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病原菌(Curvularia clavata)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旭玉 魏建和 +3 位作者 黄娴 冯锦东 隋春 甘炳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36-1538,共3页
本文对温郁金叶枯病病原菌(Curvulariaclavata)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温郁金叶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病原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是CA培养基,最适温度是30℃,最适pH值为7。不同碳源对弯孢霉菌丝生长影... 本文对温郁金叶枯病病原菌(Curvulariaclavata)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温郁金叶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病原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是CA培养基,最适温度是30℃,最适pH值为7。不同碳源对弯孢霉菌丝生长影响差别不大,适宜碳源为葡萄糖,乳糖和D-山梨醇。不同氮源对弯孢霉菌丝生长有差异,适宜氮源为牛肉浸膏和酵母浸膏,弯孢霉菌在硫酸铵中生长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郁金 弯孢霉叶枯病 弯孢霉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烟草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世芳 桑维钧 +4 位作者 曹毅 孙光军 潘忠梅 陆宁 陈兴江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56,共7页
为明确贵州烟草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及生物学特性,分别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离体叶片接种法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使用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以ITS... 为明确贵州烟草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及生物学特性,分别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离体叶片接种法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使用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以ITS序列构建的发育树中与棒状弯孢(Curvularia clavata)聚为一支,且支持率为100%,结合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棒状弯孢。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8,在燕麦琼脂(O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牛肉浸粉为氮源时对菌丝生长最有利;菌丝致死温度为53℃,10 min,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烟草弯孢菌叶斑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叶斑病 棒状弯孢 病原菌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病原菌的药剂筛选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娴 陈旭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8期2345-2346,共2页
[目的]筛选合适的药剂控制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方法]选用5种农药,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对温郁金叶枯病病原菌进行室内筛选。[结果]80%代森锰锌WP对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防治效果最好;50%咪鲜胺锰盐WP次之;50%多菌灵WP、75%百菌清WP... [目的]筛选合适的药剂控制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方法]选用5种农药,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对温郁金叶枯病病原菌进行室内筛选。[结果]80%代森锰锌WP对温郁金弯孢霉叶枯病防治效果最好;50%咪鲜胺锰盐WP次之;50%多菌灵WP、75%百菌清WP和70%甲基硫菌灵WP无抑菌效果。[结论]80%代森锰锌WP和50%咪鲜胺锰盐WP对弯孢霉叶枯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郁金 叶枯病 弯孢 药剂筛选
下载PDF
烟草棒状弯孢菌线粒体全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曹毅 陈代荣 +3 位作者 李治模 张明娅 何世芳 陆宁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07-2421,共15页
近年来,由弯孢属真菌侵染引发的病害在烟草上有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烟叶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更好地防治由弯孢属真菌引起的烟草叶斑病,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一株分离自烟草叶片的棒状弯孢菌Curvularia clavata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 近年来,由弯孢属真菌侵染引发的病害在烟草上有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烟叶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更好地防治由弯孢属真菌引起的烟草叶斑病,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一株分离自烟草叶片的棒状弯孢菌Curvularia clavata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得到一个环状的线粒体基因组,并对其组成特征、与典型叶斑病真菌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草棒状弯孢菌线粒体基因组长度为41763 bp,共编码38个基因(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和23个tRNA基因),其碱基组成有显著的A-T偏好性,占比高达70.35%。线粒体基因组中只有3个内含子和少量重复序列,这是造成其基因组大小收缩的主要原因。通过6个近缘病原真菌线粒体全基因的共线性分析,发现其线粒体基因组发生了基因重排事件。同时,物种同源区长度与对应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同源区长度可能会影响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大小。在选择压力分析中,发现烟草棒状弯孢菌线粒体为确保优势基因稳定遗传,自然选择和纯化选择起到了主导作用。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烟草棒状弯孢菌与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和稻平脐蠕孢Bipolaris oryzae亲缘关系最为密切,与前人基于ITS序列的进化分析结果一致。本研究首次从线粒体基因组方面对弯孢属真菌进行研究,丰富了弯孢属真菌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信息,为该属真菌的系统发育、资源保护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组 烟草棒状弯孢菌 比较基因组 烟草
原文传递
烟草弯孢菌叶斑病防治药剂筛选
5
作者 张明娅 何世芳 +3 位作者 陆宁 边文杰 陈兴江 曹毅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99-602,共4页
[目的]筛选有效防控烟草弯孢叶斑病的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3种杀菌剂对烟草弯孢菌叶斑病菌的生物活性,并选出生物活性较强的几种杀菌剂开展田间防效试验。[结果]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筛选出的活性较强的5种杀菌剂为450 g/... [目的]筛选有效防控烟草弯孢叶斑病的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3种杀菌剂对烟草弯孢菌叶斑病菌的生物活性,并选出生物活性较强的几种杀菌剂开展田间防效试验。[结果]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筛选出的活性较强的5种杀菌剂为450 g/L咪鲜胺水乳剂、125 g/L氟环唑悬浮剂、42.4%唑醚·氟酰胺乳油、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EC50值分别为0.2997、0.4054、1.4757、3.5247、3.9322 mg/L,田间防效试验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为450 g/L咪鲜胺水乳剂和125 g/L氟环唑悬浮剂,防效均在59%以上。[结论]综合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的结果,推荐450 g/L咪鲜胺水乳剂和125 g/L氟环唑悬浮剂2种杀菌剂作为烟草弯孢菌叶斑病的优选防治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弯孢菌叶斑病 生物活性测定 田间防效
原文传递
国内首见棒状弯孢所致的皮肤暗色丝孢霉病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家俊 李莉 +2 位作者 肖经苪 朱敏 章强强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43-445,共3页
目的报道国内首见棒状弯孢所致的皮肤暗色丝孢霉病1例。方法取皮损标本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根据其镜下形态鉴定致病菌种。结果患者为17岁男性。9年前面部外伤后出现暗红色斑块和疣状增生至今,已扩散至左上臂。损害刮... 目的报道国内首见棒状弯孢所致的皮肤暗色丝孢霉病1例。方法取皮损标本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根据其镜下形态鉴定致病菌种。结果患者为17岁男性。9年前面部外伤后出现暗红色斑块和疣状增生至今,已扩散至左上臂。损害刮取物直接镜检见棕色分支分隔菌丝。标本培养有黑色菌落生长。镜检见棕色分支分隔菌丝和大量棒状、3~4个分隔的棕色孢子,单个或成群生于分生孢子梗的顶端和侧缘。组织病理显示为慢性肉芽肿。PAS染色见串珠状不规则膨大的菌丝。结论根据其形态学特点,菌种被确定为棒状弯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状弯孢 皮肤暗色丝孢霉病 真菌性皮肤病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