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血功能四项与FDP及D-Dimer检测在产后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晓虹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究凝血功能四项与FDP及D-Dimer检测在产后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本院收治的84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在本院同期分娩未发生产后出血产妇8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分娩前后凝血功... 目的探究凝血功能四项与FDP及D-Dimer检测在产后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本院收治的84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在本院同期分娩未发生产后出血产妇8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分娩前后凝血功能四项、FDP、D-Dimer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后APTT、PT分别为(41.36±3.29)s、(20.35±1.41)s,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9.82±3.27)s、(11.94±1.36)s(P<0.05)。观察组产后FIB为(1.83±0.53)g/L,低于对照组的(4.32±0.76)g/L(P<0.05)。观察组产前APTT、PT分别为(33.51±3.07)s、(14.19±1.32)s,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9.47±3.14)s、(11.52±1.25)s(P<0.05)。观察组产后FDP、D-Dime水平分别为(64.97±15.35)mg/L、(40.28±8.59)mg/L,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95±0.73)mg/L、(0.59±0.11)mg/L(P<0.05)。观察组产前FDP、D-Dime水平分别为(42.54±12.28)mg/L、(19.36±3.75)mg/L,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89±0.81)mg/L、(0.53±0.13)mg/L(P<0.05)。结论监测临分娩的产妇的凝血功能四项、FDP、D-Dimer水平,对产后出血预警有积极价值,可作为早期诊断产后出血的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四项 FDP d-dime 产后出血 诊断
下载PDF
术前LSR、D-Dime及MMP-9联合检测在胃癌根治术预后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浩 白利君 于超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1期2001-2004,共4页
目的 分析术前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比值(LSR)、D-二聚体(D-D)及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联合检测在胃癌根治术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到2021年6月于河北省秦皇岛军工医院治疗的108例胃癌患者,比较治... 目的 分析术前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比值(LSR)、D-二聚体(D-D)及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联合检测在胃癌根治术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到2021年6月于河北省秦皇岛军工医院治疗的108例胃癌患者,比较治疗前后LSR、D-D及MMP-9水平,分析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LSR、D-D及MMP-9联合检测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治疗后LSR、D-D、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整理随访资料得知:预后不良26例,预后良好82例,两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LSR、D-D、MMP-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LSR、D-D、MMP-9水平为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SR、D-D、MMP-9单独检测以及三者联合检测AUC分别为0.779、0.786、0.765、0.877,其中以三者联合检测AUC值最大(P<0.05)。结论 LSR、D-D、MMP-9联合检测可有效诊断胃癌根治术预后,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R d-dime MMP-9 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D-二聚体监测预防急性深静脉血栓的意义 被引量:42
3
作者 曾伟 蔡安烈 +3 位作者 刘荆陵 袁朝晖 郑学文 刘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及血栓弹力图(TEG)在预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意义。方法纳入2015年12月-2016年5月在该院关节外科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93例,动态监测置换前及置换后1、3、5、7和12 d的D-二聚体,并定期检测TE... 目的探讨D-二聚体及血栓弹力图(TEG)在预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意义。方法纳入2015年12月-2016年5月在该院关节外科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93例,动态监测置换前及置换后1、3、5、7和12 d的D-二聚体,并定期检测TEG各项指标,置换后12 d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根据彩超结果有无血栓形成分为血栓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D-二聚体及TEG各项指标的水平。结果患者术后定期行患侧肢体血管彩超检查,术后1周内行彩超检查未发现血栓形成,术后第12天彩超检查提示11例患者存在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纳入血栓组;其余82例患者未发现血栓,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吸烟史,体重、手术时长及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与对照组术前及术后1、3、5、7和12 d 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较术前凝血反应时间(R)缩短,血栓最大幅度(MA)升高,伴α角升高。术后第12天血栓组TEG的R时间、凝固时间、a角、MA、凝血块强度值及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髋关节置换术后D-二聚体的动态监测及TEG、小腿肌间静脉丛彩超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血栓弹力图 深静脉血栓 全关节置换 小腿肌间静脉丛 高频超声
下载PDF
胸腔内注入肝素或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黄炎明 谢灿茂 左万里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比较胸腔内注入肝素、尿激酶或生理盐水对预防和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引起胸膜增厚和粘连的效果。方法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于胸腔内注入肝素(肝素组)、尿激酶(尿激酶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测... 目的比较胸腔内注入肝素、尿激酶或生理盐水对预防和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引起胸膜增厚和粘连的效果。方法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于胸腔内注入肝素(肝素组)、尿激酶(尿激酶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胸腔积液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记录胸腔积液引流量和吸收时间,治疗2个月后胸膜厚度和胸膜粘连的发生率。结果肝素组注射72h后胸腔积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1.13±0.44)g/L比(0.34±0.19)g/L,P<0.001),尿激酶组明显降低[(0.25±0.16)g/L比(0.38±0.15)g/L,P<0.05]。