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gional Brand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ruits in Ethnic Areas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under the Greater Food Approach
1
作者 Li GAO Jianjun ZHANG +2 位作者 Yuanpeng SUN Zhiyang LIU Zhiguo SU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Establishing the Greater Food Approach and promoting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s national major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can better support and serve the agricultural power and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T... Establishing the Greater Food Approach and promoting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s national major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can better support and serve the agricultural power and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uit industry in 16 autonomous prefectures and 47 autonomous countie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It studi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ources of brand marks from the aspect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collective trademarks,certification trademarks,well-known trademarks in China and national design patents,and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brand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ruit industry in these ethnic autonomous areas.Finally,it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such as improving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us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brand signs,building modern seed industry upgrading project,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ousand villages demonstration project,ensuring that large-scale poverty does not occur,and building a diversified food supply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ATER FOOD APPROACH Fruit industry Regional brand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ETHNIC areas
下载PDF
Industrial Green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n China 被引量:3
2
作者 LI Lin LIU Y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4期660-672,共13页
We use the directional slacks-based measure of efficiency and 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 method to analyze the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of the industrial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108 cities in the Yangtze R... We use the directional slacks-based measure of efficiency and 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 method to analyze the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of the industrial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108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n 2003–2013.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and ‘the new normal'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s on productivity growth,leading to the different spatial patterns between 2003–2008 and 2009–2013.Before 2008,green poles had gathered around some capital cities and formed a tripartite pattern,which was a typical core-periphery pattern.Due to a combination of the polarization and the diffusion effects,capital cities became the growth poles and ‘core' regions,while surrounding areas became the ‘periphery'.This was mainly caused by the innate advantage of capital cities and ‘the rise of central China' strategy.After 2008,the tripartite pattern changed to a multi-poles pattern where green poles continuously and densely spread in the midstream and downstream areas.This is due to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in the leading effect of green poles.The leading effect of green poles in midstream and downstream areas has changed from polarization to diffusion,while the polarization effect still leads in the upstream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空间格局 中国 演变 工业 全要素生产率 省会城市 极化效应
下载PDF
Green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i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3
作者 MA Jun-li WU Yong-chao DENG Xiang 《Ecological Economy》 2016年第3期287-295,共9页
Green development is the keynote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t must insist on ecology preferential and green development which is not only respectation of natural laws but also the economic laws and social laws. ... Green development is the keynote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t must insist on ecology preferential and green development which is not only respectation of natural laws but also the economic laws and social laws. The article uses SWOT analytic method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urroundings of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on the basis of getting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its present developing status.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pattern and path selection of green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ndustrial structure green development path selection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产业链长制”政策演进、实践特点及其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吴传清 赵豪 时培豪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8,159,共12页
实施“产业链长制”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理论解构“产业链长制”的理论逻辑,通过明确发展方向、整合要素资源、提供市场信息、防范经营风险等运行机制助力... 实施“产业链长制”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理论解构“产业链长制”的理论逻辑,通过明确发展方向、整合要素资源、提供市场信息、防范经营风险等运行机制助力产业链稳定发展。长江经济带“产业链长制”政策的演进脉络可分为初步探索(2017—2018年)、进一步探索(2019—2020年)和全面探索(2021年至今)三个阶段,其实践呈现出重视顶层设计、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中介组织桥梁作用、“链创”建设等显著特点。长江经济带“产业链长制”实践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围绕“四链”融合、“三链”统筹、区域融通发展,不断优化“产业链长制”政策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产业链长制 产业政策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耦合测度及时空演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闫华飞 章雷敏 郑新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1,116,共7页
