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对妇科术后下肢DVT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梁艳兰 庄淑婉 覃素英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5期70-72,共3页
目的:探究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D–D)水平检测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于罗定市中医院行妇科手术且术后疑似下肢DVT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D–... 目的:探究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D–D)水平检测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于罗定市中医院行妇科手术且术后疑似下肢DVT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D–D检测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以下肢静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比较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及D–D检查结果和两项联合检测对下肢DVT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联合检查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D–D检测,阴性预测值高于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appa一致性分析显示,联合检查与下肢静脉造影结果的一致性较高(κ=0.967,P<0.001)。联合检查的总DVT检出率高于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D检测在妇科术后下肢DVT诊断中的诊断效能较高,与下肢静脉造影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为临床的诊疗方案进一步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妇科手术 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d–二聚体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价值研究
2
作者 王陈英 卜雪瑞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3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50例PIH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57例,轻度子痫前期60例,重度子痫前期33例,并选取同期在郑州市妇幼保...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3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50例PIH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57例,轻度子痫前期60例,重度子痫前期33例,并选取同期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行产检的5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分析PIH患者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水平与正常妊娠孕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PT、TT、APTT低于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Fib、D–D高于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而轻度子痫前期患者PT、TT、APTT低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Fib、D–D高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H患者血液普遍存在高凝状态,凝血四项及D–D可作为判断PIH发生及病情的参考指标,指导临床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d–二聚体 凝血四项
下载PDF
增加每日饮水量对口服避孕药PCOS患者D–二聚体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爱萍 廖百花 +1 位作者 刘斌 彭景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7期191-192,共2页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在应用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COC)治疗过程中增加每日饮水量对其D–二聚体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妇科门诊确诊为PCOS,同时需要口服达英–35治疗的176患者纳入为...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在应用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COC)治疗过程中增加每日饮水量对其D–二聚体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妇科门诊确诊为PCOS,同时需要口服达英–35治疗的176患者纳入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具有可比性的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在保持原有生活饮食习惯的基础上每日增加1500~2000 mL饮水量,对照组保持原有日常生活饮食习惯不变。比较两组服药前1日、服药后第30天、服药后第90天,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服药前,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服药后第90天,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服药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服药后第30天、第90天,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服达英–35治疗PCOS的患者在原有生活饮食习惯不变的基础上每日增加1500~2000 mL的饮水量,有利于降低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水平,从而为患者早期静脉血栓形成提供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多囊卵巢综合征 口服避孕药
下载PDF
AMBI患者Lp–PLA2、D–二聚体与头颈CTA检查结果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刘娟丽 高彬 +3 位作者 甘丽娇 唐劭年 黄志勇 颜津津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23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多发性脑梗死(AMBI)患者头颈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与D–二聚体、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新发急性脑梗死... 目的:探讨急性多发性脑梗死(AMBI)患者头颈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与D–二聚体、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新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DWI病灶特点将其分为两组:AMBI(n=50),急性单发性脑梗死(ASBI)(n=50)。结果:和ASBI组相比,AMBI组的D–二聚体、Lp–PLA2、饮酒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B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与Lp–PLA2、D–二聚体呈正相关关系,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PLA2、D–二聚体与头颈CTA检查结果具有一致性,在无法及时进行头颈CTA检查时,可通过检测以上指标为AMBI的防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多发性脑梗死 头颈CT血管造影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d–二聚体
下载PDF
血浆hs–CRP、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志军 范文锋 熊少威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2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佛冈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和...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佛冈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两组血浆hs–CRP、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hs–CRP、D–二聚体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和D–二聚体呈正相关(r=0.82,P<0.01)。结论: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hs–CRP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是其危险因素,有助于脑梗死患者病情变化的监测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临床检验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高鑫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5期86-87,共2页
