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5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CM-41分子筛催化D-葡萄糖酸制备D-葡萄糖酸-δ-内酯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军 林鹿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11年第1期60-62,66,共4页
以MCM-41分子筛为催化剂,由D-葡萄糖酸制备D-葡萄糖酸-δ-内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以及催化剂循环使用次数对D-葡萄糖酸-δ-内酯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CM-41是制备D-葡萄糖酸-δ-内酯较好的催化剂。最佳工艺条... 以MCM-41分子筛为催化剂,由D-葡萄糖酸制备D-葡萄糖酸-δ-内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以及催化剂循环使用次数对D-葡萄糖酸-δ-内酯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CM-41是制备D-葡萄糖酸-δ-内酯较好的催化剂。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3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 h,D-葡萄糖酸-δ-内酯产率达到9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分子筛 d-葡萄糖 d-葡萄糖酸-δ-内酯
下载PDF
超声法合成D-葡萄糖酸-δ-内酯
2
作者 王丽艳 范琳琳 +2 位作者 孙竹 邢凤兰 赵冰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5-307,共3页
研究了连续性超声反应条件下D-葡萄糖酸-δ-内酯合成的新方法。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葡萄糖与I2的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经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较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葡萄糖)∶n(I2)=1∶2,40℃下连续超声反应40min,生成的葡萄糖酸... 研究了连续性超声反应条件下D-葡萄糖酸-δ-内酯合成的新方法。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葡萄糖与I2的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经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较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葡萄糖)∶n(I2)=1∶2,40℃下连续超声反应40min,生成的葡萄糖酸钾收率为93%,将其水溶液经过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柱,酸液在45℃下减压浓缩,20℃下静置过夜重结晶得到D-葡萄糖酸-δ-内酯,收率88%,产物通过IR,1 H NMR得到证实。结果表明,连续性超声反应合成D-葡萄糖酸-δ-内酯,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葡萄糖酸-δ-内酯 连续性超声法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电解氧化法从葡萄糖制备D-葡萄糖酸-δ-内酯
3
作者 周永江 《广东化工》 CAS 2011年第12期48-49,共2页
文章用自制压滤式电解槽对葡萄糖进行氧化电解制备D-葡萄糖酸-δ-内酯,对其工艺条件如电解质溶液、工作电流、分离、结晶条件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解液外循环,控制一定的工作电流,可以得到较高产率的葡萄糖酸,... 文章用自制压滤式电解槽对葡萄糖进行氧化电解制备D-葡萄糖酸-δ-内酯,对其工艺条件如电解质溶液、工作电流、分离、结晶条件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解液外循环,控制一定的工作电流,可以得到较高产率的葡萄糖酸,再用电渗析方法分离葡萄糖和葡萄糖酸液溶液后,经过离子交换树脂,结晶,浓缩可以得到最终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d-葡萄糖酸-δ-内酯 电渗析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葡萄糖酸-δ-内酯
4
作者 师保炜 吴艳阳 +2 位作者 武斌 纪利俊 陈葵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2,共6页
葡萄糖酸-δ-内酯常通过葡萄糖酸水溶液蒸发浓缩制备,所得产品常含有少量的葡萄糖酸和葡萄糖酸-γ-内酯。为了检测产品中葡萄糖酸-δ-内酯的质量分数,文中建立了可快速分离分析葡萄糖酸-δ-内酯、葡萄糖酸和葡萄糖酸-γ-内酯的高效液相... 葡萄糖酸-δ-内酯常通过葡萄糖酸水溶液蒸发浓缩制备,所得产品常含有少量的葡萄糖酸和葡萄糖酸-γ-内酯。为了检测产品中葡萄糖酸-δ-内酯的质量分数,文中建立了可快速分离分析葡萄糖酸-δ-内酯、葡萄糖酸和葡萄糖酸-γ-内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优化了葡萄糖酸-δ-内酯的分析条件。以SPD-M20A二极管阵列检测器,采用Titank Hilic色谱柱分离葡萄糖酸-δ-内酯、葡萄糖酸和葡萄糖酸-γ-内酯,以0.01 mol/L乙腈-磷酸水溶液(体积比90∶10)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表明,葡萄糖酸-δ-内酯在7 min内可实现较好的分离;在0.5—2.5 mg/m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检出限为0.002 mg/mL,定量限为0.5 mg/mL,3个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8%—99.9%,相对标准偏差0.1%—0.4%(n=5)。此方法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可用于葡萄糖酸-δ-内酯、葡萄糖酸和葡萄糖酸-γ-内酯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Hilic色谱柱 葡萄糖-内酯 葡萄糖 葡萄糖-γ-内酯
