是其配合物的作用模式随瓜环的大小而不同。通过计算... 利用1H NMR技术、电喷雾质谱、红外光谱以及紫外吸收光谱法等手段研究了瓜环[n](n=7,8)与枸橼酸西地那非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枸橼酸西地那非与两种瓜环都形成了1∶1的包结配合物,但是其配合物的作用模式随瓜环的大小而不同。通过计算得出瓜环[n](n=7,8)与枸橼酸西地那非的包结常数分别为958和1530 L/mol,说明瓜环对枸橼酸西地那非具有潜在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环 枸橼酸西地那非 包结配合物 作用模式 核磁共振技术
下载PDF
Q[6]-PW_(12)自组装体制备及其催化合成乙酸乙酯
16
作者 单春燕 胡智 +3 位作者 刘琪 庞会霞 曾庆雨 张云黔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2期76-80,共5页
以六元瓜环(Q[6])及Keggin型磷钨酸(PW_(12))为原料,制备Q[6]-PW_(12)自组装体。将Q[6]-PW_(12)自组装体作为催化剂应用于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合成乙酸乙酯。结果表明,Q[6]与PW_(12)发生了自组装作用,且Q[6]-PW_(12)自组装体具有多孔结... 以六元瓜环(Q[6])及Keggin型磷钨酸(PW_(12))为原料,制备Q[6]-PW_(12)自组装体。将Q[6]-PW_(12)自组装体作为催化剂应用于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合成乙酸乙酯。结果表明,Q[6]与PW_(12)发生了自组装作用,且Q[6]-PW_(12)自组装体具有多孔结构特征;Q[6]-PW_(12)自组装体对酯化反应合成乙酸乙酯具有催化作用,且自组装体催化剂经过多次循环使用后依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学工程 六元瓜环 磷钨酸 自组装体 乙酸乙酯
下载PDF
葫[n]环联脲(n=5,6,7,8)与两种重氮氟硼酸盐的包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思敏 吴晓军 +2 位作者 梁峰 姚骏骅 吴成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038-2041,共4页
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 -可见光谱滴定法考察了葫 [n]环联脲 ( Cucurbit[n]uril,n=5 ,6,7,8)与对甲苯重氮氟硼酸盐和 4,4′-联苯二重氮氟硼酸盐的配位情况 ,并用曲线拟合求得形成的包结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结果表明 ,不同空腔的葫 [n]环... 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 -可见光谱滴定法考察了葫 [n]环联脲 ( Cucurbit[n]uril,n=5 ,6,7,8)与对甲苯重氮氟硼酸盐和 4,4′-联苯二重氮氟硼酸盐的配位情况 ,并用曲线拟合求得形成的包结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结果表明 ,不同空腔的葫 [n]环联脲对不同尺寸的重氮氟硼酸盐具有很显著的选择性包结作用 .在相同条件下 ,与葫 [6]环联脲相比 ,葫 [7]环联脲更易于容纳苯环 .同时 ,随着酸性的增强 ,葫 [n]环联脲上的脲羰基质子化程度加大 ,使得其配位能力有所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n]环联脲 包结配位 重氮盐 分子识别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葫芦[7]脲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18
作者 何小英 李来生 +1 位作者 方奕珊 张杨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4,72,共5页
采用荧光光谱滴定法研究了葫芦[7]脲(CB[7])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在常见的pH 7.4时,BSA的荧光强度随着CB[7]浓度的增大而明显降低,猝灭常数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小。结果表明,CB[7]能与BSA相结合,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 采用荧光光谱滴定法研究了葫芦[7]脲(CB[7])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在常见的pH 7.4时,BSA的荧光强度随着CB[7]浓度的增大而明显降低,猝灭常数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小。结果表明,CB[7]能与BSA相结合,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BSA内源荧光猝灭属静态猝灭机理。分别采用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处理实验数据,获得了不同温度下的反应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以及相关热力学参数。在298K时,其表观结合常数(KA)为2.337×105 L.mol-1,结合位点数为1.078。基于热力学参数判定CB[7]与BSA之间存在协同的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这表明一方面BSA的氨基酸残基上的非极性基团可部分进入CB[7]疏水性的腔体,另一方面BSA又能与CB[7]端口质子化的羰基产生静电作用。同步荧光技术研究发现CB[7]没有引起BSA构象的变化,这为葫芦脲在药物载体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提供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下载PDF
葫芦[7]脲与抗癌药物甲氨蝶呤的包合作用研究
19
作者 吕爱军 常银霞 +1 位作者 张向梅 齐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5-99,共5页
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H NMR,2DNOESY和理论计算,研究了葫芦[7]脲(CB[7])和甲氨蝶呤(MTX)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MTX和CB[7]形成1∶2的包合物,据此提出了一个简单、灵敏的MTX的荧光检测方法。检测MTX的线性范围为0.2~15μg·mL... 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H NMR,2DNOESY和理论计算,研究了葫芦[7]脲(CB[7])和甲氨蝶呤(MTX)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MTX和CB[7]形成1∶2的包合物,据此提出了一个简单、灵敏的MTX的荧光检测方法。检测MTX的线性范围为0.2~15μg·mL-1,检测限为0.06μg·mL-1。方法成功用于加标血样中的MTX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荧光光谱 包合物
下载PDF
以葫芦[7]脲与异喹啉类生物碱包结物为荧光探针的药物分析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先廷 《辽宁化工》 CAS 2014年第12期1504-1506,共3页
分别综述了以葫芦[7]脲与盐酸黄连素、盐酸巴马汀、黄连碱包结配合物为荧光探针的药物分析原理、方法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 异喹啉类生物碱 荧光探针 药物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