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LFIRINOX方案联合载药微球介入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胰腺癌肝转移1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杰 张景俊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11期1552-1555,共4页
胰腺癌很难早期发现,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FOLFIRINOX方案是一线化疗方案中的推荐方案。但是,此方案仍只能将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延长到接近一年。寻找可能的新方案或优化现有方案仍然... 胰腺癌很难早期发现,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FOLFIRINOX方案是一线化疗方案中的推荐方案。但是,此方案仍只能将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延长到接近一年。寻找可能的新方案或优化现有方案仍然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目标。载药微球是血管介入治疗中常用的栓塞材料,通过血管介入的方式进入瘤体中,在阻塞血管的同时缓慢释放治疗药物,已证实在全身多处肿瘤的治疗中有效且不良反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LFIRINOX方案 d-tace 胰腺癌肝转移 治疗
下载PDF
肾癌胃转移1例
2
作者 李灵敏 刘晓峰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1期146-148,共3页
肾癌胃转移在临床上比较少见(0.2%~1.7%),大部分肾癌发生胃转移时间特别长,而且很有可能被忽视,尤其是在行胃镜检查时,内镜医师可能不知原发病,更容易被忽视。本文报道了1例肾癌胃转移患者的诊治情况,回顾以往报告的病例,以期对该病有... 肾癌胃转移在临床上比较少见(0.2%~1.7%),大部分肾癌发生胃转移时间特别长,而且很有可能被忽视,尤其是在行胃镜检查时,内镜医师可能不知原发病,更容易被忽视。本文报道了1例肾癌胃转移患者的诊治情况,回顾以往报告的病例,以期对该病有更好的认识,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转移 胃癌FOLFIRINOX方案 d-tace 治疗
下载PDF
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术前后凝血状态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符晓阳 袁记 李汉智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74-476,共3页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探讨介入治疗前后凝血状态的变化,为早期发现并诊断DIC提供依据。方法 2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于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前、后,测定血浆组织因子(TF...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探讨介入治疗前后凝血状态的变化,为早期发现并诊断DIC提供依据。方法 2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于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前、后,测定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凝血酶(F-IIa)、抗凝血酶III(AT-III)和D-二聚体(D-Dimer)含量。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HCC患者在介入治疗后早期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凝血酶、D-二聚体和介入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而抗凝血酶III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HCC患者介入治疗后早期较介入治疗前凝血增高;血浆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和D-二聚体可以作为术后早期诊断DIC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下载PDF
血D-二聚体、FIB和CRP水平对评价肝癌TACE疗效和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严茂军 徐岩 XIA Hui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后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动态变化对疗效和预后判定的价值。方法:2010年4月—2013年1月行TACE治疗1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方法(mRECIST)分...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后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动态变化对疗效和预后判定的价值。方法:2010年4月—2013年1月行TACE治疗1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方法(mRECIST)分为疾病进展组(47例)和有效组(81例)。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FIB和CRP含量,随访患者生存情况,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D-二聚体、FIB和CRP是否为患者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全部患者TACE治疗后D-二聚体、FIB含量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而CRP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有效组TACE前、后血浆D-二聚体、FIB、CRP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疾病进展组TACE后较TACE前含量显著增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和TNM分期和血管侵犯为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TACE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FIB和CRP动态水平变化是判断HCC患者疗效和预后的理想指标,D-二聚体可作为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肝细胞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姜文清 胡豫 +2 位作者 曹雁阁 陈力平 石珍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66-368,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不同时段全身与局部血浆中较敏感的DIC分子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探讨介入治疗对HCC患者全身与局部凝血状态的影响,为临床防治介入治疗后血栓并发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1例原发性肝癌经肝...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不同时段全身与局部血浆中较敏感的DIC分子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探讨介入治疗对HCC患者全身与局部凝血状态的影响,为临床防治介入治疗后血栓并发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1例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患者分别于插管前(全身)、注射栓塞剂前(局部)、注射栓塞剂后30分钟(局部)、注射栓塞后3小时(全身)以及术后24小时(全身)5个时段,测定血浆TF(组织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GMP-140(血浆α-颗粒膜蛋白)、FⅡα(凝血酶)、AT-Ⅲ(抗凝血酶Ⅲ)和D-Dimer(D-二聚体)含量;12名健康志愿者组成正常对照组,同时测定上述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CC患者在介入治疗前TF、vWF、GMP-140、FⅡα、AT-Ⅲ、D-Dimer和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随着手术进行,各指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动态变化,TF、vWF、GMP-140、FⅡα、D-Dimer各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AT-Ⅲ则有下降趋势。结论:大多数HCC患者介入治疗前已存在高凝状态,介入治疗短期内进一步加重了机体的凝血功能障碍。积极开展凝血功能监测、早期进行适量抗凝治疗对防治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组织因子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α-粒膜蛋白 凝血酶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