胸腔内注入肝素或尿激酶后胸腔积液中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升高[(57.0±17.6)mg/L比(40.0±15.4)mg/L,P<0.05;(74.5±16.4)mg/L比(43.8±14.9)mg/L,P<0.001]。胸腔积液吸收时间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肝素组和尿激酶组胸腔积液引流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2863mL、2465mL比1828mL,P<0.01),其中肝素组比尿激酶组显著增多(P<0.01)。治疗2个月后,肝素组及尿激酶组壁层胸膜较对照组明显变薄[(1.37±0.82)mm、(1.33±0.85)mm比(3.06±1.20)mm,P<0.01],胸膜粘连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15%、20%比50%,P<0.05)。结论胸腔内注入肝素预防和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膜增厚和粘连的疗效与尿激酶相似,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由于肝素价廉、药源充足和安全性好,可作为预防和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并发症的一线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尿激酶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积液
下载PDF
硝酸甘油对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姚猛飞 王秋兰 +2 位作者 毕建民 姜雄华 卢承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52-654,共3页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对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 选择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66例,男112例,女54例,年龄37-83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与...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对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 选择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66例,男112例,女54例,年龄37-83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与输血量;记录术前1d、术后1、3、7d的D-二聚体值(D-dimer)含量;记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术后1、3d硝酸甘油组D-dimer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硝酸甘油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硝酸甘油组DVT发生率4例(4.8%),明显低于对照组12例(14.5%)(P〈0.05)。结论 术中使用硝酸甘油控制降压预防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硝酸甘油 髋关节置换 D-二聚体
下载PDF
中老年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凯 解卫平 +2 位作者 闵锐 李南 王虹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1996~2010年江苏省人民医院确诊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中老年病例的危险因素、易患因素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变迁。方法对我院1996~2010年间280例确诊为APTE的中老年病例的发病特点、诊治及其转归进行临床回顾性评估分析... 目的探讨1996~2010年江苏省人民医院确诊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中老年病例的危险因素、易患因素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变迁。方法对我院1996~2010年间280例确诊为APTE的中老年病例的发病特点、诊治及其转归进行临床回顾性评估分析。结果 APTE好发年龄为50~80岁,占发病的77.5%,以冬春季节为多。APTE临床表现仍以胸闷气急、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占60.7%。D二聚体>0.5μg/L占88.5%,仍是高敏感性检查指标。结论 APTE发病与易发因素有关,对其认识加深,重视高敏感性检查指标的筛选,结合快速有效的影像学检查,可提高APTE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肺血栓栓塞症 D二聚体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B型钠尿肽前体和D-二聚体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宝亮 苏华 +1 位作者 马俊帅 李延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4期33-36,共4页
目的 分析B型钠尿肽前体和D-二聚体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CHF患者140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 目的 分析B型钠尿肽前体和D-二聚体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CHF患者140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其中无临床症状患者37例(Ⅰ级组),心功能Ⅱ级CHF患者36例(Ⅱ级组),Ⅲ级CHF患者34例(Ⅲ级组),Ⅳ级CHF患者33例(Ⅳ级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我院健康体检者35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D-二聚体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血中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D-二聚体及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比较各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及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各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Ⅰ级组高于健康对照组,Ⅱ级组高于Ⅰ级组,Ⅲ级组高于Ⅱ级组,Ⅳ级组高于Ⅲ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比较:Ⅰ级组高于健康对照组,Ⅱ级组高于Ⅰ级组,Ⅲ级组高于Ⅱ级组,Ⅳ级组高于Ⅲ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Ⅱ、Ⅲ、Ⅳ级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1.04±0.34)、(1.43±0.39)、(1.51±0.42)μg/mL]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2.80±1.21)、(4.76±2.09)、(6.43±2.58)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级组患者治疗后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47.8±13.5)、(75.4±28.1)、(86.6±31.7)pg/mL]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334.4±79.5)、(494.6±134.6)、(1535.2±723.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中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与D-二聚体呈正相关(r=0.64,P<0.05).结论 D-二聚体及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随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可作为判断患者心功能的客观检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钠尿肽前体 D-二聚体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血LP(a)、ox-LDL、D-D、Fbg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殿卿 陈玉生 +2 位作者 何新霞 刘桂龙 李志梅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7年第3期148-151,共4页
