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抗菌药物对马氏珠母贝D型幼虫的毒性试验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志刚 王本兴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2期7-13,共7页
试验了几种抗菌药物对马氏珠母贝幼虫的毒性,结果表明,几种抗菌药物对马氏珠母贝D型幼虫96h半数耐受浓度(96TLM=96LC50)及安全浓度分别为:氯霉素45.4×10-6、4.5×10-6;红霉素53.0... 试验了几种抗菌药物对马氏珠母贝幼虫的毒性,结果表明,几种抗菌药物对马氏珠母贝D型幼虫96h半数耐受浓度(96TLM=96LC50)及安全浓度分别为:氯霉素45.4×10-6、4.5×10-6;红霉素53.0×10-6、5.3×10-6;呋喃西林64.1×10-6,6.4×10-6土霉素、百炎净、硫酸链霉素、青霉素G钠均大于100×10-6及10×10-6。但若以幼虫活力、摄食率、日生长率的变化作为观察指标,则这些药物的96TLM及安全浓度分别落在下述区间内:土霉素(38~67)×10-6、(3.8~6.7)×10-6;百炎净(52~67)×10-6、(5.2~6.7)×10-6;硫酸链霉素(25~38)×10-6、(2.5~3.8)×10-6;青霉素G钠仍大于100×10-6及10×10-6。下列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幼虫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青霉素G钠,百炎净(13~38)×10-6;呋喃西林13×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抗菌药物 马氏珠母贝 d型幼虫 毒性试验
下载PDF
芘污染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D型面盘幼虫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谢嘉 刁晓平 +3 位作者 杨宝 赵春风 杜俊俏 周海龙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6-373,共8页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大多具有潜在毒性、致癌性及致畸诱变作用。选取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作为模式动物,研究芘对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发育的影响。将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暴露于不同浓...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大多具有潜在毒性、致癌性及致畸诱变作用。选取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作为模式动物,研究芘对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发育的影响。将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暴露于不同浓度(2、4、8、16和32μg·L-1)芘(pyrene)中,在暴露后第12、24、36、48、60、72和84小时,分别测定其死亡率和畸形率,并观察形态学的变化。结果表明,芘对D型面盘幼虫的发育有显著影响,同一浓度组的死亡率与时间呈正相关。在2~32μg·L-1浓度范围内,不同暴露时间段,死亡率与浓度呈正相关。芘暴露对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的形态也有显著影响,随着芘浓度的增大幼虫畸形的比例增高,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8和32μg·L-1浓度组的响应最敏感。同时,芘暴露对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60h后趋于稳定,LC50值为43.50μg·L-1。研究结果表明,芘暴露能影响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的发育,并可能对其种群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d面盘幼虫 发育毒性 死亡率 畸形率
下载PDF
广西茅尾海牡蛎天然种苗种类鉴定和群体组成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钟方杰 严雪瑜 +5 位作者 高扬 蒋钦杨 贾峥 李琼珍 李文红 陈琴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1-97,共7页
