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证据论不可信性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夏佩伦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21,共4页
对D-S证据论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它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指出,证据论是不可信的。首先列举了证据论应用中出现的种种怪异表现,如证据合成结果有时与人的主观判断有很大差别、合成结果不稳定等。其次对证据论的核心理论进行了剖析,找到了... 对D-S证据论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它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指出,证据论是不可信的。首先列举了证据论应用中出现的种种怪异表现,如证据合成结果有时与人的主观判断有很大差别、合成结果不稳定等。其次对证据论的核心理论进行了剖析,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即:在利用Dempster证据合成公式进行证据合成时,以及在利用概率质量计算信任区间时,将辨识框架幂集中各元之间的相互独立性破坏了。这样做不仅导致了上述怪异现象,而且直接动摇了证据论的理论根基,使它不具有可信性。最后,将证据论与概率推理进行了比较,并表明证据论的问题可以在概率推理的框架下得到简明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论 dempster合成法则 概率推理 不确定性推理
下载PDF
再论D-S证据论的不可信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夏佩伦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26,共5页
对D-S证据论的不可信性这一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并指出了该理论更多的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指出了证据论只在一个问题上的工作有些价值,即用基本概率分配来解决实际问题中存在的"分不清"和"不知道"这样的信息... 对D-S证据论的不可信性这一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并指出了该理论更多的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指出了证据论只在一个问题上的工作有些价值,即用基本概率分配来解决实际问题中存在的"分不清"和"不知道"这样的信息的描述问题。除此之外,包括信任区间生成和证据合成这些证据论的核心内容,都是不可信的。根本的原因是,证据论在做这些工作时,将在进行基本概率分配时隐含规定的辨识框架子集间的相互独立性破坏了,同时出现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论 概率推理 不确定性推理
下载PDF
D-S证据理论在多传感器故障诊断中的改进及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月 徐余法 +2 位作者 陈国初 苗锐 俞金寿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9期102-106,共5页
为了解决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处理故障诊断过程中,传统证据理论对含有冲突证据的处理结果与实际相悖的问题,介绍了传统D-S证据理论的基本构架,分析了其在处理含有高冲突的证据融合过程中将高信任度分配给小可能故障源的不足,提出了一种... 为了解决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处理故障诊断过程中,传统证据理论对含有冲突证据的处理结果与实际相悖的问题,介绍了传统D-S证据理论的基本构架,分析了其在处理含有高冲突的证据融合过程中将高信任度分配给小可能故障源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糊成员函数和证据平均距离的证据调整方法,该模糊成员函数充分考虑了专家知识对基本概率分配函数的影响,证据的平均距离给证据分配的权重系数可降低冲突证据的可信度,增加其未知程度.运用证据的充分性系数及利用证据平均距离得到的证据重要性系数,重新分配概率指派函数.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可以提高故障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断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d—s证据理论 故障诊断 模糊成员函数 证据平均距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和D-S证据理论的威胁评估 被引量:38
4
作者 李特 冯琦 张堃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0-382,共3页
为了更好地处理空中威胁目标的不确定性信息,提出了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和D-S证据理论相结合的威胁评估方法。将熵理论应用于求解各指标权重,利用灰色关联法确定各指标的不确信度,进而得到各指标下不同目标的Mass函数,通过D-S证据理论对各M... 为了更好地处理空中威胁目标的不确定性信息,提出了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和D-S证据理论相结合的威胁评估方法。将熵理论应用于求解各指标权重,利用灰色关联法确定各指标的不确信度,进而得到各指标下不同目标的Mass函数,通过D-S证据理论对各Mass函数进行合成,根据置信函数大小对目标进行排序。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评估 熵权 灰色关联 d—s证据理论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融合 被引量:9
5
作者 吴京秋 孙奇 +1 位作者 杨伟 杨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70,共5页
在各种预测模型融合时确定各种模型的权重直接影响到预测精度。对3种不同的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模型分别建立了权重提取和权重融合的数学模型,并运用证据理论对3种预测模型的权重进行融合。通过对历史预测数据的分析,提取了证据理论的融合... 在各种预测模型融合时确定各种模型的权重直接影响到预测精度。对3种不同的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模型分别建立了权重提取和权重融合的数学模型,并运用证据理论对3种预测模型的权重进行融合。通过对历史预测数据的分析,提取了证据理论的融合样本,并将信度函数的多重融合结果作为负荷预测模型权重,得到权重融合后待预测日的负荷预测结果。将权重融合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权重融合后的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提高了负荷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神经网络 负荷预测 权重 合成法则
