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贝奥、D型肉毒素颗粒剂夏季防控高原鼠兔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薇娟 文香 马伟胜 《青海草业》 2018年第4期26-28,34,共4页
采用新贝奥和D型肉毒素颗粒剂在夏季进行高原鼠兔防控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投放颗粒剂各1500g,防后第7d检查防效,新贝奥生物灭鼠颗粒剂平均防效为64.1%,D型肉毒素颗粒剂平均防效达84%。
关键词 新贝奥生物灭鼠颗粒剂 d型肉毒素颗粒剂 高原鼠兔 防控试验
下载PDF
川西北草原高原鼢鼠密度调查及引诱剂与D型肉毒素复合毒饵对其的灭效 被引量:3
2
作者 邓熙龄 徐高伟 +6 位作者 刘伟 杨庭勇 何剑 谢红旗 杨孔 李西动 Bastiaan G.Meerburg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为了掌握川西北草原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 Pallas种群密度和提高D型肉毒素杀灭高原鼢鼠的效率,于2013年和2014年在位于川西北草原的红原县草原调查了高原鼢鼠的密度,并研究了不同引诱剂的引诱效果及引诱剂与D型肉毒素复合毒饵... 目的为了掌握川西北草原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 Pallas种群密度和提高D型肉毒素杀灭高原鼢鼠的效率,于2013年和2014年在位于川西北草原的红原县草原调查了高原鼢鼠的密度,并研究了不同引诱剂的引诱效果及引诱剂与D型肉毒素复合毒饵对高原鼢鼠的灭效。方法采用开洞堵洞法和连续捕净法调查高原鼢鼠密度;选用菜籽油和花生油配制引诱剂,然后用引诱剂和D型肉毒素配制复合毒饵,采用开洞堵洞法研究其灭效。结果红原县草原高原鼢鼠密度2013年为39.70只/hm2,2014年为42.14只/hm^2,平均密度为40.92只/hm^2,危害程度为Ⅳ级(严重危害)。菜籽油引诱剂取食率为72.2%,花生油引诱剂取食率为60.0%,二者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未添加引诱剂的D型肉毒素毒饵的灭效为77.2%,添加引诱剂的灭效为89.8%,二者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复合毒饵各组内灭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浓度0.10%的D型肉毒素与引诱剂配制复合毒饵,可以显著提高D型肉毒素对高原鼢鼠的灭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原县 高原鼢鼠 d型肉毒素 引诱剂
下载PDF
红原县高原鼢鼠密度调查及D型肉毒素复合毒饵筛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玉霞 杨孔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鼠害防治仍然是我国西部草原治理的重要工作.在2013年和2014年的工作基础上,于2015年至2016年对红原县高原鼢鼠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调查,并对高原鼢鼠进行了复合毒饵灭效的测试.采用堵洞盗洞法调查6个样方的种群密度,用不同引诱剂、不同... 鼠害防治仍然是我国西部草原治理的重要工作.在2013年和2014年的工作基础上,于2015年至2016年对红原县高原鼢鼠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调查,并对高原鼢鼠进行了复合毒饵灭效的测试.采用堵洞盗洞法调查6个样方的种群密度,用不同引诱剂、不同基础饵料、不同浓度D型肉毒素配制复方毒饵,并检测对高原鼢鼠的灭效.结果表明,红原县2015年和2016年高原鼢鼠的平均密度为36.22只/hm^2.引诱剂可明显改善D型肉毒素的灭效,菜籽油是最理想的引诱剂,灭效最佳的复合毒饵中D型肉毒素浓度为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鼢鼠 d型肉毒素 引诱剂 毒饵
下载PDF
D型肉毒素野外灭鼠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萨依拉吾 阿利亚 +2 位作者 阿帕尔 努尔古丽 古丽江 《新疆畜牧业》 2003年第2期17-17,共1页
为提高鼠害防治水平、筛选高效低毒、低成本、无二次中毒的杀鼠剂对我区草地灭鼠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D型肉毒素系国内新产品,为验证效果,于2002年3月14日~4月14日结合生产防治,着重对木垒县、巴里坤县草地鼠害进行了D型肉毒素野外试... 为提高鼠害防治水平、筛选高效低毒、低成本、无二次中毒的杀鼠剂对我区草地灭鼠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D型肉毒素系国内新产品,为验证效果,于2002年3月14日~4月14日结合生产防治,着重对木垒县、巴里坤县草地鼠害进行了D型肉毒素野外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型肉毒素 野外灭鼠试验 杀鼠剂 草地害鼠 安全性
下载PDF
D型肉毒素灭鼠剂生物控制鼠害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龙兴发 李平 +6 位作者 李太强 蒋忠荣 刘长清 杨秀全 朱连发 尼克月哈 洛绒翁扎 《草业与畜牧》 2014年第4期30-32,共3页
