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对N-甲基-D-天冬氨酸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恒林 曹江北 +2 位作者 王卓强 李云峰 米卫东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 (PPF)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乳酸脱氢酶 (LDH)法及MTT比色法判断细胞损伤程度及细胞存活率 ,Fura 2 /AM荧光标记法测定细胞内Ca2 + 浓度 ( [Ca2 + ]i)的变化 ,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一氧化氮合酶 (NOS)... 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 (PPF)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乳酸脱氢酶 (LDH)法及MTT比色法判断细胞损伤程度及细胞存活率 ,Fura 2 /AM荧光标记法测定细胞内Ca2 + 浓度 ( [Ca2 + ]i)的变化 ,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结果 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MDA) 3 0 0 μmol·L-1处理4h可明显导致PC1 2细胞的损伤 ,表现为LDH释放量明显增加 ,吸光度值A570nm明显降低 ,细胞存活率降低 ,同时 [Ca2 + ]i 和NOS活性则明显增加。PPF6.2 5 ,2 5 ,1 0 0 ,40 0 μmol·L-1与NMDA同时处理PC1 2细胞则使LDH释放量显著降低 ,细胞存活率增加。PPF 1 2 .5和 1 2 5 μmol·L-1可显著降低NMDA诱导的[Ca2 + ]i 水平及NOS活性的提高。结论 PPF对NMDA所致的PC1 2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MDA受体的功能 ,降低 [Ca2 + ]i,减弱Ca2 + 超载 ,并降低NMDA诱导的NOS活性增加有关。提示PPF可能是通过抑制NMDA受体 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酚 N-甲基-d-天冬 细胞内 一氧化氮合酶 细胞 PC12 存活率
下载PDF
异丙酚对N-甲基-D-天冬氨酸致PC12细胞损伤时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恒林 王卓强 +5 位作者 曹江北 刘秀珍 王永安 李云峰 米卫东 张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5-586,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药异丙酚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致PC12细胞损伤时氨基酸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异丙酚细胞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300μmol/LNMDA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PC12细胞氨基酸含量。结果300μmo...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药异丙酚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致PC12细胞损伤时氨基酸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异丙酚细胞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300μmol/LNMDA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PC12细胞氨基酸含量。结果300μmol/LNMDA处理4h可使PC12细胞谷氨酸含量明显增加,但对天冬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含量无明显影响;12.5和125μmol/L异丙酚与300μmol/LNMDA同时处理PC12细胞4h后,谷氨酸含量较单纯NMDA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可明显抑制NMDA诱导PC12细胞损伤所致的谷氨酸合成或释放,提示异丙酚可能通过抑制谷氨酸的合成或释放而产生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 兴奋性 N-甲基-d-天冬 PC12细胞
下载PDF
