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vances in statistical mechanics of rock masses and it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被引量:11
1
作者 Faquan Wu Jie Wu +3 位作者 Han Bao Bo Li Zhigang Shan Deheng Kong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1年第1期22-45,共24页
To efficiently link the continuum mechanics for rocks with the structural statistics of rock masses,a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system called the statistical mechanics of rock masses(SMRM)was developed in the pas... To efficiently link the continuum mechanics for rocks with the structural statistics of rock masses,a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system called the statistical mechanics of rock masses(SMRM)was developed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In SMRM,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s of stressestrain relationship,strength and failure probability for jointed rock masses were established,which were based on the geometric probability models characterising the rock mass structure.This follows the statistical physics,the continuum mechanics,the fracture mechanics and the weakest link hypothesis.A general constitutive model and complete stressestrain models under compressive and shear conditions were also developed as the derivatives of the SMRM theory.An SMRM calculation system was then developed to provide fast and precise solutions for parameter estimations of rock masses,such as full-direction rock quality designation(RQD),elastic modulus,Coulomb compressive strength,rock mass quality rating,and Poisson’s ratio and shear strength.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s involved in SMRM were integrated into a FLAC3D based numerical module to apply for engineering rock masses.It is also capable of analysing the complete deformation of rock masses and active reinforcement of engineering rock masses.Examples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SMRM were presented,including a rock mass at QBT hydropower station in northwestern China,a dam slope of Zongo II hydropower station in D.R.Congo,an open-pit mine in Dexing,China,an underground powerhouse of Jinping I hydropower station in southwestern China,and a typical circular tunnel in Lanzhou-Chongqing railway,China.These applications verifi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MRM and demonstrated its applicability to broad engineering issues associated with jointed rock ma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istical mechanics of rock masses(SMRM) Jointed rock mass Geometric probability model Failure probability Anisotropic constitutive model Engineering parameters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of Constitutive Model of Silicone Rubber Foams Based on Statistical Theory of Rubber Elasticity 被引量:7
2
作者 Cheng-Sha Wei Ai Lu +3 位作者 Su-Ming Sun Xing-Wen Wei Xiao-Yu Zhou Jie Sun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9期1077-1083,共7页
In this study, a constitutive model based on microscopic physical mechanism of silicone rubber foams was established. A theoretical statistical model of rubber elasticity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dangling chains was ... In this study, a constitutive model based on microscopic physical mechanism of silicone rubber foams was established. A theoretical statistical model of rubber elasticity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dangling chains was modified to build this model. When a strain amplification factor (X) was introduced, the theoretical model could fit the tensile stress-strain data of mono- and bi-modal foam matrix well (Adj. R-Square = 0.9989, 0.9983).