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ent Advances of D-α-tocophero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 Based Stimuli-responsive Nanomedicine for Cancer Treatment 被引量:2
1
作者 Yang GUAN Lin-yan WANG +3 位作者 Bo WANG Mei-bong DING Yu-ling BAO Song-wei TAN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20年第2期218-231,共14页
D-a-tocophero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is a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 approved by Chinese NMPA and FDA of USA.It's widely applied as a multifunctional drug carrier for nanomedicine.The advantages of... D-a-tocophero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is a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 approved by Chinese NMPA and FDA of USA.It's widely applied as a multifunctional drug carrier for nanomedicine.The advantages of TPGS include P-glycoprotein(P-gp)inhibition,penetration promotion,apoptosis induction via mitochondrial-associated apoptotic pathways,multidrug resistant(MDR)reversion,metastasis inhibition and so on.TPGS-bas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which are responding to extermal stimulus can combine the inhibitory functions of TPGS towards P-gp with the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ve controlled release property and thus exerts a synergistic anti-cancer effect,through increased intracellular drug concentration in tumors cells and well-controlled drug release behavior.In this review,TPGS-based nano-sized delivery systems responsive to different stimuli we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including pH-responsive,redox-responsive and multi-responsive systems in various formulations.The achievements,mechanisms and diffc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PGS-bascd stimuli-responsive drug-delivery systems in tumor therapy were also outl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ocophero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 STIMULI-RESPONSIVE NANOMEDICINE P-GLYCOPROTEIN cancer
下载PDF
Enhanced water solubility,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oral absorption of hesperetin by 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 and phosphatidylcholine 被引量:2
2
作者 Su-fang GU Li-ying WANG +5 位作者 Ying-jie TIAN Zhu-xian ZHOU Jian-bin TANG Xiang-rui LIU Hai-ping JIANG You-qing SHE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73-281,共9页
Hesperetin,an abundant bioactive component of citrus fruits,is poorly water-soluble,resulting in low oral bioavailability.We developed new formulations to improve the water solubility,antioxidant activity,and oral abs... Hesperetin,an abundant bioactive component of citrus fruits,is poorly water-soluble,resulting in low oral bioavailability.We developed new formulations to improve the water solubility,antioxidant activity,and oral absorption of hesperetin.Two nano-based formulations were developed,namely hesperetin-TPGS(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micelles and hesperetin-phosphatidylcholine(PC)complexes.These two formulations were prepared by a simple technique called solvent dispersion,using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approved excipients for drugs.