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L-(+)-对羟基苯甘氨酸的两对手性钴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电化学识别
1
作者 曹梦茹 姜国远 +2 位作者 李宏利 李思浓 宋会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46,共15页
采用常温溶液挥发法,以D-(-)-/L-(+)-对羟基苯甘氨酸(D-/L-Hhpg)为主配体,2种含氮吡啶配体4,4'-联吡啶(4,4'-bipy)和5,5'-二甲基-2,2'-联吡啶(5,5'-BM-2,2'-bipy)为辅助配体,与Co Cl_(2)·6H_(2)O反应合成... 采用常温溶液挥发法,以D-(-)-/L-(+)-对羟基苯甘氨酸(D-/L-Hhpg)为主配体,2种含氮吡啶配体4,4'-联吡啶(4,4'-bipy)和5,5'-二甲基-2,2'-联吡啶(5,5'-BM-2,2'-bipy)为辅助配体,与Co Cl_(2)·6H_(2)O反应合成了2对手性配合物{[Co(D-hpg)(4,4'-bipy)(H_(2)O)]Cl·H_(2)O}_(n )(1-D)、{[Co(L-hpg)(4,4'-bipy)(H_(2)O)]Cl·H_(2)O}_(n )(1-L)、[Co(D-hpg)_(2)(5,5'-BM-2,2'-bipy)]Cl·5.5H_(2)O (2-D)、[Co(L-hpg)_(2)(5,5'-BM-2,2'-bipy)]Cl·5.5H_(2)O (2-L)。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等多种测试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配合物的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配合物1-D和1-L属于单斜晶系,P2_(1)手性空间群,分别呈现1D左手螺旋链和右手螺旋链,通过4,4'-bipy分子扩展为2D网状矩形格子结构。配合物2-D属于单斜晶系,P2_(1)手性空间群,为0D小分子,在氢键的作用下形成1D超分子双链,并以ABAB形式在a轴方向堆积排布。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差异归因于辅助配体和Hhpg配位模式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配合物1-D表现出电化学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并可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有效地检测组氨酸对映体和定量测定组氨酸混合物中的对映体过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PlUS%)-对羟基苯甘氨酸 手性配合物 晶体结构 电化学识别
下载PDF
DZL4-1.25-AⅡ型锅炉锅筒裂缝原因分析
2
作者 汤永菊 李生德 《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 2001年第4期40-41,共2页
采用化学分析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对锅筒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 锅筒 泄漏 腐蚀 电化学腐蚀 裂纹 d2l4-1.25-AⅡ型 锅炉 金相检验 化学分析
下载PDF
基于D(-)/L(+)-对羟基苯甘氨酸配体的两个铜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质(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曼玉 史亚静 +1 位作者 王兰芝 宋会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65-1075,共11页
利用手性配体D(-)/L(+)-对羟基苯甘氨酸(D/L-Hhpg)与铜盐在溶液法条件下合成2个手性配合物{[Cu(D-hpg)(phen)(NO3)]·1.5H2O}n(1)和{[Cu(L-hpg)(phen)(NO3)]·2H2O}n(2),(phen=1,10-菲咯啉)。对2个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 利用手性配体D(-)/L(+)-对羟基苯甘氨酸(D/L-Hhpg)与铜盐在溶液法条件下合成2个手性配合物{[Cu(D-hpg)(phen)(NO3)]·1.5H2O}n(1)和{[Cu(L-hpg)(phen)(NO3)]·2H2O}n(2),(phen=1,10-菲咯啉)。对2个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单晶X射线衍射、固态圆二色谱表征及热重-差热分析。配合物1和2是正交晶系,P212121手性空间群,二者均为1D链状结构并通过氢键作用形成3D超分子结构。有趣的是,配合物1和2中的配位硝酸根与晶格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使它们分别生成了沿b轴方向的左手和右手超分子螺旋链。此外,基于配合物1和2的中心金属离子为Cu(Ⅱ),进一步探究了电化学性能。循环伏安结果表明生成的配合物具有电化学活性,在扫描速率为0.025~1.0V·s^-1范围内,配合物制备的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过程是由表面控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PlUS%)-对羟基苯甘氨酸 晶体结构 手性配合物 电化学
下载PDF
基于D(-)/L(+)-对羟基苯甘氨酸配体的镉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识别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思浓 赵美红 宋会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282-291,共10页
以D(-)/L(+)-对羟基苯甘氨酸(D/L-Hhpg)为主配体合成了2个手性配合物{[Cd(D-hpg)(bpp)(H_(2)O)]·(NO_(3))·(H_(2)O)}_(n)(1)和{[Cd(L-hpg)(bpp)(H_(2)O)]·(NO_(3))·(H_(2)O)}_(n)(2)(bpp=1,3-双(4-吡啶基)丙烷),通... 以D(-)/L(+)-对羟基苯甘氨酸(D/L-Hhpg)为主配体合成了2个手性配合物{[Cd(D-hpg)(bpp)(H_(2)O)]·(NO_(3))·(H_(2)O)}_(n)(1)和{[Cd(L-hpg)(bpp)(H_(2)O)]·(NO_(3))·(H_(2)O)}_(n)(2)(bpp=1,3-双(4-吡啶基)丙烷),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及圆二色谱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为--对对映异构体,属于单斜晶系,P2_(1)手性空间群,分别为1D左手与右手螺旋链结构,并均在氢键作用下拓展为3D超分子结构.荧光光谱研究表明,配合物1和2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对水溶液中的Cu^(2+)/Fe^(3+)具有荧光识别能力,可用于水中Cu^(2+)/Fe^(3+)离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PlUS%)-对羟基苯甘氨酸 手性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识别
下载PDF
海洋来源放线菌无活性野生株的链霉素抗性抗肿瘤活性突变株新产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孙玉雯 李长伟 +1 位作者 崔承彬 姚志伟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研究阐明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L35-1来源硫酸二乙酯(DES)诱变链霉素抗性抗肿瘤活性突变株D2s4-1新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组合利用活性跟踪与微量预试先导-放大实验制备的实验模式,通过与原始菌样品直接对照,在快速确定差异... 目的研究阐明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L35-1来源硫酸二乙酯(DES)诱变链霉素抗性抗肿瘤活性突变株D2s4-1新产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组合利用活性跟踪与微量预试先导-放大实验制备的实验模式,通过与原始菌样品直接对照,在快速确定差异活性斑点基础上,组合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突变株新产代谢产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测定抗肿瘤活性。结果从突变株D2s4-1发酵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该突变株新产代谢产物,即1,9-二甲酯吩嗪(1)、2-羟基苯乙酰胺(2)、2-吡咯甲酸(3)、大豆黄素(4)、环(4-羟基-脯氨酸-亮氨酸)二肽(5)和尿嘧啶(6)。其中1、3、5和6有一定抗肿瘤活性,浓度为100μg/ml时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3.3%、16.3%、33.3%和21.1%。结论阐明了抗肿瘤活性突变株D2s4-1的6个新产物,其中4个为活性产物。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其抗肿瘤活性亦属首次筛选发现。用化学诱变组合抗性筛选技术从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转化获取的活性突变株可供筛选新产活性产物,从而拓展放线菌药源活性新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l35-1 链霉素抗性突变株 d2s4-1 硫酸二乙酯诱变 代谢产物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