下载PDF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车辆导航地图匹配 被引量:8
6
作者 谷正气 胡林 +2 位作者 黄晶 杨易 胡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145,共5页
对传统D-S证据理论算法进行了改进,解决了证据的可信度和决策规则问题,使新的组合推理规则能够有效地处理证据中的冲突信息。并结合当前城市道路网日益复杂的实际特点,采用Pignistic概率的决策理论和基于权值D-S证据推理的地图匹配新算... 对传统D-S证据理论算法进行了改进,解决了证据的可信度和决策规则问题,使新的组合推理规则能够有效地处理证据中的冲突信息。并结合当前城市道路网日益复杂的实际特点,采用Pignistic概率的决策理论和基于权值D-S证据推理的地图匹配新算法,建立车辆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判决规则,有效地利用现有信息扩大各匹配道路之间的信度差异,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通过仿真和试验表明,该算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城市复杂路网地图匹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导航 地图匹配 d—s证据推理 Pignistic概率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D-S证据理论的区间直觉模糊决策方法 被引量:57
7
作者 李鹏 刘思峰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93-998,共6页
针对方案的指标值为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D-S证据理论的决策方法.定义了区间记分函数和区间数点算子,并通过其将区间直觉模糊数转化为记分函数;利用记分函数以及灰色关联方法确定各指标的不确信度,进... 针对方案的指标值为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D-S证据理论的决策方法.定义了区间记分函数和区间数点算子,并通过其将区间直觉模糊数转化为记分函数;利用记分函数以及灰色关联方法确定各指标的不确信度,进而构建出不同指标下各方案的Mass函数,通过D-S合成法则进行信息融合,确定最优方案.最后,通过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得到满意结果并显著降低决策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直觉模糊数 d—s证据理论 数据融合 决策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D-S证据理论在战术态势估计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贾则 宋敬利 +2 位作者 金辉 程素秋 周学滨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71-1573,共3页
态势估计是信息融合系统中的高层关键技术,其实质是对提取出来的态势要素进行觉察、理解和预测的处理过程;态势估计是数据融合处理模型的二层处理过程,它接收一层融合的结果,从中抽取出对当前战场态势尽可能准确、完备的信息,为指挥员... 态势估计是信息融合系统中的高层关键技术,其实质是对提取出来的态势要素进行觉察、理解和预测的处理过程;态势估计是数据融合处理模型的二层处理过程,它接收一层融合的结果,从中抽取出对当前战场态势尽可能准确、完备的信息,为指挥员决策提供支持;首先分析了态势估计的不确定性因果推理方法,研究了D-S证据理论用于态势估计系统的信息融合方法;重点研究了这种理论用于态势估计问题的信息传递过程,并给出实例分析;最后分析了这种理论在解决有着大量不确定信息的态势估计问题时的优点及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态势估计 d—s证据理论
下载PDF
基于距离测度的D-S证据融合决策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林志贵 徐立中 +2 位作者 严锡君 黄凤辰 刘英平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9-175,共7页
针对多源信息融合结果并依据D-S证据结构进行决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距离测度的D-S证据决策方法·该方法结合决策基元和非决策基元的属性进行决策,将依据D-S证据的决策问题分解成两个层面:属性层面、证据层面·属性层面上,给... 针对多源信息融合结果并依据D-S证据结构进行决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距离测度的D-S证据决策方法·该方法结合决策基元和非决策基元的属性进行决策,将依据D-S证据的决策问题分解成两个层面:属性层面、证据层面·属性层面上,给出候选决策从证据焦元获得支持度的方法;证据层面上,基于辨识框架幂集的元素,构造一个证据焦元向量空间,引入候选决策的理想状态向量,定义距离测度,构建决策模型·最后,对多源水质监测信息融合结果进行决策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有效的,且具有处理冲突或非冲突证据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 d—s证据理论 信息融合 距离测度
下载PDF
基于量子遗传神经网络与D-S证据理论的断路器机械特性故障诊断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建华 周明平 侯川川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0-235,242,共7页
针对目前断路器故障诊断系统诊断结果不精确的现状,提出一种量子遗传神经网络与D-S证据理论的方法,利用小波包变换和频带分析技术,得到分合闸线圈电流与机械振动波的高频及低频信号,提取2类信号每个频带的能量值分别作为2个独立的量子... 针对目前断路器故障诊断系统诊断结果不精确的现状,提出一种量子遗传神经网络与D-S证据理论的方法,利用小波包变换和频带分析技术,得到分合闸线圈电流与机械振动波的高频及低频信号,提取2类信号每个频带的能量值分别作为2个独立的量子遗传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量,并得到2个初步诊断结果,最终利用D-S证据理论技术将2个RBF神经网络的评价结果融合。实验结果表明:量子遗传算法改进的RBF神经网络收敛速度快,结果精确;同时,D-S证据理论融合后的诊断结果准确度更高,并且诊断结果可信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 故障诊断 量子算法 遗传算法 RBF神经网络 d—s证据理论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网格服务行为信任模型 被引量:8