丙泊酚通过组蛋白脱乙酰酶2/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N-甲基-D-天冬氨酸-2B受体信号通路对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梅静 张雯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1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母体丙泊酚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孕5-7 d的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各10只。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妊娠大鼠分别注射0.25%、0.5%和0.75%的丙泊酚。子代大鼠出生后... 目的探讨孕早期母体丙泊酚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孕5-7 d的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各10只。A组为对照组,B、C和D组妊娠大鼠分别注射0.25%、0.5%和0.75%的丙泊酚。子代大鼠出生后,根据是否给予组蛋白脱乙酰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抑制剂将其分为CS组(A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I0.25S组(B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I0.5S组(C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I0.75S组(D组子代大鼠给予HDAC2抑制剂)、CN组(A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I0.25N组(B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I0.5N组(C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和I0.75N组(D组子代大鼠不给予HDAC2抑制剂),每组各10只。比较各组子代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海马HDAC2、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N-甲基-D-天冬氨酸-2B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2B subunits,NR2B)mRNA及NR2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第1-4天I0.25N组、I0.5N组、I0.75N组子代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长于CN组(均P<0.05),I0.75S组大鼠平台穿越次数显著少于CS组(P<0.05),I0.25S组、I0.5S组、I0.75S组子代大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分别显著长于I0.25N组、I0.5N组、I0.75N组(均P<0.05)。当丙泊酚的暴露剂量增加,细胞出现线粒体空泡和高尔基体肿胀,HDAC2抑制剂可减轻丙泊酚暴露引起的子代海马功能障碍。I0.25N组、I0.5N组、I0.75N组子代大鼠海马HDAC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CN组(均P<0.05),CS组、I0.25S组、I0.5S组、I0.75S组子代大鼠海马HDAC2 mRNA水平分别显著低于CN组、I0.25N组、I0.5N组、I0.75N组(均P<0.05);CS组、I0.25S组、I0.5S组、I0.75S组子代大鼠海马CREB mRNA水平分别显著高于CN组、I0.25N组、I0.5N组、I0.75N组(均P<0.05);I0.25S组、I0.5S组和I0.75S组子代大鼠海马NR2B mRNA和NR2B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显著高于I0.25N组、I0.5N组和I0.75N组(均P<0.05)。结论孕早期母体丙泊酚暴露损害子代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机制与其调节子代大鼠海马HDAC2/CREB/NR2B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酚 组蛋白脱乙酰酶2 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N-甲基-d-天冬-2B受体
下载PDF
致死剂量N-甲基-D-天冬氨酸中毒模型小鼠对丙泊酚的反应
4
作者 王恒林 米卫东 +2 位作者 王永安 赵从 王卓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6143-6146,共4页