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polymer network, namely,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Me) and volume fraction (Ф) of chain segments between adjacent cross-linking points (network strands), were calculated by probabilistic method from the number-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Mn), vinyl content (wvi) of the primary polysiloxanes and percent conversion (q) of vinyl groups. The primary and infinite strain amplification factors (X0, X∞) and decay exponent (z), introduced by X and related to the nanoparticles, were obtained by fitting. Inspired by the fact that the actual strain of matrix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foams', we introduced another item, strain hysteresis item (H, related with the foam porosity and cell structure), into the statistical model as well. With the same above values of Mc, Ф, X0 and X∞, the model could also fit the compressive stress-strain data of mono- and bi-modal foams well (Adj. R-Square = 0.9948, 0.9985). Interestingly, the strain hysteresis items of the mono- and bi-modal foams almost completely coincided under all experimental strains, which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almost equal porosity and similar cell structure of the two foams. This constitutive model may connect the macroscopic stress-strain behaviour to the parameters of microscopic molecular structures, promisingly providing a basis for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silicone rubber fo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one rubber foams constitutive model statistical theory of rubber elasticity Strain amplification factor Strain hysteresis item
原文传递
干湿-冻融循环下黄土力学特性及损伤机制研究
3
作者 郅彬 王尚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2-1102,共11页
为深入研究干湿-冻融循环对原状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及细观损伤演化规律,通过不同次数干湿-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consolidation drainage triaxial sheartest,CD)和核磁共振试验,从宏-细观角度分析其应力-应变曲线及强... 为深入研究干湿-冻融循环对原状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及细观损伤演化规律,通过不同次数干湿-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consolidation drainage triaxial sheartest,CD)和核磁共振试验,从宏-细观角度分析其应力-应变曲线及强度指标变化规律和细观孔隙的损伤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之上,假定黄土微元强度分布服从复合函数,建立了黄土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并验证其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土体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应变软化,并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大软化程度逐渐减弱。偏应力峰值随循环次数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在循环2次时其衰减程度最大,不同围压下分别衰减了17.6%、23.2%、24.5%和18.1%。土体内胶结块在循环作用下发生破损,使得内部孔隙面积逐渐增大,主要为小孔隙向中大孔隙的转变,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大,内部结构逐渐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冻融循环 黄土 力学特性 细观损伤 损伤统计本构模型
下载PDF
基于损伤耦合演化过程的黏土-结构物界面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4
作者 李怀鑫 晏长根 +2 位作者 石玉玲 余柄学 梅颢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60-2272,共13页
为了评估粗糙度对土与结构物界面强度特性的影响,首先,开展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黏土和不同粗糙度黏土-结构物界面强度的直剪试验,分析了土体剪切面强度和界面强度的相互关系;其次,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分析黏土-结构物界面的剪切机理,提出了... 为了评估粗糙度对土与结构物界面强度特性的影响,首先,开展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黏土和不同粗糙度黏土-结构物界面强度的直剪试验,分析了土体剪切面强度和界面强度的相互关系;其次,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分析黏土-结构物界面的剪切机理,提出了考虑结构物表面粗糙度影响的界面损伤耦合演化过程;第三,引入考虑界面粗糙度影响的等效初始损伤因子,基于连续损伤理论和统计强度理论建立了考虑界面损伤耦合演化过程的黏土-结构物界面统计损伤本构模型;最后,结合室内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法向应力条件下,界面粗糙度越大,界面强度越接近土体强度;界面强度与结构物表面粗糙度呈幂函数关系增加,其增长速率随结构物表面粗糙度增加而降低;黏土-结构物界面剪切全过程的损伤演化过程可分为等效初始损伤阶段和加载损伤阶段,其中,等效初始损伤阶段受界面粗糙度影响,加载损伤包括受荷损伤和耦合损伤。本文模型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吻合度较高,能较好地反映黏土与结构物界面损伤本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与结构物界面 粗糙度 等效初始损伤因子 损伤耦合演化 统计损伤理论 本构模型
下载PDF
冻融受荷砂岩力学性能劣化与统计损伤模型研究
5
作者 张二锋 刘慧 +1 位作者 康跃明 杨金虎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1,共8页