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and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formulations’physical properties.Cytotoxicity analysis,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 assay,and a pharmacokinetic study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two formulations.The final weight ratios of both hesperetin to TPGS and hesperetin to PC were 1:12 based on their water solubility,which increased to 21.5-and 20.7-fold,respectively.The hesperetin-TPGS micelles had a small particle size of 26.19 nm,whereas the hesperetin-PC complexes exhibited a larger particle size of 219.15 nm.In addition,the 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 assay indicated that both hesperetin-TPGS micelles and hesperetin-PC complexes increased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hesperetin to 4.2-and 3.9-fold,respectively.Importantly,the in vivo oral absorption study on rats indicated that the micelles and complex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eak plasma concentration(Cmax)from 2.64μg/mL to 20.67 and 33.09μg/mL and also increased the 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of hesperetin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to 16.2-and 18.0-fold,respectively.The micelles and complexes increased the solubility and remarkably improved the 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in vivo oral absorption of hesperetin,indicating these formulations’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drug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SPERETIN 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 PHOSPHATIDYLCHOLINE Antioxidant activity Oral absorption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于永新 俞红凯 王中彦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7-412,共6页
目的对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的理化性质、在药物制剂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方法依据近期国外公开发表的文献与专利,对TPGS的研究应用及理化性质与安全性,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结果TPGS在制剂研究中可作为增溶剂... 目的对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的理化性质、在药物制剂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方法依据近期国外公开发表的文献与专利,对TPGS的研究应用及理化性质与安全性,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结果TPGS在制剂研究中可作为增溶剂、吸收促进剂、乳化剂、增塑剂以及脂溶性药物传递系统的载体;在临床上可治疗维生素E缺乏症,改善维生素E缺乏患者体内维生素E水平。结论TPGS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用辅料与维生素E补充剂,在药学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 药用辅料 维生素E
下载PDF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在纳米制剂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杜广盛 李德馨 魏振平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81-987,共7页
目的综述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D-α-tocophero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在各种纳米制剂中的最新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共48篇,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结果 TPGS能够提高药物包封率和细胞吸... 目的综述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D-α-tocophero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在各种纳米制剂中的最新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共48篇,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结果 TPGS能够提高药物包封率和细胞吸收,改善药物释放,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并能协同起抗癌疗效。广泛应用于聚合物纳米粒、聚合物胶束、纳米脂质体、纳米药物等纳米给药系统中。结论 TPGS在纳米制剂中有着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 纳米制剂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纯度分析及其大鼠静脉注射药动学行为 被引量:1
5
作者 田清菁 苏钰清 +3 位作者 宋艳志 全晶晶 李博群 邓意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比较纯化和市售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d-α-tocopherol polyethylene glycol1000 succinate,TPGS)的纯度,并对不同来源的TPGS大鼠静脉注射的药动学行为进行考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对不... 目的比较纯化和市售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d-α-tocopherol polyethylene glycol1000 succinate,TPGS)的纯度,并对不同来源的TPGS大鼠静脉注射的药动学行为进行考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对不同来源TPGS(分别为纯化、德国BASF公司和美国Sigma公司)中主要杂质聚乙二醇1000(PEG1000)和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双酯(di-d-α-tocophero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di-TPGS)的含量进行测定,计算TPGS纯度。