背景:丙泊酚具有较好的抗惊厥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丙泊酚对致死剂量N-甲基-D-天冬氨酸中毒模型小鼠的行为学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建立N-甲基-D-天冬氨酸致死模型昆明小鼠,给药前10min,腹腔注射丙泊酚12.5,25,50,75,10... 背景:丙泊酚具有较好的抗惊厥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丙泊酚对致死剂量N-甲基-D-天冬氨酸中毒模型小鼠的行为学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建立N-甲基-D-天冬氨酸致死模型昆明小鼠,给药前10min,腹腔注射丙泊酚12.5,25,50,75,100mg/kg,观察中毒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及存活率,阳性对照组在造模前腹腔注射非特异性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地佐环平2mg/kg,为排除丙泊酚溶剂脂肪乳可能的作用,设定了脂肪乳组,在造模前腹腔注射等容积的脂肪乳作为对照。结果与结论:腹腔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175mg/kg可导致小鼠全身惊厥发生并且很快死亡,而提前给予丙泊酚12.5,25,50,75,100mg/kg后,可见其可剂量依赖性的对抗小鼠惊厥的发生,并降低小鼠的死亡率,地佐环平(2mg/kg)可完全预防惊厥发生,而脂肪乳不能抑制惊厥的发生,对致死剂量N-甲基-D-天冬氨酸中毒模型小鼠无保护作用。提示丙泊酚的抗惊厥作用可能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酚 抗惊厥 N-甲基-d-天冬受体 麻醉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下载PDF
手性分子中的宇称破缺:D-和L-丙氨酸的变温中子结构研究(英文) 被引量:43
5
作者 王文清 刘轶男 龚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45-1351,共7页
利用单晶的中子衍射研究295K和60K时丙氨酸对映体的结构特征以及由D到L构型转变的可能性.中子衍射数据揭示了变温过程中产生的晶格扭曲和NH3+的扭转.通过分析宇称破缺能差EPV随二面角及扭角的变化,肯定了D-丙氨酸能量高于L-丙氨酸的结论... 利用单晶的中子衍射研究295K和60K时丙氨酸对映体的结构特征以及由D到L构型转变的可能性.中子衍射数据揭示了变温过程中产生的晶格扭曲和NH3+的扭转.通过分析宇称破缺能差EPV随二面角及扭角的变化,肯定了D-丙氨酸能量高于L-丙氨酸的结论.降温过程中D-和L-丙氨酸的弱氢键的行为的差异表明,可能是由于电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所引起.丙氨酸中子结构再次证实Cα-H…O氢键的存在.然而,比较295K和60K(高于和低于丙氨酸相变温度250K)的中子衍射结构数据,表明并没有发生D型到L型的构型转化,这意味着Salam相变不是传统意义的结构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称破缺 分子手性 中子衍射 d-和L-
下载PDF
D-氨基酸氧化酶/D-丙氨酸系统杀伤K562e细胞的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翟勇平 王健民 +1 位作者 张雨生 吕书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 :探讨 D-氨基酸氧化酶 (DAAO) / D-丙氨酸 (D - Ala)系统用作自杀基因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 D- Ala杀伤稳定表达 DAAO和绿荧光蛋白 (GFP)的高致瘤性 K 5 6 2 e单克隆细胞 KDf Gd、KDf GC,应用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并... 目的 :探讨 D-氨基酸氧化酶 (DAAO) / D-丙氨酸 (D - Ala)系统用作自杀基因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 D- Ala杀伤稳定表达 DAAO和绿荧光蛋白 (GFP)的高致瘤性 K 5 6 2 e单克隆细胞 KDf Gd、KDf GC,应用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并用酚红氧化法测定培养上清 H2 O2 和 L owry法测定细胞蛋白数量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 GFP的荧光强度。结果 :在 2 5 m mol/ L D-Ala作用下 2 4 h即可完全杀死 KDf Gd细胞 ,当 D- Ala为 2 0 mmol/ L 时延长作用时间至 4 8h,杀伤率由 6 4 %增加至 96 .8% ,而D- Ala≤ 15 mm ol/ L 时杀伤率增加不明显。低于 2 0 m mol/ L,D- Ala对 K5 6 2 e几乎无杀伤作用。培养上清的 H2 O2 变化与杀伤转基因细胞作用相一致。 结论 :DAAO/ D- Ala系统可能是通过产生 H2 O2 发挥杀伤转基因 K5 6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氧化酶 d- 过氧化氢 白血病 K562e细胞
下载PDF
固定化牛肾氨基酰化酶拆分法制备D-丙氨酸 被引量:7