新型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优化相互影响,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份2014—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分别测算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综合指数,并测度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探究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 新型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优化相互影响,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份2014—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分别测算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综合指数,并测度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探究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各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且存在“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2014—2019年,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从0.5630上升到0.6987,由“勉强协调”发展为“初级协调”水平。(3)时间上,两者间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具有非均衡性特征,2014—2017年提升较快,2017—2019年提升趋缓;空间上,呈现下游、中游、上游逐级递减且较为明显的区域块状集聚特征,区域间差距在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结构 耦合协调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数字经济、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小碧 伍佳慧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49-66,共18页
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已日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关键驱动因素。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利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 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已日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关键驱动因素。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利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从区域异质性来看,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强于上游、中游地区;产业升级在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且其占比为34.77%,这充分说明促进产业升级是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产业升级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下游地区最强,上游地区次之,中游地区产业升级中介效应不明显。门槛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存在双门槛效应,当跨越门槛值后影响效应呈递增趋势,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呈现非线性边际效应递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升级 长江经济带 区域异质性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7
作者 彭兴莲 胡伟辉 毛小明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6,共13页
正确把握工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三者耦合协调关系,对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0—2022年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全域工业发展水平不... 正确把握工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三者耦合协调关系,对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0—2022年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全域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总体平稳上升,环境保护水平先降后稳。长江各区域耦合协调度稳定提升,由高到低依次为:下游地区>全域>中游地区>上游地区。空间分布为“中间低两翼高,北部高南部低”,呈现“江浙”保持引领、“沪渝”相对缓慢、“湘鄂”稳步提升、“赣皖”逐步发力、“云贵川”发展放缓的格局。各动力因素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各有差异,地区不对称性明显。因此建议:构建系统融合发展机制,坚持强化区域协同融通,推动资源要素顺畅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发展 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 耦合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数据要素新动能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刘霜 孙芳城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9-77,共9页
论文选取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2~2021年相关数据,基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并运用Tobit面板模型检验数据要素新动能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高... 论文选取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2~2021年相关数据,基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并运用Tobit面板模型检验数据要素新动能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五大子系统之间差异显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发展格局,下游地区领先优势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数据要素新动能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分区域视角下影响不一,对上游地区正向促进作用显著,对中游地区负向抑制作用显著,对下游地区影响不显著。鉴于此,论文从区域分工协作、创新驱动发展、数字化人才供应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新动能 数字经济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9
作者 贺小荣 任迪川 徐海超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4,共11页
科学洞悉区域旅游集聚对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对提升区域旅游经济韧性和实现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构建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影响旅游经济韧性的机理框架,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案例地,采用区位熵和熵值法得到长江经... 科学洞悉区域旅游集聚对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对提升区域旅游经济韧性和实现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构建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影响旅游经济韧性的机理框架,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案例地,采用区位熵和熵值法得到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度和旅游经济韧性水平,借助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揭示出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韧性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但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旅游经济韧性水平大于中西部,而中西部地区的旅游经济韧性水平增长率大于东部。(2)长江经济带省市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整体上升,受旅游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地位影响,呈现出西部高于中部,高于东部的格局。(3)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韧性产生明显的正向空间效应,即区域旅游产业集聚不仅可以提升本省旅游经济韧性水平,并且可以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来提升省周边区域的旅游经济韧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集聚 旅游经济韧性 长江经济带 面板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农村产业融合对生态环境的多维影响效应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10
作者 程莉 严月岑 田泽升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20,共16页