本研究按不同年龄组分别测定了110例正常人和123例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中LP(a)、ox-LDL、D-D、Fbg的含量,结果显示:脑梗塞患者血中LP(a)、ox-LDL、D-D、Fbg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并且LP(a)、ox-LDL、D-D在... 本研究按不同年龄组分别测定了110例正常人和123例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中LP(a)、ox-LDL、D-D、Fbg的含量,结果显示:脑梗塞患者血中LP(a)、ox-LDL、D-D、Fbg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并且LP(a)、ox-LDL、D-D在脑梗塞人血中呈正相关(r=0.876,P<0.05)。正常人D-D的含量随年龄的增高有增长趋势,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q=4.82,P<0.01)。LP(a)、OX-LDL、Fbg含量各年龄组无差异(P>0.05)。D-D随年龄增长塔高明显(R=0.596P<0.01)并且与梗塞面积正相关(r=0.819,P<0.01),而LP(a)、OX-LDL、Fbg与梗塞面积无关。同时发现D-D在脑梗塞恢复期明显降低(P<0.05),证实了脑梗塞急性期确实存在高凝状态和内源性纤溶功能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聚体(D-D) 纤维蛋白原 脑梗塞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高凝状态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30
9
作者 葛琴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10期1560-1561,共2页
目的探讨血粘度异常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生发展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呼吸科住院的AECOPD患者40例,及30例健康体检者,空腹安静时抽取肘静脉血,分别测定上述指标。结果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体内存在高凝,处于血栓前状态... 目的探讨血粘度异常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生发展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呼吸科住院的AECOPD患者40例,及30例健康体检者,空腹安静时抽取肘静脉血,分别测定上述指标。结果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体内存在高凝,处于血栓前状态。结论综合检测对于COPD的发展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血红蛋白 白蛋白 FTB 血小板聚集率 D二聚体
下载PDF
肺栓塞患者D-D二聚体水平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伍海伦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7期50-51,共2页
目的通过对医院急诊和呼吸内科就诊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确立D-二聚体检测对于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法国Stago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凝仪及其配套试剂,利用免疫比浊法的原理,对患者血浆D-二聚体进行定量... 目的通过对医院急诊和呼吸内科就诊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确立D-二聚体检测对于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法国Stago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凝仪及其配套试剂,利用免疫比浊法的原理,对患者血浆D-二聚体进行定量检测。结果经实验发现,确诊为肺栓塞的45例患者血浆D-二聚体结果为(1.86±0.29)μg/ml高于正常临界值(0.5μg/ml),治疗4d后血浆D-二聚体结果为(0.8±0.24)μg/ml,比治疗前降低,7d后测量的血浆D-二聚体结果为0.45±0.19μg/ml,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通过本文研究发现,血浆D-二聚体升高是肺栓塞发生的敏感指标,同时也可作为观察肺栓塞治疗效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D-二聚体 定量检测 肺栓塞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α-颗粒膜蛋白及D-二聚体的变化
11
作者 孙凤春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凝血激活与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 30例COPD患者急性期和缓解期血浆α 颗粒膜蛋白(CD62P)、D 二聚体浓度 ,并与 2 2例健康者血浆CD62P、D 二聚体测定...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凝血激活与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 30例COPD患者急性期和缓解期血浆α 颗粒膜蛋白(CD62P)、D 二聚体浓度 ,并与 2 2例健康者血浆CD62P、D 二聚体测定结果作对照。结果 COPD患者急性期血浆CD62P、D 二聚体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缓解期血浆CD62P、D 二聚体浓度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血小板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Α-颗粒膜蛋白 D-二聚体 发作期 缓解期 血浆
下载PDF
骨折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检测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孟红兵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7期74-74,105,共2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的检测对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乳胶免疫比浊法对来院检查的486例患者的D-二聚体进行检测。结果骨折患者DD阳性例数为258例,阳性率为53.09%;而手术后3d,骨折患者DD阳性例数为129例,阳性率为26.5... 目的探讨D-二聚体的检测对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乳胶免疫比浊法对来院检查的486例患者的D-二聚体进行检测。结果骨折患者DD阳性例数为258例,阳性率为53.09%;而手术后3d,骨折患者DD阳性例数为129例,阳性率为26.54%;手术后7d,骨折患者DD阳性例数为56例,阳性率为11.52%。经统计学数据分析后,骨折患者术后3d、7d的DD阳性率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48例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均为术后3d、7d DD持续阳性者。结论骨折患者DD随着病情的发生而改变,术后DD持续升高应警惕DVT的形成,须给予预防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D-二聚体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D-二聚体监测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完行 王道成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8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D-二聚体监测的价值。方法收集自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根据并发DVT情况分为DVT组(n=30)与非DVT组(n=50)。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检测并比较不同时点D-二聚体...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D-二聚体监测的价值。方法收集自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根据并发DVT情况分为DVT组(n=30)与非DVT组(n=50)。