下载PDF
过表达果糖脱氢酶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高效合成5-酮果糖
5
作者 钱雪 赵晨休 +1 位作者 林金萍 魏东芝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6,共9页
5-酮果糖(5-KetoFructose,5-KF)具有与D-果糖相似的甜度和自然甜味,且不能被人体代谢而具有低热量的优点,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非营养型天然甜味剂。为了获得5-酮果糖高产菌株,作者将来源于Gluconobacter japonicus的膜结合的果糖脱氢... 5-酮果糖(5-KetoFructose,5-KF)具有与D-果糖相似的甜度和自然甜味,且不能被人体代谢而具有低热量的优点,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非营养型天然甜味剂。为了获得5-酮果糖高产菌株,作者将来源于Gluconobacter japonicus的膜结合的果糖脱氢酶基因在Gluconobacter oxydans中过表达,通过对不同的宿主、表达载体和启动子的筛选,获得一株能够高效合成5-KF的工程菌QT-10。在3 L发酵罐中进行补料发酵优化,最终采用恒速连续流加果糖的方式,该工程菌可在82 h内消耗质量浓度为650 g/L的D-果糖,5-KF的产量高达608 g/L,产率为94.6%,时空产率为7.41 g/(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酮果糖 果糖脱氢酶 氧化葡萄糖杆菌 重组表达 发酵优化
下载PDF
食品添加剂D-葡萄糖酸-δ-内酯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建文 朱友亮 +3 位作者 丁凤兰 周荣荣 陈长征 崔光水 《预防医学论坛》 2009年第5期434-436,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测定食品添加剂D-葡萄糖酸-δ-内酯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205nm的条件下测定D-葡萄糖酸-δ-内酯溶液的吸光度值,通过D-葡萄糖酸-δ-内酯溶液与吸光度值的的线性关系,来计算D-葡...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可靠的测定食品添加剂D-葡萄糖酸-δ-内酯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205nm的条件下测定D-葡萄糖酸-δ-内酯溶液的吸光度值,通过D-葡萄糖酸-δ-内酯溶液与吸光度值的的线性关系,来计算D-葡萄糖酸-δ-内酯的质量分数。[结果]该方法在0.025~3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确度试验3种不同加入量的D-葡萄糖酸-δ-内酯溶液的RSD(%)分别为5.38、1.63、0.60,回收率试验3种不同加入量其回收率(%)分别为97.5、100.3、100.2。[结论]该方法可应用于食品添加剂D-葡萄糖酸-δ-内酯含量的测定,能更好地指导食品添加剂D-葡萄糖酸-δ-内酯的生产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波长205nm d-葡萄糖酸-δ-内酯
原文传递
δ-葡萄糖酸内酯添加量对豆腐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雅婧 张志衡 +2 位作者 琚魏波 李玉娥 陈振家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3-187,194,共6页
以内酯豆腐为研究对象,在豆浆中添加不同比例(0.2%、0.3%、0.4%)的δ-葡萄糖酸内酯(GDL),通过质构仪、SDS-PAGE、红外光谱、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等仪器,对其组织结构、含水量和保水性、凝胶作用力组成、蛋白质亚基组成、二级结构和微... 以内酯豆腐为研究对象,在豆浆中添加不同比例(0.2%、0.3%、0.4%)的δ-葡萄糖酸内酯(GDL),通过质构仪、SDS-PAGE、红外光谱、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等仪器,对其组织结构、含水量和保水性、凝胶作用力组成、蛋白质亚基组成、二级结构和微观结构进行测定,分析GDL添加量对豆腐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GDL添加量的增加,其硬度、弹性和咀嚼性显著提高(P<0.05),当GDL添加量为0.4%时,保水性最好,达到了83.38%,豆腐中疏水作用逐渐增强,可溶性蛋白的亚基条带逐渐减少,蛋白质向凝胶转化的趋势增大,豆腐蛋白质中β-折叠含量由31.93%增加到38.43%,无规则卷曲含量由13.93%下降到13.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酯豆腐 δ-葡萄糖内酯 凝胶作用力 电泳图谱
下载PDF
活性天然产物19α-羟基亚细亚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快速富集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永丹 张平 +2 位作者 李丹琦 刘学贵 高品一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505-509,共5页
