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脑病治肠”探讨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肠道菌群及血清IL-1β及IL-18的影响
被引量:
19
1
作者
陈丹凤
张泓
+5 位作者
谢菊英
邓畅
仇蓉蓉
徐雅钰
熊丹
谭洁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6-223,共8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肠道菌群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基础电针组、脑肠共治电针组、针药结合组,每组10只,...
目的:观察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肠道菌群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基础电针组、脑肠共治电针组、针药结合组,每组10只,另设假手术组10只。基础电针组给予“百会”“大椎”“肾俞”电针30 min;脑肠共治电针组采用基础电针组穴结合“足三里”电针30 min;针药结合组采用基础电针组穴结合益生菌灌胃联合治疗,各组干预均每日1次,连续4周。采用水迷宫实验评价各组大鼠治疗前后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IL-18含量,HE染色法观察肠黏膜形态学改变,透视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肠黏膜损伤,海马神经元明显减少,血清中IL-1β、IL-18含量升高(P<0.01),肠道中有害菌相对丰度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基础电针组、脑肠共治电针组、针药结合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血清中IL-1β、IL-18含量降低(P<0.05,P<0.01),肠黏膜和海马神经元损伤均轻于模型组,肠道中有害菌相对丰度减少。与基础电针组相比,脑肠共治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结肠黏膜和海马神经元病变均减轻,血清中IL-18含量降低(P<0.05),肠道菌群中有益菌相对丰度增加。结论:电针“百会”“大椎”“肾俞”“足三里”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失衡状态,从而抑制外周炎性因子IL-1β、IL-18的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电针
脑-肠-微生物群轴
脑病治肠
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题名
从“脑病治肠”探讨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肠道菌群及血清IL-1β及IL-18的影响
被引量:
19
1
作者
陈丹凤
张泓
谢菊英
邓畅
仇蓉蓉
徐雅钰
熊丹
谭洁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与康复学院
出处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6-223,共8页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8JJ3384)
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No.2021233)。
文摘
目的:观察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肠道菌群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8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基础电针组、脑肠共治电针组、针药结合组,每组10只,另设假手术组10只。基础电针组给予“百会”“大椎”“肾俞”电针30 min;脑肠共治电针组采用基础电针组穴结合“足三里”电针30 min;针药结合组采用基础电针组穴结合益生菌灌胃联合治疗,各组干预均每日1次,连续4周。采用水迷宫实验评价各组大鼠治疗前后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IL-18含量,HE染色法观察肠黏膜形态学改变,透视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肠黏膜损伤,海马神经元明显减少,血清中IL-1β、IL-18含量升高(P<0.01),肠道中有害菌相对丰度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基础电针组、脑肠共治电针组、针药结合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血清中IL-1β、IL-18含量降低(P<0.05,P<0.01),肠黏膜和海马神经元损伤均轻于模型组,肠道中有害菌相对丰度减少。与基础电针组相比,脑肠共治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结肠黏膜和海马神经元病变均减轻,血清中IL-18含量降低(P<0.05),肠道菌群中有益菌相对丰度增加。结论:电针“百会”“大椎”“肾俞”“足三里”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失衡状态,从而抑制外周炎性因子IL-1β、IL-18的生成有关。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电针
脑-肠-微生物群轴
脑病治肠
炎性反应
Keywords
Vascular dementia
Electroacupuncture
brain
-gut-microbiota axis
curing brain disorders by treating intestines
Inflammation
分类号
R245.97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脑病治肠”探讨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肠道菌群及血清IL-1β及IL-18的影响
陈丹凤
张泓
谢菊英
邓畅
仇蓉蓉
徐雅钰
熊丹
谭洁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