本试验应用D型肉毒素灭鼠剂毒饵对石渠高寒草甸的高原鼠兔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D型肉毒素是一种高效的生物杀鼠药物,投药第6天后,0.1%的毒饵灭洞率为88.03%,0.2%的灭洞率为90.56%,各浓度间的差异不明显。从生态平衡和经济学角度分析,... 本试验应用D型肉毒素灭鼠剂毒饵对石渠高寒草甸的高原鼠兔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D型肉毒素是一种高效的生物杀鼠药物,投药第6天后,0.1%的毒饵灭洞率为88.03%,0.2%的灭洞率为90.56%,各浓度间的差异不明显。从生态平衡和经济学角度分析,建议以0.1%D型肉毒素毒饵为最佳的灭鼠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型肉毒素 药效试验 控制鼠害
下载PDF
D型肉毒素水剂毒饵控制鼠害的药效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江晓珩 刘艳娥 +2 位作者 赵梅 阿里木 努尔古丽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2期23-24,共2页
使用D型肉毒素水剂毒饵对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荒漠鼠害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D型肉毒素剂量达到300万毒价时,对害鼠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投药6 d后,灭鼠效果达到91.8%。因此,通过合理投放此种鼠药,可使鼠害防治在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使用D型肉毒素水剂毒饵对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荒漠鼠害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D型肉毒素剂量达到300万毒价时,对害鼠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投药6 d后,灭鼠效果达到91.8%。因此,通过合理投放此种鼠药,可使鼠害防治在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情况下,取得降低成本和有效防治的双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型肉毒素 药效试验 控制鼠害
下载PDF
青藏高原5种害鼠D型肉毒素抗性相关基因VAMP1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岩淦 赵芳 +4 位作者 张同作 李生庆 李志宁 林恭华 苏建平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48,共7页
突触小泡相关膜蛋白1基因(VAMP1)的变异是导致鼠类对D型肉毒梭毒素灭鼠剂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分析青藏高原地区5种主要害鼠: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长尾仓鼠(Cricetul... 突触小泡相关膜蛋白1基因(VAMP1)的变异是导致鼠类对D型肉毒梭毒素灭鼠剂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分析青藏高原地区5种主要害鼠: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青海松田鼠(Neodon fuscus)和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的VAMP1序列信息。同时,分别采集来自5个地理种群的58只高原鼠兔和59只高原鼢鼠,对VAMP1基因第二外显子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转录组组装文件中成功获得5种动物的VAMP1基因全序列,长度均为357 bp,共检测到46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和4个氨基酸变异位点,但未发现与D型肉毒素抗性相关的氨基酸位点。对高原鼠兔群体和高原鼢鼠群体的VAMP1基因第二外显子序列的分析显示,高原鼠兔所有个体的序列高度保守,而在高原鼢鼠中则存在一个同义突变位点,但两物种在D型肉毒素抗性相关位点上都未监测出位点变异。该研究结果提示,D型肉毒杀鼠剂在青藏高原地区害鼠防治方面应该可以长期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型肉毒素 鼠害防治 突触小泡相关膜蛋白1基因(VAMP1)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D型肉毒毒素矿化颗粒灭鼠剂对沙鼠的防治效果试验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戴德荣 李生庆 +2 位作者 胡国元 李淑萍 韩生义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6期1-4,共4页
为了验证新研制D型肉毒毒素矿化颗粒灭鼠剂大面积防治沙鼠的效果,本试验采用人工投放毒饵的方法,以8万MLD/g矿化颗粒毒饵为试验组,以2%浓度的D型肉毒素小麦毒饵为参照组,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进行荒漠草原沙鼠和跳鼠的区域防治试验,采用... 为了验证新研制D型肉毒毒素矿化颗粒灭鼠剂大面积防治沙鼠的效果,本试验采用人工投放毒饵的方法,以8万MLD/g矿化颗粒毒饵为试验组,以2%浓度的D型肉毒素小麦毒饵为参照组,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进行荒漠草原沙鼠和跳鼠的区域防治试验,采用封洞法检查灭效,平均灭洞率分别为98.32%、98.98%。试验结果证实,矿化颗粒料具有使用方便快捷的特点,可作为今后荒漠草原主要害鼠鼠害防治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型肉毒素 矿化颗粒料 d型肉毒素水剂 沙鼠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子午岭林区肉毒素灭杀中华鼢鼠效果良好 被引量:1