19α-羟基亚细亚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来源的三萜类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神经炎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是一种潜在的抗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先导药物,具有深入研究价值。介绍了一种在金樱子果实中快速富集19α... 19α-羟基亚细亚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来源的三萜类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神经炎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是一种潜在的抗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先导药物,具有深入研究价值。介绍了一种在金樱子果实中快速富集19α-羟基亚细亚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新方法,并研究其与潜在抗AD活性靶点的分子对接。以94 g金樱子果实粉末中提取该化合物为例,通过自制减压真空色谱装置,利用少量流动相,快速便捷地得到19α-羟基亚细亚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0.172 5 g。此外,该化合物与靶蛋白结合能为-24.7 kJ·mol^(-1)。结果表明:19α-羟基亚细亚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具有潜在的抗AD活性,提取的方法具有样品耗损低、操作方便、快速稳定、得率高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α-羟基亚细亚-28-O-β-d-吡喃葡萄糖 快速富集 自制减压真空色谱装置 分子对接 抗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营养成分对红茶菌液中D-葡萄糖二酸-1,4-内酯和总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侃 甘旭华 +2 位作者 唐欣昀 王硕 檀华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7,共4页
采用纯化的酵母菌和木醋酸菌菌株培养红茶菌液,利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培养液中D-葡萄糖二酸-1,4-内酯(DSL)的含量,考察不同配方对DSL产量的影响。用HPCE法在培养10 d的红茶菌液中稳定检测到DSL;采用麦芽糖与绿茶培养的红茶菌... 采用纯化的酵母菌和木醋酸菌菌株培养红茶菌液,利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培养液中D-葡萄糖二酸-1,4-内酯(DSL)的含量,考察不同配方对DSL产量的影响。用HPCE法在培养10 d的红茶菌液中稳定检测到DSL;采用麦芽糖与绿茶培养的红茶菌液中的DSL含量达1.09 g/L,远高于乌龙茶和蔗糖培养液中的0.28 g/L。发现有利于DSL合成的糖类依序是:麦芽糖>葡萄糖>蔗糖;茶叶依序是:红茶≥绿茶>乌龙茶;较高浓度的糖不利于DSL的合成。测定发酵液中还原糖、总酸的含量,计算得率(酸/糖耗),发现葡萄糖和麦芽糖、绿茶和红茶有利于红茶菌液的成熟,高浓度的糖抑制红茶菌液的成熟。DSL浓度约占总酸的6.5%~7.3%,与总酸显著相关(α=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纯菌培养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d-葡萄糖-1 4-内酯
下载PDF
红茶菌中D-葡萄糖二酸1,4内酯的气相色谱检测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薇 籍保平 +1 位作者 田文礼 杨志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8-169,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D-葡萄糖二酸1,4内酯的气相色谱检测法,该检测方法与有关文献介绍的其它检测方法相比较,具有灵敏度高、前处理简便、测定速度快、成本低、适用面广等优点。同时,对红茶菌样品的检测结果为解释红茶菌饮料的解毒、抗癌...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D-葡萄糖二酸1,4内酯的气相色谱检测法,该检测方法与有关文献介绍的其它检测方法相比较,具有灵敏度高、前处理简便、测定速度快、成本低、适用面广等优点。同时,对红茶菌样品的检测结果为解释红茶菌饮料的解毒、抗癌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d-葡萄糖1 4内酯 气相色谱检测法
下载PDF
Cu/有机膦酸锆双功能催化剂催化糠醛一锅法合成γ-戊内酯
11
作者 黄永雨 于洪洋 +2 位作者 张宇 宫畅 李锋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22-26,共5页
采用八水合氧氯化锆和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合成有机膦酸锆(ZrATMP),进一步负载Cu组分制备Cu/ZrATMP催化剂,考察催化剂制备条件及其催化糠醛一锅法合成γ-戊内酯性能。结果表明,ZrATMP具有Lewis/Br nsted酸性中心,但催化糠醛合成γ-... 采用八水合氧氯化锆和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合成有机膦酸锆(ZrATMP),进一步负载Cu组分制备Cu/ZrATMP催化剂,考察催化剂制备条件及其催化糠醛一锅法合成γ-戊内酯性能。结果表明,ZrATMP具有Lewis/Br nsted酸性中心,但催化糠醛合成γ-戊内酯反应活性较低。负载Cu组分能形成强酸中心,并进一步增强Lewis酸位点。与ZrATMP相比,Cu/ZrATMP同时具有Cu金属中心和Lewis/Br nsted酸性中心,表现出更高的糠醛合成γ-戊内酯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 γ-内酯 有机膦 金属中心 性中心