研究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多维影响,有利于探索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为实现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农村产业融合对生态环境的多维作用机理... 研究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多维影响,有利于探索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为实现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农村产业融合对生态环境的多维作用机理分析基础上,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基于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算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村生态环境的水平,并实证检验了农村产业融合及其不同模式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直接效应,以及人力资本、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增长在其中的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研究发现,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全流域的农村产业融合及农村生态环境水平呈稳步增长态势,农村产业融合及其不同模式对农村生态环境总体上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在农村产业融合影响农村生态环境中起到正向积极调节作用,而城镇化则呈现出负向的调节作用,且农村经济增长在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中介效应明显。因此,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生态化转型,着力培育乡土人才,促进城镇化绿色发展,强化数字技术对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的赋能等措施能够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对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农村生态环境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绿色发展研究
11
作者 王冠凤 《兰州学刊》 2024年第5期50-61,共12页
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潮流。高端服务业是绿色服务业,绿色是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在国际发展绿色化的大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必须通过绿色发展,发展附加值高、技术先进的高端服务业,实现产业结构的绿色重组。创新高端服务业发展... 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潮流。高端服务业是绿色服务业,绿色是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在国际发展绿色化的大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必须通过绿色发展,发展附加值高、技术先进的高端服务业,实现产业结构的绿色重组。创新高端服务业发展模式是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以长江经济带省市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从省际层面对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绿色发展进行评价。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绿色创新、绿色信贷、产业结构变迁、经济开放程度等会促进长江经济带高端服务业绿色发展。建议长江经济带在国家战略引导下,通过实质性绿色政策的推进,发挥中心城市在高端服务业发展中的领头作用,实现现代产业体系的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高端服务业 绿色发展 绿色转型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特征研究
12
作者 李诗珍 王琲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9-68,共10页
基于2012~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构造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利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两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2012~2022年制造业和物流业发... 基于2012~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构造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利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两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2012~2022年制造业和物流业发展水平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各省(市)空间异质性显著,江苏水平最高;(2)2012~2022年,长江经济带制造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整体增长速度缓慢,除江苏和浙江外,其他省(市)仍有很大提升空间;(3)长江经济带两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且局部空间自相关表现为“高高”“低低”类型省(市)集聚分布,空间关联性较强。因此,需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的区域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制造业 物流业 空间自相关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区域经济、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化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13
作者 梁雯 殷伟伟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0-47,共8页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区域经济、农业与物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三系统2021—2030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区域经济、农业与物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三系统2021—2030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农业、物流业三个子系统综合指数和总体综合指数大致呈增长趋势;三系统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耦合协调水平依次增高;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出正向关系,空间聚集性逐渐增强;2021—2030年,预测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水平将不断增大,发展速度也将逐年递增,预计到2030年达到良好协调状态。据此,建议政府加大对农业与物流业的投入,分区域制定相关政策,各区域加强合作力度,培养专业化人才,以共同促进长江经济带的高效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农业 物流业 耦合协调发展 时空演化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异质性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用水效率的影响
14
作者 何燕萍 张学清 +1 位作者 张云宁 欧阳红祥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
为实现水资源约束下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运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了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工业用水效率,通过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异质性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用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工业用水效率有明显... 为实现水资源约束下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运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了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工业用水效率,通过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异质性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用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工业用水效率有明显差异化,上、中、下游的工业用水效率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趋势;命令约束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自愿型环境规制促进了工业用水效率的提高;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工业用水效率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命令约束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具有污染转移效应,不利于邻近地区工业用水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水效率 异质性 环境规制 溢出效应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工业区污染场地特征及修复技术选择分析
15
作者 蒋林惠 汪子阳 +6 位作者 沈酊宇 潘月 刘翠翠 靳楠 蔡天明 臧常娟 王水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606,共11页