了解广西茅尾海牡蛎种质资源现状,有助于提高牡蛎采苗效果。通过在茅尾海采集常见5种牡蛎成体,并在牡蛎不同繁殖高峰期分别采集牡蛎D型幼虫DⅠ、DⅡ,在不同附着期分别采集牡蛎幼苗MⅠ、MⅡ、MⅢ,采用多重PCR技术对牡蛎成体、稚贝及幼虫... 了解广西茅尾海牡蛎种质资源现状,有助于提高牡蛎采苗效果。通过在茅尾海采集常见5种牡蛎成体,并在牡蛎不同繁殖高峰期分别采集牡蛎D型幼虫DⅠ、DⅡ,在不同附着期分别采集牡蛎幼苗MⅠ、MⅡ、MⅢ,采用多重PCR技术对牡蛎成体、稚贝及幼虫进行种类鉴定。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在茅尾海牡蛎稚贝和幼虫高峰期均属于优势种;稚贝中香港巨牡蛎、有明巨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和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3个种类的平均比例分别为88.3%、6.7%和5.0%,香港巨牡蛎与熊本牡蛎、有名巨牡蛎相比差异显著(P<0.05),熊本牡蛎与有明巨牡蛎差异不显著(P>0.05)。香港巨牡蛎是茅尾海牡蛎优势种,7月12日之前投放采苗器可采集到数量多、种类单一的香港巨牡蛎。7月12日之后投放采苗器,附着的稚贝中有明巨牡蛎和熊本牡蛎比例增加,影响采苗效果及养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尾海 牡蛎稚贝 d型幼虫 多重PCR COⅠ基因
下载PDF
自溶面包酵母在马氏珠母贝育苗中的饵料效果 被引量:9
4
作者 李雷斌 刘志刚 王辉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4-1041,共8页
在实验车间内利用120L的塑料箱作为实验容器,采用自溶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作为单细胞藻的辅助饵料,研究其在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 Dunker)育苗中的饵料效果,以期解决该贝育苗过程饵料供应不稳定、易培饵料品种... 在实验车间内利用120L的塑料箱作为实验容器,采用自溶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作为单细胞藻的辅助饵料,研究其在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 Dunker)育苗中的饵料效果,以期解决该贝育苗过程饵料供应不稳定、易培饵料品种小球藻(Chlorella sp.)利用率低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在温度(30.0±0.5)℃、NaCl质量分数3%、pH6.5~7.0的自溶条件下,用经过18h自溶的酵母投喂D形幼虫,其平均日壳长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自溶时间酵母投喂组效果,单独投喂非自溶酵母时D形幼虫不能存活;(2)D形幼虫期单投自溶酵母,幼虫成活率与金藻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生长速度比金藻组提高8%(P<0.05),说明自溶酵母可以完全替代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 Hu﹠Liu),但在壳顶幼虫期和稚贝期单投自溶酵母不能使幼虫和稚贝正常发育和存活;(3)壳顶幼虫期及眼点幼虫至稚贝期投喂"自溶酵母+小球藻(Chlorella sp.)"或"自溶酵母+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Wille)]",其生长速度及存活率或稚贝育成率均显著高于单投扁藻或小球藻(P<0.05),单投小球藻的饵料效果最差;(4)自溶酵母与小球藻混投对眼点幼虫至稚贝培育效果较单独投喂影响显著,可显著(P<0.05)提高稚贝的育成率、生长速度和耐干露能力。研究表明,使用自溶酵母可以优化马氏珠母贝健康苗种规模繁育中的饵料供应工艺及提高易培饵料品种小球藻的利用价值,从而提高该贝育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d型幼虫 稚贝 自溶面包酵母 小球藻 饵料效果
下载PDF
蒽和UV-B辐射增强对海湾扇贝早期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谭海丽 王玉堃 +3 位作者 唐学玺 周斌 王其翔 王悠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1-215,共5页
为了探讨蒽和UV-B辐射对底栖生物早期发育的影响,在实验生态学的条件下,选择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担轮幼虫和D型幼虫作为受试生物进行单一和联合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的蒽浓度和UV-B辐射剂量下,随着蒽浓度和作用时... 为了探讨蒽和UV-B辐射对底栖生物早期发育的影响,在实验生态学的条件下,选择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担轮幼虫和D型幼虫作为受试生物进行单一和联合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的蒽浓度和UV-B辐射剂量下,随着蒽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海湾扇贝担轮幼虫和D型幼虫的存活率逐渐降低;随着UV-B辐射剂量和辐射天数的增加,海湾扇贝担轮幼虫和D型幼虫存活率下降;在蒽和UV-B辐射共同作用对担轮幼虫和D型幼虫处理时,其两个发育阶段的存活率较两者单独作用的存活率均低很多;担轮幼虫较D型幼虫对蒽和UV-B辐射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共同作用 海湾扇贝 担轮幼虫 d型幼虫 存活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