7
作者 姚文兵 侯振清 +1 位作者 吴梧桐 金建勤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研究了以中空纤维固定化牛肾氨基酰化酶拆分 DL-Ala制备 D-Ala及反应的各种优化条件和固定化酶的动力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 ,固定化酶反应的最适 p H为 7.0 ,最适反应温度为 3 0~ 3 5℃ ;固定化酶拆分反应的酶量选择为 5mg/ ml,时空体... 研究了以中空纤维固定化牛肾氨基酰化酶拆分 DL-Ala制备 D-Ala及反应的各种优化条件和固定化酶的动力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 ,固定化酶反应的最适 p H为 7.0 ,最适反应温度为 3 0~ 3 5℃ ;固定化酶拆分反应的酶量选择为 5mg/ ml,时空体积 SV=1 .0 ,在 p H 7.0 ,3 0℃条件下的全拆分底物浓度为 0 .1 ml/ L。固定化酶常温 1周内拆分率稳定 ,但对热不稳定 ,4 0℃条件下放置 3 0 min活力下降 3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牛肾 基酰化酶拆分 固定化
下载PDF
分子手性的温度效应:D-丙氨酸的变温X衍射和中子衍射研究(英文)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文清 龚 姚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74-781,共8页
利用X衍射(300,270,250 K)和中子衍射(300,260,250,240 K)研究D-丙氨酸单晶在静态的和动力学的变温过程中的结构特征以及考证Salam预言的由D到L构型转变的可能性.实验发现丙氨酸晶体的空间群P212121对称性没有改变.实验结果否定了构型... 利用X衍射(300,270,250 K)和中子衍射(300,260,250,240 K)研究D-丙氨酸单晶在静态的和动力学的变温过程中的结构特征以及考证Salam预言的由D到L构型转变的可能性.实验发现丙氨酸晶体的空间群P212121对称性没有改变.实验结果否定了构型相变的可能,但是发现在~250 K有一个微小的、连续的对称性破缺发生.晶体分子振动产生的环电流模型可以用来解释D-和L-丙氨酸单晶直流磁化率和天然旋光角相反的现象,与之相关的中子衍射数据进一步揭示了变温过程中αC-H(2),N-H(1),N-H(4),N-H(6)键长的不同变化.中子衍射还显示了质子移动所导致的动力学无序,来源于分子内氨基和羧基形成的氢键和分子间αC-H和氨基形成的氢键,从而产生的晶格扭曲和NH3+的扭转.实验结果表明Salam预言相变不是传统意义的结构相变,而是由于温度效应导致了在相变点附近分子的宇称破缺能差(PVED)增大,然后通过氨基酸分子的隧道效应扩大了宇称破缺能差的影响,这一研究为生命现象中快速的均一手性形成提供了非线性机理的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效应 相变 X衍射 中子衍射 d-单晶 宇称破缺能差
下载PDF
比热和直流磁化率证明N^+H…O^-氢键的电子自旋翻转在D-和L-丙氨酸单晶中的不对称相变(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文清 沈新春 +3 位作者 吴季兰 龚䶮 申国华 赵洪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3-780,共8页
为了解决D-和L-丙氨酸在约270K相变的分岐和机理,对其单晶、多晶粉末及原料利用微分扫描量热仪测定比热.用三线法以蓝宝石作校正,并与手册的D-和L-丙氨酸标准比热值比较.在单晶中,实验观察到吸热相变峰最高处时的温度及热焓为:D-丙氨酸,... 为了解决D-和L-丙氨酸在约270K相变的分岐和机理,对其单晶、多晶粉末及原料利用微分扫描量热仪测定比热.用三线法以蓝宝石作校正,并与手册的D-和L-丙氨酸标准比热值比较.在单晶中,实验观察到吸热相变峰最高处时的温度及热焓为:D-丙氨酸,Tc=272.02K,△H=1.87J·mol-1;L-丙氨酸,Tc=271.85K,△H=1.46J·mol-1;热焓差为0.41J·mol-1.参比晶体D-缬氨酸,Tc=273.59K,△H=1.75J·mol-1;L-缬氨酸,Tc=273.76K,△H=1.57J·mol-1;热焓差为0.18J·mol-1.实验发现已测量过的单晶磨成多晶粉末后再测,相变峰消失.说明相变与晶格有关.变温中子衍射排除了D→L的构型相变,但发现N+H…O-氢键沿D-和L-丙氨酸单晶的c轴反向变化.变温偏振拉曼散射反映相变机制与N+H…O-中电子的轨道磁偶极矩相关,观察到偏振光的不对称散射.在外加磁场强度H为+1T和-1T下,变温测定D-和L-丙氨酸晶体的直流磁化率,证明在270K有电子自旋翻转的相变.电子自旋的向上或向下,取决于晶格中NH+3的扭曲振动及N+H…O-氢键沿晶体c轴的方向.由于自旋的定轴性,可以解释单晶和多晶粉末比热结果的分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热 直流磁化率 N+H…O-氢键 电子自旋翻转 不对称相变 d-和L-单晶
下载PDF
D-和L-丙氨酸的磁手性相变(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文清 沈新春 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3-748,共6页