11
作者 桂劲松 陈志刚 +1 位作者 邓晓衡 刘安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28,共4页
在网格环境中,信任机制是解决网格服务安全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研究了以P2P模式组织的网格服务资源之间的行为信任关系,提出了一个行为信任模型,研究了D-S证据理论和改进的证据冲突处理方法在行为信任模型中的应用,解决了模型中信任的... 在网格环境中,信任机制是解决网格服务安全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研究了以P2P模式组织的网格服务资源之间的行为信任关系,提出了一个行为信任模型,研究了D-S证据理论和改进的证据冲突处理方法在行为信任模型中的应用,解决了模型中信任的度量、传递和组合问题。模拟实验与结果分析表明提出的行为信任模型具有合理性、有效性以及工程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服务 行为信任模型 d—s证据理论 证据冲突处理方法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勇 王行愚 张瑞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67-169,188,共4页
入侵检测系统是信息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讨论了其实现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实验表明经过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后得到的结果优于单传感器得到的结果。
关键词 分布式入侵检测 d—s证据理论 数据融合 关联规则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感应电动机转子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侯新国 吴正国 夏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41,共6页
提出运用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对感应电动机转子断条故障进行识别的故障诊断方法。基于小波包变换的频率划分特性,对定子电流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建立了转子断条故障的特征矢量,提取转子断条故障的特征信息,利用BP神经网络对其... 提出运用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对感应电动机转子断条故障进行识别的故障诊断方法。基于小波包变换的频率划分特性,对定子电流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建立了转子断条故障的特征矢量,提取转子断条故障的特征信息,利用BP神经网络对其识别的结果形成彼此独立的证据,并根据D-S证据融合规则进行融合处理,以实现对电动机转子断条故障的准确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基于FFT分析方法难以提取故障特征频率分量的难点,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判决精度,可实现转子断条故障的可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动机 小波包变换 BP神经网络 d—s证据理论 故障诊断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D-S证据理论的底板突水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伟韬 廖尚辉 +1 位作者 刘士亮 宋越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0-152,共3页
为对煤层底板突水风险性进行评估,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获得权重向量;基于D-S证据理论的基本合成法则与权重向量,对合成法则进行修正,建立底板突水风险评估模型;通过专家评分获得指标层各影响因素风险信任度概率分布,以此作为D-S合成的证... 为对煤层底板突水风险性进行评估,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获得权重向量;基于D-S证据理论的基本合成法则与权重向量,对合成法则进行修正,建立底板突水风险评估模型;通过专家评分获得指标层各影响因素风险信任度概率分布,以此作为D-S合成的证据源,基于修正后的合成法则,对证据源从指标层到准则层再到目标层进行证据融合,得到风险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突水 预测 层次分析法 d—s证据理论
下载PDF
D-S证据理论数据融合算法在某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黄志彦 张柏书 +1 位作者 于开山 刘世仁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6-149,共4页
介绍了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数据融合算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以电压-码转换电路板为被诊断对象,探索了基于D-S证据理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的某系统电路故障元器件诊断方法。诊断结果表明D-S证据理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 介绍了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数据融合算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以电压-码转换电路板为被诊断对象,探索了基于D-S证据理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的某系统电路故障元器件诊断方法。诊断结果表明D-S证据理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可有效地提高故障模式的识别能力,使故障元器件得以有效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pster—sharer(d—s)证据理论 数据融合 故障诊断