下载PDF
青果不同溶剂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研究
12
作者 张震宇 刘雅欣 +3 位作者 刘国香 邵文卓 张德成 林桂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48-354,共7页
目的:探究青果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成分差异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方法:使用水、50%乙醇、70%乙醇、95%乙醇对青果进行提取,分别测定不同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明确其抑制类型,并检测不同提取液中没食子酸、鞣花酸、总... 目的:探究青果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成分差异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方法:使用水、50%乙醇、70%乙醇、95%乙醇对青果进行提取,分别测定不同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明确其抑制类型,并检测不同提取液中没食子酸、鞣花酸、总黄酮含量。结果:各溶剂提取物均对α-葡萄糖苷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类型为可逆性非竞争性抑制作用;70%乙醇提取物抑制效果最佳,半抑制浓度(IC50)为9.914×10^(3)µg/mL,没食子酸、鞣花酸、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33±0.03)mg/g、(12.61±0.12)mg/g、(19.05±0.02)mg/g。结论:青果提取液成分中没食子酸对提取溶剂不敏感,鞣花酸及总黄酮水溶性不佳;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总体以70%乙醇提取液最佳,酶抑制率最高,此为青果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果 Α-葡萄糖苷酶 酶抑制 没食子 鞣花 总黄酮
下载PDF
血清残余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青年H型高血压的关系
13
作者 张高丽 代淑阳 +4 位作者 邓予晖 赵文心 张珂 张宗山 许泼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962-1965,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残余胆固醇(RC)和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与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关系。方法 收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在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住院诊治的青年高血压患者290例作为实验组,根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实验组又... 目的 探讨血清残余胆固醇(RC)和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与青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关系。方法 收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在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住院诊治的青年高血压患者290例作为实验组,根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实验组又分为H型高血压组170例,正常Hcy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组)12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选用Cobas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组血标本中Hcy、血脂、肾功能等生化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之间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Hcy与总胆固醇(TC)、RC、TyG、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 H型高血压组和单纯高血压组中BUN、Cr、UA、GFR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H型高血压组较单纯高血压组有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组和单纯高血压组中CHO、RC、TyG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H型高血压组较单纯高血压组有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RC、TyG、BUN、Cr、UA是H型高血压患者高Hcy的影响因素。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高Hcy与TyG、RC相关,临床可根据患者TyG、RC水平采取治疗措施,预防H型高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残余胆固醇