利用变温直流磁化率测定,在外加磁场强度为1T,磁场平行晶体c轴,发现在温度270K,D-和L-丙氨酸发生磁手性相变.结合中子衍射确定磁手性相变机制为,D-和L-丙氨酸中的(N+H)有类金属氢原子特性,在相变点270K,由(N+H)释放的电子自旋有磁手性.... 利用变温直流磁化率测定,在外加磁场强度为1T,磁场平行晶体c轴,发现在温度270K,D-和L-丙氨酸发生磁手性相变.结合中子衍射确定磁手性相变机制为,D-和L-丙氨酸中的(N+H)有类金属氢原子特性,在相变点270K,由(N+H)释放的电子自旋有磁手性.用变温偏振拉曼光谱进一步证明,D-丙氨酸中的(N+H)的电子自旋("),而L-丙氨酸中的电子自旋(#),处于高低不同的能态.磁手性相变(宇称和时间反演都破缺)能差为10-4-10-5eV·molecule-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手性相变 d-和L- 直流磁化率 变温偏振拉曼光谱
下载PDF
D-和L-丙氨酸晶体的突现顺磁性:准一维N^+H…O^-氢键的自旋-轨道分离(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文清 沈新春 +1 位作者 张玉凤 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96-1400,共5页
研究了与磁场强度相关的手性丙氨酸晶体的电子轨道运动的磁性质.根据丙氨酸单晶的两性离子(+NH3-C(CH3)H-CO2-)模型的手性和蛋白质中肽键晶格结构的螺旋性,当外加磁场为5T,磁场方向平行于丙氨酸晶轴c(z)的极性N+H…O-氢键,观察到D-丙氨... 研究了与磁场强度相关的手性丙氨酸晶体的电子轨道运动的磁性质.根据丙氨酸单晶的两性离子(+NH3-C(CH3)H-CO2-)模型的手性和蛋白质中肽键晶格结构的螺旋性,当外加磁场为5T,磁场方向平行于丙氨酸晶轴c(z)的极性N+H…O-氢键,观察到D-丙氨酸晶格中,氢原子的电子自旋翻转,在297.6K直接突现顺磁性.L-丙氨酸则先发生电子自旋转向,然后在303.9K突现顺磁性.实验发现:外加强磁场可以分裂手性丙氨酸晶格中氢键的简并顺磁态,并测出能差.本文进一步证明了准一维极性N+H…O-氢键在晶格中可以发生自旋-轨道分离,表现出一维物理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和L-晶格 N^+H…O^-氢键 突现顺磁性 电子白旋翻转 电子自旋转向 简并顺磁态能差 自旋-轨道分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分离D-天冬氨酸和L-丙氨酸 被引量:1
12
作者 代书玲 张鲁嘉 徐虹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6年第1期42-45,共4页
对离子交换法分离D-天冬氨酸和L-丙氨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树脂对D-天冬氨酸和L-丙氨酸的吸附容量及相对选择系数,选择了一种适合该体系分离的树脂—XH-1,并对吸附条件及洗脱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今后工业... 对离子交换法分离D-天冬氨酸和L-丙氨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树脂对D-天冬氨酸和L-丙氨酸的吸附容量及相对选择系数,选择了一种适合该体系分离的树脂—XH-1,并对吸附条件及洗脱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今后工业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法 分离 d-天冬 L-
下载PDF
2-L-丙氨酸-2-脱氧-D-葡萄糖的合成、热裂解及保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芦昶彤 赵永振 +7 位作者 王宏伟 顾亮 李耀光 王鹏飞 李红涛 赵志伟 孙志涛 段鹍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70,共6页
L-丙氨酸(Ala)和D-果糖(Fru)经缩合、脱水和重排反应合成了一种美拉德反应中间体2-L-丙氨酸-2-脱氧-D-葡萄糖(Ala-Glu);采用热重-微商热重(TG-DTG)和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y-GC/MS)对化合物热失重和热解行为进行研究;以烟丝干... L-丙氨酸(Ala)和D-果糖(Fru)经缩合、脱水和重排反应合成了一种美拉德反应中间体2-L-丙氨酸-2-脱氧-D-葡萄糖(Ala-Glu);采用热重-微商热重(TG-DTG)和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y-GC/MS)对化合物热失重和热解行为进行研究;以烟丝干基含水率为指标,对化合物物理保润性能进行测试,并考察其对卷烟感官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为目标化合物;Ala-Glu初始裂解温度为178.9℃,800℃时总失重达到90%;裂解产物数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多,裂解产物主要为吡嗪类、吡啶类、吡咯类、呋喃类和吡喃酮类等化合物;Ala-Glu保湿性能优于丙二醇和甘油;AlaGlu具有使烟气圆润、柔和,减少刺激性和杂气,提升口感舒适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L--2-脱氧-d-葡萄糖(Ala-Glu) 卷烟 合成 热裂解 保润性能
