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tanical Study on Early Cretaceous Coal-Bearing Strata in Northeast China and Inner Mongolia, China
1
作者 梅美棠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2年第1期12-14,共3页
Study on the fossil plants and the palynological assemblage is the basic botanical research on the coal bearing strata. The practice indicate that comprehensive data from the study on the fusinized wood fossil, the ph... Study on the fossil plants and the palynological assemblage is the basic botanical research on the coal bearing strata. The practice indicate that comprehensive data from the study on the fusinized wood fossil, the phyterals and the analysis of dispersed cuticles will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study on the coal bearing strata as a wh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ssil plants palynological assemblage fusinized wood fossil phyterals dispersed cuticles
下载PDF
植物化石角质层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续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88-991,共4页
简要介绍了植物化石角质层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方法。采用索氏抽提和超声抽提等方法提取出吉林长白八道沟中新世硅藻土中的植物化石角质层和德国Schrotzburg中新世植物化石角质层的溶解有机质,并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等实验。... 简要介绍了植物化石角质层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方法。采用索氏抽提和超声抽提等方法提取出吉林长白八道沟中新世硅藻土中的植物化石角质层和德国Schrotzburg中新世植物化石角质层的溶解有机质,并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等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物中只含有少量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类化合物和甾类化合物;植物化石角质层生物标志化合物的采样和化学处理中应注意避免污染,同时应考虑岩相及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化石 角质层 生物标志化合物
下载PDF
杉科化石植物角质层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清温 孙震晓 《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3期51-53,共3页
化石角质层是地质史上真正生活过的植物活体上的原物,其表皮细胞和气孔的特征以及气孔的分布与排列可作为杉科植物属种分类的依据.本文简要讨论了角质层在杉科化石植物研究上的重要性.
关键词 角质层 杉科 化石植物
下载PDF
甘肃侏罗纪植物化石Ginkgo huttonii角质层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石亚军 孙柏年 +1 位作者 张成君 阎德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9-294,共6页
对甘肃民和盆地侏罗纪植物化石Ginkgohuttonii(Sternb.)Heer的角质层与现生银杏Ginkgobiloba的角质层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化石角质层有机物特征符合石油形成中沥青的演化特点。通过有机物组分含量分析,它们相当于... 对甘肃民和盆地侏罗纪植物化石Ginkgohuttonii(Sternb.)Heer的角质层与现生银杏Ginkgobiloba的角质层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化石角质层有机物特征符合石油形成中沥青的演化特点。通过有机物组分含量分析,它们相当于中国中、新生代油源岩有机质类型中的腐泥型—腐殖腐泥型。对烃组分三角图进行投点,落入II型干酪根范围内。通过有机质中的一些指标分析,发现Ginkgohuttonii的角质层处于低成熟阶段,与煤中显微组分角质体的成烃模式基本一致。另外,角质层的可溶有机质分布特征表明,植物化石角质层对陆相高蜡原油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证明高等植物对蜡质有贡献。当前研究及古植物学资料表明,银杏是一种有利于煤成油的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植物化石 角质层 侏罗纪 甘肃 有机质类型 可溶有机质 民和盆地 对比分析 演化特点 石油形成 含量分析 指标分析 成熟阶段 成烃模式 显微组分 高蜡原油 高等植物 古植物学 有机物 油源岩 新生代 三角图 烃组分
下载PDF
安徽宿松坐山志留纪晚期地层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怿 蒋青 +3 位作者 唐鹏 张小乐 黄冰 詹仁斌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9-166,共8页
通过对安徽宿松原称"茅山群"地层的综合研究,发现了2层线形植物化石、植物类表皮微体化石和大型虫管遗迹化石。结合湖南张家界和澧县、重庆秀山、贵州石阡和印江、湖北通山等地志留纪晚期地层的研究结果,确定宿松坐山原称&qu... 通过对安徽宿松原称"茅山群"地层的综合研究,发现了2层线形植物化石、植物类表皮微体化石和大型虫管遗迹化石。结合湖南张家界和澧县、重庆秀山、贵州石阡和印江、湖北通山等地志留纪晚期地层的研究结果,确定宿松坐山原称"茅山群"地层的时代为志留纪晚期(Ludlow-Pridoli);依据所含化石和岩性特征,认为这套地层应称为小溪组。综合分析了安徽下扬子地层分区的志留系上部地层,认为该区可能不存在真正茅山群沉积,原称"茅山群"地层为志留纪晚期小溪组。造成该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早期之后沉积间断的原因是广西运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 线形植物 植物类表皮 大型虫管遗迹化石 广西运动 小溪组 志留纪 宿松 安徽
原文传递
浙江天台中新统润楠属化石及其古环境指示 被引量:4
6
作者 丁素婷 孙柏年 +1 位作者 吴靖宇 李相传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46,共12页
对浙江天台中新统下南山组6块叶片压型化石——天台润楠Machilus tiantaiensis Ding S.T.et Sun B.N.sp.nov.,并对其叶结构和表皮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主要特征为:叶椭圆形,全缘,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侧脉羽状;表皮细胞垂周壁浅波... 对浙江天台中新统下南山组6块叶片压型化石——天台润楠Machilus tiantaiensis Ding S.T.et Sun B.N.sp.nov.,并对其叶结构和表皮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主要特征为:叶椭圆形,全缘,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侧脉羽状;表皮细胞垂周壁浅波状,单细胞毛基多集中于脉络区;气孔下生式,气孔器短平列型,副卫细胞1~2个.通过与现生植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当前标本的叶结构和表皮构造特征与樟科润楠属(Machilus)十分一致.利用PAST(palaeontological statistics)软件对我国润楠属68种植物叶片的形态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化石与M.pingii Cheng ex Yang最为接近;角质层分析也表明二者的表皮构造最为相似.利用化石与其现存最近亲缘种M.pingii的气孔比率,恢复了天台晚中新世的古大气CO2体积分数为407.9×10-6.此外,依据现生润楠属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推断天台地区中新世的古气候较为温暖湿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楠属 角质层 聚类分析 植物化石 古环境 中新世 环境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