在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中,砂岩作为主要的工程地质含水层之一,冻融环境影响砂岩的力学及变形特性。为研究受冻融环境影响下受荷岩力学性能的劣化和损伤特性,以陕西地区红色细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0、5、10、20和30次冻融循环... 在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中,砂岩作为主要的工程地质含水层之一,冻融环境影响砂岩的力学及变形特性。为研究受冻融环境影响下受荷岩力学性能的劣化和损伤特性,以陕西地区红色细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0、5、10、20和30次冻融循环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获得冻融后砂岩的单轴压缩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和力学特征参数,对冻融岩石进行力学特征参数分析,建立冻融环境下岩石力学性能的劣化模型;基于冻融环境对岩石损伤的影响,考虑岩石在变形阶段中压密阶段的特点,建立考虑压密阶段修正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岩石压密阶段的占比越来越大,峰值应也变逐渐增大,冻融循环前30次岩石发生脆性破坏,冻融循环30次后岩石脆性明显减弱,应变软化阶段明显;冻融循环前10次,力学特征参数损失率增长较快,之后明显减缓;冻融循环30次之后,峰值强度损失率为47.27%,弹性模量损失率为60.35%;其中力学特征参数损失率与冻融循环次数成一次线性增长,在建立的力学性能劣化模型中,冻融后岩石力学性能占比成指数递减,利用冻融环境下岩石的孔隙特征,可准确预测岩石在冻融环境作用下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考虑压密阶段的修正统计损伤本构模型与试验曲线拟合度更高,修正理论模型可对冻融受荷岩石力学性能劣化和损伤预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 受荷 岩石力学 统计损伤 本构模型
下载PDF
基于泊松分布的木材顺纹方向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6
作者 刘文斌 徐国林 +2 位作者 李维君 柏亚双 陈顺超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199,共7页
基于概率密度函数构建材料统计损伤本构模型时,分布函数决定着本构模型精度。为解决现有研究中使用的分布函数大多适用于脆性材料、准脆性材料,并不适用于木材的难题,引入泊松分布函数,结合连续介质力学和木材顺纹方向变形破坏曲线几何... 基于概率密度函数构建材料统计损伤本构模型时,分布函数决定着本构模型精度。为解决现有研究中使用的分布函数大多适用于脆性材料、准脆性材料,并不适用于木材的难题,引入泊松分布函数,结合连续介质力学和木材顺纹方向变形破坏曲线几何条件,构建木材顺纹方向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泊松分布函数构建本构模型方法可行;与Weibull分布、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相比,泊松分布更适用于构建木材本构模型;对于木材本构模型中受拉段应力-应变曲线,也可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来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统计损伤 本构模型 泊松分布
下载PDF
岩石三轴压缩变形破坏特征与模拟方法研究
7
作者 彭毓琛 张超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6期14-16,71,共4页
岩石变形破坏规律及其模拟方法是岩石工程稳定性分析的基础。文章针对粗大理石试验曲线,获得岩石阶段性变形特征及特征应力的变化规律,基于摩尔-库伦准则和德鲁克-普拉格准则建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将模型曲线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分析。... 岩石变形破坏规律及其模拟方法是岩石工程稳定性分析的基础。文章针对粗大理石试验曲线,获得岩石阶段性变形特征及特征应力的变化规律,基于摩尔-库伦准则和德鲁克-普拉格准则建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将模型曲线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粗大理石特征应力与围压呈线性正相关,峰后变形特征受围压影响显著,文章提出的模型能反映岩石阶段性变形规律,针对峰后变形特征的模拟效果,摩尔-库伦准则优于德鲁克-普拉格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工程 变形规律 统计损伤 本构模型
下载PDF
基于Weibull分布的高温高围压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8
作者 郑栋 戚承志 +3 位作者 卢春生 班力壬 王东岳 候宇航 《市政技术》 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
深部岩石通常处于高温及高围压环境中,深入研究深部岩石的本构关系对于深地矿产资源的开采、地热的高效利用以及岩体的稳定性分析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研究岩石在不同温度和围压作用下的静态三轴压缩破坏全过程本构关系,基于... 深部岩石通常处于高温及高围压环境中,深入研究深部岩石的本构关系对于深地矿产资源的开采、地热的高效利用以及岩体的稳定性分析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研究岩石在不同温度和围压作用下的静态三轴压缩破坏全过程本构关系,基于宏观唯象损伤力学的概念,从岩石的弹性模量随着温度变化的角度出发,得到了岩石在温度作用下的损伤表达式;又基于Weibull分布和修正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将岩石细观均匀化,并结合统计损伤理论,得到了岩石在轴向压力作用下的统计损伤表达式;然后根据推广的应变等价性原理将两部分损伤耦合,得到了岩石在高温及轴压力作用下的岩石耦合损伤表达式。将所得的耦合损伤表达式结合考虑岩石残余应力的Lemaitre应变等价性假说以及有效应力原理,同时考虑岩石内部裂纹起裂阈值的影响,将本构模型分为阈值应变之前和阈值应变之后两部分,得到了一种分段函数形式的可反映高温及高围压影响的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为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分别将岩石在温度为25、200、400、600、800、1000℃和围压为0、10、20、30、40 MPa情况下的模型本构曲线与试验本构曲线进行了对比验证,对比结果较好,可以反映出岩石存在临界温度。在围压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岩石的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温度一定时,随着围压的升高,岩石的延性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损伤理论 岩石本构模型 WEIBULL分布 高围压 高温 阈值应变
下载PDF
双轴压缩下缓倾层状砂岩力学特性及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地元 周奥辉 +1 位作者 王立川 张鹏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74-1086,共13页
为揭示缓倾层状岩石在双轴应力状态下的力学特征与损伤演化规律,开展15°倾角以内层状砂岩的双轴压缩试验。为准确描述层状岩石的损伤演化过程,采用等效应变原理,结合横观各向同性岩石的弹性本构关系和统计损伤力学理论,建立双轴应... 为揭示缓倾层状岩石在双轴应力状态下的力学特征与损伤演化规律,开展15°倾角以内层状砂岩的双轴压缩试验。为准确描述层状岩石的损伤演化过程,采用等效应变原理,结合横观各向同性岩石的弹性本构关系和统计损伤力学理论,建立双轴应力作用下层状岩石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并对试样压密段进行修正。分别采用解析法和拟合法对统计损伤模型进行求解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缓倾层状砂岩在双轴应力作用下,其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随层理倾角的增大而减小,随侧压的增大而增大;试样在破坏时均表现出劈裂和剪切复合型破坏的形态,随着层理倾角增加,试样破坏的主控因素逐渐由穿切层面的剪切裂纹转变为沿层面的剪切裂纹,随着侧压增大,试样破坏时产生的宏观裂纹逐渐增多,试样被这些裂纹切割成块,甚至出现板裂状剥落破坏;在压密段采用拟合法、弹性段和峰值后区采用解析法所得到的模型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很好,所建立的损伤本构方程可以较好地反映缓倾层状岩石在双轴压缩下的损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层状砂岩 双轴压缩试验 破坏模式 统计损伤本构 横观各向同性