9
作者 邵鹏 常华江 《甘肃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50-52,共3页
子午岭林区油松幼林遭受中华鼢鼠严重危害。为避免长期防治过程中害鼠产生抗药性,减少药物残留,利用C型、D型2种肉毒素与子午岭林区现行灭鼠药剂溴敌隆、鼢鼠灵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剂量1.0~1.5 ml/kg时,C型、D型2种肉毒素灭杀... 子午岭林区油松幼林遭受中华鼢鼠严重危害。为避免长期防治过程中害鼠产生抗药性,减少药物残留,利用C型、D型2种肉毒素与子午岭林区现行灭鼠药剂溴敌隆、鼢鼠灵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剂量1.0~1.5 ml/kg时,C型、D型2种肉毒素灭杀效果与鼢鼠灵、溴敌隆最佳剂量效果相同,杀灭率>85%。使用时,2种肉毒素原液5.0~7.5 ml,0~5℃冰水稀释后淋入5 kg玉米制成毒饵,鼠洞洞口投药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岭林区 中华鼢鼠 C肉毒素 d型肉毒素 灭鼠
下载PDF
使用肉毒素结合生态综合防治长爪沙鼠效益浅析
10
作者 乌仁高娃 佟金泉 《内蒙古草业》 2007年第4期38-39,共2页
扎鲁特旗从2001年开始大面积应用C、D型肉毒素毒饵灭鼠、围封草地、补播改良等综合治理措施开展草地灭鼠工作,收到了切实的效益。为了提高对草地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实践经验和应用技术推广力度,笔者就扎鲁特旗多年来草地应用肉毒素... 扎鲁特旗从2001年开始大面积应用C、D型肉毒素毒饵灭鼠、围封草地、补播改良等综合治理措施开展草地灭鼠工作,收到了切实的效益。为了提高对草地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实践经验和应用技术推广力度,笔者就扎鲁特旗多年来草地应用肉毒素、围封、补播等综合治理措施防治长爪沙鼠技术的情况及效益浅析作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爪沙鼠 C、d型肉毒素毒饵 生态综合防治
下载PDF
采用综合治理技术防控高原鼠兔
11
作者 王海春 唐炳民 +3 位作者 魏清平 刘凯 连欢欢 夏欢 《青海草业》 2024年第3期23-28,共6页
为解决青海省长期以来高原鼠兔防控技术单一、技术配套应用不耦合、反弹速率快等瓶颈问题,采用综合治理技术防控高原鼠兔。结果表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在生物药剂防控后,通过人工草地建植、鹰架技术和不育剂巩固技术的应用,治理区草地综... 为解决青海省长期以来高原鼠兔防控技术单一、技术配套应用不耦合、反弹速率快等瓶颈问题,采用综合治理技术防控高原鼠兔。结果表明: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在生物药剂防控后,通过人工草地建植、鹰架技术和不育剂巩固技术的应用,治理区草地综合植被盖度得到提高,可食牧草产量增加,改善了草地生态环境,破坏了害鼠宜居环境,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大、反弹快的问题。因此,高原鼠兔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理技术 d型肉毒素 植被修复 招鹰架 不育技术
下载PDF
药物灭鼠与招鹰灭鼠的效果对比
12
作者 许正红 夏辉 +2 位作者 邢晓军 王晓玲 李文辉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8期94-94,共1页
药物灭鼠采用D型肉毒素,通过投饵料的形式对1万亩鼠灾严重区域进行灭鼠,效果明显。招鹰灭鼠,通过架设招鹰架对0.4万亩的春秋草场进行持续巩固灭鼠。通过对比得出药物及时迅速,但成本高,必须长期进行投饵灭鼠;招鹰架灭鼠效果不能及时体现... 药物灭鼠采用D型肉毒素,通过投饵料的形式对1万亩鼠灾严重区域进行灭鼠,效果明显。招鹰灭鼠,通过架设招鹰架对0.4万亩的春秋草场进行持续巩固灭鼠。通过对比得出药物及时迅速,但成本高,必须长期进行投饵灭鼠;招鹰架灭鼠效果不能及时体现,但成本低,可以长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害 草原 药物灭鼠 招鹰灭鼠 d型肉毒素
下载PDF
高原鼢鼠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13
作者 蓟有莲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6期117-118,共2页
指出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全面实施,是防止水土流失、减轻风沙危害、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措施,更是经济发展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基础保证。阐述了高原鼢鼠的体型特征和生活习性,提出了对应的防治原则及方法,以期消除鼠害... 指出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全面实施,是防止水土流失、减轻风沙危害、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措施,更是经济发展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基础保证。阐述了高原鼢鼠的体型特征和生活习性,提出了对应的防治原则及方法,以期消除鼠害,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生态学特征 d型肉毒素水剂器械捕杀鼢鼠 人工捕杀法 应用不育剂和保护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