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l)红细胞膜表面D抗原表位及抗原强度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敏 王保龙 +4 位作者 蒋光明 姚萍 廖艳秋 金娟 完晓菊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Del红细胞膜表面D抗原表位并测定其抗原强度。方法采用16种针对D抗原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吸收放散方法检测74例Del个体红细胞膜表面D抗原表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相对抗原强度。结果 74例Del个体D抗原1~9表位检测均为阳... 目的分析Del红细胞膜表面D抗原表位并测定其抗原强度。方法采用16种针对D抗原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吸收放散方法检测74例Del个体红细胞膜表面D抗原表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相对抗原强度。结果 74例Del个体D抗原1~9表位检测均为阳性,D阴性、Del及D阳性红细胞相对D抗原阳性率分别为(0.97±0.18)%、(3.06±0.31)%和(99.65±0.71)%,3种表型红细胞D抗原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13.89±2.45,24.18±3.38,223.32±13.05。结论 Del红细胞膜表面D抗原表位表达基本完整,其D抗原强度极低,仅含有微量的抗原分子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del个体 d抗原 抗原强度 抗原表位
下载PDF
Rh阴性孕妇血型D抗原同种免疫反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徐华 叶世辉 +8 位作者 邵超鹏 邢荷香 张建耕 庄乃宝 王宏 贺晨 曹晓莉 吴大洲 章迪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研究Rh阴性孕妇血型D抗原同种免疫反应,为建立有区别的D亚型的输血规则提供参考。方法对RhD阴性孕妇进行基因分型,并检测是否有抗-D;总结分析孕妇妊娠次数以及胎儿红细胞的检出与产生抗-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122名RhD表型阴性的孕... 目的研究Rh阴性孕妇血型D抗原同种免疫反应,为建立有区别的D亚型的输血规则提供参考。方法对RhD阴性孕妇进行基因分型,并检测是否有抗-D;总结分析孕妇妊娠次数以及胎儿红细胞的检出与产生抗-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122名RhD表型阴性的孕妇中,检出d/d基因型97例,Del型20例,弱D15型1例,RHD-CE(2—9)-D/d融合基因型3例,DⅥⅢ型1例。在97名RhD阴性(d/d)孕妇中,有38例产生抗-D;20名Del血型孕妇均未检出抗-D;3名RhD-CE(2—9)-D/d中有2例产生抗-D;1名弱D15型的孕妇未检出抗-D;1名DⅥⅢ型孕妇抗-D检出阳性。统计分析表明孕妇的妊娠次数以及外周血中检出胎儿红细胞的检出与抗-D的产生有相关性,这可以成为Rh阴性孕妇被D抗原免疫的证据。结论不同D亚型的个体可能会对D抗原有不同的免疫反应,我们认为在中国Del血型的受者可以接收D阳性血液。建立有区别的输血规则可以节约有限的Rh阴性血资源和提高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阴性孕妇 d抗原同种免疫反应 dEL 输血规则
下载PDF
RhD抗原表达与CE抗原的关系研究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志红 兰炯采 +2 位作者 孙雪梅 吕冬冬 李慧晓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2-904,共3页
目的探讨D抗原表达强弱与RhCE抗原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板法对RhD阳性献血者检测Rh表型;抗球蛋白卡式法初筛RhD阴性标本进行确认并分型;吸收放散试验对经抗球蛋白法确认为RhD阴性标本进行Del表型筛选。结果 D抗原在Rh表型不同时与抗体... 目的探讨D抗原表达强弱与RhCE抗原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板法对RhD阳性献血者检测Rh表型;抗球蛋白卡式法初筛RhD阴性标本进行确认并分型;吸收放散试验对经抗球蛋白法确认为RhD阴性标本进行Del表型筛选。结果 D抗原在Rh表型不同时与抗体的凝集强度的平均值有差别,测得的D抗原凝集强度从强到弱依次为DccEE>DCCee>DccEe>DCcEe>DCcee,各表型之间抗原凝集强度存具有统计学意义(F=2.945,P<0.05);不同D表现型的RhCE表型构成是不同的,具体表现为一般D阳性与RhD阴性相比,前者C、E抗原所占比例较大,后者c抗原所占比例较大,弱D和Del型这2种特殊D阳性则表现在,C、c、E抗原比例介于两者之间。结论RHCE基因形成的抗原组合影响RHD基因表达D抗原,Cc,cc抗原组合的标本可能出现D凝集强度减弱或者极弱形成弱D或者Del型,甚至D抗原不表达形成D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抗原 RhCE抗原 Rh表型 凝集强度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弱表达D抗原的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吴筱莹 徐红先 +1 位作者 熊文 邵超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4-477,共4页