目的:为了有效的提升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妇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5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D–... 目的:为了有效的提升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妇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5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结果。结果: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等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严密监视患者的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变化,可为后期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d–二聚体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的进展与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谷倩菊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9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检验用于急性白血病(AL)患者病情进展及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AL患者为观察组(初治组23例、持续缓解组15例、复发组12例),另选取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检验用于急性白血病(AL)患者病情进展及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AL患者为观察组(初治组23例、持续缓解组15例、复发组12例),另选取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浆D–D、蛋白(PC)抗原及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TM)抗原水平。结果:观察组内初治组、复发组患者D–D、PC抗原及TM抗原水平与对照组、持续缓解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持续缓解PC抗原及TM抗原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持续缓解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浆D–D检验与AL患者病情紧密相关,可反映患者凝血、纤溶系统亢进等,可作为治疗效果评价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白血病预后 血浆d–二聚体
下载PDF
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水平在妊娠不同时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司静歌 张景环 丁颖盈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2期67-68,共2页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水平变化在孕妇妊娠不同时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75例孕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5例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水平,包... 目的:研究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水平变化在孕妇妊娠不同时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75例孕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5例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水平,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观察组孕妇不同妊娠期的血浆D–二聚体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呈进行性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B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FIB呈上升趋势;观察组PT和APTT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妊娠时间的增加,PT与APTT呈下降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TT水平差异不大,观察组不同妊娠期血浆T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可对妊娠孕妇的凝血状态进行有效评估,掌握其高凝状态,为孕妇安全分娩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d–二聚体 凝血四项 妊娠期
下载PDF
D–二聚体联合凝血三项对产前孕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方池送 黄泳瑜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3期86-88,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联合凝血三项对产前孕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DIC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A和40例健康未孕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联合凝血三项对产前孕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DIC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A和40例健康未孕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B。三组研究对象入院后均检测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指标对DIC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D–D、FIB水平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对照组A的D–D、FIB水平高于对照组B,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APTT均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对照组A的PT、APTT低于对照组B,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显示,各指标诊断DIC的曲线下面积(AUC)由高至低分别为联合检测(0.918)、APTT(0.780)、D–D(0.778)、FIB(0.765)、PT(0.677)。结论:D–D联合凝血三项检测对产前孕妇DIC的诊断效能较高,对孕妇产前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二聚体 凝血三项 孕妇
下载PDF
hs–CRP、D–二聚体、LP(a)联合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10
作者 王春阳 王羽 +1 位作者 王子龙 梅玉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2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究冠心病诊断中实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脂蛋白a〔LP(a)〕联合检验的价值。方法:以鄂州市鄂钢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74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10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均接受hs–CRP、... 目的:探究冠心病诊断中实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脂蛋白a〔LP(a)〕联合检验的价值。方法:以鄂州市鄂钢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74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10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均接受hs–CRP、D–二聚体、LP(a)联合检验,对其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以及不同血管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hs–CRP、D–二聚体、LP(a)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hs–CRP、D–二聚体、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hs–CRP水平、D–二聚体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UAP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SAP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血管病变冠心病患者的hs–CRP、D–二聚体、LP(a)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单支病变冠心病患者,双支病变患者的hs–CRP、D–二聚体、LP(a)水平高于单支病变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D–二聚体、LP(a)联合检验应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中,有着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脂蛋白A 冠心病
下载PDF
D–二聚体在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
11
作者 罗秋育 李国文 +1 位作者 蔡佳 黄婷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5期117-119,共3页