下载PDF
黄土损伤模型及其在隧道施工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战平 吴友川 +2 位作者 周冠男 潘红伟 肖珂辉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0-649,共10页
为了更加正确合理地对黄土隧道施工的围岩稳定性进行判别,建立了黄土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判别隧道施工稳定性的极限应变法。假设黄土微元强度分布服从复合幂函数,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理论以及等效应变理论,同时考虑围压和... 为了更加正确合理地对黄土隧道施工的围岩稳定性进行判别,建立了黄土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判别隧道施工稳定性的极限应变法。假设黄土微元强度分布服从复合幂函数,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理论以及等效应变理论,同时考虑围压和含水量对黄土变形模量的影响,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建立了一个能够反映不同含水量和不同围压条件下黄土应力应变关系的本构模型。经验证,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黄土在受荷全过程中的应变硬化特性,尤其是在低围压条件下的应变软化特性。通过本文所建立的黄土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在原有的围岩极限应变判断法基础上对围岩界限应变求解公式进行修正,最终提出了一个适用于黄土地层的隧道施工稳定性判别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损伤统计 本构模型 围岩稳定性 极限应变法
下载PDF
基于D-P统计本构模型的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11
作者 张嘉威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第10期184-186,M0021,共4页
在Drucker-Prager准则以及微元服从Weibull分布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测围岩的受力变形特点,将损伤变量进行修正优化,建立了能够反映受力全过程的三维D-P统计本构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某工程隧道围岩进... 在Drucker-Prager准则以及微元服从Weibull分布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测围岩的受力变形特点,将损伤变量进行修正优化,建立了能够反映受力全过程的三维D-P统计本构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某工程隧道围岩进行了三维模拟计算,分析了开挖结果及稳定性,并采取了处理措施,使得对实际工程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统计本构模型 隧道 围岩 稳定性
下载PDF
季节冻土区路基土的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永靖 程耀辉 +3 位作者 赵涛锋 陈博文 马瑞 宋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59-1366,共8页
为探索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和围压作用对季节冻土区路基土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及损伤机理,以辽宁阜新市某公路区间为试验路段,采用环刀法选取试验路段路基土样,通过冻融循环及三轴压缩试验,得到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及围压作... 为探索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和围压作用对季节冻土区路基土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及损伤机理,以辽宁阜新市某公路区间为试验路段,采用环刀法选取试验路段路基土样,通过冻融循环及三轴压缩试验,得到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及围压作用下路基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根据损伤力学及统计学原理,将Weibull分布与Lemaitre有效应力原理相结合,建立了季节冻土区路基土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可导致路基土试件强度降低,且随着试件含水率的增加,应力-应变曲线呈现由应变软化逐渐表现为应变硬化特征,试件最优含水率为应变软化与应变硬化的分界点;随着围压的增大试件强度增加,在冻融循环次数较少且围压较低时,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出现峰值应力,曲线表现出应变软化特征,在冻融循环次数较多且围压较大时容易出现应变硬化现象;经对比分析,所建立的损伤本构模型与试验应力-应变曲线吻合度较好,且模型所需参数均可通过三轴试验获得,说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季节冻土区路基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具有实用性。另由试验结果可知,为降低东北地区冻融循环作用对季节冻土区路基强度的影响,提前做好路基的防排水工作对于路基冻融病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损伤本构模型 统计损伤理论 路基土 季节冻土 冻融循环
下载PDF
空隙岩石非线性变形细观唯象分析及本构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根宝 张超 +1 位作者 白允 杨楚卿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三轴压缩条件下空隙岩石非线性变形分析方法及其变形全过程模拟方法是岩石变形力学特性研究的焦点之一。首先,在充分探讨三轴压缩条件下空隙岩石非线性变形机理与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细观唯象分析方法,将空隙岩石细观化为由基质材料和裂... 三轴压缩条件下空隙岩石非线性变形分析方法及其变形全过程模拟方法是岩石变形力学特性研究的焦点之一。首先,在充分探讨三轴压缩条件下空隙岩石非线性变形机理与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细观唯象分析方法,将空隙岩石细观化为由基质材料和裂隙材料2部分串联组成,建立了空隙岩石非线性变形细观唯象分析模型。基于体积柔度与空隙岩石内部张开裂隙数量密切相关的特点,引入了体积柔度与弹性模量之间以及静水压力与裂隙纵横比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质材料的弹性模量与围压之间的关系式。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三轴压缩条件下基质材料变形破坏过程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然后,在空隙岩石非线性变形细观唯象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空隙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并给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最后,根据红砂岩和煤岩2类岩石三轴压缩试验资料对模型和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模型不仅能够较好地反映三轴压缩条件下空隙岩石空隙压密非线性上凹变形特征,也能够反映出岩石弹性模量随围压增大而不断增大的变化特点,还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岩石峰值后区变形特征。空隙岩石非线性变形细观唯象分析模型和基质材料弹性模量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得到了较好的验证,该模型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本构模型 细观唯象分析 空隙岩石 统计损伤
