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谱仪Ⅲ上D介子缪子半轻衰变的绝对测量(英文)
1
作者 郭爱强 赵明刚 喻纯旭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1,27,共6页
使用基于北京谱仪Ⅲ探测器(BESⅢ)及其软件系统(BOSS)的蒙特卡罗模仿方法,给出了对D介子缪子半轻衰变分支比绝对测量的进行方法及其所能达到的统计精度.这些缪子半轻衰变是D0→Mμ+νμ和D+→Mμ+νμ,其中M表示K-,π-,K0,K*0等轻介子.
关键词 北京谱仪Ⅲ 蒙特卡罗 半轻衰变 d介子
下载PDF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质量偏移对D介子谱及椭圆流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勇 丁慧强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41-48,128,共9页
通过对高能重离子碰撞中质量偏移对D介子谱以及椭圆流影响的研究得知:质量偏移效应会增加大动量区域的D介子产额,并减小D介子谱的斜率,还会降低D介子的椭圆流;质量偏移效应对D介子谱以及椭圆流的影响随着偏移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碰撞... 通过对高能重离子碰撞中质量偏移对D介子谱以及椭圆流影响的研究得知:质量偏移效应会增加大动量区域的D介子产额,并减小D介子谱的斜率,还会降低D介子的椭圆流;质量偏移效应对D介子谱以及椭圆流的影响随着偏移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碰撞能量的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重离子碰撞 d介子 质量偏移 椭圆流
下载PDF
动量依赖的介质效应对D介子谱和流的影响
3
作者 尹洪杰 冯佳惠 张勇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258-264,共7页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热力学冻出前的粒子处于介质内部,介质效应会影响粒子的末态信息.研究表明,若介质效应对所有动量的粒子都是一样的,则在大动量区域对粒子谱会起很强的增强作用,但在实验中并没有出现这一现象,因此要考虑介质效应是否随... 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热力学冻出前的粒子处于介质内部,介质效应会影响粒子的末态信息.研究表明,若介质效应对所有动量的粒子都是一样的,则在大动量区域对粒子谱会起很强的增强作用,但在实验中并没有出现这一现象,因此要考虑介质效应是否随动量变化.通过研究随动量变化的介质效应对D介子谱和椭圆流的影响,得出在大动量区域介质效应对D介子产额起增强作用,此现象随着能量密度的增加而减弱,并且介质效应越强,该现象越明显.介质效应对椭圆流起抑制作用,该作用随着能量密度的增加而减弱,并且介质效应越强,抑制作用越明显,介质效应对D介子椭圆流的抑制作用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效应 d介子 椭圆流 粒子谱
下载PDF
研究D介子混合
4
作者 周书华(编译)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73-773,共1页
新粒子可在高能粒子碰撞中直接产生,另一种寻找新粒子的途径则涉及量子力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粒子转变成自己的反粒子,然后再转回来。这种现象称为混合,可以在中性介子中发生,首先于1950年在K0介子中被观测到。混合会受到介子振... 新粒子可在高能粒子碰撞中直接产生,另一种寻找新粒子的途径则涉及量子力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粒子转变成自己的反粒子,然后再转回来。这种现象称为混合,可以在中性介子中发生,首先于1950年在K0介子中被观测到。混合会受到介子振荡过程中耦合到的其他粒子的影响,从而可能发现这些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力学 反粒子 振荡过程 d介子 高能粒子碰撞 混合
原文传递
QCD因子化框架下B-_(d,s)→D_(d,s)P衰变过程的研究
5
作者 常钦 赵萌非 +1 位作者 陈丽丽 王晓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6,F0002,共7页
