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26S rDNAD1/D2区序列分析的15株白地霉分子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马凯 刘光全 +2 位作者 李金霞 姚粟 程池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9-362,共4页
采用26S rRNA基因D1/D2区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对CICC(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的15株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菌种进行复核鉴定。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5株白地霉属于地霉属的成员,且形成两个系统发育分支,系统发育上最... 采用26S rRNA基因D1/D2区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对CICC(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的15株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菌种进行复核鉴定。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5株白地霉属于地霉属的成员,且形成两个系统发育分支,系统发育上最接近Galactomyces geotrichum NRRLY-17569T,与其同源性为96.3%~98.3%。15株白地霉26S rRNA基因D1/D2区序列显著不同于地霉属的模式种及其它种,可能代表地霉属的两个新种,但这一结论尚需进一步的实验去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地霉 分类 系统学 26S RRNA基因 d1/d2
下载PDF
酿酒酵母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金霞 刘光全 程池 《酿酒》 CAS 2007年第1期37-39,共3页
利用26SrDNAD1/D2区序列分析法对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保藏的22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和1株威尔酵母(S.willianus)进行了复核鉴定,通过序列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后,结果显示:21株菌株与原名称一致,... 利用26SrDNAD1/D2区序列分析法对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保藏的22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和1株威尔酵母(S.willianus)进行了复核鉴定,通过序列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后,结果显示:21株菌株与原名称一致,与酿酒酵母CBS1171T序列相似性在99.0%以上;CICC1313原定名为威尔酵母,此次鉴定结果为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CBS1171T序列相似性为99.8%;CICC1859与异常毕赤酵母(Pichiaanomala)CBS5759T相似性为100%,鉴定为异常毕赤酵母。进一步对酿酒酵母与酵母属内其他种之间的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酵母属内各菌种模式株的26SrDNAD1/D2区系统发育树,发现酿酒酵母与属内其他菌种间差异均大于1%,表明26SrDNAD1/D2区域序列分析方法能够应用于酿酒酵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26SrdNAd1/d2 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树
下载PDF
西南菌种站20株酵母菌种基于26S rDNA D_1/D_2区序列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晓娟 王柱 +1 位作者 周光燕 宋萍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利用26SrDNA基因D1/D2区序列分析法对西南菌种站保藏的20株酵母进行复核鉴定,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0株菌株与相关标准菌株的序列相似性在99%以上,表明26SrDNA基因D1/D2区序列分析方法能够应用于酿酒酵母、东方伊... 利用26SrDNA基因D1/D2区序列分析法对西南菌种站保藏的20株酵母进行复核鉴定,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0株菌株与相关标准菌株的序列相似性在99%以上,表明26SrDNA基因D1/D2区序列分析方法能够应用于酿酒酵母、东方伊萨酵母、拜尔结合酵母、杰丁毕赤酵母以及胶红酵母等菌种分子生物学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26S RdNA d1/d2 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树
下载PDF
桑树磷脂酶MaPLA1-2D亚型4个基因的克隆与胁迫应答分析
4
作者 郝博文 李瑞卿 +3 位作者 夏宇 尚姝婷 李文强 张敏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07-1116,共10页
磷脂酶(phospholipase)是一类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的磷脂水解酶,也是一类重要的信号转导酶。而磷脂酶A1(PLA1)在植物应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研究鲜见报道。研究从桑树(Morus alba L.)中克隆了磷脂酶PLA1... 磷脂酶(phospholipase)是一类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的磷脂水解酶,也是一类重要的信号转导酶。而磷脂酶A1(PLA1)在植物应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研究鲜见报道。研究从桑树(Morus alba L.)中克隆了磷脂酶PLA1的1个亚型MaPLA1-2D基因,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组织表达、胁迫诱导表达和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桑树PLA1-2D亚型基因包括4个成员,命名为MaPLA1-2D.1~MaPLA1-2D.4。4个基因在桑树根和叶中高水平表达,蛋白亚细胞定位在叶绿体。序列和进化分析表明MaPLA1-2D基因4个成员与拟南芥AtDAD1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序列具有较高相似度且进化关系紧密。MaPLA1-2D基因4个成员的启动子含有多种胁迫应答顺式元件和激素响应元件;胁迫诱导表达模式分析表明MaPLA1-2D基因表达受干旱和脱落酸处理显著诱导。以上结果说明,MaPLA1-2D基因与拟南芥DAD同源,可能在桑树非生物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磷脂酶A1 MaPLA1-2d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非生物胁迫
