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3基因在抗病防卫反应中的转录调控研究
1
作者 徐悦 汪少敏 +9 位作者 谭晓菁 罗英杰 常婧一 邓会 刘秀丽 崔维军 周洁 吴月燕 严成其 王栩鸣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63-2774,共12页
水稻白叶枯病(bacterial leaf blight,BLB)是由水稻黄单胞菌属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的细菌性病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编辑抗病基因是提高水稻抗病性降低该病害的发生的一种行之有效... 水稻白叶枯病(bacterial leaf blight,BLB)是由水稻黄单胞菌属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的细菌性病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编辑抗病基因是提高水稻抗病性降低该病害的发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首先对D3基因编辑株系和野生型进行白叶枯病菌接种实验来确定D3基因对于白叶枯病菌的抗性,其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已筛选出的遗传纯合D3基因编辑株系进行转录组分析,同时结合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基因家族分析和富集分析挖掘其在抗病相关通路上的潜在作用,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s,DEGs)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接种白叶枯病菌后D3基因被显著诱导,同时D3基因编辑株系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白叶枯病抗性。转录组数据显示,与野生型相比,在转录组水平共鉴定到8184个差异表达基因,包含4201个上调基因和3983个下调基因,3组均呈现差异表达的相关基因共有359个。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D3基因编辑株系与野生型在生物学途径、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上的相关基因均呈显著差异表达。KEGG代谢途径富集分析发现,DEGs显著富集于植物与病原菌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以及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本研究丰富了水稻D3基因在抗病相关基因转录调控方面的信息,为D3基因抗病功能研究拓展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D 3基因 转录组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gene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monocyte-deriveddendritic cells with 1α,25-dihydroxyvitamin D3 using cDNA arrays
2
作者 沈倩云 郑树森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CSCD 2004年第2期222-225,共4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1,25-dihydroxyvitamin D3 on dendritic cells,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Atlas cDNA expression arrays from Clonetech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t... In order to study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1,25-dihydroxyvitamin D3 on dendritic cells,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Atlas cDNA expression arrays from Clonetech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of dendritic cells by 1,25-dihydroxyvitamin D3. Analysis of cDNA arrays revealed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of 9 genes, including those involved in DNA binding and transcription, extracellular cell signaling and communication, intracellular transducers, as well as cell adhes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multiple molecular network is involved in the inhibitory role of 1,25-dihydroxyvitamin D3 on dendritic cells. The Atlas Array technology may facilitate the elucidation of complex pharmacological nrocess of 1.25-dihvdroxvvitamin D3 on dondritie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树状细胞 抑制作用 维生素d3
下载PDF
FOXD3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康伟 曲兴龙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期269-274,共6页
人类叉头框蛋白(FOX)D3是FOX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并可作为转录因子发挥许多生物功能,如调控细胞的形成、迁移和分化。此外,FOXD3还可通过与其他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参与广泛的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分化、新陈代谢、增殖、迁移、凋亡,甚... 人类叉头框蛋白(FOX)D3是FOX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并可作为转录因子发挥许多生物功能,如调控细胞的形成、迁移和分化。此外,FOXD3还可通过与其他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参与广泛的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分化、新陈代谢、增殖、迁移、凋亡,甚至肿瘤发生。FOXD3可作为抑癌基因,其在多种类型肿瘤中表达下调,并通过多种信号通路以及癌症相关基因相互作用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将FOXD3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分析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对恶性肿瘤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人类叉头框蛋白d3 抑癌基因 信号通路