在考虑幂次压低且不忽略c夸克和D介子质量的条件下,采用光前夸克模型结果作为输入,在QCD因子化(QCDF)框架下给出了B-^(0)_((s))→D^(+)_((s))K^(-)和B^(0)_((s))→D^(+)_((s))π^(-)中旁观者和湮灭图的贡献大小.旨在解释这两个衰变道中... 在考虑幂次压低且不忽略c夸克和D介子质量的条件下,采用光前夸克模型结果作为输入,在QCD因子化(QCDF)框架下给出了B-^(0)_((s))→D^(+)_((s))K^(-)和B^(0)_((s))→D^(+)_((s))π^(-)中旁观者和湮灭图的贡献大小.旨在解释这两个衰变道中理论预言与实验测量存在4σ~5σ偏差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旁观者和湮灭图贡献对这一偏差有一定的改善,但理论与实验之间的偏差仍然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d因子化 d介子 光前夸克模型 湮灭
下载PDF
D介子稀有衰变研究(英文)
6
作者 阿布里克木.麦迪娜 白景芝 +167 位作者 班勇 卞建国 蔡啸 陈海璇 陈和生 陈宏芳 陈江川 陈进 陈元柏 迟少鹏 初元萍 崔象宗 戴又善 邓子艳 董燎原 董清风 杜书先 杜志珍 方建 房双世 傅成栋 高翠山 高原宁 顾树棣 顾运厅 过雅南 郭义庆 何康林 何瑁 衡月昆 胡海明 胡涛 黄光顺 黄性涛 黄秀萍 季晓斌 江晓山 焦健斌 金大鹏 金山 金毅 赖元芬 李刚 李海波 李会红 李金 李仁英 李树敏 李卫东 李卫国 李晓玲 李学潜 黎元柳 梁勇飞 廖红波 刘春秀 刘芳 刘峰 刘怀民 刘汇慧 刘建北 刘晶 刘觉平 刘荣光 刘振安 鲁公儒 吕峰 吕海江 吕军光 罗成林 马凤才 马海龙 马连良 马秋梅 马续波 毛泽普 莫晓虎 聂晶 彭海平 漆纳丁 秦虎 邱进发 任震宇 荣刚 单连友 尚雷 沈定力 沈肖雁 盛华义 石峰 史欣 孙汉生 孙俊峰 孙胜森 孙永昭 孙志嘉 谭振强 唐晓 田雨润 童国梁 王大勇 王岚 王灵淑 王曼 王佩良 王平 王文峰 王贻芳 王喆 王铮 王征 王至勇 魏诚林 魏代会 吴宁 夏小米 谢小希 辛波 许国发 徐晔 阎沐霖 杨帆 杨洪勋 杨杰 杨永栩 叶铭汉 叶云秀 易智勇 俞国威 苑长征 袁建明 袁野 臧石磊 曾瑜 曾云 张丙新 张炳云 张长春 张达华 章红宇 张建勇 张家文 张勤俭 张晓梅 张学尧 张一云 张志清 张子平 赵棣新 赵京伟 赵明刚 赵平平 赵维仁 赵政国 郑汉青 郑建平 郑志鹏 周莉 周能锋 朱科军 朱启明 朱莹春 朱永生 祝玉灿 朱自安 庄保安 庄胥爱 邹冰松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3-190,共8页
利用工作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的北京谱仪(BES)收集到的33pb-1的Ψ(3770)数据,寻找D 介子味道改变中性流(FCNC)和轻子数不守恒(LNV)的稀有衰变,包括4个D0介子的衰变模式(K-0e+e-,φe+e-, ρ0e+e-和K-*0e+e-)和6个D+介子的衰变模... 利用工作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的北京谱仪(BES)收集到的33pb-1的Ψ(3770)数据,寻找D 介子味道改变中性流(FCNC)和轻子数不守恒(LNV)的稀有衰变,包括4个D0介子的衰变模式(K-0e+e-,φe+e-, ρ0e+e-和K-*0e+e-)和6个D+介子的衰变模式(K-e+e-,K+e+e-,π-e+e+,π+e+e-,K*-e+e+和K*+e+e-).没有发现信号,给出90%置信水平的上限.其中,D+介子的两个衰变模式D+→K*-e+e+和D+→K*+e+e-的上限是首次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衰变 d介子 上限
原文传递
中性D介子半轻子衰变分支比的理论计算
7
作者 周航 张振华 +2 位作者 李小华 荆茂强 郑波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6,43,共7页
根据4种将非微扰的强相互作用参数化为形状因子的模型得到的4种强子形状因子,分别计算了中性D介子D^0→K^-e^+ν_e和D^0→π^-e^+ν_e两个半轻子衰变过程的衰变分支比.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比较,得到极点修正模型对D_0→K^-e^+ν_e过... 根据4种将非微扰的强相互作用参数化为形状因子的模型得到的4种强子形状因子,分别计算了中性D介子D^0→K^-e^+ν_e和D^0→π^-e^+ν_e两个半轻子衰变过程的衰变分支比.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比较,得到极点修正模型对D_0→K^-e^+ν_e过程的理论计算结果中心值与实验测量值非常接近,而对D^0→π^-e^+ν_e过程两参量多级展开模型符合较好.然而由于非微扰效应的存在,形状因子f+(0)和强耦合常数g等参数误差过大,因此得到的理论计算结果误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d介子 半轻子衰变 强子形状因子 分支比计算