下载PDF
甘肃小麦禾谷孢囊线虫rDNA-ITS和28SrDNA-D2/D3区序列特征及ITS-RFLP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叶文兴 徐秉良 +1 位作者 彭德良 黄文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65,共8页
禾谷孢囊线虫是危害禾谷类作物的重要病原,严重威胁我国小麦主产区的小麦产量和品质。利用通用引物对甘肃、河南、安徽禾谷孢囊线虫群体28SrDNA-D2/D3区和rDNA-ITS区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利用UPG-MA方法分析了甘肃省7个种群、河南1个... 禾谷孢囊线虫是危害禾谷类作物的重要病原,严重威胁我国小麦主产区的小麦产量和品质。利用通用引物对甘肃、河南、安徽禾谷孢囊线虫群体28SrDNA-D2/D3区和rDNA-ITS区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利用UPG-MA方法分析了甘肃省7个种群、河南1个种群、安徽1个种群的禾谷孢囊线虫群体D2/D3区和ITS区的系统发育关系;用9种限制性内切酶对7个甘肃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的rDNA-ITS区进行了RFLP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甘肃的禾谷孢囊线虫rDNA-D2/D3区片段长度约为780bp,rDNA-ITS片段长度约为1040bp。7个甘肃禾谷孢囊线虫群体、1个河南安阳群体、1个安徽蚌埠群体的D2/D3区和新西兰的H.aucklandica群体亲缘关系很近;其ITS区同澳大利亚的H.australis、北京通州的H.avenae(AY148382)的亲缘关系很接近。RFLP分析表明,9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的rDNA-ITS共产生了22个酶切片段,不同酶切的RFLP分布型在7个种群间没有差异。甘肃省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的rDNA-ITS区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与中国的C型群体相近,但不同于欧洲的A型群体和印度的B型群体。这是首次报道甘肃CCN种群分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孢囊线虫 核糖体基因d2/d3 核糖体基因ITS ITS-RFLP 序列分析
下载PDF
IBVD41株主要结构基因及3′端非编码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廖明 曹伟胜 +1 位作者 任涛 辛朝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共3页
采用反转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 ( RT-PCR) ,成功地扩增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 IBV)人工致弱毒D41株 S1基因、M基因、N基因和基因组 3′端非编码区 ( U TR)的 c 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D41株的 S1基因全长 1611bp(从 ATG到 S前体蛋白... 采用反转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 ( RT-PCR) ,成功地扩增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 IBV)人工致弱毒D41株 S1基因、M基因、N基因和基因组 3′端非编码区 ( U TR)的 c 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D41株的 S1基因全长 1611bp(从 ATG到 S前体蛋白裂解位点 ) ,编码一条由 53 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M基因全长 678bp,编码一条由 2 2 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N基因全长 12 3 0 bp,编码一条由 41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 ,3′端 UTR长度为52 5bp,其中高变区 ( HVR)长度为 2 2 5bp。与国内外已报道的一些 IBV标准毒株的相应基因序列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后发现 :D41株与麻省血清型的毒株同源性最高 ,尤其与国际常用的标准疫苗株 H52和 H12 0的亲缘关系最接近。但它与国内“腺胃型”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V d41 结构基因 3′端非编码 序列分析 S1基因 M基因 N基因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地区K_1sh+yc~K_1d_2成藏系统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付广 马福建 +1 位作者 张秀荣 徐东芳 《海洋石油》 CAS 2003年第1期8-14,共7页
在分析徐家围子地区K1 sh +yc~K1 d2 成藏系统成藏条件的基础上 ,指出该系统具高温、高压、高矿化度的特征。分析了该区天然气成藏主要控制因素为盖源匹配关系、盖层分布、不整合和古隆起。盖源匹配关系控制天然气分布及聚集数量。盖... 在分析徐家围子地区K1 sh +yc~K1 d2 成藏系统成藏条件的基础上 ,指出该系统具高温、高压、高矿化度的特征。分析了该区天然气成藏主要控制因素为盖源匹配关系、盖层分布、不整合和古隆起。盖源匹配关系控制天然气分布及聚集数量。盖层分布控制天然气聚集的场所。不整合控制着天然气的运移和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家围子地 K1sh+yc^K1d2成藏系统分析 特征 主控因素
下载PDF
D2根治术联合胃裸区清扫治疗T_(1-3)N_(0-2)M_0近端胃癌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丁洪飞 《当代医学》 2016年第20期83-84,共2页