下载PDF
核糖体28S-D3等位基因特异扩增鉴别微小按蚊亲缘种A和C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水森 汤林华 +1 位作者 夏明仪 薛海筹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目的 建立微小按蚊复合体不同亲缘种A和C的分子鉴别方法。方法 用单蚊蚊腿消化提取基因组DNA ,PCR特异扩增 2 8S第 3结构域 (D3 )基因 ,对PCR产物进行纯化、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 ;基于序列差异设计特异引物 ,进行等位基因特异扩增 (P... 目的 建立微小按蚊复合体不同亲缘种A和C的分子鉴别方法。方法 用单蚊蚊腿消化提取基因组DNA ,PCR特异扩增 2 8S第 3结构域 (D3 )基因 ,对PCR产物进行纯化、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 ;基于序列差异设计特异引物 ,进行等位基因特异扩增 (PCR -ASA) ,根据扩增片段大小区分微小按蚊不同亲缘种。结果 发现微小按蚊不同亲缘种A和C(GeneBank登录号 :AF416782 ,AF42 5 5 94) ,根据二者序列差异设计的特异引物能在普通琼脂糖凝胶上直观地区分两亲缘种 ,两者除在 3 76bp处有一共同条带外 ,分别在 2 94bp和 112bp处出现各自的特异扩增带。结论 我们建立的ASA分子鉴别方法能有效地将我国微小按蚊不同亲缘种A和C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按蚊 亲缘种 基因d3 分子鉴别 核糖体 等位基因
下载PDF
多巴胺D3受体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快感缺失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段黎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30期165-169,共5页
目的:分析多巴胺D3受体的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快感缺失的关系。方法:选取抑郁症患者96例为观察组,健康查体的健康人9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抗抑郁药物常规治疗,提取两组基因组DNA,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多巴胺D3受体rs6280基因的多态性,... 目的:分析多巴胺D3受体的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快感缺失的关系。方法:选取抑郁症患者96例为观察组,健康查体的健康人9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抗抑郁药物常规治疗,提取两组基因组DNA,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多巴胺D3受体rs6280基因的多态性,比较两组及不同程度快感缺失者的多巴胺D3受体rs6280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比较观察组不同基因型者SHAPS评分。结果:观察组HAMD、SHAP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及不同程度快感缺失者的多巴胺D3受体rs6280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基因型者的SHA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D3受体rs6280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快感缺失具有一定关系,但抑郁症快感缺失患者不同基因型分布与其快感缺失程度未发现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d3 受体 基因多态性 抑郁症 快感缺失
下载PDF
多巴胺D3受体对安非他明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小鼠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朱俊艳 陈利萍 +2 位作者 李林 郑海波 陈腾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28-430,共3页
目的研究多巴胺D3受体对安非他明条件性位置偏爱小鼠的作用。方法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系统,观察腹腔注射安非他明前后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D3RKO)及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野生型小鼠(C57BL/6)的位置偏爱效应,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 目的研究多巴胺D3受体对安非他明条件性位置偏爱小鼠的作用。方法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系统,观察腹腔注射安非他明前后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D3RKO)及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野生型小鼠(C57BL/6)的位置偏爱效应,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及显著性检验。结果安非他明(5mg/kg)能使D3RKO小鼠产生明显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给药前、后以及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C57BL/6小鼠没有形成明显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P>0.05)。结论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后可以使小鼠对安非他明产生明显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提示多巴胺D3受体基因可能对安非他明依赖性形成具有抑制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非他明 条件性位置偏爱 基因敲除 多巴胺d3受体 药物依赖