原文传递
LHCb实验组观测到正反D介子振荡现象
8
作者 树华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51-751,共1页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LHCb(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一个实验)实验组的工作人员首次住实验测量中明确地观测到D介子从物质到反物质的振荡。以前的实验虽曾观测到过同样的振荡迹象,
关键词 实验测量 振荡现象 d介子 观测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大型强子对撞机 工作人员 反物质
原文传递
中性和带D介子单举半轻子(电子)衰变分支比的测量
9
作者 BES合作组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7-556,共10页
利用北京谱仪 (BES)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BEPC)e+e- 对撞质心系能量为 4.0 3GeV处收集的积分亮度为 2 2 .3pb- 1的数据 ,测量了带电及中性D介子的单举半轻子 (电子 )衰变的分支比 .分析中采用了“联合D0 和D+单双标记”的方法 ,测得D-... 利用北京谱仪 (BES)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BEPC)e+e- 对撞质心系能量为 4.0 3GeV处收集的积分亮度为 2 2 .3pb- 1的数据 ,测量了带电及中性D介子的单举半轻子 (电子 )衰变的分支比 .分析中采用了“联合D0 和D+单双标记”的方法 ,测得D- 和D0 单举半轻子 (电子 )衰变的分支比分别为BF(D- →e- X) =( 2 1 .8± 8.5± 4.2 ) % ,BF(D0 →e- X) =( 8.9± 3 .0± 1 .6) % ,其相对比值为BF(D- →e- X)BF(D0 →e- X) =2 .4± 1 .7± 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介子 半轻子 电子 衰变 分支比 测量 北京谱仪
原文传递
D*介子的衰变
10
作者 孔令宜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1期58-60,66,共4页
介绍了用相对论性光前夸克模型计算 D* 介子的强衰变和电磁衰变 ,其结果与 CLEO 实验结果相符合 ,特别是 D*→ Dπ的偶合参数与实验结果的上限符合很好 。
关键词 强衰变 电磁衰变 相对生光前夸克模型 d介子
下载PDF
D介子衰变中的奇异轴矢介子(英文)
11
作者 郭鹏飞 王迪 于福升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目前,奇异轴矢介子的性质并没有被很好地理解,而这类介子是可以在D介子衰变中得到更多的研究。将窄宽近似下的等式关系和强衰变中CP守恒应用到四体衰变D0→K+K-π+π-中的D0→K±K1■(1270)(→ρK or K*π)的实验数据中,可以发现实... 目前,奇异轴矢介子的性质并没有被很好地理解,而这类介子是可以在D介子衰变中得到更多的研究。将窄宽近似下的等式关系和强衰变中CP守恒应用到四体衰变D0→K+K-π+π-中的D0→K±K1■(1270)(→ρK or K*π)的实验数据中,可以发现实验数据与理论存在矛盾,然而,当考虑更多K1(1270)的衰变过程后,可以发现,B(D0→K-K1+(1270)(→K*0π+))的实验数据很可能被高估了一个量级。考虑共振态K1(1400)的贡献,利用因子化方法计算相应的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可以发现,B(D0→K-K1+(1400)(→K*0π+))的分支比与使用等式关系得到的B(D0→K-K1+(1270)(→K*0π+))的分支比在量级上是相同的。另外,对于含有奇异轴矢介子的D介子衰变实验数据的合理性,实验可以通过测量K1(1270)→ρK和K*π分支比的比值来检验,或者通过验证D介子衰变中的等式关系来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轴矢介子 等式关系 d介子
原文传递
D^+→■~0l^+ν_l衰变过程分支比的计算
12
作者 王光怀 刘晓静 +2 位作者 公丕锋 赵书华 郭义庆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9-783,共5页
通过QCD求和规则研究D+→K-0l+lν衰变过程,计算D→K跃迁形状因子,通过构造新的关联函数,消除了twist-3波函数的不确定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使计算结果更精确.计算得到的分支比与实验数据一致.