以DiR为模型药物,采用荧光分析法考察不同来源TPGS的药动学行为。结果与市售TPGS相比,纯化TPGS(TPGS-Purified)、BASF来源的TPGS(TPGS-BASF)和Sigma来源的TPGS(TPGS-Sigma)纯度分别为100.0%、86.70%和90.98%。以聚山梨酯80(Tween 80)作为参照,TPGS-Purified/DiR、TPGS-BASF/DiR和TPGS-Sigma/DiR的AUC(0-24 h)和MRT(0-24 h)分别为Tween80/DiR的2.75、2.53、2.72倍和1.77、1.68、1.84倍。各TPGS/DiR组中AUC(0-24 h)和MRT(0-24 h)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PGS-Purified纯度接近于100%,以其制备的胶束循环时间较长,为高纯度TPGS在静脉注射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 纯度分析 DIR 药动学 静脉注射
下载PDF
包被siRNA的叶酸改性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嫚嫚 程勇 +4 位作者 饶鹏 张贵阳 刘昊 肖雷 刘加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65-1871,共7页
目的构建可以稳定负载并有效释放siRNA的叶酸改性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FA-TPGS)纳米材料并观测其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毒性和剪切型X-框结合蛋白1(XBP1s)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FA-TPGS与罗丹明B(RhB)标记的XBP1 siRNA按... 目的构建可以稳定负载并有效释放siRNA的叶酸改性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FA-TPGS)纳米材料并观测其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毒性和剪切型X-框结合蛋白1(XBP1s)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FA-TPGS与罗丹明B(RhB)标记的XBP1 siRNA按照5∶1比例混合均匀得到包被XBP1 siRNA的纳米复合物(FT@XBP1)。通过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对FT@XBP1表征,同时计算XBP1 siRNA从FT@XBP1纳米载体中释放的药量。应用扫描电镜(SEM)、CCK-8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FT@XBP1的细胞毒性,并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T@XBP1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XBP1s的抑制作用。结果FA-TPGS与siRNA具有良好的结合作用,其中FT@XBP1的平均粒径为(200±20)nm。相对释放结果提示,酸性环境(pH 5.0)有利于siRNA从FT@XBP1中释放。CCK-8和凋亡实验均显示,FT@XBP1对RAW264.7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影响较小,且FT@XBP1处理可显著抑制RAW264.7中XBP1s蛋白的表达(P<0.001)。结论叶酸修饰的TPGS纳米载体可有效包载XBP1 siRNA,抑制巨噬细胞XBP1s表达且细胞相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 SIRNA 巨噬细胞 X-框结合蛋白1
下载PDF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皂皮皂素微乳液的制备、表征及活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吕奇晏 林诗叶 +3 位作者 米亚妮 钱跃威 滕慧 陈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15,共7页
选用毒性小、刺激性低且有P-糖蛋白抑制剂作用的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和乳化效果强的天然植物化合物皂皮皂素(quillaja saponin,QS),与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复配... 选用毒性小、刺激性低且有P-糖蛋白抑制剂作用的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和乳化效果强的天然植物化合物皂皮皂素(quillaja saponin,QS),与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复配为乳化剂,再以油酸乙酯为油相,异丙醇为助乳化剂,配制TPGS-QS微乳液。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测定仪观察微乳液液滴形貌、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结果:TPGS-QS微乳液具体配制方法为m(油酸乙酯)∶m(质量分数0.02%TPGS溶液)∶m(质量分数1.5%QS溶液)∶m(RH40)∶m(异丙醇)=30∶6.6∶6.6∶39.4∶17.5,所用溶液均以纯水配制。该微乳液外观淡黄、澄清、透明,流动性强,液滴呈均一规则的圆球形,为O/W型乳液,微乳液平均粒径为(48.89±0.08)nm,Zeta电位为(-4.513±0.564)mV。为验证TPGS-QS微乳液是否具有生物活性,测定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及其对HepG2和Caco-2细胞的毒性作用,发现该微乳液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半抑制质量浓度为67.15 mg/mL,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并且几乎不会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甚至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对细胞有增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 皂皮皂素 微乳液 抗氧化性 细胞毒性
下载PDF
Pluronic/TPGS共同修饰对姜黄素脂质体理化性质和释放行为的影响
8
作者 王奕 熊静文 +2 位作者 王坤玲 李文娟 李资玲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7,13,共8页