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检测并比较不同时点D-二聚体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踝关节骨折并发D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DVT组比较,DVT组患者年龄、高能量损伤、糖尿病史及术前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度评分量表(RAPT)评分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的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非DVT组[(5.28±1.02)mg/L比(2.70±0.67)mg/L,(6.03±1.46)mg/L比(5.01±1.0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D-二聚体、高能量损伤、糖尿病史均为DVT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D-二聚体、高能量损伤、糖尿病史均为踝关节骨折并发DVT形成的危险因素,D-二聚体有助于早期检测DVT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D-二聚体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凯鹏 陈燕 +1 位作者 廖燕飞 钟雪兵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2期242-24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D-二聚体(D-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入院治疗前和经治疗病情稳定后进行血清hsCRP和血浆D-D水平测定,同时选择48例健康体...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D-二聚体(D-D)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入院治疗前和经治疗病情稳定后进行血清hsCRP和血浆D-D水平测定,同时选择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上述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AECOPD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和血浆D-D分别为(33.65±10.72)mg/L和(708±141)μg/L较稳定期的(11.08±6.5)mg/L和(332±64)μg/L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分别与对照组hsCRP(0.78±0.41)mg/L和血浆D-D(177±55)μg/L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比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hsCRP和D-D是反映COPD急性加重期感染和疗效的敏感指标,动态监测对于评价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1,3;2,4-二(3,4-二甲氧基苄基)山梨醇的合成与表征
15
作者 王鹏宇 杨英杰 关鑫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12-615,共4页
以D-山梨醇,3,4-二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1,3;2,4-二(3,4-二甲氧基苄基)山梨醇的工艺条件。实验表明:采用对甲基苯磺I(PTSA)作为催化剂,当n(D-d4梨醇):n(3,4-二甲氧基苯甲醛)-1:2.0~2.1,催化剂、环己烷、甲... 以D-山梨醇,3,4-二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1,3;2,4-二(3,4-二甲氧基苄基)山梨醇的工艺条件。实验表明:采用对甲基苯磺I(PTSA)作为催化剂,当n(D-d4梨醇):n(3,4-二甲氧基苯甲醛)-1:2.0~2.1,催化剂、环己烷、甲醇用量分别为反应基础物用量的3%、600%、350%(质量分数),反应时间5h左右,产率可达95%以上,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表征 D-山梨醇 3 4-二甲氧基苯甲醛 山梨醇
下载PDF
Efficacy of a new mutated 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 beagles with acute coronary artery thrombi
16
作者 Jing Bai Lin-bo Ye +2 位作者 Hong Jiang Dong-dong Zhao Hong-yao Hu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SCIE CAS 2010年第2期126-131,共6页
下载PDF
肝素或不同剂量尿激酶对结核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朱贵朝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评价肝素及不同剂量尿激酶对结核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80例结核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例,分别向胸腔内注入肝素1.25万IU/次,3次/周(A组);尿激酶10万IU/次,3次/周(B组);尿激酶25万IU/次,3次/周(C组);尿激酶50... 目的评价肝素及不同剂量尿激酶对结核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80例结核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例,分别向胸腔内注入肝素1.25万IU/次,3次/周(A组);尿激酶10万IU/次,3次/周(B组);尿激酶25万IU/次,3次/周(C组);尿激酶50万IU/次,3次/周(D组),4组1台疗方案均为2HRZ/4HR,治疗周期为15d,治疗前及24h后分别测定胸腔积液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记录胸腔积液引流量和吸收时间,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5),B、C、D组明显降低,(P<0.05)。胸腔内注入肝素或尿激酶后胸腔积液中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升高[A组P<0.05;B组P<0.05;C组P<0.05;D组P<0.05]。胸腔积液吸收时间4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及D组的胸腔积液引流量较B、C组显著增多(P<0.05),其中C组的胸腔积液引流量较B组显著增多,P<0.05。但A、D组的血性胸水及胸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达50%。结论胸腔内注入肝素或尿激酶对结核包裹性胸腔积液有明显疗效,是减少胸膜增厚及粘连的有效方法,但胸腔内反复多次的注入肝素或大剂量的尿激酶容易出现血性胸水及胸痛等不良反应,应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积液 肝素 尿激酶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原文传递
肺炎支原体对过敏性紫癜患儿高凝状态的影响
18
作者 杨小华 汪祝萍 王英姿 《临床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在过敏性紫癜(HSP)病程中的作用,研究MP感染对HSP及其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对61例HSP患儿及58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MP-IgM及血浆D-Di作了检测,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HSP患儿MP-IgM阳性率及D-Di水平与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在过敏性紫癜(HSP)病程中的作用,研究MP感染对HSP及其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对61例HSP患儿及58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MP-IgM及血浆D-Di作了检测,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HSP患儿MP-IgM阳性率及D-Di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患儿有无合并MP感染,其D-D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感染可能与HSP的发病有关,但对HSP的高凝状态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支原体 D-Di二聚体 高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