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中国创新:D型条件作用假说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庆安 曲晓光 黄璇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8年第1期1-22,共22页
通过分析与编码78名毒品成瘾者及其家属的深度访谈材料,我们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成瘾者每次回到曾经的吸毒空间,在其身上都会出现毒品戒断反应。对于该现象,被心理学教科书奉为圭臬的学习理论,如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 通过分析与编码78名毒品成瘾者及其家属的深度访谈材料,我们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成瘾者每次回到曾经的吸毒空间,在其身上都会出现毒品戒断反应。对于该现象,被心理学教科书奉为圭臬的学习理论,如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等,均无法提供有效的解释。为此,我们提出了D型条件作用假说,并探讨了与该假说有关的5个主题:(1)毒品的概念界定;(2)D型条件作用的三个阶段;(3)D型条件作用与经典条件作用的根本区别;(4)从D型条件作用到操作性条件作用;(5)D型条件作用的研究展望与实践价值。D型条件作用假说是对经典条件作用等三种学习理论的推进与创新,是21世纪中国心理学对20世纪西方心理学的推进与创新。若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禁毒理论为本位,D型条件作用假说也是对禁毒心理学的推进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瘾者 经典条件作用 操作性条件作用 社会认知理论 d型条件作用 不可消退性分类号B84-063
下载PDF
毒品预防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
2
作者 林崇德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14-117,共4页
李庆安等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仅仅根据当地公安机关提供的相关数据,中国西南某省某个村委会18岁~25岁的男性成瘾者,竟然占该年龄段男性人口的19.72%。李庆安的另一项预研究则表明,9名留学生或访问学者向他亲口承认,他们在海外逗留期间... 李庆安等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仅仅根据当地公安机关提供的相关数据,中国西南某省某个村委会18岁~25岁的男性成瘾者,竟然占该年龄段男性人口的19.72%。李庆安的另一项预研究则表明,9名留学生或访问学者向他亲口承认,他们在海外逗留期间,曾经吸食过大麻。这两组数据透露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无论是受教育程度不高的进城务工人员,还是已经接受过或即将接受优质教育的"精英群体",都面临极高的吸毒风险。从"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的命题出发,要有效地控制日趋蔓延的毒品滥用行为,必须有两手:一手是拆除"危墙",即严厉打击制毒与贩毒等犯罪活动;一手是培养"知命者",即加强毒品预防教育,特别是针对儿童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李庆安等撰写的《绝对禁区:成瘾者心理访谈与解析》一书,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毒品预防教育模式。在毒品预防教育心理学和戒毒心理学领域,《绝对禁区》一书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瘾者 毒品预防 戒毒心理学 d型条件作用假说 《绝对禁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