下载PDF
不同干燥条件下黄芩主要成分含量及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禾苗 黄飞 +1 位作者 柴欣 王跃飞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649-653,共5页
[目的]揭示黄芩药材在不同干燥条件下主要成分及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探究黄芩药材产地加工的适宜方法。[方法]制备不同干燥条件下的黄芩药材样品,研究干燥过程中黄芩药材样品的失水率、主要成分的含量及β-葡萄糖醛酸苷酶... [目的]揭示黄芩药材在不同干燥条件下主要成分及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探究黄芩药材产地加工的适宜方法。[方法]制备不同干燥条件下的黄芩药材样品,研究干燥过程中黄芩药材样品的失水率、主要成分的含量及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结果]不同干燥条件下黄芩药材中主要指标成分含量基本一致,黄芩苷含量均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随着干燥温度升高,药材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明显降低。[结论]不同干燥方式对黄芩主要成分含量影响较小,温度升高有效灭活黄芩药材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为黄芩产地加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干燥方式 Β-葡萄糖苷酶 产地加工
下载PDF
没食子酸衍生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薛琛 王怡婷 +4 位作者 刘芬芬 戴一辉 葛宇飞 赵雯靓 徐丽珊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74-80,共7页
为明确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分别对没食子酸及其酯化衍生物与α-葡萄糖苷酶相互作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没食子酸(IC_(50)为9.80 mg·mL^(-1))、没食... 为明确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分别对没食子酸及其酯化衍生物与α-葡萄糖苷酶相互作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没食子酸(IC_(50)为9.80 mg·mL^(-1))、没食子酸甲酯(IC_(50)为6.16 mg·mL^(-1))、没食子酸乙酯(IC_(50)为2.97 mg·mL^(-1))和没食子酸丙酯(IC_(50)为1.00 mg·mL^(-1))均具有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均会静态猝灭α-葡萄糖苷酶的内源荧光,不同温度下结合常数K_(a)均超过10~5 L·mol^(-1),结合位点n≈1,相互作用的主要驱动力为氢键和疏水作用力,表明酯基的存在能强化没食子酸与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但随着酯基的延长,分子间的空间位阻增加,相互作用的概率下降;没食子酸衍生物能够改变酶的构象,有效增强α-葡萄糖苷酶的色氨酸(Trp)残基和酪氨酸(Tyr)残基所在微环境的极性;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结合于α-葡萄糖苷酶的同一个疏水口袋内,主要与Ser 288,Ile 523和Lys 776通过氢键结合.综上所述,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可以结合α-葡萄糖苷酶的特定位点,通过改变微环境、酶构象等可以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以期为筛选或改造高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衍生物 Α-葡萄糖苷酶 荧光猝灭 抑制机制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腐乳酸浆水中产β-葡萄糖苷酶乳酸菌的研究
16
作者 张佳萍 夏宁 +3 位作者 滕建文 韦保耀 黄丽 张博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7-32,共6页
桂林腐乳酸浆水是桂林腐乳制作过程中的凝固剂,其富含的微生物赋予了腐乳特有的品质。而桂林腐乳酸浆水中乳酸菌的种类及其具有的优良功能活性尚不清晰。该研究从酸浆水中筛选出10株乳酸菌,其中5株具有产β-葡萄糖苷酶能力。经生理生化... 桂林腐乳酸浆水是桂林腐乳制作过程中的凝固剂,其富含的微生物赋予了腐乳特有的品质。而桂林腐乳酸浆水中乳酸菌的种类及其具有的优良功能活性尚不清晰。该研究从酸浆水中筛选出10株乳酸菌,其中5株具有产β-葡萄糖苷酶能力。经生理生化和16S rRNA鉴定,a1、a3、a7和b16为利莫西发酵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b8为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b8展现出最高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发酵6 h时为(41.22±0.47)U/105 CFU),生长活力和产酸能力也显著高于其余4株产酶乳酸菌(P<0.05)。此外,德氏乳杆菌b8在培养12 h时的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16.29±2.22)%、(51.02±2.43)%。综上,德氏乳杆菌b8具有较好的功能活性和生长活力,该研究既丰富了对桂林腐乳酸浆水中乳酸菌的认识,又为豆制品行业提供了潜在的功能性发酵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腐乳 Β-葡萄糖苷酶 能力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生产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魏转 余泗莲 +2 位作者 孙文敬 周强 李中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36-639,共4页