目的:研究D–二聚体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水平和变化趋势,及其与恶性肿瘤分期、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潮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确诊恶性肿瘤的患者121例,观察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与临床病程特征关系,评估抗肿瘤综合治... 目的:研究D–二聚体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水平和变化趋势,及其与恶性肿瘤分期、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潮州市人民医院病理确诊恶性肿瘤的患者121例,观察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与临床病程特征关系,评估抗肿瘤综合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水平,观察其升高与肿瘤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D–二聚体的变化趋势和患者分期、疗效和预后有关,在晚期患者中升高趋势更明显,疗效好的患者D–二聚体降低比疗效差的患者更显著;同时在无转移患者的预后监测中,出现D–二聚体升高患者其复发转移率更高;D–二聚体升高患者的死亡风险更高,经治疗D–二聚体下降后其死亡风险也下降。结论:D–二聚体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升高更明显,D–二聚体可作为恶性肿瘤患者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d–二聚体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血液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D–二聚体与冠心病患者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杨秀堂 卢南雄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2期159-160,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D–二聚体与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就诊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 目的:探讨并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D–二聚体与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就诊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Lp–PLA2以及D–二聚体分别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Lp–PLA2、D–二聚体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PLA2与D–二聚体为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的Lp–PLA2与D–二聚体呈现高水平状态,且均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d–二聚体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对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D-二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延涛 孔畅 +5 位作者 乔忆莲 方志坚 直彦亮 郭茹芳 陈丹 马湘云 《山西中医》 2015年第6期40-41,52,共3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对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D-二聚体的影响,探讨活血化瘀法对髋部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我院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治疗组术前1天、术后1周连续静滴0.9%NS250 m L+复...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对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D-二聚体的影响,探讨活血化瘀法对髋部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我院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治疗组术前1天、术后1周连续静滴0.9%NS250 m L+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 L,每天1次。术后第1天开始服用桃红四物汤,每日1剂,连续服用1周;对照组术前1天、术后连续1周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速碧林)0.4 m L,每天1次。两组均于术前1天、术后1、3、7天,清晨空腹抽血测定静脉血D-二聚体含量。结果: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3天2组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2组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对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浆D-二聚体含量有降低作用,可有效降低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的风险,是一种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桃红四物汤 复方丹参注射液 d–二聚体
下载PDF
叶酸对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秀敏 邢丹丹 +1 位作者 王冬丽 郭风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6期125-126,共2页
目的:观察及分析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D–二聚体水平与叶酸干预效果关系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 目的:观察及分析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D–二聚体水平与叶酸干预效果关系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于此基础上采取叶酸治疗,对于两组病例均展开4周时间的治疗,分别观察及统计患者的Hcy、血脂四项、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Hcy、TC、TG、LDL–C以及HDL–C、D–二聚体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Hcy、TC、TG、LDL–C、D–二聚体水平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低,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叶酸治疗,能够改善D–二聚体以及Hcy水平,对于血脂异常问题及时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同型半胱氨酸 血脂 d–二聚体 叶酸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礼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DP)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东莞常安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阴道分娩宫缩乏力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产后出血量分为三组,分别为无明显出血组(出血量<10...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FDP)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东莞常安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阴道分娩宫缩乏力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产后出血量分为三组,分别为无明显出血组(出血量<100 mL)38例,亚临床出血组(500 mL>出血量≥100 mL)27例,临床出血组(出血量≥500 mL)33例,采取产妇产前24 h内血浆标本,检测其血浆D–二聚体及FDP水平,分析各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FDP与产后出血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无明显出血组产妇产前FDP、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低于有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出血量越多,患者机体内的血浆FDP水平依次增多(P<0.05);且亚临床及临床出血组间的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明显出血组(P<0.05);产妇产前血浆FDP水平与产后出血量有正相关关系,其相关性具有临床意义(P<0.05),但D–二聚体血浆水平与产后出血量无明显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前血浆D–二聚体及FDP指标变化与产后出血的发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其水平对产后出血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产后出血
下载PDF
FIB、D-D水平与PTE患者病情程度的关系
16
作者 江笑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6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栓性肺栓塞(PTE)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PTE患者150例作为PTE组,同期选取健康人员50例作为健康组,所有人员均检测血清FIB、D–D水平... 目的:探讨血栓性肺栓塞(PTE)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PTE患者150例作为PTE组,同期选取健康人员50例作为健康组,所有人员均检测血清FIB、D–D水平。结果:PTE组血清FIB、D–D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TE组中,轻度者36例(24.00%)、中度者72例(48.00%)、重度者42例(28.00%),重度者血清FIB、D–D水平明显高于中度者,中度者血清FIB、D–D水平明显高于轻度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FIB、D–D水平与PTE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可作为评估PTE病情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肺栓塞 血清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下载PDF