为改善脂质体包封效果和储藏稳定性,采用薄膜分散法结合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构建普朗尼克(Pluronic F87)与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琥珀酸酯(TPGS)共同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考察Pluronic F87和TPGS质量比例对载体理化性质和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 为改善脂质体包封效果和储藏稳定性,采用薄膜分散法结合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构建普朗尼克(Pluronic F87)与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琥珀酸酯(TPGS)共同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考察Pluronic F87和TPGS质量比例对载体理化性质和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PGS比例的增加,姜黄素脂质体粒径减小,分散性均较好,微观形态呈球状;体外释放行为表明,姜黄素脂质体均呈现初始阶段突释后缓慢释放的特性,随着TPGS的比例升高,姜黄素的累积释放量降低。本研究为开发新型脂质体并应用于药物包埋、缓释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琥珀酸酯(TPGS) 普朗尼克 修饰 脂质体
下载PDF
槲皮素PLGA-TPGS纳米粒处方筛选及体外稳定性 被引量:7
9
作者 徐红 高萌 +5 位作者 关欣 董浩 董仁超 丛中笑 张成鸿 田燕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5-350,共6页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法筛选制备槲皮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PLGATPGS)纳米粒(QPTN)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QPTN进行体外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单一因素方法分别考察主药槲皮素与载体比例、乳化剂TPGS溶液浓...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法筛选制备槲皮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PLGATPGS)纳米粒(QPTN)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QPTN进行体外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单一因素方法分别考察主药槲皮素与载体比例、乳化剂TPGS溶液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对QPTN粒径、载药量、包封率的影响。在单一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制备QPTN的最佳处方和工艺,并制备6批QPTN。通过影响因素、加速、长期实验考察其中3批QPTN的体外稳定性。结果制备QPTN的最佳处方及工艺是槲皮素与载体比例为3∶10,TPGS溶液的浓度为0.05%,超声功率为200 W时超声6 min。在该条件下制备6批QPTN的平均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55.4±2.7)nm、(21.6±1.5)%和(93.7±2.9)%。体外稳定性实验中,QPTN在影响因素、加速、长期实验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确定了制备QPTN的最佳处方和工艺,自制QPTN粒径较小,载药量和包封率较高,体外显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纳米粒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 稳定性
下载PDF
TPGS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胡诚 梁琨 +2 位作者 安叡 王新宏 尤丽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2-498,共7页
目的制备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透射电镜和粒径仪进行表征,超滤离心法测定包封率。MTT法评价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毒活性。结果所得脂质体平均粒径1... 目的制备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透射电镜和粒径仪进行表征,超滤离心法测定包封率。MTT法评价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毒活性。结果所得脂质体平均粒径126.7 nm,PDI 0.182,Zeta电位-10.1 mV,包封率78.8%,载药量18.38%。其对HepG2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IC_(50)为0.034μmol/mL。结论与TPGS未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相比,该方法制备的TPGS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粒径更小,稳定性更好,包封率更高,而且具有更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脂质体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 制备 体外抗肿瘤活性 人肝癌HEPG2细胞
下载PDF
青藤碱PLGA-TPGS纳米粒的制备及人肝癌HepG2细胞对其摄取、被其抑制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洪刚 高萌 +3 位作者 张成鸿 徐静 孙艺平 徐红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811-1814,共4页
目的:制备青藤碱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水溶性维生素E(PLGA-TPGS)纳米粒(SPTN),研究其被人肝癌HepG2细胞摄取和其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以香豆素-6(C6)为荧光标记物的SPTN(SCPTN)和青藤碱PLGA纳米粒(SPN)(SCPN)... 目的:制备青藤碱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水溶性维生素E(PLGA-TPGS)纳米粒(SPTN),研究其被人肝癌HepG2细胞摄取和其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以香豆素-6(C6)为荧光标记物的SPTN(SCPTN)和青藤碱PLGA纳米粒(SPN)(SCPN),检测其粒径、Zeta电位和载药量;通过流式细胞仪研究加入不同抑制剂(叠氮化钠、蔗糖、细胞松弛素B、染料木黄酮、甲基-β-环糊精)和空白对照对SCPTN和SCPN被HepG2细胞摄取的影响;以5-氟尿嘧啶溶液(FS)为阳性对照药,采用水溶性四氮唑(WST-1)法测定10、20、40、80、160μg/ml的SPTN、SPN、青藤碱水溶液(SS)作用于Hep G2细胞24、48、72 h的生长抑制率(IR)。结果:SCPTN和SCPN的平均粒径为(192.1±2.4)、(389.3±2.2)nm,Zeta电位为(-21.5±2.6)、(-13.7±2.3)m V,青藤碱载药量为(9.3±1.7)%、(6.1±1.8)%(n=6)。与空白对照比较,叠氮化钠、蔗糖作用后Hep G2细胞对SCPTN和SCPN的相对摄取率均降低(P<0.01),染料木黄酮作用后HepG2细胞对SCPTN的相对摄取率降低(P<0.05),其余无明显变化。与SS比较,SPTN、SPN作用后HepG2细胞的IR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升高,半数抑制浓度(IC50)降低(P<0.05或P<0.01);与FS比较,仅80μg/ml SPTN作用72 h和160μg/ml SPTN作用48、72 h后HepG2细胞的IR升高(P<0.05或P<0.01),作用72 h的IC50降低(P<0.05)。结论:成功制得SPTN,其主要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进入细胞,对Hep G2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水溶性维生素E 纳米粒 HepG2细胞 体外 摄取 生长抑制率