下载PDF
多巴胺D3受体基因Ser-9-Gly多态性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振环 施佳军 +7 位作者 戴俊平 黄煜坤 邝如意 韩海英 麦桂英 阳琼 李? 陆欣乔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63-165,共3页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 D3受体基因 ( dopamine D3receptor gene,DRD3) Ser-9-Gly多态性是否关联。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 1 2 3例家族史阴性、1 1 3例家族史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 6 8例家族史阴性患者父母和 4 ...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 D3受体基因 ( dopamine D3receptor gene,DRD3) Ser-9-Gly多态性是否关联。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 1 2 3例家族史阴性、1 1 3例家族史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 6 8例家族史阴性患者父母和 4 7例正常老年人中多巴胺 D3受体基因 Ser-9-Gly多态性 ,并对多巴胺 D3受体基因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进行了相关分析 ,DRD3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别及家族史均无关联 ( P>0 .0 5 )。提示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DRD3基因 Ser-9-Gly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没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d3受体基因 精神分裂症 遗传学
下载PDF
敲除β珠蛋白β^(maj)及β^(min)基因的C129小鼠ES-D3细胞系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韦相才 马芸 +3 位作者 邓新燕 卢丽 黄冰 陈系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257-2263,共7页
目的通过构建C129系小鼠β珠蛋白基因内源性珠蛋白βmaj及βmin基因打靶载体,建立C129小鼠敲除β珠蛋白基因内源性珠蛋白βmaj及βmin基因ES-D3细胞系,为制作基因敲除嵌合体小鼠提供稳定的胚胎干细胞系。方法根据C129系小鼠β珠蛋白基... 目的通过构建C129系小鼠β珠蛋白基因内源性珠蛋白βmaj及βmin基因打靶载体,建立C129小鼠敲除β珠蛋白基因内源性珠蛋白βmaj及βmin基因ES-D3细胞系,为制作基因敲除嵌合体小鼠提供稳定的胚胎干细胞系。方法根据C129系小鼠β珠蛋白基因分子结构基础,用基因克隆方法在βmaj和及βmin两个同源序列两侧分别将1.7kb和7.0kb的片段插入pNTK质粒中,构建置换型打靶载体β-pNTK,用新霉素抗性基因(Neo)和单疱病毒腺苷激酶(TK)抗性基因作为正负筛选标记。用SalⅠ酶切将打靶载体β-pNTK线性化,采用电穿孔法在ES-D3细胞水平进行打靶,通过G418和GAN进行正负筛选,获得生长良好的胚胎干细胞克隆;用PCR和Southern印迹杂交方法鉴定阳性克隆基因组DNA整合结果,用碱性磷酸酶实验、体外胚体形成实验以及畸胎瘤成瘤实验鉴定细胞生物学特性。结果构建了C129系小鼠置换型打靶载体,经Neo-Major鉴定引物PCR扩增、BamHⅠ及EcoRⅠ酶切及部分测序分析,所插入方向正确,结构合理,达到所预期的目的;获得了8个阳性克隆珠,阳性克隆细胞株经PCR和South-ern印迹杂交方法鉴定外源基因整合到ES细胞基因组DNA中;经胚胎干细胞特性鉴定所获细胞具有良好的未分化特性和多能性。结论构建了C129系小鼠β珠蛋白基因内源性珠蛋白βmaj及βmin基因置换型打靶载体;该载体在胚胎干细胞水平进行基因打靶后,获得了稳定的敲除β珠蛋白内源性珠蛋白βmaj及βmin基因的胚胎干细胞系,为制作基因敲除嵌合体小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 基因 β^maj及β^min 珠蛋白 ES—d3细胞系 干细胞
下载PDF
蛋清内注射三碘甲腺原氨酸对鸭出雏前后生长发育、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肝脏中D1和D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文强 胡艳 +3 位作者 刘宏祥 姬改革 李慧芳 陈宽维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3249-3257,共9页
【目的】以金定鸭为研究对象,孵化前向蛋清内注射三碘甲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检测鸭出雏前后体重、胸浅肌重、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s,THs)水平的变化,分析肝脏中I型脱碘酶(deiodinases I,D1)和Ⅲ型脱碘酶(deiodin... 【目的】以金定鸭为研究对象,孵化前向蛋清内注射三碘甲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检测鸭出雏前后体重、胸浅肌重、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s,THs)水平的变化,分析肝脏中I型脱碘酶(deiodinases I,D1)和Ⅲ型脱碘酶(deiodinasesⅢ,D3)m RNA表达、蛋白水平及酶活性的变化,探究外源性T3对鸭出雏前后生长发育及肝脏中脱碘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0枚金定鸭种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孵化前从蛋的锐端往试验组种蛋蛋清内注射100μL含250 ng T3的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不含T3的100μL生理盐水,两组种蛋在相同条件下同期孵化。在27胚龄和7日龄时,记录鸭的体重和胸浅肌重,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鸭血清中T3和四碘甲腺原氨酸(thyroxine,T4)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鸭肝脏中D1和D3的m RNA表达,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鸭肝脏中D1和D3蛋白水平及酶活性。