EFFECT ON BLOOD CLOTTING AND FIBRINOLYSIS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S AT "BAIHUI" AND "SHUIGU" ACUPOINTS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IN RATS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述菊 孙国杰 +2 位作者 吴绪平 黄伟 丁昀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8年第2期23-27,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 mechanism of the treatments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EA) at "BǎiHuì" (GV20) and "ShuǐGōu" acupoints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Fort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 mechanism of the treatments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EA) at "BǎiHuì" (GV20) and "ShuǐGōu" acupoints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Fort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s normal group (n = 10), sham-operation group (n = 10), model group (n = 10), EA group (n = 10). The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odel in rats was developed by blocking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with an intraluminal thread. The contents of t-PA,PAI-1 ,D-D and Fib were estimated in each group. Results The contents of t-PA, PAI-1, D-D and Fib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1) in the model group as compared to the normal and sham-operation group. The contents of t-PA, PAI-1, D-D and Fib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0.01) in the EA group as compared to the normal group. Conclusion The balance function of blood clotting and fibrinolysis were good and the cerebral abnormal blood was improved in EA 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electroacupuncture t-PA PAI-1 d-dimer fibrinogen
下载PDF
hs–CRP、Hcy、D–D联检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鑫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3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患者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D–二聚体(D–D)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邓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脑梗死患者,同期选取74例健康体检者,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检测结...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患者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D–二聚体(D–D)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邓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脑梗死患者,同期选取74例健康体检者,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s–CRP、Hcy、D–D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s–CRP、Hcy、D–D单项指标单独检测的阳性率比较,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hs–CRP、Hcy、D–D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下载PDF
Hcy、D–D和NSE与脑挫裂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金钿 许伟歆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0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脑挫裂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脑挫裂伤患者8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再采用...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脑挫裂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脑挫裂伤患者8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再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将观察组按患者病情程度分为重型组(GCS评分3 ~ 8分)、中型组(GCS评分9 ~ 12分)、轻型组(GCS评分13 ~ 15分)。分别比较各组血清Hcy、D–D和NSE水平的差异,并分析病情程度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NSE、Hcy及D–D在脑挫裂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各组患者的Hcy、D–D、NSE均比对照组高,重型组Hcy、D–D、NSE均比中型组、轻型组高,中型组Hcy、D–D、NSE均比轻型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评分与NSE、Hcy及D–D均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625,-0.543,-0.767,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D–D和NSE联合诊断脑挫裂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2,灵敏度为0.938、特异度为0.933、准确度为0.936,且均优于单一诊断结果。结论:脑挫裂伤患者的血清Hcy、D–D和NSE均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对脑挫裂伤患者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裂伤 同型半胱氨酸 d–二聚体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An extensive DeBakey type IIIb aortic dissection with massive right pleural effusion presenting as abdominal pain and acute anemia: particular case report 被引量:3
20
作者 Hui-Chun YU Zhen-Qing WANG +6 位作者 Yuan-Yuan HAO Feng-Ping AN Yu-Chuan HU Rui-Bing DENG Peng YU Guang-Bin CUI He LI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19-322,共4页
We describe the case of a 79-year-old male presented with sudden onset of abdominal pain and mild breathlessness, and complicated acute progressive anemia with haemoglobin which declined from 120 g/L to 70 g/L within ... We describe the case of a 79-year-old male presented with sudden onset of abdominal pain and mild breathlessness, and complicated acute progressive anemia with haemoglobin which declined from 120 g/L to 70 g/L within five days. An urgent computed tomography an- giography showed acute 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 DeBakey type IIIb, a dissecting aneurysm in the proximal descending thoracic aorta start- ing immediately after the origin of the left subclavian artery and extending distally below the renal arteries with evidence of rupture into the right pleural cavity for massive pleural effusion. Plasma D-dimer,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C reactive protein level were elevated. Our case showed that D-dimer can be used as a 'rule-out' test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aortic dissection. A raised BNP may exert a protective role through anti-inflammatory endothelial actions in the systemic cir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ANEMIA d-dIMER The elderl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