下载PDF
青藤碱PLGA-TPGS纳米粒对HCa-F细胞在小鼠淋巴管内增殖及异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洪刚 高萌 +3 位作者 张成鸿 徐静 孙艺平 徐红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229-2232,共4页
目的:研究青藤碱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水溶性维生素E(PLGA-TPGS)纳米粒(SPTN)对小鼠腹水型肝癌高淋巴管转移细胞HCa-F在小鼠淋巴管内增殖及异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HCa-F细胞悬液分别加入生理盐水、5-氟尿嘧啶溶液(FS)、青藤碱溶液... 目的:研究青藤碱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水溶性维生素E(PLGA-TPGS)纳米粒(SPTN)对小鼠腹水型肝癌高淋巴管转移细胞HCa-F在小鼠淋巴管内增殖及异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HCa-F细胞悬液分别加入生理盐水、5-氟尿嘧啶溶液(FS)、青藤碱溶液(SS)、青藤碱PLGA纳米粒(SPN)和SPTN,使终质量浓度均为80μg/ml,采用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经小鼠一侧足垫注射各细胞悬液50μl,每组15只,分别于3、6、9、12、24 h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上述悬液对HCa-F细胞在小鼠体内淋巴管内增殖的抑制作用。取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PLGA-TPGS纳米粒(EPTN)组、生理盐水组、SPTN组、SPN组、SS组和FS组,每组10只,后6组小鼠建立荷HCa-F细胞的肝癌异位移植瘤模型,尾iv相应药物15 mg/kg,每日1次,连续给药10 d;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白蛋白(ALB)和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取出实体瘤,称量瘤质量和瘤体积,计算抑瘤率。结果:对HCa-F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强弱依次为SPTN>SPN>FS>SS>生理盐水。与生理盐水组比较,SPTN组、SPN组、SS组和FS组小鼠血清中ALT、AST、γ-GT、TBIL水平降低,ALB水平升高(P<0.05);SPTN组、SPN组和FS组小鼠的瘤体积增长量和瘤质量明显降低(P<0.05),抑瘤率依次为49.62%、40.53%、33.90%。结论:SPTN可抑制HCa-F细胞在小鼠淋巴管内的增殖,能改善荷HCa-F细胞小鼠肝癌异位移植瘤,且效果优于SPN和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水溶性维生素E 纳米粒 HCa-F细胞 淋巴管 异位移植瘤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巩凯 王理国 陈敬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2-657,共6页
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由维生素E经两步酯化反应合成了聚乙二醇1000(PEG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以离子液体1-(N',N'-二甲胺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为催化剂、1,2-二氯乙烷为助溶剂、维生素E与琥珀酸酐摩尔比为1∶1.2,在80℃... 以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由维生素E经两步酯化反应合成了聚乙二醇1000(PEG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以离子液体1-(N',N'-二甲胺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为催化剂、1,2-二氯乙烷为助溶剂、维生素E与琥珀酸酐摩尔比为1∶1.2,在80℃条件下反应4 h,维生素E琥珀酸酯(TAS)的产率为90%。以1-丙磺酸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甲苯为反应体系,TAS与PEG1000摩尔比为1∶2,在100℃下反应5 h,PEG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收率为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绿色催化 维生素E琥珀酸酯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
下载PDF
提高原人参二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固体分散体及其片剂的制备与评价
14
作者 刘春雨 赵云 +1 位作者 廖永红 杨飞飞 《药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0期659-663,共5页
目的本文拟研究一种加水复溶后可转化为纳米混悬液的新型固体分散体片剂,提高原人参二醇(PPD)口服给药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通过将药物、聚合物载体和表面活性剂按10∶14∶6的比例溶解于乙醇后,减压真空干燥制备固体分散体,然后... 目的本文拟研究一种加水复溶后可转化为纳米混悬液的新型固体分散体片剂,提高原人参二醇(PPD)口服给药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通过将药物、聚合物载体和表面活性剂按10∶14∶6的比例溶解于乙醇后,减压真空干燥制备固体分散体,然后将固体分散体、乳糖、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硬脂酸镁按300∶16∶60∶4的比例混合后,直接压成片重400 mg的片剂。结果发现含泊洛沙姆188和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TPGS)的原人参二醇固体分散体加水复溶后可转变为纳米混悬液。以乙烯基吡咯烷酮/醋酸乙烯共聚物64(PVP-VA)为载体,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为表面活性剂的固体分散体加水复溶后可转变为平均粒径小于120 nm的纳米混悬液,该混悬液放置8 h后粒径基本稳定。固体分散体经压制成片剂后可在15 min内溶出超过90%的药物,且其溶出的药物可稳定维持至少8 h。固体分散体经大鼠灌胃给药后,其最高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是原型药物及辅料物理混合物的6.59倍和2.54倍。结论该研究表明可转化为纳米混悬液的固体分散体片剂是一种可提高原人参二醇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新制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人参二醇 固体分散体 纳米混悬液 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TPGS修饰的载胰岛素脂质体眼用制剂的制备及其在兔眼的离体角膜渗透与药代动力学