曾有报道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红细胞膜D抗原密度(D antigen density),为此提出采用敏感的流式细胞术常规检测D抗原弱阳性表型,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可行性。2010年至2011年间采用盐水法、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和吸收放散试验检测到6例... 曾有报道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红细胞膜D抗原密度(D antigen density),为此提出采用敏感的流式细胞术常规检测D抗原弱阳性表型,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可行性。2010年至2011年间采用盐水法、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和吸收放散试验检测到6例D抗原弱阳性表型和7例DEL型样本,通过RHD基因定型、合子型分析和RHD基因序列测定,鉴定3例为弱D15型,3例为部分DVⅠ-Ⅲ型,7例为DEL型且均携带RHD1227A等位基因。取正常RhD阴性2例和正常Rh(D)阳性样本2例作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上述弱D15型、部分DVⅠ-Ⅲ型和DEL型,观察其平均荧光强度。结果表明,流式细胞术检测弱D15和部分D型DVⅠ样本的平均荧光强度与Rh(D)阴性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判读为D抗原阳性;7例DEL红细胞样本的平均荧光强度与Rh(D)阴性对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检测结果均可判读为阴性,其中包括1例DEL,其红细胞样本的吸收放散检测结果为强阳性,即使IAT检测的结果也显示为"±",合子型分析显示为RHD+/RHD+纯合子,流式检测亦为阴性。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D抗原的敏感度与IAT相近,低于吸收放散试验;用于检测弱D或部分D型不如IAT简便实用,用于检测DEL型其敏感度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d抗原 吸收放散试验 dEL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弱D15红细胞膜D抗原表位测定 被引量:14
5
作者 周丹 熊文 +1 位作者 张艳芳 邵超鹏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分析弱D15型个体的红细胞膜表面的D抗原的表位情况。方法采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通过12种抗D抗原不同表位的人抗-D单克隆抗体,检测2名通过基因测序确认的已知弱D15型个体的红细胞膜D抗原表位,分别以Rh阳性、Rh阴性作为对照。结果弱D1... 目的分析弱D15型个体的红细胞膜表面的D抗原的表位情况。方法采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通过12种抗D抗原不同表位的人抗-D单克隆抗体,检测2名通过基因测序确认的已知弱D15型个体的红细胞膜D抗原表位,分别以Rh阳性、Rh阴性作为对照。结果弱D15型个体的红细胞膜D抗原12个抗原表位中有7种检测为阳性,5种检测为阴性。结论弱D15型个体红细胞膜D抗原除分子数量减少外,还存在"质"的变化,提示其可能具有"部分D"的抗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15型 红细胞膜d抗原表位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RHD1227A型弱D的D抗原表位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吴筱莹 何颖军 +1 位作者 徐红先 邵超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977-2980,共4页
目的分析携带RHD1227A等位基因的Rh血型弱D型个体的红细胞D抗原表位。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检测Rh血型D、C、c、E和e抗原表型,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确认D抗原,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测定RHD基因,并检测RHD杂合型。... 目的分析携带RHD1227A等位基因的Rh血型弱D型个体的红细胞D抗原表位。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检测Rh血型D、C、c、E和e抗原表型,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确认D抗原,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测定RHD基因,并检测RHD杂合型。