2-酮基-D-葡萄糖酸(2KGA)是合成食品抗氧化剂D-异抗坏血酸钠及D-异抗坏血酸的前体,通常采用细菌发酵的方法由D-葡萄糖转化而来。本文概述了2KGA的生物合成途径、2KGA产生菌的选育、2KGA的发酵条件、2KGA的发酵工艺、2KGA发酵产物的提取... 2-酮基-D-葡萄糖酸(2KGA)是合成食品抗氧化剂D-异抗坏血酸钠及D-异抗坏血酸的前体,通常采用细菌发酵的方法由D-葡萄糖转化而来。本文概述了2KGA的生物合成途径、2KGA产生菌的选育、2KGA的发酵条件、2KGA的发酵工艺、2KGA发酵产物的提取、国内2KGA发酵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善对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酮基-d-葡萄糖 发酵 d-异抗坏血 d-异抗坏血
下载PDF
电解氧化葡萄糖制备D_葡萄糖酸δ-内酯 被引量:9
18
作者 顾宏邦 董必礼 +2 位作者 马秀英 晨晓霓 郭强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89年第7期295-297,共3页
一、前言葡萄糖酸δ-内酯(以下简称δ-内酯)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粮食深度加工产品。当前,δ-内酯的最大用途是作制内酯豆腐时的凝固剂。用δ-内酯作凝固剂制得的豆腐质地细嫩、食用时无涩味、并能保存较长的时间、出豆腐率比通常用卤... 一、前言葡萄糖酸δ-内酯(以下简称δ-内酯)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粮食深度加工产品。当前,δ-内酯的最大用途是作制内酯豆腐时的凝固剂。用δ-内酯作凝固剂制得的豆腐质地细嫩、食用时无涩味、并能保存较长的时间、出豆腐率比通常用卤水或石膏要高出近一倍,故很受群众欢迎。我国近年来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正在迅速发展,上海、大连、镇江、北京、太原等地已相继研制成功内酯豆腐,且有少量生产。内酯豆腐是当δ-内酯在较高温度下转变成葡萄糖酸时,发生电解质凝聚作用而制成的,因此,该法特别适用于机械化生产的袋装豆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δ-内酯 葡萄糖 电解氧化 凝固剂 内酯豆腐
下载PDF
热处理及葡萄糖酸-δ-内酯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于国萍 安静 韩宗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1-25,共5页
探讨热处理以及葡萄糖酸-δ-内酯诱导的酸化作用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显著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凝胶强度、表面疏水性、保水性。最佳工艺条件为:90℃加热处理40min。大豆分离蛋白经葡萄糖酸-δ-内酯诱导酸化... 探讨热处理以及葡萄糖酸-δ-内酯诱导的酸化作用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显著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凝胶强度、表面疏水性、保水性。最佳工艺条件为:90℃加热处理40min。大豆分离蛋白经葡萄糖酸-δ-内酯诱导酸化后,形成热处理凝胶的凝胶特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葡萄糖-内酯 诱导 大豆分离蛋白 凝胶
下载PDF
葡萄糖酸-δ-内酯对常见病原生物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施雨露 侯芳玉 +2 位作者 耿志辉 韩淑梅 盛学成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03-605,共3页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 -δ-内酯 (Glucono-δ- lactone,G-δ- L )对常见病原生物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人工培养的方法 ,在体外检验了 G-δ- L对淋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毒性大肠埃希菌、福氏痢疾杆菌、乳酸杆菌和阴道毛滴虫的抑制作...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 -δ-内酯 (Glucono-δ- lactone,G-δ- L )对常见病原生物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人工培养的方法 ,在体外检验了 G-δ- L对淋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毒性大肠埃希菌、福氏痢疾杆菌、乳酸杆菌和阴道毛滴虫的抑制作用。结果 :G-δ- L对上述致病菌和阴道毛滴虫均有较强的抑制效果 ,对乳酸杆菌抑制作用较弱。结论 :G-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内酯 病原生物 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