【结果】在27胚龄和7日龄时试验组鸭的体重(P=0.035,0.044)和胸浅肌重(P=0.027,0.03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中T3和T4水平在27胚龄时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7日龄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0,0.040);试验组鸭肝脏中脱碘酶m RNA表达量仅D3在7日龄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0);在7日龄时试验组鸭肝脏中D1和D3的蛋白含量和酶活性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7,0.045;P=0.013,0.039)。鸭出雏前后的胸浅肌重与血清中T3水平呈强的负线性相关(r=-0.431,P=0.025);血清中T3水平与肝脏中D3的m RNA表达呈极显著正向相关(r=0.778,P=0.005),血清中T4水平与D1和D3的蛋白水平和酶活性均呈正线性相关(r=0.685,P=0.020;r=0.662,P=0.026;r=0.710,P=0.014;r=0.705,P=0.015)。【结论】蛋清内注射T3促进了鸭出雏前后生长发育,同时伴随着出雏后循环中THs水平的降低,肝脏中D1和D3的表达发生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碘甲腺氨酸 早期生长 I型脱碘酶 Ⅲ型脱碘酶 基因表达 酶活性
下载PDF
香蕉穿孔线虫28S rRNA基因的D2/D3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佳 彭德良 黄文坤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5-589,共5页
采用线虫通用引物D2A和D3B对9个香蕉穿孔线虫种群的核糖体DNA28S大亚基的D2/D3区进行了扩增,获得的片段长度约为780bp,克隆测序后使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9个线虫种群D2/D3区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9.13%,其中8... 采用线虫通用引物D2A和D3B对9个香蕉穿孔线虫种群的核糖体DNA28S大亚基的D2/D3区进行了扩增,获得的片段长度约为780bp,克隆测序后使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9个线虫种群D2/D3区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9.13%,其中8个群体的序列与越南报道的香蕉穿孔线虫近源种(Radopholus sp.7B VietNam)的D2/D3区核苷酸序列(DQ328712)相似性为97.46%,说明香蕉穿孔线虫D2/D3区具有较大的保守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RSHN12r、RSSH、RSHL、RSHK、RSLZ、RSSZ、RSHN13、RSHN12p等8个种群聚为一类,亲缘关系很近,RSHN3群体与以上8个群体亲缘关系较远,说明RSHN12r、RSSH、RSHL、RSHK、RSLZ、RSSZ、RSHN13、RSHN12p这8个香蕉穿孔线虫种群可能来源于同一地理种群,而RSHN3种群可能来源于另一个地理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穿孔线虫 28S RRNA基因 D2/d3扩展区域
下载PDF
双生子多巴胺D3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儿童体成分的影响
11
作者 刘晓敏 乌云达来 李玉玲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4-281,共8页
均衡的体成分构成对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具有重要作用,体成分受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多巴胺参与摄食、运动及认知等活动的调节,多巴胺D3受体(DRD3)对多巴胺神经通路起关键调节作用,进而对摄食功能发挥作用,从而可能对体成分产生影... 均衡的体成分构成对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具有重要作用,体成分受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多巴胺参与摄食、运动及认知等活动的调节,多巴胺D3受体(DRD3)对多巴胺神经通路起关键调节作用,进而对摄食功能发挥作用,从而可能对体成分产生影响。为了解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双生子儿童体成分的影响,并探讨DRD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体成分的相关性,对160对4-12岁双生子肱三头肌皮褶厚度(d_(1))、肩胛下皮褶厚度(d_(2))、髂前上棘位皮褶厚度(d_(3))和体质量(m)进行了测量,计算d_(4)(d_(1)+d_(2))、d_(5)(d_(2)/d_(1)),体脂率(P_(f))、瘦体质量(m_(l));从口腔拭子中提取全基因组DNA;通过Amp FISTR Sino filerPlus试剂盒分析确定卵型;采用SNaPshot技术对DRD3基因4个SNP位点进行检测;使用Mx软件估算各指标遗传度;运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各指标与DRD3基因SNP的相关性。校正年龄效应后,除个别指标(d_(3),m_(l))外,男女生指标遗传度(h)学龄前期总体偏低,且某些指标(d_(2),d_(4),P_(f),m_(l))的遗传度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d_(2)分别与rs324029、rs226082存在相关(P<0.05);d_(3)分别与rs2134655、rs226082存在相关(P<0.05);d_(5)分别与rs2134655、rs167771存在相关(P<0.05);P_(f)分别与rs226082、rs167771存在相关(P<0.05);m_(l)分别与rs2134655、rs226082、rs167771存在相关(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体成分发育均有影响,但遗传效应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育阶段和性别差异;DRD3基因SNPs与儿童的体成分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生子 多巴胺d3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度 体成分
下载PDF
多巴胺D3受体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研究
12
作者 施佳军 马崔 +5 位作者 郭扬波 苗国栋 冯容妹 沐楠 阳琼 王达平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3-24,33,共3页