对确认的弱D型,使用12种抗-D抗原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分析红细胞D抗原表位。结果血清学筛选和PCR-SSP检测鉴定出3例携带RHD1227A等位基因的弱D型样本,Rh小因子均为C+c+E-e+,RHD合子型鉴定均为RHD+/RHD-杂合型,提示3例个体基因型为CDe/cde。3例个体红细胞D抗原表位分析显示均具有基本完整D抗原表位,与Rh(D)阳性对照样本相同。结论发现3例RHD1227A型弱D型;不管RHD1227A等位基因表达DEL型或弱D型,其D抗原表位近似,均表达基本完整D抗原,提示该等位基因不同量的表达可能与其它调节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d抗原 RHd基因 dEL d
下载PDF
高效价抗-D致双胎新生儿D抗原遮蔽合并HDFN 1例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海娟 袁佳 +3 位作者 凤婧 赵虹 朱凯 陈剑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54-956,共3页
目的分析1例Rh D阴性母亲高滴度抗-D致双胎新生儿D抗原遮蔽血清学特点,并讨论双胎新生儿发生HDFN的救治。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及盐水法、热放散试验等检测血型,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检测父亲、母亲、大婴、小婴的不规则抗体、抗体鉴定及抗体... 目的分析1例Rh D阴性母亲高滴度抗-D致双胎新生儿D抗原遮蔽血清学特点,并讨论双胎新生儿发生HDFN的救治。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及盐水法、热放散试验等检测血型,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检测父亲、母亲、大婴、小婴的不规则抗体、抗体鉴定及抗体效价。结果父亲、母亲、大婴、小婴的ABO血型和Rh分型分别为B、d CCee;B、DCc Ee;O、DCc Ee;B、DCc Ee,大婴、小婴RHD基因检测结果均为RHD/d(阳性),母亲及大婴、小婴抗体筛查均为阳性,抗体鉴定结果显示血清中均存在抗-D,母亲产前、产后抗体效价均为1024,大婴、小婴经及时输血换血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结论母亲高滴度抗-D可导致新生儿D抗原完全遮蔽,在临床检测过程中需采用多种血清学方法及基因检测验证此类现象,避免误判血型结果。对产前Rh D阴性和特殊情况的孕产妇进行抗体筛查和鉴定,对其新生儿可能发生HDFN的输血换血救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抗体 d抗原遮蔽 新生儿溶血病 假阴性
下载PDF
孕妇高效价抗-D遮断D抗原致新生儿Rh定型假阴性1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廷孝 闫东河 冀宝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45-246,共2页
关键词 RH血型 抗-d/遮断 d抗原 Rh/假阴性 溶血病 新生儿
下载PDF
抗-D抗原决定簇互补区多肽遮蔽RhD抗原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庄乃保 吴凡 +2 位作者 徐华 周华友 张印则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建立抗-D抗原决定簇互补区(CDRs)多肽遮蔽Rh D抗原的方法,并对遮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抗-D CDRs氨基酸残基顺序合成多肽,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表面Rh D抗原在多肽遮蔽前后的荧光强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多肽与Rh D抗原的结合... 目的建立抗-D抗原决定簇互补区(CDRs)多肽遮蔽Rh D抗原的方法,并对遮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抗-D CDRs氨基酸残基顺序合成多肽,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表面Rh D抗原在多肽遮蔽前后的荧光强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多肽与Rh D抗原的结合情况;使用在线分析工具对有效多肽进行理化性质及二级结构分析。结果不同多肽对Rh D抗原的遮蔽效果有较大差异,其中3号多肽遮蔽效果较理想,荧光强度显著降低。结论抗-D CDRs多肽可有效遮蔽Rh D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d 可变区 Rh d抗原 多肽 遮蔽
下载PDF
脊髓灰质炎病毒2型和3型D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春梅 宋朝君 +5 位作者 李娜 董芸 田莹 张赟 金伯泉 李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74-1175,1179,共3页