下载PDF
DRUCKER-PRAGER YIELD CRITERIA IN VISCOELASTIC-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FOR THE STUDY OF SEA ICE DYNAMICS 被引量:3
14
作者 WANG Gang JI Shun-ying LV He-xiang YUE Qian-jin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6期714-722,共9页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a ice drifting and ridging at meso-small scale, the Drucker-Prager (D-P) yield criteria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Viscoelastic-Plastic (VEP) constitutive model for the study of sea ...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a ice drifting and ridging at meso-small scale, the Drucker-Prager (D-P) yield criteria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Viscoelastic-Plastic (VEP) constitutive model for the study of sea ice dynamics. In this model, the Kelvin-Vogit viscoelastic model was adopted in the elastic stage, and the associated normal flow rule was used in the plastic stage. Using the VEP model, the sea ice ridging process was simulated in an idealized rectangular basin,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ulated ice ridge thicknes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Moreover, the VEP model with the D-P yield criteria was also applied for the sea ice simulation of Bohai Sea, and the ice thickness, concentration, velocity, and ice stress were obtained in 48 h. The simulated thickness distributions agree well with the satellite images. The singular problem in the Mohr^7oulomb (M-C) yield criteria was overcome by the D-P yield criteria, and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was also improved. 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described above, the 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 was appl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ice dynamics constitutive model viscoelastic-plastic Drucker-Prager d-p yield criteria Mohr^oulomb (M-C) yield criteria
原文传递
基于新型损伤定义的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探讨 被引量:56
15
作者 曹文贵 张升 赵明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6,共6页
针对几何损伤理论中损伤定义的局限性与不足,对岩石损伤定义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将在应力作用下的岩石材料抽象为破坏与未破坏两部分,并根据这两部分不同的受力情况,建立出新型损伤模型;其次,利用统计损伤理论,建立出岩石统计损伤演... 针对几何损伤理论中损伤定义的局限性与不足,对岩石损伤定义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将在应力作用下的岩石材料抽象为破坏与未破坏两部分,并根据这两部分不同的受力情况,建立出新型损伤模型;其次,利用统计损伤理论,建立出岩石统计损伤演化方程,进而建立起基于特定围压下的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然后,通过探讨模型参数与围压的经验关系,对模型进行合理修正,从而建立了反映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并通过探讨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初步建立了反映岩石软化与硬化特性相互转化的临界物理力学参数的确定方法。该模型能够反映岩石软化与硬化特性相互转化的特征,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该模型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损伤 本构模型 硬化 软化 统计
下载PDF
冲击破坏条件下煤的强度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与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登科 刘淑敏 +2 位作者 魏建平 王洪磊 彭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24-3031,共8页
为研究冲击作用下煤体破坏特征,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对取自苇町矿的煤样进行了不同冲击载荷条件下的动态冲击试验,分析了煤在冲击载荷条件下的动态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煤是一种典型的率相关材料,弹性模量和抗压强... 为研究冲击作用下煤体破坏特征,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对取自苇町矿的煤样进行了不同冲击载荷条件下的动态冲击试验,分析了煤在冲击载荷条件下的动态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煤是一种典型的率相关材料,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均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根据岩石力学的强度理论和统计损伤理论,建立了煤的强度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对比分析了元件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和强度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优劣,分析确定了强度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强度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结构简单,引入参数少,物理意义清晰,能够有效地描述煤体冲击破坏过程中的动态力学性质;相较于元件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利用强度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拟合的相关性系数更高,与试验结果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具有更好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破坏 动力学特性 SHPB 强度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元件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下载PDF