目的探究T_(1-3)N_(0-2)M_0近端胃癌采用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T_(1-3)N_(0-2)M_0近端胃癌患者5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均采用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 目的探究T_(1-3)N_(0-2)M_0近端胃癌采用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T_(1-3)N_(0-2)M_0近端胃癌患者5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均采用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76.0%,复发率为20.0%;对照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40.0%,复发率为36.0%,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_(1-3)N_(0-2)M_0近端胃癌采用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3年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命,并降低患者复发率,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3N0-2M0近端胃癌 胃裸清扫 d2根治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T1-3N0-2M0近端胃癌采用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自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4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T1-3N0-2M0近端胃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大邑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T1-3N0-2M0近端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胃... 目的:探讨T1-3N0-2M0近端胃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大邑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T1-3N0-2M0近端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对照组仅应用D2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1-3N0-2M0近端胃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2根治术 近端胃癌 T1-3N0-2M0 胃裸 清扫
下载PDF
猪乙脑病毒分离株CSF.XZ2D在BHK21细胞上的传代培养及E基因序列分析
10
作者 梁晓晓 罗俊 +5 位作者 禹乐乐 滕蔓 胡博 杨艳艳 张改平 钟秀会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3-157,共5页
为了解河南省规模化猪场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流行株的特征及其遗传基因的稳定性,将猪乙脑病毒分离株CSF.XZ-2D在BHK-21细胞上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并对其E基因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连续传代25次后病毒E基因趋于稳定,氨基... 为了解河南省规模化猪场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流行株的特征及其遗传基因的稳定性,将猪乙脑病毒分离株CSF.XZ-2D在BHK-21细胞上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并对其E基因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连续传代25次后病毒E基因趋于稳定,氨基酸位点E271(E→V)和E278(V→L)传代后发生稳定点突变。与JEV毒力相关的部分位点如E107、E138、E176、E177和E315遗传稳定性较高,经连续传代后均未发生突变,与SA14-14-2相应位点完全一致。但是,另外一些位点的遗传稳定性较差,如E279和E312分别出现K→M→K和K→R→K→R的反复突变。这些突变是否与JEV的宿主细胞适应性及毒力变化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脑病毒 CSF XZ-2d BHK-21 传代培养 E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T1~3N0~2M0近端胃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韩中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58-59,共2页
目的:分析采用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T1~3N0~2M0近端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汝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T1~3N0~2M0胃癌患者,按入院接受治疗时间平均分为A、B两组,A组患者给予D2根治术,B组患者给予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 目的:分析采用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T1~3N0~2M0近端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汝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T1~3N0~2M0胃癌患者,按入院接受治疗时间平均分为A、B两组,A组患者给予D2根治术,B组患者给予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6%,B组为88.2%,两组对比,B组治疗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腹胀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的Spitzer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可有效提高T1~3N0~2M0近端胃癌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3N0~2M0近端胃癌 胃裸清扫 d2根治术
下载PDF
大叶醉鱼草内生真菌LL3026菌株杀虫活性及ITS-5.8S rDNA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郝蕾 陈钧 胥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86-290,共5页