目的观察多巴胺D3受体基因(dopamineD3receptor gene,DRD3)Ser-9-Gly多态性在广州地区汉族老年人中的分布,探讨其与晚发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相关性。方... 目的观察多巴胺D3受体基因(dopamineD3receptor gene,DRD3)Ser-9-Gly多态性在广州地区汉族老年人中的分布,探讨其与晚发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相关性。方法以107例晚发AD患者和146名健康老年人为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DRD3基固Ser-9-Gly多态性。结果晚发AD患者和正常老年人中DRD3等位基因1的频率均为77%,等位基因2的频率均为23%;A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1/1纯合体分别为59%和58%,2/2纯合体均为5%;晚发AD患者和健康老年人之间DRD3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晚发AD无关联。结论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晚发AD不具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d3受体基因 阿尔茨海默病 遗传
下载PDF
广东省深圳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OH)VitD3水平及其受体基因rs2228570 T/C位点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柳冰 郭玲玲 +3 位作者 郭燕妳 杨荣志 王兴煌 林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0-13,18,共5页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25-羟基维生素D3[25-(OH)VitD3]水平及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rs2228570 T/C位点多态性,并探讨其与RA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6例RA患者作为RA组,另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25-羟基维生素D3[25-(OH)VitD3]水平及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rs2228570 T/C位点多态性,并探讨其与RA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6例RA患者作为RA组,另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25-(OH)VitD3水平及VDR基因rs2228570T/C位点多态性。结果RA组血清25-(OH)VitD3水平(31.57±9.36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65.92±14.57n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542,P=0.0137),其中RA组男性(42.16±11.75nmol/L)明显高于女性(27.50±8.12n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374,P=0.0209),而对照组男性(63.95±13.80nmol/L)略低于女性(66.58±15.09nmol/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52,P=0.1295)。RA组高度活动组25-(OH)VitD3水平(19.37±5.82nmol/L)明显低于中度活动组(30.69±8.63nmol/L),而中度活动组明显低于低活动组(38.32±10.78nmol/L),不同组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9351,P=0.0082)。RA组VDR基因rs2228570 T/C位点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检出率(41.27%和54.76%)明显高于对照组(17.50%和32.0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47,4.9752,均P<0.05)。RA组VDR基因rs2228570 T/C位点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检出率男性(28.57%和44.29%)明显低于女性(46.15%和58.7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28,3.1086,均P<0.05)。RA组CC基因型血清25-(OH)VitD3水平(18.95±4.59nmol/L)明显低于TC和TT基因型(38.62±11.03nmol/L和41.98±11.92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64~5.8126,均P<0.05),而TC和TT基因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68,P=0.1178)。结论广东深圳地区RA患者25-(OH)VitD3水平明显降低,且VDR基因rs2228570T/C位点存在多态性分布,与25-(OH)VitD3水平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其中CC基因型可能是该地区RA发病的危险易感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类关节炎 25-羟基维生素d3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mz3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被引量:5
14
作者 苏晓妹 方宇星 +4 位作者 刘钰龙 刘峰 张所兵 张云辉 鲍依群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9-486,共8页
通过EMS诱变粳稻品种中花11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矮秆多分蘖突变体mz3。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并利用mz3与籼稻品种南京11杂交建立的F2群体,将该基因定位在水稻第6染色体长臂上的SSR标记RM19353与RM510之间约747kb范... 通过EMS诱变粳稻品种中花11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矮秆多分蘖突变体mz3。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并利用mz3与籼稻品种南京11杂交建立的F2群体,将该基因定位在水稻第6染色体长臂上的SSR标记RM19353与RM510之间约747kb范围内。由于该区间包含控制水稻株高和分蘖的D3基因,结合表型分析,推测突变基因与D3可能为一对等位基因。设计7对引物分别对中花11与突变体mz3的基因进行测序,结果显示,与中花11相比,D3基因在mz3中第636位核苷酸由G突变为A,使得编码色氨酸的密码子TGG突变为终止密码子TGA,导致翻译提前终止。进一步对定位群体中10个隐性极端个体测序,结果显示所有极端个体都带有该突变位点。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突变体编码的D3蛋白与野生型一样定位在细胞核中,荧光双分子互补试验结果表明,突变体D3蛋白不能与D14蛋白发生互作,推测突变体编码的D3截短蛋白缺少了与D14互作的氨基酸序列,从而阻碍了独脚金内酯信号传递。因此,mz3表型很可能由D3基因突变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矮秆多分蘖 d3 基因定位