目的制备脊髓灰质炎病毒2型(PV2)和3型(PV3)D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Ab),并对抗体的特性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以PV2及PV3的D抗原为免疫原,常规方法制备小鼠源性mAb,用间接ELISA检测小鼠腹水效价、型别特异性及与C抗原的交叉反应。结果获得4株... 目的制备脊髓灰质炎病毒2型(PV2)和3型(PV3)D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Ab),并对抗体的特性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以PV2及PV3的D抗原为免疫原,常规方法制备小鼠源性mAb,用间接ELISA检测小鼠腹水效价、型别特异性及与C抗原的交叉反应。结果获得4株PV2特异性并与PV2的C抗原不交叉的mAb,2株PV3特异性并与PV3的C抗原不交叉的mAb。结论成功制备了PV2及PV3特异性并与C抗原不交叉的D抗原m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d抗原 C抗原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猪瘟病毒E2蛋白A/D抗原区基因在酵母中的分泌表达与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学清 张素芳 +3 位作者 郑其升 苏小运 任雪枫 陈溥言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4年第6期598-601,共4页
基于猪瘟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 E2 囊膜糖蛋白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抗原结构单位--B/C 抗原区和 A/D 抗原区,设计一对特异性的引物扩增猪瘟病毒 E2 蛋白的 A/D 抗原区基因, 并将 PCR 产物克隆入含有强启动子 PAOX1和α-MF 信号肽序列的巴斯德... 基于猪瘟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 E2 囊膜糖蛋白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抗原结构单位--B/C 抗原区和 A/D 抗原区,设计一对特异性的引物扩增猪瘟病毒 E2 蛋白的 A/D 抗原区基因, 并将 PCR 产物克隆入含有强启动子 PAOX1和α-MF 信号肽序列的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pPICZαC 中,构建成重组质粒 pPICZα-AD,酶切线性化后电穿孔导入巴斯德毕赤酵母 X33菌中,经 ZeocinTM筛选得到 5 株高拷贝转化子,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 和 Western blot试验表明酵母培养上清液中含有具有良好反应原性的 E2 蛋白,蛋白表达量达 175.8μg/mL。N-糖基化分析显示该表达蛋白在分泌过程中发生糖基化。该研究为研制防治猪瘟的亚单位疫苗与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A/d抗原 毕赤酵母 表达
下载PDF
Rh血型D抗原弱表现型基因分型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超鹏 苏宇清 杨渝珍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293-295,共3页
目的 探讨 Rh血型 D抗原弱表现型 D抗原数目和 (或 ) D抗原表位数减少形成的分子基础。方法 常规 PCR技术检测 3名 D抗原弱表现型非血缘关系个体 D基因的第 4内含子 ,多重 PCR技术分析第 3、第 6和第 9外显子 ,并分别对 3名个体的 D... 目的 探讨 Rh血型 D抗原弱表现型 D抗原数目和 (或 ) D抗原表位数减少形成的分子基础。方法 常规 PCR技术检测 3名 D抗原弱表现型非血缘关系个体 D基因的第 4内含子 ,多重 PCR技术分析第 3、第 6和第 9外显子 ,并分别对 3名个体的 D基因部分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3名 D抗原弱表现型个体 D基因第 4内含子 ,第 3、第 6和第 9外显子检测结果与正常 D基因完全一致 ,部分序列分析未发现基因突变和 D/CE基因交换。结论  D抗原数目和 (或 ) D抗原表位数的减少造成其血清学弱表现型可能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基因 d抗原 RH血型 基因分型 序列分析
下载PDF