从大叶醉鱼草的叶子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LL3026,以卤虫模型测稀释后发酵液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LL3026发酵液杀虫活性较强,且温度、光照及紫外照射对LL3026发酵液杀虫活性影响不显著;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LL3026菌株rDNA的ITS基因(ITS... 从大叶醉鱼草的叶子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LL3026,以卤虫模型测稀释后发酵液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LL3026发酵液杀虫活性较强,且温度、光照及紫外照射对LL3026发酵液杀虫活性影响不显著;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LL3026菌株rDNA的ITS基因(ITS-5.8S rDNA)进行PCR扩增、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ITS基因显示其属于刺盘孢属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鱼草 内生真菌 杀虫活性 稳定性 5.8Sr dNA d1/d2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胃裸区清扫联合D_2根治术治疗T_(1~3)N_(O^2)M_0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长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第20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胃裸区清扫和D2根治术联合治疗近端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0例近端胃癌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结果观察组的各疗效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胃裸区清扫和D2根治术联合治疗近端胃癌... 目的探讨胃裸区清扫和D2根治术联合治疗近端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0例近端胃癌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结果观察组的各疗效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胃裸区清扫和D2根治术联合治疗近端胃癌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裸清扫术 d2根治术 T1~3N0~2M0近端胃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人重组磷脂酶D_2变构体cDNA和蛋白质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玲 陆惠民 +3 位作者 余传星 苏东辉 黄伟达 黄瑞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80-84,共5页
采用VectorNTI、DNATools等计算机分析软件及信息库 ,研究人重组磷脂酶D2 (rhPLD2 )变构体的生物学特征。rhPLD2具有多种基因结构和功能调控元件 ,其编码的蛋白质具有发挥功能所必需的活性保守基序和一定的空间结构 ,表明rhPLD2应是一... 采用VectorNTI、DNATools等计算机分析软件及信息库 ,研究人重组磷脂酶D2 (rhPLD2 )变构体的生物学特征。rhPLD2具有多种基因结构和功能调控元件 ,其编码的蛋白质具有发挥功能所必需的活性保守基序和一定的空间结构 ,表明rhPLD2应是一种具有一定生物学功能的异质性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磷脂酶d2 重组变构体 基因 蛋白质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对T_(1-3)N_(0-2)M_0近端胃癌的治疗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旋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8期73-74,共2页
目的分析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对T_(1-3)N_(0-2)M_0近端胃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66例T_(1-3)N_(0-2)M_0近端胃癌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 目的分析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对T_(1-3)N_(0-2)M_0近端胃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66例T_(1-3)N_(0-2)M_0近端胃癌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缓解率93.9%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57.6%高于对照组的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T_(1-3)N_(0-2)M_0近端胃癌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裸清扫 d2根治术 T1-3N0-2M0近端胃癌
下载PDF
1号染色体扩增区MEF2D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廖维甲 梅铭惠 +5 位作者 谢兴旺 陈红松 张恒辉 覃理灵 陈谦 黄健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70-1572,共3页
目的探讨1号染色体扩增区基因MEF2D mRNA在正常肝组织、肝癌细胞系及肝细胞癌(HCC)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正常肝组织、13个肝癌细胞系及40例HC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EF2D mRNA的表达情况进... 目的探讨1号染色体扩增区基因MEF2D mRNA在正常肝组织、肝癌细胞系及肝细胞癌(HCC)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正常肝组织、13个肝癌细胞系及40例HC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EF2D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结果MEF2D mRNA在正常肝组织、13个肝癌细胞系及40例HC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均为高表达,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2/2)、92.3%(12/13)、95.0%(38/40)和97.5%(39/40)。MEF2D在各组的表达阳性率与-βactin相类似,差异无统计意义,均为P>0.05。结论染色体扩增区域常常存潜在的癌基因,由于染色体具有不稳定性,1号染色体扩增区MEF2D基因非HCC发生的癌基因,MEF2D mRNA高表达与HCC发生、发展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EF2d 1号染色体扩增 表达
下载PDF
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猛 张立敏 +10 位作者 周正奎 袁峥嵘 黄萌 邓桂馨 刘喜冬 刘利 李姣 高雪 高会江 许尚忠 李俊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60,共11页