下载PDF
1-L-丙氨酸-1-脱氧-D-果糖的合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敦铁 肜霖 +2 位作者 黄龙 朱魏 熊国玺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2年第5期5-11,共7页
为进一步研究Maillard反应,以丙氨酸、葡萄糖为原料,在甲醇甘油体系中加入一定催化剂进行反应,经分离纯化得到Maillard反应中间体,再运用IR、MS、NMR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将这一产物加入卷烟中进行评吸。结果表明:这一单一产物为目标化合物... 为进一步研究Maillard反应,以丙氨酸、葡萄糖为原料,在甲醇甘油体系中加入一定催化剂进行反应,经分离纯化得到Maillard反应中间体,再运用IR、MS、NMR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将这一产物加入卷烟中进行评吸。结果表明:这一单一产物为目标化合物,即1-L-丙氨酸-1-脱氧-D-果糖(ADF),其产率为62.7%;ADF在卷烟中具有增浓、增香、减少杂气、改善余味等作用,可以提高卷烟感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中间体合成 1-L--1-脱氧-d-果糖卷烟
下载PDF
D-丙氨酸修饰的新型手性卟啉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树军 彭玉苓 彭晓霞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5期59-60,66,共3页
利用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D-丙氨酸修饰的新型手性自由卟啉(5-[2-(D-丙氨酸)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及其对应的金属锌卟啉(5-[2-(D-丙氨酸)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对合成的... 利用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D-丙氨酸修饰的新型手性自由卟啉(5-[2-(D-丙氨酸)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及其对应的金属锌卟啉(5-[2-(D-丙氨酸)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手性卟啉 亲核取代反应 红外光谱
下载PDF
生物酶不对称氧化法制备D-丙氨酸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晓斌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1年第4期37-39,共3页
依据生物的不对称降解或同化作用机理,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培养假丝酵母(Candida.maltosa),产生对L-丙氨酸具有强氧化能力的氨基酸氧化酶,不对称催化氧化底物DL-丙氨酸中的左旋异构体脱去氨基分解,从而制备D-丙氨酸。研究了碳源、氮源、p... 依据生物的不对称降解或同化作用机理,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培养假丝酵母(Candida.maltosa),产生对L-丙氨酸具有强氧化能力的氨基酸氧化酶,不对称催化氧化底物DL-丙氨酸中的左旋异构体脱去氨基分解,从而制备D-丙氨酸。研究了碳源、氮源、pH、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结论是选择反丁烯二酸为碳源,浓度为1.0%,有机氮源最佳浓度为:蛋白胨0.1%、牛肉膏0.4%、玉米浆0.6%,pH为6.0,转化温度为50℃时酶活力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假丝酵母 氧化酶 酶活 DL-
下载PDF
D-和L-丙氨酸的低温磁相变--磁场变化下的比热和直流磁化率(英文)
17
作者 王文清 沈新春 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97-2603,共7页