126例Rh阴性妇女D抗原刺激后血清抗体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梅宁 马兆霞 张明刚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Rh阴性妇女生产Rh阳性胎儿后血清抗体产生的规律。方法通过对126例妊娠后期的孕妇或已生产过的Rh阴性妇女(包括流产史者)进行血清学Rh抗体的测定及致病性分析。结果Rh阴性妇女怀孕Rh阳性胎儿一胎、二胎、三胎其抗-D产生的发... 目的探讨Rh阴性妇女生产Rh阳性胎儿后血清抗体产生的规律。方法通过对126例妊娠后期的孕妇或已生产过的Rh阴性妇女(包括流产史者)进行血清学Rh抗体的测定及致病性分析。结果Rh阴性妇女怀孕Rh阳性胎儿一胎、二胎、三胎其抗-D产生的发生率分别为20.31%(13/64),35.71%(10/28),82.35%(28/34);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与其母亲体内血清抗体效价成正相关;产前是否常规检查Rh血型及抗体筛查对预防Rh新生儿溶血病有明显的作用。结论D抗原刺激的频率与血清抗体的产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对Rh阴性孕妇产前测定抗-D抗体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妇女 d抗原刺激 抗-d抗体
下载PDF
直抗阳性患者Rh血型D抗原的鉴定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海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6-167,共2页
目前在人红细胞上已经发现了30个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是其中最具复杂性和多态性的血型系统之一,同时在临床输血上其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而在Rh血型系统的50多个抗原中,D抗原又是最为重要的1个血型抗原,因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 目前在人红细胞上已经发现了30个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是其中最具复杂性和多态性的血型系统之一,同时在临床输血上其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而在Rh血型系统的50多个抗原中,D抗原又是最为重要的1个血型抗原,因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而备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抗阳性患者 RH血型 d抗原 鉴定
下载PDF
D抗原定型和抗体筛检1859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严力行 章杏珍 +2 位作者 李之江 谢珏 钱文斌 《浙江医学》 CAS 1998年第1期57-57,共1页
D抗原是仅次于A、B抗原的最重要的红细胞抗原,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检查受血者与供血者之间在D抗原方面相合情况及检测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血型抗体,是确保安全输血的重要措施。我们自1993年7月对需输血患者作D抗原定型和抗体检测... D抗原是仅次于A、B抗原的最重要的红细胞抗原,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检查受血者与供血者之间在D抗原方面相合情况及检测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血型抗体,是确保安全输血的重要措施。我们自1993年7月对需输血患者作D抗原定型和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抗原 定型 抗体 检测 输血反应
下载PDF
IgG抗-D、抗-C、抗-A致新生儿溶血病并伴D抗原部分遮蔽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红利 刘香云 +1 位作者 党玉新 吴丽丽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32-132,共1页
关键词 IgG d抗原 新生儿溶血病 血型检测 血型血清学 放散液 谱细胞 血型系统 ABO 试剂反应
下载PDF
RHD mRNA剪接体与RhD抗原表达的相关性及其在输血及妊娠中的免疫应答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梁延连 张印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通过探讨RHD mRNA剪接体多态性与RhD抗原表达的强度在临床输血、妊娠中的异常免疫应答,为RhD血型定型标准与输血原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案例1:RhD阳性(血清学凝集强度达4+)的男性患者因为多次输RhD阳性血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血... 目的通过探讨RHD mRNA剪接体多态性与RhD抗原表达的强度在临床输血、妊娠中的异常免疫应答,为RhD血型定型标准与输血原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案例1:RhD阳性(血清学凝集强度达4+)的男性患者因为多次输RhD阳性血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浆中产生了抗-D。案例2:RhD弱阳性孕妇怀孕RhD阳性胎儿产生了抗-D。案例3:Rhccdee表型的地贫患儿因长期(8年)输注常规定型为RhD阴性的血液后产生了抗-D。以上3例样本提取全血的mRNA通过反转录成cDNA,使用RT-PCR法通过自主设计的引物进行扩增测序与分析RHD mRNA剪接体的多态性结构。结果所选的3例患者中患者1、患者2均以3种剪接体的多态性表达了RHD基因。