基于正态分布的岩石软硬化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50
17
作者 曹文贵 莫瑞 李翔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1-675,共5页
在现有新型岩石损伤模型研究基础上,首先,利用岩石微元强度服从正态分布的规律与岩石损伤的能量原理建立能反映特定围压下岩石应变软化或硬化变形全过程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其次,通过研究特定围压下岩石应力应变全曲线的特征及其在不同... 在现有新型岩石损伤模型研究基础上,首先,利用岩石微元强度服从正态分布的规律与岩石损伤的能量原理建立能反映特定围压下岩石应变软化或硬化变形全过程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其次,通过研究特定围压下岩石应力应变全曲线的特征及其在不同围压下特征参数(峰值点强度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建立岩石损伤软硬化统计本构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从而建立能充分反映不同围压下岩石应变软硬化变形全过程的统一损伤软硬化统计本构模型,该模型具有参数少、易于确定和能同时反映岩石应变软硬化特性的特点,并且模型参数确定方法揭示了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理论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了本文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损伤 统计 软硬化 正态分布 本构模型
下载PDF
岩石损伤软化统计本构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73
18
作者 杨明辉 赵明华 曹文贵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5-349,共5页
本文探讨了岩石损伤软化统计本构模型参数与岩石软化变形破裂过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的特征参量的理论关系,建立了本构模型参数新的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常规试验所得到的峰值点的应力应变值即能确定整个本构模型的其它参数,再将峰值点的... 本文探讨了岩石损伤软化统计本构模型参数与岩石软化变形破裂过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的特征参量的理论关系,建立了本构模型参数新的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常规试验所得到的峰值点的应力应变值即能确定整个本构模型的其它参数,再将峰值点的应力应变值与围压的关系进行拟合,即能将该模型推广成任意围压下的岩石损伤软化统计本构模型。试验表明,本文模型曲线能较好地反映岩石破裂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损伤理论 本构模型 岩石软化 特征参量
下载PDF
考虑空隙压密阶段特征的岩石应变软化统计损伤模拟方法 被引量:40
19
作者 曹文贵 张超 +1 位作者 贺敏 刘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54-1761,共8页
为建立能很好地反映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模拟方法,针对现有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难以反映初始压密阶段变形非线性的局限性与不足,首先,在充分探讨空隙岩石变形机理基础上,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将空隙岩石抽象为岩石骨架和空... 为建立能很好地反映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模拟方法,针对现有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难以反映初始压密阶段变形非线性的局限性与不足,首先,在充分探讨空隙岩石变形机理基础上,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将空隙岩石抽象为岩石骨架和空隙两部分组成,建立空隙岩石变形分析模型;然后,在探讨空隙部分变形机理基础上,考虑空隙压密引起变形的不可恢复性特征,建立空隙部分变形分析方法,同时,引入统计损伤理论,建立岩石骨架变形分析方法,进而建立模拟空隙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并给出了其参数确定方法。该模型不仅能反映空隙岩石的应变软化特征,而且,还能较好地反映空隙岩石在初始压密阶段的变形非线性特点。最后,通过试验曲线、本文及现有同类模型理论分析曲线的比较,表明了该模型与方法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隙岩石 本构模型 统计损伤 非线性变形 空隙压密阶段
下载PDF
考虑尺寸效应的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37
20
作者 杨圣奇 徐卫亚 苏承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4484-4490,共7页
基于岩石的应变强度理论和岩石强度的随机统计分布假设,采用损伤力学理论,考虑微元体破坏及弹性模量与尺寸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了单轴压缩下考虑尺寸效应的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然后采用伺服试验机对不同尺寸大理岩石进行了单轴压... 基于岩石的应变强度理论和岩石强度的随机统计分布假设,采用损伤力学理论,考虑微元体破坏及弹性模量与尺寸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了单轴压缩下考虑尺寸效应的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然后采用伺服试验机对不同尺寸大理岩石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尺寸大理岩样试验结果;讨论了材料力学参数与尺寸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考虑尺寸效应的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参数。预测的不同尺寸岩石理论曲线和试验结果相比较,显示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最后探讨了岩石尺寸对损伤特性的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尺寸效应 损伤 统计 本构模型 损伤变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