下载PDF
PCR-RFLP鉴别微小按蚊亲缘种A和C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水森 汤林华 +1 位作者 薛海筹 夏明仪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 建立微小按蚊复合体不同亲缘种A和C的分子鉴别方法—PCR产物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 方法 用单蚊蚊腿消化提取基因组DNA ,PCR特异扩增核糖体 2 8S第 3结构域 (D3 )基因 ,对PCR产物进行纯化、克隆和测序 ;分析微小... 目的 建立微小按蚊复合体不同亲缘种A和C的分子鉴别方法—PCR产物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 方法 用单蚊蚊腿消化提取基因组DNA ,PCR特异扩增核糖体 2 8S第 3结构域 (D3 )基因 ,对PCR产物进行纯化、克隆和测序 ;分析微小按蚊A和CD3基因的酶切图谱 ,选择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对两者PCR产物进行特异性切割 ,按照酶切片段长度区分两亲缘种。 结果 微小按蚊A被限制性内切酶MboII切割后在约 3 76bp、2 68bp和 10 8bp处出现 3条条带 ,而微小按蚊C因第 96bp、97bp位点突变 ,不存在限制性内切酶MboII的特异识别位点而未被消化 ,仅在 3 76bp处存在唯一条带。  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PCR RFLP分子鉴别方法能有效地将形态难以鉴别的微小按蚊亲缘种A和C(GenBank :AF416782 ,AF415 5 94)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按蚊 亲缘种 d3基因 PCR-RFLP 蚊虫
下载PDF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方法分析结肠癌相关基因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俊明 陶莎 +3 位作者 周俊宜 庄菁 谢金卫 罗超权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743-747,共5页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s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方法分析、研究结肠癌相关基因。方法:在联合使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 A,TRA)和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诱导大肠癌细胞株LoVo...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s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方法分析、研究结肠癌相关基因。方法:在联合使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 A,TRA)和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诱导大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分化的基础上,以大肠癌细胞提取的mRNA为模板合成的cDNA作为测试子,逆转细胞提取的mRNA为模板合成的cDNA作为驱赶子,进行SSH实验,研究LoVo细胞诱导前、后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首次证明ews基因和htert/hest2基因在大肠癌细胞中有表达,首次报道2个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基因库登录号分别为AW266488和AW266490)。结论:大肠癌的发生是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新EST提示诱导分化由多个基因参与,本文结果为阐明大肠癌的发病机制和诱导分化的机制以及筛选大肠癌候选基因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维甲酸 1 25-二羟维生素d3 基因表达 相关基因
下载PDF
饲料中维生素D_3水平对黄鳝抗菌肽hepcidin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黎德兵 李超 +3 位作者 张龚炜 唐勇 周定刚 李学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20-1526,共7页
本试验旨在探索饲料中维生素D3水平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抗菌肽hepcidin基因表达的影响。挑选体质健康、平均体重为(21.7±2.1)g的黄鳝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6组黄鳝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0 IU/kg维生素D3... 本试验旨在探索饲料中维生素D3水平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抗菌肽hepcidin基因表达的影响。挑选体质健康、平均体重为(21.7±2.1)g的黄鳝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6组黄鳝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0 IU/kg维生素D3)中添加0、250、500、1 000、2 000和4 000 IU/kg维生素D3的试验饲料。于投喂试验饲料后20、40和60 d,从各组随机选择6尾黄鳝,分别采集其肝胰脏、脾脏、头肾和后肠组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样品中hepcidin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投喂20、40和60 d后,黄鳝4种组织中均有hepcidin基因表达,并且肝胰脏中显著高于脾脏、头肾和后肠中(P<0.05);随维生素D3添加水平的增加,黄鳝hepcidin基因在4种组织的表达量同一时间点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第20天时4种组织中的表达量均以2 000 IU/kg组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第40和60天时肝胰脏、头肾中的表达量均以500 IU/kg组为最高,其中第40天时显著高于0、250、4 000 IU/kg组(P<0.05),第60天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果提示,短期(20 d)内在饲料中添加2 000 IU/kg的维生素D3可显著提高黄鳝内脏组织中hepcidin基因的表达量;饲喂周期较长(40或60 d)时,饲料中添加500 IU/kg维生素D3可显著提高hepcidin基因在黄鳝肝胰脏和头肾中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维生素d3 抗菌肽 HEPCIDIN基因