患者1的RHD mRNA剪接体形式:剪接体1与RHD基因参比序列全长一致,剪接体2与RHD基因参比序列相比缺失exon-7,并且在exon-3的第426位发生C>A突变、exon-5的707位发生A>G突变、713位发生T>C突变,剪接体3与RHD基因参比序列相比缺失exon-7,8,9;患者2的RHD mRNA剪接体:剪接体1与RHD基因参比序列全长一致,剪接体2与RHD基因参比序列相比缺失exon-8,9,未发现其他核苷酸突变,剪接体3与RHD基因参比序列相比缺失exon-7,8,9;因为患者3是RhD阴性,缺失RHD基因全部外显子,因此未检测到RHD mRNA剪接体的多态性。结论 RhD抗原的表达直接受RH基因调控,RhD mRNA剪接体的多态性决定RhD抗原强度的差异。RhD抗原弱阳性或阴性的受血者在接受RhD阳性血液时也受同种异体免疫产生抗-D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 mRNA剪接体 d抗原表达 输血 同种异体免疫
下载PDF
酸放散方法对弱D抗原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童军 杨文冲 +3 位作者 刘颖 李永红 王天才 李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9期1022-1023,共2页
目的目的确定用盐水抗D检测为D阴性的红细胞标本中是否存在Del型红细胞标本。方法将待检红细胞样本与人血清抗D抗体混合吸收。采用酸放散方法将致敏在红细胞上的抗D抗体放散下来,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剂卡及试管法检测放散液中是否存... 目的目的确定用盐水抗D检测为D阴性的红细胞标本中是否存在Del型红细胞标本。方法将待检红细胞样本与人血清抗D抗体混合吸收。采用酸放散方法将致敏在红细胞上的抗D抗体放散下来,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剂卡及试管法检测放散液中是否存在抗体。结果51份由盐水抗D确定为D阴性的红细胞样本中有3人用传统试管法抗人球蛋白实验检测为弱凝集;经酸放散实验后,检测放散液,此3人放散液中均存在较强的抗D抗体,以此确定此3人红细胞抗原为Del型。结论酸放散实验在临床输血中可做为确定红细胞上是否存在弱D抗原的敏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放散 d抗原 筛选
下载PDF
猪瘟病毒E2蛋白A/D抗原域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19
作者 徐学清 曹瑞兵 +3 位作者 蔡梅红 任雪枫 周斌 陈溥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5,共5页
 对含猪瘟病毒E2蛋白A/D抗原区基因插入的重组酵母菌株进行诱导表达,通过对诱导时间、重组酵母菌株、菌体密度、培养液pH、甲醇剂量等培养条件与表达产量关系的分析,对重组蛋白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条件为:28~30℃,225r/mi...  对含猪瘟病毒E2蛋白A/D抗原区基因插入的重组酵母菌株进行诱导表达,通过对诱导时间、重组酵母菌株、菌体密度、培养液pH、甲醇剂量等培养条件与表达产量关系的分析,对重组蛋白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条件为:28~30℃,225r/min振荡培养至BMGY中菌体OD600值为3.0~3.5时,将菌体转入相当于4倍体积BMGY,pH为6.0的BMMY培养基中培养72h,每24h加入甲醇至终浓度为总体积的0.5%~1.0%。在此优化条件下,重组蛋白的表达量可达275.38μg/mL,比较温度对重组蛋白降解率的影响后发现,培养物上清液应保存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斯德毕赤酵母 猪瘟病毒E2蛋白 A/d抗原 表达条件 条件优化
下载PDF
自动化液体处理工作站在脊髓灰质炎疫苗D抗原含量检测中的应用
20
作者 刘悦越 赵荣荣 +3 位作者 英志芳 王剑锋 邵铭 李长贵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464-1468,共5页
目的用自动化液体处理工作站代替人工进行脊髓灰质炎疫苗的D抗原检测。方法用自动化液体处理工作站检测10批脊髓灰质炎疫苗的Ⅰ、Ⅱ、Ⅲ型D抗原,通过与人工操作的检测结果比较分析其准确性;通过对6批疫苗的6次试验内和3次试验间平行检... 目的用自动化液体处理工作站代替人工进行脊髓灰质炎疫苗的D抗原检测。方法用自动化液体处理工作站检测10批脊髓灰质炎疫苗的Ⅰ、Ⅱ、Ⅲ型D抗原,通过与人工操作的检测结果比较分析其准确性;通过对6批疫苗的6次试验内和3次试验间平行检测验证其精密性。结果工作站与人工操作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工作站与人工操作的结果具有相关性(P<0.05),两种方法Ⅰ、Ⅱ、Ⅲ型D抗原检测结果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0.7,0.9。对于工作站的试验内精密性,几何变异系数不高于8%;对于试验间精密性,几何变异系数不高于9%。结论自动化液体处理工作站操作的准确性和精密性良好,能够代替人工完成脊髓灰质炎疫苗D抗原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d抗原 工作站 液体处理 自动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