掌握工业场地污染特征及修复技术选择信息,明确场地污染防治需求,对长江经济带工业区污染场地土壤污染防治及再开发安全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长江经济带工业区621个污染场地修复治理的案例数据进行调研,采用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工业... 掌握工业场地污染特征及修复技术选择信息,明确场地污染防治需求,对长江经济带工业区污染场地土壤污染防治及再开发安全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长江经济带工业区621个污染场地修复治理的案例数据进行调研,采用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工业场地的污染特征及修复技术的优先选择进行了综合解析.结果表明:砷、镍、汞、铅、铬、锌、镉、苯、1,2-二氯乙烷、氯仿、苯并[a]芘和石油烃是长江经济带工业区的主要目标污染物,也是引起下游地区以复合型污染为主(48%)的主要因子,而砷、铅、镉、铬等的普遍存在是造成中上游地区以无机型污染为主(上游无机型污染占48%,中游占67%)的主要原因;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污染场地中涉及污染物种类(116种)最多,占据长江经济带工业区污染场地中发现污染物种类的85%;调研的案例中污染深度较大的场地(污染深度>10 m)多集中于下游地区,可能受场地土层结构、污染物本身性质以及企业的生产年限等因素影响;目前长江经济带工业区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多选择异位修复,主导因素为场地污染类型、用地规划以及修复效果和工期.研究显示,长江经济带工业区场地污染特征具有区域性,以异位固化/稳定化、水泥窑协同处置和异位化学氧化为主的异位修复技术应用广泛,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土壤污染防治向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污染场地 土壤污染特征 行业类别 修复技术
下载PDF
产业发展与环境结构扭曲的新结构环境经济学解释
16
作者 顾岩 陈军飞 阎晓东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160,共1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绿色转型立足于产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因此解释和处理产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体系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遵循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底层逻辑,基于新结构环境经济学视角,围绕产业发展方式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绿色转型立足于产业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因此解释和处理产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体系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遵循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底层逻辑,基于新结构环境经济学视角,围绕产业发展方式偏离比较优势原则所造成的环境结构扭曲现象,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提出绿色技术选择指数概念以识别环境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偏离程度,剖析产业污染与自生能力的内生和传导机制并提出相关假设,采用2007—2021年长江经济带化工产业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要素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偏离将导致产业自生能力缺失和污染加剧,引发环境结构扭曲;环境要素相较于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偏离造成的扭曲程度更严重;新结构环境经济学将环境纳入生产要素投入,重新定义区域要素禀赋结构,更加适配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指导需求;长江经济带化工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扭曲,在环境规制和产业存续的压力下进退两难。为了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路径的构建需从环境要素禀赋出发,政企携手通过政策手段和市场机制内生最优结构,形成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结构环境经济学 环境结构扭曲 自生能力 污染 长江经济带 化工产业
下载PDF
长江文化助力南京产业振兴的路径探析——基于文化资本理论的视角
17
作者 储东巍 张志鹏 黄小丽 《江苏商论》 2024年第5期3-7,共5页
如何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是沿江城市发展中需要思考回答的时代命题。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长江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本,不仅使长江流域的居民受益千年,在今天也成为城市产业振兴的重要源泉。作为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的南京,在... 如何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是沿江城市发展中需要思考回答的时代命题。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长江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本,不仅使长江流域的居民受益千年,在今天也成为城市产业振兴的重要源泉。作为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的南京,在继承丰富深厚的长江文化的同时,积极将长江文化融入新时代城市发展中,探索形成以长江文化八大主题助推旅游产业、以城市“硅巷”助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以产业园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长江文化助力产业振兴的创新路径。其经验揭示了长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本的作用机制,能够提升长江文化、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长江文化 文化资本 产业振兴 南京
下载PDF
政府资助、产学研耦合协调度与区域创新绩效——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检验
18
作者 韩春梅 程跃 《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以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依托,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产学研耦合协调度,并且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系统研究政府资助、产学研耦合协调度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长江经济... 以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依托,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产学研耦合协调度,并且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系统研究政府资助、产学研耦合协调度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长江经济带大部分省市产学研协同创新处于低度或中度耦合协调发展态势,处于起步阶段,但各省市产学研耦合协调度基本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政府资助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在不同创新阶段具有差异性,其中政府资助对技术吸收绩效影响最大;在政府资助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上,产学研耦合协调度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其中在技术开发和吸收阶段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在技术转化阶段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资助 产学研耦合协调度 区域创新绩效 长江经济带 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19
作者 卢瑞辰 王有远 闫高尚 《科技广场》 2024年第1期30-38,共9页
数字经济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本文通过构建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并... 数字经济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本文通过构建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并在空间效应存在的基础上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影响耦合协调度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耦合协调性不断增强,但各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各省市间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人才资源和基础建设对本地区耦合协调度存在促进作用,而政府干预对本地区及邻接地区均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 长江经济带 时空耦合 空间Dubin
下载PDF
“流域-人-歌”三重互联:对长江中下游流域民歌的考察
20
作者 向清全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40,共10页
基于对长江中下游民歌的沿江调查及研究,从“流域-人-歌”三者关系出发,可以发现作为自然区域、作为文化“通道”和“界限”以及作为经济带三种视域下,流域-人-歌三者之间存在互联。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民歌的存承方式也在发生... 基于对长江中下游民歌的沿江调查及研究,从“流域-人-歌”三者关系出发,可以发现作为自然区域、作为文化“通道”和“界限”以及作为经济带三种视域下,流域-人-歌三者之间存在互联。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民歌的存承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在国家大力建设长江经济带背景下,应立足于新兴的流域(水域)音乐文化研究,加强对长江流域民歌文化带的保护,进而打造良好的长江经济带文化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流域 民歌 长江经济带 民歌文化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