15
作者 张丹 杜之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2-838,共7页
目的制备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修饰的胰岛素脂质体(T-LPs/INS),探讨其表征,生物安全性及在兔眼的角膜渗透性、眼表滞留能力与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采用细胞毒性实验(CCK8)、活/死细胞染色考察T-LPs/INS的安全性。眼表滞留... 目的制备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修饰的胰岛素脂质体(T-LPs/INS),探讨其表征,生物安全性及在兔眼的角膜渗透性、眼表滞留能力与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采用细胞毒性实验(CCK8)、活/死细胞染色考察T-LPs/INS的安全性。眼表滞留研究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兔分为2组,每组3只兔6眼。对照组:以荧光素钠稀释液滴眼,实验组:以荧光素钠标记的T-LPs/INS滴眼。各组滴眼后在不同时间点进行钴蓝光下观察与拍摄。角膜渗透实验中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兔分为2组,每组3只兔6眼。对照组:尼罗红稀释液滴眼,实验组:尼罗红标记的T-LPs/INS滴眼。各组滴眼后在适当时间取下角膜进行染色、切片观察,评估药物在角膜组织各层的渗透性。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将实验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兔48眼。分别以T-LPs/INS、单纯胰岛素滴眼液(INS)50μL单次点眼,并于点眼后0.1、0.25、0.75、1、2、2.5、4.5、6 h采集各组兔眼房水、角膜等组织标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量各个标本中胰岛素浓度,应用DAS2软件拟合分析各组兔眼角膜与房水中胰岛素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半衰期(T.)等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CCK8实验、活/死细胞染色表明T-LPs/INS安全性良好。角膜渗透性实验证明T-LPs/INS在角膜渗透性显著增加,眼表滞留实验研究证明T-LPs/INS延缓了药物在角膜的驻停时间。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点药后0.1、0.25、0.75、1、2 h两组兔眼角膜组织胰岛素浓度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点眼后0.25、0.75、1、2 h两组兔眼房水中INS浓度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兔眼角膜与房水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符合二室模型,对照组兔眼角膜与房水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符合一室模型。结论成功制备出T-LPs/INS,有效的提高了药物的角膜渗透性、眼表滞留能力与眼组织的药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TPGS 胰岛素脂质体
下载PDF
TPGS修饰的紫杉醇pH敏感脂质体处方优化及制剂学性质的考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畅婧 乔明曦 +2 位作者 赵秀丽 胡海洋 陈大为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3-220,共8页
目的筛选生育酚聚乙二醇琥珀酸盐(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与紫杉醇(paclitaxe,PTX)的质量比例,对TPGS修饰的PTX p H敏感脂质体进行处方优化及制剂学性质的考察。方法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 目的筛选生育酚聚乙二醇琥珀酸盐(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与紫杉醇(paclitaxe,PTX)的质量比例,对TPGS修饰的PTX p H敏感脂质体进行处方优化及制剂学性质的考察。方法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以逆转耐药为指标筛选TPGS与PTX的质量比;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对制剂进行单因素考察,并以包封率、载药量和24 h稳定性(24 h包封率和24 h载药量)为指标,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处方及工艺进行优化。测定脂质体的粒径、Zeta电位和体外释药行为。结果 TPGS与PTX的最优质量比例为1:1,制剂的最优处方和工艺确定为m(dioleoyl phosphoethanolamine,DOPE):m(cholesteryl hemisuccinate,CHEMS):m(hydrogenated soybean phospholipids,HSPC)=6:4:2,m(TPGS):m(PTX)=1:1,投药量:1.02 mg,水化时间:12.29 min,水化温度:35℃,超声条件:200 W,5 min。脂质体的包封率为83.54%,载药质量分数为6.52%,24 h包封率和载药质量分数分别为80.03%和5.97%,稳定性良好。脂质体粒径为(115.8±2.03)nm,Zeta电位为(-56.47±1.55)m V。在p H 5.0条件下脂质体释药速率明显增加。结论星点设计成功实现了对处方的优化,且模型预测性良好;最优处方制备的脂质体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体外释放表现出一定的p H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生育酚聚乙二醇琥珀酸盐 pH敏感脂质体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噻唑蓝
下载PDF
维生素C纳米乳处方优化及其经皮渗透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彤 赵娜 +2 位作者 史雨 徐璐 王中彦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17-522,共6页