关键词 QCd求和规则 d介子半轻衰变 分支比 形状因子
下载PDF
D→Klν_l(l=e,μ)衰变过程研究
13
作者 王光怀 吴向尧 +4 位作者 张春丽 刘兵 刘晓静 吴义恒 杨传顶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D→Klνl(l=e,μ)衰变过程,通过构造适当的关联函数,既计算了D→K跃迁形状因子fD+K(q2),又计算了形状因子中新的项~fDK(q2),发现了轻子(e,μ)质量对分支比的影响。这样能分别计算D→Keνe和D→Kμνμ衰变过程的...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研究D→Klνl(l=e,μ)衰变过程,通过构造适当的关联函数,既计算了D→K跃迁形状因子fD+K(q2),又计算了形状因子中新的项~fDK(q2),发现了轻子(e,μ)质量对分支比的影响。这样能分别计算D→Keνe和D→Kμνμ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并使计算结果更为精确。计算出的分支比与实验数据在误差范围内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介子半轻衰变 分支比 形状因子
下载PDF
非因子化方法研究D→ππ,Kπ,KK衰变
14
作者 王光怀 刘晓静 +2 位作者 张丙新 杨传顶 郭义庆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6-640,646,共6页
首次用QCD求和规则系统地计算D→ππ,Kπ,KK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它包括领头阶因子化部分,as修正的硬胶子交换部分和软胶子交换部分。计算发现在D→ππ,Kπ,KK衰变中的一些衰变道软胶子交换部分贡献相当大,甚至超过领头阶因子化部分... 首次用QCD求和规则系统地计算D→ππ,Kπ,KK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它包括领头阶因子化部分,as修正的硬胶子交换部分和软胶子交换部分。计算发现在D→ππ,Kπ,KK衰变中的一些衰变道软胶子交换部分贡献相当大,甚至超过领头阶因子化部分以及as修正的硬胶子交换部分的贡献。最后计算了这些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大多数的衰变道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一致,我们的计算结果比因子化方法的计算结果有较大改进,但部分衰变道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相比还有一定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介子非轻子衰变 非因子化方法 强子矩阵元 分支比
下载PDF
D^+→■~0π^+的衰变过程
15
作者 张志宏 王光怀 +1 位作者 刘晓静 郭义庆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447,共4页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计算D+→■-0π+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包括领头阶因子化部分、αs修正的硬胶子和软胶子交换部分.计算结果表明,在D+→■-0π+衰变中,软胶子交换部分不能忽略.并计算了该衰变过程的分支比,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
关键词 d介子非轻子衰变 非因子化方法 强子矩阵元 分支比
下载PDF
D^0→K^-π^+衰变过程研究
16
作者 吴向尧 刘晓静 +1 位作者 王丽 郭义庆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86-589,共4页
首次应用QCD因子化方法和光锥QCD求和规则系统计算D0→K-π+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包括领头阶因子化部分、sα修正的硬胶子交换部分和软胶子交换部分。计算发现,在D0→K-π+衰变过程中,软胶子交换部分贡献相当大,甚至超过领头阶因子化... 首次应用QCD因子化方法和光锥QCD求和规则系统计算D0→K-π+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包括领头阶因子化部分、sα修正的硬胶子交换部分和软胶子交换部分。计算发现,在D0→K-π+衰变过程中,软胶子交换部分贡献相当大,甚至超过领头阶因子化部分以及sα修正的硬胶子交换部分的贡献。计算了该衰变过程的分支比,计算结果基本处在实验误差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介子非轻子衰变 非因子化方法 强子矩阵元 分支比
下载PDF
用QCD理论研究D→πl■(l=e,μ)衰变过程
17
作者 赵书华 吴义恒 +4 位作者 王清才 王岩 刘晓静 刘茂军 郭义庆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82-1586,1593,共6页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计算D→πl^vl(l=e,μ)衰变过程的分支比。通过计算D→π跃迁形状因子fD+π(q2)和计算形状因子~fDπ(q2),就能考虑轻子(e,μ)质量对分支比的影响,可分别计算D→πe^ve,D→πμ~vμ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并把理论计算与最...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计算D→πl^vl(l=e,μ)衰变过程的分支比。通过计算D→π跃迁形状因子fD+π(q2)和计算形状因子~fDπ(q2),就能考虑轻子(e,μ)质量对分支比的影响,可分别计算D→πe^ve,D→πμ~vμ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并把理论计算与最近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计算的分支比在实验数据误差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介子半轻衰变 分支比 形状因子
下载PDF
非因子化方法研究D^0→■~0π~0衰变
18
作者 郑晓光 刘晓静 +1 位作者 范希会 郭义庆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90,共5页
用光锥 QCD 求和规则系统地计算 D^0→~0π~0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它包括领头阶因子化部分,a_5修正的硬胶子交换部分和软胶子交换部分的贡献.计算发现在 D^0→~0π~0衰变中软胶子交换部分贡献相当大,甚至超过领头阶因子化部分以及α_4... 用光锥 QCD 求和规则系统地计算 D^0→~0π~0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它包括领头阶因子化部分,a_5修正的硬胶子交换部分和软胶子交换部分的贡献.计算发现在 D^0→~0π~0衰变中软胶子交换部分贡献相当大,甚至超过领头阶因子化部分以及α_4 修正的硬胶子交换部分的贡献.最后计算了该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其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介子非轻子衰变 非因子化方法 强子矩阵元 分支比
下载PDF
北京谱仪上D物理研究中的粒子鉴别
19
作者 刘汇慧 张晓菲 《新乡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3-25,共3页
使用北京谱仪在质心系能量3.097 GeV和3.773 GeV附近采集的数据样本,研究了对D介子衰变产生的不同种类的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的准确鉴别问题。
关键词 北京谱仪 d介子 带电粒子 中性粒子 粒子鉴别
下载PDF
北京谱仪上D物理研究近况
20
作者 刘汇慧 张晓菲 《新乡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7-21,共5页
介绍了D介子的发现和衰变特性及北京谱仪上D介子的纯轻子衰变、半轻子和强子衰变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 北京谱仪 d介子 衰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