下载PDF
多巴胺D_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建 刘焯霖 陈彪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D3受体(DRD3)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比较了130例PD病人和 ... 目的:探讨多巴胺D3受体(DRD3)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比较了130例PD病人和 120名正常对照者的 DR D3基因第 1号外显子 BalI多态性和第 5号内含子 MspI多态性。结果: DR D3基因 BalI多态位点和MspI多态位点各基因型的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PD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DRD3基因 BalI和 MspI多态性与 PD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性麻痹 多巴胺d3受体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维生素D_3对EC9706细胞增殖、裸鼠移植瘤生长及NDRG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贺付成 张岚 +3 位作者 高冬玲 李惠翔 陈奎生 张云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1,25-(OH)2维生素D3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周期、食管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对NDRG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0.3μmol/L的1,25-(OH)2维生素D3作用于EC9706细胞后,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 目的:观察1,25-(OH)2维生素D3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周期、食管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及对NDRG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0.3μmol/L的1,25-(OH)2维生素D3作用于EC9706细胞后,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BALB/c小鼠荷瘤后,用5μg/kg1,25-(OH)2维生素D3溶液皮下注射于移植瘤周围,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NDRG1蛋白表达水平。实验中均以未经1,25-(OH)2维生素D3处理作为对照组。结果:①MTT实验结果显示,1,25-(OH)2维生素D3作用1~5d时各组吸光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1,25-(OH)2维生素D3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1d:7.4%,3d:21.1%,5d:23.8%)。②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培养时间组G1期细胞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1,25-(OH)2维生素D3可上调NDRG1蛋白表达水平。结论:1,25-(OH)2维生素D3可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并通过上调NDRG1的表达而抑制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维生素d3 NDRG1 EC9706细胞 裸鼠
下载PDF
维甲酸联合维生素D_3对非小细胞肺癌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苗华军 李怀臣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维生素D3(VD3)逆转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耐药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应用原代细胞培养、四甲基偶氮唑兰(MTT)比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观察ATRA联合VD3对人肺癌原代细胞、肺腺癌A549细胞株化疗敏...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维生素D3(VD3)逆转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耐药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应用原代细胞培养、四甲基偶氮唑兰(MTT)比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观察ATRA联合VD3对人肺癌原代细胞、肺腺癌A549细胞株化疗敏感性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蛋白(LRP)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人肺癌原代细胞MRP、LRP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病理无明显相关,MRP表达阳性与ADM、VP-16、VCR的耐药相关,LRP表达阳性与DDP、CBP、ADM、VP-16、VCR的耐药相关;ATRA与VD3可以明显降低肺腺癌原代细胞及A549细胞株MRP、LRP的表达量,对肺鳞癌MRP、LRP的表达量无明显影响;可以明显提高肺癌化疗敏感性。结论MRP、LR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可反映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ATRA或VD3可下调肺腺癌MRP、LRP基因的表达水平,二药合用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肺腺癌的化疗敏感性;但对肺鳞癌MRP、LRP基因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可能还存在其他的提高肺鳞癌化疗敏感性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维生素D 耐药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