目的制备经皮透过量低,滞留量高的可用于皮肤养护的维生素C油包水型纳米乳。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CCD-RSM),对以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D-α-tocopherol polyet... 目的制备经皮透过量低,滞留量高的可用于皮肤养护的维生素C油包水型纳米乳。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CCD-RSM),对以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D-α-tocophero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为主要辅料的纳米乳处方进行优化,筛选出最佳处方。以SD雄性大鼠离体皮肤作为透皮模型,采用水平双室扩散池,进行经皮渗透试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结果优化后最终纳米乳处方组成:IPM为1.25 g、Span80为1.25 g、TPGS为1.66 g、水为0.70 g、维生素C为15.40 mg。制得的纳米乳平均粒径为(21.2±2.7)nm(P.I.为0.453),电导率为0.325μm·cm^(-1),黏度为156 m Pa·s^(-1)。纳米乳经皮透过量是维生素C水溶液的39%,滞留量为其146%。结论该优化处方药物适合于皮肤局部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 油包水型纳米乳 经皮透过量 滞留量
下载PDF
包载多西他赛的聚合物胶束抑制小鼠乳腺癌转移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爱婷 鄢丹 齐宪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5-230,共6页
目的考察包载多西他赛的聚合物胶束抑制小鼠乳腺癌转移效果。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两种包载多西他赛(docetaxel,DTX)的聚合物胶束:普通胶束(DSPE-mPEG2000-Micelles,DM)和含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 目的考察包载多西他赛的聚合物胶束抑制小鼠乳腺癌转移效果。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两种包载多西他赛(docetaxel,DTX)的聚合物胶束:普通胶束(DSPE-mPEG2000-Micelles,DM)和含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D-α-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1000)的聚合物胶束(TPGS1000/DSPE-mPEG2000-Micelles,TDM)。评价胶束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尾静脉注射4T1/Luc细胞建立小鼠肺转移模型,评价胶束治疗后的肺部肿瘤生物发光强度和结节数量。结果所制备的载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包封率>85%,载药量约为3%,粒径约为20 nm,zeta电位约为-4 mV,且TDM包封率和载药量更高,粒径更小。两种聚合物胶束均可降低乳腺癌肺转移模型小鼠肺部肿瘤生物发光强度、减少肺部结节数量,且TDM作用更强。结论含TPGS1000的包载多西他赛的聚合物胶束TDM具有较好的抑制小鼠乳腺癌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 聚合物胶束 乳腺癌转移
下载PDF
环孢素A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清松 金拓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94-597,共4页
以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聚乙二醇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为载体,微粉硅胶为吸附材料,制备环孢素A的固体分散体。溶出试验表明,所得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用零级方程拟合效果较好。自制胶囊与市售软胶囊在水、0.1mol/L盐酸和pH6.8... 以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聚乙二醇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为载体,微粉硅胶为吸附材料,制备环孢素A的固体分散体。溶出试验表明,所得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用零级方程拟合效果较好。自制胶囊与市售软胶囊在水、0.1mol/L盐酸和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体外溶出行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固体分散体 聚乙二醇脂肪酸甘油酯 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
下载PDF
生育酚及其衍生物保护自由基诱导的生物大分子损伤和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静静 田丹丹 +1 位作者 高玉星 肖春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44-152,共9页
本研究对比了生育酚(tocopheryl,VE)、生育酚琥珀酸酯(α-tocopheryl succinate,α-TOS)、生育酚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对自由基诱导的蛋白质、脂质、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 本研究对比了生育酚(tocopheryl,VE)、生育酚琥珀酸酯(α-tocopheryl succinate,α-TOS)、生育酚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对自由基诱导的蛋白质、脂质、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TPGS对生物大分子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最明显,α-TOS次之,VE效果最弱。α-TOS、TPGS均能显著降低Hep G2细胞存活率(P<0.05),其中TPGS效果更佳,而VE对HepG2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这可能是由于两亲性的TPGS疏水端吸附在生物大分子表面,亲水端在缓冲液中充分伸展,形成较大的空间位阻,保护生物大分子免受自由基攻击;同时,更好的水溶性使TPGS更易透过生物膜,提高了其在Hep G2细胞内的有效浓度。本研究可为生育酚衍生物应用于健康营养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酚 生育酚琥珀酸酯 生育酚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 生物大分子 HEP G2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