为了解D-和L-丙氨酸单晶晶格在极低温下是否存在磁手性相变,在2-20 K下改变磁场强度(0,1,3,5T)测定其比热.实验结果表明比热和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很好地符合C(T)=aT3+b/T2方程,其中aT3项为晶格声子的贡献,可由公式CV=(12/5)π4R(T/ΘD)... 为了解D-和L-丙氨酸单晶晶格在极低温下是否存在磁手性相变,在2-20 K下改变磁场强度(0,1,3,5T)测定其比热.实验结果表明比热和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很好地符合C(T)=aT3+b/T2方程,其中aT3项为晶格声子的贡献,可由公式CV=(12/5)π4R(T/ΘD)3来描述(ΘD为德拜温度),b/T2项为磁场对比热的贡献.实验发现,在2-20 K范围内D-和L-丙氨酸单晶在不同磁场强度下均存在Boson峰(在Cp/T3-T曲线中表现为一个最大值).磁的贡献导致D-和L-丙氨酸单晶的四条Cp/T3-T曲线在2-12 K时不重合,且在12-20 K时消失,此即Schottky反常.零磁场下,D-和L-丙氨酸的Boson峰分别为9.44和10.86 K;德拜温度分别为151.5和152.7 K.结合磁场强度1 T下的直流磁化率测定,发现在温度低于5 K时,D-和L-丙氨酸单晶有相反的磁化率行为,反映了核自旋和电子自旋弱相互作用的手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相变 d-和L- 比热 直流磁化率 Boson峰 德拜温度
下载PDF
D-丙氨酸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研究
18
作者 钟国琛 李家明 +2 位作者 盛日正 彭家志 周鹏 《安徽化工》 CAS 2012年第1期27-30,共4页
以D-丙氨酸、川芎嗪、阿魏酸及其类似物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得到6个川芎嗪芳酸醚类D-丙氨酸衍生物。其结构均经1H-NMR、13C-NMR、MS确证。初步药理结果显示,化合物1a、1b血小板抑制率较高,分别为21.6%、20.6%。
关键词 川芎嗪 d- 抗血小板聚集 合成
下载PDF
D-丙氨酸对大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19
作者 徐恒戬 李翠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5-748,共4页
D-氨基酸氧化酶基因是一种新型的具有生态安全性的选择基因,以D-丙氨酸作为筛选剂,在国外已有成功的报道,而在国内还未见相关信息。试验以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pekinensis(Lour.)Olsson]为材料,研究了D-丙氨酸对大白菜种... D-氨基酸氧化酶基因是一种新型的具有生态安全性的选择基因,以D-丙氨酸作为筛选剂,在国外已有成功的报道,而在国内还未见相关信息。试验以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pekinensis(Lour.)Olsson]为材料,研究了D-丙氨酸对大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丙氨酸浓度的升高,对大白菜种子萌发生长的抑制也增大,受抑制最严重的器官是根系,其次是下胚轴,最后是子叶。高浓度的D-丙氨酸溶液导致种子不能萌发,当D-丙氨酸浓度为27.5 mmol/L时,大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在5%以下;当D-丙氨酸浓度为30.0 mmol/L时,大白菜种子的发芽率为0,故27.5~30.0 mmol/L的D-丙氨酸可以作为适宜的筛选浓度。同时测定了萌发的大白菜幼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低浓度的D-丙氨酸可以刺激二者的升高,过高则导致降低,但不同品种之间表现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大白菜 种子萌发
下载PDF
D-丙氨酸在细菌中的功能和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郭笑 杜信眉 +2 位作者 程磊 周学东 李明云 《口腔疾病防治》 2019年第4期264-267,共4页
D?丙氨酸是L?丙氨酸的手性分子,在细菌个体中参与细胞壁肽聚糖和磷壁酸等的构成以及孢子的出芽和呼吸代谢等过程;在细菌群落中,D?丙氨酸参与生物膜的形成与调节。D?丙氨酸在细菌中的功能和代谢存在特异性,其代谢通路中的酶和基因可作为... D?丙氨酸是L?丙氨酸的手性分子,在细菌个体中参与细胞壁肽聚糖和磷壁酸等的构成以及孢子的出芽和呼吸代谢等过程;在细菌群落中,D?丙氨酸参与生物膜的形成与调节。D?丙氨酸在细菌中的功能和代谢存在特异性,其代谢通路中的酶和基因可作为药物的靶向位点。本文对D?丙氨酸的合成,在细菌中的代谢及功能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探讨D?丙氨酸与变异链球菌致病性的关系,以期为抗龋药物候选靶向位点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现有研究结果表明,D?丙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酶及相关基因在对变异链球菌的生长及生物膜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有望作为靶点设计抗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细菌 功能 代谢 龋病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