下载PDF
一种D-S证据理论的改进方法及其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炯 雷虎民 刘兴堂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79,共4页
研究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提出一种基于D-S理论的推广方法来解决融合信息的证据冲突问题,并将其用于红外成像/毫米波复合制导系统来进行目标识别的决策信息融合,结果比较理想,能够有效地化解证据间的冲突问题,提高... 研究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提出一种基于D-S理论的推广方法来解决融合信息的证据冲突问题,并将其用于红外成像/毫米波复合制导系统来进行目标识别的决策信息融合,结果比较理想,能够有效地化解证据间的冲突问题,提高识别系统的可靠性与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d—s证据理论 矛盾冲突 复合制导 目标识别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被引量:22
17
作者 高会生 朱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7-159,168,共4页
针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问题,提出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风险评估模型。证据理论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的推理方法。首先用"折扣率"对Dempster合成法则进行了改进,然后使用改进后的Dempser合成法则对网络中存在的各种风险... 针对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问题,提出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风险评估模型。证据理论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的推理方法。首先用"折扣率"对Dempster合成法则进行了改进,然后使用改进后的Dempser合成法则对网络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合成,减少了风险因素中的不确定性,并以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比较验证了证据理论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网络安全 风险评估 dempster合成法则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结构多精度损伤识别结果融合方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春芳 陈勇 孙炳楠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共4页
在结构的损伤检测中,由于传感器数目、测试噪声等因素,限制了结构损伤检测与识别的能力。不同的损伤识别方法在检测过程中识别的精度不同,使用单一的损伤检测识别方法所获得的信息是不全面的。将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应用于结构的损... 在结构的损伤检测中,由于传感器数目、测试噪声等因素,限制了结构损伤检测与识别的能力。不同的损伤识别方法在检测过程中识别的精度不同,使用单一的损伤检测识别方法所获得的信息是不全面的。将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应用于结构的损伤识别中,将各种识别不同精度的检测方法融合,使最终识别的结果更为可靠、精确。通过对钢梁结构损伤识别的模拟计算,验证了D-S证据理论在融合多种不同精度损伤识别方法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精度 d—s证据理论 融合
下载PDF
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被引量:20
19
作者 卢志刚 秦四娟 +1 位作者 常磊 马丽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9-104,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电网无功/电压控制分区方法。首先根据电气距离计算基本概率分配的分区支持度和模糊样本相似度的分区支持度;再对这2种支持度进行D-S融合,提高分类可靠性,形成客观分区证据。如果某节点客观分区证据不充分,还... 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电网无功/电压控制分区方法。首先根据电气距离计算基本概率分配的分区支持度和模糊样本相似度的分区支持度;再对这2种支持度进行D-S融合,提高分类可靠性,形成客观分区证据。如果某节点客观分区证据不充分,还可以考虑专家群的意见综合评判,融合主客观综合证据得到更符合实际的分区结果。IEEE-118节点系统的分区测试,证明了所提分区策略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d—s证据融合 主客观 电气距离 专家意见
下载PDF
无线网状网中基于D-S证据理论的可信路由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凯 马建峰 杨超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96,103,共9页
结合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提出了一个信任评估模型;同时,在AODV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可信的路由协议T-AODV,该路由协议根据节点的信任值选择可信的路由进行数据传输。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机制能够有效地监测和隔离恶意节点,抵御攻... 结合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提出了一个信任评估模型;同时,在AODV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可信的路由协议T-AODV,该路由协议根据节点的信任值选择可信的路由进行数据传输。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机制能够有效地监测和隔离恶意节点,抵御攻击,能够提高网络的可靠性、顽健性以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状网 d—s证据理论 信任评估模型 OPNET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