旨在研究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系。本试验与所采用的传统的PCR-SSCP或者PCR-RFLP技术不同,首次借助高通量SNP芯片技术在136头中国西门塔尔牛群体中对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 旨在研究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屠宰性状的关系。本试验与所采用的传统的PCR-SSCP或者PCR-RFLP技术不同,首次借助高通量SNP芯片技术在136头中国西门塔尔牛群体中对CACNA2D1基因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西门塔尔牛CACNA2D1基因上总计发现12个有效SNP位点,其中4个位点Ho、He和PIC值较低属于中低度多态,8个位点属于高度多态。卡方适合性检验表明,10个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各位点遗传变异与屠宰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显示,位点1不同基因型个体在肉色性状方面差异显著(P<0.05),位点2不同基因型个体在大腿肉厚方面差异显著(P<0.05),位点3不同基因型个体在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和大腿肉厚几个重要屠宰性状差异显著(P<0.05),在肉色性状达到了差异极显著(P<0.01)。位点3杂合子A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其他位点AA为优势基因型。本研究表明,CACNA2D1基因可以作为中国西门塔尔牛部分屠宰性状候选基因,尤其是位点3可以作为中国西门塔尔牛屠宰性状的重要潜在分子标记,从而为中国西门塔尔牛现代育种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门塔尔牛 CACNA2d1基因 SNP芯片技术 屠宰性状 关联分析
下载PDF
广东汉族人群D22S1045、D1S1656、D2S441和D10S1248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桢 程良红 +6 位作者 金士正 邹红岩 高素青 王大明 徐筠娉 何柳媚 邓志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98-198,共1页
目的调查广东汉族人群D22S1045、D1S1656、D2S441和D10S1248等4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德国Qiagen公司的Hexaplex ESS试剂盒复合扩增169个广东汉族个体的4个STR基因座。扩增产物经美国ABI公司的3100遗传分... 目的调查广东汉族人群D22S1045、D1S1656、D2S441和D10S1248等4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采用德国Qiagen公司的Hexaplex ESS试剂盒复合扩增169个广东汉族个体的4个STR基因座。扩增产物经美国ABI公司的3100遗传分析仪电泳分析其基因型,在各基因座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的基础上计算其遗传学参数:基因频率、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1C)、个体识别能力(PD)和非父排除率(PE)。结果169名无关个体4个STR基因座中共检出40个等位基因,4个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座 d10S1248 d1S1656 d22S1045 d2S441 遗传多态性 非父排除率 短串联重复序列 基因频率 基因型分布
下载PDF
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T_(1-3)N_(0-2)M_0近端胃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彦召 曹家庆 +1 位作者 程华 沈威 《当代医学》 2015年第17期59-60,共2页
目的对胃裸区清扫联合D 2根治术治疗T1-3N0-2M0近端胃癌的临床疗效展开对比分析。方法选取62例T1-3N0-2M0近端胃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31),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7.10... 目的对胃裸区清扫联合D 2根治术治疗T1-3N0-2M0近端胃癌的临床疗效展开对比分析。方法选取62例T1-3N0-2M0近端胃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31),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7.10%、9.68%、58.06%和64.52%、32.26%、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和治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T1-3N0-2M0近端胃癌临床上胃裸区清扫联合D 2根治术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裸清扫 d 2根治术 T1-3N0-2M0近端胃癌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D971毒株S1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荣骏弓 崔尚金 李建伟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6,共4页
采用RT PCR方法扩增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D971毒株预期的 163 6bp的S1全基因DNA片段 ;以Sanger’s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出其核苷酸序列 ,推导出了氨基酸序列 ,并用有关软件构建了S1基因进化树。结果表明 ,IBV D971毒株与国内外AF14 0 ... 采用RT PCR方法扩增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D971毒株预期的 163 6bp的S1全基因DNA片段 ;以Sanger’s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出其核苷酸序列 ,推导出了氨基酸序列 ,并用有关软件构建了S1基因进化树。结果表明 ,IBV D971毒株与国内外AF14 0 3 5 2 (山东农业大学 )、AF15 4841(山东农业大学 )、AF193 43 2 (青岛动物检疫所 )、AY0 43 3 12 (中国农业大学 )、AF3 975 2 8(四川农业大学 )、AY0 43 2 2 1(浙江农业大学 )、AF3 5 2 3 12 (浙江农业大学 )、U2 95 2 2 (澳大利亚 )和M2 1883 (英国 )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 99%、99%、95 %、94%、87%、86%、88%、82 %和 80 %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依次分别为 93 %、93 %、87%、86%、83 %、83 %、82 %和 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胃病变型 d971毒株 S1基因 序列测定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RT-PCR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